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弟子規(guī)》教學泛愛眾教案
一、“愛”和“眾”
1、“愛”是世界通用的語言
心中有愛的表現(xiàn)
2、“愛”的含義
天性之愛,譬如母子
如何做到赤子之心
容人、成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愛護
3、“眾”的含義
同類
眾生
自然
4、“愛”需要學習
感恩、知恩(留一點給自然)
5、管理之誤
二、課文講解
“泛”就是廣泛,很普遍的意思;“愛”就是慈悲,有愛心。這
個“眾”,我們此地講的是眾人;除了人之外,你還能擴展到動
物、植物,這個世界就更為美好了。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這一條也指出來我們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仰天一看天空,
你我都是一樣的;我們站在地上,都是同一個地球上面,所以人應該
要彼此的珍惜。尤其最近科技的發(fā)達,交通的便捷,人與人之間往來
互動更為接近,地球就快要成為地球村了。所以人與人之間更應該和
睦共處,族群與族群當中也應該相互的包容,相互的尊重。不要認為
我這個民族比較優(yōu)越,我的家庭也比較富有,就有那種侵略別人之心,
輕忽別人的心態(tài),往往都是紛爭的開始。所以人為什么會有爭斗,就
是彼此不能包容,彼此不往來,彼此不互相尊重,才會引起這樣的爭
端。假使人都能互相的包容,從個人開始做起,家庭一定幸福美滿,
社會也會一片祥和。
我們?nèi)绻軔圩o一切動物,愛護一切花草樹木,我們每天早上起
來,看到天空的云彩,我們會感覺大地非常的美。我們再看這么漂亮
的花草樹木,我們看到大自然這么美,看到花長得這么漂亮,我們內(nèi)
心也都會覺得非常的喜悅。我們再看看動物,天空飛的,我們聽到鳥
兒在唱歌,我們聽到植物上面的蟲鳴,我們是不是也會覺得很安心,
很寬慰?所以在此地,如果我們能把愛心擴展到動物,也能愛惜一切
動物,愛惜世間的一切植物,愛惜這些花、這些樹,人間一定會更美
好。人看到這么好的環(huán)境,生活也會更為完美,更為幸福。我們再看
下一條,第二十六條: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這里就講到一個人為什么會受到別人的推崇與尊重?就是那一
個人品德涵養(yǎng)都很好,他足以服眾人,大家看到他的言行,他的舉止,
就會從內(nèi)心不由自主的敬仰他、尊敬他。為什么?因為他有德行,他
有修行,他有涵養(yǎng)。所以這一條也告訴我們”行高者”,就是內(nèi)涵、
品行,你的品德。品德修養(yǎng)到達一個程度,一個修養(yǎng)很高的人,他的
名聲、他的威望自然相對的提升。這種從內(nèi)心發(fā)出來的敬仰仰慕之心,
不假外力,不是說他用權勢來希望大家能服從他,敬仰他。
“人所重,非貌高”。我們都知道,一個人會值得尊重,不是他
長得好看,也不是他有權勢,他有財位(有財產(chǎn)有地位),不是的。
因為那種是假的,真正從內(nèi)心仰慕是不容易的。就好比顏回贊嘆孔老
夫子,他就說“仰之彌高,鉆之彌堅”。你看老師他非常的高昂,為
什么?他的內(nèi)涵、他的品德、他的修養(yǎng)都是那么高,那么雄偉。為什
么雄偉?因為他的德行、他的威嚴會讓我們不自覺的景仰他。所以此
地也提到了,一個人要受到別人的尊重,一定要從內(nèi)心做起,你才有
辦法以德服眾。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這里就講到一個人有才德、有才學,有真正的學問,這些才德隨
著你學問的提升增高,你的聲望也會隨著你的內(nèi)涵而提升。為什么?
