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4、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課時課型新課探究第二課時教師劉萍教材分析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現(xiàn)代詩。作者以敏銳的眼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激發(fā)少年兒童熱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情趣。這首詩層次清楚,語言流暢而又飽含激情,給人以想象的空間。學情分析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領悟文章內涵,挖掘文章情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學習目標1、我能講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2、我能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會做批注語。3、我能在對課文語言的朗讀品味的過程中,感受世界的絢麗多彩,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學習重難點能把握文本精華,理解課文內容。能感受世界的絢麗多彩,在對課文語言的品味過程中,感受世界的絢麗多彩。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教法、學法朗讀感悟法教學過程學案導案設計意圖一、談話導入,引入情境,出示目標你認為大自然是什么顏色的?我想起了蘇東坡的名句——橫看成嶺側成峰。剛才我們的討論是否就是現(xiàn)實的自然和心中的自然的關系?(生點頭)那么,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走進詩人的內心,來體會他心中綠色的大自然吧。二、話說課文。(學習方式:獨學)1、弄清了作者將“大自然”比作“綠色課本”的緣由。2、全詩共有六小節(jié),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小節(jié)為第一部分,寫可愛的祖國召喚少年兒童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第二、三、四、五小節(jié)為第二部分,寫只要少年兒童勇于探索,善于發(fā)現(xiàn),大自然會給他們以豐富的饋贈。最后一小節(jié)為第三部分,是第一節(jié)內容的反復,呼應開頭。三、走進文本(學習方式:對學)1、我把詩歌認真默讀后,畫出了感受最深的句子和對子交流,感受詩歌語言歡快,內在結構嚴謹,是一首好詩!這首詩歌要從詩歌的語言入手,從詩歌語言背后的意蘊入手。本首詩是激發(fā)我們熱愛大自然,以滿腔熱情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感覺祖國的美麗,激發(fā)我們腔熱情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感覺祖國的美麗,激發(fā)我們的環(huán)保意識。2、我能在對課文語言的朗讀品味的過程中,感受世界的絢麗多彩,以滿腔熱情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感覺祖國的美麗,激發(fā)我們的環(huán)保意識。去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3、我能試著把這首詩背誦出來。四、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群學)組內群學(組內解決,紅筆補充,討論預展)。1、朗讀課文第三至七自然段,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為什么把大自然稱作‘綠色的課本’呢?”2、這“綠色的課本”里究竟隱藏著多少神奇的秘密?全班展示:我能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并說出自己的體會。展示探究,我愿意展示時,每組選擇一個學習內容作為主要展示內容。感情朗讀:孩子們在美麗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樣?我們應該以怎樣的語調來讀?①組內交流;②自由練讀;③小組齊讀。小組探究:弄清作者將“大自然”比作“綠色的課本”的原因。五、拓展精彩之處要學會欣賞及時補充點評,適時與老師同學互動,豐富展示內容。六、達標檢測,我能行完成練習冊上的相關練習。一、預習展示:1、小組注意傾聽2、組內匯報交流預習問題:說說你是如何理解課文的。(1)“祖國敞開了綠色的大門,給孩子一片清涼的綠陰?!遍_頭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表明什么意思?(2)“去吧,去呼吸山水間芬芳的空氣,去吧,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眱蓚€“去吧”是誰發(fā)出的召喚?“芬芳”是什么意思?(3)“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的含義是什么?3、我來說說自學的收獲,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分享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現(xiàn)代詩歌,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①反復。②押韻。③擬人手法。4、我來匯報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請大家?guī)臀医鉀Q;為什么把大自然稱作“綠色的課本”?為什么可以把自然比作課本,自然與課本到底有什么共同點呢?二、談話導入,引入情境:1、你認為大自然是什么顏色的?我想起了蘇東坡的名句——橫看成嶺側成峰。剛才我們的討論是否就是現(xiàn)實的自然和心中的自然的關系?