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學脊柱結核的CT及MRI診斷課件_第1頁
影像學脊柱結核的CT及MRI診斷課件_第2頁
影像學脊柱結核的CT及MRI診斷課件_第3頁
影像學脊柱結核的CT及MRI診斷課件_第4頁
影像學脊柱結核的CT及MRI診斷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脊柱結核的CT及MRI診斷1脊柱結核的CT及MRI診斷1椎骨結核骨關節(jié)結核中最常見,占40%~50%;好發(fā)兒童及青少年;60歲以上有上升的趨勢;發(fā)病部位以腰椎最常見,胸椎次之,頸椎少見;病變常累及2個以上相鄰的椎體;兒童以胸椎多見,成人以腰椎多見主要病理變化:組織干酪樣壞死,纖維組織增生,骨質破壞;結核性膿腫2椎骨結核骨關節(jié)結核中最常見,占40%~50%;2椎體結核的解剖特點1.椎體以松質骨為主,松質骨比堅質骨更容易受到侵犯。2.椎體具有負重的作用,活動多,易勞損。3.椎體的血管多為終末動脈,原發(fā)病灶的細菌栓子可停留在此處3椎體結核的解剖特點3感染途徑1.血路結核桿菌從原發(fā)病灶進入血流時,形成大量的細菌栓子,其中絕大多數(shù)被機體的防御機制消滅,少數(shù)未被消滅的結核桿菌形成小的病灶。2.淋巴路胸腹腔的結核病灶可通過淋巴管將結核栓子傳遞到脊柱,并在椎骨內發(fā)展。3.局部蔓延由脊柱附近的組織如胸膜、頸部淋巴結等處的病灶破潰后,壞死組織直接蔓延到椎體邊緣。4感染途徑4椎間盤侵犯結核引起椎間隙狹窄或消失的原因有1.軟骨板被穿破,髓核流出而消失。2.纖維軟骨板破壞、壞死、變薄或破碎。3.破壞后游離的軟骨板及纖維環(huán)因受壓而向破壞了的椎體內、前、兩側或向椎管內脫出,后者常為造成脊髓受壓的原因之一。5椎間盤侵犯5可分為:

1.中心型:多見胸椎,圓形骨缺損;

2.邊緣型:開始于椎體上下緣;

3.韌帶下型:多繼發(fā)椎旁韌帶下膿液侵蝕;

4.附件型:少見,以血行感染為主。椎體結核的病灶部位與椎體的微循環(huán)系統(tǒng)有關。兒童椎體內部的血液供應主要來自椎后動脈,從椎體的后部入內,因此,小兒患者的結核病灶主要分布在椎體的中心,即中心型6可分為:

1.中心型:多見胸椎,圓形骨缺損;

2.邊緣型成人供應椎體的血液由前方的肋間動脈及腰動脈分支成為主要的供血系統(tǒng),故椎體的病灶主要位于椎體的前部上緣和下緣,稱為邊緣型。前縱韌帶下有大量的膿液時,對鄰近的椎體直接的侵襲,造成連續(xù)的椎體前緣凹型的骨質侵蝕,稱為韌帶下型7成人供應椎體的血液由前方的肋間動脈及腰動脈分支成為主要的供血椎體死骨的轉歸1.小的死骨可因肉芽組織的侵蝕及膿腫的消化作用逐漸減少而最后吸收。2.較小游離的死骨可隨膿液向膿腫內或體外排出。3.如病人抵抗能力強,局部血供良好,某些死骨可經(jīng)過爬行替代作用而變?yōu)榛罟?。不能自行吸收、替代或排出的大塊死骨,必須手術取出,否則感染不易被消除8椎體死骨的轉歸8脊柱結核CT表現(xiàn):

1.椎骨骨質破壞:骨破壞的形式:(1)斑點或片狀的破壞;(2)洞穴狀的破壞;(3)洞穴狀的破壞內有一至兩粒沙粒狀的高密度影;(4)前縱韌帶下破壞;破壞區(qū)周邊可有或無硬化;化療有效表現(xiàn)為骨破壞區(qū)的密度增高

