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以養(yǎng)性琴以養(yǎng)身(主題閱讀)_第1頁
琴以養(yǎng)性琴以養(yǎng)身(主題閱讀)_第2頁
琴以養(yǎng)性琴以養(yǎng)身(主題閱讀)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17頁共17頁琴以養(yǎng)性,琴以養(yǎng)身〔主題閱讀〕琴以養(yǎng)性琴以修身莊照崗選編【題目準(zhǔn)備】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琴、棋、書、畫、詩、酒、花、茶,是中國古人的八大雅事。對這八個對象的追求,讓中國古代文人可以靜下心來,安居一隅,體驗這些雅事,獲得了一份生命的陶冶和境界的提升。在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的今天,你對這些雅事有怎樣的理解?請從中選擇兩三種雅事表達你的理解與認識,寫一篇文章介紹中國傳統(tǒng)文化。要求選好對象,使之形成有機的關(guān)聯(lián);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biāo)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古琴松風(fēng)自清音一張古琴,給歷史譜上神韻一張古琴,讓歷史刻下旅痕自山澗的琴臺飄出第一聲幽幽琴韻,從此充滿書香和詩意的古老文化就被美妙的音符漫漫浸潤。聽聽那琴韻,有泉的色采,花的聲音,月的皎潔,風(fēng)的長吟。琴韻讓一切都有了水的靈動,草的芳芬,有了對酒當(dāng)歌的優(yōu)雅、履險假設(shè)夷的沉穩(wěn)因為撥動琴弦的,不是一位溫婉可人的淑媛,必定是一位仙風(fēng)道骨的高人,不是一位胸懷抱負的書生,也必定是一位甘于淡泊的才俊。神態(tài)必然平和,心志必然超群。情趣必然高遠,品行必然脫塵此時,面對這張古琴,更多的想起寒江獨釣的高潔,想起怒發(fā)沖冠的激憤,想起牧羊大漠的蘇武,想起慨然出塞的昭君。確實,一張古琴珍藏了太多的故事,隨意拿出一個都能驚天地泣鬼神,隨意講出一個,都能千古流芳,萬世不泯,讓往古厚重,讓文化精彩,讓歷史深沉古琴,身長不過數(shù)尺,卻胸襟博大,修養(yǎng)天地古琴,弦不過數(shù)十根,卻行云流水,演繹乾坤古琴,是中國燦爛文化的一個載體,它的音韻不但能折射出高山流水,明月清風(fēng),還疊映出秦磚漢瓦,唐風(fēng)宋韻。正因為如此,古琴就被炎黃子孫世代傳承,傳承出一種生生不息的跋涉和堅韌,傳承成一種自強不息的魂魄和精神真想在案頭置一張古琴,讓心靈的時空縈繞著清幽低回的琴韻。笑容多一份淡定和沉著,筆端就多一份灑脫和清新,夢境就多一份寧靜恬適,人格就多一份質(zhì)樸純真。果真如此:--月色就更加皎潔無染--晨風(fēng)就更加透明甘醇千年古琴清泉潺潺在中國古代山水畫的冊頁里,常??梢钥吹焦徘俚纳碛啊T谀切┕乓怆硽璧漠嬳摾?,巍峨的大山,飄逸的高云,嶙峋的山石,蒼翠的松樹,樸素的茅舍,靜默的仙鶴,襯托的卻是古人懷抱古琴的畫面。沒有琴聲,卻仿佛能聽到一陣陣空靈的與凡俗無關(guān)的回響。古琴,就是如此安靜的存在。即便是在某些古裝電影里,也多為山高水長之地,有著仙風(fēng)道骨的老者沉著撫琴,清雅的琴聲縈繞于山水間,營造出一種清幽淡遠的神仙境界。作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zhì)遺產(chǎn)代表作”的古琴,是中國古代地位最崇高的樂器,位列“琴棋書畫”之首。“高山流水”的典故流傳千載,至今為人津津樂道。然而,“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弊怨乓詠?,古琴就不是一種普及性的樂器,更多的是作為文化人的一種修身養(yǎng)性的雅好。曲高而和寡,似乎是必然的了。古琴簡介: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時期就已盛行的樂器,到如今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了。本世紀(jì)初才被稱作“古琴”。琴的創(chuàng)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農(nóng)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fēng)”等說,作為追記的傳說,可不必盡信,但卻可看出琴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詩經(jīng)·關(guān)雎》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經(jīng)·小雅》亦有:“琴瑟擊鼓,以御田祖”等記載。