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用鵪鶉人工養(yǎng)殖教材_第1頁
蛋用鵪鶉人工養(yǎng)殖教材_第2頁
蛋用鵪鶉人工養(yǎng)殖教材_第3頁
蛋用鵪鶉人工養(yǎng)殖教材_第4頁
蛋用鵪鶉人工養(yǎng)殖教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特種養(yǎng)殖系列教材蛋用鵪鶉人工養(yǎng)殖教材第69頁共69頁蛋用鵪鶉人工養(yǎng)殖教材

鵪鶉屬于特種經濟禽類,它具有生長快、成熟早、產蛋多、耗料少、生產周期短等優(yōu)點。鵪鶉肉營養(yǎng)豐富,含有豐富蛋白質、鐵、鈣、磷,被譽為野味之珍;鵪鶉蛋富含卵磷脂、腦磷脂和激素,而且鵪鶉蛋的蛋白質分子顆粒比雞蛋蛋白質分子顆粒小,更易于消化吸收,對過敏癥和腸胃病有特殊療效,對人體神經系統(tǒng)有特殊的營養(yǎng)作用,鵪鶉的肉、蛋、血均可入藥。一只母鶉生長到45—50日齡即可開產,年產蛋200—300枚,合2.4—3公斤,平均產蛋率可達80%以上,每只鵪鶉從出殼到產蛋僅耗料0.75公斤,每天每只僅耗料20—25克,全年耗料9公斤,料蛋比為2.6—2.7:1,鵪鶉的孵化期僅有17天,且一年四季均可繁殖,飼養(yǎng)鵪鶉具有較高的綜合效益,并且有穩(wěn)定的市場,目前,國內飼養(yǎng)量僅次于雞鴨。一、鵪鶉的生活習性1.鵪鶉喜歡溫暖干燥的環(huán)境,低于15攝氏度和高于30攝氏度,產蛋率下降,產蛋最適溫度為20—22攝氏度。2.鵪鶉膽小易受驚,為此飼養(yǎng)室要保持安靜,目前均為籠養(yǎng),籠舍高度在15—25厘米,避免受驚時起飛撞傷頭部。3.鵪鶉生長發(fā)育快,壽命短,出雛時僅有78克,45—50日齡性成熟體重可達120克。二、種鶉的繁殖1.種鶉的選擇。種鶉無論公母都應選擇三代以內、發(fā)育良好、無疾病、體重在120克以上且體形豐滿的鵪鶉。公鶉肛門上方紅色球狀物的精包大而鮮紅;母鶉腹部容積大,恥骨游離端與胸骨后端有三指寬,左右恥骨間有兩指寬,公母種鶉按1:3的比例合籠飼養(yǎng),自然交配。2.孵化。選擇產出一周內,花斑明顯、大小適中、蛋形正常的種蛋消毒后,按鈍頭朝上置于25攝氏度室內預熱6—8小時后開始孵化。孵化管理如下:a、溫度:鵪鶉蛋的孵化過程中應貫徹“前期高,中期平,后期低”的原則,同時結合孵化季節(jié)、外界溫度、胚胎發(fā)育狀況靈活掌握“看胎施溫”’一般保持在38—39攝氏度之間。b、相對濕度:孵化器內的相對濕度保持在60—65%.在出殼的前一天可將濕度提高到80%。c、通風換氣:胚胎對氧氣的要求是前期少,后期多;冬季少,夏季多。孵化的前8天要定時打開通風口換氣,后8天要經常換氣。④翻蛋:從種蛋人孵開始至出雛前2—3天落盤時,每晝夜翻蛋在4—12次。d、涼蛋:打開孵化箱門,降低蛋溫,每次涼蛋結合具體情況靈活掌握,用眼皮試溫稍感涼意即可。e、驗蛋:一照在入孵后5—7天進行,淘汰無精蛋和死胚蛋;二照在入孵12—13天進行,淘汰中死蛋。f、出雛:孵化15天時落盤,將蛋從蛋盤中取出放入出雛盤中,加大孵化器濕度到80%直至出雛,初生鶉毛干后即可取出。三、雛鶉的培育鵪鶉的育雛期為30天.初生鶉毛干后就可放入育雛器中飼養(yǎng),飼養(yǎng)管理如下:1.保溫。育雛溫度第1—6日齡溫度保持在37—36攝氏度,第7—14日齡36—35攝氏度,第15—20日齡34攝氏度,20日齡以后每天降1攝氏度,降至27攝氏度時不再用保溫設備,移至22—27攝氏度的常溫下飼養(yǎng)。育雛保溫設備可用育雛傘,也可用普通燈泡、電褥子、暖水袋等做熱源。2.飲水。雛鶉出殼24小時內飲水,一般雛鶉放入育雛器內安靜下來就可飲水,開水最好飲0.01%高錳酸鉀水,以后飲涼開水.一旦飲水,便不能中斷。3.喂料。雛鶉飲水后1小時就可開食,1—3日齡喂開食料。開食料用玉米粉按100只加入1克酵母粉,第2日開始用含蛋白質27—28%的配合料投喂。4日齡后逐漸換成雛鶉料。對于不會采食的雛鶉應加以馴練,其方法是將飼料撒在紙面或無毒塑料膜上,把不會采食的雛鶉放在上面,用手輕輕敲打紙面或塑料膜,誘導其采食。雛鶉料可按如下配方:玉米粉52%,豆餅27%,麩皮5%,魚粉10%,葉粉5%,骨粉1%,另加多種維生素10克,將飼料攪拌均勻喂給。1—7日齡每日6—8次,以后逐漸減至4次,保證不斷料,不斷水。4.密度與光照。一般日齡小可密些,日齡大可疏些,平養(yǎng)育雛密度為第1周齡120—150只/平方米,2周齡80—100只/平方米,3—4周齡60—80只/平方米。保證鵪鶉的光照時間有利于采食、飲水及生產性能。一周齡24小時光照,一周齡后14—16小時光照。5.精心管理。觀察雛鶉的狀況,檢查溫度、濕度和換氣是否合適。定期洗刷水槽、料槽,定期消毒.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公母分群在3—4周齡進行,疫苗接種或驅蟲在4周齡進行,以免影響產蛋。四、成鶉的飼養(yǎng)管理1.飼喂。采用干粉料自由采食,另設砂槽水槽,任其自由采食飲用。蛋用鵪鶉的飼料配方如下:玉米粉47%,豆餅33%,魚粉10%,麩皮4%,骨粉1%,槐葉粉5%,每l00公斤飼料加入硫酸鋅10克,硫酸錳15克。2.溫度。成鶉產蛋適宜溫度為20—22攝氏度,要根據氣溫變化及調整,夏季要加強通風,降低飼養(yǎng)密度,做好防暑工作,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增加飼養(yǎng)密度及生火爐等措施來保持溫度。3.光照。在產蛋期間,光照十分重要。一般光照16—18小時。自然光照不足時,要早、晚補充光照。4.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注意籠舍清潔衛(wèi)生,定期對料槽、水槽進行清洗消毒,每天早晚及時揀蛋。注意鶉群精神狀態(tài)、食欲和糞便的觀察,發(fā)現病鶉及時隔離治療,保持鶉舍安靜,做好日常的記錄。貴陽鵪鶉群死疑禽疫近日,貴陽烏當區(qū)農戶飼養(yǎng)的鵪鶉大量死亡,此現象疑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國家農業(yè)部今日已派有關人員到達該地區(qū)指導防疫工作。\本報貴陽九日電

