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土壤中磷的形態(tài)及轉化2011.8土壤中磷的形態(tài)及轉化2011.81參考文獻[1]解鋒,李穎飛.土壤中磷的形態(tài)及轉化的探討[J].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10(1):4-8.[2]尹遜霄,華珞,張振賢.土壤中磷素的有效性及其循環(huán)轉化機制研究[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6(3):95-101.[3]陳剛才,甘露,王仕祿,萬國江.土壤中元素磷的地球化學[J].地質地球化學,2011,29(2):78-81.參考文獻[1]解鋒,李穎飛.土壤中磷的形態(tài)及轉化的探討[J]2主要內容土壤中磷的來源土壤中磷含量降低的原因土壤中磷素的存在形態(tài)土壤中磷素的轉化磷素在土壤-植物系統(tǒng)中的循環(huán)主要內容土壤中磷的來源3一、土壤中磷的來源土壤中磷主要來源于礦物質,在長期的風化和成土過程中,經過生物的積累而逐漸聚積到土壤的上層;土壤有機質;開墾后,則主要來源于施用磷肥。土壤有機質是指土壤中含碳的有機化合物。它來源十分廣泛,其中包括動、植、微生物的殘體、排泄物和分泌物;人為施入土壤中的各種有機肥料;工農業(yè)和生活廢水、廢渣等。中國云南磷礦一、土壤中磷的來源土壤中磷主要來源于礦物質,在長期的風化和成4二、磷含量降低的原因從上到下,土壤中磷的含量逐漸降低的原因:①磷的遷移率很低;②植物根系的富積;③有機膠體或無機膠體對磷酸根的吸附作用,上層較強;④耕作制度和施肥的影響。二、磷含量降低的原因從上到下,土壤中磷的含量逐漸降低的原因:5三、土壤中磷素的存在形態(tài)土壤磷按化學結構可分為有機磷和無機磷兩種形態(tài),在大多數(shù)土壤中,磷以無機形態(tài)為主,主要以正磷酸鹽的形式存在,焦磷酸鹽的數(shù)量很少;有機形態(tài)的磷含量較低,而且變幅比較大。按其溶解度可分為水溶性磷、枸溶性磷和難溶性磷。1.無機磷1.1礦物態(tài)磷1.2吸附態(tài)磷1.3水溶態(tài)磷2.有機磷2.1植素類(肌醇類)2.2核酸類2.3磷脂類土中磷的動態(tài)變化三、土壤中磷素的存在形態(tài)土壤磷按化學結構可分為有機磷和61.1礦物態(tài)磷礦物態(tài)磷包括含磷的原生礦物,次生礦物及其他含磷化合物。這些含磷化合物是指肥料磷與土壤反應產生的,溶解度較小的中間產物,它們在土壤中不穩(wěn)定,很快會轉化為其它含磷化合物。土壤中含磷的礦物目前已經鑒定的有30多種,主要的見下表1。磷灰石是土壤中常見的主要含磷原生礦物,一般存在于土壤沙粒部分,實際上磷灰石包括了一類組分變化、磷酸根聚合程度不同、含有Ca2+、F-、OH-以及其它置換離子的含磷原生礦物。它們中有些只是處于過渡狀態(tài),在土壤中不穩(wěn)定,如三斜磷灰石、水化磷酸二鈣等。1.1礦物態(tài)磷礦物態(tài)磷包括含磷的原生礦物,次生礦物及71.1礦物態(tài)磷
