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shù)學(xué)人教A版第二章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第2章6_第1頁
高中數(shù)學(xué)人教A版第二章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第2章6_第2頁
高中數(shù)學(xué)人教A版第二章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第2章6_第3頁
高中數(shù)學(xué)人教A版第二章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第2章6_第4頁
高中數(shù)學(xué)人教A版第二章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第2章6_第5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課時目標】1.理解直線和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并能用文字、符號和圖形語言描述定理.2.能夠靈活地應(yīng)用線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證明相關(guān)問題.3.理解并掌握“平行”與“垂直”之間的相互轉(zhuǎn)化.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文字語言垂直于同一個平面的兩條直線________符號語言eq\b\lc\\rc\}(\a\vs4\al\co1(a⊥α,b⊥α))?________圖形語言作用①線面垂直?線線平行②作平行線一、選擇題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l上有無數(shù)個點不在平面α內(nèi),則l∥αB.若直線l與平面α垂直,則l與α內(nèi)的任一直線垂直C.若E、F分別為△ABC中AB、BC邊上的中點,則EF與經(jīng)過AC邊的所有平面平行D.兩條垂直的直線中有一條和一個平面平行,則另一條和這個平面垂直2.若M、n表示直線,α表示平面,則下列命題中,正確命題的個數(shù)為()①eq\b\lc\\rc\}(\a\vs4\al\co1(m∥n,m⊥α))?n⊥α;②eq\b\lc\\rc\}(\a\vs4\al\co1(m⊥α,n⊥α))?M∥n;③eq\b\lc\\rc\}(\a\vs4\al\co1(m⊥α,n∥α))?M⊥n;④eq\b\lc\\rc\}(\a\vs4\al\co1(m∥α,m⊥n))?n⊥α.A.1B.2C.33.已知直線PG⊥平面α于G,直線EF?α,且PF⊥EF于F,那么線段PE,PF,PG的大小關(guān)系是()A.PE>PG>PFB.PG>PF>PEC.PE>PF>PGD.PF>PE>PG4.PA垂直于以AB為直徑的圓所在平面,C為圓上異于A,B的任一點,則下列關(guān)系不正確的是()A.PA⊥BCB.BC⊥平面PACC.AC⊥PBD.PC⊥BC5.下列命題:①垂直于同一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②垂直于同一直線的兩個平面平行;③垂直于同一平面的兩條直線平行;④垂直于同一平面的兩平面平行.其中正確的個數(shù)是()A.1B.2C.36.在△ABC所在的平面α外有一點P,且PA=PB=PC,則P在α內(nèi)的射影是△ABC的()A.垂心B.內(nèi)心C.外心D.重心二、填空題7.線段AB在平面α的同側(cè),A、B到α的距離分別為3和5,則AB的中點到α的距離為________.8.直線a和b在正方體ABCD-A1B1C1D1的兩個不同平面內(nèi),使a∥b成立的條件是________.(只填序號①a和b垂直于正方體的同一個面;②a和b在正方體兩個相對的面內(nèi),且共面;③a和b平行于同一條棱;④a和b在正方體的兩個面內(nèi),且與正方體的同一條棱垂直.9.如圖所示,平面ABC⊥平面ABD,∠ACB=90°,CA=CB,△ABD是正三角形,O為AB中點,則圖中直角三角形的個數(shù)為________.三、解答題10.如圖所示,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M是AB上一點,N是A1C的中點,MN⊥平面A1求證:(1)MN∥AD1;(2)M是AB的中點.11.