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要點梳理+提分專練】 五年級語文自我提升精講精練( 含答案解析 )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429cc16d74bd20f4cb86188df8093c1/b429cc16d74bd20f4cb86188df8093c11.gif)
![詩歌鑒賞【要點梳理+提分專練】 五年級語文自我提升精講精練( 含答案解析 )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429cc16d74bd20f4cb86188df8093c1/b429cc16d74bd20f4cb86188df8093c12.gif)
![詩歌鑒賞【要點梳理+提分專練】 五年級語文自我提升精講精練( 含答案解析 )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429cc16d74bd20f4cb86188df8093c1/b429cc16d74bd20f4cb86188df8093c13.gif)
![詩歌鑒賞【要點梳理+提分專練】 五年級語文自我提升精講精練( 含答案解析 )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429cc16d74bd20f4cb86188df8093c1/b429cc16d74bd20f4cb86188df8093c14.gif)
![詩歌鑒賞【要點梳理+提分專練】 五年級語文自我提升精講精練( 含答案解析 )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429cc16d74bd20f4cb86188df8093c1/b429cc16d74bd20f4cb86188df8093c1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詩歌鑒賞?一、鑒賞類型(一)詩歌的形象1.詩歌的形象表現(xiàn)為對意象、意境、象征和隱喻等的解讀。2.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3.意象:詩中表現(xiàn)詩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對象----構建形象的主要因素。4.意境:詩人思想感情與作品的生活圖景完美融合的產物。(二)詩歌的語言1.語音上:音樂之美。2.語義上:精煉、形象、情意之美。3.語法上:語序顛倒,詞語錯位,語句跳躍、成分省略等造成特殊的藝術效果。4.語言風格和意義性:清新自然、明白曉暢、深沉委婉、熱情奔放、直樸清純、典雅文麗、輕靈飄逸;表層義、深層義(語境義、特殊義)(三)詩歌的表達技巧、表現(xiàn)手法1.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動靜結合、虛實相生、直抒胸臆、委婉含蓄、欲揚先抑、照應、象征、襯托、比興、聯(lián)想和想象。2.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修辭方法及典故。3.直接抒情: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畫龍點睛。4.間接抒情:寫景抒情、詠物言志,懷古詠史、即事感懷。?二、鑒賞方法(一)形象分析法形象即意象,是作者在詩中選取的熔鑄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故應注意詩中選取的事物。(二)語言分析法重點理解有感情色彩的詞句,有象征意義的詞、用典等。如:蘇軾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間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意象:缺月、疏桐、幽人、孤鴻、寒枝感情語言:獨、飄渺、恨、寂寞、冷象征語言:揀盡寒枝不肯棲意境:孤獨、凄涼但又有堅定的信念。(三)表現(xiàn)手法分析法修辭、襯托、情景關系、對仗等。(四)意境分析法意境是作者通過豐富的想象,將思想感情與作品的生活圖景融為一體而形成的藝術境界,主要和作家的風格有關。?三、鑒賞角度(一)類別方面詩詞曲;古體詩和近體詩;絕句和律詩;詠史詩、山水田園詩、詠物詩、邊塞詩、抒懷詩等。(二)風格方面豪放:恢宏闊遠、博大新奇雄奇:雄偉勁健、奇絕峭拔沉郁:深沉蘊積直率:奔肆率直婉約:曲柔細密、情調纏綿含蓄:藏而不露清新:清秀奇麗風趣:幽默詼諧(三)技巧方面對比比較;映襯比較;虛擬寫實;象征暗示、托物寓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花用典故、以古說今;靜景動寫、以動寫靜;渲染烘托、直抒胸臆;開門見山、卒章顯志;白描勾勒、濃墨重彩。(四)修辭方面辭格的運用:比喻、比擬、借代、夸張、雙關、對偶句式的特點:倒裝、省略等(五)情感方面1.以抒情為主的古詩文2.以說理為主的古詩文3.以意境為主的古詩文常見情感:喜悅、淡泊、憂郁、激昂、恬淡、閑逸、失望、寂寞、幽怨、曠達、高雅、憤怒、焦灼、纏綿?四、鑒賞方法1、抓詩眼,抓主線有的古詩詞,詩眼在題目上,初讀是就能獲得必要的閱讀信息,如《憶江南》的“憶”字;有的詩,詩眼嵌在字里行間,需要引領孩子細細品味,才能體會。如《秋夜出籬門迎涼有感》。2、究背景,發(fā)散想解讀一首古詩文,要先了解詩人,了解作品所處的時代背景,這樣才能解讀詩文的主要內容。3、強誦讀,品語言在誦讀時入情入境——理解古詩文的內容;在誦讀時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品味名言名句;在誦讀時受到情感熏陶——體會豐富的情感。詩歌鑒賞的解題思路:①讀詩詞的題目,了解這首詩詞主要寫了什么。②讀作者所處的朝代,關注古詩詞的寫作背景。③讀注釋,了解詩詞中詞語的意思,進而理解整首詩詞的意思。④抓住關鍵詞句,也就是最能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詩詞句。⑤體會詩歌所運用的修辭手法。⑥細讀古詩詞的最后兩句。一般最后兩句常點明詩歌主旨,閱讀時應仔細讀。一、詩詞曲鑒賞閱讀古詩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1.這首詩的作者是_____代詩人_____。2.元的意思是_____?!暗灰娋胖萃?,詩人臨終前放不下的是_____。3.補充最后一句詩。王師北定中原日,_____。4.對詩的理解,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_____A.詩的題目點明了這首詩是作者臨終前寫給兒子的。B.“九州”的意思是九個州。C.前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悲憤之情,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渴望祖國統(tǒng)一的激昂之情。D.《己亥雜詩》、《題臨安邸》和這首詩都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感。【答案】1.
