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長沙市2023屆高三新高考適應性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1頁
湖南省長沙市2023屆高三新高考適應性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2頁
湖南省長沙市2023屆高三新高考適應性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3頁
湖南省長沙市2023屆高三新高考適應性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4頁
湖南省長沙市2023屆高三新高考適應性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長沙市2023屆高三新高考適應性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十八世紀德國思想家席勒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人把自己變成了斷片了?!辟Y本主義現(xiàn)代工業(yè)的一大特征就是勞動分工的進一步發(fā)展。在一個工業(yè)流水線中,每一個人只負責其中的一個工序,永遠重復著同一個動作,人被死死地捆綁在機器的一個局部上。從一定意義上說,資本主義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實際上是很不文明的,因為在這里,人不再是人,原本是完整的人變成了機器的附屬品,變成了一個個斷片,現(xiàn)代人本性的內(nèi)在紐帶斷裂了。人們的知、情、意被活活地割裂,資本主義工業(yè)文明帶來了“一代感覺遲鈍的人”。卡爾·馬克思也認為“人(勞動者)除掉吃、喝、生殖乃至住和穿之類動物性功能之外,感覺不到自己自由活動,而在人性的功能方面,他也感覺不到自己和動物方面有任何差別。動物性的東西變成了人性的東西,人性的東西變成了動物性的東西”。有人可能會提出,隨著電子信息時代的到來,機器可以自動運轉,勞動者的生活也改善了,人的勞動強度大大降低了,閑暇時間越來越多,人類是不是就可以免除人性斷片化的危險了呢?情況并非如此。西方馬克思主義者、美國學者赫伯特·馬爾庫塞認為:集中營、大屠殺、世界大戰(zhàn)和原子彈這些東西恰恰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和統(tǒng)治成就的自然結果?!叭藢θ俗钣行д鞣痛輾埱∏“l(fā)生在文明之巔,恰恰發(fā)生在人類的物質和精神成就仿佛可以使人類建立一個真正自由的世界的時刻?!边@是馬克思的弟子在20世紀向人類發(fā)出的新的警告。為了克服人性的斷片化,席勒提出了美學史上一個著名的論斷:“只有當人在充分意義上是人的時候,他才游戲,只有當人游戲的時候,他才是完整的人。”這里說的“游戲”,是指基于審美需要的審美活動,其中又以對文學藝術美的創(chuàng)造和鑒賞為主要內(nèi)容。他認定,從感覺的受動性到思維和意志的能動狀態(tài)過渡,唯一的途徑就是通過審美這一中介。因為從一定意義上說,斷片的人被束縛在單一的感覺上,其他一切肉體的、精神的能力都成了犧牲品。他們喪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園,就像一個遠離故鄉(xiāng)的游子茫然無所依歸。他們的感覺鈍化,已不能領略杜甫的“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那種自然景物的細微變化。他們的情感已經(jīng)麻木,不能體會賀鑄的“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那種無盡的愁思和“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那種溫馨的田家樂,更不會有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情和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情逸致。他們的想象力已經(jīng)萎縮,他們無法相信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和孫悟空的七十二變。他們的理解力也已下降,難以體味王維的“行到水盡處,坐看云起時”、蘇軾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等詩句中的深刻哲理。心理功能的嚴重障礙已成為斷片的人的基本特征。而審美體驗恰好就是清除心理障礙的適當途徑,它可以幫助人們恢復各種心理功能,使人的心靈進入一個無障礙的、自由和諧的境界,使人具有感性的青年性和理性的成年性,為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實現(xiàn)創(chuàng)造條件。在審美體驗的瞬間,各種心理器官完全暢通,達到了自由和諧境界。因此,我們說審美是自由在瞬間的實現(xiàn),審美是苦難人生的節(jié)日,是由斷片的人到全面發(fā)展的人的一個中介。在文學藝術的審美體驗的瞬間,人的感知、回憶、聯(lián)想、想象、情感、理智等一切功能都處于最自由的狀態(tài),人的整個心靈暫時告別現(xiàn)實而進入自由的境界。現(xiàn)實中一切不可能,在審美的瞬間變成一切都可能。而文藝則賦予人一種審美語言,使人能與他人對話,又能與自己的心靈對話。