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qū)職業(yè)中學高一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2年度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qū)職業(yè)中學高一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2年度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qū)職業(yè)中學高一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2年度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qū)職業(yè)中學高一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2年度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qū)職業(yè)中學高一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度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qū)職業(yè)中學高一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8--10題(9分,每小題3分)中醫(yī)文化中醫(yī),就是中國的醫(yī)學,是相對于西方醫(yī)學而言的。西方醫(yī)學還沒傳到我國時,沒有“中醫(yī)”這個名詞。此前,“中醫(yī)”有很多稱謂:岐黃、青囊、杏林、懸壺、橘井等。每個名稱都與一個有趣的故事相關。例如,“中醫(yī)”的第一個名字“岐黃”來自《黃帝內經》?!饵S帝內經》是黃帝與被稱為“天師”的歧伯討論醫(yī)學的書,后世的人們稱《黃帝內經》中的醫(yī)學為“岐黃之術”?!饵S帝內經》是中國早期醫(yī)學的經典,所以“岐黃”就成了中醫(yī)的代名詞;又如鮮為人知的“橘井”,說的是西漢道士蘇耽的故事。蘇耽事母至孝,成仙之前告訴母親將有瘟疫流行,飲服井水泡橘葉可防治。第二年疫病爆發(fā),他母親用這個辦法救治了無數病人。為紀念蘇耽及其母親的功德,后人用“橘井泉香”來稱贊中醫(yī)。“中醫(yī)”二字最早見于東漢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其中有“有病不治,常得中醫(yī)”的話。意思是有病而不醫(yī)治,卻常常因為合乎醫(yī)理而自己痊愈。這并不是讓我們有病扛著不治,而是強調人體自身調節(jié)對健康的重要性。人體常常通過自身調節(jié)達到陰陽平衡,這樣病痛往往不藥而愈。這正是中醫(yī)的奧妙:通過調節(jié)人體各項機制,使之達到平衡而實現治病救人的目的。我們現在說的“中醫(yī)”是鴉片戰(zhàn)爭前后才出現的。當時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西醫(yī)為了區(qū)別中西醫(yī)學,給中國醫(yī)學起名“中醫(yī)”。1936年,國民黨政府制定了《中醫(yī)條例》,正式以法律形式將中國醫(yī)學命名為“中醫(yī)”,人們又稱之為“漢醫(yī)”“傳統醫(yī)學”“國醫(yī)”等。中醫(yī)的原理和精神可以用兩個字來簡單概括,就是“中和”。漢代說的“中醫(yī)”,“中”雖然不是“中和”之意,但“有病不治,常得中醫(yī)”這句話卻深得中醫(yī)理論的精髓:人體的陰陽保持中和、平衡,人才不會生病。如果陰陽失衡,疾病就來了。中醫(yī)有“持中守一而醫(yī)百病”的說法,就是說身體沒有陽燥,又不陰虛,一直保持中和之氣,就會百病全無。為實現“中和”這一保持健康的最終目標,中醫(yī)采用古代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這三大哲學理論,來解釋生命的秘密。中醫(yī)學中的精氣學說認為,氣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人就是氣聚合在一起而產生的,氣散了形體就滅亡了;不光人體,天下萬物都是氣構成的;正是有了這個氣,萬物才生生不息,變化不止。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認為,人是由氣聚合成的,氣分陰陽,只有陰陽調和才能保持健康;人有五臟六腑、八脈十三經,臟腑是聚藏氣的地方,經脈是疏導氣的管道,臟腑的健康情況又通過經脈穴位,乃至發(fā)、牙、舌、耳、唇、眉、指甲、皮膚等外表器官表現出來,五臟分別對應五官、五色。中醫(yī)專家可以通過經脈穴位、五官五色出現的異常來判斷疾病情況,并通過多種手段辨證施治,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中醫(yī)學的最終目標并不止于治病,更進一步是幫助人類達到如同在《黃帝內經》中所提出的四種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賢人的境界。它不光是一種醫(yī)學技術,更是一種哲學、一種文化,是在中華文明這株萬年巨樹上結出來的碩果。盡管傳統的中醫(yī)學觀念與源于歐洲現代科學的西醫(yī)學并不能完全相容,但是我們應當樂觀地看到,中醫(yī)和西醫(yī)都是人類文明的成果,兩大醫(yī)學必然會在實踐中互相完善,為人類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8、下列關于原文第一、二兩段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中國流傳著許多關于中醫(yī)的動人故事,例如“橘井泉香”歌頌西漢道士蘇耽及其母親的功德,他們在瘟疫爆發(fā)之年用井水泡橘葉救治了無數患者。B.“中醫(yī)”的其它稱謂很早就已經出現了,但“中醫(yī)”二字最早出現,是在班固的《漢書?藝文志》,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中醫(yī)”的意義。C.有些病痛,患者無需就醫(yī)自會痊愈,這是因為人體具有自身調節(jié)功能,這種自身調節(jié)往往可以使身體達到陰陽平衡,這樣有些病痛就會不藥而愈。D.我們通常說的“中醫(yī)”,源于鴉片戰(zhàn)爭前后,是英國的西醫(yī)給中國醫(yī)學起的名稱,以區(qū)別中西醫(yī)學;1936年,國民黨政府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命名。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中和”二字,是對中醫(yī)原理和精神的簡單概括,意思是身體保持中和之氣,無陽燥,不陰虛,就會百病全無;反之,陰陽失衡,就會疾病纏身。B.為了解釋生命的秘密,實現“中和”這一保持健康的最終目標,中醫(yī)學以中國古代的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這三大哲學理論為理論基礎。C.人是由氣聚合而成的,這是中醫(yī)學中的精氣、陰陽、五行三種學說的共識;陰陽五行學說還認為,人體的五臟六腑、八脈十三經是氣的聚藏之地。D.中醫(yī)專家之所以能夠通過經脈穴位、五官五色判斷人體的健康狀況,是因為經脈穴位以及發(fā)、牙、舌、皮膚等外表器官可以反映臟腑的健康情況。