宋
陸游
2.
通“原”,本來。
祖國的統(tǒng)一
3.家祭無忘告乃翁
4.B【解析】1.本題考查作品作家的掌握。出自宋代陸游的《示兒》,全詩內容: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2.本題考查對字、句的理解。結合“死去元知萬事空”的詩意是: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沒有了。元:通“原”,本來。“但悲不見九州同”的意思是:只是感到悲傷,沒能見到國家統(tǒng)一??芍娙伺R終前放不下的是祖國的統(tǒng)一。3.本題考查對詩句的默寫。出自宋代陸游的《示兒》,原文: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4.本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A選項,示兒:寫給兒子們看。題目是《示兒》,相當于遺囑。在短短的篇幅中,詩人披肝瀝膽地囑咐著兒子,無比光明磊落,激動人心!濃濃的愛國之情躍然紙上。說法正確。B選項,九州:這里代指宋代的中國。古代中國分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國。說法錯誤。C選項,“元”、“空”二字更加強勁有力,反襯出詩人那種“不見九州同”則死不瞑目的心情;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詩人臨終前悲愴的不是個人生死,而是沒有看見祖國的統(tǒng)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為“不見九州同”?!氨币拿俗稚羁谭从沉嗽娙藘刃牡谋?、遺憾之情?!巴鯉煴倍ㄖ性铡保娙艘詿崆衅谕恼Z氣表達了渴望收復失地的信念;“家祭無忘告乃翁”,情緒又一轉,無奈自己已經看不到祖國統(tǒng)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孫。說法正確。D選項,《示兒》《題臨安邸》《已亥雜詩》,實際上都是表達了作者的愛國主義情懷。希望能夠國家有工作的人才能夠有一個安定團結的局面。說法正確。【點睛】參考譯文: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沒有了,只是感到悲傷,沒能見到國家統(tǒng)一。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時,你們舉行家祭時不要忘了告訴我!古詩閱讀。先把古詩補充完成整,再按要求做題。己亥雜詩【清】龔自珍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__。5.先把詩句補充完整。6.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恃:______
喑:_________7.這首詩表達了詩人_______。8.從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_____”,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_____”,到梁啟超的“美哉,______,_____!壯哉,_______,______!”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用生命詮釋了愛國是一種信仰。【答案】5.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6.
依靠
沉默
7.期待著杰出人物的涌現(xiàn)、期待著改革大潮、蕩滌舊勢力的決心和抱負
8.
家祭無忘告乃翁
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少年中國
與天不老
我中國少年
與國無疆【解析】5.本題考查古詩默寫。出自清代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全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意思是:只有狂雷炸響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發(fā)出勃勃生機,然而社會政局毫無生氣終究是一種悲哀。我奉勸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規(guī)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6.本題考查字詞解釋。結合詩句意思進行解釋。九州生氣恃風雷:中國要有生氣,必須依賴疾風迅雷般的變革。恃:依靠。萬馬齊喑究可哀:因為到處死氣沉沉,實在叫人感到哀痛。喑:沉默,不說話。7.本題考查了古詩的情感。結合背景資料和詩句意思,這首詩以祈禱天神的口吻,呼喚著風雷般的變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縛思想、扼殺人才造成的死氣沉沉的局面,表達了作者渴望變革社會,期待人才輩出,振興國家的愿望。8.本題考查古詩文默寫?!巴鯉煴倍ㄖ性?,家祭無忘告乃翁?!背鲎运未娙岁懹蔚摹妒緝骸贰H姡核廊ピf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意思是: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后,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tǒng)一。因此,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你們的父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背鲎运未娙宋奶煜榈摹哆^零丁洋》,意思是:自古以來,人終不免一死!倘若能為國盡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表達了詩人的民族氣節(jié)和舍生取義的生死觀?!懊涝眨疑倌曛袊?,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出自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意思是:我們年輕的中國是如此的美麗,與天一樣長青不老,我們年輕的中國是如此的壯闊,與大地一樣沒有疆界。寄托了作者對少年中國的熱愛和期望。閱讀古詩,完成練習。題臨安邸[宋]林升,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9.補全古詩。10.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暖風:原指_______________。在詩中是指_______________。游人:原指_______________。在詩中是指_______________。11.對前兩句詩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描寫了杭州的美景和繁華,體現(xiàn)了詩人對杭州的喜愛及贊美之情。B.景物描寫,體現(xiàn)出杭州的美麗。C.對統(tǒng)治者糜爛生活的直接描繪,表達作者對他們醉生夢死生活的諷刺。12.詩中的“熏”可以換成“吹”嗎?為什么?【答案】9.山外青山樓外樓
直把杭州作汴州
10.