記者今天上午在貴陽市烏當區(qū)奶牛場農科路附近,看見道路上已鋪滿了石灰,路旁樹有「疫區(qū)封鎖」的警示牌,路口設有臨時檢查點,大量工作人員穿戴防護服在沿途巡查,過往的車輛都需檢查、消毒後才可放行。據當地民眾反映:昨天下午烏當可疑地區(qū)開始設立關卡,嚴查進出車輛。

從一位消毒工作人員口中得知,當地農戶飼養(yǎng)的鵪鶉大量死亡,引起有關部門重視。目前病疫樣本已送北京有關部門鑒定,具體情況仍待進一步確定。

當地民眾並不擔心

據悉,國家農業(yè)部今日已派專家抵達貴陽指揮防疫工作。之前,貴陽市烏當區(qū)已經正式成立指揮小組,迅速做出決策,全力撲殺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三公里區(qū)域內的全部禽類,在三至五公里區(qū)域內全面消毒、防疫,並設立六個關卡,每一進出車輛的後備廂、車輪都要檢查、消毒,出入疫區(qū)的人員、車輛都要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區(qū)進出登記表上做好詳細登記。同時,烏當區(qū)畜牧局還調集了大量消毒藥品做好相關區(qū)域的防疫工作。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當地民眾對目前的狀況並不擔心,並表示只要正確學好、做好防疫工作,相信疑似疫情不會影響正常生活。中國白羽鵪鶉中國白羽鵪鶉

蛋鵪鶉引入我國進行商品化飼養(yǎng)僅有20年的歷史,但因其投資少、見效快、易飼養(yǎng),鵪鶉產品營養(yǎng)價值高、市場前景好,而被廣大農民所接受。聽說,在河北省欒城縣有個農民搞起了鵪鶉良種繁育基地,看看他那里有什么好的鵪鶉品種。

順著鑼鼓聲,來到了一個場院,呵!這里真熱鬧啊。在人群中,我找到了這位王畜牧師。

記者:我聽說你做鵪鶉繁育工作已經十幾年了,你這里最好的品種是什么?

河北中禽鵪鶉良種繁育有限公司高級畜牧師

王建強:對,最好的品種就是中國白羽鵪鶉。

記者:那你能介紹一下白羽鵪鶉的優(yōu)點嗎?

河北中禽鵪鶉良種繁育有限公司高級畜牧師

王建強:它的優(yōu)點很多,出殼后35天就可以產蛋并且產蛋率特別高,高峰期的產蛋率可以達到95%-98%,高峰期可以達到6個月。全年的平均產蛋率在85%以上,并且這個鵪鶉性情溫順,不愛動,特別節(jié)約飼料。

記者:這個是白羽鵪鶉嗎?

養(yǎng)殖戶:是

記者:一共養(yǎng)了多少只?

養(yǎng)殖戶:10000只。

記者:這是出殼多少天的鵪鶉?

養(yǎng)殖戶:15天

半個月

記者:多少錢一只?

養(yǎng)殖戶:7毛錢一只。

記者:多長時間下蛋?

養(yǎng)殖戶:35天見蛋。

記者:好飼養(yǎng)嗎?

養(yǎng)殖戶:好飼養(yǎng),比雞見效快,雞120天見蛋,這個35天見蛋,投資少,見效快。

中國白羽鵪鶉

是1985年北京農業(yè)大學、河北農業(yè)大學和中國動物遺傳研究所

攻關了6年完成的。它是我國第一個培育出來的蛋用高產新品系。飼養(yǎng)鵪鶉規(guī)??纱罂尚?,即可農民單獨飼養(yǎng),也可以集約化、規(guī)?;摵辖洜I

記者:誰是主人???

養(yǎng)殖戶:我是

記者:你這是養(yǎng)了多少鵪鶉啊。

養(yǎng)殖戶:我養(yǎng)了5000只鵪鶉

記者:一只鵪鶉純利潤多少

養(yǎng)殖戶:3元錢

養(yǎng)下來基本上3元錢一只

記者:這5000只

養(yǎng)殖戶:基本上純利潤是15000吧,至少15000元。

飼養(yǎng)鵪鶉除了正常的接種防疫,還要注意哪些?

技術員:要想養(yǎng)好鵪鶉首先應該給鵪鶉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第一溫度要適宜,冬季

飼養(yǎng)鵪鶉溫度應該保持在20攝氏度以上;第二:要通風良好;第三,要注意光照,自然光照加人工補光應該達到16小時;第四,要喂高品質的飼料。

提高鵪鶉孵化率的技術措施

鵪鶉孵化率高低直接影響著種蛋的利用率、初生雛的健康和今后的生產性能,為提高孵化率需采取如下措施一、種蛋。種蛋必須新鮮、清潔、保存時間越短越好,以產后1周內為適,3-5天為最好,超過兩周后則孵化率下降,且雛鶉體質較弱。鶉蛋大小和形狀要適中,剔除過小或過大、粗糙的“沙皮蛋”堅硬的“鋼殼蛋”。鶉蛋蛋殼較薄不僅易碎,蛋內水分蒸發(fā)也過快,破壞正常的物質代謝,不利提高孵化率二、孵房。要求保溫良好,換氣方便,清潔衛(wèi)生,環(huán)境安靜。如用普通電熱孵化器,效果更佳。入孵前孵房、孵化器應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用高錳酸鉀5.5克,福爾馬林11噸,先將高錳酸鉀放入陶瓷皿中,然后倒入福爾馬林,當即產生煙霧。迅速關閉門窗,半小時后再敞門散霧。這樣能使所有縫隙、角落都得到徹底消毒,提高健雛率和出雛率三、溫度。溫度是鶉蛋孵化的最重要因素,它決定胚胎的生長發(fā)育和生產力,正確掌握溫度是提高孵化率的首要條件。整批入孵可采用“前高、中平、后低”的方法供溫。前期(1-6天)溫度為38℃,中期(7-14