在文藝作品中,文學又具有特殊的意義,因為文學是語言的藝術,世界上沒有什么事物、情感、思想和幻想是文學不能寫的。文學能夠深刻地表現(xiàn)其他藝術無法表現(xiàn)的東西,從這個意義上,我們似乎可以把文學稱為藝術之母??傊?,審美給予人以充分的選擇自由,使人性的殘缺變成人性的完整,斷片的人通過審美的中介走向全面發(fā)展的人。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學藝術的審美對人來說絕不是可有可無的游戲,而是人所需要的一種生存形式。(摘編自童慶炳《談審美與人的全面發(fā)展》)材料二:要推行審美教育,需要創(chuàng)造何種條件?我以為,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是必要條件。因為審美本身是一種超功利性的活動。美感的超功利性觀點,是康德提出來的,經(jīng)席勒加以發(fā)揮,而為我國許多美學家所認同。王國維說:“美之性質,一言以蔽之,曰可愛玩而不可利用者是已。雖物之美者,有時亦足供吾人之利用,但人之視為美時,決不計及其可利用之點。其性質如是,故其價值亦存于美之自身,而不存乎其外。”(《古雅之在美學上之位置》)蔡元培說:“美以普遍性之故,不復有人我之關系,遂亦不能有利害之關系?!?《美學觀念》)朱光潛則以人們?nèi)绾螌Υ潘蔀槔?,認為除了“實用的”與“科學的”兩種態(tài)度之外,還有一種“審美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是“把全副精神都注到松的本身上面,古松對于他便成了一個獨立自足的世界”(《談美》)。但儒家重在政治哲學與倫理哲學,即使對于審美的文學藝術,也總要拉扯到“為君”“為父”上去,使之成為“教訓文學”或“教訓藝術”,弄得毫無美感可言。在這種思想影響之下,文學藝術中的審美愉悅被忽視,而正是這種審美愉悅,才能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這就是藝術的無用之用。美,是要慢慢欣賞,細細感悟的。朱光潛《談美》一書最后一篇的題目是:“慢慢走,欣賞?。 边@是引用景物優(yōu)美的阿爾卑斯山谷中公路標語牌上的話。作者說:“許多人在這車如流水馬如龍的世界生活,恰如在阿爾卑斯山谷中乘汽車兜風,匆匆忙忙地急馳而過,無暇一回首流連風景,于是這豐富華麗的世界便成為一個了無生趣的囚牢。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宗白華的美學著作索性就叫作《美學散步》,書前有一篇《小言》,專說散步對美學研究的意義:“散步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行動,它的弱點是沒有計劃,沒有系統(tǒng)。看重邏輯統(tǒng)一性的人會輕視它,討厭它,但是西方建立邏輯學的大師亞里士多德的學派卻喚做‘散步學派’,可見散步和邏輯并不是絕對不相容的?!边@話當然是針對審美感受而言的,但從書本里走出來,以審美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的道理,卻是實在的。(節(jié)選自吳中杰《審美感受與余裕心》,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認為,資本主義現(xiàn)代工業(yè)割裂了現(xiàn)代人本性的內(nèi)在紐帶,集中營、大屠殺、世界大戰(zhàn)和原子彈這些東西恰恰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和統(tǒng)治成就的自然結果。B.心理功能的嚴重障礙已成為斷片的人的基本特征。他們感覺鈍化,情感麻木,想象力萎縮,理解力也已下降,無法擁有自已的精神家園。C.儒家重在政治哲學與倫理哲學,他們把文學藝術變成“教訓文學”或“教訓藝術”,忽視了審美愉悅。這就是藝術的無用之用。D.美是需要慢慢感悟的,表現(xiàn)在具體行動中,就是無計劃、無目的、不成系統(tǒng),這也是宗白華《美學散步》書名的由來。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圍繞席勒提出的“人性的斷片化”這一問題,從產(chǎn)生的緣由、問題的發(fā)展、解決的路徑三個層面縱向展開。B.馬爾庫塞認為人對人最有效的征服和摧殘恰恰發(fā)生在文明之巔,這說明生產(chǎn)力發(fā)展并不能讓人感受到物質和精神的自由。C.“美”是不考慮其實用價值的,“美”本身就是一種價值,這就是說美、美感、審美活動的突出特點是超功利性。D.由蔡元培所說“美以普遍性之故,不復有人我之關系,遂亦不能有利害之關系”分析可知,審美是人與世界相互交融、物我合一的一種關系狀態(tài)。3.下列選項最不能體現(xiàn)材料一中“文學藝術的審美體驗”的一項是(3分)A.“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贈秀才入軍》)B.“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秦觀《浣溪沙》)C.“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觀刈麥》)D.“邀我登云臺,高揖衛(wèi)叔卿?;谢信c之去,駕鴻凌紫冥?!?李白《古風五十九首》)4.席勒說:“只有審美的趣味才能導致社會的和諧,因為它在個體身上奠定和諧?!闭埥Y合材料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4分)5.請結合材料談談怎樣才能更好地推行審美教育。