自然界的春風
社會上淫靡之風
游覽的人
那些忘了國難,茍且偷生,尋歡作樂的南宋統(tǒng)治階級
11.C
12.不可以?!把弊直憩F(xiàn)出了“暖風”的威力和濃郁,把統(tǒng)治者迷戀得如癡如醉,都不想回首都汴州了?!按怠弊直磉_不出這個意思?!窘馕觥?.本題主要考查對古詩的默寫?!吧酵馇嗌綐峭鈽?,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背鲎运未稚额}臨安邸》意思:青山無盡樓閣連綿望不見頭,西湖上的歌舞幾時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風吹得貴人如醉,簡直是把杭州當成了那汴州。10.本題主要解釋字詞?!芭L熏得游人醉”意思:暖洋洋的香風吹得貴人如醉?!芭L”既指自然界的春風,又指社會上淫靡之風?!坝稳恕奔戎敢话阌慰停侵改切┩藝y,茍且偷安,尋歡作樂的南宋統(tǒng)治階級。11.本題主要考查對詩句的理解?!吧酵馇嗌綐峭鈽?,西湖歌舞幾時休?”意思:青山無盡樓閣連綿望不見頭,西湖上的歌舞幾時才能停休?“幾時休”責問統(tǒng)治者:驕奢淫逸的生活何時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復國的事業(yè)幾時能著手?這是對統(tǒng)治者糜爛生活的直接描繪,表達作者對他們醉生夢死生活的諷刺。12.本題主要考查煉字。先表明自己的觀點,其次說出理由。一個“熏”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場面的龐大與熱鬧,為“游人們”營造了靡靡之音的氛圍。接著一個“醉”字,承接上一個“熏”字,把那些縱情聲色的“游人們”的精神狀態(tài)刻畫得惟妙惟肖。閱讀。長相思山一程,水一程,,。風一更,雪一更,,。13.把詞補充完整。14.這首詞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詞牌名是___________.15.詞又叫______,分為______兩闋。這首詞的上闋描寫的是______的情景,下闋描寫了詞人______的情景。16.讀一讀,給下面的句子劃分朗讀停頓。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17.“故園無此聲”中的“故園”指的是_________,“此聲”指的是_____________,表達了詞人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18.我能用成語來形容這樣的行軍生活之艱難:19.分享一首表達作者思鄉(xiāng)情感的古詩。20.結合詞句,展開想象寫一寫:夜深了,詞人站在軍帳外,他在望向何處?心里又在思念誰?【答案】13.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14.
清
納蘭性德
長相思
15.
長短句
上下
行軍艱難
被風雪聲吵醒,思念故鄉(xiāng)
16.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17.
故鄉(xiāng)
風雪聲
思念家鄉(xiāng)
18.風餐露宿
幕天席地
跋山涉水
19.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20.詩人看著故鄉(xiāng)的方向,他想起了家中的父母,溫柔的妻子,還有那活潑可愛的孩子?!窘馕觥?3.本題考查詩句的積累背誦。納蘭性德的《長相思》,整首詞是: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地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14.本題考查詞作者及詞牌名?!堕L相思》的作者是清代的納蘭性德?!伴L相思”就是這首詞的詞牌名。15.本題既考查關于詞的常識,又考查詞的內容。詞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可以配上樂曲歌唱。詞的句子有長有短,因此又叫長短句。詞牌,也稱為詞格,是填詞用的曲調名。“長相思”是詞牌名。出自清代詞人納蘭性德。詞的上下闋一般用空格隔開。反復朗讀詞的上下闋,理解每一句的意思,再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上下闋的主要內容。詞的上闋點明了戰(zhàn)士出征時路途的遙遠、艱險及行軍的方向。下闋描寫了環(huán)境的惡劣和將士被風雪聲吵醒、輾轉反側、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景。16.本題考查句子節(jié)奏劃分。根據(jù)句意:將士們馬不停蹄地向著山海關進發(fā),夜已經深了千萬個帳篷里都點起了燈,可知道正確的節(jié)奏劃分應該是: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17.本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理解詩句要結合上下文?!肮蕡@”指“故宅、故舍、故居”,也就是作者的故鄉(xiāng)。前幾句描繪了風雪交加的夜晚,所以“此聲”指的就是把詩人吵醒的風雪聲。作者由眼前的風雪想到故鄉(xiāng)不會這樣寒冷,可以看出他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懷念。18.本題考查成語的積累與理解?!吧揭怀蹋怀獭?,寫出旅程的艱難曲折,遙遠漫長,詞人翻山越嶺,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離鄉(xiāng)愈遠。這兩句運用反復的修辭方法,將“一程”二字重復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遠。一更雪一更,突出塞外狂風驟雪的荒寒景象。這是以哀景襯傷情,風雪載途,行者鄉(xiāng)思更烈。疊用兩一更,突出塞外卷地狂風,鋪天暴雪撲打帳篷經久息的情景;也從一個側面寫出了天寒地凍之夜,人輾轉難眠的狀態(tài),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呼應上片的夜深干帳燈一句,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寢的原因。寫行軍途的遙遠、行程的艱辛和行軍生活之艱難,表現(xiàn)這些的成語有很多,比如:風餐露宿:風里吃飯,露天睡覺。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櫛風沐雨:櫛:梳頭發(fā);沐:洗頭發(fā)。風梳發(fā),雨洗頭。形容人經常在外面不顧風雨地辛苦奔波。草行露宿:走在野草里,睡在露天下。形容走遠路的人艱苦和匆忙的情形。餐風飲露: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幕天席地:把天作幕,把地當席。原形容心胸開闊。現(xiàn)形容在野外作業(yè)的艱苦生活。19.本題考查詩句積累。比如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20.本題考查語言表達和內容理解。結合“故園無此聲”可知,詩人望向的是故鄉(xiāng)的方向,扣住“思鄉(xiāng)”的主題即可,例:詩人看著故鄉(xiāng)的方向,他想起了自己的親人、朋友。閱讀?!稐鳂蛞共础吩侣錇跆渌獫M天,江楓漁火對愁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將詩句補充完整。22.這首詩的作者是______朝_____,全詩主要描寫了_____季_____(時間)的景色。23.詩中的“姑蘇”指的是(
)A.杭州 B.蘇州 C.揚州24.詩人在前兩句詩中描寫自己看到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25.用自己的話說說后兩句詩的意思。26.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_______________的心情,從“_______”字可以看出來?!敬鸢浮?1.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22.