世間人都很希望擁有良好的老師,你有這樣的才學,很自然就會贏得
別人的敬重。大家除了羨慕你的才學之外,同時也很敬佩你有這么深
厚的學問。這個學問不是知識,知識的話,我們一看就明了。學問是
有真實的實學,這些實學散發(fā)出來,你的言行、你的舉止都會很令人
敬仰的。所以這里講人之所以能服眾,不是他講話大聲,也不是用權
勢能壓迫的,而是自自然然你有那樣的真才實學,有那樣的道德涵養(yǎng),
你才有辦法令所有的眾人推崇于你,敬仰于你。
所以此地就告訴我們,人要好學。尤其領導人物或者老師,我們
都要知道自己一定要不斷的提升,才有辦法作育英才,你才有辦法在
團體里頭、團體當中領導眾人。自己千萬不能有偏頗,行為方面更要
謹慎;不能謹慎,不能廉潔,那你就沒有辦法領眾,更不可能有辦法
服眾。不能服眾,我們就曉得,這個團體隨時都有瓦解的可能。所以
這里再再告訴我們,我們的品德要光明正大,才能贏得眾人的服從。
我們再看第二十七條: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
這里也提到人不能吝財。財有兩種含義,一個是自己的才能,一
個是錢財。當我們有能力幫助別人的時候,千萬不要吝于自己的才華
布施。如果你有智慧,你有能力,應該幫助一些沒有能力的人,希望
他們也能在這一生愈來愈好,能幫助別人解危,能幫助別人解決社會
上的困擾也好,財物上的施舍也很好。總而言之,這里告訴我們,你
有能力,不管是什么樣的能力,只要是好的,我們都不要吝嗇自己的
才華、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財富,適時的幫助別人,都是中國傳統(tǒng)的
美德。
今天社會上已經(jīng)很少有善人、很少有人愿意很主動的幫助別人,
我們讀到《弟子規(guī)》之后,衡量自己,如果你真的有才學、有才德之
人,應該要站出來為這個社會多做一點事情,這樣才能挽救社會頹敗
之風。
“人所能,勿輕訾”,什么意思?這個“訾”就是輕視、鄙視。
有些人他往往看到別人好的一面,他不愿意贊嘆,也不愿意有成人之
美,他反而會落落的批評,有什么了不起,我也行。有道是“文人相
輕,同行相忌”。很多人都因為面子問題,看到別人好的一面,往往
沒有辦法贊嘆;不但不能贊嘆,反而還要多加以批評兩句,這個也是
人的通病。我們有這樣的毛病,我們檢查看看,這是經(jīng)常很容易犯的
過失。我們讀到這一條也要很謹慎的想一想,如果有的話,及時的改
正,我們會更好,這個人生會過得更好。
因為妄加的批評,旁人看了,他會認為你是一個貢高我慢之人。
我們也曉得,“謙受益,滿招損”。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當中,我們
最忌諱的就是自傲自滿,自傲自滿的人就沒有辦法與眾相處。不能與
眾相處,這個人生就沒有什么意義,因為你都沒有朋友。所以人與人
之間的相處,其中的互動,我們一定要有成人之美的這種心胸,看到
別人有能力,應該贊嘆,能再加以幫助,那是最好不過了。我們再往
下看:
【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
這個“勿”就是不可以,“諂富”就是去巴結富有之人,或者有
權勢之人?!拔痱溫殹?,也不要驕傲,貧賤也不要難過。這里告訴我
們,當我們生活好一點,我們不要笑貧,不要輕視這些貧窮沒落之人;
我們?nèi)绻毟F,處于貧窮,我們也不要去巴結有權勢之人,沒有必要,
人生活在世間應當坦蕩蕩。這里也告訴我們,要有志氣,要有氣節(jié),
有道是素富貴,素貧窮,素富貴安于富貴,素貧窮也安于貧窮當中。
我們講世事無常,人環(huán)境的好壞,可以說風水輪流轉。今天你看
到甲非常的得意,焉不知十年之后,甲可能落魄難堪都說不定。所以
人要珍惜現(xiàn)今所有的環(huán)境,當你有地位、有權勢的時候,千萬不要仗
勢欺人;我們貧窮的時候也要有志氣,一定要發(fā)憤圖強,不要有那種
自卑的感覺,一定要努力向上。你能努力,自然能改造自己的生活,
自然能改造自己的命運。
所以這里告訴我們,做人要懂得珍惜;你不懂得珍惜,你會輕視
別人,同時別人也會瞧不起你。你今天富貴,哪一天你落寞了,別人
一樣的也會瞧不起你。所以人與人之間,我們想一想,我們應該要珍
惜。富貴的時候,不忘要多施舍;貧賤的時候,不忘自己要好自為之,
要努力自強不息,自然能改造環(huán)境。
“勿厭故,勿喜新”,這一條就更重要了。人追求美好的,都是
一般人的習性,看到好的就想要,我也希望能擁有。如果有這樣的心
態(tài),我們的欲望就永無止境。所以有一句話說,“喜新厭舊”,這可
以說自古以來,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習性。對物品來講,如
果不能珍惜,不能愛護一切的物品,追求物欲就會愈來愈深,這樣對
我們?nèi)松彩呛懿缓玫?。為什么?因為無止盡的欲望會帶給你很大的
痛苦,當你入不敷出的時候,這個時候怎么辦?已經(jīng)養(yǎng)成這么奢靡的
習慣,要回頭都相當?shù)碾y。
所以從小我們也要告誡子弟,要愛惜一切的物品。尤其年輕人,
最喜歡追求時尚,流行什么一定要趕上這樣的潮流,這個也是相當不
好的毛病。子弟有這樣的情形,做父母的一定要告誡之。當然最主要
的,父母本身就不能有喜新厭舊這種心態(tài),這個非常要不得。
除了物品之外,人與人相處也更要注意不能喜新厭舊。我們曉得
現(xiàn)在的家庭,有很多家庭為什么會破碎,都是源于家庭父母當中,有
一方有外遇,所以把原本幸福的家庭就這樣給搞破碎了。拋棄子女,
拋棄妻子,棄妻棄子都不應該,棄夫棄子也同樣的不應該。為什么?
