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理論與匯率制度_第1頁
匯率理論與匯率制度_第2頁
匯率理論與匯率制度_第3頁
匯率理論與匯率制度_第4頁
匯率理論與匯率制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外匯與匯率第三節(jié)匯率的主要理論第四節(jié)匯率制度產生的背景與優(yōu)缺點第五節(jié)匯率政策所追求的目標主要內容第三節(jié)匯率的主要理論一、國際借貸論

國際借貸論是在金本位制下闡述匯率變動的重要學說,由英國經濟學家戈森(G.J.Goshen)于1861年提出。1861年,英國學者戈森(G.J.Goschen)出版了《外匯理論》一書,以其為代表的這類觀點被稱為“國際借貸說(一)基本觀點匯率取決于外匯的供求,而外匯的供求又源于國際借貸,因此國際借貸關系的變化是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在一定時期內,如果一國國際收支中對外收入↑對外支出↓→對外債權超過對外債務→國際借貸出超;反之,對外債務超過對外債權,則形成國際借貸入超。出超說明該國對外收入大于對外支出,資金流入,外幣供給相對增加,于是外幣匯率下跌,本幣匯率上漲;反之,入超說明該國對外收入小于對外支出,資金流出,外幣需求相對增加,于是外幣匯率上漲,本幣匯率下跌。1.國際借貸關系的變化是匯率變動的原因(一)基本觀點2.流動借貸是影響匯變動的主要因素根據流動性的大小,國際借貸可分為固定借貸和流動借貸。固定借貸是指借貸關系已經形成,但未進入實際支付階段的借貸;流動借貸是指已進入實際支付階段的借貸。戈森認為影響匯率變動的主要是流動借貸。3.物價水平、黃金存量、利率水平和信用關系等是影響匯率的次要因素(二)評價1、以金本位制為前提,把匯率變動的原因歸結為國際借貸關系中債權與債務變動導致的外匯供求變化,在理論上具有重要意義,在實踐中也有合理之處。2、把外匯供求的變動作為匯決定的根本因素,忽視了匯率的變動是圍繞兩國貨幣實際所代表的價值對比關系進行的。3、對匯率與貨幣供求和國際資本流動間的相互影響沒有進行深入分析4、不能解釋紙幣流通下匯率變動的原因二、購買力平價理論

購買力平價理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諸多匯率理論中最有影響力的理論之一。最早清晰而強有力地對購買力平價理論進行系統(tǒng)闡述的則是瑞典經濟學家卡塞爾。瑞典學者卡塞爾(G.Cassel)于1922年出版了《1914年后的貨幣和外匯》一書,提出“購買力平價說”。(一)基本思想基本思想:貨幣的價值在于其具有的購買力,因此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取決于它們各自具有的購買力的對比。購買力比率即是購買力平價匯率變動的原因在于購買力的變動,而購買力變動的原因又在于物價的變動。這樣,匯率的變動最終取決于兩國物價水平比率的變動。(二)主要內容

1.絕對購買力平價

絕對購買力平價是指在某一時點上,兩國的一般物價水平之比決定兩國貨幣的交換比率。由于貨幣的購買力可表示為一般物價水平(通常以物價指數表示)的倒數,絕對購買力平價的公式可寫為:式中E為1單位B國貨幣對A國貨幣的匯率,PA、PB分別為A、B兩國的一般物價水平。

假設各國的同類商品之間差異很小,具有均質性,而且沒有任何貿易關稅和運輸等費用,那么本國價格水平就等于以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與外國價格水平的乘積。這就是所謂的“一價定律”,表示在自由貿易條件下,世界市場上的每一件商品不論在什么地方出售(扣除運輸等費用),其價格都是相同的。一價定律“一價定律”的存在以市場完全競爭及商品完全同質為前提。在這種條件下,不同國家之間同種商品的價格會導致人們?yōu)榱酥\取差價利潤而進行套購活動,其結果造成價格的一致。

