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緒論單元測試推動建立新型國際關系,要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中國秉持的全球治理觀的內容是()。
A:和平合作、開放包容
B:共商、共建、共享
C:開放、包容、合作、共贏
D:互學互鑒、互利共贏
答案:B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強調的不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難做到的是“全面”。“全面”是指()。
A:同一水平小康
B:覆蓋的領域要全面
C:覆蓋的區(qū)域要全面
D:覆蓋的人口要全面
答案:BCD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
A:堅持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基本經(jīng)濟制度
B: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
C:完善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
D: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答案:BD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A:錯
B:對
答案: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的事情要辦好首先中國共產黨的事情要辦好。()
A:錯
B:對
答案:B第一章測試我國的政體是()。
A: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C: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D:多黨合作制度
答案:B中國的國家結構是民族區(qū)域自治為補充形式的單一制的確立。()
A:錯
B:對
答案:B《中國土地法大綱》,明確規(guī)定“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減租減息”。()
A:對
B:錯
答案:B新中國的土地改革運動從根本上鏟除了中國封建制度的根基,帶來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村經(jīng)濟的大發(fā)展、農民生產積極性的大提高,為我國逐步實現(xiàn)社會主義工業(yè)化掃清了障礙。()
A:錯
B:對
答案:B判斷對錯:“三反”、“五反”運動,屬于中共早期的反腐運動,為實現(xiàn)對手工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A:錯
B:對
答案:A第二章測試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的初級階段是()。
A:互助組
B:初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
C:高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
D:人民公社
答案:A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社會主義改造的方式是()。
A:加工訂貨
B:和平贖買
C:統(tǒng)購包銷
D:四馬分肥
答案:B新中國成立之初,黨和政府按照()的基本方針,全力恢復國民經(jīng)濟。。
A:勞資兩利
B:公私兼顧
C:城鄉(xiāng)互助
D:內外交流
答案:ABCD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是一個初級的工業(yè)化國家。()
A:對
B:錯
答案:B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們確實面臨一個溫飽問題沒有解決的狀態(tài)。()
A:對
B:錯
答案:A第三章測試“一五”計劃,是指我國()發(fā)展國民經(jīng)濟的計劃。。
A:從1956年到1960年
B:從1953年到1957年
C:從1949年到1953年
D:從1952年到1956年
答案:B亞非會議以后,我國在()的基礎上同亞非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進一步發(fā)展。。
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C:“另起爐灶”方針
D:“一邊倒”方針
答案:A新中國成立時,面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孤立和封鎖。()
A:錯
B:對
答案:B從“一五”計劃到“十四五”規(guī)劃,編制和實施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五年規(guī)劃,已成為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
A:錯
B:對
答案:B自中共一大第一次做出《關于婦女問題的決議》,中國共產黨就把爭取婦女解放和男女平等寫在自己奮斗的旗幟上。()
A:對
B:錯
答案:B第四章測試中共八大召開的時間是()
A:1959年
B:1957年
C:1956年
D:1958年
答案:C以下不屬于《論十大關系》內容的是()
A:關于重工業(yè)和輕工業(yè)、農業(yè)的關系
B:關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關系
C:關于中國和外國的關系
D:關于沿海工業(yè)和內地工業(yè)的關系
答案:B第一個五年計劃形成中國近代以來引進規(guī)模最大、效果最好、作用最大的工業(yè)化浪潮。()
A:錯
B:對
答案:B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jīng)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
A:錯
B:對
答案:B毛澤東強調,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劃分為()。
A:次要矛盾
B:敵我矛盾
C:人民內部矛盾
D:主要矛盾
答案:BC第五章測試黨的()正式制定了社會主義建設的總路線。
A:黨的八大
B:黨的八大二次會議
C:黨的八屆三中全會
D:黨的七大
答案:B毛澤東發(fā)動“大躍進”運動的初衷,是希望以最快的建設速度盡快改變貧窮落后面貌,使中國真正發(fā)展、強大起來,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錯
B:對
答案:B與過渡時期總路線相比,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突出特點是()
A:改變經(jīng)濟文化落后狀
B:多、快、好、省
C:忽視客觀規(guī)律
D: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
答案:B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黨在探索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遭受的一次嚴重挫折。()
A:錯
B:對
答案:B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及其基本點,集中反映了黨中央、毛澤東對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思考和認識。()
A:錯
B:對
答案:B第六章測試毛澤東在《十年總結》中提出,中國從()年開始找到自己的一條適合中國的路線。
A:1956
B:1962
C:1953
D:1957
答案:A《十年總結》是中國共產黨人,在社會主義建設初始時期的一個階段性思考。()
A:對
B:錯
答案:A召開七千人大會的目的,是進一步總結1958年“大躍進”以來的經(jīng)驗教訓。()
A:錯
B:對
答案:B七千人大會,取得了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所能取得的重要成果,對推動國民經(jīng)濟全面調整,起到了積極作用。()
A:錯
B:對
答案:B1961年1月,中國共產黨八屆九中全會正式?jīng)Q定對國民經(jīng)濟實行()的方針。