唐
張繼
秋
半夜
23.B
24.
月亮
秋霜
楓樹
漁火
25.姑蘇城外的寒山古寺,半夜敲響的鐘聲傳到了船上。
26.
孤獨寂寞
愁【解析】21.本題考察詩句背誦積累。句子出自唐代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22.本題考查對詩人的了解以及對詩歌的理解。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的張繼。由“霜滿天”可以判斷出這首詩所寫的季節(jié)是秋季。從“月落烏啼”、“夜半鐘聲”可以判斷出發(fā)生的時間是半夜。23.本題考查文學常識的了解和把握。姑蘇:蘇州的別稱,因城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因此應選B。24.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及對關鍵信息的把握。從“月落烏啼霜滿天”中可以看出,描寫的景物有月亮、烏鴉和秋霜。但是題目中問的十字軍看到的景物,因此就是:月亮、秋霜。從“江楓漁火對愁眠”中可以看出,描寫的景物有:楓樹、漁火。25.本題考查對詩歌意思的理解。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表述出大意即可。對詩歌意思的理解要抓住關鍵詞語來進行。平時應注意多練習。26.本題考查對詩歌主旨的理解與把握。根據(jù)《唐才子傳》卷三記載,張繼于“天寶十二年(753)禮部侍郎楊浚下及第”,也就是說考取了進士。而就在天寶十四年一月爆發(fā)了安史之亂,天寶十五年六月,玄宗倉皇奔蜀。因為當時江南政局比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紛紛逃到今江蘇、浙江一帶避亂,其中也包括張繼。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舟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xiāng)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客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清遠的小詩。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在羈旅途中的孤獨寂寞之情,從“江楓漁火對愁眠”中的“愁”字看出來。所表達的情感表述正確就行,比如還可以寫:羈旅之思,滿懷愁緒。課內古詩閱讀。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27.這首詩的作者是______朝詩人__________,這首詩描寫的季節(jié)是__________。作者在詩中稱自己為________,我們還學過他的作品《__________》28.與《山居秋暝》的“暝”意思最接近的是(
)A.落日殘霞 B.老樹寒鴉 C.青山綠水 D.紅葉黃花29.詩人寫下這首詩,根本原因是他(
)A.對山水描寫之中寄托自己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B.對山里百姓那種悠閑自在生活的熱愛。C.對山里秋季傍晚雨后美麗風光的喜愛。30.下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描繪出一幅山中拂曉的畫面:秋雨初霽,幽靜閑適,清新宜人。B.頷聯(lián)勾畫出一幅幽靜雅致的山間月夜圖:有聲、有色、有動、有靜。C.頸聯(lián)寫竹林里傳來陣陣歡笑,是姑娘們到河邊洗衣去了。D.尾聯(lián)表達出詩人的心志:任憑秋天的花草凋謝吧,這里依然景色迷人,我愿留居山中。31.人們常稱贊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蘇軾更是將“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譽為“詩中有畫”的典范之句。你能將此“畫”描繪出來嗎?【答案】27.
唐
王維
秋天
王孫
《送元二使安西》
28.A
29.A
30.B
31.明月透過松林撒落斑駁的靜影,清澈的泉水在巖石上叮咚流淌。被雨水洗滌后的松林,一塵不染,青翠欲滴;山石顯得格外晶瑩、剔透新亮;就連月光也像被洗過一樣,極其明亮皎潔;山雨匯成的股股清泉頓時流淌于拾級而上的石板上,又順著山澗蜿蜒而下,發(fā)出淙淙的清脆悅耳的歡唱,好似宛轉的“小夜曲”奏鳴?!窘馕觥?7.考查文學常識。出自唐代王維的《山居秋暝》,此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由“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币馑际谴喝盏姆挤撇环寥坞S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可知作者稱呼自己為“王孫”。他的作品:《鹿柴》《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渭城曲》28.考查字詞理解?!渡骄忧镱ā返摹邦ā币馑际且?,晚。此指傍晚。故與“落日殘霞”意思最接近。故選A。29.考查中心理解。此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xiàn)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并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自然美來表現(xiàn)人格美和社會美。全詩將空山雨后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漁船穿過荷花的動態(tài),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30.考查內容理解。A.有誤,首聯(lián)描繪出一幅山中傍晚的畫面:山雨初霽,萬物為之一新,初秋的傍晚,空氣清新。B.正確。C.有誤,頸聯(lián)寫竹林里傳來了一陣陣歌聲笑語,那是一些天真無邪的姑娘洗罷衣服笑逐著歸來了。D.有誤,尾聯(lián)表達出詩人的心志: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故選B。31.考查了語言表達能力。結合詩句內容,想象合理即可?!懊髟滤砷g照,清泉石上流。”意思是: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明月照耀著蒼翠的松林,月光透過林木的縫隙瀉在林間;晶瑩閃亮的泉水在山石上流淌,不時發(fā)出淙淙的清音。讀古詩,回答問題。楓橋夜泊唐
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夜書所見宋
葉紹翁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32.請在橫線上把缺少的詩句填寫完整。33.這兩首詩描寫的都是_________(季節(jié))的景象,《楓橋夜泊》中,詩人看到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聽到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詩中一個“___________”字最能表達詩人的情感。34.這兩首詩皆借景抒情,表達了詩人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表達這類情感的古詩,我還知道這樣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薄敬鸢浮?2.江楓漁火對愁眠
33.
