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命熱度的學術_第1頁
有生命熱度的學術_第2頁
有生命熱度的學術_第3頁
有生命熱度的學術_第4頁
有生命熱度的學術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有生命熱度的學術“野蠻精悍之血〞80年代中后期,文學界對“現(xiàn)代派熱〞的實驗成果的評價發(fā)生過爭論?!拔覀兊抹暚F(xiàn)代派是“真的〞還是“假的〞?什么是“真正的〞現(xiàn)代派?中國為什么不能出現(xiàn)“真正的〞現(xiàn)代派?“真〞、“偽〞的說法能否成立?諸如此類。1988年我在?文藝報?上讀到的季紅真的長篇論文,就是從歷史、現(xiàn)實處境、文化傳統(tǒng)等方面,比擬中西“現(xiàn)代派〞作品的本質(zhì)性〔哲學的〕區(qū)別。針對這一論爭,這一年年初,黃子平在?北京文學?發(fā)表了?關于“偽現(xiàn)代派〞及其批評?的文章。那時,黃子平還在北大中文系任教,他把刊有這篇文章的雜志分送一些教師。一次系里開會遇到樂黛云,問我“覺得子平的文章怎么樣?〞我想,這個纏繞不清的問題,經(jīng)他在中西,古今等關系的層面上講得這么清楚,也提醒了論爭中問題的癥結(jié),便很表示贊賞。但樂黛云沒有同意我的贊賞,她疑惑地說,“這個時候強調(diào)標準,有點早了〞,又再次重復,“如今不是強調(diào)標準的時候……〞我從沒有想到這篇文章和“標準〞的問題有什么聯(lián)絡〔這個詞在中國學術界成為時髦的關鍵詞,要到90年代初〕,也就不能接過樂黛云的話頭。但我還是努力去想這里面終究有什么關系。她可能是認為,對一個紛紜復雜、探究尚有多種或未知的可能的事情,就進展條分縷析、層次清楚的歸納整理,事實上有一種做出明確價值判斷,“標準〞方向、道路,試圖阻止事情的“無序〞狀態(tài)的意圖。我又推想,她的議論,可能也不止針對這篇文章,擔憂的是“過早〞的“標準〞會成為主導性潮流,阻滯了剛剛展開的活潑的探究。在她看來,“無序〞不是任何時候都具有負面意義,而作為矯正力量的“反思〞行為,也不都一概值得肯定。也就是說,在那個時候,面向世界、勇于吸收而出現(xiàn)的新事物,雖然還“不曾扎根〞,也“尚未定型〞,具有容易招致批評的那種“外表性和流動性〞,但對待它們,其實是更應該持珍惜、支持的態(tài)度。這是否是樂黛云當時的想法,我不得而知,后來也沒有問過她。不過,90年代初讀了她的?文化更新的探究者——陳寅惴一文,似乎可以間接地證實我的推想。八九十年代之交,學術界出現(xiàn)讓人印象深化的分化。正如樂黛云所說,一些人自覺轉(zhuǎn)向“邊緣〞,他們批判了傳統(tǒng)知識分子以天下為己任的“白日夢〞,提倡學術的絕對“學院化〞而遠離政治;一些人強調(diào)了資料第一的那種學術標準;另一些人那么下“海〞準備在商場中“作一番遨游〞。在這樣的情勢中,“國學熱〞興起,而對陳寅恪的重新評價是“國學熱〞中的一大熱點。這個期間,樂黛云的思想觀點不可防止也發(fā)生了調(diào)整。如80年代末她在重新閱讀本世紀初?學衡?等的史料之后,重新考慮“保守主義〞的歷史功過。與“當代〞對?學衡?,對文化保守主義派別全盤否認不同,她認為當年的保守主義、自由主義、激進主義等思想流派,都“存在于一個框架〞,“他們之間的張力和搏擊正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契機〞。她對自身學術思想的這種調(diào)整,其結(jié)果是逐漸“和過去支配我的、趨向于激進的泛情主義分裂,也就是和曾經(jīng)禁錮我的某種意識形態(tài)分裂〞,而“可以更全面、更冷靜地對待歷史的方方面面〞。不過,這種調(diào)整、反思,并沒有導致她無保存地認同當時悄然發(fā)生,隨后盛極一時,并為“后殖民主義〞闡述所支持的“國學熱〞。