家庭的建立很難得,家庭的幸福更是難得,我們不可能把這么幸福美
好的家庭,就是在于自己一時的喜新厭舊,一時的貪欲,然后造成破
碎,這個非常的要不得,也是造作極大的罪惡。
為什么?當一個人被拋棄,不是他一個人而已,還有他的家庭、
他的父母、他的子女,傷了多少人的心,可以說是非常的傷心。想一
想子女在這么小,他就失去了親情,可能沒有父親,可能沒有母親,
這也是天下最悲哀的一件事情。在失去家庭的溫暖之后,長大如果在
外面為非作歹,父母的過失就更大更大了。我們看看今天的社會,有
很多青少年在外游蕩,有很多青少年在外不知要迷途歸返,不曉得應
該趕快回頭。我們探究他背后,都是有一個身世凄涼的家庭背景,原
來都是得不到親情的照護,從小疏于管教。在家庭失去溫暖之下,子
女肯定沒有辦法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家庭是一切社會安定的關鍵所
在,為人父母的要珍惜好不容易建立的家庭,我們不要輕易的讓這個
幸福的家庭破碎。
夫妻當中含有極重的情義,什么情義?想想看,婚前兩情相悅,
才有可能結合成為一個家庭,結為夫婦?;楹蟊舜嘶ハ嗯?,建立這
個家庭,買了家,安置好一個幸福的窩,彼此都有恩德,這個叫恩義,
夫妻之中這個恩義我們不能忘記。還有一個,夫妻里頭還有信義,婚
前彼此信誓旦旦,山盟海誓,想想過去的這些誓言,如今搖身一變統(tǒng)
統(tǒng)忘記了,夫妻之間的三義都不見了,情義、恩義、信義都不講了。
所以,我們看到現(xiàn)在有這么多的家庭破碎,我們看了實在是非常的難
過,尤其無辜的下一代更是可憐。所以為人父母的,我們要想一想,
我們所作所為是不是影響重大。如果我們有這樣的傾向,自己要反省
一下,想一想它的危害、它的影響有多深。
所以,當我們讀到”勿厭故,勿喜新”的時候,自己也要反躬自
省,在物質(zhì)上面我們是不是有這樣的毛???在與人相處,在感情方面,
我們是不是也有喜新厭故的這種心態(tài)?這是非常要不得的,一定要及
時回頭,懸崖勒馬,一切還是來得及挽救的。我們再看下面:
【人不閑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
這里講到人與人之間相處,往往我們會忽略很大的一點,哪一
點?經(jīng)常只有顧到自己,不能替對方著想。譬如說我們要找人講話,
要找人幫忙,我們?nèi)绻麤]有注意對方是不是有空,然后就請人幫忙,
就跟別人講話,往往對方礙于這個情面,不好意思跟你講。所以,在
此末學也深深感受到,從以前服務于公職,或者后來從事教職,也經(jīng)
常有這樣的困擾。對方不知道你很忙,雖然看到你手上很多工作,但
是他就喋喋不休,他就要找你講話,明明我們在思考,但是沒有辦法。
碰到這樣的人,怎么辦?心里只有默默的希望他能看到我這么忙,趕
快的離開。有時候,我們正在思考的時候,正在做事很忙的時候,又
接到電話,這個電話偏偏對方又跟你講了很久,有時候不好意思跟他
拒絕,往往也會帶給自己無限的困擾。
所以,每一次我講到“人不閑,勿事攪”的時候,我會特別的告
訴學生,當你看到別人很忙,千萬你不要再去忙上加忙,不要再找他
的麻煩?!拔鹗聰嚒?,就是不要再麻煩他做其他的事情,不要讓別人
更忙。同時,我也告誡所有的小朋友,當你要打電話給親人、給朋友,
我們也要特別注意看看時間,是不是已經(jīng)吃飯的時間到了,或者人家
在休息的時候,我們也要注意到,不要在這個時候打電話給別人。即
使你要打電話,你也要問一下:請問你現(xiàn)在有空嗎?不要電話拿起來,
就拼命講個不停。人有時候是很忙的,但是礙于情面,又不能直接的
跟你拒絕。
所以在電話當中,我們也要建立一個新的觀念。我們打電話給別
人,除了問候之外,如果要長談,要細講,要聊長一點,希望也能問
一下對方有沒有空閑。過去的學生,他們知道我都有這樣的習慣,所
以他們打電話來,通常都會先問:請問老師有空嗎?如果他的問題比
較長,我都會另外安排時間,請他什么時候再打來,方便的話就那個
時間打來,這樣才不會互相的影響,所以這個也是很重要的禮節(jié)。希
望每一個人在讀到這一條的時候,我們也要注意到,當別人很忙的時
候,我們不要再去找他的麻煩。
“人不安,勿話擾”。我們看到一個人生病,或者他的心情不好,
我們也不要再去找他講話。這個“話擾”就是再去找他講話,前面那
一句就是再去找他,這個事情找他幫忙。有很多人非常有愛心,聽到
某人生病了,住院了,就趕緊去看他。我們曉得,病人他在生病的時
候,最重要的就是保存他的體力,而且他非常微弱,正是需要休息的
時候,我們不應該一個接一個去探望他,這樣只有叨擾他。等他好了
之后,我們再去看他都不晚。
所以當我們要做,要需要人幫忙的時候,眼睛一定要仔細的瞧瞧,
對方是不是很忙;很忙的時候,我們連跟他講話的時間,我們都盡量
的要避免,更何況要找他幫忙。人不安的時候,我們看到人生病,或
者情緒不好的時候,我們應該也要讓他有好好休息的時間。
也有一些小朋友,他們會跟我抱怨哥哥姊姊經(jīng)常欺負他。我就問