土壤中礦物態(tài)磷按其所結合陽離子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四類:磷酸鐵、鋁類化合物(Fe-P、A1-P)。在酸性土壤中常見,主要有粉紅磷鐵礦Fe(OH)2H2PO4、磷鋁石Al(OH)2H2PO4,它們的溶解度極??;在水稻土和沼澤土中,常有藍鐵礦Fe3(PO4)28H2O和綠鐵礦Fe3(PO4)2Fe(OH)2存在。磷酸鈣類化合物(Ca-P)。指各種酸溶性磷酸鈣鹽,其中包括原生的磷酸鈣鹽,如氟磷灰石、羥基磷灰石;次生的磷酸二鈣、磷酸八鈣等。閉蓄態(tài)磷(O-P)。磷酸鹽(尤其是磷酸鐵鹽)被氧化鐵膠膜包裹時,稱為閉蓄態(tài)磷。一般在酸性土壤中以閉蓄態(tài)磷為主,其次為磷酸鐵鹽;在石灰性土壤中以磷酸鈣鹽為主;在中性土壤中,各種形態(tài)的磷酸鹽均占有一定的比例,磷酸鋁鹽所占的比重大于酸性和石灰性土壤。磷的有效性隨土壤pH而變化,當pH在6~7之間時磷的有效性最大。1.1礦物態(tài)磷81.2吸附態(tài)磷
土壤中吸附態(tài)磷包括以配位吸附(又稱專性吸附或化學吸附)和陰離子交換吸附等形式保存在土壤固相表面的磷。其中,磷的配位吸附是指發(fā)生在土壤固相表面以配位鍵形式結合的磷。其化學實質是磷酸根取代其它配位體(主要是-OH基),并與固相物質表面的金屬離子配位,保持在膠體表面的過程,具有某種程度的專一性。陰離子交換吸附則是以靜電引力為基礎的磷酸根與土壤膠體吸附反應,其基本原理與陽離子交換吸附類似。
磷的吸附主要發(fā)生在氧化物、粘土礦物和有機固相表面,土壤中吸附態(tài)磷以專性吸附態(tài)為主。1.2吸附態(tài)磷91.3水溶態(tài)磷
土壤溶液中磷含量很低,大多數(shù)土壤中水溶態(tài)磷的濃度為10-6~10-5mol/L(0.03~0.3mg/L)磷在土壤溶液中主要以正磷酸鹽的形式存在。由于正磷酸鹽是三元酸,隨著氫離子逐步解離形成三種不同形式的磷酸根:H2PO4-,HPO42-,PO43-。這三種磷酸根的濃度受溶液中氫離子解離程度的控制,即與土壤的pH值有關。在正常土壤pH值范圍內,溶液中以H2P04-和HPO42-為主。其中,pH在3~7之間以H2PO4-為主;在7~11之間以HPO42-為主;而H3PO4只在土壤pH值<4時出現(xiàn),PO43-只在pH值>11時出現(xiàn)。H2PO4-,HPO42-離子出現(xiàn)的最初、最終以及比例最高時的pH值列在表2中。1.3水溶態(tài)磷102.有機磷土壤有機含磷化合物主要來自于植物,也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于土壤生物、特別是微生物.絕大多數(shù)土壤有機磷以單脂鍵或雙脂鍵與土壤腐殖質結合。由于與磷結合的有機分子多樣性,有機磷的化合物也有許多種。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未知組分,已知組分的有機磷化合物主要有三類:2.1植素類(肌醇類)
植素類物質主要來自于植物的六磷酸肌醇和五磷酸肌醇,也有一些肌醇類物質來源于微生物,它們是土壤有機磷的主要部分,一般占有機磷總量的1/3,變幅在10%~50%之間,高時可達60%。2.有機磷112.2核酸類含磷的核酸類物質包括核酸和核苷酸,來源于植物和其它土壤生物,含量較低,約占有機磷總量的0.2%~2.5%。2.3磷脂類磷脂類化合物包括卵磷脂和腦磷脂等,植物、土壤動物和微生物殘體均可以釋放磷脂類化合物,其中以土壤微生物為主,約占土壤有機磷的1%~5%。其它一些數(shù)量較少的有機磷化合物還有糖磷酸(細菌的胞壁酸等),磷蛋白、甘油磷酸等。有機磷在土壤中的存在方式包括吸附態(tài)和磷脂鍵結合態(tài)兩種,分布于各有機質組分中,包括與土壤腐殖質部分結合的,動植物殘體中的以及活的土壤生物體內存在的磷(又稱生物磷,或譯為生物量磷)。其中,新鮮有機物質中的磷和生物磷是易分解態(tài)磷,其它含磷有機化合物的生物有效性主要取決于其空間分布。2.2核酸類12四、土壤中磷素的轉化土壤中各種形態(tài)的磷素,根據(jù)其所處的土壤環(huán)境條件(酸堿度,有機質、水分、溫度、礦物組成、可溶性陽離子性質、氧化還原狀況等),進行著磷的固定或釋放的轉化和循環(huán)。1.水溶性磷肥的轉化
