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史-(流派-代表人物-著作-思想)_第1頁
西方哲學史-(流派-代表人物-著作-思想)_第2頁
西方哲學史-(流派-代表人物-著作-思想)_第3頁
西方哲學史-(流派-代表人物-著作-思想)_第4頁
西方哲學史-(流派-代表人物-著作-思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方哲學史-(流派-代表人物-著作-思想)第一頁,共64頁。第一章古代哲學第二章

天主教哲學第三章

近代哲學第二頁,共64頁。第一章古代哲學一、古希臘哲學主要流派二、智者運動和蘇格拉底三、柏拉圖四、亞里士多德五、古希臘晚期哲學第三頁,共64頁。一、古希臘哲學的主要流派

1、早期的自然哲學2、中期的輝煌(師徒三人)3、晚期的總結第四頁,共64頁。第一個階段是早期的自然哲學,從時間上是前蘇格拉底階段,這是古希臘哲學的初級階段,涌現(xiàn)了四個學派:一、伊奧尼亞學派代表人物:

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赫拉克利特主要學說:

泰勒斯的水本原說

阿那克西曼德的無定說

阿那克西美尼的氣本原說

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說一、希臘哲學的主要流派

1、早期的自然哲學第五頁,共64頁。水本原說水是萬物的本原,用經驗觀察和理性思維來解釋世界。無定說“無定”是生成萬物的本原,“無定”分化為萬物的過程是生成;萬物歸服與“無定”的過程是消亡。生成和消亡共同構成世界的運動。氣本原說氣有冷熱兩種性質,以及與之對應的濃聚和稀疏兩種運動:氣稀疏為火,濃聚則依次為云、水、土、石?;鸨驹f世界的原初狀態(tài)是火,火轉化為萬物,萬物又轉化為火。世界是一團永恒燃燒著的活火一、希臘哲學的主要流派

1、早期的自然哲學第六頁,共64頁。二、畢達哥拉斯學派

(鼎盛年約在公元前532年)他的學說在派別內部以秘傳方式傳播,從中衍生出一些宗教信條和禁忌,他的弟子分為恪守信條的信條派和從事學術研究的數(shù)理派,一直持續(xù)到公元前5世紀中葉消失。主要學說:1、宗教思想----靈魂轉世說2、數(shù)本原說一、希臘哲學的主要流派

1、早期的自然哲學第七頁,共64頁。宗教思想—靈魂轉世說通過靈魂觀而把宗教和哲學結合在一起,這是畢達哥拉斯派的特點。一切生物都有共同的靈魂,靈魂是不朽的,由一個身體轉移到另一個身體,重復過去的生活;為了不失去靈魂,或死后重新獲得靈魂,人需要凈化自己的靈魂。數(shù)本原說第一,一切事物的性質都可以被歸結為數(shù)的規(guī)定性。第二,數(shù)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構成事物的基本單元。1是點,2是線,3是面,4是體一、希臘哲學的主要流派

1、早期的自然哲學第八頁,共64頁。

三、愛利亞學派愛利亞派因意大利南部城市愛利亞而得名,流行于公元前6-5世紀之際,這一派的思想是:世界本原是不變的。這與主張本原是單一、但卻是變化的伊奧尼亞派,以及主張本原是不變的,但卻是是眾多的畢達哥拉斯派都不相同。代表人物:巴門尼德、芝諾主要學說:

理神論

巴門尼德---真理之路與意見之路

芝諾的悖論

1、早期的自然哲學一、希臘哲學的主要流派

第九頁,共64頁。神理論克塞諾芬尼的結論是:作為世界主宰的神必須是絕對的。神不會因人、因地、因時而異,而是凌駕于不同人的特殊性與相對性之上。巴門尼德---真理之路與意見之路巴門尼德把“是者”作為真理的對象。否定了“是者”與“非是者”之間的聯(lián)系和轉化。芝諾的悖論芝諾繼承了思辨的風格,首次運用悖論的方法,在人們習以為常的運動觀念中提出連續(xù)和間斷、無限和有限、整體和部分的矛盾,深化討論關于一與多、不變與變之間的關系。

