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統(tǒng)概述課件整理_第1頁
消化系統(tǒng)概述課件整理_第2頁
消化系統(tǒng)概述課件整理_第3頁
消化系統(tǒng)概述課件整理_第4頁
消化系統(tǒng)概述課件整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消化系統(tǒng)概述

兒科1消化系統(tǒng)概述122消化系統(tǒng)解剖一、口腔1.脂肪墊2.粘膜薄嫩3.流涎4.唾液淀粉酶缺乏3消化系統(tǒng)解剖3消化系統(tǒng)解剖二、食管:溢奶三、胃1.水平位2.容量3.胃酸和酶4消化系統(tǒng)解剖4消化系統(tǒng)解剖四、小腸1.腸套疊2.腸梗阻3.腸粘膜屏障4.便次改變5消化系統(tǒng)解剖5消化系統(tǒng)解剖五、胰腺:分泌量六、肝1.肋緣下觸及2.屏障功能3.再生能力強4.膽汁分泌和肝糖原儲存少6消化系統(tǒng)解剖6消化系統(tǒng)解剖七、腸道細菌1.母乳:雙歧桿菌,乳酸桿菌2.人工、混合:大腸桿菌,嗜酸桿菌,雙歧桿菌,腸球菌3.斷乳后:厭氧菌7消化系統(tǒng)解剖7消化系統(tǒng)解剖八、糞便1.母乳:均勻糊狀,酸性,2-4次/天。2.人工:白色凝塊,干稠,堿性。3.混合:與牛乳同,添加輔食后與成人似。8消化系統(tǒng)解剖8鵝口瘡

兒科廖若莎9鵝口瘡9授課內容一、概述二、中醫(yī)病因病機三、診斷四、鑒別診斷五、辨證施治六、臨證心得10授課內容10

目的要求:

通過學習,要求掌握鵝口瘡臨床特征、診斷要點、治療要點;熟悉病因病理;了解正常護理方法。11目的要求:11本單元的重點與難點:

1.重點:臨床特征、診斷依據(jù)與中西醫(yī)治療要點。

2.難點:正確理解本病病因病機。12本單元的重點與難點:121313

一、概述:

1.臨床特征:鵝口瘡是以口腔、舌上滿布白屑,狀如鵝口為特征,因其色白如雪片,又名“雪口”。2.發(fā)病情況:多見于初生兒,尤其是早產兒以及久病體虛,久瀉的嬰幼兒,或長時間使用抗生素或激素。14一、概述:143.古代認識:

《諸病源候論·鵝口候》中論述:“小兒初生口里白屑起,乃至舌上生瘡,如鵝口里,世謂之鵝口。”

《外科正宗·鵝口瘡》對本病的特征性表現(xiàn)作了進一步描述:“鵝口瘡皆心脾二經胎熱上攻,致滿口皆生白斑雪片,甚則咽間疊疊腫起,致難乳哺,多生啼叫。”

153.古代認識:15

《幼科類粹·耳目口鼻門》:“小兒初生口內白屑滿舌上,如鵝之口,故曰鵝口瘡。此乃胎熱而心脾最盛重,發(fā)于口也。用發(fā)纏指頭蘸薄荷自然汁拭口內,如不脫,濃煮粟米汁拭之,即用黃丹煅過出火毒,摻于患處?!敝赋隽吮静≈∫虿C以及治療方法。16《幼科類粹·耳目口鼻門》:“小兒初生口內白屑滿舌

二、病因病機:

病因:有虛實之分。實證因孕母體內積熱,熱伏胞中,遺于胎兒,復加初生時口腔不潔,感染穢毒,內外合邪,熱積心脾,火熱上炎口舌以致發(fā)病??跒槠⒅[,舌為心之苗,脾脈絡于舌,故發(fā)病以口腔舌上多。

17二、病因病機:17

虛證者,多由胎稟不足,如早產兒生長發(fā)育尚未完善,皮膚嬌嫩,容易損傷皮膚粘膜,引起本病。又因久病、久瀉,損傷脾胃,氣陰皆傷,虛火循經上炎,而致鵝口,白屑散在稀疏,舌紅,口干,煩躁。18虛證者,多由胎稟不足,如早產兒生長發(fā)育尚未

三、診斷:

1.臨床表現(xiàn)(1)主癥及體征:口腔內、舌上滿布白屑,周圍無充血,不易擦去,強行擦去易出血。重者蔓延至咽喉,影響吸奶及呼吸。(2)多見于初生兒,尤其早產兒或久病體弱者、或長期使用抗生素及激素者。19三、診斷:1920202.輔助檢查:

取白屑涂片檢測,可見霉菌絲及念珠菌孢子。212.輔助檢查:21

四、鑒別診斷

1.口瘡:兩頰、齒齦、舌上等處散在或滿布黃白色潰瘍點,周圍充血紅腫,疼痛,一般伴發(fā)熱,多流涎。2.殘留奶塊3.白喉:白喉假膜多起于扁桃體,漸次蔓延至咽、軟腭或鼻腔等處。

22四、鑒別診斷22

五、辨證施治

(一)辨證要點細辨虛實,是治療關鍵。凡病程短,口腔白屑堆積成片,周圍紅暈者多屬實證;病程長,口腔白屑散在,周圍不紅者多屬虛證。

23五、辨證施治23(二)治療法則

根據(jù)臨床證候的表現(xiàn),本病可分為心脾積熱與虛火上炎兩類。前者治當清熱瀉火,以解心脾積熱;后者治宜滋陰潛陽、引火歸元。24(二)治療法則24

(三)分型用藥

1.心脾積熱主證:口腔滿布白屑,周圍見紅暈,面赤唇紅,煩躁多啼,吃吮時甚,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白濁,指紋青紫或脈滑。治法:清心瀉脾。方藥:清熱瀉脾散加減。25(三)分型用藥25

2.虛火上炎主證:口腔粘膜白屑散在,周圍紅暈不甚,形體消瘦,顴紅,手足心熱,口干不多飲,舌紅、苔少,脈細或指紋紫。治法:滋陰潛陽。方藥:知柏地黃丸加減。262

(四)西醫(yī)治療

1.保持口腔清潔,餐具消毒及寢室衛(wèi)生。2.以1%小蘇打液清洗口腔粘膜,后以1%龍膽紫外涂,每天2次。3.累及消化道口服制霉菌素,每次5~10萬單位,每天3次,共10~14天。4.補充VitB、VitC。27(四)西醫(yī)治療27

(五)其他療法

1.辨證使用中成藥

(1)牛黃解毒片:每次0.5~1片,每天1-3次,功能清泄心脾積熱。(2)口腔炎噴霧劑用于本病各型。(3)口服知柏地黃丸:助滋陰降火,用于虛火上炎型。

28(五)其他療法28

2.外治法

(1)冰硼散:吹敷口腔,每天3~4次,用治本病各型,起去腐生肌之功效。

(2)肉桂、附子等量研末,加面粉適量,以酒調成餅狀,敷貼兩腳心,每天1次,用于虛火上炎型,起引火歸元之功。

292.外治法29

3.穴位按壓法:雙手指尖按壓人中,雙側下關、頰車,按壓時間為1分鐘,每天早晚各1次,1~5次為1療程。

303.穴位按壓法:雙手指尖按壓人中,雙側下關、頰車,按壓時4.小兒推拿法

補腎水法:即在雙子指掌面從末端推向掌端,雙手各推10分鐘。推時可于掌面撒布少量滑石粉,動作輕柔,每天1次。1~3次為1療程。314.小兒推拿法31

(六)辨證施食

本病多發(fā)于初生兒或嬰幼兒,處于哺乳期,食療針對乳母。本證病因為先天胎毒及口腔不潔或體虛感邪,以不潔與體虛感邪多見,故乳母宜食高營養(yǎng)又不滋膩、不燥熱之品,不宜過食辛厚溫補之物。32(六)辨證施食32

1.黑豆、花生、紅糖加水共煮成糖水飲用,功能養(yǎng)血補虛、托毒生肌,用治本病各型。2.蘋果瘦肉湯:起健胃和脾、生津養(yǎng)肌之功,用于虛火上炎型。3.白果腐竹粥:起清熱除濕,佐以養(yǎng)胃之功。用于本病各型。331.黑豆、花生、紅糖加水共煮成糖水飲用,功能養(yǎng)血六、臨證心得

1.鵝口瘡在新生兒多見,為餐具感染或乳母奶頭不潔所致。故本證防治,當積極宣傳衛(wèi)生觀念,做好餐具消毒及乳母喂奶前消毒奶頭。

34六、臨證心得342.本證西醫(yī)治療,一般不能使用抗生素或激素,否則易致病灶擴散,加重病情。

352.本證西醫(yī)治療,一般不能使用抗生素或激素,否則易致病3.患兒家長一般不要以硬物(如湯匙)刮口腔或舌面上白屑,否則易致出血,更易引起感染。363.患兒家長一般不要以硬物(如湯匙)刮口腔或舌面上白屑