天)為37.8℃,后期(15-17

天)為37.7℃。分批孵化時采用“前平、后低”的原則。如每隔5天入孵1批,那么,第一批入孵后采用38℃,第6天,即當第二批鶉蛋入孵后,調成37.8℃,以后再入孵幾批也同樣采取該溫度不變。15天移到出雛器后,采用37.7℃的條件四、濕度。孵化器的濕度應控制在50%-55%,開始出雛時,濕度比平時略高一些。濕度不能過高,否則會使雛鶉缺氧而悶死。溫度過低,會使雛鶉毛短干瘦,易與蛋殼粘連而破殼困難五、通氣。孵化時必須保持機內空氣新鮮,風速正常,通氣孔的大小和位置適當,風扇的轉數不能過慢或過快六、翻蛋。孵鶉時,對同批同期的鶉蛋要編號,鶉蛋鈍端朝上,使氣室保持正常位置,減少胎位不正現象。每天翻蛋12次,入孵4-5天,10-12

天分別照蛋一次,剔除無精蛋和死胚蛋七、出雛處理。在孵化第15天,即將孵化機架上的蛋移入出雛機中。提高濕度,降低溫度,準備出雛。出雛期間,視出殼情況,揀出空殼蛋和絨毛已干的雛鶉,以利繼續(xù)出雛,提高孵化率。鵪鶉生產環(huán)境和人員的管理一、環(huán)境及設施控制鶉舍與設備用具設計合理,可有效預防鵪鶉舍外有害病原微生物侵入。(一)鵪鶉飼養(yǎng)場址的選擇應從保護人和動物安全的角度出發(fā),貫徹隔離原則,使鵪鶉場遠離居民區(qū)、其他畜禽生產場所、集貿市場、大型工礦企業(yè)和交通要道(最好有1.5--2.0公里的距離)。鵪鶉場的設置應合理利用地勢、氣候條件,按照地勢高低、自然風向等分隔飼養(yǎng)空間,在鵪鶉場的上風處應無畜禽、化工等污染源。(二)合理劃分功能單元從人和鵪鶉的保健角度出發(fā),按照各個生產環(huán)節(jié)的需要合理劃分功能區(qū)(一般包括孵化室、育雛舍、仔鶉舍、種鶉舍、蛋鶉舍、育肥舍、飼料庫和獸醫(yī)室等)。區(qū)域劃分應便于對人、鵪鶉、設備、運輸甚至空氣走向等進行嚴格的生物安全控制,能夠提供可以隔離封鎖的單元或區(qū)域,以便發(fā)生問題可以緊急處理,達到隔離目的。場內應分設凈道和臟道,凈道專門運輸飼料和產品(蛋、肉鶉等),臟道專門運送糞便、尸體和垃圾。凈道和臟道不能交叉。(三)房舍建筑應注意相對密閉性,鵪鶉舍的設計和建造不得留有任何飛鳥或野生動物進入鶉舍之處,所有開口處都應有孔徑小于1.5厘米的網罩。鶉舍地面和基礎最好為混凝土結構,防止嚙齒動物打洞進入鶉舍。地面應有一定的傾斜度,便于清洗和消毒。(四)周圍環(huán)境鵪鶉舍周圍15米范圍內的地面都要進行平整和清理,最好是水泥路面。周邊環(huán)境的清理以盡可能減少和殺滅鶉舍周圍病原為目標,經常清洗和消毒,保證良好的環(huán)境衛(wèi)生。(五)舍內的溫度、濕度環(huán)境應滿足鵪鶉不同階段的生理要求,以降低鵪鶉發(fā)生疫病的機會。鵪鶉對溫度極敏感,育雛舍溫度應在30℃以上,成鶉最適溫度為20--25℃;鶉舍相對濕度為55%。同時還應做好舍內通風,以防氨氣、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中毒。二、人員管理重視人在鵪鶉疾病傳播中的潛在作用,防范因人員流動帶來的危害。(一)專門設置供工作人員出入的通道在通道對工作人員接觸的常規(guī)防護物品進行徹底的清洗及消毒處理,以最大程度的防止人對病原的攜帶和傳播。(二)杜絕一切外來人員的進入,謝絕參觀訪問盡可能減少不同功能區(qū)工作人員的相互走動,如果實難避免,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清洗和消毒措施。(三)對工作人員的要求所有進入鵪鶉飼養(yǎng)場的人員必須遵守安全防疫制度,出入生產區(qū)必須淋浴、更衣,防止場與場之間交叉感染。如無法做到洗澡淋浴,則必須更換消毒過的、潔凈的全身套服和工作靴。進入和離開每棟鶉舍時,工作人員和來訪人員要清洗、消毒雙手和鞋靴。另外,還應保留來訪人員的有關信息記錄,包括姓名、單位、來訪目的、時間以及曾到過哪些畜禽飼養(yǎng)場所等。(四)走訪順序如果生產管理人員一天內必須走訪一個以上的鶉場,應先走訪日齡最小的鵪鶉場。(五)培訓與體檢經常對工作人員進行生物安全知識培訓,所有工作人員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鵪鶉潰瘍性腸炎的防治鵪鶉潰瘍性腸炎是由腸道梭菌感染發(fā)病,主要侵害4~12周齡的鵪鶉,病鶉排白色稀糞,表現不安和駝背,眼半閉,羽毛松亂,消瘦,雛鶉死亡率高達100%,解剖尸體,發(fā)現腸壁有小點樣出血,隨著病程延長,腸道發(fā)生壞死和出現潰瘍;肝臟出現黃色斑點狀壞死;脾充血、腫大。防治:加強飼養(yǎng)管理,講究衛(wèi)生,做到料水凈、飼具凈、鶉體凈,對鶉籠和飼具要定期消毒,以防傳染。每10千克濕料中混入鏈霉素0.6克或加入氯霉素5克,可起防治作用;在450毫升水中加1克鏈霉素,療效亦顯著。鵪鶉得新城疫咋辦癥狀:有少數鵪鶉不見任何癥狀即突然死亡。繼而,大部分鵪鶉陸續(xù)表現出精神沉郁、羽毛粗亂、翅膀下垂、閉目呆立、,呼吸困難、張口喘息、自口腔有多量黏液流出等癥狀。發(fā)病鵪鶉食欲減退或廢絕,部分鵪鶉排白色稀便或血便。有的鵪鶉腿麻痹,站立不穩(wěn),頭向前伸,經2天~3天死亡。治療:一、對發(fā)病鵪鶉肌注新城疫卵黃抗體進行治療,每只0.5毫升。同時對全群鵪鶉采用Lasota系疫苗滴鼻滴眼進行緊急預防接種。二、用百毒殺對舍內環(huán)境、飼槽及用具等進行徹底消毒,同時保持良好的通風和光照。三、為了補充水和電解質,提高鵪鶉的抗病能力,給全群鵪鶉飲用口服補液鹽(ORS)。每200克用10公斤清潔飲水稀釋,并加入10毫升亞硒酸鈉維生素E注射液,讓其自由飲用,連飲7天。四、加強飼養(yǎng)管理,飼料中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用量加倍,連用5天。采用以上防治措施4天后,發(fā)病鵪鶉停止死亡,癥狀減輕,疫情得到控制。大部分病鵪鶉7天后基本恢復正常,60%的鵪鶉得到保護。鵪鶉養(yǎng)殖簡介鵪鶉是目前家禽生產中最小的禽類。由于占地少、投資少、生產周期短、繁殖快、生長迅速、收益高等原因,家鶉飼養(yǎng)在各地都有較大發(fā)展。我市飼養(yǎng)鵪鶉已有十多年的歷史,經過養(yǎng)鶉業(yè)的發(fā)展,對農業(yè)增產、農村增效、農民增收起著積極的作用。2002年,鵪鶉生產被市政府列入十大農業(yè)基地建設項目之一。由于鶉蛋與鶉肉營養(yǎng)、口味特佳,為國際公認的保健珍品,養(yǎng)鶉業(yè)的發(fā)展,將豐富目前市場優(yōu)質禽肉、禽蛋的品種,為家家戶戶的菜籃子錦上添花。