1、早期的自然哲學一、希臘哲學的主要流派

第十頁,共64頁。四、元素學派代表人物: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薩戈拉、德謨克里特主要學說: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說阿那克薩戈拉的種子說德謨克里特的原子說

1、早期的自然哲學一、希臘哲學的主要流派

第十一頁,共64頁。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說四根說認為,水、火、土、氣是組成萬物的根,萬物因四根的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離而消失。在這個意義上亞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以善和惡為本原。阿那克薩戈拉的種子說種子說認為構成萬物的細小微粒是種子。德謨克里特的原子說原子論認為是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虛空?!霸印钡脑馐遣豢煞指?,它被用來表示充實的最小微粒。原子論認為世間萬物因原子的結合而產生,因原子的分離而消失。

1、早期的自然哲學一、希臘哲學的主要流派

第十二頁,共64頁。早期自然哲學家關于本原的思考有兩條線索:一和多及變與不變。這兩對矛盾產生四種立場:伊奧尼亞學派認為本原(水、氣、火)是變化的一。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本原是數(shù),數(shù)是不變的多。愛利亞學派認為本原是“是者”,是不變的一。元素學派認為本原(根、種子、原子)是變化的多。

1、早期的自然哲學一、希臘哲學的主要流派

第十三頁,共64頁。二、智者運動和蘇格拉底

1、智者派2、蘇格拉底3、智者派與蘇格拉底的區(qū)別古代哲學天主教哲學近代哲學第十四頁,共64頁。智者派代表:普羅泰戈拉普羅泰戈拉有一句膾炙人口的名言:“人是萬物的尺度?!比绻叭恕痹谶@里表示與世間萬物相對立的人類,那么這句話表達了人類中心主義的觀點。如果這句話表達的“人”是與他人相對立的個人的話,則表達了唯我主義的觀點?!俺叨取币嗫梢岳斫鉃橛蛘J識。蘇格拉底認為這句話的含義是“事物就是對我顯現(xiàn)的那個樣子?!倍⒅钦哌\動和蘇格拉底

1、智者派和智者運動第十五頁,共64頁。一、目的性

蘇格拉底以目的論的宇宙觀代替了自然哲學中的決定論的宇宙觀??朔俗匀徽軐W和智者們的不足。二、認識你自己

蘇格拉底出于實用的考慮,他的思想始終局限在道德實踐的領域,提出了以人的心靈為本原的原則。“認識你自己”蘇格拉底以此要求首先研究人的自身,通過審視人自身的心靈的途徑研究自然。三、德性就是知識

蘇格拉底認為內在于心靈的原則是“德性”,它是指“過好生活或做善事的藝術,是一切藝術是最高尚的技藝。他把德性等同于知識。二、智者運動和蘇格拉底

2、蘇格拉底第十六頁,共64頁。①不同:智者學派是適應當時的民主政治的需要而產生的,認為知識是公民參與公共事務、進行演說的基礎,因此人們需要學習知識。蘇格拉底強調知識的作用,認為人必須有知識,才能達到善,他把道德和知識合二為一,認為道德行為必須以知識為基礎,最高的知識就是對“善”的認識。②各自的哲學觀點:智者學派強調人的價值、人的決定作用,他們認為,正義、美德、真理等價值標準跟人的需要和興趣有關,是由人制定的。由此,它否定了神或命運等超自然的力量對社會人生的作用,樹立了人的尊嚴。蘇格拉底圍繞人的精神修養(yǎng)提出哲學命題,強調知識的重要性,追求真善美,開創(chuàng)了希臘哲學的新方向。

3、智者派與蘇格拉底的區(qū)別二、智者運動和蘇格拉底

第十七頁,共64頁。柏拉圖從世界觀的高度,論證了蘇格拉底的倫理原則,他的基本觀點是:理念型相是獨立于可感事物的存在,否則就不會有確定的知識;靈魂屬于永恒的理念序列,否則它就不可能預先具有潛在的、有待于揭示的知識?!胺蛛x學說”是柏拉圖主義的要義,他的著作是《理想國》四線段的比喻、太陽比喻、洞穴比喻等理念論、靈魂學說、靈魂回憶說等社會學“國家是大寫的人”三、柏拉圖