(4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掛雪的樹枝不垂淚遲子建【1】在我居室的下面,奮斗路的另一側,原本是有兩座平房的。一座是食雜店,另一座是酒店。食雜店鋪著縫隙很大的木質的地板,走上去嘎吱嘎吱地響。貨架也是木制的,動人的醋香味和暖洋洋的甜香氣在黯淡的室內(nèi)四處彌漫,給周圍的平民百姓以許多方便。店的角落有一部公用電話,是黑色的撥盤電話,式樣古老,與店的氣息很協(xié)調(diào)。只要短了柴米油鹽,我便踅進店里。而毗鄰食雜店的酒店,卻不曾光顧,只見它的門臉刻意裝飾過,門前還吊著四盞紅色宮燈。一排婆娑的柳樹站在兩座平房前,幾乎與屋脊同高。那時我有個天真的想法,平房永遠是平房,而柳樹年年長高,最終柳樹會覆蓋了那有著猩紅色屋頂?shù)钠椒?,繁茂枝葉的加冕會使平房更加充滿童話色彩。然而童話終歸是童話,那兩座平房忽然在一日間被拆得成為一片廢墟,幾輛卡車將碎磚裂瓦、廢土朽木清理干凈后,那里就可怕地成為另一座大廈的基地。那有著古樸情調(diào)的平房消失了,還有那一排我企望形成一片濃郁綠云的柳樹也消失了。那天我站在樓上,發(fā)現(xiàn)對面橫七豎八地躺著一片被砍伐了的柳樹,白色的傷口分外奪目,而它們的枝條分明已經(jīng)柔軟了,畢競春天近了。平房消失了。柳樹消失了。原本開闊的視野不久就被一座鋼筋水泥建筑的大廈所遮擋。工地傳來徹夜不息的打夯聲。室內(nèi)不得安寧,我便到圖書館尋清靜去。在讀書氣氛頗濃的社科閱覽室,我被沙汀先生的《睢水十年》吸引住了。文中主要記敘一九三九年沙汀由延安返回四川一路上的所見所聞。連綿的戰(zhàn)火、生活的困窘并沒有使他們喪失對文學的信心。文中還提到了許多現(xiàn)當代文學中的知名人物,這些人大多已經(jīng)作古。這樣質樸親切的敘述風格和文中所提到的那些已故的文學大師,不知怎的忽然讓我想起已故的林予[2]老師以及珍藏于我手中的他生前的幾冊藏書。大約是前年,得知林予老師患了癌癥,去年春天,就傳來了他病情加重的消息。有一天在街上碰見小黑,她告知剛帶女兒去醫(yī)院看過林予老師?!跋莸锰貏e厲害,身體已經(jīng)開始浮腫了?!毙『谶@樣對我說。我心下戚然。我記憶當中的林予,超然客公眾號是一個和善的神態(tài)怡然的長者,他寬厚的笑容和溫和的話語給我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在是否探望林予老師的問題上,我矛盾了很久。是記住一個人生命旺盛時期的自然神態(tài)呢,還是記住一個人垂死前的非人的表情?我選擇了前者。我更愿意記住一個人正常生活時的影子,那么在我的記憶中,他就是平靜故去的。林予老師去世后不久,冬天便來到了。我和左泓去看望林予的夫人趙潤華老師。我們在江邊下了車,沿著江岸的斯大林公園朝前走。那天氣壓很低,松花江還未完全封凍,黑褐色的樹木披著密密實實的白霜,這高傲的延伸著的樹掛使我們恍若走進一座充滿哀悼氣息的靈堂。沒有四壁的靈堂,靈魂可以直接面對蒼天、樹影、朔風,想必靈魂也是自由的吧。林予老師的遺像懸掛在書柜上。那正是我記憶當中的他,和善親切、淡泊寧靜。趙潤華老師明顯消瘦了,頭上也有了白發(fā)。她拿出一捆書讓我挑選一下,書是林予老師生前的藏書。我從中選擇了幾冊:《黑龍江農(nóng)事》《中國的墾殖》《蘇聯(lián)的遠東地區(qū)》《墾殖學》等。其中的《墾殖學》是商務印書館于民國二十四年出版的,扉頁上有林予老師的簽名以及購書日期——一九六二年東安市場。一九六二年,我還沒有出生,而林予老師已經(jīng)買到這本書為記述墾荒生活做準備了。當我把這幾冊書提回居室,一本本地翻閱它們的時候,心情是十分復雜的。在《墾殖學》的插頁中,林予老師在割稻器、施肥器、三段空心壓土器的圖形下面都用紅筆畫上了標記。讓人想到他不是去當作家,而是一心一意要做個荷鋤種谷的農(nóng)人。書頁里透出一股植物生長的氣息,可以想見林予老師對待工作有多認真和嚴肅。這是一個文學前輩留給后人的最大遺產(chǎn)。歲月的浮塵使那幾冊書紙頁泛黃,時間多么無情,它銷蝕了一個人的激情、愛情、親情和才華。如果上天因為給予了人的生命而要收回人的生命的話,那么上天收回的只是人的凡身軀殼,上天收不走人的精神成就。從圖書館出來,聽著建筑工地單調(diào)的打夯聲,我又一次想起了初冬松花江岸那些美麗的樹掛。如果是雨落在樹上,樹就會垂淚。而如果是霜雪落在樹上,樹就仿佛擁有了無數(shù)顆雪亮的白牙。能讓人看見白牙,那樹必定是燦爛地笑著。如果善良的人果真去了另一個世界,林予老師,您一定就會在另一個世界?,F(xiàn)在又是哈爾濱開花的時令了,另一個世界也開花了嗎?(選自2016年出版的遲子建散文集《云煙過客》)注:【1】遲子建:1964年2月27日出生于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漠河市北極村?!?】林予:曾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黑龍江分會副主席。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平房的消失以及鋼筋水泥建筑大廈的落成,使得作者內(nèi)心產(chǎn)生出一種不安,也傳達出淡淡的感傷情緒。B.在回憶林予老師的過往時,作者用“和善”“怡然”“寬厚”“溫和”等詞來描述,其內(nèi)心渴望將老師最美好的形象保留下來。C.當作者翻閱《墾殖學》中林予老師留下的標記時,主要感慨的是文學前輩在農(nóng)業(yè)研究上作出的貢獻和留給我們的研究成果。D.文章最后,作者由哈爾濱開花的時令聯(lián)想“另一個世界”也可能開花,在憂傷的氛圍中傳遞出撫慰心靈的溫情。