他:為什么你會被欺負?我會說:是不是哥哥姊姊在做功課,你去吵
他,你要他陪你玩?他說:是。我說:你這樣就犯了《弟子規(guī)》這一
條人不閑,你去事攪。你看到哥哥姊姊正在用功讀書,你去吵他,要
他陪你玩,你就是不對的。如果你能看到哥哥姊姊他很忙,然后你不
去吵他,你就是好弟弟。你可以跟哥哥姊姊講:等你功課忙完了再陪
我好不好?千萬不可以吵他。孩子在聽到這樣的講解之后,往后吵架
的機會就降低了,因為他也懂得替哥哥姊姊著想,功課為要。當他功
課做完了以后,做哥哥做姊姊的再陪弟弟玩,這樣才對。而不是看到
哥哥姊姊一回來,就抓著他不放,要他陪你玩。
所以孩子小小的年紀,你這樣講道理給他聽,他往往都能接受,
而且也能改善。大人這一點看到別人不能替對方著想,就是看到人就
想請人幫忙,這種習慣也要改正。為什么?有時候人很難開口拒絕,
可是自己又很忙,又很矛盾。在這種情形之下,人與人相處應該要懷
有經(jīng)常會替對方設想的這種心。
人與人交往貴在能知心,也貴在能替對方設想。這一點也告訴我
們,我們要善于觀察我們周遭的人事物,不要經(jīng)常的去叨擾別人。你
要叨擾別人,要請別人幫忙,也要看看對方他有沒有空閑。要找人講
話,我們也要想一想,這個話該不該講?有沒有必要講?看到別人沒
有這樣的心思陪你講話,我們也要及時克制自己,不要認為這件事情
很高興很快樂,一定要急著跟朋友分享;一定要看狀況,這樣才好,
同時也不會讓別人造成很大的困擾。我們接著再看下一條,第二十八
條: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這里也講到人跟人相處當中,互相看到對方的不是,互相見到彼
此的缺點,這是很經(jīng)常的事情。我們看到別人有缺陷、有短處,”切
莫揭”。這個“切”就是真實的,很真切的,一定要切記;“莫”就
是不可以;“揭”就是把人家講開,把人家傳開。我想每一個人,他
都有弱點,他都有缺點,這些缺點跟弱點也是最不愿意讓人知道的。
所以當我們知道對方有缺點,我們不要像傳聲筒一樣,到處去講別人
的這些短處,非常要不得。你會講別人,同時也要記住,別人也會講
你;你怎樣講別人,別人也會以牙還牙對待你。所以這里也告訴我們,
人要有包容別人的心量??吹絼e人有短處、有毛病,不要去傳,這是
很不好的一件事,可以說是相當缺德的。
“人有私,切莫說”。這個“私”就是隱私,也是不可以說,一
定不可以說,“切莫說”。在人與人相處當中,我們也不免會有一些
朋友,他過去曾經(jīng)遭到一些痛苦之事。當我們知道他有這樣一段不為
人知,不愿意人家知道的這種隱痛,我們曉得了,也應該替他保密,
不可以去講,講了以后他的傷害會更深。除了這個隱私之外,有一些
事情不應該讓當事人曉得的,我們也不應該去傳述。
舉一個例子來講,一個朋友他曾經(jīng)這樣說到,他說有一個醫(yī)生,
他看到這個病人病情已經(jīng)相當嚴重,可以說在數(shù)日子了,生命已經(jīng)到
了盡頭。所以,他就跟這個病人說:你可以回去了。這個病人他的年
紀也不小了,當醫(yī)生跟老伯說:老伯,你可以回家了,從此以后你就
不用住院了。他的含意就是說:你過世了以后,你永遠就不會到醫(yī)院
來了。這位老伯就這樣回去了他的家里。因為醫(yī)生的這一句話,給這
個病人產(chǎn)生很大的信心,他說永遠都不用來看病了,不用再住院了,
所以他非常的高興。
事隔一兩年之后,這個病患覺得自己就好了,他想說經(jīng)過一兩年
再回來復診看看。這個醫(yī)生看到這個老伯,就非常的驚訝說:老伯,
您怎么又來了?這個老伯就講:我來看你,因為你以前說我已經(jīng)好了,
可以回家了?;丶抑?,我就非常的高興,對自己很有信心,就這樣
慢慢的調(diào)養(yǎng)。經(jīng)過兩年之后,他認為應該再來醫(yī)院檢查,看看自己的
身體狀況如何。這個醫(yī)生就告訴所有醫(yī)學系的同學,他說醫(yī)生的一句
話,往往可以讓病人燃起生命的希望。因為他沒有把真相告知這個病
人,所以病人也不曉得自己的病這么嚴重。由此可知,很多的病都是
因為心理作祟被嚇死了,不是他真正病死的。所以當別人有隱私,不
應該讓他知道的時候,我們也要替他保密。這是一個故事。
有一次有一個朋友他當醫(yī)生,他也講到類似這樣的故事。他就講
病患甲乙兩個人,病歷的診病單開錯了,甲是胃炎,乙是胃癌,兩個
單子給錯了,結果真正胃炎的人他就轉換成胃癌,真正胃癌的人他看
到自己不是癌癥,原來只是胃小小的發(fā)炎而已,結果兩個人的命運就
不同,一個活得很好,一個很快就病死了。
所以在這里,我們對于別人有隱私不應該讓他知道,或者我們知
道的也不應該替他宣揚,這樣會造成別人很大的傷害。后頭我所講的
病情,我們也要注意病人沒有辦法接受這樣的打擊,這樣的事實,我
們也要替他隱蔽起來,不要讓他了解。
曾經(jīng)在親朋好友當中聊天,也聽到這樣的一則故事。有一個人,
他的父親得到肺癌,他們不想讓父親知道他得到癌癥。所以當醫(yī)生診