2.椎間隙變窄或消失:結核有早期侵犯椎間盤的特性

9脊柱結核CT表現(xiàn):

1.椎骨骨質破壞:骨破壞的形式:(1)斑3.冷膿腫形成:椎旁,有沿重力方向流注及向周圍組織間隙滲透侵襲的特性。膿腫壁斑點或半弧狀鈣化及膿腔內有斑點、斑塊狀的鈣化也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增強后膿腫壁強化,內壁不光滑及纖維分隔形成多個的膿腔4椎體前部壓縮性骨折,后突;椎管狹窄。103.冷膿腫形成:10邊緣硬化型破壞11邊緣硬化型破壞11中心型結核:洞穴狀破壞12中心型結核:洞穴狀破壞12131314141515脊柱結核MRI表現(xiàn):

1早期椎體結核:椎骨骨炎,骨髓的水腫,長T1T2改變;出現(xiàn)骨內的小膿腫,椎骨骨板的破壞及侵蝕;前后縱韌帶下的膿腫,跨越椎間隙。2椎骨破壞:椎體破壞區(qū)呈長T1長T2混雜信號,受累椎體可出現(xiàn)強化;膿腫區(qū)T1WI為略高信號,T2WI為高信號,增強掃描有邊緣性的強化

16脊柱結核MRI表現(xiàn):

1早期椎體結核:椎骨骨炎,骨髓的水腫椎體的破壞先累及椎體的相對關節(jié)面(終板),呈洞穴性破壞并互相融合,隨后椎體塌陷壓縮,脊柱向后成角畸形(不形成側突畸形)是其與其他脊柱病變的不同點,造成椎管的狹窄

3椎間盤改變:受累椎間盤表現(xiàn)為(1)T1WI呈低信號或略高信號,髓核先破壞受累;T2WI呈不均勻混雜高信號,(2)早期即可椎間隙變窄;(3)增強后受累椎間盤有異常的強化17椎體的破壞先累及椎體的相對關節(jié)面(終板),呈洞穴性破壞并互相

4椎旁軟組織影:包括肉芽腫和膿腫。膿腫常見:T1WI呈低或等信號,T2WI可見多房或單房的高信號膿腔,有厚薄不等的包膜,內有纖維分隔粘連;膿腫周邊環(huán)狀強化。在頸椎為咽后壁膿腫,胸椎為椎旁的膿腫;腰椎稱為腰大肌膿腫;骶前膿腫椎旁肉芽腫為沿椎周均勻分布,弧度小,有相對均勻的強化(膿腔無強化)184椎旁軟組織影:包括肉芽腫和膿腫。膿腫常見:T1WI脊柱結核19脊柱結核19脊柱結核20脊柱結核202121膿腫壁均勻強化是特點22膿腫壁均勻強化是特點22病例323病例323多發(fā)分隔小膿腔,結核性膿腫特征24多發(fā)分隔小膿腔,結核性膿腫特征24附件結核及骶脊肌內膿腫25附件結核及骶脊肌內膿腫25多發(fā)流注性的膿腫,由小到大隨重力分布,膿腫壁可厚可薄26多發(fā)流注性的膿腫,由小到大隨重力分布,膿腫壁可厚可薄26結核骨質破壞及米粒狀死骨(ricebodyformation),小膿腔27結核骨質破壞及米粒狀死骨(ricebodyformati椎骨炎及微小蟲蝕狀破壞28椎骨炎及微小蟲蝕狀破壞28椎骨破壞灶周圍肉芽及中心區(qū)死骨29椎骨破壞灶周圍肉芽及中心區(qū)死骨29大小不一洞穴相連,或骨質破壞區(qū)相互溝通(chainoflakes)30大小不一洞穴相連,或骨質破壞區(qū)相互溝通(chainofl脊柱結核引起腹主動脈旁淋巴結腫大;31脊柱結核引起腹主動脈旁淋巴結腫大;31冷膿腫的形態(tài):多房狀,簇狀,單房。32冷膿腫的形態(tài):32治療前治療后33治療前治療后33結核治療前后34結核治療前后34脊柱結核脊柱結核的診斷要點:緩慢起病,兩個以上相鄰的椎體骨質破壞及椎間盤早期受累,椎旁有冷膿腫形成是主要特點鑒別診斷:

1.化膿性脊柱炎;病變進展快,有明顯的發(fā)熱等感染中毒癥狀,椎旁的軟組織腫脹不明顯,其內無骨化或鈣化,早期出現(xiàn)骨質增生硬化明顯。多有外傷或椎管的穿刺史。

35脊柱結核脊柱結核的診斷要點:緩慢起病,兩個以上相鄰的椎體骨質2、椎間盤退變中的終板骨軟骨炎:發(fā)生在椎間盤退變基礎上,椎骨信號改變:

I型為相鄰椎骨終板下帶狀的T1WI的低信號,T2WI為高信號;II型:T1WI為高低混雜信號,T2WI也為高低混合信號,提示病變處于過渡期;抑脂序列呈低信號,提示為脂肪的沉積;III型為T1WI及T2WI均為低信號,提示終板炎處于穩(wěn)定或愈合期。362、椎間盤退變中的終板骨軟骨炎:363737383839393、Schmorl結節(jié)許莫氏結節(jié)為突向椎體的椎間盤突出,形成圓形或半園的骨質缺損,直徑多為1CM左右,局部骨質早期也有水腫、纖維肉芽組織形成,因而有長T1T2改變及結節(jié)周圍的強化;隨后結節(jié)周圍有脂肪的沉積,形成半園的T1WI高信號,T2WI略高信號影,可被抑脂所壓制;愈合期結節(jié)周圍環(huán)形骨質硬化,T1WIT2WI均為低信號403、Schmorl結節(jié)404141424243434.轉移瘤:有原發(fā)瘤的病史,病灶多發(fā)且跳躍性分布,臨床上疼痛多明顯;由于椎間盤對腫瘤細胞的擴散有抵抗力,故轉移瘤不早期侵犯椎間盤,與結核易累及椎間盤不同;但少數(shù)腫瘤也可早期侵犯到椎骨的軟骨終板,影響椎間盤的營養(yǎng)供應而引起椎間盤的形態(tài)改變或在腫瘤后期也可受到直接侵犯椎間盤;444.轉移瘤:44轉移瘤形成的椎體周邊的軟組織腫塊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但強化明顯;脊柱結核骨質破壞多累及椎體的前中部,而轉移瘤多累及椎體的中后部;轉移瘤及結核均可表現(xiàn)為骨的溶解及侵蝕,也可與骨質的增生硬化并存,但僅見結核在溶解的區(qū)內有死骨存在45轉移瘤形成的椎體周邊的軟組織腫塊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但強化明顯單椎體轉移,椎前軟組織分葉狀改變而非平滑軟組織,與結核比較,更易累及椎弓根及其他附件46單椎體轉移,椎前軟組織分葉狀改變而非平滑軟組織,與結核比較,椎體轉移瘤累及椎弓根及附件47椎體轉移瘤累及椎弓根及附件47病例2單椎體轉移,T1顯著低信號,T2為高信號,有一定特征性(waterliked)48病例2單椎體轉移,T1顯著低信號,T2為高信號,有一定特征椎體多發(fā)轉移瘤49椎體多發(fā)轉移瘤49轉移瘤的骨質破壞與結核可以相似,但多見椎體中后部50轉移瘤的骨質破壞與結核可以相似,但多見椎體中后部50病灶多發(fā)及椎間盤未累及是主要的特點51病灶多發(fā)及椎間盤未累及是主要的特點515、椎骨的骨髓瘤多形成廣泛的骨質疏松及破壞,椎體塌陷及壓縮骨折,但椎間隙正常,本周蛋白陽性。525、椎骨的骨髓瘤52骨髓瘤:伴有骨膨脹的髓腔內的融合性破壞53骨髓瘤:伴有骨膨脹的髓腔內的融合性破壞53骨髓瘤:細微的鼠咬狀破壞,邊界模糊,骨質疏松54骨髓瘤:細微的鼠咬狀破壞,邊界模糊,骨質疏松54骨髓瘤:邊界清楚的骨質破壞55骨髓瘤:邊界清楚的骨質破壞55骨髓瘤:肋骨的膨脹性破壞及軟組織腫塊56骨髓瘤:肋骨的膨脹性破壞及軟組織腫塊56骨髓瘤椎旁軟組織薄57骨髓瘤椎旁軟組織薄576、椎骨嗜酸性肉芽腫:是一種以骨質破壞、組織細胞增生和嗜伊紅細胞侵潤的疾病。多見于20歲以下的青少年,顱骨及椎骨均為好發(fā)位置,可單個椎體受累或多個椎體受累、跳躍式,沒有鄰近椎體發(fā)病特點,也不累及椎間盤。586、椎骨嗜酸性肉芽腫:是一種以骨質破壞、組織細胞增生和嗜伊紅椎體壓縮明顯呈平板狀或楔型,軟織腫脹不明顯,無膿腔形成,其椎間隙正常,病程長,發(fā)展慢,20歲以下患者多見,臨床癥狀輕微,有血沉加快及嗜酸細胞增多也有重要的提示作用,病變椎體經(jīng)過保守的治療,椎體的高度可恢復正常,提示有自愈趨勢。59椎體壓縮明顯呈平板狀或楔型,軟織腫脹不明顯,無膿腔形成,其8歲小兒的椎體壓縮為扁平狀,椎間隙未受影響608歲小兒的椎體壓縮為扁平狀,椎間隙未受影響60616162626363椎骨嗜酸性肉芽腫64椎骨嗜酸性肉芽腫64良惡性壓縮性骨折的鑒別:單純壓縮骨折:有明確的外傷史或50歲以上骨質疏松者;急性期椎體壓縮呈帶狀長T1長T2改變,增強后低信號區(qū)恢復正常椎體相似的;多有椎骨后上或后下角的存留逃避(無信號改變);慢性期椎體T1T2WI信號趨向正常;椎體的上下軟骨板完整,無椎旁的軟組織腫塊;但椎間盤則可有變性、退變(T2WI信號減弱)或向后突出