水溶性磷肥包括磷酸一鈣、磷酸一銨、磷酸二銨、磷酸二氫鉀、磷酸氫二鉀等,它們進入土壤后,很快被土壤中的鐵、鋁、鈣等固定成為難溶性磷酸鹽。由于其化學性質的差異,不同組成的水溶性磷肥施入同一土壤中,將形成不同的反應產物。而同一種水溶性磷肥施入不同性質的土壤中,也會受土壤性質的影響,形成不同的反應產物。
袋裝的過磷酸鈣四、土壤中磷素的轉化土壤中各種形態(tài)的磷素,根據(jù)其所處131.水溶性磷肥的轉化
水溶磷肥施入土壤之后,產生兩大作用:一是化學沉淀作用,二是吸附作用?,F(xiàn)以磷酸一鈣為例簡述化學沉淀作用:
當磷酸一鈣顆粒施入土壤后,就會吸收土壤水分,形成一種含有磷酸一鈣、磷酸和含水磷酸二鈣的飽和溶液,即所謂的異成份溶解,其化學反應是:
Ca(H2PO4)2·H2O+H2O→CaHPO4·2H2O+H3PO4
這種具有強酸性(pH值為1.5左右)的飽和溶液向肥粒外面擴散。水溶性磷被土壤“固定”的過程:酸性土:過程:水溶性無定形結晶態(tài)閉蓄態(tài)溶解度:大小有效性:高低中性、石灰性土:一鈣二鈣八鈣十鈣結果:肥效大大的下降了。初始階段“老化”階段“閉蓄態(tài)固定”階段1.水溶性磷肥的轉化水溶性磷被土壤“固定”的過程:初始“老141.水溶性磷肥的轉化沉淀作用必需的條件是磷的濃度要高到超過沉淀產物的濃度積。在一般土壤中,磷的濃度,鐵、鋁的濃度都很低,形不成沉淀。施入土壤的水深性磷肥,主要在土壤中進行吸附作用,即溶解在土壤溶液中的磷被土粒吸附而進入土壤固相。吸附作用是在土粒表面進行的。被吸附的磷對作物一般是有效的,因為它與土壤溶液中的磷處于平衡狀態(tài)。這種關系通常用Langmuir方程描述。
q
=
A
b
C
/
(1
+
b
C)
式中:q—吸附量;C—平衡濃度;A—最大吸附量;b—常數(shù),它與結合能有關。
上述方程中的A和b,不同土壤有很大不同。b是與結合能有關的常數(shù),b愈大,表示磷與土壤間的吸附力愈強。被吸附的磷結合能愈大,其肥效也就愈小。隨著時間的增長,被吸附的磷可以進一步轉化,如在酸性土壤中可由“單核”結構轉化為“雙核”結構,其肥效即大大降低,而且部分磷可以逐漸滲透到土粒內部而轉化成閉蓄態(tài)磷,即磷的外面被一層鐵膜包被,因此有效性很小。1.水溶性磷肥的轉化152.枸溶性和難溶性磷肥的轉化
枸溶性和難溶性磷肥都是不溶于水的磷肥,如鈣鎂磷肥和磷礦粉。施入土壤后的轉化過程與水深性磷肥不同,主要是一個溶解的過程。所以這些磷肥一般只適用于酸性土壤,依靠土壤酸性逐漸溶解,使它變?yōu)橛行АA椎V粉施入酸性土壤后,即與土壤中的酸作用而部分溶解,生成的水溶性或有效性磷又大部分重新與土壤中的鐵、鋁作用而生面磷酸鐵、磷酸鋁。這種溶解作用到第二年時,可有50%的磷礦粉被溶解。當大部分磷礦粉轉化為磷酸鐵、磷酸鋁后,溶解作用顯著減慢。這種情況與鈣鎂磷肥的轉化情況相似,只是鈣鎂磷肥的轉化速度快得多,而且在第二年幾乎全部都轉化為磷酸鐵、磷酸鋁。鈣鎂磷肥和磷礦粉有兩點不同:一是鈣鎂磷肥的有效水平增長到第二年,即出現(xiàn)下降趨勢,而磷礦粉則一直上升,雖然速度有所變慢。二是在等量的肥料情況下,鈣鎂磷肥所提供的有效磷比磷礦粉高得多。
