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專家講座_第1頁
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專家講座_第2頁
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專家講座_第3頁
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專家講座_第4頁
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專家講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感冒肺系疾病---感冒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1頁感冒結語預防調護診查要點病因病機概述辯證論治基本框架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2頁【概述】一、定義感冒是感受觸冒風邪,邪犯衛(wèi)表而造成常見外感疾病,臨床表現以鼻塞、流涕、噴嚏、咳嗽、頭痛、惡寒、發(fā)燒、全身不適、脈浮為其特征。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3頁二、

文件摘要病名及分類:

感冒病名出自北宋《仁齋直指方·諸風》篇,該書在“傷風方論”中引用《和劑局方參蘇飲時謂其“治感冒風邪,發(fā)燒頭痛,咳嗽聲重,涕唾稠粘?!辈∫蚣芭R床表現:《素問·風論》:“風之傷人也,或為寒熱?!北孀C論治:漢代張仲景《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篇敘述太陽病時為感冒辨證治療奠定了基礎。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4頁三、范圍

普通感冒(傷風)流行性感冒(時行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表現感冒特征者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5頁【病因病機】一、

病因

感冒是因為六淫、時行病毒侵襲人體而致病。1.六淫之邪常以風為先導

風與寒合—風寒證風與熱合—風熱證暑多夾濕—風暑夾濕證言其常2.時行病毒流行性傳染性重、變(病情)傳(染)、流(行)季節(jié)(不限)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6頁二、病機

平素體虛

氣候突變

起居失當勞累過分

肺有宿疾

風邪外襲—夾·

寒暑時行病毒

衛(wèi)外功效減弱

肺衛(wèi)調整疏懈

侵襲肺衛(wèi)衛(wèi)表不和肺失宣肅感冒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7頁

三、病因病機小結(一)、病位及包括臟腑—肺衛(wèi)(二)、病性—外感表實證(三)、病機關鍵—衛(wèi)表不和,肺失宣肅(四)、病勢---風寒、風熱、暑濕及時行感冒(五)、預后---普通而言預后良好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8頁【診查關鍵點】一、診療依據依據癥狀、病程、發(fā)病季節(jié)可作出診療。二、病癥判別1.感冒風寒證與風熱證區(qū)分2.普通感冒與時行感冒區(qū)分3.感冒與溫?。L溫初起)判別三、相關檢驗1.血白細胞計數及分類檢驗:

2.胸部x線檢驗:

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9頁病因病機

主癥

相同點

不一樣點風寒證

感風寒之邪

惡寒發(fā)燒鼻塞流涕惡寒重,發(fā)燒輕,無汗,鼻流清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脈浮緊風熱證

感風熱之邪

發(fā)燒重,惡寒輕,有汗,鼻流濁涕,口渴,舌苔薄黃,脈浮數感冒風寒證與風熱證區(qū)分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10頁病因

發(fā)病季節(jié)

流行情況

癥狀

傳變情況

普通感冒

風邪為主

冬春季多發(fā)

常呈散發(fā)性

發(fā)燒不高或不發(fā)燒,全身癥狀輕淺病情較輕,少有傳變

時行感冒

時行病毒

不限季節(jié)

廣泛傳染性和流行性高熱,全身癥狀顯著

病情較重,發(fā)病急,可發(fā)生傳變,化熱入里

普通感冒與時行感冒區(qū)分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11頁病因

主癥

傳變情況

發(fā)病季節(jié)

病程

感冒

風邪為主

發(fā)燒不高或不發(fā)燒多不傳變

四時皆可

短,預后良好溫病

溫邪為主

高熱,甚則神昏、驚厥、譫妄

有傳變,由衛(wèi)而氣,入營入血

有顯著季節(jié)性長短不一,重者難于治愈

感冒與溫?。L溫初起)判別風溫初起,每多類似感冒癥狀,尤與風熱感冒更為相同。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12頁【辨證論治】一、

辨證關鍵點本病邪在肺衛(wèi),辨證屬表實證。但應依據證情,區(qū)分風寒、風熱和暑濕兼夾之證。還需注意虛體感冒者特殊性。二、

治療標準

風寒證治以辛溫發(fā)汗;風熱證治以辛涼清解;暑濕雜感者,又當清暑祛濕解表。解表示邪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13頁三、證治分類(一)、風寒束表證主證:惡寒重,發(fā)燒輕,無汗,頭痛,肢節(jié)酸疼,鼻塞聲重,或鼻癢噴嚏,時流清涕,咳嗽.