(生點頭)那么,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走進詩人的內心,來體會他心中綠色的大自然吧。2、細讀品味。如詩中為什么把大自然說成“綠色的課本”?緊扣詩句去體會大自然里蘊藏著豐富的知識,綠色的大自然讓我們的生活絢麗多彩,“洋溢著歡樂和溫馨”合作探究后,問題基本明朗化,真正理解了“為什么把大自然稱作‘綠色的課本’?走進文本(學習方式:獨學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群學)五、拓展六、達標檢測,我能行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我學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練習冊。預習安排作業(yè)布置板書設計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發(fā)現(xiàn)翠竹、松柏描繪果園、沃野與鳴禽野花聯(lián)歡與青山綠水相聚啟迪:熱愛、探索大自然教學反思教學本課時,我主要采用的方式是以讀代講。通過引導學生多層次的朗讀,進一步感悟詩情,體會到探索大自然的樂趣。同時,在閱讀文本時,我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體驗。這堂課上,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的大自然是如此的生機,如此的令人熱愛,如此的令人向往,不禁提醒自己,以后在教學詩歌時,不是就詩歌而教詩歌,而是要教會學生讀出詩歌的文字之中的文字。課題5.裝滿昆蟲的衣袋課時課型新課探究第一課時教師劉萍教材分析裝滿昆蟲的衣袋》是一篇童趣十足的敘事性文章,文章記敘了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從小就對昆蟲非常入迷的故事:一件是法布爾很小的時候就因為好奇去抓一只會唱歌的蟲子,結果遲回家,引發(fā)了父母的一場虛驚;一件是法布爾八九歲時去放鴨子,他利用這個時機在池塘邊的草叢里觀察,采集了許多昆蟲,但父母卻不能理解他。通讀全文,既可以從通俗的語言文字中感受到小法布爾對昆蟲的興趣和喜愛,又可以透過語言文字的本身得到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熏陶。學情分析在學習這樣有情有趣的文章時,教師。應該引領學生把握好文章的基本格調和根本思想。一是需要建構與文本作者對話的空間,并期待通過與作者的對話,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走進作者眼中的偉大科學家法布爾;二是需要營造師生與語言文字本身對話的氛圍,做到在文本中走個來回,既要和法布爾一同體驗捉蟲的快樂與興奮,又要從法布爾的身上得到更多的關于成長的啟示;三是需要形成有效、實在的師生對話的場景。學習目標1.正確認識并規(guī)范書寫本課的8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5個字只識不寫;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了解法布爾。理清課文的脈絡,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重難點:理清課文的脈絡,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教法、學法誦讀感悟法教學過程學案導案設計意圖一、質疑導入,出示教學目標讀完課題,你心中有哪些疑問?二、設問導讀(一)初讀課文1.按照自學提示,自讀課文:(1)瀏覽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便于交流。(2)輕聲朗讀課文,畫出文中的生字詞,用聯(lián)系上下文、近義詞換詞、借助字典等工具書的方法解決。在有疑問的地方做上標注。2.二人小組互讀下列詞語,并規(guī)范書寫你認為難寫的字??v橫閃爍光澤責罵鳥棲蟲居中毒觀察可惡癡迷鼓鼓囊囊
3.小組交流:(1)課前收集到的關于法布爾的資料。(可將自己的預習小卡片粘貼在下面的空白處。)
(2)文中生詞的意思:鼓鼓囊囊癡迷興致勃勃等(二)再讀課文,合作探究1.默讀課文,思考:法布爾的衣袋里為什么裝滿了昆蟲?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做上標注。2.小組交流找到的句子,從中找出三個能表現(xiàn)法布爾對昆蟲喜愛的詞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討論:課文通過哪幾件事來表現(xiàn)法布爾對昆蟲的熱愛?試著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三、鞏固練習根據(jù)自己對課文的初讀印象,填空。法布爾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答案不止一個喲)四、拓展延伸推薦閱讀:《昆蟲記》——法布爾推薦理由:《昆蟲記》是作為昆蟲學家和文學家的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也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它是融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體,以人性觀照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一、預習展示:1、指名讓學生(基礎薄弱的學生)讀詞語;2.在小組內匯報自己的學習收獲;3.先讓學生在組內尋求問題的解決辦法,然后篩選出解決不了的問題,帶著問題進行課文學習。二、導入新課:1、指名讓學生(基礎薄弱的學生)寫詞語、選讀音;2、在小組內匯報自己的學習收獲;3、先讓學生在組內尋求問題的解決辦法,然后篩選出解決不了的問題,帶著問題進行課文學習;4、小組交流討論時,采用“插紅旗”、貼“智慧大星”等激勵方式,做到“坐姿正、無雜音”,確保小組學習質量。小結激疑:師總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說得就是既要向課本學習,還要向自然學習,知識無處不在,關鍵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一顆勇于探索的心靈。1、細讀課文你想知道什么?通過對課文開頭和結尾的學習,讓學生從整體上了解了全篇課文,基本掌握了這種總分總的課文結構和首尾呼應的寫作方法指導朗讀法布爾從小就對昆蟲非常入迷的故事,法布爾小時候的兩件事的含義是什么?2、指導朗讀:我們應該以怎樣的語調來讀?大自然是那樣美妙神奇,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小溪縱橫”、“花草叢生”、“鳥棲蟲居”、“各種各樣可愛的小動物”,我們應用什么語氣來讀些詞四想想課文是怎樣贊揚了法布爾孜孜以求、鍥而不舍的探索和鉆研精神。