脫氟磷肥偏磷酸鈣堿熔磷肥磷礦粉骨粉2.枸溶性和難溶性磷肥的轉化脫氟磷肥偏磷酸鈣堿熔磷肥磷礦粉骨16施肥有機態(tài)磷(影響礦化率的因素)無定形磷酸鹽結晶態(tài)磷酸鹽閉蓄態(tài)磷(有效性降低)H2PO4-HPO42-礦物礦化吸附態(tài)磷生物固定礦化作用化學沉淀釋放作用老化Eh交替變化解吸作用吸附固定溶解溶出鐵、鋁、鈣、鎂溶出四、土壤中磷素的轉化
土壤磷的有效化是磷由土壤固相向液相的釋放過程,包括無機磷的溶解,吸附態(tài)磷的解吸、有機磷的礦化、遷移過程中與其它土壤組分的反應等。磷的吸附包括陰離子交換吸附和配位吸附,其中陰離子的交換吸附是以靜電引力為基礎,磷酸根與土壤膠體的吸附反應,基本原理與陽離子交換吸附類似;磷的陰離子配位吸附(又稱專性吸附或化學吸附)是指磷酸根粒子作為配位體與土壤膠體表面的-OH基發(fā)生的配位體交換,保持在膠體表面的過程,具有某種程度的專一性。磷的吸附主要發(fā)生在氧化物,粘土礦物和有機固相表面。磷的吸附與解吸量取決于土壤中磷的含量:磷含量較高時,土壤以吸附為主,磷素濃度較低時,土壤吸附的磷即發(fā)生解吸。
隨著時間的延續(xù),生面物老化、結晶,一部分磷還會轉化為閉蓄態(tài)磷,肥效就大大下降了。在分解利用有機物質的過程中,土壤生物將它們所需要的磷同化,將多余的磷釋放出來,這個過程就是有機磷的礦化.如果有機質提供的磷不能滿足這些生物的需要,它們就會從土壤中吸收磷,這就構成了磷的生物固持作用。有機態(tài)磷和難溶性磷酸鹽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水溶性的磷酸鹽或弱酸溶性的磷酸鹽的過程是其有效性提高的過程,通常稱之為磷的釋放?;瘜W沉淀反應一般發(fā)生在土壤溶液中磷濃度高的微域環(huán)境內,特別是在肥料顆粒周圍.在水溶性肥料施入土壤中后,磷肥顆粒開始吸收土壤水分,顆粒內部磷的濃度升高至飽和或接近飽和,由于存在濃度梯度,磷和質子以擴散方式進入周圍土壤溶液里和土壤中的金屬離子發(fā)生化學反應產生難溶沉淀物。施肥有機態(tài)磷(影響礦化率的因素)無定形磷酸鹽結晶態(tài)磷酸17活化菌根菌根土壤難溶性無機磷釋放的途徑
土壤難溶磷Ca-PAl-PFe-P可溶性磷50-80%酸化螯合酸化螯合有機肥帶入的微生物分泌物解磷菌生理酸性肥料CO2菌根菌是特定的真菌與特定的植物的根系形成的相互作用的共生聯(lián)合體。在植物的幼苗時期,真菌侵入幼苗的表皮層中,由植物供給真菌生長發(fā)育所必需的養(yǎng)料,而真菌繁衍出來的菌絲又為植物輸送它從植物根系以外吸收的水分和養(yǎng)分,真菌發(fā)揮的是自己外延范圍大的優(yōu)勢,植物則起到了調節(jié)和儲存的作用,從而促進了雙方的生長。國內外大量的研究證明土壤中存在許多微生物,能夠將植物難以吸收利用的磷轉化為可吸收利用的形態(tài),具有這種能力的微生物叫做解磷菌或溶磷菌。解磷菌的解磷機制因不同的菌株而有所不同。有機磷微生物在土壤缺磷的情況下,向外分泌植酸酶、核酸酶和磷酸酶等,水解有機磷,轉化為無機磷酸鹽。