10、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黃帝與岐伯討論醫(yī)學的《黃帝內經》是中國早期的醫(yī)學經典,后人稱其醫(yī)學為“岐黃之術”;真人、至人、圣人、賢人,是書中提出的四種典范人物。B.中醫(yī)強調人體自身調節(jié)對健康的重要性,但并不主張有病扛著不治。班固《漢書?藝文志》中“有病不治,常得中醫(yī)”的記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C.中醫(yī)是中華文明的巨樹結出的碩果,它不僅是一種醫(yī)學技術,更是一種哲學、一種文化。它的最終目標不單是治病,更是幫助人類達到至高境界。D.中醫(yī)和西醫(yī)都是人類文明的成果,盡管兩大醫(yī)學在觀念認識上絕不相容,但二者必然會在實踐中取長補短,互相完善,為人類健康做出更大貢獻。參考答案: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鑒賞家汪曾祺全縣第一個大畫家是季匋民,第一個鑒賞家是葉三。葉三是個賣果子的。他專給大宅門送果子。到了什么節(jié)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個個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裝。四鄉(xiāng)八鎮(zhèn),哪個園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樹,他都知道,而且和園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是親家一樣了……立春前后,賣青蘿卜?!鞍舸蛱}卜”,摔在地下就裂開了。杏子、桃子下來時賣雞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團雪,只嘴兒以下有一根紅線的“一線紅”蜜桃。再下來是櫻桃,紅的像珊瑚,白的像瑪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賣瓜。七八月賣河鮮:鮮菱、雞頭、蓮蓬、花下藕。賣馬牙棗、賣葡萄。重陽近了,賣梨:河間府的鴨梨、萊陽的半斤酥,還有一種叫做“黃金墜子”的香氣撲人個兒不大的甜梨。菊花開過了,賣金橘,賣蒂部起臍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賣栗子、賣山藥(粗如小兒臂)、賣百合(大如拳)、賣碧綠生鮮的檀香橄欖。他還賣佛手、香椽。人家買去,配架裝盤,書齋清供,聞香觀賞。不少深居簡出的人,是看到葉三送來的果子,才想起現在是什么節(jié)令了的。葉三五十歲整生日,一家子商量怎么給老爺子做壽。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門賣果子了,他們養(yǎng)得起他。葉三有點生氣了:“嫌我給你們丟人?我給這些人家送慣了果子。就為了季四太爺一個人,我也得賣果子?!奔舅奶珷敿醇緞?。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稱之為四太爺。葉三真是為了季匋民一個人賣果子的。他給別人家送果子是為了掙錢,他給季匋民送果子是為了愛他的畫。季匋民有一個脾氣,畫一張畫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葉三搜羅到最好的水果,總是首先給季匋民送去。季匋民每天一起來就走進他的小書房——畫室。葉三不須通報,一來就是半天。季匋民畫的時候,他站在旁邊很入神地看,專心致意,連大氣都不出。有時看到精彩處,就情不自禁的深深吸一口氣,甚至小聲地驚呼起來。凡是葉三吸氣、驚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筆。季匋民從不當眾作畫,他畫畫有時是把書房門鎖起來的。對葉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這樣一個人在旁邊看著,他認為葉三真懂,葉三的贊賞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內行,也不是諛媚。季匋民最討厭聽人談畫。他很少到親戚家應酬。實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盞茶就道別。因為席間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談闊論,借以賣弄自己高雅博學。但是他對葉三另眼相看。葉三只是從心里喜歡畫,他從不瞎評論。季匋民畫完了畫,釘在壁上,自己負手遠看,有時會問葉三:“好不好?”葉三大都能一句話說出好在何處。季匋民畫了一幅紫藤,問葉三。葉三說:“紫藤里有風?!薄斑恚∧阍趺粗溃俊薄盎ㄊ莵y的?!薄皩O了!”季匋民提筆題了兩句詞:“深院悄無人,風拂紫藤花亂?!奔緞褡類郛嫼苫?。有一天,葉三送了一大把蓮蓬來,季匋民一高興,畫了一幅墨荷,好些蓮蓬。畫完了葉三:“如何?”葉三說:“四大爺,你這畫不對。”“不對?”“‘紅花蓮子白花藕’。你畫的是白荷花,蓮蓬卻這樣大,蓮子飽,墨色也深,這是紅荷花的蓮子?!薄笆菃??我頭一回聽見!”季匋民于是展開一張八尺生宣,畫了一張紅蓮花,題了一首詩:紅花蓮子白花藕,果販葉三是我?guī)?。慚愧畫家少見識,為君破例著胭脂。季匋民送了葉三很多畫。都是題了上款的。有時季匋民給葉三畫了畫,說:“這張不題上款吧,你可以拿去賣錢,——有上款不好賣。”葉三說:“題不題上款都行。不過您的畫我不賣?!笔嗄赀^去了。季匋民死了。葉三已經不賣果子,但是他四季八節(jié),還四處尋覓鮮果,到季匋民墳上供一供。季匋民死后,他的畫價大增。日本有人專門收藏他的畫。大家知道葉三手里有很多季匋民的畫,都是精品。很多人想買葉三的藏畫。葉三說:“不賣?!庇幸惶煊幸粋€外地人來拜望葉三,因為是遠道來的,葉三只得把畫拿出來??腿朔浅r\,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還先對畫軸拜了三拜,然后才展開。他一邊看,一邊不停地贊嘆:“喔!喔!真好!真是神品!”客人要買這些畫,要多少錢都行。葉三說:“不賣?!笨腿酥缓脨澣欢?。葉三死了。他的兒子遵照父親的遺囑,把季匋民的畫和父親一起裝進棺材里,埋了。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八日(有刪改)4.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的兩項是A.表面看來,作家是用疏朗的筆畫、用各色水果勾勒出了一幅當地的四季風物圖,其實這是寫一種安靜、適意的淳樸生活,也是文中人物生存的環(huán)境。B.作者寫季匋民最討厭聽人談畫以及討厭席間一些假名士“高談闊論,借以賣弄自己高雅博學”的情節(jié),是為了表現季匋民的清高不同流俗。C.作者用民間語說民間事,“葉三”說的“紫藤里有風”“紅花蓮子白花藕”,都是百姓日常用語。作者借助工筆描繪的寫法,讓恬靜淡泊的果販與常常一語中的鑒賞家的形象精致地疊合在一起。D.小說結尾,葉三把畫帶到棺材里的情節(jié),表現出作家的深深遺憾。將藝術作品帶進墳墓,只是滿足了其個人的占有欲望,體現的是中國文化自私狹隘的痼疾。E.畫家季匋民與果販葉三在他們各自的生活圈里都舉止超常,他們惺惺相惜,不約而同地跳出商業(yè)重圍,暫時避進傳統文化藝術的幽靜,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心靈選擇和文化選擇的結果。在這兩個古樸的人物身上,寄寓著作者深厚的人文理想。5.大畫家季匋民的性格有哪些特點?試結合文本分析。6.有人說“從主人公葉三身上看到了一個真正的鑒賞家應該具有的特質”。請結合文本,談一個真正的鑒賞家應該具有怎樣的特質。參考答案:4.AE