古琴構(gòu)造: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約120-125公分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說象周天365度)。一般寬約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約二寸(6公分左右)。琴最早是依鳳身形而制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yīng)(也可說與人身相應(yīng)),有頭,有頸,有肩,有腰,有尾,有足?!扒兕^”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岳山”,又稱“臨岳”,是琴的最高局部。琴底部有大小兩個音槽,位于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于尾部較小的稱為“鳳沼”。這叫上山下澤,又有龍有鳳,象征天地萬象。岳山邊靠額一側(cè)鑲有一條硬木條,稱為“承露”。上有七個“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個用以調(diào)弦的“琴軫”。琴頭的側(cè)端,又有“鳳眼”和“護軫”。自腰以下,稱為“琴尾”。琴尾鑲有刻有淺槽的硬木“龍齦”,用以架弦。龍齦兩側(cè)的邊飾稱為“冠角”,又稱“焦尾”。七根琴弦上起承露局部,經(jīng)岳山、龍齦,轉(zhuǎn)向琴底的一對“雁足”,象征七星。琴腹內(nèi),頭部又有兩個暗槽,一名“舌穴”,一名“音池”,一名“納音”尾部一般也有一個暗槽,稱為“韻沼”。與龍池、鳳沼相對應(yīng)處,往往各有一個“納音”。龍池納音靠頭一側(cè)有“天柱”,靠尾一側(cè)有“地柱”。使發(fā)聲之時,“聲欲出而隘,彷徨不去,乃有余韻”。由于琴沒有“品”(柱)或“碼子”,非常便于靈敏彈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別長,琴弦震幅大,余音綿長不絕等特點,所以才有其獨特的走手音。就構(gòu)造而音,琴的各局部構(gòu)造非常合理。其體積不大不小,既便于攜帶,又方正雅致。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從琴各局部的命名亦可著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琴前廣后狹,象征尊卑之別。官、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種社會等級。后來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稱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十二徽分別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閏月。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種音色,分別象征天、地、人之和合。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征意義實反映出儒家的禮樂思想及中國人所重視的和合性。因為禮的作用是為了保障個體,使個性有所發(fā)揮,樂以同和,其作用是與群體諧協(xié)。禮樂之同時并用可使個體和群體之間能互相調(diào)劑,形成人與人之間平和而合理的生活。所以禮樂這兩套外表相反的技藝的推行,實為求到達相輔相成的和合性的目的。而從古琴形制命名所借用的社會秩序、等級的名稱來著,可見其制作形制即寓有教化人倫的深意。古琴名與古琴曲唐詩宋詞元曲用詞尚無定式,古琴取名尚無定式和標(biāo)準(zhǔn),古琴琴曲取名亦尚無定式。是唐詩宋詞影響了琴名,還是琴名影響了琴曲,抑或是琴曲影響了琴名。有唐琴九霄環(huán)佩,有清代民間琴曲九霄環(huán)佩,存于《雙琴書屋琴譜集成》《雅齋琴譜》。商角調(diào),連尾聲計四段,附鈔宋仁山陳小屏尾聲二段備參考。唐李白有詩云,九霄有路去無跡,裊裊香風(fēng)生佩環(huán)。有琴幽澗鳴泉。又有琴曲《幽澗泉》,《潛確居類書》解題:(樂府)幽澗泉者,山水二十四曲之一。李白古樂府曰,“拂彼白石,彈吾素琴;幽澗愀兮流水深,善手明徽高張清心;緝商綴羽,潺湲成音;吾但寫聲發(fā)情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幽澗泉,鳴深林。”太白恰好的山水之情與琴樂之聲結(jié)合起來,為琴名做了一個很好的注釋。有唐琴玉玲瓏,亦有宋琴玲瓏玉琴。清郭柏心所作曲《玉玲瓏》。存于《琴學(xué)尊聞》。徵音宮調(diào),二段。有琴天風(fēng)環(huán)佩,又有琴曲《天風(fēng)環(huán)佩》,亦名《碧天秋思》。相傳為古謝涓子所做。《藏春塢琴譜》,可以起思仙之志,振超凡之想,非個中人物焉能語此?!