例:假如在日本花100日元可以買到的商品在美國需要花1美元,那么購買力平價便為:

USD1=JPY100

如果此時市場匯率為:

USD1=JPY105

那么就會有人在日本買入商品再到美國賣出(套購),以獲取收益,直至使市場匯率恢復到買力平價水平,套購無利可圖,套購就會停止,購買力平價成立。一價律不成立的原因一、交易成本的影響。二、關稅和貿易壁壘的影響。三、非貿易商品的影響。2.相對購買力平價主要觀點相對購買力平價從動態(tài)角度考察匯率的決定與變動,認為匯率的變動由兩國通貨膨脹率差異決定,是兩國貨幣所代表的購買力變動率之比。

相對購買力平價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匯率的變化與該時期兩國物價水平的相對變化成比例。如果用代表過去或基期的匯率,代表經過時間調整后的匯率,代表A國基期物價指數,代表國經過時間變動后的物價指數,代表國基期物價指數,代表國經過時間變動后的物價指數,由相對購買力平價決定匯率的公式則是:2.相對購買力平價

如果假設為國物價在經過時間后,比基期物價水平上升的幅度(即通貨膨脹率),為國經過時間后,物價上升的幅度,則有:這樣,由相對購買力平價決定匯率的公式又可表示為:

例:假如某段時期,日本商品價格從100日元上升到150日元,同期美國商品價格從1美元上升到1.25美元,那么,相對購買力平價為:

于是日元與美元的匯率應由原來的:

USD1=JPY100調整為:

USD1=JPY120絕對購買力平價不成立的原因一、不同國家居民在商品消費偏好上的差異導致了產品的巨大差異性。二、不同的國家在設立物價指數時,各種商品的權重不可能是相對的,甚至一國在不同時期權重也是不同的;三、市場不可能是完全競爭的,關稅、貿易壁壘以及交易成本也加大了這種偏離。(三)購買力平價論的檢驗在實證研究中,一般只有在高通脹時期購買力平價才能成立。而對20世紀70年代以來發(fā)達國家匯率分析得出的一般性結論是:1)在短期內,高于或低于購買力平價的偏差經常發(fā)生,并且偏離幅度較大。2)從長期看,沒有明顯的跡象表明購買力平價成立。3)匯率變動非常劇烈,遠超過相對通脹率。上述結論說明購買力平價論并不能得到實證檢驗的支持。(五)對購買力平價理論的評價1.貢獻(1)該理論通過物價與貨幣購買力的關系去論證匯率的決定及其基礎,這在研究方向上是正確的。(2)該理論直接把通貨膨脹因素引入匯率決定的基礎之中,這在物價劇烈波動、通貨膨脹日趨嚴重的情況下,有助于合理地反映兩國貨幣的對外價值。

(3)該理論把物價水平與匯率相聯系,這對討論一國如何利用匯率政策來促進出口貿易的發(fā)展不無參考意義。

(五)對購買力平價理論的評價2.缺點:(1)設定的條件脫離實際(2)論斷偏頗,以偏蓋全(3)該理論建立在貨幣數量論基礎上,忽視匯率與物價變動的相互影響

三、利率平價理論由凱恩斯在1923年提出說明匯率和利率之間關系的理論,這種關系通過國際資金套利來實現,反映了國際資本流動對匯率決定的作用。中長期:貨幣數量→購買力(商品價格)→匯率短期:貨幣(資金)供求數量→利率(資金價格)→匯率(一)拋補利率平價1、基本思想由于各國利率存在差異,投資者會將資本從利率低的國家和地區(qū),轉移到利率高的國家和地區(qū)。能否賺錢,看匯率變動情況,為避免損失,投資者會在遠期外匯市場上賣出高利率貨幣,利率方面的所得與匯率方面的所失進行比較,收益差別驅使資本流動,當在兩國的投資收益相等時,資本流動停止

