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墻結(jié)構(gòu)設計要點(新規(guī)范6、7度)_第1頁
剪力墻結(jié)構(gòu)設計要點(新規(guī)范6、7度)_第2頁
剪力墻結(jié)構(gòu)設計要點(新規(guī)范6、7度)_第3頁
剪力墻結(jié)構(gòu)設計要點(新規(guī)范6、7度)_第4頁
剪力墻結(jié)構(gòu)設計要點(新規(guī)范6、7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wd......wd......wd...抗震設防烈度6、7度地區(qū)A級高度剪力墻構(gòu)造設計要點一、整體規(guī)定◆A級高度乙類、丙類高層建筑的剪力墻構(gòu)造最大適用高度:

全部落地剪力墻——6度、7度抗震時,分別為140、120m

局部框支剪力墻——6度、7度抗震時,分別為120、100m

A級高度甲類高層建筑的剪力墻構(gòu)造最大適用高度:6度、7度抗震時,將本地區(qū)設防烈度提高一級后,應符合上述要求〔說明: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電梯機房、水箱、構(gòu)架等高度〕◆構(gòu)造的最大高寬比;

6和7度抗震時,分別為6、5◆質(zhì)量與剛度分布明顯不對稱、不均勻的構(gòu)造,應計算雙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轉(zhuǎn)影響;

其他情況,應計算單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轉(zhuǎn)影響◆考慮非承重墻的剛度影響,構(gòu)造自振周期折減系數(shù)取值0.9~1.0◆平面規(guī)那么檢查,需滿足:

形狀:平面長度不宜過長〔圖1〕,L/B宜符合表3.4.3的要求;平面突出局部的長度l不宜過大、寬度b不宜過小(圖1),l/Bmax、l/b宜符合表1的要求;建筑平面不宜采用角部重疊或細腰形平面布置?!矆D2〕圖1建筑平面示意表1平面尺寸及突出部位尺寸的比值限值設防烈度L/Bl/Bmaxl/b6、7度8、9度≤6.O≤5.O≤0.35≤0.30≤2.O≤1.5圖2角部重疊和細腰形平面示意

扭轉(zhuǎn):1、在考慮偶然偏心影響的規(guī)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樓層豎向構(gòu)件最大的水平位移和層間位移,A級高度高層建筑不宜大于該樓層平均值的1.2倍,不應大于該樓層平均值的1.5倍;?高規(guī)?第10章所指的復雜高層建筑不宜大于該樓層平均值的1.2倍,不應大于該樓層平均值的1.4倍。注:當樓層的最大層間位移角不大于0.4/1000時,該樓層豎向構(gòu)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層間位移與該樓層平均值的比值可適當放松,但不應大于1.6。2、構(gòu)造扭轉(zhuǎn)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與平動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A級高度高層建筑不應大于0.9,?高規(guī)?第10章所指的復雜高層建筑不應大于0.85。

樓板:1、當樓板平面比較狹長、有較大的凹入或開洞而使樓板有較大削弱時,應在設計中考慮樓板削弱產(chǎn)生的不利影響;2、有效樓板寬度不宜小于該層樓面寬度的50%;樓板開洞總面積不宜超過樓面面積的30%;3、在扣除凹入或開洞后,樓板在任一方向的最小凈寬度不宜小于5m,且開洞后每一邊的樓板凈寬度不應小于2m。以圖3所示平面為例,L2不宜小于0.5L1,a1與a2之和不宜小于0.5L2且不宜小于5m,a1和a2均不應小于2m,開洞面積不宜大于樓面面積的30%。圖3樓板凈寬度要求示意◆豎向規(guī)那么檢查,需滿足:

局部收進挑出:抗震設計時,當構(gòu)造上部樓層收進部位到室外地面的高度H1與房屋高度H之比大于0.2時,上部樓層收進后的水平尺寸B1不宜小于下部樓層水平尺寸B的75%(圖4a、b);當上部構(gòu)造樓層相對于下部樓層外挑時,上部樓層水平尺寸B1不宜大于下部樓層的水平尺寸B的1.1倍,且水平外挑尺寸a不宜大于4m〔圖4c、d〕。圖4構(gòu)造豎向收進和外挑示意

