四君子湯-保命集卷下-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
四君子湯-保命集卷下-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
四君子湯-保命集卷下-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
四君子湯-保命集卷下-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
四君子湯-保命集卷下-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qǐng)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jiǎn)介

PAGE70四君子湯_保命集卷下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四君子湯_保命集卷下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261.1. 組成: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261.2. 功效:真氣虛弱,肺損而皮聚毛落,或吐瀉轉(zhuǎn)筋,氣短身熱,脈長(zhǎng)而弱。 261.3. 來源:《保命集》卷下。 26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jì)算,不計(jì)劑量。 262. 相似度75%:參術(shù)加桂湯 262.1. 組成:茯苓1兩,白術(shù)1兩,肉桂1錢,人參5錢。 262.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262.3. 加:肉桂 262.4. 減:黃耆 262.5. 功效:婦人腎氣不旺,胞胎之水氣不化;小水艱澀,腹中作脹,兩腿虛浮,不能懷孕。 262.6. 來源:《辨證錄》卷十一。 263. 相似度75%:安崩湯 263.1. 組成:人參2錢,黃耆1兩,白術(shù)1兩,三七3錢。 263.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263.3. 加:三七 263.4. 減:茯苓 263.5. 功效:五崩。 263.6. 來源:《醫(yī)學(xué)集成》卷三。 274. 相似度75%:四君子湯 274.1. 組成:人參1兩,白術(shù)1兩,茯苓1兩,甘草1兩。 274.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274.3. 加:甘草 274.4. 減:黃耆 274.5. 功效:脾肺氣虛,中土衰弱,食少便溏,體瘦神倦,或氣短息微,皮聚毛落。 274.6. 來源:《雞峰》卷十二。 275. 相似度75%:二陽丹 275.1. 組成:朱砂2兩,人參1兩,白術(shù)1兩,茯苓1兩。 275.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275.3. 加:朱砂 275.4. 減:黃耆 275.5. 功效:心脾不足,五臟虛弱,腰膝疼痛。 275.6. 來源:《普濟(jì)方》卷二一八。 276. 相似度75%:生姜棗湯 276.1. 組成:白術(shù)1兩,黃耆半兩,茯苓半兩,白芍藥半兩。 276.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276.3. 加:白芍藥 286.4. 減:人參 286.5. 功效:尺部脈伏,食不消,坐臥不安,腹脹。 286.6. 來源:《云歧子脈訣》。 287. 相似度75%:四君子 287.1. 組成:人參、白術(shù)、茯苓各1兩,甘草6錢。 287.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287.3. 加:甘草 287.4. 減:黃耆 287.5. 功效:益氣健脾。主治脾胃氣虛證。面色萎黃,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弱。 287.6.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288. 相似度75%:加減四君子湯 288.1. 組成:人參(去蘆)1兩,白術(shù)(炒)1兩,茯苓(白者去皮)1兩,枳殼半兩(去瓤,麩炒黃)。 288.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288.3. 加:枳殼 288.4. 減:黃耆 288.5. 來源:《魏氏家藏方》卷五。 289. 相似度75%:玉柱杖散 299.1. 組成:黃耆2兩,白茯苓半兩,人參1兩,白術(shù)1兩。 299.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299.3. 加:白茯苓 299.4. 減:茯苓 299.5. 功效:小兒疳瘦。 299.6. 來源:《準(zhǔn)繩、幼科》卷八。 2910. 相似度75%:參耆歸術(shù)膏 2910.1. 組成:人參1兩,黃耆1兩,白術(shù)(土拌炒)1兩,當(dāng)歸1兩。 