一、鵪鶉的品種鵪鶉的品種較多,按照現代經濟用途分類,可大概分為蛋用型與肉用型,蛋用型主要品種有:1、日本鵪鶉,又稱日本改良鶉;2、朝鮮鵪鶉;3、中國白羽鵪鶉;4、黃羽鵪鶉,即隱性黃羽鵪鶉;肉用型主要品種有:1、法國巨型肉鶉,2、莎維麥脫肉用鵪鶉。在我市,蛋用型主要品種為朝鮮鵪鶉和中國黃羽,肉用型主要品種為法國巨型肉鶉。二、養(yǎng)殖鵪鶉的準備工作(一)鶉舍建筑1、建設地點:要選擇地勢高、排水良好、土質好、背風向陽、遠離污染和水、電、交通便利的地方。鶉舍最好座北朝南,以利于采光和通風。要有平整的路通往鶉舍,又不能離交通要道太近,要避免往來車輛及其他噪音的干擾。2、屋頂:要求屋頂材料保溫性能好、隔熱,并易于排雨。最好使用瓦片建造,先抹泥再掛瓦,屋頂要有頂棚,有利于冬季保溫,夏季隔熱。頂棚距地面2.2-2.4米高。3、墻壁和地面:墻壁以磚墻為好,磚墻保溫性能好,堅固耐用,便于清掃消毒,但造價較高。如采用造價低廉的石墻,保溫性能差,水氣凝結在墻上不易散發(fā)。因此,使用石墻時要在墻上抹一層麥秸泥,再用石灰乳刷白,可以增強防潮保溫。(二)籠具準備:1、雛鶉籠:主要供1-15日齡的雛鶉使用,籠壁和籠頂可用木板和鐵絲制作,配置專用食槽與水槽。小型育雛籠的規(guī)格一般為100厘米×57厘米×43厘米,設一個活動門,可疊4~5層,每層下設一承糞板。熱源可采用煤爐加熱,管道取暖。2、仔鶉籠:主要供商品鶉使用,規(guī)格為100厘米×57厘米×17厘米。3、成鶉籠:一般4~5層配置,每層長100厘米、寬57厘米、高22厘米。(三)消毒:鶉舍內的地面、墻壁和各種設備都應先進行消毒,場地消毒可用石灰,辦公室、宿舍用百毒殺1:200消毒,籠具用1:300配制的菌毒殺消毒液消毒,發(fā)生疫情消毒用1:200菌毒殺消毒液噴霧器噴灑。糞便暫放要用火堿消毒。進鶉前,還應進行熏蒸消毒。消毒時要將鶉舍的門窗關閉,所有進出氣孔都應堵嚴。根據鶉舍的容積,按每立方米28ml福爾馬林的比例進行熏蒸消毒。(有熱源時加入等量的水一起加熱蒸發(fā),無熱源時每立方米28ml福爾馬林與28ml溫水混合后加入14g高錳酸鉀)。三、鵪鶉的孵化1、溫度。溫度是孵化的最重要的外界條件之一。溫度決定胚胎的生長發(fā)育,影響雛鶉的成活。溫度過高過低不僅對孵化率有直接影響,嚴重時會導致胚胎死亡。立體孵化器整批孵化的溫度為:第1—14天,38.5℃,一般冬天在38.3-38.5℃,夏天在37.9-38.2℃;第15—17天,34-36℃。孵化室的溫度也會影響孵化機的溫度,因此孵化室也要保持干燥,以20—25℃為宜。2、濕度。濕度對胚胎發(fā)育也有很大影響。濕度過低,蛋內水分蒸發(fā)過多,胚胎與胎膜粘連,影響胚胎正常發(fā)育和出殼,孵出的雛鶉身體干瘦、毛短;如果濕度過高,蛋內水分不能正常蒸發(fā),阻礙胚胎發(fā)育,孵出的雛鶉大肚臍,無精神,活力差。一般要求孵化器內的相對濕度,前期為55%-60%,后期為70%??捎盟P的數量及其內的盛水量來對濕度進行調節(jié)。孵化室內的濕度對孵化器內的濕度也會造成影響,因此,孵化室的相對濕度最好保持在60—70%。濕度過低,可在地面灑水,濕度過高,應加強通風,促使水分散發(fā)。3.通風。隨著胚胎的生長發(fā)育,其需氧量及排出的二氧化碳量不斷增加,應做好孵化器內的通風,以補足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特別是孵化的中、后期尤應注意,否則會發(fā)生死胚多、畸形鶉多的現象。孵化器內的通風可通過孵化器上的進出氣孔來加以控制。孵化初期可關閉進、出氣孔,中、后期則應經常打開進出氣孔,經常進行換氣。但要注意不能有過堂風或風量太大。4、翻蛋。禽類在自然孵化過程中會不斷進行翻蛋,并能將窩邊的蛋與中央的蛋調換,這樣就可使孵化蛋均勻受熱,有利于胚胎發(fā)育,防止胚胎與蛋殼粘連。因而當以機器代替禽類進行人工孵化時,翻蛋就成為不可缺少的一項技術措施了,它可以降低死胚率,提高孵化率和孵化質量。翻蛋的方法、要求、次數及時間,因孵化器類型及胚齡的不同而有別。從種蛋入孵當天開始翻蛋,直至出雛前2—3天落盤時止,一般每晝夜翻蛋3—12次。實際生產中,常采用白天每小時翻蛋1次,黑夜每三小時翻蛋1次。翻蛋角度要求翻轉90度。5、涼蛋。在孵化過程中,胚胎發(fā)育到中、后期會產生大量的熱,當孵化溫度偏高時,應先行涼蛋,不能立即翻蛋,使溫度趨于正常后方可翻蛋,以減少死胚率。涼蛋可以更換孵化器內的空氣,降低機溫,排除機內污濁氣體。而較低的氣溫可以刺激胚胎發(fā)育,并增強雛鶉將來對外界氣溫的適應能力。一般每天需要涼蛋2次。涼蛋的時間因不同的孵化時期、不同的季節(jié)而異。孵化初期及冬天,涼蛋時間不宜長;孵化后期及夏天,涼蛋時間稍長。一般涼蛋時間為10—20分鐘,涼蛋至蛋溫下降到30—35℃即應停止。6、照蛋。為了了解胚胎是否發(fā)育以及發(fā)育情況,孵化過程中一般要進行2次照蛋。第一次照蛋(頭照)在種蛋入孵5天后進行,目的是檢查種蛋是否受精,以便剔出淘汰無精蛋。發(fā)育正常的胚蛋,氣室透明,其余部分呈淡紅色,用照蛋器透視,可看到將來要形成心臟的紅色斑點,以及以紅色斑點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擴散的有如樹枝狀的血絲。無精蛋的蛋黃懸浮在蛋的中央,蛋體透明。死精蛋蛋內混濁,也可見到血環(huán)、血弧、血點或斷了的血管,這是胚胎發(fā)育中止的蛋,應剔出加以淘汰。第二次照蛋(二照)在入孵后10天左右進行,目的是檢出死胚蛋。此時胚胎發(fā)育正常的種蛋氣室變大且邊界明顯,其余部分呈暗色。死胚蛋則蛋內顯出黑影,兩頭發(fā)亮。易于鑒別。由于照蛋時間稍長,易使蛋溫驟然下降,尤其在冬天,因此必要時增加室溫,以免孵化率受影響。如果種蛋的受精率在90%以上時,可不必照蛋?;蝾^照時證實種蛋受精率很高,也可以不進行二照。這樣做既可以減少種蛋的破損率,又可節(jié)約勞動力,孵化質量也不受影響。一般用鶉蛋專用照蛋器進行照蛋,亦可使用雞蛋用照蛋器。7、落盤。種蛋孵化至14—15天時,將蛋由蛋盤移至出雛盤內,叫做落盤。落盤的蛋要平放在出雛盤上,落盤的蛋,蛋數不可太少,太少溫度不夠;但也不能過多,過多容易造成熱量難以散發(fā)及新鮮空氣供應不足,導致胚胎熱死或悶死。落盤的種蛋平放后停止反動,溫度保持在35-36℃左右,等待出雛。如果溫度不夠高,可在種蛋上加蓋棉氈或棉胎,可以提高溫度。一般夏天在35℃,冬天在36℃。8、出雛。如果孵化條件恰當,種蛋孵至第16天開始啄殼出雛,第17天為出雛高峰。以立體孵化機孵化的,常需20小時左右才能出齊。雛鶉剛出殼時全身濕透,且很疲勞。但幾小時后,羽毛干燥,體力恢復。