5.①季匋民為人超脫率性?!凹緞裼幸粋€脾氣,畫一張畫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②為人清高?!白钣憛捖犎苏劗嫛K苌俚接H戚家應酬。實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盞茶就道別?!雹厶撔恼\懇。他對果販葉三另眼相看,視葉三為知音,破例讓他自由出入書房,看自己作畫。能虛心接受葉三的意見,改白荷為紅蓮。④重情重義。季匋民送了葉三很多畫,有時不題款,叫他去賣個好價錢。

6.①有豐富的生活見聞積累。②熱愛生活,用本真的眼睛和心靈去體驗和感悟生活中的美。③有高超的審美能力。④能用直接發(fā)自肺腑的語言去表達生活中的美。⑤淡泊金錢且不涉任何功利色彩的去追求美,把藝術視做生命。(小說結尾體現的正是中國文化中重友誼、重知已、輕功利的傳統精神。)4.試題分析:B項,“是為了表現季匋民的清高不同流俗”不當,文中寫假名士最主要的是為了反襯葉三鑒賞家的形象。C項,“借助工筆描繪的寫法”錯誤,是簡練的白描寫法而非工筆描繪。E項“表現出作家的深深遺憾”錯,該情節(jié)沒有“表現出作家的深深遺憾”;“只是滿足了其個人的占有欲望,體現的是中國文化自私狹隘的痼疾”不當,這一情節(jié)體現的是中國文化中重友誼、重知已、輕功利的傳統精神。5.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人物形象的鑒賞,解答時,首先要通讀全文,對小說的情節(jié)進行梳理,找出小說中關于季匋民的相關描述,如,季匋民“畫一張畫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從不當眾作畫”,“最討厭聽人談畫。他很少到親戚家應酬。實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盞茶就道別”,討厭“名士高談闊論”,“對葉三另眼相看”,“送了葉三很多畫”聽從葉三意見改畫等,然后將這些信息進行分類,分點概括,既可得出答案。點睛:分析人物形象,一般可從四方面進行揣摩:第一,重視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教養(yǎng)、氣質等,因它們直接決定著人物的言行,影響著人物的性格。第二,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描寫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第三,小說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活動的,所以分析人物就應把他們放在一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去理解。第四,注意作者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6.試題分析:本題實際是考查對人物品質的分析,從開頭部分所介紹的葉三對各種果子的熟悉,以及后文葉三講白蓮和紅蓮的區(qū)別,可知葉三生活見聞豐富。葉三為了給季四太爺送果子也要堅持賣果子,而他給季四太爺送果子是為了看畫,而且能夠恰當地發(fā)現畫中的精彩之處,可見他熱愛生活,能體驗和感悟生活的美。葉三看到畫中精彩處會直接表達出來,如看到花是亂的就說“紫藤里有風”,看到畫的荷花不符合生活實際也直接指出來,語言淳樸,這些都表明他能用發(fā)自肺腑的語言表達生活中的美。他珍藏了很多季匋民的畫,拒絕出售換錢,死后遺言將畫陪葬,表現出他淡泊金錢輕視功利,尊重藝術看重友情的品質。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衰年變法——齊白石是如何成為第一流大畫家的①有這樣一個人,活到高壽九十四歲,一生作畫四萬多幅,“為萬蟲寫照,代百鳥傳神,只有天上之龍,無從見得,吾不能畫也”。如今,稱他為百代宗師、偉大的藝術家,都已決然無疑,可他五十七歲時,國內還只有寥寥幾位別具慧眼的大師能評估出他的真實價值。——這大器晚成者是誰?他就是齊白石,一位實打實的山民老藝術家。