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蓼莪詩經(優(yōu)秀2篇)_第1頁
小雅蓼莪詩經(優(yōu)秀2篇)_第2頁
小雅蓼莪詩經(優(yōu)秀2篇)_第3頁
小雅蓼莪詩經(優(yōu)秀2篇)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小雅蓼莪詩經〔優(yōu)秀2篇〕

小雅蓼莪詩經篇一

《小雅·谷風之什·蓼莪》原文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那么銜恤,入那么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發(fā)發(fā)。民莫不穀,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小雅·谷風之什·蓼莪》譯文

看那莪蒿長得高,卻非莪蒿是散蒿。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yǎng)我大太辛勞!

看那莪蒿相依偎,卻非莪蒿只是蔚。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yǎng)我大太勞累!

汲水瓶兒空了底,裝水壇子真羞恥。孤獨活著沒意思,不如早點就去死。沒有親爹何所靠?沒有親媽何所恃?出門行走心含悲,入門茫然不知止。

爹爹呀你生下我,媽媽呀你喂養(yǎng)我。你們護我疼愛我,養(yǎng)我長大培育我,想我不愿離開我,出入家門懷抱我。想報爹媽大恩德,老天降禍難預測!

南山高峻難逾越,飆風凄厲令人怯。大家沒有不幸事,獨我為何遭此劫?南山高峻難邁過,飆風凄厲人哆嗦。大家沒有不幸事,不能終養(yǎng)獨是我!

《小雅·谷風之什·蓼莪》注釋

蓼〔lù〕蓼:長又大的樣子。

莪(é):一種草,即莪蒿。李時珍《本草綱目》:“莪抱根叢生,俗謂之抱娘蒿。〞

匪:同“非〞。伊:是。

劬〔qú〕勞:與下章“勞瘁〞皆勞累之意。

蔚(wèi):一種草,即牡蒿。

瓶:汲水器具。罄(qìng):盡。

罍(léi):盛水器具。

鮮(xiǎn):指寡、孤。民:人。

怙〔hù〕:依靠。

銜恤:含憂。

鞠:養(yǎng)。

拊:通“撫〞。畜:通“慉〞,喜愛。

顧:顧念。復:返回,指不忍離去。

腹:指懷抱。

昊(hào)天:廣闊的天。罔:無。極:準那么。

烈烈:通“颲颲〞,山風大的樣子。

飄風:同“飆風〞。發(fā)發(fā):讀如“撥撥〞,風聲。

谷:善。

律律:同“烈烈〞。

弗弗:同“發(fā)發(fā)〞。

卒:終,指養(yǎng)老送終。

《小雅·谷風之什·蓼莪》鑒賞

《毛詩序》說此詩“刺幽王也,民人勞苦,孝子不得終養(yǎng)爾〞,只有最后一句是中的之言,至于“刺幽王,民人勞苦〞云云,正如歐陽修所說“非詩人本意〞〔《詩本義》〕,詩人所抒發(fā)的只是不能終養(yǎng)父母的痛極之情。

