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_第1頁
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_第2頁
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_第3頁
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_第4頁
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1/46椎間盤突出定義脊椎退行性變普通最先發(fā)生在椎間盤,其主要病理改變是纖維環(huán)變性,并出現(xiàn)裂隙、髓核脫水以及軟骨板變薄和呈玻璃樣變。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2/46髓核脫水、纖維環(huán)變性松弛,可造成椎間盤膨隆,并誘發(fā)椎體邊緣骨贅形成。因纖維環(huán)破壞,則髓核和(或)碎裂纖維環(huán)能夠經過裂隙被擠出椎間盤外,從而形成椎間盤疝。因為纖維環(huán)后部較為微弱,加之椎體后方后縱韌帶缺點,故椎間盤最輕易向后外方突出。因為脊柱腰骶部是受力最大部位,所以腰骶部椎間盤突出最多見,頸椎次之。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3/46因為頸段椎管內脂肪組織少,疝塊和硬脊膜下腔密度相差不大,再加上關節(jié)突關節(jié)及肩部所造成偽影影響,故分辨率較低CT掃描診療比較困難,需采取高分辨率掃描或CT脊髓造影方能提升顯示率。MRI顯示頸段椎間盤突出比CT敏感,且矢狀位成像可同時清楚地顯示全部頸段椎間盤,有利于全方面地觀察頸段椎間盤病變。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4/46因為MRI能直接顯示脊髓,故可清楚地顯示脊髓受壓、變性或軟化,因而是伴有嚴重神經癥狀頸椎間盤突出影像檢驗首選方法。。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大多是20-40歲之間青壯年,近年來,伴隨生活方式多樣化改變,患者展現(xiàn)出增多趨勢,嚴重影響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5/46腰椎間盤突出癥注意事項: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6/46一、飲食安排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因為生病而降低了一定活動量,所以飲食攝入量也應適當降低,胃腸蠕動慢,消化功效降低,故應合理安排飲食,注意少食多餐,多吃蔬菜水果及豆類食品,多吃一些含鈣量高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蝦皮、海帶、芝麻醬、豆制品等,有利于鈣補充,不過腰椎已經長出骨刺(骨質增生)病人則不宜攝取太多鈣質。盡可能少吃肉及脂肪量較高食物,因其易引發(fā)大便干燥,排便用力而造成病情加重。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7/46二、起居安排正確站立姿勢應該是兩眼平視,挺胸,直腰,兩腿直立,兩足距離約與骨盆寬度相同,這么全身重力均勻地從脊柱、骨盆傳向下肢,再由兩下肢傳至足,以成為真正“腳踏實地”,可有效地預防髓核再次突出。站立不應太久,應適當進行原地活動,龍其是腰背部活動,以解除腰背部肌肉疲勞。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8/46正確坐姿應是上身挺直,收腹,雙腿膝蓋并攏,如有條件,可在雙腳下墊一踏腳或腳蹬,使膝關節(jié)略微高出髖部。久坐之后也應活動一下,松馳下肢肌肉。平時工作生活中要勞逸結合,注意姿勢正確,防止彎腰抬重物。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9/46三、適當佩戴護腰和防寒保暖佩帶護腰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來說,主要目標是制動,就是限制腰椎屈曲等運動,尤其是幫助背肌限制一些無須要前屈動作,以確保損傷腰椎間盤能夠局部充分休息。另外,腰部受寒、受潮很輕易讓癥狀加重或復發(fā),患者能夠選擇既制動又保暖、透氣、不積汗高性能康復護腰來保護腰部。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10/46四、注意臥具和臥位過軟床鋪在人體重量壓迫下可形成中間低、四邊高形狀,很輕易影響腰椎生理曲線,使椎間盤受力不均。所以,從治療和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癥角度出發(fā),選取木板較為適當,普通使用時應將被褥鋪墊得松軟適當,這么才能在很大程度上維持腰椎平衡狀態(tài)。人睡眠姿勢大致可分為仰臥、側臥和俯臥。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11/46仰臥時,只要臥具適當,四肢保持自然伸展,脊柱曲度改變不大。側臥普通無須過于考究左側還是右側臥位,因為人在睡眠中為了求得較舒適體位,總要不停翻身。俯臥位時胸部受壓,腰椎前凸增大,最輕易產生不適感。所以,普通以采取仰臥位和側臥位為宜。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12/46五、注意進行適當康復體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在急性期應該靜養(yǎng),不宜運動。在病情穩(wěn)定后能夠配以體操等適度運動。在堅持適當方法、正確姿勢、循序漸進標準上,持之以恒,針對腰部進行適當康復體操運動,比較有代表性體操有倒走法、飛燕法、仰臥架橋法、左右轉腰法等,網上也有一些介紹,能夠尋找到適合自己體操。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13/46適應癥:臨床癥狀顯著,包含連續(xù)性腰腿痛,跛行等;脊神經受壓體征陽性。如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感覺異常等;經CT或MRT監(jiān)場確診為腰間盤突出。脫出或者膨出,而且影像學表現(xiàn)與臨床癥狀一致;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14/46適應癥經保守治療4周以上效果不佳。外科手術治療和其它腰椎間盤微創(chuàng)治療效果不佳;保守治療久治不愈及外科手術后出現(xiàn)FBSS患者。