②齊白石,原名齊純芝,人稱“芝木匠”,在湘潭四鄉(xiāng)攬些雕花的木工活兒做,因為心靈手巧,漸漸有了名聲。他也是個不安分的小伙子,看見別人畫像,不過瞟學了幾招,便去寫真,居然形似,還能神似。鼎鼎大名的本鄉(xiāng)紳士胡沁園,主動找上門來,問他你愿不愿意學習正宗的繪畫,芝木匠猶豫不定,來人說,你可以一面讀書學畫,一面靠賣畫養(yǎng)家。芝木匠一聽二話沒說,當即焚香,納頭便拜。③師傅給他改名齊璜,當時他已二十七歲,學習篆刻。有一天,他問好友鐵安:“我總刻不好,怎么辦?”鐵安說:“南泉沖的礎石,挑一擔歸,隨刻隨磨去,盡三、四點心盒,都成石漿,就刻好了?!彼婢瓦@么下了一番苦功夫和笨功夫,直弄得滿屋子水,滿屋子泥,仿佛遭了災似的。【11】④齊璜中年治印“白石山人”,以此名世,世稱齊白石。他一生作畫不輟,幾乎沒有節(jié)假日可言,惟有抗戰(zhàn)時滯留南京,聽說母親去世,悲痛不已,停工三天。老舍夫人曾深有感慨地說:作家能著作等身,至于白石老人,則要用“畫作等屋”甚至“等樓”方足以形容。⑤齊白石的性情也如他的畫,不拘一格,饒有變化。王森然先生是這樣描寫的:“先生性柔時如綿羊,暴躁時如猛虎,無論其如何暴躁,過時無事。其情常似閑云,其心極如烈火?!北本┧噷5脑粰┙淌谂c白石老人時相過從,前者給后者畫過一張維妙維肖的頭像,齊白石的自嘲頗為風趣:“曾君一櫓,工于畫,此頭顱,能得衰老之神,見者必曰:此不合時宜之齊白石也。余曰:是矣!先生真能識人。白石記?!彼哉J為是個不合時宜的人。1903年,齊白石的好友夏壽田勸他去京城發(fā)展,詩人樊樊山也答應薦他去做宮廷畫師,給慈禧太后畫像,這無疑是平步青云的好機會。然而,對他們的好意,齊白石敬謝不敏。在他心目中,繪畫是寂寞之道,必須心境清逸,于繪事才能精益求精。他出身卑微,但從未因此自慚形穢,我們從其閑章便能看出齊白石的志趣,“木人”“木居士”“大匠之門”“芝木匠”“白石山人”“湘上老農”“有衣飯之苦人”“立腳不隨流俗轉”“我行我道”“自成家法”“三百石印富翁”,諸如此類閑章,透露了十分豐富的信息。⑥而讓人更佩服的,是他在五十七歲的年紀上,仍有衰年變法的勇氣。⑦白石老人衰年變法,起因于他對自己的工筆畫越來越不滿意?!坝嘧蛟邳S鏡人處獲觀畫冊,始知余畫過于形似,無超凡之趣,決定從今大變。人欲罵之,余勿聽也;人欲譽之,余勿喜也?!雹帻R白石勇于衰年變法,強有力的贊成者和推動者是同時代的大畫家陳師曾。陳師曾在歐洲學習西洋油畫,但中國畫的造詣也頗高。他憑慧眼看出,齊白石有天縱之才,若打破定式,往大寫意方向發(fā)展,成就未可限量。幾經琢磨,白石老人霍然悟出“大筆墨之畫難得形似,纖細筆墨之畫難得傳神”,“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陳師曾是齊白石的益友和畏友。他對齊白石的繪畫也不是一味猛夸,他曾在齊白石的《借山圖》上題詩,勸這位山民老藝術家“畫吾自畫自合古,何必低首求同群”。⑨贊成齊白石衰年變法的還有著名的大師徐悲鴻。在京城,他們曾多次合作,而且是大幅大幅地潑墨渲染,畫完了,相對莞爾一笑,“仿佛宇宙之大,惟使君與我耳”。有陳師曾和徐悲鴻這樣當世無幾的國手在一旁大力鼓動,白石老人衰年變法就底氣十足,信心十足了。⑩齊白石衰年變法終于大功告成,真正達到了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自由之境。他從自發(fā)而迄于自覺地追求“自然的精神”,他追求到了,脫卻了一身匠氣,直抵造化之美神秘的殿堂。一個人要衰年變法,勇氣之大,并不比“雖千萬人吾往矣”的俠士小,因為沒有幾位兩鬢星星的老人肯拆掉自己多年營建而成的八寶樓臺,哪怕只是幾間破落的草庵茅廬,他們也要苦苦守成,又何嘗有什么再建華宇的膽氣和心勁??如此,齊白石的偉大之處便愈加鮮明地凸顯出來。真正的天縱之才,其強大的創(chuàng)造力只受風格的羈縻,而不受年齡的限制。齊白石暮年獲得的由世界和平理事會頒發(fā)的“國際和平獎”,也不過是飄落在珠穆朗瑪峰頂的一片雪花,根本不足以增添其高度。至于“文革”中革命小將仆毀其墓碑,則說明,藝術家在這個國度不僅生前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死后也得不到必要的安寧。然而即便官方縱虐如此,仍無損其鳳凰一毛。

