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人教版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單元王安石變法1社會危機四伏和慶歷新政 教案_第1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單元王安石變法1社會危機四伏和慶歷新政 教案_第2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單元王安石變法1社會危機四伏和慶歷新政 教案_第3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單元王安石變法1社會危機四伏和慶歷新政 教案_第4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單元王安石變法1社會危機四伏和慶歷新政 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課社會危機四伏和慶歷新政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

了解北宋中期的社會危機;理解北宋社會矛盾激化和積貧積弱局面形成的原因;知道慶歷新政的內(nèi)容及失敗原因。通過本課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史料、論從史出的能力;通過自主、合作、探究活動的開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情境創(chuàng)設、史料分析、問題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完成從感知歷史到理解歷史的過程,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改革家范仲淹的勇氣、智慧和“憂患”意識,理解改革事關國家、民族的命運和改革之路的艱難。學情分析:我校是省級示范性高中,學生基礎相對較好。高二學生又已經(jīng)文理分科,文科生經(jīng)過對歷史必修1、2、3的學習,積累了一定的歷史知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歷史學習方法。我校在以前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本課開展自主?合作?探究活動打下了基礎。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北宋中期的社會危機。教學難點:北宋社會矛盾激化和積貧積弱局面形成的原因。教學過程:【導入】時事連線,新課導入

故事1:農(nóng)民工跪求范仲淹顯靈助其討薪

2023年6月,網(wǎng)上熱傳一條消息,河南農(nóng)民工代表特意到范仲淹墓前跪拜,求范公顯靈幫他們要回打工的血汗錢。

這則消息說明了什么?【測試】自主學習,基礎檢測1.北宋中期,農(nóng)民起義“一年多如一年。一伙強如一伙”,階級矛盾十分尖銳。究其原因有:

①土地兼并嚴重

②賦役負擔沉重

③自然災害嚴重

④戰(zhàn)爭連年不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實施“慶歷新政”的核心人物是

A.宋仁宗

B.范仲淹

C.富弼

D.歐陽修3.本課內(nèi)容與后面的第2、3課內(nèi)容有何邏輯關系?【活動】故事引入,創(chuàng)設情境

故事2:錢穆的《國史大綱》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宋仁宗)一日特開天章閣,召對(范仲淹等人)賜坐。給筆札,使其當面疏奏(改革方案)。

宋仁宗用最高規(guī)格接待范仲淹等人,要他們當面寫出改革方案。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

說明宋仁宗內(nèi)心憂慮,急切底地希望改革,對范仲淹等人寄予厚望。那么宋仁宗因何而憂?竟然如此急切地想要變革?宋仁宗為何對范仲淹寄予厚望?范仲淹又是如何應對的呢?改革結(jié)果如何?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問題?!净顒印亢献魈骄浚仉y突破一、宋仁宗因何而“憂”?——社會危機

材料一

今則西戎已叛,屢喪邊兵;北虜愈強,且增歲幣。國用殫竭,民力空虛,徭役日繁,率斂日重。官吏猥濫,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嘗省察。百姓無告,朝廷不與為主,不使叛而為寇,復何為哉?……

——北宋樞密副史富弼的上疏【探究1】材料反映北宋中期出現(xiàn)了哪些社會危機?

(用投影儀展示學生答案,進行學法指導)

(從材料中得出結(jié)論)北宋面臨嚴重的社會危機,主要有西夏、遼威脅北宋安全,戰(zhàn)爭連年;國庫空虛,財政困難;吏治腐??;階級矛盾尖銳,人民反抗不斷。

可再概括為三大危機:邊患危機、財政危機、政治危機。也可概括為內(nèi)憂外患。

材料一(北宋)“勢官富姓,占田無限,兼并冒偽,習以成俗,重禁不能止?!?/p>

——《宋史·食貨志》

材料二

北宋前期,統(tǒng)治者認為:“富者田連阡陌,為國家守財爾!緩急盜賊竊發(fā),邊境擾動,兼并之財,樂于輸納,皆我之物?!?/p>

【探究2】請結(jié)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北宋土地兼并現(xiàn)象嚴重的原因及影響。