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我學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練習冊。預習安排作業(yè)布置板書設計5、裝滿昆蟲的衣袋介紹法布爾列舉事例走進科學殿堂教學反思課文出現(xiàn)了三個詞語:著迷、迷戀、癡迷,課中以此為主線,引導學生理解并區(qū)分它們的細微區(qū)別。課題5.裝滿昆蟲的衣袋課時課型新課探究第二課時教師劉萍教材分析裝滿昆蟲的衣袋》是一篇童趣十足的敘事性文章,文章記敘了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從小就對昆蟲非常入迷的故事:一件是法布爾很小的時候就因為好奇去抓一只會唱歌的蟲子,結果遲回家,引發(fā)了父母的一場虛驚;一件是法布爾八九歲時去放鴨子,他利用這個時機在池塘邊的草叢里觀察,采集了許多昆蟲,但父母卻不能理解他。通讀全文,既可以從通俗的語言文字中感受到小法布爾對昆蟲的興趣和喜愛,又可以透過語言文字的本身得到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熏陶。學情分析在學習這樣有情有趣的文章時,教師。應該引領學生把握好文章的基本格調和根本思想。一是需要建構與文本作者對話的空間,并期待通過與作者的對話,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走進作者眼中的偉大科學家法布爾;二是需要營造師生與語言文字本身對話的氛圍,做到在文本中走個來回,既要和法布爾一同體驗捉蟲的快樂與興奮,又要從法布爾的身上得到更多的關于成長的啟示;三是需要形成有效、實在的師生對話的場景。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熱愛,感悟法布爾孜孜以求、鍥而不舍地探索和鉆研精神。學習重難點:體會第一自然段中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教學過程學案導案設計意圖一、復習導入,出示學習目標《裝滿昆蟲的衣袋》一文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文中主要寫了兩件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二、設問導讀(一)自由讀第一小節(jié),思考:1.這段話告訴了我們什么?2.討論:“村子里小溪縱橫,花草叢生,附近叢林中鳥棲蟲居,各種可愛的小動物跑來跑去?!边@句話是什么描寫?作者為什么開頭要告訴我們這些?(二)默讀二至十自然段,思考并交流:1.精讀課文二、三自然段。思考:你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法布爾對小蟲子非常著迷?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想象:為了捉住這只紡織娘,法布爾可能遇到哪些困難?他又是怎樣克服的?2.精讀課文四至十自然段。(1)自由讀這部分文字,在書上標注自己的理解(注意:抓住一些重點的字詞),然后小組交流。(2)觀察課本插圖,想象:法布爾可能看到了哪些有趣的自然現(xiàn)象(3)當法布爾把兩個衣袋塞得滿滿的,滿載而歸回到家時,父母是怎樣責罵他的?他又是怎么做的?你從這件事中體會到了什么?三、鞏固練習面對父母的責罵,法布爾難過極了,如果你是法布爾,你該怎樣對父母解釋呢?四、拓展延伸名言品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某件事情產(chǎn)生了興趣,我們就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興趣盎然,忘記了周圍的一切,甚至忘記了自己?!ú紶枏姆ú紶柕倪@句名言中,你明白了什么?1.在學生學習課文時,注意巡視,對學困生給予個別輔導;2.指名1—3位同學作匯報,并適時給予評價。3.對待學生歸納的內容不作嚴格要求,言之有理即可。走進文本1、法布爾為什么要把衣袋里裝滿昆蟲?課文為什么要以“裝滿昆蟲的衣袋”作為課題……法布爾的口袋里為什么會裝滿昆蟲嗎?你能從課文里找出相關的語句來說明嗎?2、注意“著迷”“迷戀”“癡迷”,說說從這三個詞語中,你知道了什么?板書:著迷、迷戀、癡迷3、課文通過哪幾件事寫出了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著迷、癡迷的?4、這樣一個小村莊與法布爾最喜愛的昆蟲有什么關系呢?5、因此,法布爾從小就對昆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我學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練習冊。預習安排作業(yè)布置板書設計5裝滿昆蟲的衣袋入迷迷戀(執(zhí)著追求,堅持不懈)教學反思學習了第一件事和第二件事后,學生對于“著迷”這個詞語已有很好的感悟,至于“迷戀”的意思,放在捉小甲蟲后理解。面對父母的不理解和阻止,法布爾絲毫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仍然沉迷在昆蟲的世界里!這就是“迷戀”,已經(jīng)“戀戀不舍”了,深深地愛上了,已經(jīng)無法分開了!課題5.裝滿昆蟲的衣袋課時課型新課探究第三課時教師劉萍教材分析裝滿昆蟲的衣袋》是一篇童趣十足的敘事性文章,文章記敘了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從小就對昆蟲非常入迷的故事:一件是法布爾很小的時候就因為好奇去抓一只會唱歌的蟲子,結果遲回家,引發(fā)了父母的一場虛驚;一件是法布爾八九歲時去放鴨子,他利用這個時機在池塘邊的草叢里觀察,采集了許多昆蟲,但父母卻不能理解他。