(選自王開林博客,有刪節(jié))(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齊白石作為一流的大畫家,特點鮮明,他心靈手巧,繪畫天賦高,勤奮多產,尤其在57歲的年紀上,勇于改變畫風。B.文中說“他一生作畫不輟,幾乎沒有節(jié)假日可言,惟有抗戰(zhàn)時滯留南京,聽說母親去世,悲痛不已,停工三天”是為了說明齊白石是一個極重感情的人。C.對北京藝專的曾一櫓教授給自己畫的頭像,齊白石不乏自嘲,但內心還是頗為滿意。D.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他人的幫助,齊白石也不例外。在他的成功中,胡沁園、鐵安、夏壽田、樊樊山、徐悲鴻等都給予他很多幫助,尤其是陳師曾,敢于規(guī)勸,更加難能可貴。E.文章結尾一段寫齊白石暮年獲“國際和平獎”,寫他死后“‘文革’中革命小將仆毀其墓碑”的事情,是交代傳主的人生遭際和最后的結局,不無同情和惋惜之情。(2)傳記開頭一段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4分)

(3)齊白石的“衰年變法”具體指什么?他變法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6分)

參考答案:(1)A(3分),C(2分),D(1分)。(2)①文中第一段簡單介紹了傳主的基本情況,②高度評價了他的地位和價值,③并用設問的形式引發(fā)讀者注意,有先聲奪人之效,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強傳記的生動性。(意思對即可,任答兩點4分)(3)指57歲上改變畫風(1分),往大寫意方向發(fā)展,追求自然精神。(1分)個人原因:不滿意自己的工筆畫,認為它過于形似。(2分)外在原因:陳師曾和徐悲鴻的大力鼓動讓他底氣十足。陳師曾認為齊白石若打破定式,往大寫意方面發(fā)展,成就不可限量;和徐悲鴻的多次合作讓他信心十足。(2分)(意思對即可)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古詩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題。(共15分)孟嘗君名文,姓田氏。齊王惑于秦、楚之毀,以為孟嘗君名高其主而擅齊國之權,遂廢孟嘗君。諸客見孟嘗君廢,皆去。馮驩乃西說秦王曰:“王亦知齊之廢孟嘗君乎?使齊重于天下者,孟嘗君也。今齊王以毀廢之,其心怨,必背齊;背齊入秦,則齊國之情,人事之誠,盡委之秦,齊地可得也。君急使使載幣陰迎孟嘗君,不可失時也。”秦王大悅,乃遣車十乘黃金百鎰以迎孟嘗君。馮驩辭以先行,至齊,說齊王曰:“今臣竊聞秦遣使車十乘載黃金百鎰以迎孟嘗君。孟嘗君不西則已,西入相秦則天下歸之,臨淄、即墨危矣。王何不先秦使之未到,復孟嘗君,折秦之謀,而絕其霸強之略?!饼R王曰:“善?!蓖跽倜蠂L君而復其相位,而與其故邑之地,又益以千戶。自齊王毀廢孟嘗君,諸客皆去。后召而復之,馮驩迎之。未到,孟嘗君太息嘆曰:“文常好客,遇客無所敢失,食客三千有余人,先生所知也。客見文一日廢,皆背文而去,莫顧文者。今賴先生得復其位,客亦有何面目復見文乎?如復見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瘪T驩結轡下拜。孟嘗君下車接之,曰:“先生為客謝乎?”馮驩曰:“非為客謝也,為君之言失。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嘗君曰:“愚不知所謂也。”曰:“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貴多士,貧賤寡友,事之固然也。君獨不見夫朝趣市朝者乎?明旦,側肩爭門而入;日暮之后,過市朝者掉臂而不顧。非好朝而惡暮,所期物忘其中。今君失位,賓客皆去,不足以怨士而徒絕賓客之路。愿君遇客如故?!泵蠂L君再拜曰:“敬從命矣。聞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保ü?jié)錄自《史記?孟嘗君列傳》)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齊國之情,人事之誠,盡委之秦