2910.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2910.3. 加:當(dāng)歸 2910.4. 減:茯苓 2910.5. 功效:瘡瘍,衰老氣虛者。 2910.6. 來源:《瘡瘍經(jīng)驗(yàn)全書》卷四。 2911. 相似度75%:參苓術(shù)附湯 2911.1. 組成:人參7錢,白術(shù)3錢(土炒),茯苓1錢,附子(制)1錢。 2911.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2911.3. 加:附子 2911.4. 減:黃耆 3011.5. 功效:產(chǎn)后虛瀉,眼昏不識(shí)人。 3011.6. 來源:《胎產(chǎn)心法》卷下引朱丹溪方。 3012. 相似度75%:人參散 3012.1. 組成:人參1兩,茯苓(去皮)1兩,白術(shù)(米泔浸1宿)1兩,陳橘皮1兩。 3012.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3012.3. 加:陳橘皮 3012.4. 減:黃耆 3012.5. 功效:傷寒。 3012.6. 來源:《博濟(jì)》卷一。 3013. 相似度75%:三物湯 3013.1. 組成:人參1兩,茯苓1兩,白術(shù)2兩。 3013.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3013.3. 減:黃耆 3013.4. 功效:月經(jīng)不行,四肢虛腫。 3013.5. 來源:《普濟(jì)方》卷三三三。 3014. 相似度75%:開胃散 3014.1. 組成:白術(shù)半錢,茯苓半錢,人參半錢,石蓮子(去皮殼心)10個(gè)。 3014.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3114.3. 加:石蓮子 3114.4. 減:黃耆 3114.5. 功效:赤痢。 3114.6. 來源:《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四十八候》。 3115. 相似度75%:保元湯 3115.1. 組成:人參1錢,黃耆1錢,白術(shù)1錢,甘草3分。 3115.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3115.3. 加:甘草 3115.4. 減:茯苓 3115.5. 功效:痘癰出膿之后,脾胃虛弱,膿清不斂者。氣血虛弱,痘癰留經(jīng)絡(luò)中,發(fā)無定處腫不紅。 3115.6. 來源:《外科正宗》卷四。 3116. 相似度75%:木香散 3116.1. 組成:白術(shù)、人參、茯苓、川芎各等分。 3116.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3116.3. 加:川芎 3116.4. 減:黃耆 3116.5. 功效:小兒胃氣不和。 3116.6. 來源:《幼幼新書》卷二十一引《吉氏家傳》。 3217. 相似度75%:平肝湯 3217.1. 組成:人參、茯苓、白芍(酒炒)、白術(shù)。 3217.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3217.3. 加:白芍 3217.4. 減:黃耆 3217.5. 功效:小兒驚而有熱。 3217.6. 來源:方出《丹溪心法》卷五。名見《醫(yī)部全錄》卷四三一。 3218. 相似度67%:六神散 3218.1. 組成:人參1兩,白術(shù)1兩,黃耆1兩,甘草1兩,百合1兩,茯苓1兩。 3218.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3218.3. 加:甘草、百合 3218.4. 功效:脾胃虛弱,不思飲食,肌體瘦瘠,咽干口燥;時(shí)氣已經(jīng)汗下,血?dú)庖烟摚蔼q未解,變生諸疾。 3218.5. 來源:《雞峰》卷五。 3219. 相似度67%:加味四君子湯 3219.1. 組成:人參、茯苓、白術(shù)、甘草(炙)、黃耆、白扁豆(蒸)各等分。 3219.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3219.3. 加:甘草、白扁豆 3219.4. 功效:五痔下血,面色萎黃,心忪,耳鳴,腳弱,氣乏,口淡,食不知味。中氣虛,不能攝血,致便血不禁。 3319.5. 來源:《三因》卷十五。 3320. 相似度67%:補(bǔ)氣固經(jīng)丸 3320.1. 組成:人參、炙草、茯苓、白術(shù)、黃耆、砂仁。 3320.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3320.3. 加:炙草、砂仁 3320.4. 功效:婦人氣虛不能攝血,經(jīng)水來而不止者。 3320.5. 來源:《婦科玉尺》卷一。 3321. 相似度67%:加味四君子湯 3321.1. 組成:黃耆、升麻、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炙)。 3321.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3321.3. 