秋天
江楓
漁火
烏啼
鐘聲
愁
34.
孤寂憂愁
移舟泊煙渚
日暮客愁新【解析】32.本題考查對古詩的默寫。出自唐代張繼的《楓橋夜泊》,全詩內容: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33.本題考查對兩首詩內容的賞析。結合詩句的“霜滿天”“秋風”可知,兩首詩描寫的都是秋天的景象;《楓橋夜泊》中看到的景物有:楓樹、漁火等,聽到的有烏鴉的啼叫、鐘聲,體會到了旅途的孤獨、寂寞,牽起詩人的滿懷愁緒,更遇上殘月銜山、烏鴉悲啼,滿目寒霜灑遍江天,一個迷茫、凄清、寂寥的背景已經形成,奠定了全詩以“愁”為中心的基調。34.本題考查對古詩的情感的分析。《楓橋夜泊》通過寫江南夜景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表達了作者的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憂愁?!兑箷姟愤@首詩是詩人客居異鄉(xiāng),靜夜感秋所作,抒發(fā)了羈旅之愁和深摯的思鄉(xiāng)之情。故兩首詩都表達了詩人孤寂憂愁的情感。寫一兩句表示憂愁的詩句即可。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军c睛】參考譯文:楓橋夜泊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江邊楓樹與船上漁火,難抵我獨自傍愁而眠。姑蘇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響的鐘聲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夜書所見瑟瑟的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江上秋風吹來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xiāng)。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一點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補全《漁歌子》這首詞,并完成練習。西塞山前,桃花流水。青箬笠,,斜風細雨不須歸。35.補全古詩。36.《漁歌子》這首詞的作者是____代的__________。如果把這首詞看作一幅畫的話,那么處于畫中心的是________。37.這首詞開頭兩句寫垂釣的地點在______,季節(jié)是_____。在這兩句里,描繪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勾勒了一個垂釣的優(yōu)美環(huán)境。38.作者是一位山水畫家,這首詞富有色彩美,詞中展現(xiàn)出的色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如鷺的顏色是(),箬笠和蓑衣的顏色分別是()和(),給人秀麗、清新之感。39.詞中描寫釣者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讀到此句時,我們不免想起_____代詩人_______在《江雪》中描寫漁翁垂釣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35.白鷺飛
鱖魚肥綠蓑衣
36.
唐
張志和
漁夫
37.
西塞山
春
白鷺
桃花
鱖魚
38.
白色
粉色
青色
綠色
白色
青色
綠色
39.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唐
柳宗元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解析】35.本題考查對古詩的識記能力?!稘O歌子》是唐代詩人張志和的作品,原文: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36.本題考查詩詞的理解能力?!稘O歌子》是唐代張志和的作品,這首詞開頭兩句寫垂釣的地方和季節(jié)。這兩句里,出現(xiàn)了山、水、鳥、花、魚,勾勒了一個垂釣的優(yōu)美環(huán)境,為人物出場作好了鋪墊。詞的后兩句寫煙波上垂釣。漁翁頭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該首詞的中心是漁夫。37.本題考查詩詞的理解能力。從“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笨芍贯灥牡攸c在西塞山,季節(jié)為春季。詩中描繪了西塞山、白鷺、江水、鱖魚、桃花這些景物。38.本題考查詩詞的理解能力。詞中描寫了江南水鄉(xiāng)春汛時的山光水色和怡情悅性的漁人形象:春江水綠、煙雨迷蒙,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岸畔桃紅,江水猛漲,鱖魚正肥時;青箬笠,綠蓑衣,漁人醉垂忘歸時。全詞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xiàn)了漁夫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故詞中展現(xiàn)了白色、粉色、青色、綠色等色彩。從“西塞山前白鷺飛”“青箬笠,綠蓑衣”可以知道白鷺是白色的,箬笠和蓑衣的顏色青色和綠色。39.本題考查詩詞的理解能力?!扒囿梵?,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钡囊馑际牵簼O翁頭戴青色斗笠,身披綠色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連下了雨都不回家。這表現(xiàn)出釣者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唐代柳宗元的《江雪》,原文: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全詩的意思是:群山中的鳥兒飛得不見蹤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見人的蹤跡。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著蓑笠的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釣魚。故本詩描寫漁翁垂釣的詩句為“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補充詩句,并完成練習。蟬垂緌飲清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是藉秋風。40.把古詩補充完整。41.這首詩的作者是_______代詩人_______。這是一首詠物詩。我還學過的詠物詩有______________。42.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對的打“√”。垂緌(ruíwěi)
藉秋風(jíjiè)43.理解詞義。(1)流:________________(2)疏桐:______________(3)藉:_______________44.詩人借蟬表明自己高潔志向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45.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寫蟬居于高處,鳴聲遠播,不需要借助秋風。B.這首詩主要運用對比的手法和借景抒情的手法來表達作者的感情。C.這首詩強調自身高潔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憑借,自能聲名遠播。46.古代詩人常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來抒發(fā)自己的志向,請再寫兩句這樣的詩?!敬鸢浮?0.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41.
