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貴州省銅仁地區(qū)普通高校對口單招生態(tài)學基礎自考測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2年貴州省銅仁地區(qū)普通高校對口單招生態(tài)學基礎自考測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2年貴州省銅仁地區(qū)普通高校對口單招生態(tài)學基礎自考測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2年貴州省銅仁地區(qū)普通高校對口單招生態(tài)學基礎自考測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2年貴州省銅仁地區(qū)普通高校對口單招生態(tài)學基礎自考測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貴州省銅仁地區(qū)普通高校對口單招生態(tài)學基礎自考測試卷(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50題)1.草原的優(yōu)勢植物以______為主。()

A.禾本科B.豆科C.莎草科D.菊科

2.紫外光對微生物有致死作用,波長為()時就開始有了殺菌作用。

A.400nmB.360nmC.240~340nmD.200~300nm

3.下列原因中,不是生態(tài)失調原因的是()。

A.人口增長過快B.濫用資源C.自然災害過頻D.經濟與生態(tài)分離

4.植物的密度效應指的是()。A.作為構件生物的植物本身構件問的相互影響

B.同一種群的植物鄰接個體間的相互影響

C.不同種群的植物問的相互影響

D.植物種群不同集群間的相互影響

5.根據生物類型生態(tài)學可分為()。

A.植物生態(tài)學、動物生態(tài)學、微生物生態(tài)學

B.分子生態(tài)學、細胞生態(tài)學、個體生態(tài)學、種群生態(tài)學、群落生態(tài)學、生態(tài)系統生態(tài)學

C.陸地生態(tài)學、水域生態(tài)學

D.森林生態(tài)學、草地生態(tài)學、農業(yè)生態(tài)學、山地生態(tài)學、城市生態(tài)學、景觀生態(tài)學

6.下列生物中,屬于K對策者的是()

A.大熊貓B.虎皮鸚鵡C.狗尾草D.藍藻

7.在群落中調查了10個樣方,油松出現于4個樣方中,則油松的()。A.相對密度等于40%B.蓋度等于40%C.頻度等于40%D.相對蓋度等于40%

8.影響冬小麥春化的主導因子是()。A.光照B.水分C.溫度D.氧氣

9.阿拉斯加苔原地帶的植被主要是地衣。地衣是馴鹿的主要食物,苔原狼靠捕食馴鹿為生,因紐特人的主要食物是馴鹿,也捕食狼。蘇聯科學家曾進行核試驗,把銫(137Cs)等放射性元素釋放到高緯度的上空。以后,銫被地衣吸收并積累在體內,結果受核污染最嚴重的生物是()。

A.地衣B.馴鹿C.苔原狼D.因紐特人

10.陸地群落的外貌,主要是通過植物特別是高等優(yōu)勢種植物的()表現出來的。

A.生長型B.生活型C.生態(tài)型D.生態(tài)適應性

11.從種群數量變動的角度來看,沿海的"赤潮"現象,屬于()

A.周期性波動

B、種群爆發(fā)

C、不規(guī)則波動

D、季節(jié)性消長2

12.蓮藕的通氣組織屬于()

A.內環(huán)境B.外環(huán)境C.微環(huán)境D.區(qū)域環(huán)境

13.坡度在16°~25°的是()。A.緩坡B.斜坡C.陡坡D.急坡

14.湖底淤泥中的DDT濃度為0.04mg/L,浮游藻類干物質中的DDT明顯升高,最后在吃魚的水鳥體內DDT濃度能升高到()。

A.5mg/LB.9.8mg/LC.98mg/LD.500mg/L

15.有效積溫則公式中,TO為()。A.平均溫度B.生物學零度C.有效積溫D.天數

16.落葉闊葉林的緯度地帶性分布區(qū)域是()。A.寒溫帶B.熱帶C.亞熱帶D.暖溫帶

17.分布在寒冷地區(qū)的內溫動物比生活在溫暖地區(qū)的同種個體大,這在生態(tài)學上稱為()。A.阿倫規(guī)律B.貝格曼規(guī)律C.謝爾福德定律D.林德曼定律

18.光補償點是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與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相等時的()

A.光照時數B.光照強度C.光譜成分D.溫度

19.防治害蟲時,應該做到()。A.徹底消滅害蟲種群B.保護天敵C.保護食物鏈的完整性D.保護害蟲種群

20.在植物花芽分化和形成的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是()。

A.光照長度B.光照強度C.光照時間的早晚D.光照速度

21.下列生態(tài)系統中對太陽能利用率最高的是

A.稀樹草原B.淡水湖泊C.荒漠D.常綠闊葉林()