假設資金在國際間移動不存在任何限制與交易成本,本國投資者可以選擇在本國或外國金融市場投資一年期存款。設本國利率為,外國利率為,S為即期匯率,一年后的即期匯率為,標價方法為直接標價法投資于本國金融市場,每單位本國貨幣到期本利和為:1×(1+Ia)投資于外國金融市場,每單位本國貨幣到期時的本利和為(以外幣表示):

按一年后的即期匯率折合本幣為:由于一年后的即期匯率Sf是不確定的,這種投資方式的最終收益很難確定,具有較大的匯率風險。為消除不確定性,可以購買一年期遠期合約,假設遠期匯率為F,則一年后投資于國外的本利和為:投資者選擇哪種方式投資,取決于二者的收益率大小,如果:

則眾多投資者將資金投入外國金融市場,導致外匯市場上即期購買外幣、遠期賣出外幣,從而本幣即期貶值(S增大),遠期升值(F減?。?,投資于外國的收益率下降。只有當這兩種投資方式的收益率完全相同時(套利的結果),市場上處于平衡,利率和匯率間形成下列關系:

假設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之間的升貼水率為P,2、拋補利率平價的經濟含義匯率的遠期升貼水率等于兩國貨幣利率差利率低的國家的貨幣其遠期匯率必為升水利率高的國家的貨幣其遠期匯率必為貼水3、拋補利率平價的實踐價值拋補利率平價被廣泛用于說明遠期差價。做市商基本上是根據各國間利率差異來確定遠期匯率的升貼水額。在實證檢驗中,除了外匯市場激烈動蕩時期,拋補的利率平價基本能較好成立。4、拋補利率平價理論的缺陷沒有考慮交易成本,一定程度脫離實際理論實現的先決條件是外匯市場高度發(fā)達完善,發(fā)展中國家不具備這些條件遠期外匯市場的資金流動并非供給彈性無限大(二)非拋補利率平價假定上述投資者的投資策略是根據自己對未來匯率變動的預期而計算預期收益,在承擔一定的匯率風險情況下進行投資活動。如預期一年后的匯率為Eef,則套利活動的結果為下式成立:假定Ep表示預期的遠期匯率變動率,對之進行上述類似的整理,得(二)非拋補利率平價的經濟含義預期的匯率遠期變動率等于兩國貨幣利率之差。在非拋補利率平價成立時,如果本國利率高于外國利率,則意味著市場預期本幣在遠期將貶值;如果本國政府提高利率,則當市場預期未來的即期匯率不變時,本幣的即期匯率將升值。

貨幣主義的匯率理論形成于70年代中期,是由美國芝加哥大學亨利約翰遜為首的一批經濟學家倡導,并由弗蘭克等人加以系統(tǒng)闡述的。貨幣主義匯率理論是由美國經濟學家亨利·約翰遜以及Frenkel等人提出并加以分析的。四、貨幣主義的匯率理論(一)假定條件1.具備高度的資本市場:存在著自由的資本市場和較強的資本流動性,使國內外資產具有充分的替代性。2、具備高效率的商品市場:商品的自由套購能保證“一價定律”在國際市場有效發(fā)揮作用3.具備高效率的外匯市場,使人們對未來匯率的預期可以強烈地影響匯率。貨幣主義匯率的基本研究方法是把貨幣數量論與購買力平價理論結合起來,分析匯率決定和變動的主要原因。一國匯率的變動取決于四個方面的因素:一是本國名義貨幣供給存量相對于外國名義貨幣供給存量的變化;二是外國實際收入相對于本國實際收入的變化;三是外國名義利率相對于本國名義利率的變化;四是本國預期通貨膨脹率相對于外國預期通貨膨脹率的變化。(二)主要結論(二)主要結論1、當一國貨幣供給量增加時,國內物價水平上漲,本幣對外匯率下浮。同理,當外國貨幣供給量增加時,則本幣匯率sh上浮2、一國實際國民收入增長時,國內貨幣需求上升,在名義貨幣供給存量不變的情況下,使得國內價格下跌,并通過購買力平價的作用,最終導致本幣匯率上漲。3、當一國名義利率上漲時,會導致該國實際貨幣需求的下降,從而抑制物價上漲,則本幣對外匯率趨向升值:相反,當國外名義利率上漲時,本幣則趨向貶值。4、如果本國的預期通貨膨脹率下降,則本幣對外匯率上??;如果外國的預期通貨膨脹率下降,則本幣對外匯率下浮。(三)評價1、貢獻該理論突出強調了貨幣因素在匯率決定過程中的作用,這是很有見地的。該理論指出,對通貨膨脹的預期是影響貨幣匯率的重要因素把匯率問題與貨幣政策協(xié)調起來,從而為浮動匯率制度下匯率成為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重要工具產生了重要作用2.局限性