斷證明開給他們的時候,家族就開了一個會議,認為應該給父親過一
個很安詳很快樂的晚年,不希望他在醫(yī)院里頭折騰。所以就把這個
“癌”字去除掉,把它用立可白涂掉,改成炎,發(fā)炎的炎,再去影印,
就拿給父親看:爸爸,你是一般的肺炎,我們回家療養(yǎng)就可以,吃吃
藥打打針就可以。
經(jīng)過幾年,兩三年,父親也真的是很快樂。子女知道父親的病已
經(jīng)相當嚴重,但是不愿意讓父親在醫(yī)院里頭做很多化學治療,或者痛
苦的這種試驗,他們不愿意。父親在這兩三年當中也過得很快樂。有
一年過年,他就自己跑去給醫(yī)生看,因為精神不錯。醫(yī)生就跟他說,
你已經(jīng)癌癥末期了。結果來不及了,因為家人沒有陪同他,這個父親
知道以后,心情大受影響,隔了幾個月就走了。
所以,當我們明白這一點,我們曉得當有一些隱私,不能讓對方
知道,我們肯定要替他保密,不要讓他知道是在保護他。尤其是這個
病情,為人子女的,我們?nèi)绻麜缘糜H戚朋友當中有這樣的人,他沒有
辦法接受這樣事實的打擊,我們一定要替他隱蔽,不要讓他曉得???/p>
到別人,或者聽到別人有痛苦的隱密,有隱私,我們更不應該去跟別
人宣揚,這是非常要不得的,很損陰德的一件事情。接下來我們看底
下一句: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這里也告訴我們一定要隱惡揚善,我們把善良的一面多推廣,這
個社會會更美好,就是善,我們能講人家好的這是好事。為什么?當
別人知道的時候,他們心生效法之心,就是幫助別人,幫助別人把這
個善的一面更加的擴散。人人能行善,這個社會不是更好嗎?
【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guī)道兩虧】
這一條也非常的重要。我們都曉得人與人之間,好朋友當中,我
們見到朋友有過失,我們理所當然的都會勸他兩句;夫妻之間,我們
看到對方有過失,做太太的或者做先生的難免我們也會勸他;看到子
女有不對的地方,做父母的肯定也會來教導他。這一條就告訴我們,”
善相勸”,這個“善”要特別的注意。我們都知道規(guī)勸別人,可是這
個“善”就是你要有善巧方便。
今天為什么很多人不能接納別人的規(guī)勸?有兩種原因,我們不能
不曉得。第一個,規(guī)勸的人,他的態(tài)度、他的語氣很強勢,就好像指
責說:你不可以這樣,你錯了,態(tài)度不能圓融。第二個,就是對方他
接受你這樣嚴厲的態(tài)度,不是很好的口氣,他不能服你,他認為你這
樣講我,我偏偏不改。所以此地講“善”,一定要有善巧方便。
我們想一想,跟我們最近的親人,如果不是父母就是子女,再不
然最近的就是夫妻。為什么會吵架?吵架的原因,不外是聽了口氣很
不好,聽了很不舒服。為什么會不舒服?就是對方在指責過失的時候,
往往態(tài)度語氣相當?shù)牟缓?,令對方受不了,所以兩個人才會吵架。這
里就提到人與人之間,如果在規(guī)過勸善的時候,要懂得善巧方便,要
抓到適當?shù)臅r機。你如果沒有抓好這個時機,這個時間抓得不好,讓
他很難堪,讓他覺得很難為情,就會傷害到他的自尊。
每一個人都很講求自己的自尊,都很講究自己的面子問題。所以
一定要記得,當我們在勸勉別人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到對方他接受的
程度有多少,一定要衡量,然后再盡我們的力量來幫助他,來規(guī)勸他。
同時,一個人如果有真誠之心想要規(guī)勸別人,我們說“誠于中而形于
外”,這個時候你的語氣、你的態(tài)度一定是非常虔誠,一定能感動對
方會察覺說:我這樣的確是過失,很感激你的勸勉。如果我們用強勢、
很威權的這種態(tài)度來勸勉別人,有時候反而沒有辦法達到規(guī)勸的目
的,而且還結了怨仇,還懷恨于你。你這么兇,給他沒有面子,給他
現(xiàn)場難堪。
所以我們讀到這一條,不要很高興看到別人有過失,就趕緊去跟
別人講,一定要懂得善巧方便。尤其夫妻之間,夫妻倆人的對話,往
往都是家里子弟學習的對象。你能委婉互相尊重,子女在講話,他的
語調(diào)也會跟父母一樣輕聲細語。如果父母之間有過失,彼此是用很嚴
厲的這種言語來指責對方就不對。
所以在此地,你能“善相勸,德皆建”,這個德就是我們自性里
的性德,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德行,肯定都能有改過向善的這種本能,
這種德行。因為我們后天環(huán)境的影響,所以我們原來所有的德行,沒
有辦法發(fā)揮出來。所以在此地,它就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當我們
看到別人有過失,真是好朋友、親人是應該要講的,這個時候我們一
定不可以不講,我們不能見死不救,看他一步一步的墮落。如果你見
死不救,你不愿意規(guī)勸,這里就講你就沒辦法建立你的德行。
