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 高中語文必修一《我們對香港問題基本立場》_第1頁
北師大版 高中語文必修一《我們對香港問題基本立場》_第2頁
北師大版 高中語文必修一《我們對香港問題基本立場》_第3頁
北師大版 高中語文必修一《我們對香港問題基本立場》_第4頁
北師大版 高中語文必修一《我們對香港問題基本立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鄧小平我們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學習目標1.理清課文思路,把握文章要點。2.體會本文中舉重若輕,剛柔相濟的語言藝術,從而感受領袖人物高超的政治藝術、外交智慧和偉大的人格魅力。說明:

本文可說是中華民族歷史上重大事件的見證,它忠實地記錄了中國歷史上收回香港這個重大事件和其中起關鍵作用的風云人物的風采。因此,課前布置學生預習是十分重要的,應指導學生利用網(wǎng)絡資源對香港的過去和現(xiàn)在作一個全面的了解,同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體會當時的外交氛圍,緊緊抓住在當時場合下的人物語言,通過語言品味明確民族國家主權問題上的原則性和外交商談的靈活性,感受領袖人物的高超智慧和偉大的人格魅力。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我們對香港問題基本立場所涉及的三個問題及三個問題之間輕重主次關系。

2、難點:

體會外交談話的藝術性,剛柔相濟,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高超語言技巧說明:

對于國家民族的主權問題及其涉及的范疇,學生平時一般不會在意,也不甚了解,所以把教學重點確立為對香港問題基本立場所涉及的三個問題,這就是解決了理解這篇文章的最基本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方可進一步理解外交談話的藝術性。香港地區(qū)位于我國南部珠江口東側,總面積1084平方千米,人口約614.9萬人,其中97.5%是華人。香港地區(qū)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三部分,統(tǒng)稱香港。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1842年8月至9月這一期間,英國強迫清政府與之簽訂了《南京條約》、《北京條約》,締結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使香港(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淪為英國的殖民地。這就是后來所說的“三個條約”。1982年9月,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應邀來我國進行訪問,與鄧小平等中國領導人就香港問題進行了討論。雙方領導人就此問題闡述了各自的立場,并同意通過外交途徑繼續(xù)進行商談,從此揭開了中英兩國政府關于香港問題外交談判的序幕。英國政府錯誤地估計形勢,過高估計了香港對中國的經(jīng)濟作用,過低估計了中國政府對主權問題的原則性和立場的堅定性,以為中國可以容許英國以某種方式在1997后繼續(xù)管治香港。因此,1982年9月22日,以撒切爾夫人為首的英國談判代表團提出了“三個條約繼續(xù)有效論”,無理地認為香港島和九龍半島的割讓是有法律依據(jù)的,中國不能收回,談判的內(nèi)容僅應限于所謂“租借”的“新界”。這當然是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絕對不能接受的。

在這一背景之下,9月24日,鄧小平同志會見了撒切爾夫人,向其表明了中國政府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A、割讓史:

1842年:英國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

《南京條約》

永久割讓香港島

1860年:英法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北京條約》

永久割讓九龍半島

1898年:英國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強行租借九龍半島大片土地及附近

二百多個島嶼(新界),租期99年(1997、6、30到期)B、回歸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政府的一貫立場是:香港是中國的領土,中國不承認帝國主義強加的三個不平等條約,主張在適當時機通過談判解決這一問題,未解決前暫時維持現(xiàn)狀。1982年9月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華。1983年6月,中英雙方就原則和程序問題進行會談。1983年7月至1984年9月,就具體實質(zhì)性問題進行了22輪會談。文章背景

《我們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是1982年9月24日鄧小平同志會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時的談話。

此前中英雙方在接觸中的根本分歧在于中國政府決定在1997年收回整個香港地區(qū),而英國則堅持三個不平等條約仍然有效,要求在1997年后繼續(xù)管制香港。

通過這次談話雙方同意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香港問題。這是一篇經(jīng)典性的講話。辨析近義詞:1.管理與管轄

管理,是治理,指工作的性質(zhì)和過程;管轄,是管理統(tǒng)轄,含有行使主權的意思。2.決策與政策

決策,這里指決定的策略和辦法。政策,是指國家、政黨為實現(xiàn)一定歷史時期的路線而制定的行動準則。3.商談、商討與磋商

商談,口頭商量。商討,為了解決較大的、較復雜的問題而交換意見,商量討論。磋商,反復商量,仔細討論。三者都有商量的意思。商談,指交談這種方式。商討,除商量這層意思外,還有討論的意思。磋商跟商討相比,更強調(diào)過程的反復性。課文分析1.學生瀏覽全文后,請學生為課文劃分層次。

明確:課文從總體上可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文章第1段。開門見山,指出要從三個問題來談“我們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是總說。

第二部分,文章2至7段。分別就三個問題進行分析,闡明觀點和主張,是分說。這一部分可再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第2、3段。關于“主權問題”。

第二層:第4、5段。關于“1997年后中國采取什么方式來管理香港,繼續(xù)保持香港繁榮”的問題。

第三層:第6、7段。關于“中國和英國兩國政府要妥善商談如何使香港從現(xiàn)在到1997年的15年中不出現(xiàn)大的波動”的問題。2.課文開篇將“我們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分為三個方面來談,有何必要?為什么不直截了當?shù)仃U明觀點?明確:因為香港問題不只是主權問題,除此之外,由于歷史和現(xiàn)實的原因,還存在其他方面的問題。在談判過程中,除了主權問題“沒有回旋余地”之外,還需雙方進行磋商、研究。這樣,本著不同問題不同對待的原則,一方面明確了談判內(nèi)容,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對方清楚地了解我方的原則與態(tài)度。3.在第一部分中,第二個問題與第三個問題的語言表述有何不同?為什么?