渡衿婷刈V》:臞仙曰,是曲之趣出,假設(shè)夜寒月白,云淡星稀,瑯風(fēng)玲玲,玉露湛湛,凜假設(shè)神游于太羅,仙游于有明琴忘憂,有琴曲《忘憂》,出自《西麓堂琴統(tǒng)》,似為宋代民間曲譜。近代有成公亮打譜,姚丙炎打譜。曹孟德有詩云,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梅庵琴家朱惜辰曾藏琴一天秋?!段髀刺们俳y(tǒng)》有琴曲《一葉知秋》?!读邢蓚鳌吩疲耙蝗~落知天地秋”。曲意疑取諸此。其直假設(shè)飚輪乍應(yīng),金井寒聲,籟籟之馀也。有琴梅梢月,亦有琴曲《梅梢月》。相傳為林逋所制?!段髀刺们俳y(tǒng)》解題云,逋仙結(jié)廬孤山,中夜吟倚小窗,見梅月爭清,遂有此曲。當(dāng)與暗香疏影之句同作金聲??蓞ⅰ笆栌皺M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之句。有琴滄海龍吟,龍吟琴。又有琴曲《滄海夜雨》,又名《滄江夜雨》《蒼江夜雨》《龍吟》。揚掄伯牙心法:滄海龍吟者,音有似于龍吟也,飛潛叵測,孰測其吟,毋亦別鶴孤鸞之意歟。今考其音和,每以清冷緩這調(diào),寓飄忽動之勢,有假設(shè)龍之昂霄而聳壑者然。古云,琴動滄龍吟,其斯曲之昉矣?;蛟?,龍以海為歸,而此吟屬羽,羽屬水,故曰滄海龍吟。理或然也。有琴霹靂,又有琴曲《霹靂引》。出自《和文注琴譜》。琴操解題,辟歷引,楚商梁子所作也,商梁出游九皐之澤,覽漸水之臺,張罛置罟,周於荊山,臨曲池而漁。疾風(fēng)霣雹,雷電奄冥,天火四起,辟靂下臻,玄鶴翔其前,白虎吟其后,懼然而驚,謂仆其曰,“今日出游,豈非常之行耶,何其災(zāi)變之甚也”,其仆曰“孤虛沒張,八宿相望,熒惑干角,五星失行?!贝藝笞円?。君返其國矣。於是商梁子歸其家,乃援琴而歌嘆,韻聲激發(fā),象辟靂之聲,故曰辟靂引,云“疾風(fēng)盈河,辟靂下臻。洪水浩浩滔厥天,監(jiān)良隆愧,隱隱闐闐,國將亡佤喪厥年!”有宋琴萬壑松,又有琴曲明代民間曲《萬壑松濤》,亦名《萬壑松風(fēng)》?!肚僭沸膫魅帯罚捍艘噘t者隱君之作。蓋遨游下,彷徨溪水之間,聽松風(fēng)之幽籟,覩波流之瀠洄,俯仰今古,參觀造化矚目會心,寫之徽軫焉。琴乃君子隨身之物,攜琴訪友興盡之處,不免抒情議論。把自己心儀的詩名題在心愛的琴背,亦或為自己心愛的古琴寫一首詩,那都很自己的事。自己也因愛“雨打梨花深閉門”,而為自己的琴取名“雨打梨花”的。希望自己也做一支《雨打梨花》琴曲。每每讀詩讀到興處,彈彈到妙處,便欣然忘食,不知天上人間。風(fēng)騷古琴在許許多多的樂器中,最厚重優(yōu)雅的也許只有古琴了,你看!它與凝重的青銅在一起,是那樣融洽,與剔透的玉器在一起,是那樣匹配。與華貴的絲綢在一起,是那樣親近。與晶瑩的瓷器在一起,是那樣和諧。它渾樸如《詩經(jīng)》的色彩,平滑似《離騷》的光澤,古琴,在綿延的歲月里,以它的太古之音,以它的七弦之響,回蕩于廟堂之高,訴諸于江湖之遠,帶著東方的暢想,攜著東方的神韻,鳴奏著七弦的風(fēng)騷??梢哉f,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粹,在古琴的身上,已經(jīng)表達得幾近圓潤。古琴上的一個個年號,留下了時間的驛站,也留下了文化的陽關(guān)。盡管魏晉辭別了兩漢,盡管兩宋辭別了隋唐。但是,那七根中國古琴上的絲弦,卻穿越了無數(shù)次寒來暑往,連接著古代與今夕。歷代的琴人大多崇尚自然,寄情山水,所以都特別的強調(diào)環(huán)境的優(yōu)雅,注重心境的淡泊,因為只有在這種環(huán)境中才能生動表達出天人合一的理念,你看!在優(yōu)雅拔俗的環(huán)境里,孔子撫琴吟唱邵樂,竟三月不知肉滋味,可見孔子對古琴曲癡迷已到了如醉如癡的程度,日日操練,夜夜揣摩,這時的古琴更像是一位隱逸的智者,飽學(xué)的長者,待人親和的尊者。它不只是在引領(lǐng)著孔子操琴度曲,而是在這位儒家思想文化的奠基者身上,注入了中庸平和的基調(diào)。伯牙彈琴奏曲高山流水,相遇知音鐘子期,千百年來傳為佳話。琴人無數(shù)藝人眾多,聽眾更是多如繁星,唯有子期能懂伯牙心聲,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假設(shè)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假設(shè)江河?!鼻偾卦谝饩?,意境由心而生,撥動心靈的弦是大音稀聲,難求難得,一生得一皆足矣,這時的古琴曲是溝通他們心靈的橋梁。所以后來子期病故,悲傷的伯牙摔琴謝知音。假如說古琴的旋律抒情而妙曼,剛健而蒼涼,那么蔡琰的《胡笳十八拍》那么融入了離別的愁緒和人生的無常,描繪出了主人公對祖國、對故土的深切思念,文姬歸漢一步三回首,十有二載氈幕風(fēng)砂,拋兒別女聲咽胡笳,蔡女之作《胡笳十八拍》是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寫照,曲音表達了她坎坷的人生之路,和對兒女刻骨銘心的思念之情。幾乎每一首古代的琴曲都有一個非常恰切的名字,《陽關(guān)三疊》《漢宮秋月》《廣陵散》《醉漁唱晚》《平沙落雁》《陽春白雪》《漁樵問答》反復(fù)品味琴曲的名字,靜心聆聽琴曲,你就會茅塞頓開,體會到什么是天機乍現(xiàn)。