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課題《原子的構成》_第1頁
九年級化學課題《原子的構成》_第2頁
九年級化學課題《原子的構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1原子的構成趣味導讀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那么電子離核有多遠?在一張紙上,畫一個比錢幣小的圓圈,用它來代表原子核,即原子模型的中心。量一下圓圈的直徑是多少厘米?,F(xiàn)在請你估算一下,這個原子模型的最外邊緣在哪里?比如,是否超出這張紙?是否超出桌子的邊緣、教室、教學大樓……想知道嗎?智能點撥例1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轟炸南聯(lián)盟時,廣泛使用了美制貧鈾彈,造成了嚴重的后果。已知貧鈾彈中含有鈾236(236是鈾的相對原子質量)是一種放射性元素,其質子數(shù)為92,則這種鈾原子里中子數(shù)和核外電子數(shù)之差為

。分析

本題的解題關鍵是理清原子中各種離子之間的關系。根據(jù)

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可以推導出:中子數(shù)=236-92=144電子數(shù)=92中子數(shù)-電子數(shù)=144-92=52答案

52例2

道爾頓的原子學說對化學的發(fā)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原子學說中,包括以下三個論點: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種元素的原子的各種化學性質和質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實心球體。而現(xiàn)代科學實驗證明,同種元素的原子內部有相同的質子數(shù)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數(shù)。從現(xiàn)代的觀點來看,你認為道爾頓的三個論斷中,不確切的是

(填序號)。分析

原子不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微粒,還可以再分,原子由具有原子中心的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構成。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其半徑約為原子半徑的十萬分之一,原子核的體積只占原子體積的幾千億分之一。故三個論點都不確切,。答案

①②③啟示

本題是對化學發(fā)展史的考察。從本題可以看出,任何科學理論都是在不斷總結前人的經驗并不斷完善的。它激勵學生努力開拓,為科學的發(fā)展而拼搏。隨堂反饋1.在化學的發(fā)展發(fā)面,很多科學家作出了重大貢獻,請把科學家名字的序號填在后面的橫線上??茖W家:①拉瓦錫

②湯姆生

③道爾頓

④阿伏加德羅(1)提出近代原子學說的是

;(2)提出分子的概念的是

;(3)發(fā)現(xiàn)電子的是

。2.我國著名化學家張青蓮教授與另一位科學家合作,測定了銦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新值。銦元素的核電荷數(shù)為49,相對原子質量為115。銦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

3.著名科學家居里夫人首先發(fā)現(xiàn)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動的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一種元素的原子經過放射變成了另一種元素的原子,據(jù)此推斷出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有(

)A.電子

B.中子

C.質子

D.原子核火眼金睛1.下列有關原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和核外電子構成的B.原子的類別是由原子核內的質子數(shù)所決定的C.原子中不存在帶電微粒,因而整個原子不顯電性D.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質子和電子上2.一個碳原子的質量是×10-26KgA.12g

B.1/12

-26Kg、據(jù)中央電視臺2001年6月3日A.中子數(shù)為6

B.質子數(shù)為6C.電子數(shù)為6

D.質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之和為144.碳和鎂的相對原子質量分別是12和24,則碳和鎂的原子質量最之比為(

):1

:12

:1

:2畫龍點睛5.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帶

電的

和核外帶

電的

構成的,由于

所帶電量和

所帶電量相等,但

,因此整個原子不顯電性。原子核一般是由

、

構成的,質子帶

,中子

,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

上。6.已知鎂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銅的相對原子質量為64,鐵的相對質子質量為56?,F(xiàn)在有這三種金屬各10g,則這三種金屬所含的原子個數(shù)比鎂:銅:鐵為

。課外閱讀盧瑟福的小故事盧瑟福1871年8月30日生于新西蘭納爾遜附近的泉林村。父親是農民和工匠,母親是鄉(xiāng)村教師。他在小學就對科學實驗產生了興趣。由于成績優(yōu)秀,學習期間曾獲一系列獎學金。盧瑟福是20世紀初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他1908年獲諾貝爾化學獎。一生發(fā)表論文約215篇,著作6種,培養(yǎng)了1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1937年10月19日患腸阻塞并發(fā)癥逝世,葬于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牛頓墓旁。故事一:現(xiàn)代原子物理學的奠基者盧瑟福對思考極為推崇。一天深夜,他看到一位學生還在埋頭實驗,便好奇地問:“上午你在做什么?”學生回答:“在做實驗”?!跋挛缒??”“做實驗”。盧瑟福不僅皺起了眉頭,繼續(xù)追問:“那晚上呢?”“也在做實驗?!北R瑟福大為惱火,厲聲斥責:“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實驗,什么時間用于思考呢?”故事二:蘇聯(lián)來的青年彼得·卡皮查,初登卡文迪許的門時盧瑟福并不準備收他,因為這里幾乎每天都有人想躋身其中,能當盧瑟福的一名研究生是青年人的最高榮譽??ㄆげ閱枺骸氨R瑟福先生,我能來卡文迪許做一名研究生嗎?”“對不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