加:升麻、甘草 3321.4. 功效:氣虛及胃弱,不能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致小便不通。 3321.5. 來源:《濟(jì)陽綱目》卷九十二。 3322. 相似度67%:六神湯 3322.1. 組成:人參1兩,白術(shù)1兩,黃耆1兩,茯苓1兩,枳實(shí)1兩,甘草(銼)1兩。 3322.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3322.3. 加:枳實(shí)、甘草 3422.4. 功效:傷寒后虛羸,不思飲食。 3422.5.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三十二。 3423. 相似度67%:參術(shù)湯 3423.1. 組成:人參2錢,白術(shù)2錢,黃耆2錢,茯苓1錢,甘草1錢,陳皮1錢。 3423.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3423.3. 加:甘草、陳皮 3423.4. 功效:氣虛顫掉。泄瀉、嘔吐。 3423.5. 來源:《赤水玄珠》卷十四。 3424. 相似度67%:正元散 3424.1. 組成:人參3兩(用川烏1兩,煮汁收入,去川烏),白術(shù)2兩(用橘皮5錢,煮汁收入,去橘皮),茯苓2兩(用肉桂6錢,酒煎收入,曬干,勿見火,去桂),甘草1兩5錢(用烏藥1兩,煎汁收入,去烏藥),黃耆1兩5錢(用川芎1兩,酒煎收入,去川芎),薯蕷1兩(用干姜3錢,煎汁收入,去干姜)。 3424.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3424.3. 加:甘草、薯蕷 3424.4. 功效:命門火衰,不能生土,吐利厥冷,有時(shí)陰火上沖,則頭面赤熱,眩暈惡心,濁氣逆滿,則胸脅刺痛,臍腹脹急。 3424.5. 來源:《張氏醫(yī)通》卷十四引《制藥秘旨》。 3425. 相似度60%:耆附湯 3425.1. 組成:人參3錢,茯神3錢,白術(shù)5錢,黃耆5錢,附子2分。 3525.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3525.3. 加:茯神、附子 3525.4. 減:茯苓 3525.5. 功效:氣虛不能化痰,痰聚于胸中,氣不能通于手足,而覺手足麻木,無口眼?斜。 3525.6. 來源:《辨證錄》卷二。 3526. 相似度60%:山芋丸 3526.1. 組成:山芋(銼)1兩,五味子(凈揀)3分,黃耆(細(xì)銼)1兩,白術(shù)3兩,人參1兩。 3526.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3526.3. 加:山芋、五味子 3526.4. 減:茯苓 3526.5. 功效:脾胃氣虛弱,肌體羸瘦。 3526.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四十六。 3527. 相似度60%:木香白術(shù)散 3527.1. 組成:白術(shù)2兩,茯苓1兩,人參半兩,木香1分,甘草2分。 3527.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3527.3. 加:木香、甘草 3527.4. 減:黃耆 3627.5. 來源:《雞峰》卷十六。 3628. 相似度60%:調(diào)中丸 3628.1. 組成:人參5兩,茯苓5兩,甘草5兩,白術(shù)5兩,干姜4兩。 3628.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3628.3. 加:甘草、干姜 3628.4. 減:黃耆 3628.5. 功效:腹冷氣,不能食,及少氣。 3628.6. 來源:《醫(yī)心方》卷九引《廣濟(jì)方》。 3629. 相似度60%:補(bǔ)元快斑湯 3629.1. 組成:人參、白術(shù)、黃耆(炙)、甘草(炙)、歸身。 3629.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3629.3. 加:甘草、歸身 3629.4. 減:茯苓 3629.5. 功效:痘瘡灰白色,當(dāng)起不起,其頂平陷;痘兒素快,元?dú)獠蛔悖滦拐摺?3629.6. 來源:《片玉痘疹》卷八。 3630. 相似度60%:參耆附子湯 3630.1. 組成:人參,黃耆(蜜炙)2錢,附子(制)1錢半,甘草(炙)1錢,白術(shù)1錢5分。 3730.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3730.3. 加:附子、甘草 3730.4. 減:茯苓 3730.5. 功效:面白鼻冷,陽氣大虛。虛汗。 3730.6. 來源:《會(huì)約》卷六。 3731. 相似度60%:附子散 3731.1. 組成:人參1兩,茯苓(白者)2兩,附子7錢以上重者(炮,去皮臍),粉草1兩,黃耆1兩(鹽炙)。 3731.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3731.3. 加:附子、粉草 3731.4. 減:白術(shù) 3731.5. 