通讀全文,既可以從通俗的語言文字中感受到小法布爾對昆蟲的興趣和喜愛,又可以透過語言文字的本身得到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熏陶。學情分析在學習這樣有情有趣的文章時,教師。應該引領學生把握好文章的基本格調和根本思想。一是需要建構與文本作者對話的空間,并期待通過與作者的對話,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走進作者眼中的偉大科學家法布爾;二是需要營造師生與語言文字本身對話的氛圍,做到在文本中走個來回,既要和法布爾一同體驗捉蟲的快樂與興奮,又要從法布爾的身上得到更多的關于成長的啟示;三是需要形成有效、實在的師生對話的場景。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讀懂課文內容,從法布爾的故事中受到啟示,從小養(yǎng)成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學習重難點從法布爾的故事中獲得有益的啟示。教學過程學案導案設計意圖一、復習導入,出示目標《裝滿昆蟲的衣袋》一文寫了主人公______________對昆蟲從_______到_______再到________的變化,從中能體會到他對昆蟲的____________。二、設問導讀(一)齊讀最后一小節(jié),討論:為什么后人“在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兩個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像里面塞滿了許多昆蟲”?(二)回顧全文,你想用哪些詞語來形容法布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小組討論:1.課文為什么要用“裝滿昆蟲的衣袋”做題目?2.如果讓你給課文加個題目,你認為還可以用什么做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鞏固練習欣賞《昆蟲記》片斷。在池塘的深處,水甲蟲在活潑地跳躍著,它的前端帶著一個氣泡,這個氣泡是幫助它呼吸用的。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以陽光下閃閃發(fā)光,像佩帶在一個威武的大將軍胸前的一塊閃著銀光的胸甲。在水面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堆閃著亮光的羌蟲在打著轉,歡快地扭動著,不對,那不是羌蟲,其實那是豉蟲們在開舞會呢!離這兒不遠的地方,有一隊池鰩正在向這邊游來,它們那傍擊式的泳姿,就像裁縫手中的縫針那樣迅速而有力。這段話分別描寫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用到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修辭手法,語言生動。四、拓展延伸為了鐘愛的科學,法布爾終生貧困。1915年5月,91歲高齡的法布爾在家人的扶持下,坐在椅子上,最后一次巡視他鐘愛的“荒石園”……臨死前,他看到陽光下飛舞的小蟲子還戀戀地說:“希望投胎轉世后,我仍能繼續(xù)研究你們。”讀了這段文字,再聯(lián)系課文想一想:你明白了什么?品讀學文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第三---十自然段,讀完后找一找、畫一畫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為什么?還有哪兒?父母都強烈反對法布爾捉昆蟲,能想象出法布爾這時的心情嗎?誰來讀一讀相關的句子、指導讀對話1)“鼓鼓的”讓你想到了前文寫到的哪一個詞?鼓鼓的衣袋里會有些什么呢?你從這兒感受到什么呢?2)昆蟲世界在法布爾的眼中十分美麗、奇妙。你覺得法布爾是一個怎樣的人?總結課文:正是這種(指板書)對昆蟲的執(zhí)著癡迷,把法布爾引進里科學的殿堂,寫下了著名的《昆蟲記》,后人為了紀念法布爾,建造了一尊雕像。檢測反饋:學生在小組合作讀5——10自然段,可以輪流讀句子,分角色讀,對比讀等方式。說說作者為了突出“迷戀”,多人物法布爾采用了哪些寫人的描寫手法。匯報交流收獲??偨Y寫法:這篇課文是他的代表作激勵學生從小培養(yǎng)熱愛自然科學的志趣。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guī)律。這篇課文人物形象鮮明,語言清新流暢,適合訓練學生分角色朗讀。1、扣住文章中的重點句子對復述進行評價2、指名學生匯報:可以用哪些詞來概括他們的個性特點?(展示、評價)3、指名說,讀一讀,適時評價;4、鼓勵班上中上學生匯報對學情況,并適時進行表揚性評價。(1)引導學生在小組內探究學習,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2)小組匯報時,鼓勵大膽展示,組際評價,對重點作適當補充或強調。(3)指導學生做好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朗讀。解疑釋惑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我學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預習6課完成預習安排作業(yè)布置板書設計5裝滿昆蟲的衣袋入迷迷戀(執(zhí)著追求,堅持不懈)癡迷教學反思“癡迷”含義更深,從“癡”的偏旁出發(fā),已經(jīng)著磨了無法自拔了才叫癡迷;而課文中主要是指時間之長,從童年到壯年直至白發(fā)斑斑的老人,法布爾始終沉浸在對昆蟲的研究中,正是這種堅持不懈的執(zhí)著精神,使法布爾由“蟲迷”而成為了“科學家”!課題6、變色龍課時課型新課探究兩課時教師劉萍教材分析這是一篇以趣味性故事展開,介紹變色龍?zhí)卣鞯奈恼?。作者借用一次摘四季豆時的所見、所聞,引領我們走進變色龍的世界,揭開變色龍的奧秘。課文通過人物間的對話從變色龍的外形、變色龍的捕食及它如何變色三方面描述其特征,作者采用對話方式易于學生理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學情分析本課的繪聲繪色、名副其實、連續(xù)判斷伺機等詞大多數(shù)學生不太好理解;課文寫作順序也較難。學習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了解變色龍的外形特點及其生活習性。4.學習課文的寫作順序,學會觀察動物的特點。學習重難點1、了解變色龍的外形特點及其生活習性。2、學習課文的寫作順序。教法、學法誦讀感悟法教學過程學案導案設計意圖第一課時一、交流資料導入,出示目標全班交流課前搜集到的關于變色龍的資料。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學習課文的寫作順序。二、自讀課文:(1)瀏覽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便于交流。(2)輕聲朗讀課文,畫出文中的生字詞,用聯(lián)系上下文、近義詞換詞、借助字典等工具書的方法解決。在有疑問的地方做上標注。三、二人小組互讀下列詞語,注意畫線字的讀音,并規(guī)范書寫你認為難寫的字。連續(xù)準確依然繪聲繪色名副其實判斷距離介紹兇相畢露指手畫腳