22.土壤真菌與某些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體稱為

A.菌根B.根瘤C.菌絲D.子實體

23.反映植物種在群落中分布均勻程度的指標是()。A.蓋度B.多度C.頻度D.高度

24.從裸巖開始的旱生演替又屬于()。A.內因性演替B.快速演替C.次生演替D.外因性演替

25.施加有機肥、秸稈還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加土壤中()

A.N素B.P素C.有機質D.微量元素

26.營養(yǎng)級是指處于食物鏈某一環(huán)節(jié)上的所有生物種的總和,綠色植物屬于()

A.第一營養(yǎng)級B.第二營養(yǎng)級C.第三營養(yǎng)級D.第四營養(yǎng)級

27.蠶豆的幼苗種植在月桂這種有強烈香味的植物下面,蠶豆的生長會受到抑制,這是植物的()。

A.密度效應B.種群調節(jié)C.競爭作用D.他感作用

28.當種群長久處于不利條件下,產生新個體的能力下降或喪失,其種群數量會出現持久性下降,這種過程稱

A.種群衰退B.種群平衡C.種群爆發(fā)D.生態(tài)入侵

29.雄性動物總是奮力攻擊和趕走同類雄性進入其所在的動物群,這是()

A.競爭B.種內斗爭C.捕食D.他感作用

30.魚類的集群是一種()集群。

A.暫時性B.季節(jié)性C.穩(wěn)定性D.經常性

31.生物群落與環(huán)境之間存在著密切關系,表現在()。

A.由于溫度的影響,蝸牛不能在華北平原生長

B.土壤富含石灰質,云杉的數量會增多

C.由于森林能夠阻礙氣流,所以能改變風速但不能改變風向

D.由于光的作用,高山上只生長著矮小的植物

32.在南美洲的一種沒有自衛(wèi)能力的文鳥,選擇最兇狠、最有毒的黃蜂為其鄰居,借以保護自己,二者之間屬于()。A.原始合作B.互利共生C.偏利共生D.寄生

33.碳循環(huán)是一種()。

A.液相型循環(huán)B.沉積型循環(huán)C.氣相型循環(huán)D.混合型循環(huán)

34.在一個特定氣候區(qū)域內,由于局部氣候條件較差(熱、干燥)而產生的穩(wěn)定群落是()。A.前頂極B.后頂極C.分頂極D.亞頂極

35.全球初級生產量分布特點是()。

A.海洋中初級生產量有隨緯度增加逐漸增加的趨勢

B.陸地上初級生產量有隨緯度增加逐漸增加的趨勢

C.海洋中初級生產量最大

D.陸地比水域的初級生產量大

36.水中()的存在通常是缺氧或完全無氧的標志。

A.二氧化碳B.氨氣C.硫化氫D.沼氣

37.在森林生態(tài)系統中哪種生物的生產力最高,生物量最大()。A.大型哺乳動物B.小型哺乳動物C.土壤動物D.木本植物

38.夏季炎熱的中午,玉米苗會出現暫時性萎蔫現象,關閉氣孔以減少水分蒸發(fā),玉米這種適應是()

A.行為適應B.生理適應C.結構適應D.形態(tài)適應

39.難降解的有毒物質沿食物鏈傳遞,其濃度將()。A.維持恒定B.產生波動C.逐級降低D.逐級升高

40.頂極—格局假說的優(yōu)勢頂極,相當于單元頂極論的()。A.后頂極B.前頂極C.亞頂極D.氣候頂極

41.下列植物中,屬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A.冬小麥B.水稻C.菠菜D.大麥

42.在種群指數增長模型Nt=N0·en中,N0為()

A.種群初始數量B.環(huán)境容量C.種群增長率D.增長時間

43.常綠闊葉林的分布區(qū)域是()。A.溫帶B.熱帶C.亞熱帶D.寒溫帶

44.極地和高山植物矮小并常呈匍匐狀、墊狀等,以利于保溫減輕嚴寒的影響,這是植物的()

A.結構適應B.行為適應C.形態(tài)適應D.生理適應

45.下列生物中()屬于腐食動物。A.禿鷹B.麻雀C.老鷹D.黃雀

46.北方森林群落喬木層一般屬()