65良惡性壓縮性骨折的鑒別:65惡性壓縮骨折:T1WI整個椎體彌漫性的低信號是其特點,T2WI椎體為不均勻的高信號或均勻的高強信號;椎旁有軟組織腫塊,有不均勻的強化;椎弓根受侵提示轉移瘤;椎間盤多保留結核性壓縮骨折:相鄰的椎體終板受累,椎前后冷膿腫分布;椎間盤受累信號改變66惡性壓縮骨折:T1WI整個椎體彌漫性的低信號是其特點,T2W67676868骨質疏松壓縮骨折69骨質疏松壓縮骨折697070單純壓縮椎體,椎旁未見軟組織,椎板及附件正常71單純壓縮椎體,椎旁未見軟組織,椎板及附件正常71布魯氏桿菌病流行區(qū),牛羊接觸史,布魯菌凝集實驗陽性72布魯氏桿菌病流行區(qū),牛羊接觸史,布魯菌凝集實驗陽性727373脊柱結核的CT及MRI診斷74脊柱結核的CT及MRI診斷1椎骨結核骨關節(jié)結核中最常見,占40%~50%;好發(fā)兒童及青少年;60歲以上有上升的趨勢;發(fā)病部位以腰椎最常見,胸椎次之,頸椎少見;病變常累及2個以上相鄰的椎體;兒童以胸椎多見,成人以腰椎多見主要病理變化:組織干酪樣壞死,纖維組織增生,骨質破壞;結核性膿腫75椎骨結核骨關節(jié)結核中最常見,占40%~50%;2椎體結核的解剖特點1.椎體以松質骨為主,松質骨比堅質骨更容易受到侵犯。2.椎體具有負重的作用,活動多,易勞損。3.椎體的血管多為終末動脈,原發(fā)病灶的細菌栓子可停留在此處76椎體結核的解剖特點3感染途徑1.血路結核桿菌從原發(fā)病灶進入血流時,形成大量的細菌栓子,其中絕大多數(shù)被機體的防御機制消滅,少數(shù)未被消滅的結核桿菌形成小的病灶。2.淋巴路胸腹腔的結核病灶可通過淋巴管將結核栓子傳遞到脊柱,并在椎骨內發(fā)展。3.局部蔓延由脊柱附近的組織如胸膜、頸部淋巴結等處的病灶破潰后,壞死組織直接蔓延到椎體邊緣。77感染途徑4椎間盤侵犯結核引起椎間隙狹窄或消失的原因有1.軟骨板被穿破,髓核流出而消失。2.纖維軟骨板破壞、壞死、變薄或破碎。3.破壞后游離的軟骨板及纖維環(huán)因受壓而向破壞了的椎體內、前、兩側或向椎管內脫出,后者常為造成脊髓受壓的原因之一。78椎間盤侵犯5可分為:

1.中心型:多見胸椎,圓形骨缺損;

2.邊緣型:開始于椎體上下緣;

3.韌帶下型:多繼發(fā)椎旁韌帶下膿液侵蝕;

4.附件型:少見,以血行感染為主。椎體結核的病灶部位與椎體的微循環(huán)系統(tǒng)有關。兒童椎體內部的血液供應主要來自椎后動脈,從椎體的后部入內,因此,小兒患者的結核病灶主要分布在椎體的中心,即中心型79可分為:

1.中心型:多見胸椎,圓形骨缺損;

2.邊緣型成人供應椎體的血液由前方的肋間動脈及腰動脈分支成為主要的供血系統(tǒng),故椎體的病灶主要位于椎體的前部上緣和下緣,稱為邊緣型。前縱韌帶下有大量的膿液時,對鄰近的椎體直接的侵襲,造成連續(xù)的椎體前緣凹型的骨質侵蝕,稱為韌帶下型80成人供應椎體的血液由前方的肋間動脈及腰動脈分支成為主要的供血椎體死骨的轉歸1.小的死骨可因肉芽組織的侵蝕及膿腫的消化作用逐漸減少而最后吸收。2.較小游離的死骨可隨膿液向膿腫內或體外排出。3.如病人抵抗能力強,局部血供良好,某些死骨可經(jīng)過爬行替代作用而變?yōu)榛罟?。不能自行吸收、替代或排出的大塊死骨,必須手術取出,否則感染不易被消除81椎體死骨的轉歸8脊柱結核CT表現(xiàn):

1.椎骨骨質破壞:骨破壞的形式:(1)斑點或片狀的破壞;(2)洞穴狀的破壞;(3)洞穴狀的破壞內有一至兩粒沙粒狀的高密度影;(4)前縱韌帶下破壞;破壞區(qū)周邊可有或無硬化;化療有效表現(xiàn)為骨破壞區(qū)的密度增高

2.椎間隙變窄或消失:結核有早期侵犯椎間盤的特性

82脊柱結核CT表現(xiàn):