(1)該理論在探討匯率變動的原因時,只偏重于一國國民總收入,或貨幣市場總量均衡狀態(tài)下的匯率運動,而對社會經濟內部的結構及其變化對匯率的影響,則沒有做必要的研究,這使得貨幣主義匯率理論難以全面地把握和解釋匯率的實際變動。(2)該理論的一些基本假定過于絕對化,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成立。

(3)該理論以抽象的數學表達式說明貨幣存量變化與價格變化之間關系,不易在實踐中加以驗證和運用。(三)評價2、局限性片面強調貨幣供應量對匯率變化的影響,而忽視了社會經濟結構對匯率的影響,只注意到貨幣市場總的均衡,而忽視了對各部門的結構分析假設條件與實際情況不符

資產組合平衡論出現于70年代中后期。1975年,勃萊遜(W.Branson)提出了一個初步模型,后經霍爾特納(H.Halttune)和梅森(P.Masson)等人進一步充實和修正。資產組合平衡論是一種影響很大的匯率理論,在現代匯率研究領域占有重要地位。由勃萊遜(W·Branson)、霍爾特納(H·Halttune)和梅森(P·Masson)等人提出并完善。

五、資產組合平衡論(一)主要結論理性的投資者會將其擁有的財富,按照收益與風險的權衡,配置于各種可供選擇的資產上國際金融市場的一體化和各國資產之間的高度替代性,使一國居民既可持有本國貨幣和各種證券作為資產,又可持有外國的各種資產。一旦利率、貨幣供給量、以及居民愿意持有的資產種類等發(fā)生變化,居民原有的資產組合就會失衡,進而引起各國資產之間的替換,促使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國際間的資產替換和資本流動,勢必會影響外匯供求,導致匯率的變動。式中,W、M、Np、e、Fp分別表示私人部門持有的財富凈額、本國貨幣、本國證券、匯率(以本幣表示的外幣價格)和國外資產。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私人部門持有的各種資產形式是以其凈資產額(資產與負債的差額)來表示的。進一步來看,M是中央銀行通過向私人部門買賣N和F來控制的。各種資產的比例應與本身的預期收益率成正比,與其他替代性資產的預期收益率成反比。匯率的變動通過影響私人部門對財富的重新估價(因為匯率的變動印象以本國貨幣表示的國外資產額),起著平衡資產供求存量的作用。均衡匯率正是使私人部門意愿持有現有國內外各種資產存量的匯率水平。我們看一看資產市場的各種失衡是如何影響匯率變動:+++-+但這一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商品市場的失衡如何影響匯率,沒有納入其分析中;它用財富總額代替收入作為影響資產組合的因素,而又沒有說明實際收入對財富總額的影響。(二)評價貢獻資產組合平衡論一方面承認經常項目失衡對匯率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承認貨幣市場失衡對匯率的影響,這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傳統(tǒng)匯率理論和貨幣主義匯率理論中的片面性,具有積極意義。它提出的假定,如各國資產間的“高度”替代性,而不是“完全”替代性等,更加貼近現實,因此對解釋匯率的決定具有較強的說服力。(二)評價局限性它在論述經常項目失衡對匯率的影響時,只注意到資產組合變化所產生的作用,而忽略了商品和勞務流量變化所產生的作用;只考慮目前的匯率水平對金融資產實際收益產生的影響,而未考慮匯率將來的變動也會對金融資產的實際收益產生的影響它的實踐性較差,因為有關各國居民持有的財富數量及構成的資料是有限和不易取得的。第四節(jié)匯率制度一、匯率制度的類型匯率制度是指一國貨幣當局對本國匯率變動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規(guī)定。匯率制度制約著匯率水平的變動。二、固定匯率制度(一)固定匯率制度的概念和分類概念:指兩種貨幣比價基本穩(wěn)定,或現實匯率只能在規(guī)定的一定幅度內波動的匯率制度類型金本位制下的匯率制度(典型的固定匯率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至20世紀70年代初紙幣流通條件下的匯率制度(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度)金本位制下的固定匯率和紙幣流通條件下的固定匯率的異同點共同點各國對本國貨幣都規(guī)定有金平價,中心匯率是按兩國貨幣各自的金平價之比來確定的外匯市場上的匯率水平相對穩(wěn)定,圍繞中心匯率在很小的限度內波動。不同點金本位制下的固定匯率制是自發(fā)形成的;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固定匯率制則是通過國際間的協(xié)議(布雷頓森林協(xié)定)人為建立起來的。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國貨幣的金平價不會變動;而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各國貨幣的金平價則是可以調整的。(二)布雷頓森林體制下的固定匯率制紙幣本位制下以美元為中心,以黃金為基礎的固定匯率制,它有5個特點:1.一固定,即固定貨幣平價。各國都要確定各自貨幣的含金量,按照美元與各國貨幣含金量的比來確定各國貨幣對美元的比價。2.雙掛鉤: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3.上下限。是指貨幣比價確定之后,匯率波動只能在±1%的幅度內進行,這是IMF組織的統(tǒng)一規(guī)定。1971年12月以后改為±2.5%。