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在對“平房”“柳樹”進行描寫時,融入了個人的情感,景與情交融在一起,深化了作者的情感體驗。B.文章插敘了我與小黑的交流以及翻閱林予老師藏書引發(fā)感慨的一段往事,敘事中穿插了作者的情感表達與生命思考。C.建筑工地的打夯聲勾連現(xiàn)實與回憶,從“不安寧”到尋求“安寧”,最后聯(lián)想到松花江“掛雪的樹枝”,回扣標題,全文讀來行云流水,意味深長。D.文章倒數(shù)第二段呼應老師逝世的往事,為后文作情感鋪墊,重點表達了作者對林予先生生命消逝、才華銷蝕的惋惜。8.本文借“掛雪的樹枝”來表達對林予老師的緬懷之情,請你結合文本說說這種表達方式有什么好處。(6分)9.作者為什么沒有在林予老師病情加重的時候去醫(yī)院探望?請談談你的理解。(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貞觀三年,太子少師李綱有腳疾,不堪踐履。太宗賜步輿,令三衛(wèi)舉入東宮,詔皇太子引上殿,親拜之,大見崇重。綱為太子陳君臣父子之道,問寢視膳之方,理順辭直,聽者忘倦。太子嘗商略古來君臣名教,竭忠盡節(jié)之事,綱懍然曰:“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為難,綱以為易。”每吐論發(fā)言,皆辭色慷慨,有不可奪之志,太子未嘗不聳然禮敬。貞觀六年,詔曰:“朕比尋討經(jīng)史明王圣帝曷嘗無師傅哉前所進令遂不睹三師之位意將未可何以然?黃帝學大顛,顓頊學錄圖,堯學尹壽,舜學務成昭,禹學西王國,湯學威子伯,文王學子期,武王學虢叔。前代圣王,未遭此師,則功業(yè)不著乎天下,名譽不傳乎載籍。況朕接百王之末,智不同圣人,其無師傅,安可以臨兆民者哉?《詩》不云乎:‘不愆不忘,率由舊章。’夫不學,則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杉粗?,置三師之位?!必懹^八年,太宗謂侍臣曰:“上智之人,自無所染,但中智之人無恒,從教而變,況太子師保,古難其選。成王幼小,周、召為保傅。左右皆賢,日聞雅訓,足以長仁益德,使為圣君。秦之胡亥,用趙高作傅,教以刑法,及其嗣位,誅功臣,殺親族,酷暴不已,旋踵而亡。故知人之善惡,誠由近習。朕今為太子、諸王精選師傅,令其式瞻禮度,有所裨益。公等可訪正直忠信者,各舉三兩人?!必懹^十一年,以禮部尚書王珪兼為魏王師。太宗謂尚書左仆射房玄齡曰:“古來帝子,生于深宮,及其成人,無不驕逸,是以傾覆相踵,少能自濟。我今嚴教子弟,欲皆得安全。王珪,我久驅使,甚知剛直,志存忠孝,選為子師。卿宜語泰,每對王珪,如見我面,宜加尊敬,不得懈怠?!鲍曇嘁詭煹雷蕴帲瑫r議善之也。(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尊敬師傅》)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朕比尋討經(jīng)史明王/圣帝曷嘗無師傅哉/前所進令遂不睹三師之位/意將未可/何以然B.朕比尋討經(jīng)史明王/圣帝曷嘗無師傅哉/前所進令/遂不睹三師之位意將未可/何以然C.朕比尋討經(jīng)史/明王圣帝曷嘗無師傅哉/前所進令/遂不睹三師之位/意將未可何以然D.朕比尋討經(jīng)史/明王圣帝曷嘗無師傅哉/前所進令遂不睹三師之位/意將未可/何以然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拜”是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種禮節(jié)?!吨芏Y》記載了九拜之禮,包括稽首、頓首、肅拜等。B.“不愆不忘,率由舊章”與“匪我愆期”(《詩經(jīng)·氓》)兩句中的“愆”字含義相同。C.三師,北魏以來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師”,品級列正一品,但僅為虛銜,無實職。D.“誠”在文中意為“確實,的確”,“誠”還有“如果”之意,例如“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諫太宗十思疏》)。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太子少師李綱患有腳痛的疾病,不能穿鞋走路。太子命令侍衛(wèi)抬他進入東宮,這是太子尊重自己老師的表現(xiàn)。B.唐太宗認為他在百王之后統(tǒng)領天下,才智與圣人有所差別,要是沒有師傅,是不能夠君臨天下的。C.因為秦二世胡亥的師傅趙高教他刑法,所以胡亥繼位后,就誅戮功臣,屠殺親族,結果很快就滅亡了。D.因為王珪個性剛直、心存忠孝,所以選擇他來擔任魏王的老師。王珪也用為師之道來要求自己,得到了當時的好評。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夫不學,則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2)左右皆賢,日聞雅訓,足以長仁益德,使為圣君。14.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的開創(chuàng)者唐太宗不僅有著卓越的政績,還十分重視子女教育,請你簡要概括文中他在教育后代尊敬師傅方面做了哪些事。(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文后各題。臨江仙·再用前韻送祐之①弟歸浮梁辛棄疾鐘鼎山林都是夢,人間寵辱休驚。只消閑處過平生:酒杯秋吸露,詩句夜栽冰②。記取小窗風雨夜,對床燈火多情。問誰千里伴君行?曉山眉樣翠,秋水鏡般明?!