第十八頁,共64頁。四、亞里士多德

1、物理學(自然哲學)2、形而上學(第一哲學)3、邏輯學4、認識論——蠟塊說5、實踐科學(倫理學和政治學)古代哲學天主教哲學近代哲學第十九頁,共64頁。主要著作:自然哲學:《物理學》、《論靈魂》、《論天》形而上學:《形而上學》邏輯學:《工具篇》倫理學:《大倫理學》、《政治學》美學:《修辭學》、《詩學》四、亞里士多德

第二十頁,共64頁。運動物質的三本原說1.形式、缺乏和質料是運動的三本原。2.質料是運動的載體,它在運動中保持不變。3.形式決定運動的事物所屬的狀態(tài)。4.缺乏決定運動所朝向的狀態(tài)。運動物質的兩本質:現(xiàn)實與潛在潛在性相當于“缺乏”,是應該有但尚未實現(xiàn)的形式。1、缺乏不但決定了決定了運動的方向,而且還這一方向的潛能。2、潛在的現(xiàn)實化是暫時的。3、潛在的現(xiàn)實化是相對的。現(xiàn)實性則是事物已有的形式。

1、物理學(自然哲學)四、亞里士多德

第二十一頁,共64頁。運動產生的原因——四因說1)事物為什么在運動中繼續(xù)存在?----質料因(磚瓦、銅)2)事物為什么會以某一種特定的方式運動?------形式因(結構、雕像的模型)3)事物為什么會開始或停止?------動力因(建筑者、雕塑者)

4)事物為什么要運動?------目的因(房屋的完成、雕像的完成)

1、物理學(自然哲學)四、亞里士多德

第二十二頁,共64頁。目的論:他所謂的目的不過是事物實現(xiàn)自己本性的自然傾向。位移運動:推論:1、宇宙整體的位置是球形。2、宇宙沒有虛空時間:“依先后而定的運動數(shù)目。”、連續(xù)性和無限性:有一些連續(xù)式無限的,而另一些則是有限的。天界與地界的區(qū)分他認為無限的圓周運動比有限的直線運動更加完善,并且以此作出了天界和地界的區(qū)分。

1、物理學(自然哲學)四、亞里士多德

第二十三頁,共64頁。對理念論的批判亞里士多德與柏拉圖的分歧在于,本質是與可感事物相分離的理念型相,還是可感事物之內的形式。1、與個別事物相分離的理念型相是無用的設定。2、設立分離的理念型相的理由是難以成立的。形而上學的對象亞里士多德在總結了以往哲學的是非得失后指出,哲學研究的對象既不是“自然”,也不是“理念型相”,而是“是者”。這標志著哲學思維的一大突破,他的選擇一是對“是”動詞極為普遍的用法的邏輯分析,而是前人對“是者”的哲學意義的深入討論。

2、形而上學(第一哲學)四、亞里士多德

第二十四頁,共64頁。形而上學的核心——實體說實體的三種含義

A、從實體與屬性的關系看(是者=獨立存在)實體是獨立的存在B、實體既是個性,又是共性(是者=種屬=專名)第一實體(個別事物)第二實體(是事物的種和屬)C、第一實體是“形式和本質”(是者=定義)實體是形式和本質實體含義的矛盾性(實體既是個性,又是共性)

2、形而上學(第一哲學)四、亞里士多德

第二十五頁,共64頁。神學“神”實際上是形而上學的最高原則和首要原因的代名詞,是為了解釋可感的物理實體的合理性而做出的理論設定。有三層含義:1、第一推動者。2、純形式或純活動。3、純思想或思想的思想。

2、形而上學(第一哲學)1、他創(chuàng)建了范疇表(九個)2、提出了形式邏輯的三大規(guī)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3、制定了演繹三段論推理的格式和規(guī)則。人總是要死的,(大前提)蘇格拉底是人,(小前提)蘇格拉底是要死的。(結論)3、邏輯學四、亞里士多德