側(cè)向剛度:樓層的側(cè)向剛度不宜小于相鄰上部樓層側(cè)向剛度的70%或其上相鄰三層側(cè)向剛度平均值的80%〔以上?抗規(guī)?〕;樓層與其相鄰上層的考慮層高修正的樓層側(cè)向剛度比γ2可按式(1)計算,且本層與相鄰上層的比值不宜小于0.9;當本層層高大于相鄰上層層高的1.5倍時,該比值不宜小于1.1;對構(gòu)造底部嵌固層,該比值不宜小于1.5?!惨陨?高規(guī)?〕(1)

樓層承載力:A級高度高層建筑的樓層抗側(cè)力構(gòu)造的層間受剪承載力不宜小于其相鄰上一層受剪承載力的80%,不應小于其相鄰上一層受剪承載力的65%;〔說明:樓層抗側(cè)力構(gòu)造的層間受剪承載力是指在所考慮的水平地震作用方向上,該層全部柱、剪力墻、斜撐的受剪承載力之和?!?/p>

豎向連續(xù):構(gòu)造豎向抗側(cè)力構(gòu)件宜上下連續(xù)貫穿。

樓層質(zhì)量:質(zhì)量沿高度宜均勻分布,樓層質(zhì)量不宜大于相鄰下部樓層質(zhì)量的1.5倍?!羲轿灰乞炈悖憾嘤龅卣鹱饔孟碌淖畲髮娱g位移角≤1/1000;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構(gòu)造薄弱層層間彈塑性位移角≤1/120。◆舒適度要求:樓蓋構(gòu)造應具有適宜的舒適度。樓蓋構(gòu)造的豎向振動頻率不宜小于3Hz,豎向振動加速度峰值不應超過表2的限值。樓蓋構(gòu)造豎向振動加速度可按?高規(guī)?附錄A計算。表2樓蓋豎向振動加速度限值人員活動環(huán)境峰值加速度限值(m/s2)豎向自振頻率不大于2Hz豎向自振頻率不小于4Hz住宅、辦公0.070.05商場及室內(nèi)連廊0.220.15注:樓蓋構(gòu)造豎向自振頻率為2Hz~4Hz時,峰值加速度限值可按線性插值選取。◆伸縮縫1、最大間距:現(xiàn)澆45m,裝配65m??拐鹪O計時,伸縮縫的寬度均應符合下文中關(guān)于防震縫寬度的要求。2、當屋面無保溫或隔熱措施、混凝土的收縮較大或室內(nèi)構(gòu)造因施工外露時間較長時,伸縮縫間距應適當減小;位于氣候枯燥地區(qū)、夏季炎熱且暴雨頻繁地區(qū)的構(gòu)造,伸縮縫的間距宜適當減小。3、當采用有效的構(gòu)造措施和施工措施減小溫度和混凝土收縮對構(gòu)造的影響時,可適當放寬伸縮縫的間距。這些措施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①頂層、底層、山墻和縱墻端開間等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②頂層加強保溫隔熱措施,外墻設置外保溫層;⑧每30m~40m間距留出施工后澆帶,帶寬800mm~1000mm,鋼筋采用搭接接頭,后澆帶混凝土宜在45天后澆筑;④采用收縮小的水泥、減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參加適宜的外加劑;⑤提高每層樓板的構(gòu)造配筋率或采用局部預應力構(gòu)造。◆防震縫l、最小寬度:按框架構(gòu)造的50%取用,但不應小于100mm。〔框架構(gòu)造防震縫最小寬度規(guī)定為:高度不超過15m時不應小于100mm;超過15m時,6度、7度分別每增加高度5m、4m,宜加寬20mm?!?、防震縫兩側(cè)構(gòu)造體系不同時,防震縫寬度應按不利的構(gòu)造類型確定;防震縫兩側(cè)的房屋高度不同時,防震縫寬度可按較低的房屋高度確定;3、防震縫宜沿房屋全高設置,地下室、根基可不設防震縫,但在與上部防震縫對應處應加強構(gòu)造和連接;4、當相鄰構(gòu)造的根基存在較大沉降差時,宜增大防震縫的寬度。