誠:實情B.君急使使載幣陰迎孟嘗君

幣:錢幣C.君獨不見夫朝趣市朝者乎

趣:同“趨”D.不足以怨士而徒絕賓客之路

徒:白白地12.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孟嘗君“得士”和“怨士”的一組是(

)(3分)A.①文常好客,遇客無所敢失

②與其故邑之地,又益以千戶B.①后召而復之,馮驩迎之

②客見文一日廢,皆背文而去C.①馮驩乃西說秦王

②如復見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D.①馮驩辭以先行,至齊,說齊王

②聞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1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孟嘗君被廢黜的原因,除了是齊王不滿其聲名蓋過了自己并獨攬了齊國的政權,還有就是齊王被秦、楚兩國散布的流言蜚語迷惑。B.眾賓客的離去反襯了馮驩的忠誠,西行游說的成功更說明了他的能力。馮驩并不同于那些雞鳴狗盜之輩。C.孟嘗君有食客三千,體現了他的禮賢下士,而他復職后準備狠狠地侮辱棄他而去的賓客,又反映了他心胸狹隘,缺乏容人之量。D.馮驩不僅善于游說,而且善于勸諫。他巧用比喻勸說孟嘗君,并真心祝愿他能恢復往日門客盈門的盛況。孟嘗君最終接受了他的建議。1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1)王何不先秦使之未到,復孟嘗君,折秦之謀,而絕其霸強之略。(3分)

(2)富貴多士,貧賤寡友,事之固然也。(3分)

參考答案:11.B

幣:禮物、財物(《屈原列傳》:“厚幣委質事楚”、《蘇武傳》:“置幣遺單于)12.

C13.D“真心祝愿他能恢復往日門客盈門的盛況”不合文意。14.(1)大王為什么不在秦國使者沒到達之前,恢復孟嘗君的官位,挫敗秦國的陰謀,斷絕它稱強稱霸的計劃。(得分點:先,折,略)(2)富貴的人多賓客,貧賤的人少朋友,事情本來就是如此。(得分點:富貴/貧賤,士,固然))

略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每題4分,共16分)朱云字游,魯人也,徙平陵。少時通輕俠,借客報仇。長八尺余,容貌甚壯,以勇力聞。年四十,乃變節(jié)從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將軍蕭望之受《論語》,皆能傳其業(yè)。好倜儻大節(jié),當世是以高之。元帝時,華陰丞嘉上封事,言“治道在于得賢。平陵朱云,兼資文武,忠正有智略,可使以六百石秩試守御史大夫,以盡其能”。上乃下其事問公卿。太子少傅匡衡對,以為“大臣者,國家之股肱,萬姓所瞻仰,明王所慎擇也。而嘉猥稱云,欲令為御史大夫,妄相稱舉,疑有奸心,漸不可長,宜下有司案驗以明好惡?!奔尉棺?。至成帝時,丞相故安昌侯張禹以帝師位特進,甚尊重。云上書求見,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謂‘鄙夫不可與事君’,‘茍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愿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余。”上問:“誰也?”對曰:“安昌侯張禹?!鄙洗笈?,曰:“小臣居下訕上,遷辱師傅,罪死不赦。”御史將云下,云攀殿檻,檻折。云呼曰:“臣得下從龍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將云去。于是左將軍辛慶忌免冠解印綬,叩頭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誅;其言非,固當容之。臣敢以死爭。”慶忌叩頭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當治檻,上曰:“勿易!因而輯之,以旌直臣?!痹谱允侵蟛粡褪耍>余偄偬?,教授諸生。時出乘牛車從諸生,所過皆敬事焉。薛宣為丞相,云往見之。宣備賓主禮,因留云宿,從容謂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東閣,可以觀四方奇士?!痹圃唬骸靶∩擞嗬粜埃俊毙桓覐脱?。云年七十余,終于家。病不呼醫(yī)飲藥。遺言以身服斂,棺周于身,土周于槨,為丈五墳,葬平陵東郭外。

(選自《漢書·朱云傳》)[注]①鄠(hù)縣,在陜西省。1、對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宜下有司案驗以明好惡

案:通“按”,察看、審察B.臣愿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余

厲:嚴厲C.以旌直臣

旌:表彰D.從容謂云曰

從容:言行舉止適度得體2、下列各句中句式特點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

)A.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B.灌夫受辱于居室C.好倜儻大節(jié),當世是以高之。

D.彼且奚適也3、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朱云鯁介忠正的一組是(

①兼資文武,忠正有智略

②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③對曰:“安昌侯張禹?!?/p>

④御史將云下,云攀殿檻,檻折

⑤未知圣朝何如耳

⑥小生乃欲相吏邪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朱云,漢時有名的高士。他少年任俠好勇,中年改節(jié)讀書,研習《易》及《論語》,由豪俠而成為名儒。

B.華陰丞認為朱云才兼文武,忠正而有智謀,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推薦他做御史大夫。這一建議卻遭到太子少傅匡衡的反對。

