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第三章第二節(jié)樂音與噪聲作業(yè)_第1頁
滬科版第三章第二節(jié)樂音與噪聲作業(yè)_第2頁
滬科版第三章第二節(jié)樂音與噪聲作業(yè)_第3頁
滬科版第三章第二節(jié)樂音與噪聲作業(yè)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滬科版第三章第二節(jié)樂音與噪聲》作業(yè)積累·整合1、小白兔能分辨出門外不是自己的外婆(圖1)主要是依據聲音的()A.響度B.音色C.音調D.頻率2、唐詩《楓橋夜泊》中的名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包含著聲學知識,對其中聲現象的解釋中,錯誤的是()A.客船上的人根據音調知道是鐘發(fā)出的聲音B.客船上的人根據音色知道是鐘發(fā)出的聲音C.鐘聲通過空氣傳播到客船D.鐘聲是由鐘的振動產生的3、關于聲學的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控制噪聲的措施有:防止噪聲產生、阻斷噪聲傳播、防止噪聲進入耳朵圖2B.聞其聲知其人,是根據每個人發(fā)出的聲音頻率不同來判斷的圖2C.利用回聲可以探測海的深度D.回聲是聲音的一種反射現象4、編鐘是我國古代音樂文化的杰作,古代工匠運用高超的工藝鑄造出大小不同的編鐘,這些鐘在敲擊時能發(fā)出不同音調的聲音。從物理方面講,這是由于不同的鐘在敲擊后振動的______不同。樂隊演奏的聲音是通過______傳播到我們耳中的。5、物理來源于生活,請根據你的生活經驗判斷下列敘述中哪項與事實不相符()A.墨水在熱水中比在冷水中擴散的快B.甲、乙兩人唱同一首歌也能分辨出兩個人的聲音C.行駛的汽車剎車時乘客會向后傾倒D.干電池中含有汞、鎘等重金屬元素,隨便丟棄會污染環(huán)境,應進行集中分類處理6、噪聲是城市環(huán)境污染的一個主要來源,其中有三大部分:工業(yè)噪聲、交通噪聲、居民噪聲。請你分別列舉出一個工業(yè)噪聲和一個交通噪聲的實例。工業(yè)噪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通噪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控制噪聲是城市環(huán)保的重要措施,下列哪種措施不能減弱噪聲()A.機動車輛在市內嚴禁鳴笛B.城市道路旁安裝隔聲板C.汽車排氣管上安裝消聲器D.控制汽車尾氣的排放指標圖38、如圖3所示,幾個相同的玻璃杯中盛有不同高度的水,敲擊時發(fā)出的聲音音調不同,這是由于聲音的()圖3A.振幅不同B.頻率不同C.音色不同D.響度不同拓展·應用圖49、小明自己制作了一個哨子,如圖4所示。在筷子上纏一些棉花,做成一個活塞,用水蘸濕棉花后插入兩端開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發(fā)出悅耳的哨聲。這哨聲是由管內空氣柱______產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變聲音的______(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圖410、研究噪聲問題小宇在閱讀《科海奇聞》一書時,看到這樣一條奇聞:這則奇聞引起了小宇他們學習小組對噪聲研究的好奇心。于是,小組內的各位同學又分頭查閱了許多資料,得到了如下的一些信息:請你根據小宇他們提供的信息資料,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⑴有些不法商販,為了銷售劣質產品,就在店鋪內通過高音喇叭播放音樂。他們這是想利用噪聲能夠損害_______,從而對產品產生錯覺這一危害,來使顧客上當。⑵由上述信息資料,我們可以歸納出消音材料的兩個作用是:_________和_________。⑶小宇要將家中隔音墻的材料由棉布換成瓷瓦,曉麗認為不妥。他們由此引出一個新的探究課題,請根據他倆提出的探究課題,寫出簡要的探究報告。⑷為了減少噪聲污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這樣做(請寫出2條):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索·創(chuàng)新11、小蘭在觀察提琴、吉它、二胡等弦樂器的弦振動時,猜測:即使在弦張緊程度相同的條件下,發(fā)聲的音調高低還可能與弦的粗細、長短及弦的材料有關:于是她想通過實驗來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下表是她在實驗時控制的琴弦條件??刂茥l件編號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長度/cm琴弦的橫截面積/mm2A鋼20B鋼20C尼龍絲30D銅40E尼龍絲40(1)如果小蘭想探究弦發(fā)聲的音調與弦的材料的關系,你認為她應該選用表中編號為_____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號)。(2)探究過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驟:①實驗探究;②分析歸納;③提出問題(或猜想);④得出結論。你認為小蘭要完成本探究的全過程,所采取步驟的合理順序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寫數字代號)。參考答案:1、B.提示:發(fā)聲體不同,音色就不同。2、A.提示:鐘振動發(fā)出聲音,然后通過空氣傳播到人耳中,人通過音色的不同辨別出鐘的聲音。3、B.提示:聞其聲知其人,這是根據音色的不同來識別說話的人的。4、頻率、空氣。提示:大小不同的編鐘振動頻率不同,所以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不同。聲音通過空氣這種介質傳到聽眾耳中。5、C.提示:這是一道綜合題,考察了分子運動、音色、慣性以及電池方面的知識。剎車時由于慣性乘客應該向前傾倒,故C錯。6、工業(yè)噪聲:工廠里的電鋸、車床等機器工作發(fā)出的聲音;交通噪聲:汽車鳴笛、發(fā)動機轟鳴聲等。提示:噪聲來源有很多,特別是工廠和交通方面,只要細心觀察就能舉出許多例子。7、D.提示:減弱噪聲的途徑有三個,前三個選項分別對應其中之一,D項不是從根本上減弱噪聲。8、B.提示:頻率的大小決定音調的高低。9、振動、音調。提示:此哨子類似前面題目中的笛子子水瓶等,發(fā)聲體是里面的空氣柱。推拉活塞,改變了里面空氣柱的長短,從而改變了其振動頻率,也就改變了音調的高低。10、(1)眼睛(2)反射聲音、吸收聲音(3)答案一:找同樣厚度的棉布、瓷瓦各一塊(學生能答出“棉布、瓷瓦各一塊”即可),找同樣的紙制圓柱形空心筒兩個,如下圖將棉布、兩個紙制圓柱形空心筒連接好。一人對著一端開口處向里喊話,另一人在另一端開口處對準耳朵聽。將棉布換成瓷瓦,重復以上實驗;比較兩次聽到的聲音大小。答案二:用(同樣厚度的)棉布、瓷瓦分別做成體積、形狀完全相同的盒子,其中放入小鬧鐘(或其它能發(fā)聲的物體,讓它發(fā)聲。人在外面根據聽到的聲音大小判斷哪一種物體隔音效果好。(4)①不在深夜開大音響;②上課的時候不隨便晃動桌椅發(fā)出聲音。11、(1)D、E;(2)③①②④。提示:本題是一道實驗探究題。在探究琴弦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