“德皆建”,就是雙方都能樹立很好的德行。從歷史上,我們前
面已經(jīng)講到唐太宗跟魏征,像這樣的皇帝,開闊的胸襟,能接納建議
大臣對他的規(guī)過,可以說相當?shù)碾y得。貴為皇帝都能如此,我們想一
想,我們今天的身分地位,是不是更應該學習他們這么寬宏大量,這
么大的胸襟。我們在勸別人,在勸人的時候,自己也要想一想,用怎
樣的言語,用怎樣的態(tài)度;如果你能比喻,用譬喻的方式,往往收到
的效果更高。
如果說“過不規(guī),道兩虧”,如果你看到他日益在造惡,你見死
不救,你不愿意幫助他,就是“道兩虧”,兩邊都有虧損。一個是一
直往下墮落,他的道德日益沉淪;另外一個,你眼睜睜的不愿意幫助
他,這樣也不對。所以“過不規(guī),道兩虧”,你沒有規(guī)勸別人,別人
不懂得改正,這樣也是有失為人的本分。
在此地也要提出一點,這也是很多家長都紛紛反應的;也就是說,
如果父親在教小孩,他比較嚴格,做母親的就在旁邊攪局。什么叫攪
局?就是爸爸口氣比較嚴,媽媽就在旁邊鼓噪說何必這么嚴格,讓小
孩有所依恃,讓小孩覺得你們大人都沒有辦法一致,所以他就有恃無
恐,這個也很不對。當有人在勸教子女,或者在勸勉別人時候,在旁
的人應該要先回避一下,千萬不要破壞當時的教誨。因為教導子女,
非常忌諱一個嚴格的在教,一個很寬宏大量的在旁鼓噪,這是很不好
的。
記得小時候,鄰家有一對婆媳相依為命的這戶人家,子女也有幾
個,當時男主人在外工作,只有剩下婆媳二人。這戶人家對子女的教
育非常嚴格,最后我們看到他的子女長大之后,都相當有成就。每當
媳婦很嚴格在教育她自己的小孩的時候,甚至會揍他、打他,做奶奶
的會回避到一旁。等孩子被打完,被教訓完之后,祖母她會出來牽著
孫子說:你剛剛就是因為犯錯,犯錯母親打你是要你好,把你打醒,
因為你做錯事情了,打你一次,你永遠記住這樣做是錯誤的,她是要
你好,將來不要變成壞人,將來你會成為社會上賢良之人。有這么賢
明的奶奶,所以我們看到這戶人家他的子女都相當有成就。
所以為人父母的,當你夫妻兩個人在教育子女的時候,應該要協(xié)
調(diào)要同步要一致。做為爺爺奶奶在旁邊如果看得心疼,就應該要出去
回避一下。當然做父母在嚴厲教導子女的時候,也要特別謹慎小心。
為什么?你打他的時候,我們也要打安全的部位,不可以打要害,這
樣反而會有意外,或者意外的災難發(fā)生,那就真的是遺憾終身。
所以“善相勸”,我們兩方的品德都可以樹立,因為我們可以漸
漸的切磋而提升。不過在此地還要再鄭重的叮嚀一下,善巧方便它的
重要,才能達到勸解的效果。如果你沒有善巧方便,這個效果可能沒
有辦法達到。接下來我們再看第二十九條:
【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
這一條也跟我們切身生活,有相當大的關聯(lián)性。從最接近的日常
三餐,吃飯的時候,我也曾經(jīng)這樣問學生:碰到你喜歡吃的菜,會不
會一直往自己的碗里裝?幾乎有一半以上的小朋友都會說:會。為什
么?他想到的只有自己,他覺得今天的菜很好吃。爺爺奶奶也說:好,
那你盡量吃。小朋友從小沒有人教,他就知道:我只要喜歡,我就可
以多拿,我就可以多吃。殊不知,這樣給他樹立了很不好的習慣,他
不懂得我們在取拿之間,我們要觀察周遭是不是別人沒有用到,別人
沒有吃到?因為小朋友現(xiàn)在每一家每一戶都生得很少,在家里就是一
塊瑰寶一樣,像寶物一樣,所以大家都珍惜得不得了。從小他要吃的,
他要用的,全部都滿足他的欲望。
所以在這一條,我們看到周遭現(xiàn)在的人,對于取舍方面,往往不
懂得人與人之間要講義?!百F分曉”,就是說你在取與當中,你在拿
還有施與的時候,你必須要明白個中的道理。什么道理?取用當中要
講到這個“義”字。為什么要講義?如果你今天很自私,只有自利,
你就不懂得還有別人。我們要曉得,如果你都自私自利,別人也是自
私自利,這個社會會變成怎樣的社會?一定是你爭我奪的社會。所以
我們看到現(xiàn)前的社會,我們也曉得這一條很多人不曉得。不曉得從小
就要告誡子女,要養(yǎng)成多給與,少取用,少為自己而取用。
所以這里講到“與宜多,取宜少”。“與”就是給與,給與別人
要多一點,自己占有少一點,自己不要有占有的心。所以我們看到第
二十九條,我們就想到人要有布施的心,當你面對很多種的物品或者
錢財在你面前的時候,你第一個就能分辨我可不可以拿?我拿了以后
會有哪些后果?首先我們要建立這樣明辨是非的能力。我們曉得在社
會上,從事一些比較特殊行業(yè)的這些人,往往會有很多人巴結,會有
很多人送禮,甚至于走后門。當你看到有很多錢財橫亙在你前面的時
候,這就是考驗我們廉潔之心,我們的操守。
所以,孔老夫子告訴我們:“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君子
跟小人之間的差別,就在義跟利而已。講義的人,他會覺得我取用當
中,我是不是得宜?是不是對的?如果不對的話,當然不能取。所以,