此詩六章,似是悼念父母的。祭歌,分三層意思:首兩章是第一層,寫父母生養(yǎng)“我〞辛苦勞累。頭兩句以比引出,詩人見蒿與蔚,卻錯當莪,于是心有所動,遂以為比。莪香美可食用,并且環(huán)根叢生,故又名抱娘蒿,喻人成材且孝順;而蒿與蔚,皆散生,蒿粗惡不可食用,蔚既不能食用又結子,故稱牡蒿,蒿、蔚喻不成材且不能盡孝。詩人有感于此,借以自責不成材又不能終養(yǎng)盡孝。后兩句承此思言及父母養(yǎng)大自己不易,費心勞力,吃盡苦頭。中間兩章是第二層,寫兒子失去雙親的痛苦和父母對兒子的深愛。第三章頭兩句以瓶喻父母,以罍喻子。因瓶從罍中汲水,瓶空是罍無儲水可汲,所以為恥,用以比喻子無以贍養(yǎng)父母,沒有盡到應有的孝心而感到羞恥。句中設喻是取瓶罍相資之意,非取大小之義。“鮮民〞以下六句訴述失去父母后的孤身生活與感情折磨。漢樂府詩《孤兒行》說“居生不樂,不如早去從地下黃泉〞,那是受到兄嫂虐待產生的想法,而此詩悲嘆孤苦伶仃,無所依傍,痛不欲生,完全是出于對父母的親情。詩人與父母相依為命,失去父母,沒有了家庭的溫暖,以至于有家好似無家。曹粹中說:“以無怙恃,故謂之鮮民。孝子出必告,反必面,今出而無所告,故銜恤。上堂人室而不見,故靡至也。〞〔轉引自戴震《毛詩補傳》〕理解頗有參考價值。第四章前六句一一表達父母對“我〞的養(yǎng)育撫愛,這是把首兩章說的“劬勞〞、“勞瘁〞具體化。詩人一連用了生、鞠、拊、畜、長、育、顧、復、腹九個動詞和九個“我〞字,語拙情真,言直意切,絮絮叨叨,不厭其煩,聲促調急,確如哭訴一般。如果借現代京劇唱詞“聲聲淚,字字血〞來形容,那是最恰切不過了。這章最后兩句,詩人因不得奉養(yǎng)父母,報大恩于萬一,痛極而歸咎于天,責其變化無常,奪去父母生命,致使“我〞欲報不能!后兩章第三層正承此而來,抒寫遭遇不幸。頭兩句詩人以眼見的南山艱危難越,耳聞的飆風吼叫撲來起興,創(chuàng)造了困厄危艱、肅殺悲涼的氣氛,象征自己遭遇父母雙亡的巨痛與凄涼,也是詩人悲愴傷痛心情的外化。四個入聲字重疊:烈烈、發(fā)發(fā)、律律、弗弗,加重了哀思,讀來如嗚咽一般。后兩句是無可奈何的怨嗟。

賦比興交替使用是此詩寫作一大特色。三種表現方法靈活運用,前后照應,抒情起伏跌宕,盤旋往復,傳達孤子哀傷情思,可謂珠落玉盤,運轉自如,藝術感染力強烈?!稌x書·孝友傳》載王裒因痛父無罪處死,隱居教授,“及讀《詩》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未嘗不三復流涕,門人受業(yè)者并廢《蓼莪》之篇〞;又《齊書·高逸傳》載顧歡在天臺山授徒,因“早孤,每讀《詩》至‘哀哀父母’,輒執(zhí)書慟泣,學者由是廢《蓼莪》〞,類似記載尚有,不必枚舉。子女贍養(yǎng)父母,孝敬父母,本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之一,實際也應該是人類社會的道德義務,而此詩那么是以充分情感表現這一美德最早的文學作品,對后世影響極大,不僅在詩文賦中常有引用,甚至在朝廷下的詔書中也屢屢言及。《詩經》這部典籍對民族心理、民族精神形成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小雅蓼莪詩經篇二

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那么銜恤,入那么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發(fā)發(fā)。民莫不榖,我獨何害。

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谷,我獨不卒。

「注釋」:

人民苦于兵役不得終養(yǎng)父母。

蓼〔音陸〕:長大貌。莪〔音俄〕:莪蒿。蔚〔音衛(wèi)〕:牡蒿?;ㄈ绾榛ǎ铣?;實象角,銳而長。瓶之罄矣,維罍之恥:瓶小而盡,罍大而盈。言罍恥者,刺王不使貧富均。怙〔音護〕:依靠。昊天罔極:指父母之恩如天,大而無窮。烈烈:艱阻貌。發(fā)發(fā)〔音撥〕:疾貌。榖:養(yǎng)。律律:同烈烈。弗弗:風聲。卒:終。指終養(yǎng)父母。

「賞析」:

《蓼莪》悼念父母恩德,抒發(fā)失去父母的孤苦和未能終養(yǎng)父母的遺憾,沉痛悲愴,凄惻動人,清人方玉潤稱為“千古孝思絕作〞〔《詩經原始》卷十一〕。詩以叢叢莪蒿搖曳興起心中苦澀的悲悼之情,或正是悼念之情景,其中連用“生〞、“鞠〞、“拊〞、“蓄〞、“長〞、“育〞、“顧〞、“復〞、“腹〞九個動詞,直頌父母恩德。充分表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