四.通過讀課文,你對變色龍這位朋友了解了多少?小組探討交流。出示:(1)我們發(fā)現(xiàn)變色龍。(2)我們端詳變色龍。(3)我們放回變色龍。五、請你按照課文的表達順序,給課文分段。六、課堂檢測1、理解詞義并造句:繪聲繪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副其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聽寫詞語。讀課文。第二課時一.出示學習目標1.了解變色龍的外形特點及其生活習性等。2.學習課文的寫作順序,學會觀察動物的特點。二.探究課文1.默讀課文,說一說哪一部分給你們留下的印象深,為什么?2.第二部分“我們”細細端詳著變色龍。什么叫“端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端詳”變色龍的?相機板書:外形特點捕捉食物會變色3.小組學習:讀讀9-15自然段,把你最感興趣的一方面讀好。①出示第9自然段,指名讀,說說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向大家介紹變色龍的外形的。②出示11-12自然段,自讀,說說你的感受。③出示14自然段,變色龍真的會變色嗎?齊讀14自然段。用“名副其實”造句。(先引導生知其意,抽學生匯報,師指導說話,生寫一寫句子。)4.學習了課文第二部分,對我們觀察小動物有什么啟發(fā)?總結描寫動物的方法:仔細觀察,抓住其特點來寫,注意按一定順序來寫。5.老師送給大家一句格言:“觀察,觀察,再觀察。--巴浦洛夫”6.齊讀課文第三部分:放回變色龍,你想到了什么?三.總結提升。觀察一種你喜愛的小動物,抓住它的外形、生活習性等特點寫一篇作文。一、交流資料導入,出示目標二、自學三、對學四、群學五、交流六、達標檢測一.出示學習目標二.探究課文三.總結提升。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我學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搜集你喜歡的小動物的資料。2.小練筆:仔細觀察你喜歡的小動物,以第一人稱“我”的角度來寫。預習安排作業(yè)布置板書設計6、變色龍 發(fā)現(xiàn)外形特點 端詳變色龍捕捉食物 放回會變色龍教學反思變色龍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因為變色龍生活在熱帶叢林中,“數(shù)量不多,難得碰到”,所以對教室里的孩子來說,根本就不了解、不熟悉。怎么辦呢?課文的第九自然段以準確、細膩的筆觸,介紹了變色龍的外形,寫作順序是“全身——頭——身軀”,通過閱讀,我們很容易認識變色龍。但是,為了使孩子們準確把握變色龍的外形,我讓孩子們觀看變色龍的圖片,說說變色龍的樣子。在學生學習第九自然段的時候,讓學生讀讀文字,看看圖片,相互提示。這樣,學生對變色龍形象的認識就容易準確、清晰、具體了。課題7、金蟬脫殼課時課型新課探究兩課時教師劉萍教材分析《金蟬脫殼》這課作者細致生動的描寫,吸引著我們走進大自然,走進動物的世界,感受動物世界的奇妙與情趣,從而萌生出對自然科學研究的興趣,讓學生在閱讀金蟬脫殼的文字的同時獲得心靈的震撼!文本的脈絡很清晰,整個脫殼過程可以分為脫殼前、脫殼時、脫殼后。脫殼時,蟬身體各部位分先后出來,順序是背頭腳尾,整個動作配合得自然協(xié)調。脫殼后作者又詳寫的變化最大的是翅膀和顏色。學情分析教學時,我們可以緊緊抓住“金蟬是怎樣脫殼”的這一條線組織教學,讓學生在腦中清楚地映出沒有脫殼的蟬是什么樣子――“肥肥的、通身發(fā)著金黃色亮光的蟬蟲,正沒著柿子樹往上爬。”然后重點感知蟬是怎樣脫殼的,感受脫殼的順序。脫殼后的蟬又是什么樣子。通過抓住具體的描寫,品味生動的語言,感受蟬脫殼過程的神奇.在讓學生了解感知了蟬蟲脫殼的情景過程時,體會并學習作者的觀察習作方法和觀察品質,激發(fā)學生學做生活的有心人。學習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背誦課文4、5自然段。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金蟬脫殼的全過程,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之處。3.激發(fā)學生樂于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科學的探究精神。學習重難點:通過過品讀課文描寫脫殼過程的部分,感受作者準確、精妙的用詞方法和生動形象的比喻手法,并將學到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寫作實踐中。教法、學法誦讀感悟法教學過程學案導案設計意圖第一課時一、導入1.板書“金蟬脫殼”,正音。昨天預習時注意文中“殼”的讀音嗎?【預習作業(yè)1】2.有沒有誰查過字典,對于“殼”這個字的兩個讀音該如何區(qū)分?3.聽說過“金蟬脫殼”這個成語嗎?說說你的理解?!绢A習作業(yè)2】4.在三十六計中也有“金蟬脫殼”,誰知道這個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5.今天我們一起和作者觀賞大自然中的“金蟬脫殼”。一起來讀課題二、檢查預習1、對學,出示詞語:柿子搜索顏色花椒籽配合協(xié)調趴恢復枝丫抽搐樹干金蟬脫殼夜幕降臨枝繁葉茂聚精會神依依不舍五彩繽紛2、展示:①朗讀詞語。②理解詞語意思:抽搐協(xié)調搜索(換詞)指名一名學生展示交流《補充習題》第一、二題。三、小組合作學習1.