雛鶉即會亂蹦亂跳,異?;钴S。當出雛超過50%時,應將已出殼的雛鶉檢出,以防止尚未孵化出雛的胚蛋受到它的干擾。出殼后的雛鶉(蛋鶉)應分別雄,分開飼養(yǎng)。孵化器內的溫度為35-36℃,因而取出的雛鶉不能突然放于冷的地方,而應將其放在預先準備好的保溫育雛箱內或籠內,讓其充分休息和恢復體力。如果鶉苗要外運的,將雛鶉裝入運輸專用箱內,及時運出。無論是育雛箱內或運輸專用箱內,不能鋪墊光滑的紙類。因為雛鶉在光滑表面上難以站穩(wěn),兩腳極易打滑叉開,日久鵪鶉的腳就會變成畸形。因而應用麻袋布或粗棉布等一類東西作墊料。9、清盤。出雛后的蛋殼、“毛蛋”、墊紙等要及時清除干凈,然后將孵化室、孵化器、蛋盤等沖刷干凈、晾干。在第二次使用前重新進行消毒。四、鵪鶉的飼養(yǎng)管理鵪鶉各階段的劃分,國內尚無統(tǒng)一標準。根據其生理特性,大至可分為:1-15日齡為雛鶉,15-40日齡仔鶉,40日齡以后為成鶉。(一)雛鵪鶉的飼養(yǎng)管理鵪鶉的育雛是指1-15日齡的飼養(yǎng)管理。鵪鶉的育雛階段生長發(fā)育迅速,羽毛脫換、生長速度很快。1、保溫。雛鵪鶉體溫調節(jié)機能不完善,對外界環(huán)境適應能力差,同時,幼雛個體很小,相對體表面積較大,散熱量較成雞多,所以雛鶉對溫度非常敏感。保溫條件比雛雞要求更為嚴格。育雛時溫度頭2天應保持35-38℃,在而后降至34-35℃,保持一星期,以后逐步降低到正常水平。育雛器內溫度和室溫相同時,即可脫溫。室內溫度保持在20-24℃為宜。溫度掌握不僅僅依靠溫度計,更主要的是觀察雛鶉的狀態(tài),看鶉施溫。同時,還應注意天氣變化,冬季稍高些,夏季稍低些;陰雨天稍高些,晴天稍低些;晚上稍高些,白天稍低些。2、通風與濕度。通風的目的是排出舍內有害氣體,換新鮮空氣,只要育雛室溫度能保證,空氣越流通越好。育雛的前階段(1周齡),相對濕度保持在60%—65%,以人不感到干燥為宜。稍后(2周齡)由于體溫增加,呼吸量及排糞量增加,育雛室內容易潮濕,因而要及時清除糞便,相對濕度55%—60%為宜。3、飲水。雛鶉經過長途運輸或在孵化器內呆的時間過長,增喪失不少水分,應及時供給溫水,使雛鶉恢復精神,否則會使雛鶉絨毛發(fā)脆,影響健康。長時間不供水,會使雛鶉遇水暴飲,甚至弄濕羽毛,引起受涼,產生拉稀。第一天飲0.01%的高錳酸鉀水,連飲三天,以后每周飲高錳酸鉀水一次。如經長途運輸,第一天宜飲用5%葡萄糖水溶液。4、喂料。雛鶉生長發(fā)育迅速,所需飼料營養(yǎng)要求高。雛鶉如在24小時出齊,則16小時開食,如在15-18小時出齊,則一般要求在24小時內開食。開食料采用混合飼料,可用0-14天的專用雛鶉料或小雞料,一般均采用晝夜自由采食,須保持不斷水,不斷料。也有采用定時定量喂飼,原則上早、晚2次。但應看具體情況而定。5、飼養(yǎng)密度。飼養(yǎng)密度過大,會造成成活率降低,小雛生長緩慢,長勢不一;密度過小,加大育雛成本,不利保溫。因此,應合理安排飼養(yǎng)密度。每平方米面積第一周齡250-300只左右,第二周齡100只左右,第三周齡75-100只(蛋鶉100只,肉鶉75只),冬季密度可適當增大,夏季則相應減少。同時,應結合鵪鶉的大小,結合分群適當調整密度。6、光照。育雛期間的合理光照,有促進生長發(fā)育的作用,光線不足,會推遲開產時間。一般第一周采用24小時光照,8-9天后白天不開燈,利用自然光,晚上開燈。7、輔料。育雛器內的輔料最理想的是麻袋片,也可采用粗布片。由于剛孵出的雛鶉腿腳軟弱無力,在光滑的輔料上行走時,易造成"一"字腿,時間一長,就不會站立而殘廢。因此輔料禁用報紙或塑料。8、日常管理。育雛的日常工作要細致、耐心,加強衛(wèi)生管理。經常觀察雛鶉精神狀態(tài)。按時投料、換水、清掃地面及清掃糞便,保持清潔。其日常管理包括以下幾點:(1)要有專人24小時值班,每天早晚,要觀察鵪鶉的動態(tài),如精神狀態(tài)是否良好,采食、飲水是否正常,發(fā)現問題,要找出原因,并立即采取措施。(2)承糞盤3日清掃1次,飲水器每天清洗1次。(3)每天日落后開燈,掌握照明時間。(4)經常檢查育雛箱內的溫度、濕度、通風是否正常。臨睡前,一定要檢查一次溫度是否適宜。(5)觀察雛鶉糞便情況,正常糞便較干燥,呈螺旋狀。糞便顏色、稀稠與飼料有關。喂魚粉多時呈黃褐色,喂青料時呈褐色且較稀,均屬正常。如發(fā)現糞便呈紅色、白色便須檢查。(6)及時淘汰生長育不良的弱雛。(7)發(fā)現病雛,及時隔離,死雛及時剖檢。(8)在1周齡和2周齡時,抽樣稱重,與標準體重對照。(二)仔鵪鶉的飼養(yǎng)管理(種用和蛋用仔鵪鶉)仔鶉即指15-40日齡期間的階段。這一階段生長強度大,尤以骨骼、肌肉、消化系統(tǒng)與生殖系統(tǒng)為快。其飼養(yǎng)管理的主要任務是控制其標準體重和正常的性成熟期,同時要進行嚴格的選擇及免疫工作。1、光照:仔鶉的飼養(yǎng)期間需適當"減光",不需育雛期那長的光照時間,只須保持10-12小時的自然光照即可。在自然光照時間較長的季節(jié),甚至需要把窗戶遮上,繼續(xù)使光線保持在規(guī)定時間內。2、濕度和通風:室內應注意保持空氣新鮮,但要避免穿堂風,地面要保持干燥。冬季要注意保溫,可在中午氣溫稍高時換氣。適宜的濕度為55%-60%。3、溫度:育成期初期溫度保持在23-27℃,中期和后期溫度可保持在20-22℃。4、控料:對種用仔鵪鶉和蛋用仔鵪鶉,為確保仔鵪鶉日后的種用價值和產蛋性能,雌、雄鵪鶉最好分開飼養(yǎng),同時還要對雌仔鵪鶉限制飼喂,一般從28日齡開始控料。這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防止性成熟過早,又可提高產蛋數量、質量及種蛋合格率。限制飼喂方法:(1)控制日糧中蛋白質含量為20%。(2)控制喂料量,僅喂標準料量的80%。一般種用仔鵪鶉與蛋用仔鵪鶉在40日齡時,大約已有2%的鵪鶉開產,但大多數均需在45-55日齡開產。因此在之前,必須做好各種預防、驅蟲等工作。并應及時轉群。轉群前應準備好成鶉舍、成鶉飼料等各種準備工作。轉群時動作需輕,環(huán)境需保持安靜。一般1月齡左右的鵪鶉從外貌上可判別雌雄,可采用公母分開飼養(yǎng),除種用公鶉外,其余公鶉與質量差的母鶉均可轉入育肥籠,進行育肥上市。(三)成鶉的飼養(yǎng)管理成鶉一般指40日齡以后的鵪鶉,其飼養(yǎng)目的是獲得優(yōu)質高產的種蛋、種雛及食用蛋。成鶉因生產目的不同可區(qū)分為種用鶉和蛋用鶉,二者除配種技術、籠具規(guī)格、飼養(yǎng)密度、飼養(yǎng)標準等有所不同外,其它日常管理基本相似。1、種鶉的選擇種鶉選擇時,要求種鶉目光有神,姿容優(yōu)美,羽毛光澤,肌肉豐滿,皮薄腹軟,頭小而圓,嘴短頸細而長。