C.漢成帝時,朱云斥責皇帝的師傅張禹為佞臣,成帝很生氣,御史拉他下殿,他攀住欄桿硬是不肯走,于是“朱云折檻”成為一段佳話。

D.朱云生性鯁直,倜儻有大節(jié),人們很尊敬他。他對皇帝的意見也敢反駁,對宰相邀他做官婉言謝絕,病重時不請醫(yī)不喝藥,要求死后薄葬。參考答案:1.B

2.B

3.C

4.D1.警戒。3.①屬別人的評價,④說的是朱云的一個動作,⑥雖體現鯁介的一面,但忠正未體現,其余均可。4.朱云婉言謝絕宰相邀他做官事,文中從朱云話的語氣和后文“宣不敢復言”看,并非婉言,同時,宰相并沒言明讓他做官。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高漸離以筑擊始皇于是秦王大怒,益發(fā)兵詣趙,詔王翦軍以伐燕。十月而拔薊城。燕王喜、太子丹等盡率其精兵東保于遼東。秦將李信追擊燕王急,代王嘉乃遺燕王喜書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誠殺丹獻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①?!逼浜罄钚抛返?,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斬太子丹,欲獻之秦。秦復進兵攻之。后五年,秦卒滅燕,虜燕王喜。其明年,秦并天下,立號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荊軻之客,皆亡。高漸離變名姓為人庸保②,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聞其家堂上客擊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睆恼咭愿嫫渲?,曰:“彼庸乃知音,竊言是非。”家丈人③召使前擊筑,一坐稱善,賜酒。而高漸離念久隱畏約無窮時,乃退,出其裝匣中筑與其善衣,更容貌而前。舉坐客皆驚,下與抗禮,以為上客。使擊筑而歌,客無不流涕而去者。宋子傳客之,聞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見,人有識者乃曰:“高漸離也?!鼻鼗实巯渖茡糁?,重赦之,乃矐其目④。使擊筑,未嘗不稱善。稍益近之高漸離乃以鉛置筑中復進得近舉筑撲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誅高漸離,終身不復近諸侯之人。(節(jié)選自《史記·刺客列傳》)【注】:①社稷幸得血食:國家或許得到保存。血食,享受祭祀。②庸保:幫工,伙計。庸,同“傭”。③家丈人:東家,主人。④矐其目:弄瞎他的眼睛。矐,熏瞎。11.文中劃波浪線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稍益/近之高漸離乃以鉛置筑中/復進得近/舉筑撲秦皇帝/不中B.稍益近之/高漸離乃以鉛置筑中/復進/得近舉筑撲秦皇帝/不中C.稍益近之/高漸離乃以鉛置筑中/復進得近/舉筑撲秦皇帝/不中D.稍益/近之高漸離乃以鉛置筑中/復進/得近舉筑撲秦皇帝/不中12.下列是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社稷,社為谷神,稷為土神。古時的君主為了祈求國事太平,五谷豐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這叫“祭社稷”,后來“社稷”就被用來借指國家。B.皇帝,秦王嬴政統一中國,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自稱“始皇帝”。從此“皇帝”成為中國兩千年多來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呼。C.堂,中國古建筑講究“堂在前,室在后”,“堂”為行禮、交際的所在,相當于現在的客廳;“室”是內室,是堂里面住人的寢室。成語“登堂入室”比喻學問或技能從淺到深,達到很高的水平。D.筑,中國古代竹制樂器,起源于楚地,其聲悲亢而激越,在先秦時廣為流傳。荊軻西刺秦王,太子丹易水送別,好友高漸離就曾慷慨擊筑,荊軻和而歌之。13.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秦王被燕國派刺客的行為激怒,立即增派軍隊前往趙國,令王翦的軍隊去攻打燕國,之后攻克了燕國的都城薊。B.秦始皇統一天下后,派人搜查通緝燕太子丹和荊軻的門客,高漸離改變姓名藏匿在宋子做傭工。C.高漸離在得知別人知道了他的身份后,不再擔心受怕地躲藏了,于是換上了自己原來的行裝。D.秦始皇憐惜高漸離擅長擊筑,于是特別赦免了他的死罪,熏瞎了他的眼睛,留在身邊擊筑。14.把文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2)使擊筑而歌,客無不流涕去者。參考答案:11.C

12.A

13.C

14.(1)秦軍之所以追擊燕軍特別急迫,是因為太子丹的緣故。得分點:“所以”,“尤”,判斷句式,“以”。(2)(滿座賓客)請他擊筑唱歌,賓客們聽了,沒有不被感動得流著淚而離去的??键c:補充主語,使(之),“歌”,“流涕”,“去”。11.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的斷句能力。首先結合語境理解劃線句的意思,“稍益近之/高漸離乃以鉛置筑中/復進得近/舉筑撲秦皇帝/不中”這句話的意思是“漸漸地更加接近秦始皇。高漸離便把鉛放進筑中,再進宮擊筑靠近時,舉筑撞擊秦始皇,沒有擊中?!保缓笳颐~和動詞組句,如:“高漸離乃以鉛置筑中”,“舉筑撲秦皇帝”,據此可以斷開。1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學常識,回答此類題目,必須熟記文學常識的主要內容,區(qū)分文學常識的概念,仔細察看題干中的修飾限制成分。A項“社為谷神,稷為土神”表述錯誤,應是“社為土神,稷為谷神”。1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C項表述錯誤,原文“高漸離念久隱畏約無窮時”,即擔心擔驚受怕地躲藏下去沒有盡頭,而選擇恢復身份。14.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翻譯問句的能力。譯文時,應將待譯句子放回語境去理解,也應注意盡可能直譯,將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落實,補出省略成分,將特殊句式按現代漢語習慣譯出。第一句得分點:“所以”,表原因,是因為;“尤”,特別;“以”,因為。第二句得分點:補充主語,使(之),(滿座賓客)請他;“流涕”,流著淚;“去”,離去。點睛:翻譯文言首先要有語境意識,結合上下文大體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關鍵字、辨識該句句式,然后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某些特殊詞語,如官職名、地名、年號名等可不譯),注意字句的落實。翻譯時還要注意按現代漢語的規(guī)范,達到詞達句順?!緟⒖甲g文】