在小組內選擇喜歡的方式合作朗讀課文。教師巡視、觀察學生合作學習。2.學生展示朗讀。四、展示1.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2.理清課文層次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金蟬脫殼的過程的?文章可以分幾段?每段講了什么?五、合作探究1.指名讀第1-2自然段。2.出示:“這是多么神奇的事??!”哪件事“神奇有趣”?3.出示:“夜幕降臨,蟬蟲就從土里鉆出來,偷偷地爬到樹桿上,脫掉它身上的舊衣,換上華麗的新裝。”【指名朗讀。】說說你的理解或體會。齊讀第1-2自然段六、檢測1、聽寫詞語2、字音辨析。搜索(sōushōu)協(xié)調(tiáodiào)抽搐(xùchù)金蟬脫殼(kéqiào)3、理解詞語。(方法小貼士: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抽搐:協(xié)調:精巧:生涯:金蟬脫殼:枝繁葉茂:第二課時一、復習導入,自學1.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了《金蟬脫殼》這篇課文,在文中,作者感嘆道:“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 薄斑@”指的是什么事情?2.除此以外,文中還有個感嘆句,你能找出來嗎?3.找出兩個詞語來形容這件事。過渡:小作者非常喜愛蟬,為了解開金蟬脫殼這個神奇有趣,奇特動人的過程,他可花了一番功夫!二、精讀第二段,對學過渡:大家都很想去了解蟬是怎樣脫衣的吧?讓我們邊讀邊想象金蟬脫殼的過程,感受這個過程的神奇所在吧!1.默讀課文第3至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2.師:蟬脫殼的過程中,你認為最有趣的是哪一部分呢?把相關語句畫出來,然后給大家說說你的感受。3.導學:◆脫殼前1.“突然,我發(fā)現(xiàn)了一只肥肥的、通身發(fā)著金黃色亮光的蟬蟲……停在那里不動了?!?.我們一齊來邊讀邊想像,讓金蟬脫殼前的情景在你的腦子里“活”起來。3.作者是如何觀察這一神奇有趣的情景的呢?◆脫殼中1.此時的作者已經(jīng)悄悄地跺在樹背后,準備觀賞這奇特動人的一幕了。請快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看看金蟬脫殼的順序。出示:“蟬的()露出來了,接著()鉆出來了,而后()出來了,最后是()脫殼而出?!?.在這個過程中,你覺得哪里最神奇有趣、奇特動人呢?①出示:蟬蟲整個身體……一會兒變成了深綠色。教師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體會顏色變化很快、很神奇,就像我們前一課學習的變色龍一樣。(指導朗讀)②出示:接著,頭鉆出來了……像兩顆花椒籽一樣又黑又亮。(指導學生反復朗讀)③出示:最有趣的是蟬出殼時的情景?!麄€動作配合的自然協(xié)調。(作者用一連串的動詞將這一過程刻畫得栩栩如生,這和作者細致入微的觀察分不開的,我們一齊來讀讀這段話,還可以加上自己的動作,細細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3.小結:這真是奇特動人的情景呀!◆脫殼后1.這只蟬已經(jīng)脫掉了舊衣,換上了華麗的新裝,我們走近去仔細瞧一瞧,它的哪些部位發(fā)生了變化?2.“奇跡般的變化”體現(xiàn)在哪里?3.蟬兒就像一位魔術師。齊讀進一步感受“奇跡般的變化”,領悟神奇動人。4.指導背誦。三、精讀第三段,合作探究1.此時的蟬是什么樣子呢?2.“五彩繽紛”說明了什么?此時的蟬身上有多少種色彩?出示蟬的圖片。請你來描述一下。注意一定的順序。3.蟬為了迎來這一刻容易嗎?你從哪里感受到的?4.指導朗讀。5.總結全文:你看,作者對蟬的觀察是多么的細致入微呀。正因為這過程奇特動人,所以脫殼后的蟬在作者眼中與以前不同了,體會作者欣賞、喜愛的心情。四、總結全文,學法指導1.作者能將這一難得一見的情景描寫得如此具體、生動,靠的是什么?(一雙慧眼善于觀察)課文中哪些詞語能表現(xiàn)出作者在“觀察”?2.出示蘇霍姆林斯基的觀察名言。齊讀,體會觀察的重要性。3.處處留心皆學問,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觀察的重要性,當我們進行觀察時應注意什么?1.給文中的“殼”注音,再揣摩一下,在什么情況下讀“qiào”在什么情況下讀“ké”?2.閱讀《練習與測試》P26“讀一讀”內容,知道“金蟬脫殼”這個成語的意思,能把這個故事簡單地向大家講述。3.畫出本文的生字詞及成語,試著理解它們的意思。把《習字冊》上的生字描一個寫一個。完成《補充習題》第一、二題。4.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知道主要寫了什么內容。1、課文在寫金蟬脫殼時分為哪幾部分寫的?2、在脫殼過程中,你喜歡的部分是哪里?3、脫殼的順序是怎樣的?4、分別說出金蟬脫殼每部分的特點是怎樣的?5、在脫殼后,有什么變化?寫得細致生動嗎?6、作者看了脫殼的過程,感覺怎么樣?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我學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預習習作二完成練習冊。預習安排作業(yè)布置板書設計
脫殼前
7.金蟬脫殼脫殼中
脫殼后教學反思在教學這個過程中,我采取的讀書方法是:讓學生讀懂文字,生詞。讓學生初步感知文本描寫的情境,試著用讀表達出這種情境,在表達中更加清晰看到這情境。在讓學生讀懂文字時,我先采取整體的讀,進行理性的分析,分析脫殼的順序。較為形象脫殼場面。這時學生有了初步的脫殼印象時,就引領他們用讀來表達這腦中獲得的初步形象。在表達這初步形象的同時,他們又會進一步強化初步形象,而獲得更完整,更形象的、更真實的、更有藝術性的脫殼的順序。課題習作二我喜歡的一種動物課時課型三課時教師劉萍教材分析這是一次學寫動物特點的習作,內容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紹鴿子的例文片斷,第二部分是作業(yè)要求:通過觀察寫一種動物。學情分析許多動物都是學生喜歡的,但由于他們的觀察習慣差,加之很多家庭無小動物,學生的第一手觀察資料欠缺,估計會寫得不夠具體生動。學習目標1、能讀懂例文,知道作者是抓住鴿子的外形和動作兩個方面的特點,把鴿子寫得很有情趣的。