如圖所示,設(shè)三角形ABC的三個頂點在平面α的同側(cè),AA′⊥α于A′,BB′⊥α于B′,CC′⊥α于C′,G、G′分別是△ABC和△A′B′C′的重心,求證:GG′⊥α.能力提升12.如圖,△ABC為正三角形,EC⊥平面ABC,DB⊥平面ABC,CE=CA=2BD,M是EA的中點,N是EC的中點,求證:平面DMN∥平面ABC.13.如圖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AC=BC=CC1,M,N分別是A1B,B1C1(1)求證:MN⊥平面A1BC;(2)求直線BC1和平面A1BC所成的角的大?。?.直線和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可以作為兩條直線平行的判定定理,可以并入平行推導(dǎo)鏈中,實現(xiàn)平行與垂直的相互轉(zhuǎn)化,即線線垂直?線面垂直?線線平行?線面平行.2.“垂直于同一平面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垂直于同一直線的兩個平面互相平行”都是真命題.但“垂直于同一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垂直于同一平面的兩個平面互相平行”都是假命題.2.3.3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答案知識梳理平行a∥b作業(yè)設(shè)計1.B[由線面垂直的定義知B正確.]2.C[①②③正確,④中n與面α可能有:n?α或n∥α或相交(包括n⊥α).]3.C[由于PG⊥平面α于G,PF⊥EF,∴PG最短,PF<PE,∴有PG<PF<PE.故選C.]4.C[PA⊥平面ABC,得PA⊥BC,A正確;又BC⊥AC,∴BC⊥面PAC,∴BC⊥PC,B、D均正確.∴選C.]5.B[由線線、線面垂直與平行的性質(zhì)知②③正確,選B.]6.C[設(shè)P在平面α內(nèi)的射影為O,易證△PAO≌△PBO≌△PCO?AO=BO=CO.]7.4解析由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知AB中點到α距離為以3和5為上、下底的直角梯形的中位線的長.8.①②③解析①為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的應(yīng)用,②為面面平行的性質(zhì),③為公理4的應(yīng)用.9.6解析由題意知CO⊥AB,∴CO⊥面ABD,∴CO⊥OD,∴直角三角形為△CAO,△COB,△ACB,△AOD,△BOD,△COD.10.證明(1)∵ADD1A1∴AD1⊥A1D.又∵CD⊥平面ADD1A1,∴CD⊥AD1∵A1D∩CD=D,∴AD1⊥平面A1DC.又∵MN⊥平面A1DC,∴MN∥AD1.(2)連接ON,在△A1DC中,A1O=OD,A1N=NC.∴ON綊eq\f(1,2)CD綊eq\f(1,2)AB,∴ON∥AM.又∵MN∥OA,∴四邊形AMNO為平行四邊形,∴ON=AM.∵ON=eq\f(1,2)AB,∴AM=eq\f(1,2)AB,∴M是AB的中點.11.證明連接AG并延長交BC于D,連接A′G′并延長交B′C′于D′,連接DD′,由AA′⊥α,BB′⊥α,CC′⊥α,得AA′∥BB′∥CC′.∵D、D′分別為BC和B′C′的中點,∴DD′∥CC′∥BB′,∴DD′∥AA′,∵G、G′分別是△ABC和△A′B′C′的重心,∴eq\f(AG,GD)=eq\f(A′G′,G′D′),∴GG′∥AA′,又∵AA′⊥α,∴GG′⊥α.12.證明∵M、N分別是EA與EC的中點,∴MN∥AC,又∵AC?平面ABC,MN?平面ABC,∴MN∥平面ABC,∵DB⊥平面ABC,EC⊥平面ABC,∴BD∥EC,四邊形BDEC為直角梯形,∵N為EC中點,EC=2BD,∴NC綊BD,∴四邊形BCND為矩形,∴DN∥BC,又∵DN?平面ABC,BC?平面ABC,∴DN∥平面ABC,又∵MN∩DN=N,∴平面DMN∥平面ABC.13.(1)證明如圖所示,由已知BC⊥AC,BC⊥CC1,得BC⊥平面ACC1A1連接AC1,則BC⊥AC1.由已知,可知側(cè)面ACC1A1是正方形,所以A1C⊥AC又BC∩A1C=C所以AC1⊥平面A1BC.因為側(cè)面ABB1A1是正方形,M是A1B的中點,連接AB1,則點M是AB1的中點又點N是B1C1的中點,則MN是△AB1C1的中位線,所以MN∥AC1.故MN⊥平面A1(2)解如圖所示,因為AC1⊥平面A1BC,設(shè)AC1與A1C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