咀⑨尅竣俚v之:辛祐之,辛棄疾的族弟。②裁冰:比喻構思新穎精巧。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鐘鼎”和“山林”代指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一個“夢”字表明無論何種選擇都是虛幻的,所以可以坦然面對。B.“人間寵辱休驚”句意為對人世間的榮辱得失,不要感到心驚。詩人認為只需要在清靜閑適中自由自在地度過一生。C.“酒杯秋吸露”一句寫了在秋季用酒杯承接清露的情形,表達了詞人告誡祐之要安于清貧。D.本詞不同于作者的豪情愛國之作,加入了家居閑適的場景,總體上呈現(xiàn)出和諧沖淡、舒緩雍容的特點。16.請結合本詞的下片分析作者是如何表達豐富情感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中央領導人曾引用《論語·泰伯》里的一句話向全國各族各界青年和廣大海外中華青年說道:“,。”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是當代中國青年必須和必將承擔的重任。(2)杜牧的《阿房宮賦》中,“,”兩句,意在諷喻唐朝統(tǒng)治者如果不吸取教訓,就會重蹈歷史的覆轍。(3)《紅樓夢》里林黛玉在《葬花吟》里寫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黛玉悲泣春花,悲哀命運,《葬花吟》也是她的墓志銘。而借花來表達悲涼的情感,在唐詩宋詞里多次出現(xiàn),例如:“,。”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甘肅省博物館文創(chuàng)中心現(xiàn)有工作人員近40人,其中設計師團隊15人,90后占80%。年輕人更了解年輕人,對流行趨勢來說更能心領神會,這對啟示文創(chuàng)設計靈感很有幫助。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從一個點子到最終成品,平均需要3到6個月。點子或者創(chuàng)意,常常是靈光一閃,①_。因此,團隊中每個人都應該捕捉靈感,及時創(chuàng)作,力爭制作出最滿意的產(chǎn)品。在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孕育過程中,產(chǎn)品經(jīng)理也會介入。超然客公眾號面對設計師們②的創(chuàng)意,產(chǎn)品經(jīng)理王紅把自己比作“拽韁繩的人”?!氨热?,用什么材質呈現(xiàn),是塑料、金屬、樹脂,還是毛絨?尺寸多大?顏色如何搭配?這些細節(jié)都由產(chǎn)品經(jīng)理把關?!彼f。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讓承載厚重歷史的文物走向大眾,一方面大眾通過產(chǎn)品進一步了解文物,另一方面也會向博物館反饋,甚至希望提供個性化定制產(chǎn)品?!斑@正是我們期待的,通過博物館與觀眾的雙向互動,進一步拓展文物的生命力。”為此,博物館更要嚴格把關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質量。文物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要注重品控,做到品質與顏值并存。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的“外皮”可以輕松有趣,但最終展示的是_③_的“瓤兒”?!澳阋矛F(xiàn)代方式詮釋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鄙蛎鹘苷f,通過接地氣的方式讓人們對文物產(chǎn)生興趣,繼而才能走近。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3分)19.結合文段所給語境,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A.產(chǎn)品經(jīng)理王紅把自己比作“拽韁繩的人”剛才那幾個是自己人,最近才聯(lián)系上的B.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讓承載厚重歷史的文物走向大眾與會教師結合當前歷史統(tǒng)編教材進行分享C.你要用現(xiàn)代方式詮釋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請你選三名學生參加下個月的演講比賽D.通過接地氣的方式讓人們對文物產(chǎn)生興趣,繼而才能走近閱讀這一本書,會讓我們更好地走近《紅樓夢》中的人物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菜籃子”一頭連著農(nóng)民群體,一頭連著城鎮(zhèn)居民。①,“菜籃子”連著“菜園子”,關系農(nóng)民的錢袋子。從播種、澆水、剔苗、施肥直到成熟,蔬菜豐產(chǎn)來得不容易。眼下天氣越來越冷,②,蔬菜就只能爛在地里,農(nóng)戶的生產(chǎn)收入就會受到影響。從需求側看,蔬菜供給關系城鎮(zhèn)居民一日三餐,菜價波動也容易引發(fā)其他農(nóng)產(chǎn)品價格聯(lián)動。民以食為天,保供給就是保民生。解決蔬菜滯銷問題、全面提升“菜籃子”穩(wěn)產(chǎn)保供能力刻不容緩?!安嘶@子”產(chǎn)品易腐爛、難保存、價格運行空間大,產(chǎn)銷銜接的難度自然大。