一杯清茶,一曲古琴,茶飄著裊裊的氤氳緩緩上升,曲內(nèi)斂深邃把這指尖的舞蹈演繹的天衣無縫,美哉!悠哉!品茗聽曲,這種心境,這種氣氛,把你和演奏者一起帶入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時期就已盛行的樂器,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有四千余年,據(jù)《史記》載,琴的出現(xiàn)不晚于堯舜時期。本世紀(jì)初為區(qū)別西方樂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個“古”字,被稱作“古琴”。至今仍然鳴響在書齋、舞臺上的古老樂器。“琴者,情也;琴者,禁也?!贝岛崜崆?、吟詩作畫、登高遠游、對酒當(dāng)歌成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動寫照。春秋時期,孔子熱愛彈琴,無論在杏壇講學(xué),或是受困于陳蔡,操琴弦歌之聲不絕;戰(zhàn)國時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成為廣為流傳的佳話美談;魏晉時期的嵇康給予古琴“眾器之中,琴德最優(yōu)”的至高評價,終以在刑場上彈奏《廣陵散》作為生命的絕唱;唐代文人劉禹錫那么在他的名篇《陋室銘》中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淡泊境界。古琴在我國古代民間曾經(jīng)是相當(dāng)普及的,至少在讀書人中是家喻戶曉。也正因為這樣,有著數(shù)千年歷史的古琴藝術(shù)終于傳承到了今天。太古遺韻琴以養(yǎng)德《紅樓夢》高鶚續(xù)本第八十六回中有一段描繪:(寶玉)便說:“妹妹近日愈發(fā)進了,看起天書來了?!摈煊襦鸵宦曅Φ溃骸昂脗€念書的人,連個琴譜都沒有見過?!边@里所說的琴譜,正是自唐朝以來就一直傳承的古琴減字譜。20__3年11月7日,結(jié)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第二批“非物質(zhì)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古琴成為繼昆曲之后第二個入選該工程的中國古老藝術(shù)形式。古琴,又稱七弦琴,是中國歷史上流傳三千余年、至今仍在鳴響的古老樂器。中國古代漫長的歷史中,“琴、棋、書、畫”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yǎng)性的必由之徑。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風(fēng)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tài)。春秋時期,孔子熱愛彈琴,無論在杏壇講學(xué),或是受困于陳蔡,操琴弦歌之聲不絕;戰(zhàn)國時期俞伯牙、鐘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成為廣為流傳的佳話;魏晉時期嵇康給予古琴“眾器之中,琴德最優(yōu)”的至高評價,終以在刑場上彈奏《廣陵散》作為生命的絕唱吹簫撫琴、吟詩作畫、登高遠游、對酒當(dāng)歌,成為古代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動寫照。在眾多古典文學(xué)作品中,亦不乏關(guān)于琴的描寫。琴以抒懷、琴以言志、琴以傳情劉禹錫在《陋室銘》中“可以彈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陶淵明“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白居易“入耳淡無味,愜心潛有情;自弄還自罷,亦不要人聽”。古琴與中國文人文化密不可分,可以說,一張古琴承載了幾千年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也是中國歷代文人風(fēng)骨的濃縮。彈琴有很多規(guī)矩?!独m(xù)琵琶》第二出“述志”中,蔡邕對其女文姬言道:“自古不焚香不彈,不盥手不彈,不正坐不彈”,表達了對琴和自己的尊重。據(jù)說,陶淵明的琴桌上常年擺著一張琴,既無弦也無徽,每當(dāng)他酒酣耳熱、興致盎然時,總要在琴上虛按一曲。后來李白有詩寫道:“大音自成曲,但奏無弦琴?!薄陡呱搅魉贰睹坊ㄈ贰耳t鷺忘機》《陽關(guān)三疊》一首首名曲、一段段故事。時至今日,古琴音樂仍然作為中國音樂的靈魂與精華,鐫刻在美國“旅行者”號太空飛船的鍍金唱片里,晝夜不息地回響在茫茫太空。琴、棋、書、畫、詩、香、茶常被并列提出。古琴的“非遺”價值,就在于不是單純的音樂或技術(shù),而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載體,承載了文化教化、影響社會、改變心態(tài)、修身理性、返其天然的作用。