5、構(gòu)造單元之間或主樓與裙房之間不宜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設置防震縫,否那么應采取可靠措施。二、墻體布置◆剪力墻構(gòu)造應具有適宜的側(cè)向剛度,剪力墻構(gòu)造是以剪力墻及因剪力墻開洞形成的連梁組成的構(gòu)造,其變形特點為彎曲型變形。◆平面布置宜簡單、規(guī)那么,宜沿兩個主軸方向或其他方向雙向布置,兩個方向的側(cè)向剛度不宜相差過大。抗震設計時,不應采用僅單向有墻的構(gòu)造布置?!粢俗韵碌缴线B續(xù)布置,防止剛度突變。◆門窗洞口宜上下對齊、成列布置,形成明確的墻肢和連梁;宜防止造成墻肢寬度相差懸殊的洞口設置;一、二、三級剪力墻的底部加強部位不宜采用上下洞口不對齊的錯洞墻,全高均不宜采用洞口局部重疊的疊合錯洞墻?!艏袅Σ灰诉^長,較長剪力墻宜設置跨高比較大的連梁將其分成長度較均勻的假設干墻段,各墻段的高度與墻段長度之比不宜小于3,墻段長度不宜大于8m?!艨拐鹪O計時,高層建筑構(gòu)造不應全部采用短肢剪力墻;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的A級高度高層建筑,不宜布置短肢剪力墻,不應采用具有較多短肢剪力墻的剪力墻構(gòu)造。當采用具有較多短肢剪力墻的剪力墻構(gòu)造時,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在規(guī)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短肢剪力墻承擔的底部傾覆力矩不宜大于構(gòu)造底部總地震傾覆力矩的50%;2,房屋適用高度應比本文一、中規(guī)定的剪力墻構(gòu)造的最大適用高度適當降低,7度不應大于100m。注;1,短肢剪力墻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與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墻;2,具有較多短肢剪力墻的剪力墻構(gòu)造是指,在規(guī)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短肢剪力墻承擔的底部傾覆力矩不小于構(gòu)造底部總地震傾覆力矩的30%的剪力墻構(gòu)造?!魬乐箻敲媪捍怪敝С性跓o翼墻的剪力墻的端部〔?審查要點?3.6.3/6〕。樓面梁不宜支承在剪力墻的連梁上?!舢敿袅εc其平面外相交的樓面梁剛接時,可沿樓面梁軸線方向設置與梁相連的剪力墻、扶壁柱或在墻內(nèi)設置暗柱,并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設置沿樓面梁軸線方向與梁相連的剪力墻時,墻的厚度不宜小于梁的截面寬度;2,設置扶壁柱時,其截面寬度不應小于梁寬,其截面高度可計入墻厚;3,墻內(nèi)設置暗柱時,暗柱的截面高度可取墻的厚度,暗柱的截面寬度可取梁寬加2倍墻厚;4,應通過計算確定暗柱或扶壁柱的縱向鋼筋〔或型鋼〕,縱向鋼筋的總配筋率不宜小于表3的規(guī)定。表3暗柱、扶壁柱縱向鋼筋的構(gòu)造配筋率設計狀況抗震設計非抗震設計一級二級三級四級配筋率(%)0.90.70.60.50.5注:采用400MPa、335MPa級鋼筋時,表中數(shù)值宜分別增加0.05和0.10。5,樓面梁的水平鋼筋應伸入剪力墻或扶壁柱,伸入長度應符合鋼筋錨固要求。鋼筋錨固段的水平投影長度,非抗震設計時不宜小于0.4lab,抗震設計時不宜小于0.4labE;當錨固段的水平投影長度不滿足要求時,可將樓面梁伸出墻面形成梁頭,梁的縱筋伸人梁頭后彎折錨固〔圖5〕,也可采取其他可靠的錨固措施。