4.政府干預。匯率波動超過規(guī)定的上下限后,有關國家政府有義務在外匯市場上進行干預,以維持匯率的穩(wěn)定。5.允許調整。指一國經濟狀態(tài)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各國政府已無法通過外匯市場的干預來維持固定匯率時,在獲得基金組織同意的情況下,一國可以使其貨幣法定升、貶值,即調整其貨幣法定平價。(二)布雷頓森林體制下的固定匯率制(三)維持固定匯率所采取的措施

1.提高貼現率

2.動用黃金外匯儲備

3.外匯管制

4.舉借外債或簽訂互換貨幣協(xié)定

5.實行貨幣公開貶值(三)固定匯率制的作用

1.對國際經貿和投資

利:為國際經貿和國際投資提供了較為穩(wěn)定的環(huán)境,減少了匯率的風險,便于進出口商品核算,國際投資項目的利潤評估,從而有利于對外貿易的發(fā)展,對戰(zhàn)后西方國家對外經濟擴張與資本輸出有促進作用。弊:易于招致國際游資的的沖擊,引起國際外匯制度的動蕩與混亂。(三)固定匯率制的作用

2.對國內經濟和國內經濟政策一國的貨幣政策很難奏效。維持固定匯率,以犧牲國內經濟目標為代價。使一國經濟暴露在國際經濟動蕩中。(四)波動幅度擴大導致固定匯率制破產1.固定匯率制推行的背景2.美元危機一再爆發(fā)3.貨幣一體化4.本幣與SDRS掛鉤,作為中心匯率5.升貶值貨幣矛盾難以解決