原因:①宋朝是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起來的王朝,統(tǒng)治者最害怕的是武將奪權(quán),因此通過杯酒釋兵權(quán)解除了朝中大將和地方節(jié)度使的兵權(quán),作為安撫,趙匡胤讓功臣們“多積金,置田產(chǎn)以遺子孫”。讓功臣們?nèi)ハ硎芰继锩勒?,積累財富。所以宋代建國后,統(tǒng)治者采取“不抑制兼并”的放任政策。②統(tǒng)治者錯誤認為富人“為國守財”,會“樂于輸納”,便于應急籌集軍費。

影響:階級矛盾尖銳,農(nóng)民起義不斷發(fā)生。北宋初期土地兼并就非常嚴重,宋仁宗慶歷年間農(nóng)民起義和兵變在各地相繼爆發(fā),難怪歐陽修發(fā)出這樣的感慨“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強于一伙”。

【探究3】分組探究:下列三則材料各反映了什么社會問題?請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帶來的負面影響。

(學生分三大組探究,互相交流,再派代表闡述探討的結(jié)果。教師歸納總結(jié)。)

小結(jié):“三冗”現(xiàn)象和積貧積弱的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二、解“憂”為何是范君?——代表人物

請學生說一說心目中的范仲淹形象。

范仲淹《岳陽樓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p>

范仲淹簡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漢族,蘇州人,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幼年家境貧寒,過著斷齏劃粥的求學生活。但勤奮好學,志向遠大。1015年考中進士。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

(根據(jù)學生回答整理宋仁宗為什么會任用范仲淹進行改革。)三、范仲淹如何解“憂”?——慶歷新政

慶歷三年(1043年)九月,范仲淹認真總結(jié)從政28年來醞釀已久的改革思想,很快呈上了著名的新政綱領《答手詔條陳十事》:

(1)明黜陟,即嚴格官吏升降考核制度。

(2)抑僥幸,即限制官僚子弟親友通過“恩蔭”做官。

(3)精貢舉,即改革官吏選拔的科舉制度。

(4)擇官長,即加強各級長官的保舉和選派。

(5)均公田,即調(diào)整多寡懸殊的官員“職田”,防止和減少貪污。

(6)厚農(nóng)桑,即重視農(nóng)桑等生產(chǎn)事業(yè)。

(7)修武備,即整治軍備。

(8)減徭役,即裁并州縣,減輕徭役。

(9)覃恩信,即督責地方落實執(zhí)行赦令等恩澤。

(10)重命令,即要嚴肅對待和慎重發(fā)布朝廷號令。

【探究4】范仲淹改革的核心內(nèi)容是什么?

——整頓吏治。

范仲淹的十事疏中,前五項都與吏治有關,后三項是關于發(fā)展經(jīng)濟和整頓軍備問題,最后兩項是為了保證政策能夠順利的實施。因此核心內(nèi)容是整頓吏治,主要是從官吏的選拔和升降方面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局v授】故事引入,創(chuàng)設情境

故事3:范仲淹派人到各地審查官員,并將他們報上來的不才者一筆勾之。富弼說:“一筆勾掉這些官員很容易,但您知道他們一家都在哭嗎?”范仲淹說:“一家哭有比一個地區(qū)的百姓哭厲害嗎?”遂悉罷之。

這則故事說明了什么?四、仁宗之“憂”何以未解?——失敗原因

僅僅一年多時間,范仲淹等改革派相繼被排擠出朝廷,新法被廢除,慶歷新政夭折了。

古今學術(shù)界對慶歷新政失敗原因有不同看法:

●南宋人葉適認為范仲淹實施“明黜陟”“抑僥幸”這兩項失之“太猛”,以致激起“庸人”的反對。

●《宋史·范仲淹傳》認為:“仲淹以天下為己任,裁削幸濫,考覆官吏……然更張無漸,規(guī)模闊大。論者以為不可行?!彼詫е滦抡?。

●現(xiàn)代史學家鄧廣銘認為由于范仲淹等人在推行新政過程中,幾乎可以說是同心協(xié)力,和衷共濟,有時還互相推崇,招致朋黨之譏。本就對范仲淹等人有戒心的宋仁宗,最終下定決心將范仲淹等人逐出朝廷?!八裕瑢е聭c歷新政失敗的原因之一,也在于它抵觸了宋朝的家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