當務之急是暢通鮮活農(nóng)產(chǎn)品“綠色通道”,給田間地頭的蔬菜找到去處。對各地來說,有必要進一步③,既引導本地龍頭企業(yè)做好農(nóng)超對接、農(nóng)社對接、直采直供等,也要努力拓展外埠貨源,積極組織產(chǎn)銷對接。當前,線上購物需求旺盛。各地可以嘗試對農(nóng)產(chǎn)品線上消費實施專項補貼,或在線上搭建信息共享的供銷互助平臺,號召全社會消費助農(nóng)。只有多措并舉打通流通堵點,才能及時解決蔬菜滯銷賣難問題,確保蔬菜等鮮活農(nóng)產(chǎn)品及時出村、上路、進城、上桌。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6分)22.簡述第二段的主要內(nèi)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關系的句子,表達簡潔流暢,不超過65個字。(4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書法用筆有方筆和圓筆之分。方筆即筆畫起筆處和運筆中呈方形,如魏碑、唐楷中的歐體等可為典范,棱角分明而能給人剛毅正直之感。圓筆即筆畫起筆處和運筆中呈圓形。如篆書、漢隸等可謂典范,圓潤靈活而能給人通達圓融之感。項穆則在《書法雅言》中說道:“圓而且方,方而復圓,正能含奇,奇不失正,會于中和,斯為美善。”確實如此,方筆與圓筆,處理和諧才是書法的妙境所在。以上材料對我們當代青年無論是做人還是處世都具有啟示意義。對此,你有怎樣的感悟與思考?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1.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材料內(nèi)容的能力。A項,張冠李戴。“集中營、大屠殺、世界大戰(zhàn)和原子彈這些東西恰恰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和統(tǒng)治成就的自然結果”是西方馬克思主義者、美國學者赫伯特·馬爾庫塞的觀點。C項,指代錯誤?!斑@就是藝術的無用之用”中的“這”,原文中是指“審美愉悅,才能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D項,無中生有。根據(jù)材料一“散步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行動,它的弱點是沒有計劃,沒有系統(tǒng)”一句,可見審美和散步有諸多相似點,但沒有“無目的”一說,屬于無中生有。此外,宗白華“美學散步”的由來并非是因為它“無計劃、無目的、不成系統(tǒng)”,原文中相應的這段引文,意在解說散步對美學研究的意義。2.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概括分析材料內(nèi)容的能力。B項,“這說明生產(chǎn)力發(fā)展并不能讓人感受到物質和精神的自由”錯誤。由原文“人(勞動者)除掉吃、喝、生殖乃至住和穿之類動物性功能之外,感覺不到自己自由活動”可知,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還是給人類的物質生活提供了自由的,馬爾庫塞的觀點更多指向人類的精神困境。3.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和論據(jù)的能力。材料一說“在文學藝術的審美體驗的瞬間,人的感知、回憶、聯(lián)想、想象、情感、理智等一切功能都處于最自由的狀態(tài),人的整個心靈暫時告別現(xiàn)實而進入自由的境界?,F(xiàn)實中一切不可能,在審美的瞬間變成一切都可能?!盋項選取的內(nèi)容停留在日常生活層面,而其他選項均涉及文學作品情緒的表達與心靈的釋放帶來的審美體驗。4.①工業(yè)流水線造成現(xiàn)代人本性的內(nèi)在紐帶斷裂,科技的發(fā)展也沒能免除人性斷片化的危險,還可能造成“人對人最有效的征服和摧殘”。②從感覺的受動性到思維和意志的能動狀態(tài)過渡,唯一的途徑就是通過審美這一中介。③審美給予人以充分的選擇自由,使人性的殘缺變成人性的完整,使人的心靈進入自由和諧的境界。④正是這種審美愉悅,才能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并以審美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進而成就社會的和諧。(每點1分)5.①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不尋求直接的實際利益的自我滿足,而是以非理性體驗活動與世界相互交融,慢慢欣賞,細細感悟。②充分發(fā)揮文學藝術的審美功能,加強對文學藝術美的創(chuàng)造和鑒賞,幫助人們恢復各種心理功能,并能從書本里走出來,以審美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每點2分)6.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解讀文本細節(jié)的能力。作者是在翻閱林予先生各類收藏的書籍時,心情便十分復雜。一方面睹物思人,收藏的書籍勾起了作者對先生的回憶,悲傷之情油然而生;另一方面作者以《墾殖學》為例,重點描述了林予先生對待工作認真嚴謹?shù)募毠?jié),以此表達對前輩的崇敬之情,而這些書籍所承載的遠不止知識,書籍是先生留給后人精神遺產(chǎn)的載體,因此作者在此刻收獲得更多的是林予先生隨著他的文字留下來的精神財富,而不是在農(nóng)業(yè)專業(yè)領域作出的貢獻。