二、浮動匯率制度

(一)浮動匯率制度的概念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各國不再規(guī)定金平價和對外幣的中心匯率,也不再規(guī)定匯率上下波動的界限,而聽任外匯市場根據外匯供求情況自行決定本幣對外幣的匯率。(二)浮動匯率制度的類型☆自由浮動(FreeFloating)又稱“清潔浮動”(CleanFloating),意指貨幣當局對外匯市場不加任何干預,完全聽任匯率隨市場供求狀況的變動而自由漲落?!罟芾砀?ManagedFloating)又稱“骯臟浮動”(DirtyFloating),指貨幣當局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以使市場匯率朝有利于己的方向浮動。1.按政府是否干預(二)浮動匯率制度的類型2.按浮動的形式單獨浮動,又叫“獨立浮動”,指本國貨幣不與外國任何貨幣發(fā)生固定聯系,其匯率根據外匯市場的供求狀況單獨浮動。例如美元、澳大利亞元、日元、加拿大元和少數發(fā)展中國家的貨幣.聯合浮動,又叫“共同浮動”或“集體浮動”,是指一些經濟聯系密切的國家組成貨幣集團,在集團內各成員國貨幣之間實行固定匯率,而對集團外各國貨幣實行共升共降的浮動匯率。歐共體成員國的蛇行浮動(法國、荷蘭、比利時、丹麥、盧森堡、原聯邦德國)0+1.125%+2.25%-1.125%-2.25%±0.75%±1.125%中心匯率

(三)浮動匯率制度的作用1、對金融和外貿利:防止國際游資對某些主要國家貨幣的沖擊,防止外匯儲備大量流失,使貨幣公開貶值與升值的危機可避免對金融與外貿的弊1)浮動匯率制下,容易因投機或謠言引起匯率的暴漲暴跌,造成匯率波動頻繁和波幅擴大。2)增加國際貿易風險,使進出口貿易的成本加重,或不易核算,一定程度影響對外貿易發(fā)展。中性作用:促進了防范匯率風險的國際金融業(yè)務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2.對國內經濟和國內經濟政策

利:

一國能根據本國具體情況,獨立自主地采取各項經濟政策。貨幣政策有效,能產生一定的預期效果,達到政策調控目標。一國國內經濟受到他國經濟動蕩的影響相對較小。(四)固定匯率制與浮動匯率制的優(yōu)劣比較優(yōu)點固定匯率制有利于國際經濟交易的發(fā)展有利于抑制國際貨幣投機限制政府不負責任的宏觀經濟政策缺點喪失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促進了通貨膨脹的國際傳播容易造成匯率制度僵化優(yōu)點浮動匯率制能夠實行獨立的貨幣政策國際收支均衡得以自動實現減少國際儲備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匯率變動對經濟沖擊作用較小缺點容易造成經濟波動不利國際貿易與投資的的發(fā)展使一國更有通貨膨脹傾向(四)固定匯率制與浮動匯率制的優(yōu)劣比較三、聯系匯率制度主要特點是將匯率制度的確定與貨幣發(fā)行準備制度加以結合,利用市場機制,互相牽制。香港自1983年10月開始實行港元與美元的聯系匯率制度(也稱貨幣發(fā)行局制度)(一)香港聯系匯率制形成的原由政治前景不明朗資金大量外流巨大的貶值壓力(一)港元聯系匯率制度的內容固定匯率美元港元紙幣HK$7.8=US$1港元鈔票由三家發(fā)鈔銀行負責發(fā)行,并以美元按固定匯率提供十足支持。

(一)港元聯系匯率制度的內容1.香港特區(qū)的發(fā)鈔銀行如發(fā)行港鈔,要按1美元∶7.8(HK$)港元的固定匯率向外匯基金(已并入金融管理局)交存美元,并換取“負債證明書”,作為港鈔的發(fā)行準備。2.如發(fā)鈔銀行向外匯基金退回港鈔與“負債證明書”則按1美元∶7.8港元的固定匯率贖回美元3.其他眾多商業(yè)銀行等金融機構需要港鈔也按上述比價,向發(fā)鈔銀行交付美元領取港鈔,如退回港鈔,則按原比價贖回美元。(二)香港聯系匯率制如何運作香港特區(qū)實際存在兩種匯率發(fā)行匯率:發(fā)鈔銀行與外匯基金(金融管理局)、商業(yè)銀行等與發(fā)鈔銀行之間的實行的匯率,即1美元∶7.8港元的聯系匯率。市場匯率:外匯市場上供求關系決定的匯率政府通過對發(fā)鈔銀行的匯率控制,維持著整個港幣體系對美元匯率的穩(wěn)定聯系市場匯率在1:7.8的水平上做窄幅波動,并自動趨近(二)兩個自我維護機制