6,暗柱或扶壁柱應設置箍筋,箍筋直徑,一、二、三級時不應小于8mm,四級及非抗震時不應小于6mm,且均不應小于縱向鋼筋直徑的1/4;箍筋間距,一、二、三級時不應大于150mm,四級及非抗震時不應大于200mm。圖5樓面梁伸出墻面形成梁頭1-樓面梁;2-剪力墻;3-樓面梁鋼筋錨固水平投影長度◆抗震設計時,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的范圍,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底部加強部位的高度,應從地下室頂板算起。2,底部加強部位的高度可取底部兩層和墻體總高度的1/10二者的較大值;局部框支剪力墻構(gòu)造底部加強部位的高度應從地下室頂板算起,宜取至轉(zhuǎn)換層以上兩層且不宜小于房屋高度的1/10。3,當構(gòu)造計算嵌固端位于地下一層底板或以下時,底部加強部位宜延伸到計算嵌固端。三、截面設計◆豎向構(gòu)件截面長邊、短邊〔厚度〕比值大于4時,宜按墻的要求進展設計?!?砼規(guī)?9.4.1〕◆當墻肢的截面高度與厚度之比不大于4時,宜按框架柱進展截面設計?!艨拐鹪O計的雙肢剪力墻,其墻肢不宜出現(xiàn)小偏心受拉;當任一墻肢為偏心受拉時,另一墻肢的彎矩設計值及剪力設計值應乘以增大系數(shù)1.25?!舱f明:剪力墻墻肢不同受力狀態(tài)的延性優(yōu)劣:大偏壓【優(yōu)】→小偏壓→大偏拉→小偏拉【劣】〕◆剪力墻應進展平面內(nèi)的斜截面受剪、偏心受壓或偏心受拉、平面外軸心受壓承載力驗算。在集中荷載作用下,墻內(nèi)無暗柱時還應進展局都受壓承載力驗算?!粢患壙拐饡r,墻體的水平施工縫處應進展抗滑移驗算◆剪力墻的截面厚度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應符合?高規(guī)?附錄D的墻體穩(wěn)定驗算要求。2,一、二級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不應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層高或無支長度的1/16;其他部位不應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層高或無支長度的1/20;無端柱或翼墻的一字形墻底部加強部位不應小于220mm,且不宜小于層高或無支長度的1/12,其他部位不應小于180mm,且不宜小于層高或無支長度的1/16。3,三、四級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不應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層高或無支長度的1/20;其他部位不應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層高或無支長度的1/25;無端柱或翼墻的一字形墻的底部加強部位尚不應小于180mm,且不宜小于層高或無支長度的1/16。4,非抗震設計時不應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層高或無支長度的1/25。5,剪力墻井筒中,分隔電梯井或管道井的墻肢截面厚度可適當減小,但不宜小于160mm。6、截面尺寸還應符合受剪計算要求。剪壓比:無地震作用組合時:0.25;有地震作用組合時:0.235〔剪跨比大于2.5時〕或0.176〔剪跨比不大于2.5時〕?!