明確:第二個問題的主要部分是“采取什么方式”,主語是“中國”;第三個問題的主要部分是“商談如何使香港……不出現(xiàn)大的波動”,主語是“中國和英國”。暗示1997年之后,對香港的管理首先是中國自己的事。4.課文中怎么表現(xiàn)對主權問題的態(tài)度的?

明確:首先明確“沒有回旋余地”,“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在第3段進一步明確,中國是在“宣布”收回香港,而不是把它作為一個問題拿出來與英國進行談判。在這一部分中,作者是從中英兩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指出:中國“肯定”也是必須在1997年收回香港,“別無選擇”,向?qū)Ψ奖砻髁宋曳降膽B(tài)度。然后,指出英國只有合作才會對自己有利——贏得“世界公論”的好評,暗示中國收回香港是大勢所趨,是受世界公論所認同的。5.在談第二個問題的時候,課文主要從哪幾個方面來談的?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什么?

明確:兩個方面。一是希望中英兩國政府進行友好的磋商,一是說明保持香港的繁榮對中國建設的影響。前者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關于第一個方面,文中首先明確希望與英國合作,“根本上取決于中國收回香港后,在中國的管轄之下,實行適合于香港的政策”。當然這一問題與“主權問題”不同,是可以“進行友好的磋商”的。

關于第二個方面,是駁斥某種觀點,暗示對方不要以此作為談判中制約中方的資本。同時也表現(xiàn)了我國對保持香港繁榮的信心。6.對于第三個問題,中方的態(tài)度如何?是如何表現(xiàn)的?

明確:中方客觀上承認出現(xiàn)波動的可能性,但明確指出,一旦出現(xiàn)“大的波動”,中方“將被迫不得不對收回的時間和方式另作考慮”。語氣柔中見剛。分析語言研究課后練習一中句子的深層含義

(1).如果不收回,就意味著中國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國領導人是李鴻章!

明確:今天的中國政府決不是晚清政府,中國領導人決不是李鴻章,中國不承認帝國主義強加的三個不平等條約,中國決不是軟弱可欺的,決不搞屈辱外交,中國政府收回香港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英國政府應該認識這一點,不要存在絲毫幻想,不要打錯了算盤。(對自己,從反面說,言辭不怕難聽,可以最充分地表明自己鐵定的立場和決心。)

(2).中國宣布這個決策,從大的方面來講,對英國也是有利的,因為這意味著屆時英國將徹底地結束殖民統(tǒng)治時代,在世界公論面前會得到好評。

明確:英國政府應該認識到,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是英國對世界的侵略和掠奪,是英國歷史的恥辱,決不是光彩的,英國政府應該認識到殖民統(tǒng)治的罪惡,只有徹底結束殖民統(tǒng)治時代,才能徹底改變英國的國際形象。(對英方,從正面說,沒有絲毫刺激對方的言辭。)

(3).如果中英兩國抱著合作的態(tài)度來解決這個問題,就能避免大的波動。

明確:如果出現(xiàn)大的波動,動源只能來自英國政府的不合作態(tài)度,英國政府不要一面制造混亂,一面用混亂來對中國施加壓力。

(4).我還要告訴夫人,中國政府在做出這個決策的時候,各種可能都估計到了。我們還考慮了我們不愿意考慮的一個問題,就是如果在十五年的過渡時期內(nèi)香港發(fā)生嚴重的波動,怎么辦?那時,中國政府將被迫不得不對收回的時間和方式另作考慮。

明確:中國政府不怕英國政府采取敵對態(tài)度,不怕英國政府制造混亂,如果英國政府頑固地堅持敵對政策,制造災難,那么中國政府將用武力收回香港,到頭來英國政府不會有好結果。明智的態(tài)度只能是采取合作態(tài)度。(5)、小平說“一九九七年中國將收回香港”,何以還要補充說“中國要收回的不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島、九龍”?因為“香港”一詞的概念有兩種理解:可以理解整個香港地區(qū);也可能理解成英國政府租借的新界;還可能理解成香港島,這就造成范圍不明確。補充之后概念明確了,范圍就明確了.(6)、“我們可以再等一二年宣布,但肯定不能拖延更長的時間了?!薄翱梢浴闭Z氣緩和,是“柔”,“但肯定不能”語氣強硬,是“剛”

(7).我擔心的是今后十五年過渡時期如何過渡好,擔心在這個時期中會出現(xiàn)很大的混亂,而且這些混亂是人為的。這當中不光有外國人。也有中國人,而主要的是英國人。

明確:香港過渡時期的隱患,主要是英國人蓄意制造混亂。告誡英國人不要玩弄陰謀。中英兩國政府應該合作,保證香港不發(fā)生大的波動。課堂小結

本文在結構上運用了總—分—總的論述方式,條理清楚,脈絡清晰,如行云流水,順暢自然,顯示出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上舉重若輕、明白曉暢面而又剛柔相濟,極富說服力和感染力,有義正辭嚴的批駁,有循循善誘的開導;既言之有理,又動之以情;既堅持了堅定的原則性,又表現(xiàn)出充分的靈活性,體現(xiàn)了作者高超的談話技巧。97年香港政權交接儀式

外交斗爭最需要堅定的原則性與充分的靈活性相結合,因而也最需要發(fā)揮語言藝術。

小平同志不僅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而且,直接指導了中英關于解決香港問題的談判。從談判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到涉及香港前途的重大政策設計以及過渡時期所要注意的問題,小平同志都作了周到細致的考慮,作出了一系列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