同時,對母鶉內及公鶉各有要求:(1)母鶉。A體格健壯,活潑好動,食量較大,無疾病。B產蛋力強,年產蛋率蛋用鶉應達80%以上,肉用型的也應在75%以上。月產蛋量24-27枚以上者。C體格大。成熟雌鶉體重140-160克為宜,肉種鶉則體重越大越好。腹部容積大,恥骨間有兩指寬,恥滑頂端與胸骨頂端有三指寬,產蛋力則高。這種檢查方法僅對母鶉第一產蛋年可行,母鶉年齡越大,腹沖容積越大,但其產蛋量卻越小。選擇產蛋力時,一般不等到一年產蛋之后再行選擇,可以統(tǒng)計開產后3個月的平均產蛋率和日產蛋量,符合上述要求即可選擇。(2)公鶉。公鶉品質的好壞對后代的影響很大。要求公鶉叫聲宏亮,稍長而連續(xù)。體壯胸寬,體重在115-130克之間。選擇時主要觀察肛門,應呈深紅色,隆起,手按則出現白色泡沫,此是已發(fā)情,一般公鶉到50日齡會出現這種現象。公鶉爪應能完全伸開,以免交配時滑下,影響交配,降低受精率。2、公母配比及利用年限根據育種或生產的需要,鵪鶉的公母配比有所差異。常用的為1公:4母或1公:4.5母,雄、雌配比是保證種卵受精率的關鍵措施之一。雄性的數量不足,受精率下降;雄鶉數量過多,會增加不必要的開支,甚至公鶉之間會相互爭配而干擾鶉群。鵪鶉的利用年限,公鶉僅為一年,種母鶉則以0.5-2年不等,主要取決于產蛋量、蛋重、受精率以及經濟效益、育種價值等而定。在生產實踐中對蛋用型種鶉僅用8個月的采種時間;對肉型母鶉的采種時間則更短些,僅為6個月。3、母鶉的產蛋規(guī)律。母鶉群一般40日齡左右就開始產蛋,一般一個月以后即可達到產蛋高峰,且產蛋高峰期長。其當天產蛋時間的分布規(guī)律,產蛋時間主要集中在午后至晚上8時前,而以午后3.5-6.5時為產蛋數量最多。4、成鶉的飼料與飼喂產蛋鶉必須使用全價飼料,鵪鶉對飼料的質量要求較高,尤其是對飼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質水平要求更高。能量要達到2750-2800千卡/千克,蛋白質19.3-19.5%。冬天可以加入動物、植物油。產蛋鶉每只每天采料20-24克左右,飲水45毫升左右,但隨產蛋量、季節(jié)等因素而改變。增加飼喂次數對產蛋率也有較大影響,即便是槽內有水,有料,也應經常勻料或添加一些新料,每天4-5次。5、成鶉的管理(1)舍溫。舍內的適宜溫度,是促使高產、穩(wěn)產的關鍵。一般要求控制在18-24℃之間,低于15℃時會影響產蛋,低于10℃時,則停止產蛋,過低則造成死亡。解決的辦法是增加飼養(yǎng)密度、增加保溫設備。夏天舍內溫度高于35℃時,會出現采食量減少,張嘴呼吸,產蛋下降。應降低飼養(yǎng)密度,增加舍內通風等。(2)光照。光照有兩個作用,一是為鵪鶉采食照明,二是通過眼睛刺激鵪鶉腦垂體,增加激素分泌,從而促進性的成熟和產蛋。鵪鶉初期和產蛋高峰期光照應達14-16小時,后期可延長至17小時。光照強度以每平方米2.5-3W以宜。燈泡位置放置時,應注意重疊式籠子的底層籠的光照。(3)濕度。產蛋鵪鶉最適宜的相對濕度為50%—55%,鵪鶉本身要散熱,排糞也會增加濕度,如果鶉舍濕度過大,微生物會大量孳生而影響鵪鶉的健康與產蛋率。(4)保持環(huán)境安靜。鵪鶉膽小怕驚,很容易出現驚群現象,表現為籠內奔跑、跳躍和起飛。如飼養(yǎng)員工作時動作過于粗暴,過往車輛及陌生人的接近等都會引起驚群、產蛋率下降及畸形蛋增加。(5)日常管理。飼養(yǎng)產蛋鶉日常工作應包括清潔衛(wèi)生和日常記錄。食槽、水槽每天清洗一次,每天清糞1-2次。門口設消毒池,舍內應有消毒盆。防止鼠、鳥等的侵擾,日常記錄應包括舍鶉數、產蛋數、采食量、死亡數、淘汰數、天氣情況、值班人員等五、鵪鶉疾病的防治1、球蟲病主要由毒力強的艾美球蟲引起,幼齡鵪鶉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高。病鶉表現精神不振,食欲減退,羽毛松亂,頭卷縮怕冷,生長停滯,肛門周圍羽毛被排泄物污染,以后血便嚴重,最后痙攣、昏迷、死亡。幼鶉死亡率可達30%-50%,成鶉多為慢性、多發(fā)性,病程長,消瘦,產蛋率下降,并伴有間歇性下痢,死亡率比幼鶉低。剖檢可見腸道腫脹,比正常大1-2倍,外觀呈暗紅色,粘膜上有出血點,內容物混有血液,有干酪樣壞死物,取其內容物顯微鏡檢查,可發(fā)現大量的球蟲卵囊。要特別提醒飼養(yǎng)戶的是,如發(fā)現這種現象要及早治療,以免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防治:搞好舍內衛(wèi)生,保持舍內通風干燥。大群治療常用青霉素飲水投服,每只按8000-10000單位給藥,連用5-7天;采用投喂加有0.003%氯苯胍的飼料對控制此病效果較好。2、白痢病由雞白痢沙門氏桿菌引起,病鶉虛弱,怕冷冷聚堆,閉目垂頭,兩腿叉開,雙翅下垂,食欲大減,拉白色稀糞,常粘附肛門周圍。剖檢見十二指腸出血嚴重,小腸、盲腸有灰白色壞死灶,泄殖腔內有白色惡臭稀糞。重者卵巢變綠色,輸卵管被白色堅硬物充滿,粘膜腫脹充血。防治:病鶉應全部捕殺。鏈霉素按0.05%飲水投服,連用25天;青霉素每只每次1萬單位肌注,早晚各1次,金霉素按每只每天6毫克混料喂飼。3、新城疫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病鶉表現精神不振,厭食,產蛋量驟減,軟殼、白殼蛋增多,拉綠色或白色糞便,神經紊亂,呼吸困難,流涎,翅下垂,頭向后或偏向一側,2-4天死亡。剖檢可見腺胃、腸道及卵巢有明顯的出血點。防治:幼鶉5-7日齡時用新城疫II系疫苗飲水免疫,也可用活弱毒疫苗噴霧免疫,產蛋前再免疫一次。也可用滅活疫苗肌肉注射,35日齡前后0.3毫升/只。弱毒疫苗與滅活疫苗并用,可起到強化免疫效果。4、馬立克氏病由皰疹病毒引起。病鶉表現消瘦、產蛋率下降,嚴重者腳癱軟,脛部著地行走,易誤診為維生素B2缺乏癥,最后拉綠色稀糞,衰竭而死。剖檢見外周審經發(fā)生淋巴樣細胞浸潤和腫大,肝、腎、卵巢、睪丸、肺、脾、胃等有腫瘤。防治:加強飼養(yǎng)管理,搞好舍內衛(wèi)生,引種時從無馬立克氏病群中引進。1日齡時接種馬立氏病疫苗0.2毫升/只。5、敗血支原體病又稱慢性呼吸道病,由敗血支原體感染引起。病鶉表現呼吸羅音、咳嗽、打噴、流鼻液,繼而出現眼瞼腫脹,分泌物由粘液性變?yōu)槟撔?,眶下竇蓄有干酪樣滲出物。剖檢見鼻腔、鼻竇、氣管及支氣管有明顯的卡他性炎癥,氣襄表面常有粘液或干酪樣物,常繼發(fā)大腸桿菌感染引起心包炎和氣襄炎。防治:加強飼養(yǎng)管理,提高群體抵抗力。大群治療時常用鹽酸恩諾沙星,每升水加入0.1克,連用5-7天。