A:糾偏、調整、鞏固、發(fā)展
B:調整、鞏固、發(fā)展、前進
C:鞏固、發(fā)展、調整、進步
D: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答案:D第七章測試十年建設所取得的進展,為后來的社會主義建設,奠定了重要的物質技術基礎。()
A:對
B:錯
答案:A()年,我國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使這項研究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A:1962
B:1961
C:1960
D:1965
答案:D十年建設時期,在社會主義政治建設方面,提出要正確區(qū)分和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把正確處理(),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
A:階級矛盾
B:民族矛盾
C:人民內部矛盾
D:敵我矛盾
答案:C關于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提出要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到()上來。
A:技術革命
B:政治建設
C:經(jīng)濟革命
D:社會主義建設
答案:AD十年建設時期,黨中央提出按()的次序安排國民經(jīng)濟計劃。
A:重、農、輕
B:農、輕、重
C:輕、農、重
D:重、輕、農
答案:B第八章測試1978年12月召開的(),實現(xiàn)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最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
A: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
B:黨的十三屆二中全會
C:黨的十四屆二中全會
D: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答案:D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核心是()。
A: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
B:“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C: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發(fā)展改革開放
D:發(fā)展
答案:B全面準確的理解和把握“一國”與“兩制”的關系,應在堅持“一國”基礎上,實現(xiàn)“兩制”之間的和諧相處、相互促進。為此,必須做到()。
A: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有機結合起來
B:把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qū)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起來
C:把發(fā)揮祖國內地堅強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
D:把利用國際有利條件和發(fā)揮港澳優(yōu)勢有機結合起來
答案:ABC我國經(jīng)濟體制的改革首先在農村取得突破性進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曾指出:“我國農業(yè)近二十年來的發(fā)展速度不快,它同人民的需要和四個現(xiàn)代化的需要之間存在著極其毆打其的矛盾?!碑敃r我國農業(yè)和農村經(jīng)濟發(fā)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有()。
A: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有機結合起來
B:人民公社體制亟待改革
C: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管理體制亟待改革
D:農村的土地改革尚未完成
答案:AB香港問題是美國殖民主義者侵略中國造成的歷史遺留問題。()
A:對
B:錯
答案:B第九章測試我國改革的性質是()。
A:改革就是改良主義
B:改革實質上是要改革社會主義制度
C:改革是一個階級改變一個階級的政治地位的階級斗爭
D: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
答案:D在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中,既有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又有國家的宏觀調控,這是由()決定的。
A:所有市場經(jīng)濟本身的特點
B: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固有的特性
C:資本主義市場經(jīng)濟固有的特點
D:計劃經(jīng)濟與市場經(jīng)濟相結合產生的特點
答案:B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包括()。
A:社會保障制度
B:宏觀調控體系
C:市場體系
D:收入分配制度
E: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
答案:ABCDE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歷史動力是()。
A:大量社會問題的存在
B:改革開放深化推進的需求
C:處理復雜的國內外局勢的要求
D: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新考驗與挑戰(zhàn)
答案:BCD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講的是工作方向問題。()
A:錯
B:對
答案:A第十章測試小康社會的概念最早是由()提出的。
A:鄧小平
B:周恩來
C:劉少奇
D:毛澤東
答案:A中共()根據(jù)全面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的要求,在深刻分析黨和國家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的基礎上,確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A:十七大
B:十六大
C:十五大
D:十四大
答案:B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是()。
A:改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論歐龍馬滴劑治療小兒慢性鼻竇炎的療效研究
- 三自由度波浪補償風電過橋裝置系統(tǒng)研究
- 2023-2024學年高一秋學期期末語文模擬測試(二)試題講評課件 上課課件
- 復雜環(huán)境下的智能挖掘機目標檢測研究
- 基于IL-33-ST2信號通路探討芪丹益肺通竅顆粒對AR大鼠的作用機制
- 2025年醫(yī)院黨建工作總結
- 二零二五年度綠色停車場運營外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商鋪租賃合同范本(包含租賃物維護保養(yǎng)責任)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環(huán)保設備采購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家電銷售代理合同
- IT系統(tǒng)災備和容災解決方案項目設計方案
- 青島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六三制)全冊課件【完整版】
- 主要負責人重大隱患帶隊檢查表
- 魯濱遜漂流記人物形象分析
- 危險廢物貯存?zhèn)}庫建設標準
- 新加坡小學二年級英語試卷practice 2
- 多層工業(yè)廠房主體結構施工方案鋼筋混凝土結構
- 救生艇筏、救助艇基本知識課件
- 阻燃壁紙匯報
- 梁若瑜著-十二宮六七二象書增注版
- 企業(yè)年會盛典元旦頒獎晚會通用PPT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