2、模仿例文的寫法,寫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把動物的外形和動作寫下來。學習重難點:1、讀懂例文,掌握寫作方法,能按要求完成習作。2、模仿例文的寫法,寫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把動物的外形和動作寫下來。教法、學法合作學習法教學過程學案導案設計意圖第一課時一、激發(fā)情趣,明確訓練要求1、談談你和動物之間發(fā)生哪些有趣的故事。2、明確要求。3、出示本節(jié)學習目標能讀懂例文,知道作者是抓住鴿子的外形和動作兩個方面的特點,把鴿子寫得很有情趣的。二、自學:觀察圖片,說說你看到的鴿子閱讀例文,作者是抓住鴿子的()和()兩個方面的特點,把鴿子寫得很有情趣的。三、對學交流:過渡段的運用過渡段就是在意思相關的兩個段落或兩部分之間,安排一個起承上啟下作用、顯示上下文關系的段落來進行過渡,這樣安排使文章結構嚴謹。四、合作探究寫法1.開好頭
開門見山,直抒胸臆我喜歡養(yǎng)小動物,尤其喜歡……我家有……,我特別喜歡它。人人都有自己所喜歡的動物,有的人喜歡……,有的人喜歡……
……,我喜歡……。我五歲的時候,家里多了一個成員——小狗!它是我的……2.描寫外形樣子寫整體大小、顏色。頭部、軀干、四肢、尾部、毛色、是什么樣的,形狀、特點、顏色是什么樣的。在描述過程中,要運用比喻、擬人等手法把各部分特點寫清楚。如:紅寶石似的眼睛、像雪一樣白的絨毛、身上披著紫緞斗篷等。3.寫細生活習性吃
行
住
睡
在敘述這四方面時,可采用統(tǒng)一結構——總分(先概括抒情在具體描寫)例1:小貓吃東西特別有趣。
小貓?zhí)詺庖埠苡腥?。?:我喜歡看小狗吃東西。我也喜歡看小狗“運動”。我最喜歡看小狗睡覺。4、結好尾抒情
點題例1:這么有趣的……,怎么能不讓人喜歡呢?(誰能不喜歡呢?)例2:螞蟻的勝利靠的是它們的團結,是啊,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大家團結起來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我們大家都像螞蟻那樣團結,又有什么做不成呢?例3:我家的小貓就是這么可愛,我喜歡它。五、交流:分析歸納寫作方法:(1)寫一種動物的外形、脾氣等特點,要按一定的順序,如從上到下、從整體到部分、先分別敘述再歸納總體感覺等。(2)可以寫動物怎樣吃食、嬉戲、活動、休息等習性。(3)要寫出自己和動物之間的聯(lián)系。六、拓展:怎樣寫提綱(1)題目。要把題目(或補充完整的題目)寫在第一行正中間(2)主要內容和中心。要在題目下面,簡要地寫出這篇作文的主要內容及要表達的中心思想。(3)結構安排。這是作文提綱最主要的部分,設計時需要注意做到以下五點:①安排好材料的組織順序。②確定好重點寫的內容。③依據(jù)文章選用的材料及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確定好開頭、結尾的方法,并在提綱中簡單注明。④設計好點題的時機及具體的方式、方法。⑤考慮好層次之間、段落之間該如何銜接過渡,哪些內容需要照應,如何照應,也簡單標注一下。第二課時學生自由選材、定題目,自行擬稿成篇。第三課時評改延伸,深化習作感受1.小組評改。2.班級交流。小組推選優(yōu)秀習作在班級宣讀3.提出修改意見。4.學生修改。第一課時一、激發(fā)情趣,明確訓練要求1.談話激情。(1)同學們,你們肯定有很多朋友。誰能說一說,你交了哪些朋友?(2)說一說,你們喜歡哪些動物朋友,對于它,你知道些什么。2.交流歸納。教師小結:只要是你喜愛的,或者你感興趣的動物,你都可以把它當作是自己的好朋友,去了解它,去愛護它。3.明確要求。引導學生讀懂習作提示,弄清習作的訓練目標。4、學習例文5、師生歸納。(1)寫一種動物的外形、脾氣等特點,要按一定的順序,如從上到下、從整體到部分、先分別敘述再歸納總體感覺等。(2)可以寫動物怎樣吃食、嬉戲、活動、休息等習性。(3)要寫出自己和動物之間的聯(lián)系。6、.小組交流。7.交流體驗,表達情感。同學們那么喜愛動物,一定和動物有過動人的有趣的故事。我們可以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表達對動物的喜愛之情的。第二課時學生自由選材、定題目,自行擬稿成篇。第三課時評改延伸,深化習作感受1.小組評改。2.班級交流。小組推選優(yōu)秀習作在班級宣讀3.提出修改意見。4.學生修改。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預習練習二抄寫作文。預習安排作業(yè)布置板書設計寫一種動物(1)寫一種動物的外形、脾氣等特點,要按一定的順序,如從上到下、從整體到部分、先分別敘述再歸納總體感覺等。(2)可以寫動物怎樣吃食、嬉戲、活動、休息等習性。(3)要寫出自己和動物之間的聯(lián)系。教學反思習作2是作者觀察一種小動物然后寫下來,在這里,教材的要求更為明確了,要求學生“先觀察它的外形,看看每個部分有什么特點,再觀察它的動作。觀察動作要仔細,要有耐心,有時要反復觀察。比如小雞吃食,公雞打鳴,鵝鴨鳧水,猴子嬉戲,鳥兒飛翔等等。然后把動物的外形和動作寫下來。為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可以適當?shù)卮虮确?。當然也要注意段與段之間的銜接?!眲游锏纳盍曅苑矫?,學生寫的不夠生動,段與段的銜接也較差。課題練習二課時課型新課探究四課時教師劉萍教材分析練習2的語文與生活主要是歇后語的練習。首先是歇后語的積累,其次是歇后語的運用。讀書與積累的內容是三條關于觀察的格言。其實,這三條格言可以放在本組教學之前進行教學。想想說說是想象補充畫面然后再說一說。學情分析想想說說是想象補充畫面然后再說一說。這里要注意方向的把握,學生喜歡講說一些可能登不上大雅之堂的東西,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習目標1.學習歇后語并練習使用
2.熟記有關“觀察”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
3、用鋼筆描紅一段話,注意整體布局。學寫毛筆字。
4、口語交際:訓練學生的看圖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習重難點:口語交際:訓練學生的看圖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法、學法遷移學習法教學過程學案導案設計意圖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學習歇后語并練習使用