無機磷微生物的解磷機制一般認為與微生物產生有機酸有關,這些有機酸能夠降低pH值,與鐵、鋁、鈣、鎂等離子結合,從而使難溶性的磷酸鹽溶解?;罨寥离y溶性無機磷釋放的途徑土壤Ca-P可溶性磷18五、磷素在土壤-植物系統(tǒng)中的循環(huán)磷素在農田土壤-植物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循環(huán)是指磷在植物、動物、微生物和土壤固相之間的轉化,主要包括以下過程:植物對磷的吸收、通過礦化和固定過程發(fā)生的磷的生物轉化、在土壤液相和固相之間發(fā)生的化學固定和溶解反應等。植物殘體在土壤中,可通過礦化過程轉化成有機磷,繼而被植物吸收或被固體吸附,并通過一系列的過程,轉化成植物難以利用的磷.土壤中的原生和次生磷酸鹽也可通過各種風化過程轉變?yōu)橛行Я?,供植物吸收利用。微生物在磷的循環(huán)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可通過生物固定作用,固定一部分有效磷,而這部分被固定的磷隨著微生物的死亡可重新釋放出來,轉變?yōu)橹参锟衫玫牧祝涣硪环矫?由于微生物的活動土壤有機質或動植物殘體中的磷轉化成有效磷,供植物吸收利用。五、磷素在土壤-植物系統(tǒng)中的循環(huán)磷素在農田土壤-植19謝謝觀看!謝謝觀看!20土壤中磷的形態(tài)及轉化2011.8土壤中磷的形態(tài)及轉化2011.821參考文獻[1]解鋒,李穎飛.土壤中磷的形態(tài)及轉化的探討[J].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10(1):4-8.[2]尹遜霄,華珞,張振賢.土壤中磷素的有效性及其循環(huán)轉化機制研究[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6(3):95-101.[3]陳剛才,甘露,王仕祿,萬國江.土壤中元素磷的地球化學[J].地質地球化學,2011,29(2):78-81.參考文獻[1]解鋒,李穎飛.土壤中磷的形態(tài)及轉化的探討[J]22主要內容土壤中磷的來源土壤中磷含量降低的原因土壤中磷素的存在形態(tài)土壤中磷素的轉化磷素在土壤-植物系統(tǒng)中的循環(huán)主要內容土壤中磷的來源23一、土壤中磷的來源土壤中磷主要來源于礦物質,在長期的風化和成土過程中,經過生物的積累而逐漸聚積到土壤的上層;土壤有機質;開墾后,則主要來源于施用磷肥。土壤有機質是指土壤中含碳的有機化合物。它來源十分廣泛,其中包括動、植、微生物的殘體、排泄物和分泌物;人為施入土壤中的各種有機肥料;工農業(yè)和生活廢水、廢渣等。中國云南磷礦一、土壤中磷的來源土壤中磷主要來源于礦物質,在長期的風化和成24二、磷含量降低的原因從上到下,土壤中磷的含量逐漸降低的原因:①磷的遷移率很低;②植物根系的富積;③有機膠體或無機膠體對磷酸根的吸附作用,上層較強;④耕作制度和施肥的影響。二、磷含量降低的原因從上到下,土壤中磷的含量逐漸降低的原因:25三、土壤中磷素的存在形態(tài)土壤磷按化學結構可分為有機磷和無機磷兩種形態(tài),在大多數(shù)土壤中,磷以無機形態(tài)為主,主要以正磷酸鹽的形式存在,焦磷酸鹽的數(shù)量很少;有機形態(tài)的磷含量較低,而且變幅比較大。按其溶解度可分為水溶性磷、枸溶性磷和難溶性磷。1.無機磷1.1礦物態(tài)磷1.2吸附態(tài)磷1.3水溶態(tài)磷2.有機磷2.1植素類(肌醇類)2.2核酸類2.3磷脂類土中磷的動態(tài)變化三、土壤中磷素的存在形態(tài)土壤磷按化學結構可分為有機磷和261.1礦物態(tài)磷礦物態(tài)磷包括含磷的原生礦物,次生礦物及其他含磷化合物。