臭氧髓核消融術治療椎間盤突出原理及優(yōu)點好缺點。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15/46治療原理:經過穿刺向髓核內、突出部位和炎性浸潤神經根周圍注射使髓核內蛋白質、多糖大分子聚合物氧化,髓核結枸遭到破壞,髓核被氧化后體積縮小、固縮,隨時間延長髓查對神經根壓迫消失;同時消除了突出髓核內容物一糖蛋白和β蛋白對神經根強烈化學剌激所引發(fā)炎癥,從而徹底消除疼痛癥狀。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16/46治療原理臭氧是一個強氧化劑,同時含有抗炎和鎮(zhèn)痛作用。將臭氧氣體經過細針穿刺注射入椎間盤髓核內,能夠使髓核組織細胞逐步脫水、萎縮,從而使椎間盤突出物縮小,減輕對神經根壓迫而到達治愈目標。是當前公認治療椎間盤突出癥既免開刀又含有良好療效最正確伎倆。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17/46優(yōu)點:1.安全系數高:在CT引導下細針穿刺,準確、安全,對其它組織無損傷。2.無痛苦、風險?。菏中g用直徑約1mm針,創(chuàng)傷極其輕微。3.起效快速:疼痛癥狀快速緩解,普通一次即可治愈。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18/464.無顯著并發(fā)癥:對其它組織無損傷,其本身消毒作用使感染率極低。5.適應范圍廣,高齡患者也適應。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19/46禁忌癥①嚴重神經功效缺失者;②非椎間盤性坐骨神經痛;③嚴重退行性椎間盤病變;④合并主要器官嚴重疾患;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20/46⑤合并椎管狹窄,側隱窩狹窄者;⑥椎間盤突出伴鈣化;⑦纖維環(huán)及后縱韌帶破裂,致髓核形成游離體進入椎管內者或硬脊膜囊內者;⑧合并椎體滑脫者,做過外科手術或化學溶核術者,有嚴重心理障礙和有索賠要求者。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21/469、腰間盤突出鈣化;合并椎體滑脫。有出血性病癥;并發(fā)椎管內或脊柱其它疾病,如脊柱腫瘤,椎體轉移腫瘤等;嚴重椎管狹窄,突出超出椎管容積50%;游離型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22/46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23/46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24/46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25/46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26/46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27/46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28/46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29/46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30/46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31/46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32/46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33/46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34/46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35/46電子計算機體層攝影(CT)CT是利用X線對人體掃描所取得信息,經電子計算機進行數字化處理并重建圖像,比傳統(tǒng)X線檢驗方法分辨率顯著提升,能夠分辨各種軟組織結構間微小密度差異,因而擴大了X線檢驗范圍,提升了圖像質量,并促進了當代醫(yī)學影像學發(fā)展。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36/46適應范圍1)顱內疾病如腦外傷、出血、梗塞、腫瘤、感染、變性和先天性畸形等診療;同時也可診療一些脊椎、椎間盤和椎管內疾病。2)對眼耳鼻喉疾病如眼眶、鼻竇、鼻咽、喉部、中內耳疾病等診療很有幫助。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37/46適應范圍3)檢驗胸部可早期發(fā)覺肺癌及肺-胸膜和縱膈原發(fā)和轉移瘤,但需在胸部平片和體層攝影基礎上有目標地進行。4)與B超結合檢驗腹部和盆腔疾病。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38/46磁共振成像(MRI)MRI是利用生物磁自旋原理,搜集磁共振信號重建圖像新一代成像技術,可使一些CT掃描不能顯示病變成像顯影,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39/46主要用途1)顱內疾病尤其是鞍區(qū)、后顱骨和脊髓病變顯像顯著優(yōu)于CT。2)直接顯示心臟大血管內腔,觀察其形態(tài)學和血流動力學改變,可在無創(chuàng)傷條件下進行。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40/46主要用途3)骨關節(jié)和肌肉系統(tǒng)疾病顯像比CT清楚。4)對縱膈、腹部和盆腔疾病有一定診療價值,但對肺臟和胃腸道疾病診療作用有限。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41/46MRI優(yōu)缺點MRI和CT相比較,有以下優(yōu)點: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42/461、除顯示解剖形態(tài)改變外,尚可提供病理和生化方面信息,其應用前景愈加廣泛。2、軟組織分辨率比CT高,圖像層次豐富。3、可取得任意方位圖像,多參數成像,定位和定性診療比CT更準確。椎間盤突出醫(yī)學知識專題講座43/46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