糨S壓比限值:1、一般剪力墻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一、二、三級剪力墻墻肢的軸壓比不宜超過以下數(shù)值:二、三級抗震0.6、一級抗震〔7度〕0.5。注:墻肢軸壓比是指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墻肢承受的軸壓力設計值與墻肢的全截面面積和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乘積之比值。2、短肢剪力墻的軸壓比限值:一級不宜大于0.45、二級0.50、三級0.55,一字形截面的限值應相應減少0.1?!繇艔姸鹊燃墸翰粦陀贑20,帶有筒體不應低于C30;不宜高于C60。◆截面配筋:1、豎向和水平鋼筋不應單排設置。截面厚度hw≤400mm時,可雙排配筋;400<截面厚度hw≤700mm時,宜三排配筋;截面厚度hw>700mm時,宜四排配筋。各排分布鋼筋之間拉筋的間距不應大于600mm,直徑不應小于6mm;在約束邊緣構(gòu)件以外的拉筋間距尚應適當加密。2、端部縱筋:墻肢每端的豎向鋼筋不宜少于4φ12或2φ16,該處對應的箍筋或拉筋直徑不小于6mm(間距250mm)〔?砼規(guī)?9.4.8〕;非抗震設計的剪力墻,墻肢端部應配置不少于4φ12的縱向鋼筋,箍筋直徑不應小于6mm、間距不宜大于250mm。(?高規(guī)?7.2.16-5);3、剪力墻豎向及水平分布鋼筋采用搭接連接時,一、二級剪力墻的底部加強部位,接頭位置應錯開,同一截面連接的鋼筋數(shù)量不宜超過總數(shù)量的50%,錯開凈距不宜小于500mm;其他情況剪力墻的鋼筋可在同一截面連接。分布鋼筋的搭接長度,非抗震設計時不應小于1.2la,抗震設計時不應小于1.2laE。暗柱及端柱內(nèi)縱向鋼筋連接和錨固要求宜與框架柱一樣。〔見?高規(guī)?6.5節(jié)〕4、豎向和水平分布鋼筋:一般剪力墻豎向和水平分布鋼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級時均不應小于0.25%,四級和非抗震設計時均不應小于0.20%。間距均不宜大于300mm;直徑不應小于8mm,并不宜大于墻厚的1/10。以下特殊部位的剪力墻的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應加強,最小配筋率不應小于0.25%,間距不應大于200mm:房屋頂層剪力墻、長矩形平面房屋的樓梯間和電梯間剪力墻、端開間的縱向剪力墻、端山墻;短肢剪力墻的全部豎向鋼筋的配筋率,底部加強部位一、二級不宜小于1.2%,三、四級不宜小于1.0%;其他部位一、二級不宜小于1.0%,三、四級不宜小于0.8%。5、重要部位的剪力墻,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的配筋率宜適當提高;墻中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部位,水平分布鋼筋的配筋率宜適當提高。(?砼規(guī)?9.4.4)◆邊緣構(gòu)件設置范圍:剪力墻兩端和洞口兩側(cè)應設置邊緣構(gòu)件,并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一級剪力墻底層墻肢底截面的軸壓比一級大于0.2,二、三級大于0.3時,以及局部框支剪力墻構(gòu)造的剪力墻,應在底部加強部位及相鄰的上一層設置約束邊緣構(gòu)件;2,除上述所列部位外,剪力墻應設置構(gòu)造邊緣構(gòu)件;◆剪力墻約束邊緣構(gòu)件:剪力墻的約束邊緣構(gòu)件可為暗柱、端柱和翼墻(圖6),并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約束邊緣構(gòu)件沿墻肢的長度lc和箍筋配箍特征值λv應符合表4的要求。