A.1個層片B.2個層片C.3個層片D.4個層片

47.現代生態(tài)學發(fā)展的主要特點之一是()。A.以微觀層次為主B.向微觀和宏觀發(fā)展C.以個體層次為主D.以宏觀層次為主

48.不同坡度的溫度差異主要是由于()引起的。

A.風速差異B.海拔高低差異C.太陽輻射差異D.降水幅度差異

49.原始森林遭到破壞后,形成森林的過程為()。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

50.r對策生物種群容易發(fā)生

A.生態(tài)入侵B.種群爆發(fā)C.種群衰退D.種群平衡

二、填空題(20題)51.由于競爭,使森林群落隨年齡的增加單位面積上林木株數不斷減少,即謂森林群落的

52.地球大氣層中氧氣的主要來源是靠______的光合作用提供的,

53.氣候因素、大氣CO2濃度、土壤pH值、營養(yǎng)狀況、空間體積及污染物等是對種群數量影響的_______因素。

54.營養(yǎng)物質循環(huán)的后期與前期相比,封閉性增強,循環(huán)速度______。

55.在最適宜的條件下,種群所表現出來的最大增長率稱為______。

56.有關植物種群密度效應的兩條定律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57.生態(tài)系統中存在著能流、物流和______。

58.1935年英國科學家坦斯利(Tansley)首次提出_______這一重要概念。

59.生物對生態(tài)因子的需要是分階段的,生物的一生中所需要的生態(tài)因子是隨著生物______階段的推移而變化的。

60.除太陽以外的為生態(tài)系統補加的一切能量稱為______。

61.一平方公里的森林,草食動物的數量比肉食動物的______。因此種群密度也受生物所處的營養(yǎng)級制約。

62.一般來說,物種的生態(tài)幅越寬,其分布范圍越______。

63.典型草原是內陸______氣候條件下的產物。

64.一個生物群落都是由一定的植物,動物和______種群組成,因此,種群組成是區(qū)別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

65.存在于各個生物種群內部個體與個體的關系,稱為______關系。

66.沿?!俺喑薄笔撬蛑幸恍└∮紊锉┌l(fā)性增殖引起的水色異?,F象,主要成因是近海海水污染和()。

67.人類所面臨的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huán)境問題和能源問題的解決和控制,都要以______原理為基礎。

68.生理死亡率叫________。

69.珍貴的大熊貓一般只以箭竹為食,大熊貓屬______性生物。

70.陸生動物對水因子的適應體現在形態(tài)結構適應、行為適應和______適應等三個方面。

三、判斷題(10題)71.當一個生態(tài)系統發(fā)展到成熟、穩(wěn)定的階段時,這個生態(tài)系統的生物種類組成及數量比例就沒有明顯變動了。()

A.正確B.錯誤

72.無效能是指那些單一食物鏈上,不能被下一營養(yǎng)級的有機體直接利用的凈生產力。()

A.正確B.錯誤

73.大熊貓屬于K對策生物。()

A.正確B.錯誤

74.農田生態(tài)系統處于生態(tài)系統演替的早期階段。()

75.熱帶草原中典型的食草動物是長頸鹿、斑馬等。()

76.從沿海向內陸延伸,降水逐漸減少,生態(tài)系統生物量也逐漸減少。()

A.正確B.錯誤

77.森林中鳥的數量與森林的周長成正比,是因為服從邊緣效應。[]

A.正確B.錯誤

78.按照生物種群實際占有的空間所計算的密度稱為生態(tài)密度。()

79.實驗研究是利用實驗的條件模擬某種生態(tài)狀態(tài),研究其中的一些條件的變化,觀察它們對生物的存活、繁殖、行為等特征變化和生理變化的影響,以及對種內、種間的相互影響與作用的一種重要的研究手段。()

80.在最適宜的條件下,種群所表現出來的最大增長率稱為內稟增長率。()

四、簡答題(5題)81.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82.簡述生態(tài)學研究的基本途徑和方法。

83.簡述判斷種群分布型的方法。

84.生物群落有哪些基本特征?

85.簡述生物群落發(fā)生的進程。

五、論述題(2題)86.什么是初級生產力?論述環(huán)境條件對陸地生態(tài)系統初級生產力的影響。

87.論述濕地的生態(tài)功能。

六、單選題(0題)88.最耐旱,且由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或半喬木占優(yōu)勢的地上不郁閉的生物群落是()

A.稀樹草原B.草原C.荒漠D.苔原

參考答案

1.A

2.B

3.C解析:C項不能作為生態(tài)失調的原因,只能是生態(tài)失調的結果,故選C。

4.B

5.A

6.A

7.C頻度是指某個物種在調查范圍內出現的頻率。

8.C

9.D

10.B解析:生長型與群落外貌無關,是一個物種的自身特點,生態(tài)型是指同一物種適應不同環(huán)境而區(qū)分為不同生態(tài)型,生活型指不同物種適應同一環(huán)境而具有的特點,群落中優(yōu)勢種的生活型反映了群落外貌特征,故選B。

