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水脫落細胞學檢驗_第1頁
胸腹水脫落細胞學檢驗_第2頁
胸腹水脫落細胞學檢驗_第3頁
胸腹水脫落細胞學檢驗_第4頁
胸腹水脫落細胞學檢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檢體液脫落細胞學檢驗1編輯版ppt目錄漿膜腔積液細胞學檢驗腦脊液細胞學檢驗痰液細胞學檢驗陰道分泌物細胞學檢驗精液細胞學檢驗前列腺液細胞學檢驗尿液細胞學檢驗糞便細胞學檢驗2編輯版ppt一漿膜腔積液細胞學檢查添加風景圖片3編輯版ppt漿膜腔積液細胞學檢查內容一概念二漿膜腔積液內的細胞三良性病變所致的漿膜腔積液四漿膜腔積液內的惡性腫瘤細胞五漿膜腔積液的細胞形態(tài)學報告方式六漿膜腔積液內的其他可見成分4編輯版ppt

漿膜及漿膜腔的概念漿膜(serosa):襯在體腔壁和轉折包于內臟器官表面的薄膜,分為壁層和臟層。漿膜腔:漿膜壁層和臟層之間的間隙,分為胸膜腔、腹膜腔、心包腔等。腔內有少許漿液,起潤滑作用,病理情況下可增多。漿膜起源于間胚葉,為間皮細胞所覆蓋,組成成分為:間皮和結締組織

5編輯版ppt人體的漿膜腔分布6編輯版ppt漿膜腔積液的細胞學檢查人體漿膜腔積液內的細胞成分有三種:間皮細胞非上皮源的血液細胞腫瘤細胞臨床送檢的漿膜腔積液均屬病理性細胞學檢查方法為離心后取沉渣涂片法。7編輯版ppt漿膜腔積液細胞學檢查內容一概念二漿膜腔積液內的細胞三良性病變所致的漿膜腔積液四漿膜腔積液內的惡性腫瘤細胞五漿膜腔積液的細胞形態(tài)學報告方式六漿膜腔積液內的其他可見成分8編輯版ppt漿膜腔積液內的細胞-1間皮細胞形態(tài)描述:胞體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10-40um,核呈圓形,直徑10-20um,多居中,亦可偏位。核染色質粗細不一,有的可見核仁。新脫落者胞質嗜堿性而染成藍色,脫落時間較久者胞質變酸而染成淡紫紅色,前者稱為嗜堿性間皮細胞,后者為嗜酸性間皮細胞9編輯版ppt間皮細胞(嗜堿性)10編輯版ppt間皮細胞(嗜酸性)11編輯版ppt漿膜腔積液內的細胞-2退化的間皮細胞形態(tài)描述:胞體增大,胞漿內有空泡,有時可將胞核推向一側呈印戒狀。由于細胞的退化程度不同,而使細胞失去了正常形態(tài)。12編輯版ppt退化的間皮細胞13編輯版ppt漿膜腔積液內的細胞-3增生性間皮細胞形態(tài)描述:胞體增大,可達30-40um,核大漿少。可為單核或雙核,也可為多核。核染色質增多深染,核仁大而清晰,應與惡性細胞鑒別。14編輯版ppt增生性間皮細胞15編輯版ppt漿膜腔積液內的細胞-4間皮細胞的間接分裂間皮細胞的間接分裂,多為對稱性,如間接分裂表現(xiàn)為非對稱性或畸形的病理性核分裂,則為惡性細胞之特征表現(xiàn)之一,應注意鑒別。16編輯版ppt間皮細胞染色體17編輯版ppt漿膜腔積液內的細胞-5組織細胞(巨噬細胞)組織細胞的大小與間皮細胞相似,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胞核卵圓形、腎形、長圓形、常略偏于細胞的一側,核染色質疏松呈網狀,核仁可見或不明顯。胞質量較豐富,灰藍色或灰粉紅色,胞質內可見紫紅色細顆粒,常見泡沫狀小空泡及被吞噬的紅細胞、白細胞、細胞碎片及異物等。有的巨噬細胞也呈印戒樣形態(tài)改變。18編輯版ppt巨噬細胞19編輯版ppt漿膜腔積液內的細胞-6紅細胞紅細胞:積液中出現(xiàn)紅細胞,表明漿膜腔有滲血或出血,多見于腫瘤、結核等。但在炎癥或穿刺損傷血管時,也可出現(xiàn)大量紅細胞。20編輯版ppt漿膜腔積液內的細胞-7淋巴細胞淋巴細胞:長期積液的病例積液中細胞成分常以淋巴細胞為主,其細胞形態(tài)與血中淋巴細胞相同。淋巴細胞常被用作同一涂片中測量比對其他細胞大小的“標尺”。21編輯版ppt漿膜腔積液內的細胞-8中性粒細胞積液中的中性粒細胞主要是分葉核,所見者多有不同程度的退變。該細胞大量出現(xiàn)表明漿膜腔有炎癥。22編輯版ppt漿膜腔積液內的細胞-9嗜酸性粒細胞當積液中嗜酸性粒細胞>10%時,可稱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見于氣胸、肺炎、寄生蟲感染、肺梗死、肺結核以及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惡性腫瘤及藥物過敏等。