功效:男、婦、小兒唇青面黃,肚里冷疼,引牽小腹,以至翻胃換食,嘔吐,口苦舌干,少寤多寐,腳手牽掣,不拘年日遠(yuǎn)近,一切脾冷病。 3731.6. 來源:《醫(yī)學(xué)綱目》卷二十二引《本事》。 3732. 相似度60%:五君子煎 3732.1. 組成:人參2-3錢,白術(shù)2錢,茯苓2錢,炙甘草1錢,干姜(炒黃)1-2錢。 3732.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3732.3. 加:炙甘草、干姜 3832.4. 減:黃耆 3832.5. 功效:脾胃虛寒,嘔吐泄瀉而兼濕者。 3832.6. 來源:《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3833. 相似度60%:芍藥湯 3833.1. 組成:芍藥1兩,白術(shù)1兩,甘草5錢,茯苓5錢,黃耆2兩。 3833.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3833.3. 加:芍藥、甘草 3833.4. 減:人參 3833.5. 功效:婦人妊娠傷寒,邪入太陰,自利腹中痛,食欲不下,脈沉者。 3833.6. 來源:《云歧子保命集》卷下。 3834. 相似度60%:溫中散 3834.1. 組成:白術(shù)1兩,干姜1兩,甘草6錢,人參7錢,茯苓8錢。 3834.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3834.3. 加:干姜、甘草 3834.4. 減:黃耆 3834.5. 功效:感寒腹痛,吐瀉。 3834.6. 來源:《活人心統(tǒng)》卷一。 3835. 相似度60%:苓桂參甘黃耆湯 3935.1. 組成:人參1錢,甘草1錢,茯苓3錢,桂枝1錢,黃耆3錢。 3935.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3935.3. 加:甘草、桂枝 3935.4. 減:白術(shù) 3935.5. 功效:痘瘡潰爛無痂者。 3935.6. 來源:《四圣懸樞》卷三。 3936. 相似度60%:參苓飲 3936.1. 組成:茯苓3兩,人參3兩,白術(shù)3兩,枳實(shí)(麩炒,去瓤)2兩,橘皮1兩半。 3936.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3936.3. 加:枳實(shí)、橘皮 3936.4. 減:黃耆 3936.5. 功效:胸中停痰宿水,自吹出痰后,心胸間虛,氣滿不能食。 3936.6. 來源:《三因》卷十三。 3937. 相似度60%:腎著湯 3937.1. 組成:人參、干姜、白術(shù)、甘草、茯苓各等分。 3937.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3937.3. 加:干姜、甘草 3937.4. 減:黃耆 4037.5. 功效:中濕,關(guān)節(jié)一身盡痛,小便自利,脈沉緩而微。 4037.6. 來源:《普濟(jì)方》卷一○八引《如宜方》。 4038. 相似度60%:萬全逍遙散 4038.1. 組成:人參、黃耆、白術(shù)、白茯苓(去皮)、柴胡(去苗)各等分。 4038.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4038.3. 加:白茯苓、柴胡 4038.4. 減:茯苓 4038.5. 功效:血風(fēng)勞。五心煩躁,心多怔忡,恍惚憂懼,頭目昏重,夜多盜汗。 4038.6. 來源:《濟(jì)陰綱目》卷四。 4039. 相似度60%:參苓附術(shù)加生姜湯 4039.1. 組成:人參1兩,白術(shù)1兩,生姜1兩,附子2錢,茯苓3錢。 4039.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4039.3. 加:生姜、附子 4039.4. 減:黃耆 4039.5. 功效:冬月直中陰寒,吐瀉交作,身發(fā)熱者。 4039.6. 來源:《辨證錄》卷一。 4040. 相似度60%:參苓桂術(shù)湯 4040.1. 組成:白術(shù)2兩,肉桂2錢,人參5錢,半夏5分,茯苓3錢。 4140.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4140.3. 加:肉桂、半夏 4140.4. 減:黃耆 4140.5. 功效:外感寒邪,心包、命門二經(jīng)之火衰,如一裹之氣,從心下而上,直至于陰囊之間,名曰奔豚,言其如豕之奔突,其勢(shì)甚急,不可止遏,痛不可忍。 4140.6. 來源:《辨證錄》卷九。 4141. 相似度60%:人參當(dāng)歸散 4141.1. 組成:人參、黃耆、當(dāng)歸、白術(shù)、陳皮各等分。 4141.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4141.3. 加:當(dāng)歸、陳皮 4141.4. 減:茯苓 4141.5. 功效:痘瘡不起,為因平日氣血不足,或勞力氣弱。 4141.6. 來源:《杏苑》卷六。 4142. 相似度60%:生附四君子湯 4142.1. 組成: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4142.