一、教學第一部分。
1、自學:要求學生自讀五個歇后語,讓學生知道這種形式叫歇后語。(本題中的歇后語前半部分是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后半部分是這個故事要告訴人們的意思,而且往往還有深層次的意義)
2、對學:讓學生把課前通過查工具書和請教別人學會的歇后語小故事講給同學們聽??梢哉f自己最喜歡的,教師注意引導。
3、交流:引導學生了解歇后語前后兩個部分之間的關系,體會出歇后語的特點。
二、教學第二部分。
1、群學交流:要求學生再讀五個歇后語,進一步了解它們的意思。
2、自學交流:讓學生仔細閱讀第二部分,嘗試在空白處填上最恰當?shù)男笳Z。(學生交流,教師指導、訂正)
學生讀兩個填寫完整的句子,體會歇后語在句中的作用和好。
三、教學第三部分。
1、學生想想平時在生活和課外學習中還見到過哪些歇后語,然后說出來,看誰說得多。
2、學生用知道的歇后語說一句話。教師評議,看句子是否貼切、生動、準確、通順。第二課時學習目標
教學第二題(誦讀與積累)
一、自學:學生看書,自由朗讀,要求瀆準字音,讀通句子。
指名試讀,相機正音。
二、對學:學生繼續(xù)朗讀,互相聽讀,做到熟讀成誦。
三、合作探究:在熟讀成誦的情況下,學生試著理解句子的意思。
四:展示交流、拓展。
1、引導學生選擇自己體會最深的一句,說出大意和自己的看法。
2、讓學生聯(lián)系具體事例來說說自己的體會。3、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第三課時教學目標:
1.用鋼筆描紅一段話,注意整體布局。
2.學寫毛筆字。一、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自學
(1)讀題目,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學生朗讀這段話,指明這段話選自《裝滿昆蟲的衣袋》。
(3)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在一行中的位置。
交流:教師重點指導“雕、塞”等字和整體布局。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
(2)教師根據(jù)描紅情況及時小結。
(3)學生仿寫。要求一氣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對寫得不好的字,進行糾正,強化訓練。。
二、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自學審題。
明確本次學寫的部首:四點底、心字底。兩個范字是:點、思。
2.合作學習。
(1)學生細心觀察偏旁和范字的寫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邊范寫邊講解書寫方法。
(3)學生初練,教師及時指導。
3.練習。
(1)學生臨摹,教師巡視,幫助寫字有困難的學生。
(2)練習“點、思”的寫法。(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1)指出不足,進一步糾正。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口語交際:訓練學生的看圖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1.自學審題。
(1)學生自讀題目的要求,觀察書上的漫畫。
(2)教師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觀察并理解圖意,合理想象第二幅圖的情景;將四幅圖的意思連貫地說出來。
2.指導。
(1)讓學生認真看圖并思考:這幾幅圖中共有幾人?他們在干什么?他們是什么人?(分別給它們取名:曉鳴、小強、小靜)
(2)組織討論:已有的三幅圖分別畫的是什么內容?
(3)學生小結出圖意。
(4)學生討論:這幅四格漫畫可以怎樣命名?(《一張令人發(fā)笑的照片》)第二幅圖應該是個什么內容?(曉鳴拍的是什么情景?為什么笑得前仰后合?)
(5)分組交流。
3.練習。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浙科版必修2物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新科版七年級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滬科版選修化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滬科版必修1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粵教版必修2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冀教版九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滬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粵教滬科版九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湘教版八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展覽場地租賃合同協(xié)議書4篇
- 醫(yī)學脂質的構成功能及分析專題課件
- 高技能人才培養(yǎng)的策略創(chuàng)新與實踐路徑
- 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2024年湖北省知名中小學教聯(lián)體聯(lián)盟中考語文一模試卷
- 安徽省蕪湖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 含解析
- 燃氣行業(yè)有限空間作業(yè)安全管理制度
- 氣胸病人的護理幻燈片
- 《地下建筑結構》第二版(朱合華)中文(2)課件
- JB T 7946.1-2017鑄造鋁合金金相
- 包裝過程質量控制
- 通用電子嘉賓禮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