唐
虞世南
《詠柳》
42.ruí√
jiè√
43.
發(fā)出
高大疏朗的梧桐樹
憑借
44.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45.B
46.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窘馕觥?0.本題考查對古詩的背誦和默寫。全詩: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41.本題考查對古詩作者的了解及古詩的類別?!断s》是唐代詩人虞世南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詠物詩通過對蟬的姿態(tài)、習性、居所、鳴聲的描寫,贊頌了蟬的清高風雅和不同凡響的品德,暗喻自己立身品格高潔,不需要憑借某種外在力量自能聲名遠揚,表達了對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我們學過類似的詠物詩有《詠鵝》《詠柳》等。42.本題考查了對易錯讀音的辨析。垂緌chuíruí:低垂著觸須。緌,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藉秋風jièqiūfēng:借助了秋風。43.本題考查了對古詩重點字詞的解釋。流:發(fā)出。疏桐:繁茂而枝干分披的梧桐。疏,扶疏藉:憑借。44.本題考查了對古詩內容的理解。三、四句借蟬抒情:品格高潔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聲名遠播?!熬痈呗曌赃h,非是藉秋風”:因為它身居高處,聲音自會遠揚,而不是憑借吹來的陣陣秋風。45.本題考查了對古詩內容的理解:A.表述正確。B.本詩沒有運用對比的手法,而是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來表達感情的。C.表述正確。46.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的積累。示例:《墨梅》全詩: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流清氣滿乾坤。是元代詩人王冕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開頭兩句直接描寫墨梅,最后兩句盛贊墨梅的高風亮節(jié),贊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tài)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課內閱讀。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47.這首古詩的題目是《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代詩人_______________48.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陂:池岸 B.腔:空腔 C.信口:隨口 D.寒漪:使人感到寒意的水紋49.第一句詩中,兩個“______”字寫出了景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詩中描寫兒童自在悠閑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7.
村晚
宋
雷震
48.B
49.
滿
美麗、充滿生機
50.
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解析】47.本題考查文學常識。出自宋代雷震的《村晚》,全詩: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48.本題考查字詞解釋。A.正確。“草滿池塘水滿陂”意思是在一個長滿水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滿滿的。陂:池岸。B.錯誤?!岸痰褵o腔信口吹”意思是隨意地用短笛吹奏著不成調的樂曲。腔:曲調。C.正確?!岸痰褵o腔信口吹”意思是隨意地用短笛吹奏著不成調的樂曲。信口:隨口。D.正確。“山銜落日浸寒漪”意思是山銜住落日淹沒了水波。寒漪:使人感到寒意的水紋。49.本題考查詩句理解?!洞逋怼返膶懢拔淖旨性谝?、二兩句,寫的是山村晚景。詩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機地融合起來,描繪了一幅非常幽雅美麗的圖畫,為后兩句寫牧童出場布置了背景?!安轁M池塘水滿陂”意思是:在一個長滿水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滿滿的。兩個“滿”字,寫出仲夏時令的景物特點,寫出了景色的生機一片。50.本題考查詩句理解?!澳镣瘹w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币馑际牵悍排5暮⒆訖M坐在牛背上,隨意地用短笛吹奏著不成調的樂曲。描寫了兒童的自在悠閑。閱讀。稚子弄冰宋楊萬里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敲成玉磬(
)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咀⑨尅竣僦勺樱盒『⒆?。②鉦:古代行軍時用的金屬打擊樂器,形狀像鐘。③磬:一種用玉或石制成的打擊樂器。51.在文中括號里給加點的字注音。52.解釋詞語稚子()
金盆()
玻璃()53.“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運用的修辭手法是(
)A.夸張 B.比喻 C.擬人54.根據(jù)注釋,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兩句詩的意思。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55.讀一讀下面這句詩,想象一下在你眼前浮現(xiàn)的畫面,你從中體會到了哪些樂趣?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敬鸢浮?1.zhēngqìng
52.