這里從小我們?nèi)绾蝸斫逃优??有一個朋友他很善于教育自己的子
女,從小他對子女的教導,譬如說吃餅干,吃水果。他就講四個孩子
當中,一包里頭一個人只能吃兩片,不能多。所以小孩從很小,他拿
著餅干不是自己拿著一包。跟我們現(xiàn)在看起來,有很多小孩父母給他
就是一包,他獨享,分給別人不愿意,因為從小就沒有這種給與得多,
自己取用得少,沒有這樣的觀念。這個朋友,他從小朋友很小,小學
三年級就開始教他。
水果如要削皮的,就教他怎么削,削了之后他可以多吃一片。為
什么可以多吃?因為他多付出了勞力。所以他說他們家的小孩,從小
就養(yǎng)成吃東西一定是均等。對待別人也是一樣,不敢多取。如果有剩
下,一定是再把它封起來。做父母的也沒有比較疼愛哪一個,誰要求
多吃一片就給他。當然這些孩子有這么良好的父母教誨,長大也都很
有成就。
所以有很多生活的小細節(jié),生活的這種規(guī)范,從小父母就要讓他
建立起正確的觀念。我們也曉得,施與愈多,你所得到也愈多。所以
古人有句話說:舍得愈多,所得的也愈多,你得福更多。所以,舍得、
舍得,舍了就得。為什么?當你在施舍當中,你就跟人家建立結交了
很多善緣。如果將來你有困難,這些朋友肯定也會幫助你,也會回饋
于你。所以此地也講到,當我們心胸能開闊的時候,我們給與的更多,
我們所獲得的相對也會更多。我們再看下一段:
【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
這一段也是跟我們?nèi)粘I詈苡嘘P系。尤其大人之間的交往,有
時候我們也會特別感受到,明明很不想這件事情落到自己的身上,偏
偏別人就會丟給你。我想很多大人都普遍有這樣的感受。所以這里就
告訴我們,“將加人”,當你不管是言語或者事情要加諸于別人,譬
如說你將要批評別人,要說別人不是的時候,你想一想。想什么?想
一想對方,他是不是愿意接受你這樣的批評?你這樣講他,他會不會
難過?如果你自己是他,你肯定會難過。想到這里,就應該趕快停止。
“己不欲”,當你自己也不愿意別人這樣來對我的時候,就要及
時的停止。不管事情也好,言語也好,我們都要三思而后行?!皩⒓?/p>
人,先問己”,平常我們都忽略了。為什么忽略了?因為我們經(jīng)常沒
有這種反思的舉動,往往看到就講,往往看到了以后就加諸于別人,
讓別人痛苦,我們沒有感覺。因為我們不是當事人,往往人都會忽略,
我講完就算了,從來不去考慮它的后果是怎樣的。所以這里也特別提
醒到我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每一個人都不希望不好
的事情、不好的言語加諸在自己的身上,以同理之心,我們就要想到
別人的感受,也不應該這樣加諸于別人。再看下一段: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這里就講到我們?nèi)艘酶卸?。能感恩的人,他?nèi)心經(jīng)常會覺得
很滿足,覺得世間的人對他都很好,他生活的環(huán)境也會一片的祥和。
為什么?他感激所有的人對他好,他也感激世間種種的環(huán)境都是非常
美好的。這里也告訴我們,人要活在感恩的世界里頭,不要活在憤憤
不平、經(jīng)常抱怨,不能活在這樣痛苦的世界里頭。
所以,這里提到“恩欲報”。簡單的講,就是誰對我們有恩,我
們一定要有感恩圖報之心,一定要報答他,不可以忘恩負義。我們想
一想,現(xiàn)代的社會,幾乎是忘恩負義的社會,幾乎可以說是這樣的。
當然好人還是很多,可是比例的確是太少了。我們想一想,這一生當
中,我們擁有這樣的身體,誰給予我們的?父母。如果沒有父母從小
這樣辛苦的把我們養(yǎng)大,我們就沒有今天。再想一想,我們能有這么
良好的生活條件,每天快快樂樂到學校去讀書,誰給予我們的?就是
師長。你能明理,誰教導我們的?也是老師。這些學校誰蓋的?就是
國家。我們再想一想,今天有得吃,有得穿;吃得好,穿得也好,又
是誰的功勞?就是很多人集體起來一起努力所得到的。
所以在佛法里頭講人有四種恩德,我們必須報答,而且這個恩德
對我們非常非常的大。第一個,就是父母之恩;第二個是師長之恩,
老師的恩德,啟發(fā)我們的智慧非常的大;第三個是國家之恩,今天如
果沒有國家,沒有一切的施政,我們就沒有辦法生活在安定的社會里
頭。另外一個就是眾生恩,我們今天所享有的一切,都是一切眾生他
們努力才有的結果。
所以我們想到這里,我們從最切身的想到了父母,我們一定要有
感恩之心,感恩就要懂得來報答,怎么報答?你能盡心盡力奉養(yǎng)你的
父母。你能盡自己的能力,把你的才華把你的才藝貢獻給國家社會,
也是報國家之恩,報眾生之恩,報老師之恩。為什么?老師辛苦的傳
授我們的智慧,傳授我們的知識,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一定要報答
老師的恩惠。怎樣報答?一定也要再傳授下去,一代傳承一代。
“怨欲忘”,這里就講到當你有不平衡,當你受到委屈,當你心
