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人類共同生活的世界單元知識清單-_第1頁
第二單元人類共同生活的世界單元知識清單-_第2頁
第二單元人類共同生活的世界單元知識清單-_第3頁
第二單元人類共同生活的世界單元知識清單-_第4頁
第二單元人類共同生活的世界單元知識清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人類共同生活的世界單元知識清單考法01海陸分布特點比較項目陸地分布海洋分布南、北半球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主要分布在南半球東、西半球主要分布在東半球主要分布在西半球陸、水半球主要分布在陸半球主要分布在水半球北極地區(qū)以海洋為主,南極地區(qū)以陸地為主無論怎么劃分,地球上任何兩個面積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考法02七大洲、四大洋概念名稱概念大陸面積廣大的陸地島嶼面積較小的陸地大洲大陸與其附近的島嶼的合稱海是洋的邊緣部分,面積較小,平均水深較淺,一般靠近大陸海峽溝通兩個海域之間寬度較窄的水道七大洲、四大洋分布(1)七大洲分布半球分布(主要分布)北半球非洲、A亞洲、I北美洲(全部)、B歐洲(全部)南半球南美洲、E大洋洲、J南極洲(全部)東半球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西半球北美洲、D南美洲赤道穿過大洋洲、亞洲、南美洲、C非洲回歸線穿過北回歸線非洲、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回歸線非洲、大洋洲、南美洲極圈穿過北極圈歐洲、亞洲、北美洲南極圈南極洲(幾乎全部在南極圈內)(2)四大洋位置與特征名稱位置主要特征太平洋被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北美洲、南美洲五個大洲包圍幾乎占全球海洋總面積的一半大西洋被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非洲五個大洲包圍東西略窄、南北狹長,形狀略呈“S”形,是世界第二大洋印度洋被亞洲、非洲、大洋洲、南極洲四個大洲包圍大部分地處熱帶北冰洋被亞洲、歐洲、北美洲三大洲絕大部分位于北極圈內大洲分界線亞洲、歐洲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亞洲、非洲分界線:蘇伊士運河南、北美洲分界線:巴拿馬運河亞洲、北美洲分界線:白令海峽考法01地形類型1、宏觀地形海拔特征等高線示意圖舉例山地500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長條狀延伸,形成山脈,仿佛是“大地的骨架”高原500以上地表起伏不大,但邊緣處比較陡峭;也有的高原表面山巒起伏,凹凸不平平原200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較小,主要分布在大河兩岸和瀕臨海洋的地區(qū)丘陵200-500地表起伏和緩東南丘陵盆地(四周高,中間低)盆地2、微觀地形部位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線度數(shù)向外側降低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兩個山頂之間的低處等高線重疊處考法02亞洲的地形地勢地形多種多樣亞地形多種多樣,高原和山地是主體,約占四分之三。主要山脈和地形區(qū)如下表所示:高原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伊朗高原、蒙古高原山脈喜馬拉雅山、昆侖山、天山、阿爾泰山平原印度河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地勢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和山地多分布在中部,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平均海拔超過了4000米;伊朗高原、蒙古高原等分布在外圍。平原位于大陸周邊,北部主要為西西伯利亞平原,是亞洲最大的平原;南部主要為印度河平原;東部主要為華北平原;等。亞洲的平原大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區(qū)。地勢起伏大亞洲地勢起伏大,這里既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也有世界最低的洼地—死海,它們成為亞洲地勢高低起伏的重要標志考法01世界氣候類型分布、特點及判讀1、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及特征氣候類型氣候特征氣候分布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赤道附近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一年分干濕兩季熱帶雨林氣候南北兩側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少雨回歸線附近大陸西岸和內陸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一年分旱雨兩季亞洲的印度半島、中南半島亞熱帶季風和濕潤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亞熱帶大陸東岸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中緯度亞洲東岸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南北緯40-60度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南北緯30-40度大陸西岸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全年少雨溫帶地區(qū)大陸內部寒帶氣候全年寒冷干燥寒帶地區(qū)高原山地氣候氣候垂直變化大高海拔的高原、山地2、氣候的判讀步驟依據(jù)因素變化結論以溫定球氣溫變化6、7、8月氣溫高(氣溫曲線呈波峰線)北半球12、1、2月氣溫高(氣溫曲線呈波谷線)南半球以溫定帶最冷(熱)月均溫最冷月平均氣溫在>15℃熱帶氣候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15℃之間亞熱帶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最冷月平均氣溫在-15℃~0℃之間溫帶氣候最熱月平均氣溫<15℃寒帶氣候步驟依據(jù)因素變化結論以水定位降水的季節(jié)分配(降水類型)年雨型(季節(jié)分配均勻)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旱)地中海氣候少雨型(終年少雨)熱帶沙漠氣候、極地氣候考法02亞洲氣候的特征氣候復雜多樣原因:亞洲面積廣大,地跨寒帶、溫帶、熱帶,再加上各地距海遠近不同,以及地形的差異,使得氣候類型復雜多樣。主要氣候類型的特征及分布氣候類型分布地區(qū)氣候特征熱帶雨林氣候馬來群島大部終年高溫多雨熱帶季風氣候中南半島和印度半島大部終年高溫,分旱雨兩季亞熱帶季風氣候我國的秦嶺—淮河以南,日本南部和朝鮮半島南部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溫帶季風氣候我國秦嶺—淮河以北,日本北部和朝鮮半島北部,俄羅斯太平洋沿岸地區(qū)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溫帶大陸性氣候中亞、伊朗高原、蒙古高原和我國的西北地區(qū)夏季高溫少雨,冬季寒冷干燥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北亞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涼爽而短促寒帶氣候北冰洋沿岸終年寒冷干燥地中海氣候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熱帶沙漠氣候西亞的阿拉伯半島,南亞的印度河流域終年炎熱干燥高原山地氣候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全年氣溫較低季風氣候顯著(1)原因:亞洲地處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東臨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南臨印度洋,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顯著。