指幼小、天真的孩子。
銅盆。
指古時一種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現(xiàn)在的玻璃。
53.B
54.清晨,兒童將凍結在銅盆里的冰塊脫下,用帶來的絲線穿起當鉦。
55.清晨,孩子們小心翼翼地從銅盆里取出凍好的冰塊,用彩色絲線穿上,提在手中,當作銀鉦來敲打。從中體會到孩子自得其樂的盎然情趣?!窘馕觥?1.本題考查字音認讀。對于古詩中不常用的字,一定要多讀幾遍注音,如果課文中沒有標注,可以借助字典查找,認讀要嚴謹,誦讀古詩才不會讀錯字音。52.本題考查字詞解釋。“稚子”在古詩后面的注釋中可以找到答案。作為課本中的古詩,每個字詞的意思都需要熟練掌握。尤其是古今異義、一字(詞)多義的。“金盆”不是指用黃金打造的盆,而是銅盆?!安AА辈皇俏覀儸F(xiàn)在熟知的透明的玻璃,而是一種水玉,玉石的一種。53.本題考查修辭手法辨別?!扒贸捎耥啻┝猪懀鲎鞑A榈芈??!痹娋涞囊馑际牵呵贸龅穆曇粝裼耥嘁话愦┰綐淞?,忽然冰鑼敲碎落地,發(fā)出美玉摔碎般的聲音。作者將冰塊敲出的聲音比作玉磬的聲音,把冰塊摔落地上破碎的聲音比作美譽摔碎的聲音,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54.本題考查詩句翻譯。先弄清每個字詞的含義,再連起來,調整語序補充字眼,使句子變得通順。稚子:幼小的孩子。金盆脫曉冰:早晨從金屬盆里把冰取出來。鉦:一種金屬打擊樂器。連起來,整理通順則為:兒童早晨起來,將凍結在銅盆里的冰塊脫下,用彩線穿起來當鉦。55.本題考查詩句理解。這道題要解決“浮現(xiàn)的畫面”“體會的樂趣”兩個方面,畫面的描述要比詩句翻譯更詳細具體,在詩句意思理解正確的基礎上,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補充具體的時間、地點,可以描寫一下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以及周圍的環(huán)境,讓畫面更豐富和生動。情感體會要代入自己的想象,感同身受,如果你是其中一個孩子,你會想什么,感覺怎么樣。如此,就能體會到孩子興致勃勃,聰慧又頑皮的形象,感受到他們心中的雀躍。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________________,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________________。56.在上面的橫線上把詩句補充完整。57.這首詩描寫了初夏農忙時節(jié),“村莊兒女們”各自忙碌,不是___________,就是______________;而孩子們在大人影響下也勤勞可愛,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兩句詩中可以看出來。這和諧、恬適的場面是農村中常見的現(xiàn)象,卻深深打動了詩人。在整首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對兒童的_____________,對勞動人們的______________,對鄉(xiāng)村生活的______________。58.選出下列字詞的正確解釋。(用“√”勾出正確選項)①兒女
A.兒子、女兒。
B.村莊中的成年男女。②當家
A.一家之主。
B.各司其職,各管一行。③解
A.理解,懂得。
B.解釋。59.這首詩的三、四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情景?請抓住兒童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展開想象,具體描寫一下。60.從古詩中我們可以領略古代兒童的生活樂趣。請你再寫出兩句描寫兒童的詩句?!敬鸢浮?6.晝出耘田夜績麻也傍桑陰學種瓜
57.
耘田
績麻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喜愛
贊美
向往
58.①B②B③A
59.那些孩子們雖然不會耕地也不會織布,卻也不肯閑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于是也就在茂盛成蔭的桑樹底下學起種瓜。他們拿出著農具吃力地刨開泥土,把種子小心翼翼地放進坑里。嘴里不住地嘀咕著:“種好了,這是我種的瓜!”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60.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窘馕觥?6.本題考查對古詩的默寫。出自南宋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原文: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57.本題考查對古詩的理解。結合“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可知,村莊兒女們不是在耘田,就是在績麻?!巴瘜O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的意思是: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梢钥闯鲂『⒁苍诖笕说挠绊懴虑趧诳蓯邸_@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兒童的喜愛,對勞動人們的贊美,對鄉(xiāng)村生活的向往。58.本題考查對字詞的理解。先理解詩句的意思,再理解字詞的意思。①“村莊兒女各當家”的意思: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兒女:村莊中的成年男女,故選:B。②“村莊兒女各當家”的意思: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當家:每人擔任一定的工作。故選:B。③“童孫未解供耕織”的意思: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解:懂得。故選:A。59.本題考查語言表達。根據(jù)三四句詩句來想象情景,要抓住兒童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展開想象,具體描寫一下,答案不唯一。如:小孩們雖然不知道怎樣耕地和織布,也不想做個閑人,他們也拿起鋤頭在樹下挖著,學著大人們的樣子來種瓜,還高興地說:“我也學會了一種本領了。”60.本題考查積累詩句。根據(jù)題干可知,是積累兩句描寫古代童趣的古詩。如: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古詩閱讀。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61.先把古詩補充完整,再解釋字詞意思。妻子:
青春:62.此詩被后人稱為杜甫“生平第一快詩”,詩中描寫詩人欣喜若狂的具體寫照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6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責任是是唐代王昌齡“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壯志,是南宋陸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滿腔悲憤與熱切企盼,是清代林則徐“_______________,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舍生忘死。【答案】61.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妻子和孩子。 指明麗的春天的景色。
62.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回頭看妻子和孩子哪還有一點的憂傷,胡亂地卷起詩書欣喜若狂
63.