7.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文章倒數(shù)第二段確有作者對歲月無情,以及林予先生才華銷蝕的惋惜,但是從本段的落腳點“上天收不走人的精神成就”,以及結尾“燦爛地笑著”“您一定就會在另一個世界”“另一個世界也開花嗎”,超然客公眾號可以看出作者在悲傷之中仍保有撫慰心靈的溫情,而標題中的“不垂淚”更是明確地表達出這一情感傾向。遲子建散文世界中的蒼涼多引發(fā)她對生命意義的哲理思考,但她仍對生命溫柔以待。很多評論家表示遲子建的作品有著“溫情”“溫暖”的基調(diào)。她總強調(diào)“我作品中的'暖’是蒼涼當中的溫暖”,也認為“真正的溫暖,是從蒼涼和苦難中生成的!能在浮華的人世間,拾取這一脈溫暖,讓我覺得生命還是燦爛的”(《鎖在深處的蜜》)。8.(1)“掛雪的樹枝”更具形象性與感染力:文中“黑褐色的樹木披著密密實實的白霜”和“霜雪如同雪亮的白牙,落雪的樹燦爛地笑著”,將“掛雪的樹枝”的姿態(tài)展現(xiàn)出來,更具感染力。(2分)(2)用“掛雪的樹枝”傳達情感更加含蓄婉轉:本無生命的“掛雪的樹枝”展現(xiàn)出的“高傲”姿態(tài),成為林予先生精神的象征,含蓄婉轉地傳達了作者對敬愛老師的思念與贊美。(2分)(3)情感表達更為深沉與厚重:文末將失落而深沉的情感寄托于美好的意象之上以此感悟生命逝去的無奈,使得溫情中隱藏的悲傷之情更加深沉與厚重。(2分)【解析】運行形象思維升華感傷的情緒,強化感染力:文中多處描寫“掛雪的樹枝”從顏色和形態(tài)上展現(xiàn)出“掛雪的樹枝”的姿態(tài),比喻和擬人手法的運用使得形象更加生動,強化了文章的感染力;將“掛雪的樹枝”“高傲”的姿態(tài)與“林予老師”建立起關聯(lián)進而明確標題“掛雪的樹枝不垂淚”蘊含的深意,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敬愛老師的思念與贊美;林予老師的離去讓作者內(nèi)心產(chǎn)生了巨大的哀傷與無奈,文末“落雪的樹枝燦爛地笑著”使得這種悲傷之情更加深沉。9.(1)原因是作者想記住林予老師“生命旺盛時期的自然神態(tài)”,記住一個人正常生活時的影子,留下“他就是平靜故去的”記憶。(2分)(2)作者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他對過往美好的眷念,想留下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這種情感與他想留下對“平房”“柳樹”美好意境的期盼是一致的。(2分)(3)留住“世界上最美好的記憶”是作者對人生、社會美好的期盼,也是對待生活的一種態(tài)度。(2分)【解析】分層賦分。表面是作者想留住林予老師最美好的印象,往深層挖掘,是對“美”的眷念和期盼,是作者對待生活的一種態(tài)度。言之成理即可。10.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的斷句能力。句意:我近來研讀經(jīng)典,知道古代英明的帝王、圣賢的君子都不能沒有師傅。前時進上待批的詔令竟然未設三師之位,我認為不好,為什么這樣呢?11.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掌握文化常識和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B.“愆”在文中是指“犯錯”,而《氓》里的意思是“拖延”。意思不同。12.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概括分析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太子命令侍衛(wèi)抬他進入東宮”錯誤,文中“太宗賜步輿,令三衛(wèi)舉入東宮”一句的意思是“于是唐太宗賞賜給他一輛代替步行的“車子”,并命令侍衛(wèi)抬他進入東宮”,說明命令侍衛(wèi)抬李綱進入東宮的人是唐太宗而不是太子。13.(1)不學習,就不能明白古時治國的道理,(像這樣)卻能統(tǒng)領天下,獲得太平的,歷史上還沒有過這樣的人。(2)身邊的人都是賢人,每天他都能聽到有益的教誨,這足以增長他的仁義道德,使他成為圣君?!窘馕觥?1)“不明古道”譯為“不能明白古時治國的道理”,1分;“致”譯為“達到、獲得”1分;“未之有也”是賓語前置句,1分;句意1分。(2)“左右”,譯為“身邊的人”,1分;“日”,譯為“每天”,1分;“雅訓“譯為有益的教誨”,1分;“長”譯為“增長”,1分。14.(1)增設“三師”,教育太子;(2)為諸皇子求訪德才兼?zhèn)涞牧紟?(3)對諸皇子提出尊重師傅的具體要求。(每點1分,其余答案言之成理也可。)【解析】根據(jù)文中“可即著令,置三師之位?!笨芍铺诘呐e動之一是“增設三師”,;從“公等可訪正直忠信者,各舉三兩人”可知舉動之二是“求取良師”;從“詔皇太子引上殿,親拜之”和“卿宜語泰,每對王珪,如見我面,宜加尊敬,不得懈怠?!钡日Z中可以得知舉動之三是對皇子們提出具體要求。每點1分。譯文:貞觀三年,太子少師李綱患有腳痛的疾病,不能穿鞋走路。于是唐太宗賞賜給他一輛代替步行的“車子”,并命令侍衛(wèi)抬他進入東宮,還下詔命令皇太子親自迎接他上殿,親自行禮作揖,以示對他的敬重。李綱為太子講述君臣父子之間的禮儀,還有日常飲食起居方面的禮節(jié),道理明暢,言語直白,讓聽者不知疲倦。太子曾經(jīng)與李綱商討自古以來君臣之間的倫理綱常,以及效忠盡節(jié)之事,李綱正氣凜然地說:“受托于先王,身負輔佐儲君的使命,古人認為這件事十分困難,臣卻以為十分容易?!