所以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成為世界上季風氣候最典型的地區(qū)。(2)影響有利——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生長不利——夏季風不穩(wěn)定,容易發(fā)生旱澇災害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范圍廣亞洲廣大的內陸地區(qū),分布著世界上范圍最廣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這里距海遙遠,降水稀少,氣候干旱,氣溫年較差大,自然景觀比較單調??挤?3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影響因素氣溫降水緯度因素緯度低地區(qū)氣溫高赤道附件降水多緯度高地區(qū)氣溫低兩極地區(qū)降水少海陸因素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于海洋沿海地區(qū)降水較多冬季陸地氣溫低于海洋內陸地區(qū)降水較少地形因素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6℃。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考法01世界主要河流與湖泊一覽1、世界主要河流一覽2、世界主要湖泊一覽考法02亞洲河流的特點1、長河眾多亞洲是世界上長河最多的大洲,其中長江是亞洲第一長河;湄公河在中國境內被稱作瀾滄江,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國際性河流。2、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大河多發(fā)源于中部的山地和高原,分別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形成放射狀水系。3、內流區(qū)域面積廣大亞洲的中西部地區(qū),深居內陸,氣候干旱,河流稀少。一些河流沒有流入海洋,而是消失在沙漠戈壁,或者注入內陸湖泊,成為內流河。錫爾河和阿姆河是世界上兩條著名的內流河。考法多種多樣的自然景觀考法01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定義:某一地區(qū)平均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數(shù)量。公式:人口密度=某地人口數(shù)/某地面積人口分布特點人口稠密區(qū):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南北美洲東部等中低緯度沿海平原。人口稀疏區(qū):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qū)、過于潮濕的雨林地區(qū)、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qū)和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qū),南極洲則是無人定居區(qū)。人口問題發(fā)展中國家發(fā)達國家人口增長狀況人口數(shù)量過多,增長速度過快人口增長速度過慢,甚至出現(xiàn)負增長人口問題環(huán)境污染,資源短缺,住房擁擠,交通堵塞,就業(yè)困難勞動力短缺,兵源不足,社會撫養(yǎng)老年負擔加重等問題人口措施與社會經濟發(fā)展相適應,與資源、環(huán)境相協(xié)調考法02世界三大人種劃分及分布1、世界三大人種劃分人種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依據(jù)人類體質方面的差異膚色淡黃白色黝黑頭發(fā)黑而且直黃而且彎曲卷曲眼珠黑藍灰黑面部扁平鼻梁高,嘴唇薄鼻翼寬,嘴唇較厚2、世界三大人種的分布地區(qū)人種主要分布地區(qū)白色人種歐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的北部和亞洲的西部黃色人種亞洲東部、北冰洋沿岸和南美洲東北部黑色人種非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西北部,北美洲南部和南美洲東南部考法01世界主要語言及分布地區(qū)語言說明主要分布地區(qū)漢語使用人數(shù)最多中國、東南亞等英語使用最廣英、美、澳、加等俄語國際重要語言俄羅斯等法語國際重要語言法國等西班牙語取代當?shù)氐恼Z言西班牙、拉美等阿拉伯語國際重要語言西亞、北非考法02世界三大宗教宗教發(fā)源地主要分布地區(qū)宗教建筑代表建筑基督教巴勒斯坦地區(qū)歐洲、美洲、大洋洲教堂伊斯蘭教阿拉伯半島亞洲西部、東南部,非洲北部和東部清真寺佛教古代印度亞洲東部和東南部石窟、佛塔、佛寺考法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1、分布特點(1)發(fā)達國家大多分布于北美洲、歐洲、大洋洲,除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外,都分布于北半球。(2)發(fā)展中國家以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國家為主,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澳媳睂υ挕敝赴l(fā)達國家同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例如:中國與美國的經濟來往)“南南合作”是指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例如:中國與非洲國家間的經濟來往)?!敖鸫u五國”是南南合作的典型代表,有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和南非五國家2、國際合作(1)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之間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是導致當代世界諸多矛盾與沖突的根源。(2)世界的主題―――和平與發(fā)展(3)經濟全球化:資源、技術、人才、信息等成為全球共享的財富,各國各地區(qū)的經濟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產品生產的分工協(xié)作越來越明顯??挤?地球儀相關知識梳理一、經線與緯線(1)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0度經線又稱本初子午線。(2)緯線是與地軸垂直且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圓圈,0度緯線又稱赤道。每條經線長度相等;每條緯線長度不同,赤道最長。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越向東越大,為東經,越向西越大,為西經;(2)緯線——越向北越大,為北緯,越向南越大,為南緯。東經(E)、西經(W)、北緯(N)、南緯(S)。(1)以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劃分東西半球;20°W、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160°E以東為西半球。(2)以赤道為界劃分南北半球;赤道以北為北半球,赤道以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