11.B

12.A

13.B按坡面的傾斜度,通??煞譃橄铝袔讉€等級:平坦地5°以下緩坡6°~15°斜坡16°~25°陡坡26°~35°急坡36°~45°險坡45°以上

14.C

15.B

16.D落葉闊葉林的緯度地帶性分布區(qū)域是暖溫帶,在中緯度濕潤地區(qū),年平均氣溫是8~14℃。

17.B

18.B

19.C

20.B

21.D

22.A

23.C

24.A在裸巖上最先登陸的先鋒群落為地衣和苔蘚,以后又漸漸長出一年生草本植物、灌木和喬木等。內因演替的顯著特點是群落中生物的生命活動首先是它的生境發(fā)生改變。

25.C

26.A

27.D

28.A

29.B

30.B解析:魚類因為具有相同的生活習性,在同一季節(jié)中出現集群,因而是一種季節(jié)性集群。

31.D

32.C

33.C

34.B超頂極也稱后頂級,是在一個特定氣候區(qū)域內,南于局部氣候條件較差(熱、干燥)而產生的穩(wěn)定群落。例如,草原區(qū)內出現的荒漠植被片段。

35.D

36.A

37.D木本植物為主體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中,木本植物的生產力最高,生物量最大。

38.B

39.D難降解的有毒物質沿食物鏈傳遞,其濃度將逐及升高,屬于有毒物質的富集。

40.D

41.B

42.A

43.C

44.C

45.A

46.A

47.B現代生態(tài)學向宏觀和微觀兩極發(fā)展。宏觀方向發(fā)展到景觀生態(tài)學、區(qū)域生態(tài)學和全球生態(tài)學;微觀方向主要表現為分子生態(tài)學、化學生態(tài)學的興起。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來研究生態(tài)學的現象,大大提高了生態(tài)學的科學性。

48.C

49.B

50.B

51.自然稀疏自然稀疏

52.海洋中的浮游植物海洋中的浮游植物

53.非密度制約

54.變慢變慢

55.內稟增長率

56.最后產量恒值法則;-2/3自疏法則

57.信息流

58.生態(tài)系統

59.生長發(fā)育生長發(fā)育

60.輔助能

61.多多

62.寬(或廣)

63.半干旱半干旱

64.微生物微生物

65.種內

66.富營養(yǎng)化富營養(yǎng)化

67.生態(tài)學生態(tài)學

68.最小死亡率

69.窄食

70.生理生理

71.A

72.A

73.B

74.Y

75.Y

76.A

77.A

78.Y

79.Y

80.Y

81.答案見解析(1)具有一定的種類組成;

(2)不同物種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不是簡單的物種集合;

(3)形成一定的群落環(huán)境;

(4)具有一定的結構;

(5)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圍;

(6)具有一定的動態(tài)特征

(7)具有邊界特征。

82.生態(tài)因子的作用規(guī)律有:①生態(tài)因子的綜合作用;②生態(tài)因子的主導因子作用;③生態(tài)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④生態(tài)因子的階段性作用;⑤生態(tài)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可補償性;⑥生態(tài)因子的限制性作用(限制因子、李比希最小因子律、謝爾福德耐性定律)。生態(tài)因子的作用規(guī)律有:①生態(tài)因子的綜合作用;②生態(tài)因子的主導因子作用;③生態(tài)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④生態(tài)因子的階段性作用;⑤生態(tài)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可補償性;⑥生態(tài)因子的限制性作用(限制因子、李比希最小因子律、謝爾福德耐性定律)。

83.檢驗空間分布的方法有分散度法和空間分布指數法。(1)分散度法:假設每個樣方中個體平均數為m則可根據分散度S2值判斷種群的分布類型若S2=0即絕大多數樣方的個體數穩(wěn)定接近于平均數時種群的分布為均勻分布;若S2=m即每一個體在任何空間的分布概率是相等的其分散度S2等于平均數種群的分布為隨機分布;若S2>m即分散度大于平均數種群的分布為集群型分布。(2)空間分布指數:空間分布指數是由方差和均數的關系決定的即:I=V/m式中:I為空間分布指數V方檢驗空間分布的方法有分散度法和空間分布指數法。(1)分散度法:假設每個樣方中個體平均數為m,則可根據分散度S2值判斷種群的分布類型若S2=0,即絕大多數樣方的個體數穩(wěn)定接近于平均數時,種群的分布為均勻分布;若S2=m,即每一個體在任何空間的分布概率是相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