古琴的五音對應(yīng)五行,也對應(yīng)人體的肝心脾肺腎五個重要器官。琴的音是用頸部以下去接收的,振動的是人的內(nèi)臟,用五臟六腑去聽琴,所以感覺很舒適。古琴有三種音色:泛音、散音、按音。彈奏泛音可以感受天籟之音,對天際展開想象;彈奏散音可以感受大地之音,體會大地與自己的關(guān)系;彈奏按音可以感受人的情感,是人與人之間一種無形的溝通。儒家主張入世哲學(xué),強調(diào)藝術(shù)對人倫的教化,提倡音樂中正平和,不追求聲音華美華麗的外在效果。古琴也是一種哲學(xué),在中國眾多音樂形式中,古琴是儒家在音樂中表達的集大成者。古琴屬于廟堂,又可以反廟堂;屬于自然,又可以反自然;可以敘事,又可以移情;代表傳統(tǒng),又能充分表現(xiàn)叛逆。說到最根本--古琴的作曲、演奏和文化歷史涵義,都可以是在絕對自由的精神之下去詮釋或完成的。還有什么比人與自由的關(guān)系更重要的呢?在當(dāng)今回歸傳統(tǒng)、弘揚民族文化的大趨勢下,古琴“熱”現(xiàn)象還是應(yīng)該肯定的。但“熱”的背后,真正理解古琴所蘊含的中國文化,能演奏出天地人合一這一境界的琴音,才是更值得驕傲的。唯有如此,古琴的文化價值才能得到表達和傳承。古琴經(jīng)歷的,正是中國文人經(jīng)歷的。那些愛藏琴、彈琴、斫琴的人從未真正消失。雖一度苦守,寒窗指涼,今日又越來越多了。無論哪個時代,無論在花前月下,瀑布岸邊,或獨處后園,繞池懷病,誰一旦聽到古琴那寂靜、素雅且淳厚的聲音響起,就不得不成認:這是一種多么美、多么有故事的音樂。它的美可以從孔子作《幽蘭》、聶政刺韓王一直延續(xù)到宋徽宗修萬琴堂;它的故事也可以從魏晉竹林的鐵血、明末琴僧的東渡,一直講到譚嗣同伐桐斫琴與就義。不妨借用周作人當(dāng)年贊明人張潮之《幽夢影》時的一句話:古琴這門藝術(shù)--“是那樣的舊,又是那樣的新”。四大名琴“琴棋書畫”,即指彈琴,下棋,書法,繪畫,皆為舊時文人風(fēng)雅之事。唐人何延之云:“辯才博學(xué)工文,琴棋書畫皆得其妙?!?《蘭亭記》)古琴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拔樂器之一,具有三千多年的。被譽為性的藝術(shù)或藝術(shù)性的哲學(xué)。古琴居“四藝”之首,是古代文士必修之器。也是辦學(xué)“六藝”之一?!缎⊙拧ぢ锅Q》:“我有嘉賓,鼓瑟鼓琴?!惫徘俦旧砭统錆M著傳奇的象征色彩。比方:琴長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面為孤形,代表著天;琴底為方形,代表著地;又為“天圓地方”之說。古琴有十三徽,代表著一年有12個月和閏月。古琴最初為五弦,象征著金、木、水、火、土。周文王為了悼念他死去的兒子伯邑考,在此根底上增添了一根弦。周武王伐紂時,為了鼓舞士氣,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稱“文武七弦琴”。琴鶴:謂以琴鶴相隨。比喻為官清廉。宋代蘇軾《題李伯時畫趙景仁琴鶴圖》之一:“清獻先生無一錢,故應(yīng)琴鶴是家傳?!鼻傩膭δ懀杭辞俸蛣?。古代文士常以隨身之物。琴心,撫琴怡心;劍膽,倚劍仗膽。喻剛?cè)嵯酀?,儒雅任俠。南朝梁元帝《法寶聯(lián)璧序》:“箴與琴劍,銘自盤盂?!痹鷧侨R《寄董與幾》詩:“小榻琴心展,長纓劍膽舒。”琴,今稱古琴,或七弦琴。古琴的制作歷史悠久,許多名琴都有可供考證的文字記載,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與神奇的傳說。其中最著名的當(dāng)屬齊桓公的“號鐘”,楚莊王的“繞梁”,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這四張琴被譽為“古代四大名琴”。如今,這名揚四海的“四大名琴”雖已成為歷史陳跡,但對后世的影響是極大的。一、號鐘號鐘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質(zhì)宏亮,猶如鐘聲激蕩,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傳說時期的俞伯牙曾彈奏過號鐘琴。后來,號鐘傳到齊國的賢明君主齊桓公手中。齊桓公通曉音律。當(dāng)時,他了許多名琴,但對號鐘尤為珍愛。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樂,自己那么奏號鐘與之照應(yīng)。牛角聲聲,歌聲凄切,號鐘那么奏出悲涼的旋律,使兩旁的侍者個個感動得淚流滿面。二、繞梁今人有“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之語。其語于《列子》中的一個故事:周朝時,韓國著名女歌手韓娥去齊國,路過雍門時斷了錢糧,無奈,只得賣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聲在空中盤旋,如孤雁長鳴。韓娥離去三天后,其歌聲仍纏繞回蕩在屋梁之間,令人難以忘懷。