1.椎骨骨質破壞:骨破壞的形式:(1)斑3.冷膿腫形成:椎旁,有沿重力方向流注及向周圍組織間隙滲透侵襲的特性。膿腫壁斑點或半弧狀鈣化及膿腔內有斑點、斑塊狀的鈣化也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增強后膿腫壁強化,內壁不光滑及纖維分隔形成多個的膿腔4椎體前部壓縮性骨折,后突;椎管狹窄。833.冷膿腫形成:10邊緣硬化型破壞84邊緣硬化型破壞11中心型結核:洞穴狀破壞85中心型結核:洞穴狀破壞12861387148815脊柱結核MRI表現(xiàn):

1早期椎體結核:椎骨骨炎,骨髓的水腫,長T1T2改變;出現(xiàn)骨內的小膿腫,椎骨骨板的破壞及侵蝕;前后縱韌帶下的膿腫,跨越椎間隙。2椎骨破壞:椎體破壞區(qū)呈長T1長T2混雜信號,受累椎體可出現(xiàn)強化;膿腫區(qū)T1WI為略高信號,T2WI為高信號,增強掃描有邊緣性的強化

89脊柱結核MRI表現(xiàn):

1早期椎體結核:椎骨骨炎,骨髓的水腫椎體的破壞先累及椎體的相對關節(jié)面(終板),呈洞穴性破壞并互相融合,隨后椎體塌陷壓縮,脊柱向后成角畸形(不形成側突畸形)是其與其他脊柱病變的不同點,造成椎管的狹窄

3椎間盤改變:受累椎間盤表現(xiàn)為(1)T1WI呈低信號或略高信號,髓核先破壞受累;T2WI呈不均勻混雜高信號,(2)早期即可椎間隙變窄;(3)增強后受累椎間盤有異常的強化90椎體的破壞先累及椎體的相對關節(jié)面(終板),呈洞穴性破壞并互相

4椎旁軟組織影:包括肉芽腫和膿腫。膿腫常見:T1WI呈低或等信號,T2WI可見多房或單房的高信號膿腔,有厚薄不等的包膜,內有纖維分隔粘連;膿腫周邊環(huán)狀強化。在頸椎為咽后壁膿腫,胸椎為椎旁的膿腫;腰椎稱為腰大肌膿腫;骶前膿腫椎旁肉芽腫為沿椎周均勻分布,弧度小,有相對均勻的強化(膿腔無強化)914椎旁軟組織影:包括肉芽腫和膿腫。膿腫常見:T1WI脊柱結核92脊柱結核19脊柱結核93脊柱結核209421膿腫壁均勻強化是特點95膿腫壁均勻強化是特點22病例396病例323多發(fā)分隔小膿腔,結核性膿腫特征97多發(fā)分隔小膿腔,結核性膿腫特征24附件結核及骶脊肌內膿腫98附件結核及骶脊肌內膿腫25多發(fā)流注性的膿腫,由小到大隨重力分布,膿腫壁可厚可薄99多發(fā)流注性的膿腫,由小到大隨重力分布,膿腫壁可厚可薄26結核骨質破壞及米粒狀死骨(ricebodyformation),小膿腔100結核骨質破壞及米粒狀死骨(ricebodyformati椎骨炎及微小蟲蝕狀破壞101椎骨炎及微小蟲蝕狀破壞28椎骨破壞灶周圍肉芽及中心區(qū)死骨102椎骨破壞灶周圍肉芽及中心區(qū)死骨29大小不一洞穴相連,或骨質破壞區(qū)相互溝通(chainoflakes)103大小不一洞穴相連,或骨質破壞區(qū)相互溝通(chainofl脊柱結核引起腹主動脈旁淋巴結腫大;104脊柱結核引起腹主動脈旁淋巴結腫大;31冷膿腫的形態(tài):多房狀,簇狀,單房。105冷膿腫的形態(tài):32治療前治療后106治療前治療后33結核治療前后107結核治療前后34脊柱結核脊柱結核的診斷要點:緩慢起病,兩個以上相鄰的椎體骨質破壞及椎間盤早期受累,椎旁有冷膿腫形成是主要特點鑒別診斷:

1.化膿性脊柱炎;病變進展快,有明顯的發(fā)熱等感染中毒癥狀,椎旁的軟組織腫脹不明顯,其內無骨化或鈣化,早期出現(xiàn)骨質增生硬化明顯。多有外傷或椎管的穿刺史。

108脊柱結核脊柱結核的診斷要點:緩慢起病,兩個以上相鄰的椎體骨質2、椎間盤退變中的終板骨軟骨炎:發(fā)生在椎間盤退變基礎上,椎骨信號改變:

I型為相鄰椎骨終板下帶狀的T1WI的低信號,T2WI為高信號;II型:T1WI為高低混雜信號,T2WI也為高低混合信號,提示病變處于過渡期;抑脂序列呈低信號,提示為脂肪的沉積;III型為T1WI及T2WI均為低信號,提示終板炎處于穩(wěn)定或愈合期。1092、椎間盤退變中的終板骨軟骨炎:361103711138112393、Schmorl結節(jié)許莫氏結節(jié)為突向椎體的椎間盤突出,形成圓形或半園的骨質缺損,直徑多為1CM左右,局部骨質早期也有水腫、纖維肉芽組織形成,因而有長T1T2改變及結節(jié)周圍的強化;隨后結節(jié)周圍有脂肪的沉積,形成半園的T1WI高信號,T2WI略高信號影,可被抑脂所壓制;愈合期結節(jié)周圍環(huán)形骨質硬化,T1WIT2WI均為低信號1133、Schmorl結節(jié)401144111542116434.轉移瘤:有原發(fā)瘤的病史,病灶多發(fā)且跳躍性分布,臨床上疼痛多明顯;由于椎間盤對腫瘤細胞的擴散有抵抗力,故轉移瘤不早期侵犯椎間盤,與結核易累及椎間盤不同;但少數(shù)腫瘤也可早期侵犯到椎骨的軟骨終板,影響椎間盤的營養(yǎng)供應而引起椎間盤的形態(tài)改變或在腫瘤后期也可受到直接侵犯椎間盤;1174.轉移瘤:44轉移瘤形成的椎體周邊的軟組織腫塊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但強化明顯;脊柱結核骨質破壞多累及椎體的前中部,而轉移瘤多累及椎體的中后部;轉移瘤及結核均可表現(xiàn)為骨的溶解及侵蝕,也可與骨質的增生硬化并存,但僅見結核在溶解的區(qū)內有死骨存在118轉移瘤形成的椎體周邊的軟組織腫塊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但強化明顯單椎體轉移,椎前軟組織分葉狀改變而非平滑軟組織,與結核比較,更易累及椎弓根及其他附件119單椎體轉移,椎前軟組織分葉狀改變而非平滑軟組織,與結核比較,椎體轉移瘤累及椎弓根及附件120椎體轉移瘤累及椎弓根及附件47病例2單椎體轉移,T1顯著低信號,T2為高信號,有一定特征性(waterliked)121病例2單椎體轉移,T1顯著低信號,T2為高信號,有一定特征椎體多發(fā)轉移瘤122椎體多發(fā)轉移瘤49轉移瘤的骨質破壞與結核可以相似,但多見椎體中后部123轉移瘤的骨質破壞與結核可以相似,但多見椎體中后部50病灶多發(fā)及椎間盤未累及是主要的特點124病灶多發(fā)及椎間盤未累及是主要的特點515、椎骨的骨髓瘤多形成廣泛的骨質疏松及破壞,椎體塌陷及壓縮骨折,但椎間隙正常,本周蛋白陽性。1255、椎骨的骨髓瘤52骨髓瘤:伴有骨膨脹的髓腔內的融合性破壞126骨髓瘤:伴有骨膨脹的髓腔內的融合性破壞53骨髓瘤:細微的鼠咬狀破壞,邊界模糊,骨質疏松127骨髓瘤:細微的鼠咬狀破壞,邊界模糊,骨質疏松54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