體重選擇對日本鵪鶉隨機交配品系和選育品系性成熟的影響本試驗研究了體重選擇對日本母鵪鶉選育品系(HW)和隨機交配品系(R1)性成熟的影響,HW品系是在R1品系的基礎上經過40多個世代的選擇形成的。收集了連續(xù)批孵化數據,在品系內對孵化出的禽類的數據進行總結分析。兩品系的35日齡體重與性成熟體重存在顯著正相關(R1品系的孵化組1(R11)和HW品系的孵化組2(HW2):P≤0.05),但是在品系內的各孵化組間相關不顯著。除了HW2外,性成熟年齡(開產日齡)與35日齡體重都存在負相關。R1品系的性成熟年齡和性成熟體重存在極顯著(P<0.001)正相關,但在HW品系中不存在相關性。R1品系的性成熟年齡和腹脂重存在顯著正相關(孵化組1(R11):P<0.01;孵化組2(R12):P<0.001),但在HW品系中相關不顯著。性成熟年齡和孵泡數量在兩個品系中均存在負相關,但在HW2中負相關不顯著。與之相反,孵泡數量與開產日齡僅HW2存在顯著(P<0.001)正相關。這些數據說明HW品系的兩個孵化組的性成熟年齡與繁殖參數和胴體性狀的關系不如R1品系的兩個孵化組明顯。論鵪鶉產品的包裝與銷售鵪鶉產品的包裝與銷售是養(yǎng)鵪鶉的最后一道工序。筆者深入山東招遠和龍口兩個市多家養(yǎng)鵪鶉場(戶),走訪調查了鵪鶉產品的包裝與銷售經驗,特介紹如下:

(一)鶉蛋。鶉蛋是養(yǎng)鶉場(戶)最主要的產品,鶉蛋分為食用蛋和種蛋兩種,分別作以下簡介:

1.選蛋。優(yōu)質的鶉蛋蛋殼為灰白色,上有紅褐色或紫黑色的斑點和小斑塊,色澤鮮艷,外形美麗,蛋殼結實,蛋形正常,蛋重在10~13g,蛋黃深黃色,蛋白稠粘濃厚。在大批鶉蛋中有時出現少量其他顏色的蛋和軟殼蛋,畸形蛋應和破損蛋一起加以剔除,不要出售,如果出現大量的低質量蛋殼或軟殼蛋時,要檢查飼料中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含量和平衡問題。種蛋,無論是來之何處都應該是產蛋多,蛋質好、沒有任何疾病的種鶉群,不同品系

的鵪鶉種蛋顏色大小略有區(qū)別,但是應該選擇出有藍色、茶色或青色的鶉蛋,質量差,是老鶉、病鶉所產,不能留作種蛋,蛋形應縱軸長約2.5cm,重量以10.5-12.5g為標準,過大的蛋受精率低,胚胎后期死亡多,過小的蛋孵出的鵪鶉小而無力,過圓、過長或粘有糞垢的蛋均不宜作種蛋孵化。種蛋可橫放,或大頭向上存放在10-15℃的室內?熏相對濕度65-70%,防止種蛋暴露在陽光下或受蚊子、蒼蠅叮吮,夏季存放不超過7天,冬季不超過14天。

鵪鶉產蛋集中在下午和晚上,因此可以在清晨收集鶉蛋。收集后貯存在空氣新鮮、流通,蚊、蠅和老鼠無法侵入的貯蛋櫥內保存。飼養(yǎng)量較大的地方可設立蛋庫,保持溫度10-15℃,濕度在70%左右,蛋庫要密封、清潔、整齊。

2.包裝。鶉蛋蛋殼較薄,但蛋內殼膜堅韌,因此較耐貯存,即使在夏季,只要是蛋殼完好的無精蛋,亦能貯存較長時間而不致腐敗變質。但貯存時間長的鶉蛋,蛋內水分慢慢蒸發(fā),氣室隨之增大,而蛋質變差。因此,應盡可能的及時將新鮮鶉蛋上市出售。

鶉蛋蛋殼較薄,容易破損,因此要輕拿輕放,要注意包裝,可以采用特制的蛋盒包裝,蛋盒分二打裝(24枚)與一打裝(12枚)兩種,前者每盒蛋約重250g,后者蛋重約重125g,蛋盒用硬紙板做成,內分小格,每格里一鶉蛋,相互隔開,以免碰撞。這種包裝既便于計數、攜帶,還可通過裝璜,使外形美觀,很受顧客歡迎。運輸時二打裝蛋盒,每30盒裝一大紙箱,每箱放蛋720枚。這種包裝蛋盒成本較高,為了降低包裝成本,鶉蛋可以直接裝入瓦楞紙箱,箱底填一層塑料充氣薄膜,箱內用小硬紙條分成許多小格,每格放蛋一枚,每層放鶉蛋44枚,上隔一層瓦楞紙,層層疊放,使鶉蛋不致相互碰撞,共疊7層,一箱可放鶉蛋1008枚,往返運輸鶉蛋也可利用木箱或紙板箱,底鋪一層稻殼,上放一層鶉蛋,撒上一層木屑或稻殼再放一層鶉蛋,層層間隔,以防運輸途中的破損。

目前國內外鶉蛋的售價均較雞蛋為高,鶉蛋的重量相當于雞蛋重量的20%,而每枚鶉蛋的售價相當于每枚雞蛋的50-60%,每公斤的售價相當于雞蛋的2-2.5倍,特別在寒冬臘月,市場上鮮蛋稀少的季節(jié),每天能上市大量新鮮的鶉蛋,更受市場的歡迎。而生產種蛋可以明顯的提高養(yǎng)鶉的收入,每枚種蛋的售價等于食用蛋的三倍還多。孵化的白蛋(無精蛋),一般不影響食用價值,與鮮蛋不同之處是不能再用開水沖食,藥用價值較低,同時不耐貯存。

(二)鶉肉。鶉肉是養(yǎng)鶉的另一種產品,將多余的雄鶉和老年的鶉出售供食用,可提高養(yǎng)鶉的經濟收入。

1.出肥。HYPERLINK"/s?tn=n318&ct=&lm=&z=&rn=&wor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