泵慨斦撈鸫耸?,李綱一臉正氣,言語激昂,透露出一種剛正堅定的志向,太子每次都為之肅然起敬。貞觀六年,唐太宗下詔說:“我近來研讀經(jīng)典,知道古代英明的帝王,圣賢的君子都不能沒有師傅。前時進上待批的詔令竟然未設三師之位,我認為不好,為什么這樣呢?昔日,黃帝向大顛求教,顓頊向錄圖問學,堯以尹壽為師,此外,舜向成昭學習,禹在西王國求學,湯學威子伯,文王學子期,武王學虢叔。前代圣明的君王,如果沒有遇到這些名師的點化,他們的功績就不能廣布天下,自己的聲名也不能名垂史冊。何況我在百王之后統(tǒng)領天下,才智與圣人有所差別,要是沒有師傅,怎么能夠君臨天下呢?《詩經(jīng)》上不是說:'要想不犯錯誤不忘教訓,都必須從舊的規(guī)章制度入手’。不學習,就不能明白古時治國的道理,(像這樣)卻能統(tǒng)領天下,獲得太平的,歷史上還沒有過這樣的人。應馬上發(fā)布命令,設立三師的職位?!必懹^八年,唐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上等智能的圣人,當然不會沾染惡習,但中等智能的人不穩(wěn)定,他們的性情會隨著教育而變化,況且太子的師傅,在古代就很難挑選。周成王即位時年紀幼小,周公、召公做他的太保太傅,身邊的人都是賢人,每天他都能聽到有益的教誨,這足以增長他的仁義道德,使他成為圣君。秦二世胡亥,用趙高做師傅,趙高教他刑法,胡亥繼位后,就誅戮功臣,屠殺親族,殘酷暴虐到了極點,結果很快就滅亡了。由此可知人的善惡,確實受身邊人的影響。我如今要給太子、諸王精心挑選師傅,讓他們耳濡目染禮儀法度,對自身的修養(yǎng)有所補益。諸位大臣,你們可求訪正直忠信的人,各自推薦三兩個人作為候選?!必懹^十一年,太宗任命禮部尚書王珪兼任魏王的老師。唐太宗對尚書左仆射房玄齡說:“自古以來的帝王之子,生長于深宮之中,等到他們長大成人,沒有一個不是驕奢淫逸的,因此相繼滅亡,很少有能夠自救的。我現(xiàn)在嚴格教育子弟,希望他們都能夠保全自己。王珪是我長期任用的人,我非常了解他剛直的個性,他心存忠孝,因此選擇他來擔任皇子的老師。你應該告訴魏王李泰:每次見到王珪,就如同見到我一樣,應該倍加尊敬,不能懈怠?!蓖醌曇灿脼閹熤纴硪笞约?,得到了當時的好評。15.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賞析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熬票镂丁币鉃橹辉盖镲嬋缤事吨谰?,而不是“用酒杯承接清露”,更無告誡弟弟安于清貧之意,此句是詞人希望弟弟能達觀淡泊,寄情美酒與詩句。16.(1)通過虛寫(或想象)手法表達對往昔時光的懷念、對親情的珍惜(1分)。下片前兩句截取了往昔相聚的畫面:“記取小窗風雨夜,對床燈火多情?!睂懗隽孙L雨之夜兩人挑燈不寐、聯(lián)床夜話的畫面,表達了作者對過往二人相聚時光的懷念。(1分)。(2)通過設問和以景結情的手法,表達了對弟弟獨自遠行的擔心和自我寬慰(1分)?!皢栒l千里伴君行?”超然客公眾號問有誰可以陪伴弟弟遠行,表達了對遠行弟弟的擔憂,自問自答,答日有明媚的山水千里相伴,可以消解旅途的孤獨寂寞,又有自我寬解之意。用“曉山眉樣翠,秋水鏡般明”這樣美好景色作結,余韻悠長。(1分)。(3)通過比喻和對偶的手法表達了對即將遠行的弟弟旅途的祝愿和錦繡前程的美好希冀(1分)?!巴砩健睂Α扒锼倍际瞧陶Z,“翠”對“明”,對仗工整。將晚山比作翠眉,將秋水比作明鏡,寫出了山水之清麗,旅途因此而不單調(diào),蘊含了詞人對弟弟錦繡如景的前程的美好祝愿。(1分)?!窘馕觥勘驹~大意為:不管是錦衣玉食的官宦生活,還是嘯吟山林的隱居生涯,都是一樣的,都不過虛無的夢幻。人世間的榮辱得失,不要感到心驚。只需要在清靜閑適中自由自在地度過一生:秋來飲美酒,冬到吟佳句,有了好心情,觸處皆畫境。你該不會忘記,當年風雨之夜,我們窗前相聚;油燈之前,我們閑坐暢談。如今,你要遠去浮梁,這漫漫長途有誰伴你而行?好在還有一路的好風景:傍晚,山巒秀美青翠,宛如佳人的雙眉;秋水澄澈透明,好像晶瑩的明鏡。17.(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2)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3)示例一: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示例二: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示例三: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示例四: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示例五: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示例六: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示例七: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示例八: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示例九: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或易漏的字有:弘,鑒,亦,也。18.①稍縱即逝;②天馬行空;③古色古香?!窘馕觥竣偎畛烧Z應是“靈光一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