表4約束邊緣構(gòu)件沿墻肢的長度lc及其配箍特征值λv工程一級〔9度〕一級〔6、7、8度〕二、三級μN≤0.2μN>0.2μN≤0.3μN>0.3μN≤0.4μN>0.4lc〔暗柱〕0.20hw0.25hw0.15hw0.20hw0.15hw0.20hwlc〔翼墻或端柱〕0.15hw0.20hw0.10hw0.15hw0.10hw0.15hwλv0.120.200.120.200.120.20注:1,μN為墻肢在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的軸壓比,hw為墻肢的長度;2,剪力墻的翼墻長度小于翼墻厚度的3倍或端柱截面邊長小于2倍墻厚時按無翼墻、無端柱查表;3,lc為約束邊緣構(gòu)件沿墻肢的長度〔圖7.2.15〕。對暗柱不應小于墻厚和400mm的較大值;有翼墻或端柱時,不應小于翼墻厚度或端柱沿墻肢方向截面高度加300mm。圖6剪力墻的約束邊緣構(gòu)件2,剪力墻約束邊緣構(gòu)件陰影局部〔圖6〕的豎向鋼筋除應滿足正截面受壓〔受拉〕承載力計算要求外,其配筋率一、二、三級時分別不應小于1.2%、1.0%和1.0%,并分別不應少于8φ16、6φ16和6φ14的鋼筋〔φ表示鋼筋直徑〕;3,約束邊緣構(gòu)件內(nèi)箍筋或拉筋沿豎向的間距,一級不宜大于100mm,二、三級不宜大于150mm;箍筋、拉筋沿水平方向的肢距不宜大于300mm,不應大于豎向鋼筋間距的2倍?!艏袅Φ臉?gòu)造邊緣構(gòu)件:1、構(gòu)造邊緣構(gòu)件的范圍見以以下列圖:圖7剪力墻的構(gòu)造邊緣構(gòu)件2、最小配筋率應符合下表規(guī)定:抗震等級底部加強部位其它部位縱向鋼筋最小量〔取較大值〕箍筋縱向鋼筋最小量〔取較大值〕箍筋最小直徑(mm)沿豎向最大間距(mm)最小直徑(mm)沿豎向最大間距(mm)一0.010Ac,6φ81000.008Ac,6φ8150二0.008Ac,6φ81500.006Ac,6φ8200三0.006Ac,6φ61500.005Ac,4φ6200四0.005Ac,4φ62000.004Ac,4φ6250注:1,Ac為構(gòu)造邊緣構(gòu)件的截面面積,即圖7.2.16剪力墻截面的陰影局部;2,符號φ表示鋼筋直徑;3,其他部位的轉(zhuǎn)角處宜采用箍筋。3、箍筋、拉筋沿水平方向的肢距不宜大于300mm,不應大于豎向鋼筋間距的2倍。4,豎向配筋應滿足正截面受壓〔受拉〕承載力的要求;5,當端柱承受集中荷載時,其豎向鋼筋、箍筋直徑和間距應滿足框架柱的相應要求?!舢敿袅Χ瞬繛槎酥鶗r,端柱的縱筋和箍筋宜按框架柱的構(gòu)造要求配置。◆連梁:1、跨高比大于5時,按框架梁設計;2、樓面主梁不宜支承在連梁上;3、連梁可作剛度折減,折減系數(shù)不低于0.5;4、連梁應進展斜截面抗剪承載力計算,當連梁截面尺寸不滿足抗剪要求〔剪力設計值超限,其剪壓比同上文中墻體的剪壓比〕時,可如下處理:①減小連梁截面高度或采取其他減小連梁剛度的措施。②抗震設計剪力墻連梁的彎矩可塑性調(diào)幅;內(nèi)力計算時已經(jīng)按上述第3條降低了剛度的連梁,其彎矩值不宜再調(diào)幅,或限制再調(diào)幅范圍。此時,應取彎矩調(diào)幅后相應的剪力設計值校核其是否滿足剪力設計值超限的規(guī)定;剪力墻中其他連梁和墻肢的彎矩設計值宜視調(diào)幅連梁數(shù)量的多少而相應適當增大;③當連梁破壞對承受豎向荷載無明顯影響時,可按獨立墻肢的計算簡圖進展第二次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內(nèi)力分析,墻肢截面應按兩次計算的較大值計算配筋。