在引述了陳寅恪的話〔“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興,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出,新機重啟,擴大恢張,遂能別創(chuàng)空前之世局〞〕之后,樂黛云指出,把陳寅恪看作是“中國文化之傳承者、固守者、史料集成者〞是遠遠不夠的,“不能涵蓋先生之學術襟懷、偉大一生〞,“甚且未得先生之真精神〞;陳的“真精神〞,他的治學的出發(fā)點,是尋求民族文化擺脫衰頹困境之路,是如何以“外來的血〞改造舊的軀體,“重啟新機〞。所以,她將陳寅恪定位為“文化更新的探究者〞。在樂黛云那里,“走向世界〞、“勇于吸收〞,一直都是一個堅決的、重要的命題。她顯然同意聞一多40年代在?文學的歷史動向?中的觀點:一種文化的“外鄉(xiāng)形式〞,在經(jīng)歷花開極盛到衰謝的必然過程中,需要“新的種子從外面來到,給你一個再生的時機〞。聞一多說,世界上那些勇于“予〞、怯于“受〞的文化都衰敗了,只有中國是“勇于‘予’而不太怯于‘受’的,所以還是自己文化的主人〞。從這樣的理解出發(fā),樂黛云強調(diào),在中西文化交匯的過程中,“誤讀〞幾乎是必然的。她說:……互相理解本身就是一個過程;況且我們也不能要求西方人像中國人那樣理解中國文化,反之亦然。歷史上,如伏爾泰、萊布尼茲、龐德、布萊希特等都從中國文化中得到靈感并開展出新的體系,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也不見得就那樣準確、全面、深化;為什么當我們的年青人從西方理論得到一點啟發(fā)而嘗試運用時,就要受到那樣的求全責備呢?這也答應以看作是樂黛云對真、偽現(xiàn)代派論爭所間接發(fā)表的意見。在吸娶試驗剛剛開場,成果有限的時候,就急迫為看來紛亂的事物設限,強調(diào)在原來秩序上的各歸其位,在她看來,大概是“怯于‘受’〞的一種表現(xiàn)。樂黛云80年代以來的學術奉獻,最主要當是在比擬文學領域。比起“影響研究〞來,她似乎更重視那種主題、文類,和跨學科方面的“平行研究〞。這基于她這樣的信念,人類具有超越時空的思想、情感、心理狀態(tài)共同性。80年代中期“方法熱〞的時候,曾經(jīng)有過對“耗散構(gòu)造〞,對“熵〞的急速升溫,但在大多數(shù)人還不明終究時就驟然冷卻的議論。時至今日,像樂黛云這樣對這一議論仍持有積極評價的,恐怕已經(jīng)不多。在她的內(nèi)心,存有掙扎著對抗社會運作統(tǒng)一化的“反熵〞的責任承當?!胺挫亘暤呢熑嗡鎸Φ模粌H有打破隔離封閉體系,將文學,進而將人的生命引向開放、動態(tài)、開展狀態(tài)的急迫,也有在“全球化〞情境中抵抗另一種性質(zhì)的統(tǒng)一、復制、同質(zhì)化的危險。事物的瓦解衰竭,和趨向于最后的同質(zhì)與死寂,都是她所憂慮的人類前景。在80年代,樂黛云也許更重視外來觀念、學說、方法的引進,以激活中國當代僵化、板結(jié)的文化、學術狀態(tài)。到了90年代,她意識到人類真正實現(xiàn)各民族文化平等對話、多元開展這一她理想的境界,存在諸多阻力,并不是當初料想的那么樂觀。她看到這一百年的世界文化史,“幾乎就是以歐洲為中心,歧視、壓制他種文化……的歷史〞,但也認識到拋棄西方中心論雖是必要,卻也非易事。而且,在樂黛云看來,試圖以另一種中心論來取代西方中心論,以某些非西方經(jīng)典來代替西方經(jīng)典,都有害于世界文化開展,“只能是過去西方中心論話語形式的不斷重復〞;這也是她90年代以來,在認同彰顯本民族文化重要性的前提下,堅決質(zhì)疑、批評那種“封閉、孤立、倒退的文化孤立主義〞的潮流的原因。她極有見地地指出,根本不存在一種“原汁原味〞的,“未受任何外來影響〞的,“以外鄉(xiāng)話語闡述〞的“外鄉(xiāng)文化〞。她指出,“文化孤立主義常?;燠E于后殖民主義的文化身份研究〞,但它們之間有根本不同,前者不過是無顧歷史和現(xiàn)實,在封閉環(huán)境中虛構(gòu)自己的“文化原貌〞。這只能導致文化的停滯、衰微?;谒呐芯?,也基于她的樂觀的理想主義的性格,樂黛云提出有關人類文化精神、文化生態(tài)前景的設計,她稱之為“新的人文精神〞。