中有仇怨,這個時候應該要趕快把它忘記。我們想一想,當我們看到
藍藍的天空,沒有絲毫的云彩,我們會覺得非常的空曠,內(nèi)心也會覺
得非常的開朗開闊。如果你心里有不平衡、有怨恨,你終日在那里痛
苦,痛苦是一天,快樂也是一天,我們何不把這種怨恨快快的把它去
除掉。所以這里就告訴我們,心中有不平、有怨恨,我們應該要早早
的把它除掉。這些怨恨就好像濃厚的烏云一樣,我們看到天空沒有藍
藍色彩,天空烏云滿布,我們看了也是會覺得不舒服。
所以,人活在這一生當中,我們要懂得調(diào)適自己,自己有怨恨的
時候,不要把怨恨愈積愈多,就好像存在銀行一樣,一直生利息,怨
恨在心里頭愈結愈大,這是很不好的,對自己的身心都有很大的傷害。
所以圣人告訴我們,心里有不平衡、有怨恨,應該早早的把它忘記。
我們也不忘每天要清除內(nèi)心里頭的障礙,內(nèi)心里頭的不平衡,就好像
倒垃圾一樣,每天要把這些臟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把它丟光,我們的身心才會
安適,才會舒服。
“報怨短,報恩長”。所以這里就提到,我們仰慕父母,孝順父
母,那是一輩子的事情,是源遠流長的。不能說我現(xiàn)在想到孝,我才
來孝;我沒有想到,我就不知道懂得報恩。所以“報怨短”,要記得
有不舒服的時候,要趕緊把它去除掉;有恩于我們的,我們終生不要
忘記,這樣才對。我們想一想,我們的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我們有這
么快樂的環(huán)境,我們一定要懂得珍惜。
末學曾經(jīng)看過有一個先天就雙目沒有眼珠的人,當時我在用餐,
點餐的時候,也看到他要吃一碗面,我當時看他在吃面的景況,我那
天中午就吃不下飯。為什么?我感到我自己真的是一個非常幸??鞓?/p>
的人。我看到他吃這一碗面,雖然有稍微涼一點,但是他兩只手這樣
摸,沿著這個桌子慢慢的、慢慢的摸,然后筷子拿起來慢慢的端起來,
摸很久他才吃一口。我看到這種情形,我的眼淚就掉下來。為什么?
我感到人間有這么悲慘的人,有這么可憐的人。我們想一想,今天我
們這么幸福,這么快樂,我們更應該感恩圖報。對于我們好的人,我
們不可以忘記,我們一定要盡心盡力,不能有報怨,不能有懷恨。你
看這樣的人,他都有勇氣,他都活得這么好。我們常人,我們一般正
常之人,更應該不要愧對父母,不要愧對國家,不要愧對師長,應該
要好好努力才是。看完了二十九條,我們再看第三十條:
【待婢仆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幼兒園主題標準教案主題活動“冬天”的主題反思
- 2024年12月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與發(fā)展研究所農(nóng)業(yè)宏觀戰(zhàn)略研究創(chuàng)新團隊編制外科研助理公開招聘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1
- 廣州民航職業(yè)技術學院《程序設計語言C》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北正定師范高等??茖W?!督ㄖP椭谱鞣桨冈O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呼倫貝爾職業(yè)技術學院《單片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華大學《智能建筑》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維吾爾醫(yī)學??茖W校《組織行為學(I)》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漯河醫(yī)學高等??茖W校《水產(chǎn)品加工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道路工程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 高品質(zhì)綠化工程施工方案
- 高分子材料完整版課件
- excel表格水池側壁及底板配筋計算程序(自動版)
- DB1301∕T 369-2021 設施蔬菜有機肥替代化肥技術規(guī)程
- 商業(yè)寫字樓運營費用
- 完整版:美制螺紋尺寸對照表(牙數(shù)、牙高、螺距、小徑、中徑外徑、鉆孔)
- FEMA:潛在的失效模式及影響分析解析課件
- 三腔二囊管的應用和護理--PPT課件 (3)
- 流體力學第二版蔡增基課件
- 英語書寫模板
- 湖北省機關事業(yè)單位勞動合同制工人
- 云南省普通初中學生成長記錄.doc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