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4142.3. 加:甘草、生附子 4142.4. 減:黃耆 4142.5. 功效:慢脾風(fēng)。 4242.6. 來源:《直指小兒》卷二。 4243. 相似度60%:五邪湯 4243.1. 組成:人參3兩,白術(shù)3兩,茯苓3兩,菖蒲3兩,茯神3兩。 4243.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4243.3. 加:菖蒲、茯神 4243.4. 減:黃耆 4243.5. 功效:五邪氣入人體中,鬼語諸妄有所語,悶亂恍惚不足,意志不定,發(fā)作往來有時(shí)。 4243.6. 來源:《外臺(tái)》卷十五引《范汪方》。 4244. 相似度60%:護(hù)子湯 4244.1. 組成:茯苓3錢,白術(shù)2錢,人參1錢,柴胡5分,桂枝2分。 4244.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4244.3. 加:柴胡、桂枝 4244.4. 減:黃耆 4244.5. 功效:小兒偶感風(fēng)邪,發(fā)熱身顫,手背反張。 4244.6. 來源:《慈幼心書》卷九。 4245. 相似度60%:安蛔理中湯 4245.1. 組成:人參1錢半,白術(shù)1錢半,干姜1錢半,茯苓1錢半,烏梅3個(gè)。 4245.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4345.3. 加:干姜、烏梅 4345.4. 減:黃耆 4345.5. 功效:蛔厥。 4345.6. 來源:《醫(yī)學(xué)入門》卷四。 4346. 相似度60%:加味四君子湯 4346.1. 組成:人參(少者,用山藥4錢炒黃代之),白術(shù)2錢,茯苓錢半,炙草1錢,白芍1錢。 4346.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4346.3. 加:炙草、白芍 4346.4. 減:黃耆 4346.5. 功效:好婦泄瀉。 4346.6. 來源:《會(huì)約》卷十四。 4347. 相似度60%:五君煎 4347.1. 組成:人參2-3錢,白術(shù)2錢,茯苓2錢,炙甘草1錢,干姜(炒黃)1-2錢。 4347.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4347.3. 加:炙甘草、干姜 4347.4. 減:黃耆 4347.5. 功效:脾胃虛寒,嘔吐泄瀉而兼濕者。 4347.6. 來源:《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4448. 相似度60%:薛氏扶陽逐濕湯 4448.1. 組成:人參6g,附子6g,益智仁6g,白術(shù)12g,茯苓12g。 4448.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4448.3. 加:附子、益智仁 4448.4. 減:黃耆 4448.5. 功效:補(bǔ)氣扶陽逐濕。 4448.6. 來源:《濕熱病篇》 4449. 相似度60%:人參白術(shù)湯 4449.1. 組成:人參6分,白術(shù)4分,茯苓4分,厚樸(炙)3分,甘草(炙)3分。 4449.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4449.3. 加:厚樸、甘草 4449.4. 減:黃耆 4449.5. 功效:小兒霍亂吐痢。 4449.6. 來源:《外臺(tái)》卷三十五引《古今錄驗(yàn)》。 4450. 相似度60%:春澤湯 4450.1. 組成:人參、白術(shù)、茯苓、澤瀉、豬苓。 4450.2. 原方對(duì)照: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各等分。 4450.3. 加:澤瀉、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qǐng)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qǐng)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huì)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空間,僅對(duì)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duì)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duì)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qǐng)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duì)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píng)論

0/150

提交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