琴以繞梁命名,足見此琴音色之特點,必然是余音不斷。據(jù)說繞梁是一位叫華元的人獻給楚莊王的禮物,其制作年代不詳。楚莊王自從得到繞梁以后,整天彈琴作樂,陶醉在琴樂之中。唐人杜佑《通典?樂典》:“宋孝武大明中,吳興沈懷遠被徙廣州,造繞梁。其器與箜篌相似。懷遠亡,其器亦絕?!庇幸淮危f王竟然連續(xù)七天不理朝政,把國家大事全都拋在腦后。王妃樊姬異常焦慮,奉勸楚莊王說:“君王,您過于沉淪在音樂中了!過去,夏桀熱愛&bd;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殺身之禍;紂王誤聽靡靡之音,而失去了社稷。如今,君王如此喜歡&bd;繞梁?之琴,七日不臨朝,難道也愿意喪失國家和性命嗎?”楚莊王聞言陷入了沉思。他無法抗拒繞梁的誘惑,只得忍痛割愛,命人用鐵如意去捶琴,琴身碎為數(shù)段。從此,萬人羨慕的名琴繞梁絕響了。三、綠綺綠綺是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約前179-前118)彈奏的一張琴。司馬相如本來家境貧寒,家徒四壁,但他的詩賦極有名氣。梁王慕名請他作賦,相如寫了一篇《如玉賦》相贈。此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梁王極為快樂,就以自己的綠綺琴回贈。綠綺是一張傳世名琴,琴內(nèi)有銘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梓木結(jié)合的精華。相如得綠綺,如獲珍寶。他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絕妙的音色,使綠綺琴名噪一時。后來,綠綺就成了古琴的別稱。司馬遷《?司馬相如列傳》:“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崩钊河瘛稇蛸浳菏摹吩姡骸疤m浦秋來煙雨深,幾多情思在琴心?!币淮?,司馬相如訪友,豪富卓王孫慕名設(shè)宴款待。酒興正濃時,眾人說:“聽說您&bd;綠綺?彈得極好,請操一曲,讓我輩一飽耳福?!毕嗳缭缇吐犝f卓王孫的女兒文君,才華出眾,精通琴藝,而且對他極為仰慕。司馬相如就彈起琴歌《鳳求凰》向她求愛。文君聽琴后,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臉紅耳熱,心馳神往。她傾心相如的文才,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締結(jié)良緣。從此,司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傳為千古佳話。四、焦尾焦尾是東漢著名家、書法家、音樂家蔡邕(133-192)親手制作的一張琴。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蔡邕傳》:“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蔡邕在“亡命江海、遠跡吳會”時,曾于烈火中搶救出一段尚未燒完、聲音異常的梧桐木。他根據(jù)木頭的長短、形狀,制成一張七弦琴,果然音質(zhì)非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便取名焦尾。焦尾以它悅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揚名四海。漢末,蔡邕慘遭殺害后,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內(nèi)庫之中。三百多年后,齊明帝在位時,為了欣賞古琴高手王仲雄的超人琴藝,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命王仲雄演奏。王仲雄連續(xù)彈奏了五日,并即興創(chuàng)作了《懊惱曲》獻給明帝。到了明朝,昆山人王逢年還著蔡邕制造的這張焦尾琴。西晉傅玄《琴賦序》:“齊桓公有鳴琴曰號鐘,楚莊有鳴琴曰繞梁,中世司馬相如有綠綺,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唐代李白《聽蜀僧彈琴》詩:“蜀僧抱綠綺,西下峨嵋峰。”號鐘、繞梁、綠綺、焦尾,因主人不同,而命運各異。如鐘聲激蕩的號鐘曾為俞伯牙覓得知音,最終成為齊桓公的愛物;如孤雁長鳴、余音不絕的繞梁像美女一樣無辜,它因迷得楚莊王不理朝政,最后落得個被捶為數(shù)段的下場;綠綺最浪漫多情,它曾伴著司馬相如向卓文君示愛,促成一段千古佳話;最悲壯也最幸運的是焦尾,當(dāng)它作為一截桐木在烈火中哭泣尖叫,即將爆裂的時候,恰被正亡命江湖的蔡邕發(fā)現(xiàn),蔡邕于烈火中搶出,重新賦它以琴體生命。古詩詞里的琴意梅玉榮琴文化在我國可謂遠流長。關(guān)于古琴的傳說,流傳最廣的有相如彈琴鳳求凰,伯牙摔琴謝知音,美妙的友情造就美麗的傳說,也給古琴平添幾分光榮。古人云:“君子之近琴瑟,以儀節(jié)也?!