說所謂“新〞,就是它不是固定、一成不變的“原那么〞,不是少數(shù)人建構(gòu)以強加于別人,不是少數(shù)“先覺者〞去“啟〞“后覺著〞、“不覺者〞之“蒙〞,不是白壁德的“新人文主義〞。樂黛云的“新的人文精神〞,強調(diào)把人當作人對待,反對一切使人異化為他物的因素;強調(diào)關心別人和社會的幸福,關心人類開展和將來;承受科學帶來的方便舒適,但警覺科學可能對人類造成的消滅性災難;贊成對權威、中心消解的解放的思維方式,也試圖彌補由此帶來的零碎化、平面化和離散的消極因素。而實現(xiàn)新的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徑是“溝通和理解〞:在人與人、科學與人文、學科與學科、文化與文化的溝通、對話、理解中,“互為主觀〞,建立“最根本的共識〞……樂黛云描繪的,可能也是我所憧憬的。不過在我看來,那大概是一種“烏托邦精神〞,雖動人,富于魅力,卻有點縹緲。但樂黛云卻堅信不疑,并一直為向這一境界的推進,不避繁難地做出自己的努力。這正是她的得意,也是她的可敬之處?!拔揖褪俏舀曂卸嗦宸蛟?jīng)講到他在英國與別人的兩次會面,一次是與亞瑟·柯斯特勒,另一次是與伊薩亞·柏林〔也譯為以賽亞·伯林〕;與托多洛夫一樣,他們都是從社會主義的“東歐〞移居西方的作家、學者。托多洛夫原先認為,他和柯斯特勒這樣的同一代人具有的同樣立場,“是由宿命論和麻木不仁造就的〞。但從柯斯特勒那里他得到“反證〞,柯斯特勒沉穩(wěn)自信,“他并沒有承受宿命論的思想〞。在牛津大學,柏林在聽了托多洛夫談亨利·詹姆斯小說表達的構(gòu)造分析的講座之后,對托多洛夫說,“不錯,……可您為什么不去研究19世紀的虛無主義和自由主義呢?〞托多洛夫說,從這兩件事他聽到了批評和鞭策?!斑@兩個人都同我一樣,生活在異國他鄉(xiāng),承受著異域的文化,可他們卻知道怎樣生活在個人的相異性之中〞;“柏林先生告訴我說,文學不是唯構(gòu)造的,它是由觀念和歷史組成的;我又從柯斯特勒那兒知道,放棄自由的主張是沒有什么‘客觀’理由的。〞托多洛夫講述這些事情,是為了闡述他提出的“對話批評〞,討論在對自己的精神軌跡進展反思的時候,怎樣通過別人的言語來理解自己。假如我們把“對話批評〞暫且放在一邊的話,那么,也可以看作是在怎樣“保持著自我的自我〞的提示。從一種“別人〞的觀察角度,托多洛夫?qū)⒅爬椤八褪撬?;作為自我陳述,樂黛云的說法是“我就是我〞——這是她為自己的自傳起的名字。在80年代,以“代際〞來區(qū)分20世紀知識分子是流行的方法。李澤厚在?二十世紀中國文藝一瞥?中,就用“轉(zhuǎn)換預告〞、“開放心靈〞、“創(chuàng)造形式〞、“走進農(nóng)村〞、“承受形式〞和“多元取向〞,來區(qū)分、描畫20世紀六代〔或六個時期〕的知識分子的根本特征。按照這一區(qū)分,樂黛云當屬“承受形式〞的那一代〔當然,她也生活在“多元取向〞的時期里〕?!俺惺塄曉诶顫珊襁@里,應該是個動詞,而不是定語;也就是說,那一代是缺乏創(chuàng)造力的,承受統(tǒng)一“形式〞的一代。這種區(qū)分,這種代際的特征描繪,自然也可以說是符合實際的。不過,正如托多洛夫指出的,它不能概括一切;總會有一些人雖困難,但也有效地打破這一形式。樂黛云呈現(xiàn)的,正是這樣的形象。她知道怎樣生活在個人的相異性之中。在“承受形式〞的時代,她努力抵抗著“同質(zhì)〞文化的混淆,而在“多元取向〞〔本質(zhì)上是另一種“同質(zhì)化〞〕的時期,那么抵抗著涌動的強大潮流的同化力量。和樂黛云談話,聽她講課,讀她的書和文章,一個突出印象是,她是個“自然〞、自信的人。自然、自信,就是不做作,就是較少“面具意識〞〔并非貶義含義上使用〕,就是率直坦誠,就是她自己說的“情緒型、易沖動、不善計策〞,就是不左右搖擺,見風轉(zhuǎn)舵。就是在風云變幻,眼花繚亂的時勢中,努力堅持自己獨立的判斷,不茍且,也不阿世媚俗。就是保有開放、批評,但也包容、非排他性的心態(tài)。她的講課和日常的談話并沒有很大的區(q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