第二十六頁,共64頁。1、他把靈魂比作蠟塊,“蠟塊”接受的是圖章的印跡,而撇開金或銅這些構成圖章的質料。2、蠟塊比喻的意義:1)感覺是一種消極被動的接受能力。2)感覺只能把握個別事物的外在形象,而不能事物的普遍本質。4、認識論——蠟塊說一、實踐是以“善“為目的的行為。二、最高的善——獲得幸福即“幸福主義”三、實踐理性——實現(xiàn)德性的手段和方法。5、實踐科學(倫理學和政治學)四、亞里士多德

第二十七頁,共64頁。政治學

1、國家的最高目的:是為了達到道德至善和理智生活的社會組織。

2、提倡“中道”,中等階級執(zhí)政是理想的政體。

3、教育是國家的重要功能和治國之道。

5、實踐科學(倫理學和政治學)四、亞里士多德

第二十八頁,共64頁。五、古希臘晚期哲學

1、伊壁鳩魯派2、斯多亞派3、希臘哲學的衰落古代哲學天主教哲學近代哲學第二十九頁,共64頁。一、原子論的自觀這種自然觀否定了目的論、宿命論和神的意志,甚至神本身也被當作原子運動的結果。二、快樂主義

伊壁鳩魯?shù)膫惱韺W稱為快樂主義。但他堅決反對把快樂與享樂相等同。

他區(qū)分了各種快樂和得失之后,認為靜態(tài)的快樂高于動態(tài)的快樂。三、對伊壁鳩魯快樂主義的不足之處1、個人主義傾向。2、快樂生活只是友誼。五、古希臘晚期哲學

1、伊壁鳩魯派第三十頁,共64頁。創(chuàng)始人為芝諾(前336-前264),公元前300年左右開辦了自己的學校,稱作斯多亞(STOA)。后來有斯多亞派代表人物還有克里尼雪斯和克呂西甫。該學派成員情況比較復雜,如塞尼卡是奴隸,愛比克泰德是權貴,奧勒留是皇帝。羅馬的斯多亞學派理論沒有系統(tǒng)性,但對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人的社會責任和道德規(guī)范、合適的生活方式和內心修養(yǎng)的途徑等直接關系到上人幸福的實踐問題做了深入的闡述。斯多亞的哲學體系包括邏輯學、自然哲學和倫理學三部分。2、斯多亞派五、古希臘晚期哲學

第三十一頁,共64頁。物理學

斯多亞學派的基本原則是:有兩種本原,一種是主動的,另一種是被動的,它們在不同的層次上構成世界萬事萬物。微觀層次事物是由元素組成,并消解為元素。元素包括水、氣、火、土。按照自然生活

斯多亞認為,不順應命運的態(tài)度是非理性的情感,這樣的情感有四種:憂傷、恐懼、欲求和快樂。與此相反,理性的態(tài)度應該是“不動心”。命運觀斯多亞的命運觀是嚴格的決定論,但不會導致消極無為的宿命論。他的命運觀在理論上是有矛盾的,它既要避免宿命論,又要肯定人的自由和自主權。2、斯多亞派五、古希臘晚期哲學

第三十二頁,共64頁。

公元529年關閉雅典的哲學學校只是一個象征性的事件,在此之前很長一個時間,希臘哲學業(yè)已衰落頹敗。

原因:1、希臘哲學傳統(tǒng)思辨精神的衰落。2、羅馬人理性能力的低下。3、懷疑派從哲學內部對其進行瓦解。4、基督教的興起是希臘哲學衰落外部原因之一。

3、希臘哲學的衰落五、古希臘晚期哲學

第三十三頁,共64頁。第二章天主教哲學一、早期經院哲學二、經院哲學的亞里士多德主義三、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思想第三十四頁,共64頁。

被人稱作“基督教哲學真正第一個開端”的護教士查士丁首先提出了“基督教哲學”的概念。提出“圣道就是基督,但是在基督隆重之前,圣道之光已經部分地照亮了希臘人的心靈?!?。“一切被人們正確說出的東西都是我們基督徒的財產。