:于是秦王大發(fā)雷霆,增派軍隊前往趙國,命令王翦的軍隊去攻打燕國,十月攻克了薊城。燕王喜、太子丹等率領著全部精銳部隊向東退守遼東。秦將李信緊緊地追擊燕王,代王嘉就寫信給燕王喜說:“秦軍之所以追擊燕軍特別急迫,是因為太子丹的緣故?,F在您如果殺掉太子丹,把他的人頭獻給秦王,一定會得到秦王寬恕,而社稷或許也僥幸得到保存?!贝撕罄钚怕受娮汾s太子丹,太子丹隱藏在衍水河中,燕王就派使者殺了太子丹,準備把他的人頭獻給秦王。秦王又進軍攻打燕國。此后五年,秦國終于滅掉了燕國,俘虜了燕王喜。第二年,秦王吞并了天下,立號為皇帝。于是通輯太子丹和荊軻的門客,門客們都潛逃了。高漸離更名改姓給人家當酒保,隱藏在宋子這個地方作工。時間長了,覺得很勞累,聽到主人家堂上有客人擊筑,走來走去舍不得離開。常常張口就說:“那筑的聲調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侍候的人把高漸離的話告訴主人,說:“那個庸工懂得音樂,私下說是道非的?!奔抑魅私懈邼u離到堂前擊筑,滿座賓客都說他擊得好,賞給他酒喝。高漸離考慮到長久他隱姓埋名,擔驚受怕地躲藏下去沒有盡頭,便退下堂來,把自己的筑和衣裳從行裝匣子里拿出來,改裝整容來到堂前,滿座賓客大吃一驚,離開座位用平等的禮節(jié)接待他,尊為上賓。請他擊筑唱歌,賓客們聽了,沒有不被感動得流著淚而離去的。宋子城里的人輪流請他去做客,這消息被秦始皇聽到。秦始皇召令進見,有認識他的人,就說:“這是高漸離?!鼻厥蓟蕬z惜他擅長擊筑,特別赦免了他的死罪。于是薰瞎了他的眼睛,讓他擊筑,沒有一次不說好。漸漸地更加接近秦始皇。高漸離便把鉛放進筑中,再進宮擊筑靠近時,舉筑撞擊秦始皇,沒有擊中。于是秦始皇就殺了高漸離。終身不敢再接近從前東方六國的人了。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某班級擬了一個班級學習分享活動構思框架,請把這個構思框架寫成一段話,要求內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100個字。參考答案:班級學習分享活動,由小組分享和班級分享兩部分構成。其中,小組分享包括主題、書目、作業(yè)三部分;班級分享有海報展示、筆記漂流、投票評比三個環(huán)節(jié)。通過這樣的活動,同學們能進一步提高學習能力?!驹斀狻勘绢}考查的是語言表達的連貫、簡潔、通順的能力。此題是一道流程圖的語言表達題,作答流程圖類試題,首先要找準流程圖表述的中心主題,然后從流程圖箭頭的指向上去語言描述,最后是主題試題的要求,例如本題中心主題是:學習分享活動,注意照顧到圖片中的所有的內容,然后理清各個要素之間的邏輯關系。此題重點注意圖中“小組”和“班級”的任務,然后回到活動的目的“提高學習能力”。8.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選話題,另寫兩個句子,要求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句式與示例相同。(6分)情意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在于它的高低,而在于厚重;援助就像一場雨,重要的不在于它的大小,而在于適時。

參考答案:示例:生活就像一本書,重要的不在于它的厚薄,而在于啟迪;胸懷就像一片海,重要的不在于它的深淺,而在于寬廣。(注意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句式相同。格式為“……就像……,重要的不在于它的……,而在于……”。字數要與例句相同,意境要高遠,有一定哲理意味。)9.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運用,都恰當的一項是()①在全國比賽中屢獲金獎的我校藝術團,當仁不讓地承擔了這次出國演出的任務。②身處春秋鼎盛的時代,我們這些年輕人應該奮發(fā)有為,積極向上,刻苦學習,為國家和社會多做貢獻。③為了救活這家瀕臨倒閉的工廠,新上任的廠領導積極開展市場調查,狠抓產品質量和新產品開發(fā),真可謂處心積慮。④打假活動是長期的,如果我們稍有疏忽,冒牌貨又會東山再起。⑤新聞發(fā)布會上,他講話僅用了8分鐘,簡潔明了,針對性強,沒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話套話。⑥大幕緩緩拉開,伴隨著古典優(yōu)雅的音樂,十六位長袖善舞、身姿曼妙的演員,為大家表演了經典的舞蹈。A.②④ B.③④ C.①⑤ D.⑤⑥參考答案: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