1.發(fā)鈔銀行與商業(yè)銀行的套利活動2.貨幣市場資金的增減與利率的升降

(三)聯系匯率制度的作用1.積極作用1)穩(wěn)定匯率。2)自動調節(jié)國際收支。3)充分發(fā)揮市場機制,減少政府干預。2、消極作用1)削弱其執(zhí)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2)易于招致國際游資的沖擊。3)不能利用匯率杠桿調節(jié)本地區(qū)經濟。四、人民幣匯率制度計劃經濟時期經濟轉軌時期1994年以后現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第五節(jié)匯率政策一、匯率政策的概念、內容與目標1.匯率政策的概念與內容匯率政策是指一國貨幣當局為達到一定的目的,將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比價控制在適當水平而采取的各種措施。匯率政策的內容匯率政策目標、為實現匯率政策目標所采取的政策手段、政府對外匯市場的干預方式。一、匯率政策的概念、內容與目標2.匯率政策的根本目標與具體目標根本目標:促進本國經濟增長、物價穩(wěn)定、充分就業(yè)和國際收支平衡。具體目標包括:維持本幣對外價值的相對穩(wěn)定,促進對外經濟的開展維持本幣國內價值的穩(wěn)定促進本國對外貿易的發(fā)展,實現本國對外經濟貿易發(fā)展戰(zhàn)略??刂茋H資本的流出入,擴大利用外資或避免外部沖擊對國內金融市場的不利影響。一、匯率政策的概念、內容與目標3.實現匯率政策目標的重點工作內容1)選擇相應的匯率制度2)控制匯率變動幅度法定貶值法定升值3)確定適度匯率水平本幣高估

本幣低估盯住政策4)搞好國際協(xié)調合作二、實現匯率政策目標的政策手段(一)法定貶值1.法定貶值的概念:由法律明文規(guī)定降低本國貨幣的金平價,提高以本幣所表現的外幣價格的措施就是貨幣的法定貶值。2.法定貶值的作用積極作用:擴大出口,改善貿易收支消極作用:抑制進口,引起連鎖反應(一)法定貶值3.法定貶值改善貿易收支的局限性不是任何商品都能擴大出口(馬歇爾—勒納條件)貿易收支不會立即改善,它受時滯限制(J曲線效應)(二)法定升值1.概念:用法律明文規(guī)定提高本幣的金平價,降低以本幣所表示的外幣的價格。2.原因:在固定匯率制度下,國際收支順差國外匯供過于求,以本幣表示的外幣價格下跌。跌到官定下限時,貨幣當局為維持本幣匯率穩(wěn)定,拋本幣收外幣。在增加外匯儲備的同時,貨幣大量投放市場引發(fā)或加劇本國的通貨膨脹,使國內經濟受到損失。3.作用:有利于進口;使本幣進一步堅挺,提高其威信和地位,擴大其在國際范圍中的支付,降低對外投資成本,鼓勵資本流出。(三)本幣高估1.概念:是指一國政府為了實現其匯率政策目標,以高于本幣實際價值或國內與國外通貨膨脹的差異幅度而人為地高估本幣,提高本幣的對外匯率。2.本幣高估對發(fā)達國家的作用有利于進口,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輸入勞務,不利于輸出勞務;有利于資本輸出,不利于資本輸入。

實例:二戰(zhàn)后,美元高估對美國的作用利:①有利于美國戰(zhàn)后建立金融霸權。②有利于美國資本輸出,對外擴張,控制別國。③有利于美國低價采購原燃材料,高價出售工業(yè)制成品。④加強美國壟斷資本對債務國的控制,加重其債務負擔。弊:削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