4.因本證患兒年齡幼小,抗病力低,故用藥治療時不宜攻伐太過,否則易傷陽氣,令體質更弱,影響發(fā)育。

374.因本證患兒年齡幼小,抗病力低,故用藥治5.食療配合外用療效佳。

385.食療配合外用療效佳。386.嬰幼兒口腔粘膜嫩薄,故進行口腔清潔時動作要輕柔,以免損傷口腔粘膜。對久病久瀉嬰幼兒,更應積極注意口腔的合理護理,多喂溫開水。396.嬰幼兒口腔粘膜嫩薄,故進行口腔清潔時動作要輕柔,以免

參考文獻:

1.羅笑容、許尤佳主編.《中醫(yī)兒科疾病證治》2.江育仁、張奇文主編.《實用中醫(yī)兒科學》3.張梓荊主編.《實用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4.胡亞美、江載芳主編.諸福棠《實用兒科學》5.王慕逖主編.《兒科學》教材40參考文獻:40

復習提綱:1.鵝口瘡的臨床特征?2.如何辨證論治鵝口瘡?3.簡述本病的西醫(yī)治療。41復習提綱:41保證充足的睡眠!42保證充足的睡眠!42消化系統(tǒng)概述

兒科43消化系統(tǒng)概述1442消化系統(tǒng)解剖一、口腔1.脂肪墊2.粘膜薄嫩3.流涎4.唾液淀粉酶缺乏45消化系統(tǒng)解剖3消化系統(tǒng)解剖二、食管:溢奶三、胃1.水平位2.容量3.胃酸和酶46消化系統(tǒng)解剖4消化系統(tǒng)解剖四、小腸1.腸套疊2.腸梗阻3.腸粘膜屏障4.便次改變47消化系統(tǒng)解剖5消化系統(tǒng)解剖五、胰腺:分泌量六、肝1.肋緣下觸及2.屏障功能3.再生能力強4.膽汁分泌和肝糖原儲存少48消化系統(tǒng)解剖6消化系統(tǒng)解剖七、腸道細菌1.母乳:雙歧桿菌,乳酸桿菌2.人工、混合:大腸桿菌,嗜酸桿菌,雙歧桿菌,腸球菌3.斷乳后:厭氧菌49消化系統(tǒng)解剖7消化系統(tǒng)解剖八、糞便1.母乳:均勻糊狀,酸性,2-4次/天。2.人工:白色凝塊,干稠,堿性。3.混合:與牛乳同,添加輔食后與成人似。50消化系統(tǒng)解剖8鵝口瘡

兒科廖若莎51鵝口瘡9授課內容一、概述二、中醫(yī)病因病機三、診斷四、鑒別診斷五、辨證施治六、臨證心得52授課內容10

目的要求:

通過學習,要求掌握鵝口瘡臨床特征、診斷要點、治療要點;熟悉病因病理;了解正常護理方法。53目的要求:11本單元的重點與難點:

1.重點:臨床特征、診斷依據(jù)與中西醫(yī)治療要點。

2.難點:正確理解本病病因病機。54本單元的重點與難點:125513

一、概述:

1.臨床特征:鵝口瘡是以口腔、舌上滿布白屑,狀如鵝口為特征,因其色白如雪片,又名“雪口”。2.發(fā)病情況:多見于初生兒,尤其是早產兒以及久病體虛,久瀉的嬰幼兒,或長時間使用抗生素或激素。56一、概述:143.古代認識:

《諸病源候論·鵝口候》中論述:“小兒初生口里白屑起,乃至舌上生瘡,如鵝口里,世謂之鵝口?!?/p>

《外科正宗·鵝口瘡》對本病的特征性表現(xiàn)作了進一步描述:“鵝口瘡皆心脾二經胎熱上攻,致滿口皆生白斑雪片,甚則咽間疊疊腫起,致難乳哺,多生啼叫?!?/p>

573.古代認識:15

《幼科類粹·耳目口鼻門》:“小兒初生口內白屑滿舌上,如鵝之口,故曰鵝口瘡。此乃胎熱而心脾最盛重,發(fā)于口也。用發(fā)纏指頭蘸薄荷自然汁拭口內,如不脫,濃煮粟米汁拭之,即用黃丹煅過出火毒,摻于患處。”指出了本病之病因病機以及治療方法。58《幼科類粹·耳目口鼻門》:“小兒初生口內白屑滿舌

二、病因病機:

病因:有虛實之分。實證因孕母體內積熱,熱伏胞中,遺于胎兒,復加初生時口腔不潔,感染穢毒,內外合邪,熱積心脾,火熱上炎口舌以致發(fā)病??跒槠⒅[,舌為心之苗,脾脈絡于舌,故發(fā)病以口腔舌上多。