5、縱筋設置:①跨高比〔l/hb〕不大于1.5的連梁,非抗震設計時,其縱向鋼筋的最小配筋率可取為0.2%;抗震設計時,其縱向鋼筋的最小配筋率宜符合表5的要求;跨高比大于1.5的連梁,其縱向鋼筋的最小配筋率可按框架梁的要求采用。表5跨高比不大于1.5的連梁縱向鋼筋的最小配筋率(%)跨高比最小配筋率〔采用較大值〕l/hb≤0.50.20,45ft/fy0.5<l/hb≤1.50.25,55ft/fy〔但縱筋在保證受彎承載力的前提下,應越小越好,以使連梁在地震作用下盡早屈服、耗散能量,形成抗震的第一道防線?!尝诩袅?gòu)造連梁中,非抗震設計時,頂面及底面單側(cè)縱向鋼筋的最大配筋率不宜大于2.5%;抗震設計時,頂面及底面單側(cè)縱向鋼筋的最大配筋率宜符合表6的要求。如不滿足,那么應按實配鋼筋進展連梁強剪弱彎的驗算。表6連梁縱向鋼筋的最大配筋率(%)跨高比最大配筋率l/hb≤1.00.61.0<l/hb≤2.01.22.0<l/hb≤2.51.5③頂面、底面縱向受力鋼筋伸入墻內(nèi)的錨固長度,抗震和非抗震設計分別不應小于laEE和la,且不應小于600mm。6、箍筋設置:①抗震設計時,沿連梁全長箍筋的構(gòu)造應符合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區(qū)的箍筋構(gòu)造要求。②洞口連梁全長配箍:直徑≥6mm,間距≤150;③頂層連梁縱向水平鋼筋伸人墻肢的長度范圍內(nèi)應配置箍筋,箍筋間距不宜大于150mm,直徑應與該連梁的箍筋直徑一樣。7、腰筋設置:①連梁高度范圍內(nèi)的墻肢水平分布鋼筋應在連梁內(nèi)拉通作為連梁的腰筋。連梁范圍內(nèi),墻體的水平分布筋應作為連梁的腰筋拉通連續(xù)配置〔一般情況下,連梁腰筋即為墻體水平分布筋〕②連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時,其兩側(cè)面腰筋的直徑不應小于8mm,間距不應大于200mm。③跨高比不大于2.5的連梁,其兩側(cè)腰筋的總面積配筋率不應小于0.3%。④腰筋置于連梁箍筋的外側(cè)。⑤對于一、二級抗震等級的連梁,當跨高比不大于2.5時,除普通箍筋外宜另配置斜向穿插鋼筋。具體計算和構(gòu)造要求詳見?砼規(guī)?11.7.10、11.7.11條。◆開洞、錯洞:1,剪力墻開有邊長小于800mm的小洞口、且在構(gòu)造整體計算中不考慮其影響時,應在洞口上、下和左、右配置補強鋼筋,補強鋼筋的直徑不應小于12mm,截面面積應分別不小于被截斷的水平分布鋼筋和豎向分布鋼筋的面積;2,穿過連梁的管道宜預埋套管,洞口上、下的截面有效高度不宜小于梁高的1/3,且不宜小于200mm;被洞口削弱的截面應進展承載力驗算,洞口處應配置補強縱向鋼筋和箍筋,補強縱向鋼筋的直徑不應小于12mm。3、剪力墻面內(nèi)邊長小于300mm的洞口要按要求預留;4、洞口錯開時,宜將連梁錨入暗柱內(nèi),形成暗框架?!魳巧w:1、高度超過50m時,宜采用現(xiàn)澆樓蓋;2、房屋高度不超過50m時,6、7度抗震設計時可采用裝配整體式樓蓋,且應符合以下要求:①無現(xiàn)澆疊合層的預制板,極端擱置在梁上的長度不宜小于50mm。②預制板板端宜預留胡子筋,其長度不宜小于100mm。③預制空心板孔端應有堵頭,堵頭深度不宜小于60mm,并應采用強度等級不低于C20的混凝土澆灌密實。④樓蓋的預制板板縫上緣寬度不宜小于40mm,板縫大于40mm時應在板縫內(nèi)配置鋼筋,并宜貫穿整個構(gòu)造單元?,F(xiàn)澆板縫、板縫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