鼻倬哂小捌胶脱耪⒅良冎燎濉钡奶攸c,因此成為文人們鐘情的對象,不管“琴棋書劍”或是“琴棋書畫”之說,“琴”始終被列為首位。琴知雅意,翻閱卷帙浩繁的古詩詞典籍,我們常能見到琴的蹤影,雖時空阻隔,那美妙蒼涼的琴音卻仍然從發(fā)黃的書冊中泠泠傳出。詩經(jīng):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由古老的先秦祭祀禮樂發(fā)端,琴瑟之類早已不再是孤立的樂器名稱,而深深融入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涵,早在《詩經(jīng)》時代,就留下了許多令人唏噓贊嘆的文學(xué)文本,其中寄托了豐富的情感。用于社交?!蛾P(guān)雎》一詩中描寫的“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的愛情之痛楚,心理之微妙,至今仍有極大的魅力,而其中對樂器的描寫,如“琴瑟友之”、“鐘鼓樂之”,是對結(jié)婚喜慶場景的描繪。從詩意本身來看,此處應(yīng)理解為男子為追求“窈窕淑女”而打算或已經(jīng)付諸的實際行動:彈琴鼓瑟來向她表示友好,敲鐘擊鼓來使她快樂。還有《小雅·鹿鳴》中“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可見奏樂是結(jié)朋交友的極好方式。用于詠懷?!多嶏L(fēng)·女曰雞鳴》中說“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小雅·常棣》中又有“妻子好合,如鼓琴瑟”,這兩篇中的“琴瑟”均有抒情詠懷之功用。琴與瑟乃同類絲弦樂器,音質(zhì)極為相似,彈奏時音調(diào)一高一低,演奏出的樂曲美妙、和諧、悠揚,因此琴瑟常被用來比喻夫妻感情和諧,一外一內(nèi)共同勞作,使家業(yè)興隆。漢樂府: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漢樂府可算是詩歌史上的一個奇跡。據(jù)《漢書·禮樂志》記載,漢初高祖時叔孫通定禮儀,同時“因秦樂人制宗廟樂”,以后漢朝的歷代帝廟都有專用的樂舞。也許是托了音樂的福,樂府詩也格外興盛?!吧嫌邢腋杪暎繇懸缓伪?。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清商隨風(fēng)發(fā),中曲正彷徨。一彈再三嘆,大方有馀哀。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睆倪@首《古詩十九首》中,我們可以感知到“弦歌”的力量,“杞梁妻”是孟姜女哭長城的原型,一個悲切的典故,“大方有馀哀”那么寄托了來自民間的老百姓的情懷,“但傷知音稀”,有多少人能聽出歌者的苦楚呢?樂府多哀歌。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孔雀東南飛》里,寫到一個與琴有關(guān)的女子:“十三能織素,十四學(xué)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甭斆髅利?、知書達禮的劉蘭芝,最終被婆母與兄長逼迫得“舉身赴清池”,與“自掛東南枝”的丈夫焦仲卿共同譜寫了一出愛情悲劇,在人間久久流傳??伞绑眢蟆边@種古代樂器,至今卻已失傳。還有一首《董嬌饒》中寫一位見人采桑折花的女子觸景傷情,因此“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腸。歸來酌美酒,挾瑟上高堂?!彼鞠霃椡赀@支曲子,可是這支曲子太使人難過了,只有飲酒作樂,以解愁腸。唐詩: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唐詩中琴的“出鏡率”很高。白居易是一愛琴懂琴之人,他詩中有“更無人作伴,唯對一張琴”、“共琴為老伴,與月有秋期”、“淺酌一杯酒,緩彈數(shù)弄琴”、“琴中古曲是幽蘭,為我殷勤更弄看”等,琴儼然是他知心的伴侶。詩佛王維寫到琴,常于淡靜之中顯出禪意,如“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松風(fēng)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詩鬼李賀筆下的琴那么透著一股仙氣:“九節(jié)菖蒲石上死,湘神彈琴迎帝子”、“彈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手持白鸞尾,夜掃南山云?!迸米鳛楣徘俚慕^佳代表,頻頻出如今唐代詩人的筆下。最有名的是《琵琶行》,白居易借一位彈琵琶的商人婦,抒發(fā)個人身世飄零之感,詩中對琵琶語的描繪千百年來仍然讓人動容:“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在邊塞詩中,琵琶那么染上了沉郁悲壯的色彩,如王昌齡“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guān)山離別情”,又如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傲魉畟飨嫫?,悲風(fēng)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卞X起的這首《省試湘靈鼓瑟》,結(jié)尾兩句如橫空出世,堪稱“絕唱”,極其簡凈明麗的畫面,給讀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廣闊空間。