59二、病因病機:17

虛證者,多由胎稟不足,如早產兒生長發(fā)育尚未完善,皮膚嬌嫩,容易損傷皮膚粘膜,引起本病。又因久病、久瀉,損傷脾胃,氣陰皆傷,虛火循經上炎,而致鵝口,白屑散在稀疏,舌紅,口干,煩躁。60虛證者,多由胎稟不足,如早產兒生長發(fā)育尚未

三、診斷:

1.臨床表現(xiàn)(1)主癥及體征:口腔內、舌上滿布白屑,周圍無充血,不易擦去,強行擦去易出血。重者蔓延至咽喉,影響吸奶及呼吸。(2)多見于初生兒,尤其早產兒或久病體弱者、或長期使用抗生素及激素者。61三、診斷:1962202.輔助檢查:

取白屑涂片檢測,可見霉菌絲及念珠菌孢子。632.輔助檢查:21

四、鑒別診斷

1.口瘡:兩頰、齒齦、舌上等處散在或滿布黃白色潰瘍點,周圍充血紅腫,疼痛,一般伴發(fā)熱,多流涎。2.殘留奶塊3.白喉:白喉假膜多起于扁桃體,漸次蔓延至咽、軟腭或鼻腔等處。

64四、鑒別診斷22

五、辨證施治

(一)辨證要點細辨虛實,是治療關鍵。凡病程短,口腔白屑堆積成片,周圍紅暈者多屬實證;病程長,口腔白屑散在,周圍不紅者多屬虛證。

65五、辨證施治23(二)治療法則

根據(jù)臨床證候的表現(xiàn),本病可分為心脾積熱與虛火上炎兩類。前者治當清熱瀉火,以解心脾積熱;后者治宜滋陰潛陽、引火歸元。66(二)治療法則24

(三)分型用藥

1.心脾積熱主證:口腔滿布白屑,周圍見紅暈,面赤唇紅,煩躁多啼,吃吮時甚,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白濁,指紋青紫或脈滑。治法:清心瀉脾。方藥:清熱瀉脾散加減。67(三)分型用藥25

2.虛火上炎主證:口腔粘膜白屑散在,周圍紅暈不甚,形體消瘦,顴紅,手足心熱,口干不多飲,舌紅、苔少,脈細或指紋紫。治法:滋陰潛陽。方藥:知柏地黃丸加減。682

(四)西醫(yī)治療

1.保持口腔清潔,餐具消毒及寢室衛(wèi)生。2.以1%小蘇打液清洗口腔粘膜,后以1%龍膽紫外涂,每天2次。3.累及消化道口服制霉菌素,每次5~10萬單位,每天3次,共10~14天。4.補充VitB、VitC。69(四)西醫(yī)治療27

(五)其他療法

1.辨證使用中成藥

(1)牛黃解毒片:每次0.5~1片,每天1-3次,功能清泄心脾積熱。(2)口腔炎噴霧劑用于本病各型。(3)口服知柏地黃丸:助滋陰降火,用于虛火上炎型。

70(五)其他療法28

2.外治法

(1)冰硼散:吹敷口腔,每天3~4次,用治本病各型,起去腐生肌之功效。

(2)肉桂、附子等量研末,加面粉適量,以酒調成餅狀,敷貼兩腳心,每天1次,用于虛火上炎型,起引火歸元之功。

712.外治法29

3.穴位按壓法:雙手指尖按壓人中,雙側下關、頰車,按壓時間為1分鐘,每天早晚各1次,1~5次為1療程。

723.穴位按壓法:雙手指尖按壓人中,雙側下關、頰車,按壓時4.小兒推拿法

補腎水法:即在雙子指掌面從末端推向掌端,雙手各推10分鐘。推時可于掌面撒布少量滑石粉,動作輕柔,每天1次。1~3次為1療程。734.小兒推拿法31

(六)辨證施食

本病多發(fā)于初生兒或嬰幼兒,處于哺乳期,食療針對乳母。本證病因為先天胎毒及口腔不潔或體虛感邪,以不潔與體虛感邪多見,故乳母宜食高營養(yǎng)又不滋膩、不燥熱之品,不宜過食辛厚溫補之物。74(六)辨證施食32

1.黑豆、花生、紅糖加水共煮成糖水飲用,功能養(yǎng)血補虛、托毒生肌,用治本病各型。2.蘋果瘦肉湯:起健胃和脾、生津養(yǎng)肌之功,用于虛火上炎型。3.白果腐竹粥:起清熱除濕,佐以養(yǎng)胃之功。用于本病各型。7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