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茍利國家生死以【解析】61.本題考查詩詞歌賦默寫和字詞解釋。唐代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卻看妻子愁何在。意思:回頭看妻子和孩子哪還有一點的憂傷。妻子:妻子和孩子。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意思:趁著明媚春光與妻兒一同返回家鄉(xiāng)。青春:指明麗的春天的景色。62.本題考查詩詞名句理解和詩句翻譯。方法:(1)在讀通順的前提下,利用聯(lián)系上下文,借助注釋及關鍵字詞等方法進行翻譯。(2)原則: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3)方式:直譯和意譯①直譯:按原文表達的大意來翻譯。方法:對:對譯,逐字逐句翻譯。比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翻譯為收沒天下的武器,把它們集中到咸陽。留:保留基本詞匯、專有名詞,如年號、人名、地名、朝代等。比如:“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狈g為太守是誰呢?他就是廬陵郡的歐陽修。②意譯:用意譯將文中的比喻、借代、用典等翻譯出來,使文意更通順。比如:翻譯“秋毫不敢有所近?!敝弊g:連秋天里野獸的毫毛也不敢接近。意譯:連最小的東西都不敢占有。第二聯(lián)以轉作承,落腳于“喜欲狂”,這是驚喜的更高峰。“卻看妻子”、“漫卷詩書”,這是兩個連續(xù)性的動作,帶有一定的因果關系。當詩人悲喜交集,“涕淚滿衣裳”之時,自然想到多年來同受苦難的妻子兒女。“卻看”就是“回頭看”。“回頭看”這個動作極富意蘊,詩人似乎想向家人說些什么,但又不知從何說起。其實,無需說什么了,多年籠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兒去了,這一句是用妻兒的歡欣來襯托詩人的欣喜之情。“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翻譯:回頭看妻子和孩子哪還有一點的憂傷,胡亂地卷起詩書欣喜若狂。63.本題考查詩詞歌賦默寫、詩詞名句理解和名人名言。唐代王昌齡的《從軍行七首·其四》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宋代陸游的《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巴鯉煴倍ㄖ性铡保娙艘詿崆衅谕恼Z氣表達了渴望收復失地的信念。表明詩人雖然沉痛,但并未絕望。詩人堅信總有一天宋朝的軍隊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復失地。有了這一句,詩的情調便由悲痛轉化為激昂?!凹壹罒o忘告乃翁”,情緒又一轉,無奈自己已經看不到祖國統(tǒng)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孫。于是深情地囑咐兒子,在家祭時千萬別忘記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你的父親。表達的詩人堅定的信念和悲壯的心愿,充分體現(xiàn)了年邁衰老的陸游愛國、報國之情,從中受到感染,加深熱愛祖國的情感。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意思:只要對國家有利,即使犧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絕不會因為自己可能受到禍害而躲開。閱讀《從軍行》,回答問題。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64.王昌齡的《從軍行》是一首()A.邊塞詩 B.田園詩 C.山水詩65.描寫戍守之地環(huán)境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兩句詩寫了三個地名,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地域廣闊。66.“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___________?!敝畜w現(xiàn)戰(zhàn)斗頻繁、激烈的詞是______、_______?!癬______________”是身經百戰(zhàn)的將士豪壯的誓言。這兩句詩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67.下列關于《從軍行》藝術手法的分析,錯誤的一項是()A.前兩句描寫壯闊悲涼的環(huán)境,很好地烘托了戍邊將士的豪情壯志。B.“孤城遙望玉門關”應為“遙望孤城玉門關”。用倒裝句是為了突出孤城戍守的悲涼。C.本詩結尾融情于景,氣象雄渾,含蓄豐富地表達了邊塞將士的豪情壯志。【答案】64.A
65.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青海
雪山
玉門關
66.
不破樓蘭終不還
百戰(zhàn)
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黃沙萬里,頻繁的戰(zhàn)斗磨穿了將士們身上的鎧甲,不將敵人打敗絕不回還。
67.C詩詞曲鑒賞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陸游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68.“三萬里河”指的是,“五千仞岳”指的是。這里的“三萬里”和“五千仞”都是虛指,分別形容很和很。69.“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運用了()的修辭方法。A.比喻 B.夸張 C.擬人 D.對比70.對前兩句詩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這兩句詩意境闊大深沉,對仗十分工整。B.山本來是不動的,由于用了“摩”字,不但使人感到了山的雄偉,而且富有生氣。C.詩中極力描寫河山的奇?zhèn)邀悾菫榱送怀鲎鎳目蓯?,表明朝廷收復失地的決心。D.這樣的大好河山,卻陷于敵手,更加使人感到無比憤慨。71.如果把本詩第三句的“盡”字換成“滴”字或“流”字好不好?為什么?72.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案】68.
黃河
華山
長
高
69.B
70.C
71.不好?!氨M”字強調眼淚流干,程度比“滴”和“流”字要深。
72.表達了作者對金統(tǒng)治地區(qū)的原宋朝百姓的同情和渴望收復失地的愛國之情?!窘馕觥?8.本題主要考查對古詩的理解與分析能力。“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弊g文:三萬里長的黃河奔騰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華山聳入云霄觸青天。河:指黃河。三萬里:長度,形容它的長,是虛指。五千仞: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計算長度的一種單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約合二十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事業(yè)單位勞動合同風險防范合同
- 個人房屋公積金貸款擔保合同范本
- 交通建設投資合同范例
- 個人與私人公司勞動合同
- 產品供應與采購合同書2025
- 2025年茶山使用協(xié)議模板
- 三方共同投資合同協(xié)議書模板
- 個人貨車租賃合同樣本正式版
- 專業(yè)工具租賃合同協(xié)議
- DB3715T 73-2025 沙土地變竹栽培養(yǎng)護技術規(guī)程
- 輸液室運用PDCA降低靜脈輸液患者外滲的發(fā)生率品管圈(QCC)活動成果
- 北師大版小學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全冊教學設計
- YY/T 0681.2-2010無菌醫(yī)療器械包裝試驗方法第2部分:軟性屏障材料的密封強度
- GB/T 20472-2006硫鋁酸鹽水泥
- 煙氣管道阻力計算
- 城鄉(xiāng)環(huán)衛(wèi)一體化保潔服務迎接重大節(jié)日、活動的保障措施
- 醫(yī)院-9S管理共88張課件
- 高考作文復習:議論文論證方法課件15張
- MySQL數(shù)據(jù)庫項目式教程完整版課件全書電子教案教材課件(完整)
- 藥品生產質量管理工程完整版課件
- 《網絡服務器搭建、配置與管理-Linux(RHEL8、CentOS8)(微課版)(第4版)》全冊電子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