從理論上論證了基督教是高于希臘哲學的哲學。一、基督教哲學的誕生

1、理性辯護主義第三十五頁,共64頁。德爾圖良的原罪說原罪是基督教的主要教義之一,犯罪不是出于個人自由意志的自愿行為,而是亞當、夏娃遺傳給人類的敗壞的本性,這就是原罪,因而人性是壞的,必然要犯罪。奧利金的三位一體說圣父、圣子、圣靈是三位一體的,這是基督教的核心教義,如何宣講三位一體,在基督教圣學家之家發(fā)生了曠日持久的激烈爭論。一、基督教哲學的誕生

2、信仰主義第三十六頁,共64頁。奧古斯丁(公元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古羅馬帝國時期基督教思想家,歐洲中世紀基督教神學、教父哲學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理論是宗教改革的救贖和恩典思想的源頭。著有《懺悔錄》、《論三位一體》、《上帝之城》、《論自由意志》、《論美與適合》等。美學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他的神學著作和《懺悔錄》中。

一、基督教哲學的誕生

2、奧古斯丁第三十七頁,共64頁。“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學”對懷疑論的反駁:奧古斯丁指出即使懷疑也有一定的依據(jù),也要相信一定的道理。上帝創(chuàng)世說:希臘哲學家所理解的神是一個賦形于質的工匠,基督教的上帝是一個“無中生有”的創(chuàng)世者。光照說:只有在虔誠的信仰中,上帝的光照才會顯得通明透亮,神圣的真理在靈魂擺脫肉體之后才最終被認識。時間學說:上帝是永恒的,他并不是時間中的存在。“原罪”與“救贖”:

奧古斯丁認為善的根源就是上帝,而罪惡只不過是“善的缺乏”或“本體的缺乏”。一、基督教哲學的誕生

2、奧古斯丁第三十八頁,共64頁。經院哲學的三個特點:第一,經院哲學的本質是哲學。他的哲學理論被一個絕對的前提束縛著,這個前提就是圣經和教義。第二,經院哲學有一個單調的外觀,呆板的三段論。第三,經院哲學推崇權威,它援用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奧古斯丁的權威。最著名代表人物:托馬斯·阿奎那三、經院哲學

第三十九頁,共64頁。亞里斯多德主義的傳播阿拉伯學者在翻譯中對亞里斯多德著作進行研究與注釋,在此基礎上發(fā)展出“穆斯林的亞里斯多德主義”東部亞里斯多德主義代表人物為阿維森納;西部代表人物為阿維洛伊。阿維洛伊主義巴黎大學藝學院一些教師屬于激進派。主張重視與亞里斯多德學說。代表人物有西格爾(1240-1284)四、經院哲學的亞里士多德主義

1、13世紀經院哲學概況第四十頁,共64頁。托馬斯·阿奎納(ThomasAquinas,約1225年—1274年3月7日)是中世紀經院哲學的哲學家和神學家,他所撰寫的最知名著作是《神學大全》天主教教會認為他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神學家。他是自然神學最早的提倡者之一,成為天主教長期以來研究哲學的重要根據(jù)。四、經院哲學的亞里士多德主義

第四十一頁,共64頁。“哲學乃是神學的婢女”——信仰與理性的問題四、經院哲學的亞里士多德主義

自然哲學

托馬斯認為在變化中保持不變的是原始質料,它使一事物與其所演變成的另一事物之間保持連續(xù)性實體學說實體分為三類:1是上帝實體。2是精神實體。3是實物實體,含有存在于本質、形式與質料的雙重區(qū)分。感覺認識論托馬斯堅持人的認識經歷了有感覺到理智知識的發(fā)展過程。倫理思想托馬斯從神性出發(fā),認為人的本質是由形式和質料結合而成的肉體和精神的統(tǒng)一體。第四十二頁,共64頁。中世紀晚期的重大歷史事件是15世紀發(fā)端于意大利的文藝復興和16世紀席卷歐洲各國的宗教改革運動。這一時期的文化交織在經濟、政治和宗教的矛盾和斗爭之中。隨著公共教會權威的跌落,經院哲學在意識形態(tài)中失去了統(tǒng)治地位?!叭说陌l(fā)現(xiàn)和世界的發(fā)現(xiàn)”是這一時期的哲學主題。人文主義有兩層含義:

1、非宗教的世俗文化

2、人道主義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五、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第四十三頁,共64頁。

文學1、但丁代表作《神曲》,他的作品首先以含蓄的手法批評和揭露中世紀宗教統(tǒng)治的腐敗和愚蠢。他認為古希臘、羅馬時代是人性最完善的時代,中世紀將人性壓制是違背自然的。2、彼特拉克代表作有《歌集》。提出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

3、薄伽丘

喬萬尼·薄伽丘代表作《十日談》批判宗教守舊思想,主張“幸福在人間”,被視為文藝復興的宣言。4、莎士比亞(1564-1616)代表作有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四大喜劇《第十二夜》《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無事生非》。五、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第四十四頁,共64頁。美術

列奧納多·達·芬奇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巖間圣母》和《蒙娜麗莎》。拉斐爾·桑西代表作大型油畫《西斯廷圣母》。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代表作《大衛(wèi)》和著名的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天文學

哥白尼《天體運行論》,提出了與托勒密的地心說體系不同的日心說體系。布魯諾在《論無限性、宇宙和諸世界》《論原因、本原和統(tǒng)一》等中宣稱,宇宙在空間與時間上都是無限的,太陽只是太陽系而非宇宙的中心。開普勒通過對其師丹麥天文學家第谷的觀測數(shù)據(jù)的研究,在《新天文學》和《世界的諧和》提出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判定行星繞太陽運轉是沿著橢圓形軌道進行的,而且這樣的運動是不等速的。五、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第四十五頁,共64頁。人文主義主要思想:

1、歌頌人的尊嚴,肯定人的價值。

2、自由平等

3、強調現(xiàn)世幸福,推崇自然生活本性

4、推崇理性、提倡科學五、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第四十六頁,共64頁。與人文主義思潮流行的同時,歐洲還發(fā)生了宗教改革運動。宗教改革是打擊天主教會思想獨裁的運動,與文藝復興不同,它是一種群眾性的社會運動。宗教改革的目的是反對教權干涉世俗國家,要求建立一個適合于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民主教會。代表人物:馬丁·路德、約翰·加爾文五、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第四十七頁,共64頁。馬丁·路德,教宗教改革的發(fā)起人。他的改革終止了中世紀天主教教會在歐洲的獨一地位。他翻譯的路德圣經迄今為止仍是最重要的德語圣經翻譯。基本理論:因信稱義。他說“靈魂稱義不因任何行為,僅由信仰,就可稱義?!敝饕獌热荩?、圣經是信仰的唯一權威。信徒通過圣經就可以與上帝交通,而且圣徒對圣經有同樣的解釋權。2、單憑信仰就可以得救。3、反對教會干涉國家事務,推崇王權至上。五、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第四十八頁,共64頁。第三章近代哲學一、近代哲學和自然科學的精神二、笛卡爾的唯理論三、斯賓諾莎和萊布尼茨四、英國的經驗主義五、法國啟蒙運動六、德國古典哲學第四十九頁,共64頁。

中世紀英國的經院哲學所亞里士多德主義影響較小,因此英國是經院哲學最先衰落的國家。繼之而起的新哲學能更多的吸收重視經驗的因素。代表人物:弗蘭西斯·培根、霍布斯一、近代哲學和自然科學的精神

1、英國經驗論的開端弗蘭西斯·培根英國哲學家、作家和科學家。他被馬克思稱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xiàn)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他在邏輯學、美學、教育學方面也提出許多思想。著有《新工具》、《論說隨筆文集》等。第五十頁,共64頁。對經院哲學的批判四假象說:種族假象、洞穴假象、劇場假象、市場假象科學的實驗方法培根提倡實驗的方法離不開感覺的觀察,但實驗不依賴感覺,而是對感覺的改良?!爸R就是力量”經驗論與實驗歸納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三表法:“三表”是:存在表(本質和具有表),差異表(接近中的缺乏表),程度表(比較表)一、近代哲學和自然科學的精神