這些含磷化合物是指肥料磷與土壤反應產生的,溶解度較小的中間產物,它們在土壤中不穩(wěn)定,很快會轉化為其它含磷化合物。土壤中含磷的礦物目前已經鑒定的有30多種,主要的見下表1。磷灰石是土壤中常見的主要含磷原生礦物,一般存在于土壤沙粒部分,實際上磷灰石包括了一類組分變化、磷酸根聚合程度不同、含有Ca2+、F-、OH-以及其它置換離子的含磷原生礦物。它們中有些只是處于過渡狀態(tài),在土壤中不穩(wěn)定,如三斜磷灰石、水化磷酸二鈣等。1.1礦物態(tài)磷礦物態(tài)磷包括含磷的原生礦物,次生礦物及271.1礦物態(tài)磷
土壤中礦物態(tài)磷按其所結合陽離子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四類:磷酸鐵、鋁類化合物(Fe-P、A1-P)。在酸性土壤中常見,主要有粉紅磷鐵礦Fe(OH)2H2PO4、磷鋁石Al(OH)2H2PO4,它們的溶解度極??;在水稻土和沼澤土中,常有藍鐵礦Fe3(PO4)28H2O和綠鐵礦Fe3(PO4)2Fe(OH)2存在。磷酸鈣類化合物(Ca-P)。指各種酸溶性磷酸鈣鹽,其中包括原生的磷酸鈣鹽,如氟磷灰石、羥基磷灰石;次生的磷酸二鈣、磷酸八鈣等。閉蓄態(tài)磷(O-P)。磷酸鹽(尤其是磷酸鐵鹽)被氧化鐵膠膜包裹時,稱為閉蓄態(tài)磷。一般在酸性土壤中以閉蓄態(tài)磷為主,其次為磷酸鐵鹽;在石灰性土壤中以磷酸鈣鹽為主;在中性土壤中,各種形態(tài)的磷酸鹽均占有一定的比例,磷酸鋁鹽所占的比重大于酸性和石灰性土壤。磷的有效性隨土壤pH而變化,當pH在6~7之間時磷的有效性最大。1.1礦物態(tài)磷281.2吸附態(tài)磷
土壤中吸附態(tài)磷包括以配位吸附(又稱專性吸附或化學吸附)和陰離子交換吸附等形式保存在土壤固相表面的磷。其中,磷的配位吸附是指發(fā)生在土壤固相表面以配位鍵形式結合的磷。其化學實質是磷酸根取代其它配位體(主要是-OH基),并與固相物質表面的金屬離子配位,保持在膠體表面的過程,具有某種程度的專一性。陰離子交換吸附則是以靜電引力為基礎的磷酸根與土壤膠體吸附反應,其基本原理與陽離子交換吸附類似。
磷的吸附主要發(fā)生在氧化物、粘土礦物和有機固相表面,土壤中吸附態(tài)磷以專性吸附態(tài)為主。1.2吸附態(tài)磷291.3水溶態(tài)磷
土壤溶液中磷含量很低,大多數(shù)土壤中水溶態(tài)磷的濃度為10-6~10-5mol/L(0.03~0.3mg/L)磷在土壤溶液中主要以正磷酸鹽的形式存在。由于正磷酸鹽是三元酸,隨著氫離子逐步解離形成三種不同形式的磷酸根:H2PO4-,HPO42-,PO43-。這三種磷酸根的濃度受溶液中氫離子解離程度的控制,即與土壤的pH值有關。在正常土壤pH值范圍內,溶液中以H2P04-和HPO42-為主。其中,pH在3~7之間以H2PO4-為主;在7~11之間以HPO42-為主;而H3PO4只在土壤pH值<4時出現(xiàn),PO43-只在pH值>11時出現(xiàn)。H2PO4-,HPO42-離子出現(xiàn)的最初、最終以及比例最高時的pH值列在表2中。1.3水溶態(tài)磷302.有機磷土壤有機含磷化合物主要來自于植物,也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于土壤生物、特別是微生物.絕大多數(shù)土壤有機磷以單脂鍵或雙脂鍵與土壤腐殖質結合。由于與磷結合的有機分子多樣性,有機磷的化合物也有許多種。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未知組分,已知組分的有機磷化合物主要有三類:2.1植素類(肌醇類)