23編輯版ppt漿膜腔積液內的細胞-10漿細胞少量漿細胞的出現(xiàn)主要見于慢性炎癥、肝硬化或腫瘤等。大量漿細胞的出現(xiàn)可見于多發(fā)性骨髓瘤、髓外漿細胞瘤浸潤漿膜腔時。24編輯版ppt漿膜腔積液細胞學檢查內容一概念二漿膜腔積液內的細胞三良性病變所致的漿膜腔積液四漿膜腔積液內的惡性腫瘤細胞五漿膜腔積液的細胞形態(tài)學報告方式六漿膜腔積液內的其他可見成分25編輯版ppt良性病變所致的漿膜腔積液-1急性炎癥:急性化膿性炎癥時的積液中以中性粒細胞為主,可見少量退變的巨噬細胞、間皮細胞、淋巴細胞等。所見的中性粒細胞及巨噬細胞有時可見其吞噬的細菌、真菌等。有時積液量較少,細胞成分多樣,除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外,還有較多增生活躍的間皮細胞和巨噬細胞等。此現(xiàn)象可繼發(fā)于肺炎、肺梗死、流感、肝膿腫等。26編輯版ppt急性炎癥時:27編輯版ppt良性病變所致的漿膜腔積液-2慢性炎癥涂片以淋巴細胞為主,伴有少量漿細胞及巨噬細胞等,間皮細胞增生活躍,并可出現(xiàn)異形間皮細胞。慢性炎癥多由急性炎癥轉化而來,也有一些疾病一開始就是慢性過程,如結核病等。28編輯版ppt慢性炎癥時:29編輯版ppt漿膜腔積液細胞學檢查內容一概念二漿膜腔積液內的細胞三良性病變所致的漿膜腔積液四漿膜腔積液內的惡性腫瘤細胞五漿膜腔積液的細胞形態(tài)學報告方式六漿膜腔積液內的其他可見成分30編輯版ppt漿膜腔積液內的惡性腫瘤細胞-1積液中惡性腫瘤細胞的來源胸膜腔:如肺癌、乳腺癌、惡性淋巴瘤、惡性間皮瘤腹膜腔:如胃癌、結腸癌、肝癌、胰腺癌、膽囊及膽管癌、卵巢癌、宮頸癌、子宮內膜、惡性淋巴瘤、惡性間皮瘤等。心包腔:如肺癌、乳腺癌、惡性淋巴瘤、惡性間皮瘤等。睪丸鞘膜:積液多屬良性,惡性很少見。31編輯版ppt漿膜腔積液內的惡性腫瘤細胞-2積液內的轉移癌細胞漿膜腔積液內的惡性腫瘤細胞絕大多數(shù)為轉移癌細胞(>98%),而轉移癌細胞中又絕大多數(shù)為腺癌細胞。腺癌細胞在積液涂片中可散在,但多聚集成團。鱗癌細胞在漿膜腔積液中甚少見。癌細胞多單個散在,很少成團。未分化癌細胞,常單個散在或疏松成群,胞質量少,邊界不清。32編輯版ppt轉移癌細胞33編輯版ppt轉移癌細胞34編輯版ppt漿膜腔積液內的惡性腫瘤細胞-3惡性間皮瘤細胞惡性間皮瘤細胞形態(tài)與轉移癌細胞極相似,形態(tài)學上難以區(qū)分35編輯版ppt漿膜腔積液內的惡性腫瘤細胞-4惡性淋巴瘤細胞漿膜腔積液中的惡性淋巴瘤細胞多從胸腹腔內淋巴結的惡性腫瘤蔓延、擴散而來,內臟的原發(fā)性惡性淋巴瘤很少見。積液中的惡性淋巴瘤以非霍奇金淋巴瘤為常見,而霍奇金淋巴瘤則罕見。36編輯版ppt惡性淋巴瘤細胞瘤細胞胞體大小不一,多呈圓形或類圓形,細胞核大而畸形,部分細胞核裂明顯,具有明顯的惡性腫瘤細胞特征。涂片中的瘤細胞成分較單一,散在。胞質量多少不一,胞體較小的瘤細胞有時胞質量很少似裸核。37編輯版ppt惡性淋巴瘤細胞38編輯版ppt漿膜腔積液內的惡性腫瘤細胞-5惡性組織細胞病惡性組織細胞病也稱惡性網狀細胞肉瘤,實質為間變性大細胞性淋巴瘤。漿膜腔細胞學有改變者較少見。有的病人臨床癥狀較輕,而細胞學腫瘤細胞形態(tài)呈顯著的惡性改變。39編輯版ppt漿膜腔積液細胞學檢查內容一概念二漿膜腔積液內的細胞三良性病變所致的漿膜腔積液四漿膜腔積液內的惡性腫瘤細胞五漿膜腔積液的細胞形態(tài)學報告方式六漿膜腔積液內的其他可見成分40編輯版ppt細胞形態(tài)學報告方式細胞形態(tài)學報告方式應寫明細胞染色方法、細胞形態(tài)學特點(包括細胞圖像)及檢查結論。未見惡性細胞有核異質細胞或疑為惡性細胞找到惡性細胞41編輯版ppt漿膜腔積液細胞學檢查內容一概念二漿膜腔積液內的細胞三良性病變所致的漿膜腔積液四漿膜腔積液內的惡性腫瘤細胞五漿膜腔積液的細胞形態(tài)學報告方式六漿膜腔積液內的其他可見成分42編輯版ppt漿膜腔積液內的其他可見成分-1膽固醇結晶:常見于有脂肪變性的陳舊性胸腔積液,膽固醇性胸膜炎所致的胸腔積液,與結核桿菌感染有關。4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