1、英國經驗論的開端第五十一頁,共64頁?;舨妓?/p>

他創(chuàng)立了機械唯物主義的完整體系,認為宇宙是所有機械地運動著的廣延物體的總和。機械論哲學第一,世界和人都是機器。第二,實在的性質只是物體的廣延。第三,哲學的方法是加減。社會契約論霍布斯的倫理思想大致包括“自然權利”說和“自然法”說兩個部分。前者講人的本性是利己主義,后者講人的理性規(guī)定的道德律令。一、近代哲學和自然科學的精神

1、英國經驗論的開端第五十二頁,共64頁。普遍懷疑懷疑論的兩大要點:一是盡可能地對一切加以懷疑。二是并非絕對的懷疑主義?!拔宜脊饰以凇毙奈锒撳e誤的根源笛卡爾認為天賦觀念是真理的來源,那么錯誤的觀念是我們心靈制造出來的。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笛卡爾是機械唯物主義的奠基者。唯理論笛卡爾認為感覺具有欺騙性,只有被理性清楚明白的把握了的才是真的。這是其認識論的核心二、笛卡爾的唯理論

第五十三頁,共64頁。斯賓諾莎:荷蘭哲學家,西方近代哲學史重要的理性主義者,與笛卡爾和萊布尼茨齊名。尋求拯救與幸福的哲學真觀念與幾何學的方法:方法論的反思開始于天賦觀念。實體的概念:宇宙是一個整體要想把握這個宇宙就應該把握這個整體,而不是它的各個部分。屬性和樣式:無限的實體有無限的屬性,但人類所能認識的屬性只有廣延和思想。身心平行論:斯賓諾莎用一元論代替了笛卡爾的二元論。廣延和思想不是分別屬于兩個實體的屬性,而是屬于同一實體的兩種屬性。兩者之間對立又統(tǒng)一。倫理學:“一切規(guī)定都是否定”,“神”即實體或自然是絕對自由的,不可能有任何目的。三、斯賓諾莎和萊布尼茨第五十四頁,共64頁。萊布尼茨二迷宮:在《神正論》中,把哲學的基本問題歸結為兩個,稱之為“二迷宮”。單子論:他認為世界,因其確定之故,必然是由自足的實體所構成。這就是單子。生機論:萊布尼茨把有知覺能力的單子當作決定萬物的實體。間斷性與連續(xù)性:單子的連續(xù)性表現(xiàn)為運動的連續(xù)性,時間與空間的連續(xù)性。神正論:上帝存在的證明我們的世界充滿罪惡三、斯賓諾莎和萊布尼茨第五十五頁,共64頁。約翰·洛克,認為人類所有的思想和觀念都來自或反映了人類的感官經驗。虛無的天賦洛克主要批判的是天賦觀念者的“普遍同意說”。他們認為某些觀念是全人類共同擁有及普遍同意的,因而也可以說這種觀念是天賦的。白板說和雙重經驗說既然沒有天賦觀念,洛克認為人類所有的思想和觀念都來自或反映了人類的感官經驗。認為人的心靈開始時就像一張白紙,而向它提供精神內容的是經驗(即他所謂的觀念)。1、洛克四、英國的經驗主義

第五十六頁,共64頁。物質理論與第一、第二性質觀念的學說。洛克相信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而客觀物質內部的某些“性質”在我們的意識之中產生了觀念。洛克認為第一性質就在物體里,第二性質只在知覺者中。政治學說《政府論》是洛克最重要的政治論文。洛克極力地駁斥了君權神授的主張。洛克提出的人所擁有的“自然權利”就包括了生存的權利,享有自由的權利以及財產權。洛克還第一個倡導了權力的分配。1、洛克四、英國的經驗主義

第五十七頁,共64頁。英國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家、主教。《視覺新論》,《人類知識原理》,《海拉斯和斐洛諾斯的對話三篇》。駁斥物質學說:物質就是“虛無”。貝克萊深知物質概念是一切唯物主義和無神論者的基石。唯心主義經驗論三條原則:第一,“存在就是被感知”。第二,“物是概念的集合。第三,“對象和感覺是一種東西”“存在就是被感知”:人類認識的對象是觀念,我們所能知道的只是觀念而不是觀念之外的事物。但貝克萊并不否認感覺到的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