植素類物質主要來自于植物的六磷酸肌醇和五磷酸肌醇,也有一些肌醇類物質來源于微生物,它們是土壤有機磷的主要部分,一般占有機磷總量的1/3,變幅在10%~50%之間,高時可達60%。2.有機磷312.2核酸類含磷的核酸類物質包括核酸和核苷酸,來源于植物和其它土壤生物,含量較低,約占有機磷總量的0.2%~2.5%。2.3磷脂類磷脂類化合物包括卵磷脂和腦磷脂等,植物、土壤動物和微生物殘體均可以釋放磷脂類化合物,其中以土壤微生物為主,約占土壤有機磷的1%~5%。其它一些數(shù)量較少的有機磷化合物還有糖磷酸(細菌的胞壁酸等),磷蛋白、甘油磷酸等。有機磷在土壤中的存在方式包括吸附態(tài)和磷脂鍵結合態(tài)兩種,分布于各有機質組分中,包括與土壤腐殖質部分結合的,動植物殘體中的以及活的土壤生物體內存在的磷(又稱生物磷,或譯為生物量磷)。其中,新鮮有機物質中的磷和生物磷是易分解態(tài)磷,其它含磷有機化合物的生物有效性主要取決于其空間分布。2.2核酸類32四、土壤中磷素的轉化土壤中各種形態(tài)的磷素,根據(jù)其所處的土壤環(huán)境條件(酸堿度,有機質、水分、溫度、礦物組成、可溶性陽離子性質、氧化還原狀況等),進行著磷的固定或釋放的轉化和循環(huán)。1.水溶性磷肥的轉化
水溶性磷肥包括磷酸一鈣、磷酸一銨、磷酸二銨、磷酸二氫鉀、磷酸氫二鉀等,它們進入土壤后,很快被土壤中的鐵、鋁、鈣等固定成為難溶性磷酸鹽。由于其化學性質的差異,不同組成的水溶性磷肥施入同一土壤中,將形成不同的反應產物。而同一種水溶性磷肥施入不同性質的土壤中,也會受土壤性質的影響,形成不同的反應產物。
袋裝的過磷酸鈣四、土壤中磷素的轉化土壤中各種形態(tài)的磷素,根據(jù)其所處331.水溶性磷肥的轉化
水溶磷肥施入土壤之后,產生兩大作用:一是化學沉淀作用,二是吸附作用。現(xiàn)以磷酸一鈣為例簡述化學沉淀作用:
當磷酸一鈣顆粒施入土壤后,就會吸收土壤水分,形成一種含有磷酸一鈣、磷酸和含水磷酸二鈣的飽和溶液,即所謂的異成份溶解,其化學反應是:
Ca(H2PO4)2·H2O+H2O→CaHPO4·2H2O+H3PO4
這種具有強酸性(pH值為1.5左右)的飽和溶液向肥粒外面擴散。水溶性磷被土壤“固定”的過程:酸性土:過程:水溶性無定形結晶態(tài)閉蓄態(tài)溶解度:大小有效性:高低中性、石灰性土:一鈣二鈣八鈣十鈣結果:肥效大大的下降了。初始階段“老化”階段“閉蓄態(tài)固定”階段1.水溶性磷肥的轉化水溶性磷被土壤“固定”的過程:初始“老341.水溶性磷肥的轉化沉淀作用必需的條件是磷的濃度要高到超過沉淀產物的濃度積。在一般土壤中,磷的濃度,鐵、鋁的濃度都很低,形不成沉淀。施入土壤的水深性磷肥,主要在土壤中進行吸附作用,即溶解在土壤溶液中的磷被土粒吸附而進入土壤固相。吸附作用是在土粒表面進行的。被吸附的磷對作物一般是有效的,因為它與土壤溶液中的磷處于平衡狀態(tài)。這種關系通常用Langmuir方程描述。
q
=
A
b
C
/
(1
+
b
C)
式中:q—吸附量;C—平衡濃度;A—最大吸附量;b—常數(shù),它與結合能有關。