宋詞: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宋詞里的琴意,當(dāng)有豪放與婉約兩種。豪放如蘇軾,他的《行香子》中道:“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長琴,一壺酒,一溪云。”其悠閑自在、其樂陶陶之態(tài),盡在長琴壺酒之中。又有《采桑子》中寫:“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樓中。尊酒相逢,樂事回頭一笑空。停杯且聽琵琶語,細捻輕攏。醉臉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紅?!泵\坎坷的蘇子,在“多情多感仍多病”的時候,卻能笑看世間事,細聽琵琶語,他那曠達的身姿永遠刻寫于詩卷之中。婉約當(dāng)屬照,她的《浣溪沙》中有“小院閑窗春己深,重簾未卷影沈沈,倚樓無語理瑤琴?!贝丝痰默幥偌姆帕酥魅斯喝占拍?、心意倦怠的情感。還有晏幾道,一首《臨江仙》讓無數(shù)后人傾倒:“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dāng)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鄙掀锰搶嵪嗌?,寫別后的刻骨思念,下片懷人,“琵琶弦上說相思”一句,風(fēng)格曲折深婉,意境朦朧含蓄,深得吞吐騰挪之妙。著名的抗金名將岳飛,寫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這樣的句子,那么表現(xiàn)了一種絕世英雄的孤獨與苦悶。琴棋詩書畫養(yǎng)性靈◎黃家章琴、棋、書、畫,中國古詩,千百年來,一直是中國智慧中瑰麗且富于藝術(shù)情調(diào)的結(jié)晶物。古琴所奏出的和美清雅的悠揚樂聲,能使人神思飛揚,神飄天外中國圍棋作為一項有益的娛樂棋戲,那么可進步低棋者與觀棋者的邏輯思維、推斷與直覺判斷力,令人感到微妙無窮具有獨特節(jié)奏韻律的中國古詩,通過記錄詩人面對自我、社會、人生和自然的獨特感受,極大地豐富了數(shù)千年來中國人的心靈世界,并成為了世界文化中獨樹一幟的瑰寶中國書法家筆下的書法,那么以線的收放、象形字的構(gòu)造、韻致的布局,通過單純的墨色,鋪陳在獨特的宣紙中,表現(xiàn)出了一種含蓄、深邃而又抽象的藝術(shù)意境中國畫那么在或充實、或空靈的場景中,人與自然融為一體,令觀者可以神游其間,心曠神怡《菜根譚》有言:“琴書詩畫,達士以之養(yǎng)性靈,而庸夫徒賞其跡象;可見事物無定品,隨人識見以為高低。故讀書窮理,要以識趣為先?!鼻?、棋、詩、書、畫,自然也就被當(dāng)作開啟人的靈性、陶冶人的性情、增添人生情趣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確實有助于個人心智的啟蒙、完善以及視野的拓寬。詳細說說中國圍棋,關(guān)于圍棋的起,有兩種傳說。一是遠古時的堯帝因兒子丹朱荒淫傲慢,就創(chuàng)制了圍棋,用來引導(dǎo)丹朱,并受到了丹朱的喜歡。另一說是舜帝因兒子商均的智力低下,就創(chuàng)造了圍棋,用來啟蒙商均。兩種說法不同,卻一致地肯定了圍棋可移人性情,可當(dāng)作開啟智力的鑰匙,可引導(dǎo)參與博弈者的心智向和藹的方向開展。確實,圍棋的黑白兩色棋子,反映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陰陽意識。當(dāng)這些黑白子被布落在縱橫各十九路的棋盤時,就能生出如不可盡數(shù)的天星般的豐富變化,古成語有將“星羅”與“棋布”并稱的,圍棋也就含藏著一種經(jīng)天緯地的宇宙意識。圍棋的弈理還處處透露著兵法的玄機,這也就是《菜根譚》所說的“漫履揪抨觀局戲,手中悟生殺之機”,圍棋的每一佳著,既意味著能最大限度地攻擊對方,又能最嚴密無隙地衛(wèi)護己方,弈理因此具有了兵法上的戰(zhàn)略意識;弈理所注重的布局、做活、搏殺、收官等等,又不乏兵法上的戰(zhàn)術(shù)意識。關(guān)鍵的是,圍棋只是機智而又游戲性地包容了兵法,其成敗并不帶有現(xiàn)實的攻擊傷害性,這正如唐太宗的《五言詠棋》詩所寫:“舍生非假命,帶死不關(guān)傷?!鼻佟⑵?、書、詩、畫各有標(biāo)準(zhǔn),但標(biāo)準(zhǔn)并沒有束縛后人的創(chuàng)造力,入其門者,既要以自然造化為師,又要形成自己的心得體會,所謂“外師造化,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