上述方程中的A和b,不同土壤有很大不同。b是與結合能有關的常數(shù),b愈大,表示磷與土壤間的吸附力愈強。被吸附的磷結合能愈大,其肥效也就愈小。隨著時間的增長,被吸附的磷可以進一步轉化,如在酸性土壤中可由“單核”結構轉化為“雙核”結構,其肥效即大大降低,而且部分磷可以逐漸滲透到土粒內部而轉化成閉蓄態(tài)磷,即磷的外面被一層鐵膜包被,因此有效性很小。1.水溶性磷肥的轉化352.枸溶性和難溶性磷肥的轉化
枸溶性和難溶性磷肥都是不溶于水的磷肥,如鈣鎂磷肥和磷礦粉。施入土壤后的轉化過程與水深性磷肥不同,主要是一個溶解的過程。所以這些磷肥一般只適用于酸性土壤,依靠土壤酸性逐漸溶解,使它變?yōu)橛行АA椎V粉施入酸性土壤后,即與土壤中的酸作用而部分溶解,生成的水溶性或有效性磷又大部分重新與土壤中的鐵、鋁作用而生面磷酸鐵、磷酸鋁。這種溶解作用到第二年時,可有50%的磷礦粉被溶解。當大部分磷礦粉轉化為磷酸鐵、磷酸鋁后,溶解作用顯著減慢。這種情況與鈣鎂磷肥的轉化情況相似,只是鈣鎂磷肥的轉化速度快得多,而且在第二年幾乎全部都轉化為磷酸鐵、磷酸鋁。鈣鎂磷肥和磷礦粉有兩點不同:一是鈣鎂磷肥的有效水平增長到第二年,即出現(xiàn)下降趨勢,而磷礦粉則一直上升,雖然速度有所變慢。二是在等量的肥料情況下,鈣鎂磷肥所提供的有效磷比磷礦粉高得多。
脫氟磷肥偏磷酸鈣堿熔磷肥磷礦粉骨粉2.枸溶性和難溶性磷肥的轉化脫氟磷肥偏磷酸鈣堿熔磷肥磷礦粉骨36施肥有機態(tài)磷(影響礦化率的因素)無定形磷酸鹽結晶態(tài)磷酸鹽閉蓄態(tài)磷(有效性降低)H2PO4-HPO42-礦物礦化吸附態(tài)磷生物固定礦化作用化學沉淀釋放作用老化Eh交替變化解吸作用吸附固定溶解溶出鐵、鋁、鈣、鎂溶出四、土壤中磷素的轉化
土壤磷的有效化是磷由土壤固相向液相的釋放過程,包括無機磷的溶解,吸附態(tài)磷的解吸、有機磷的礦化、遷移過程中與其它土壤組分的反應等。磷的吸附包括陰離子交換吸附和配位吸附,其中陰離子的交換吸附是以靜電引力為基礎,磷酸根與土壤膠體的吸附反應,基本原理與陽離子交換吸附類似;磷的陰離子配位吸附(又稱專性吸附或化學吸附)是指磷酸根粒子作為配位體與土壤膠體表面的-OH基發(fā)生的配位體交換,保持在膠體表面的過程,具有某種程度的專一性。磷的吸附主要發(fā)生在氧化物,粘土礦物和有機固相表面。磷的吸附與解吸量取決于土壤中磷的含量:磷含量較高時,土壤以吸附為主,磷素濃度較低時,土壤吸附的磷即發(fā)生解吸。
隨著時間的延續(xù),生面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通風工程包工合同范例
- 湛江勞務派遣合同范例
- 裝飾小型合同范例
- 店鋪空房轉讓合同范例
- 加氫柴油采購合同范例
- 村里攤位出租合同范例
- 《汽車潤滑油》課件
- 棋牌桌椅定制合同范例
- 杉木購銷合同范例
- 工程貨物采購合同范例
- 校園蛋糕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
- 建設工程項目工程項目三方合署辦公管理標準
- 液相色譜法基本原理
- 國家開放大學電大??啤缎谭▽W(1)》題庫及答案
- 項目部管理人員通訊錄
- 人教版高一數(shù)學必修一各章節(jié)同步練習(含答案)
- 班組長績效管理課件
- 改進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貧血狀況PDCA
- 煙葉制絲操作工(中級)技能檢定考試題庫(附答案)
- 《哈佛管理制度全集-中文》
- 小學課改工作匯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