兼證:咽癢,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舌脈:舌苔薄白而潤,脈浮或浮緊。1、證候2、證機概要:風寒外束,衛(wèi)陽被郁,腠理閉塞,肺氣不宣。3、治法:辛溫解表。4、代表方:荊防達表湯或荊防敗毒散加減。

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14頁中成藥感冒清熱顆粒成份:荊芥穗、薄荷、防風、柴胡、紫蘇葉、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蘆根。功效主治:疏風散寒,解表清熱。用于風寒感冒,頭痛發(fā)燒,惡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使用方法用量:開水沖服。一次1袋,一日2次。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15頁防風通圣丸成份:防風、荊芥穗、薄荷、麻黃、大黃、芒硝、梔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當歸、黃芩、連翹、甘草、白芍等。功效主治:解表通里,清熱解毒。用于外寒內熱,表里俱實,惡寒壯熱,頭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結,風疹濕瘡。使用方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6克),一日2次。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16頁杏蘇止咳顆粒成份:苦杏仁、紫蘇葉、前胡、桔梗、陳皮、甘草;輔料為蔗糖。功效主治:宣肺氣,散風寒,鎮(zhèn)咳祛痰。用于感冒風寒,咳嗽氣逆。使用方法用量:開水沖服。一次12克,一日3次。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17頁(二)、風熱犯表證1、證候:主證:身熱較著,微惡風,汗泄不暢,頭脹痛鼻塞,流黃濁涕,咳嗽.兼證:咽燥,或咽喉乳蛾紅腫疼痛,痰黏或黃,面赤,口干欲飲.舌脈:舌苔薄白微黃,舌邊尖紅,脈浮數。2、證機概要:風熱犯表,熱郁肌腠,衛(wèi)表失和,肺失清肅。3、治法:辛涼解表。4、代表方:銀翹散或蔥豉桔梗湯加減。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18頁中成藥柴胡滴丸成份:柴胡皂苷及揮發(fā)油。功效主治:解表退熱。用于外感發(fā)燒,癥見身熱面赤、頭痛身楚、口干而渴。使用方法用量:含服。每次1袋,一日3次。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19頁九味雙解口服液成份:柴胡、大黃(熟)、青蒿、金銀花、黃芩(酒炙)、大青葉、蒲公英、重樓、草果(去皮、姜制)。功效主治:解表清熱,瀉火解毒。用于外感風熱表邪所致風熱感冒,表里俱熱,癥見發(fā)燒或惡風,頭痛,鼻塞,咳嗽,流涕,咽痛或伴紅腫,口渴或伴溲赤,便干。使用方法用量:口服。一次20毫升,一日3次。兒童減量服用。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20頁銀翹解毒片成份:金銀花、連翹、薄荷、荊芥、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葉、甘草。功效主治: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用于風熱感冒,癥見發(fā)燒、頭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使用方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2~3次。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21頁桑菊感冒片成份:桑葉、菊花、連翹、苦杏仁、桔梗、蘆根、薄荷油、甘草。功效主治:疏風清熱,宣肺止咳。用于風熱感冒初起,頭痛,咳嗽,口干,咽痛。使用方法用量:口服。一次4-8片,一日2-3次。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22頁銀黃顆粒成份:金銀花提取物,黃芩提取物功效主治:清熱疏風,利咽解毒。用于外感風熱,肺胃熱盛所致咽干、咽痛、喉核腫大、口渴、發(fā)燒。急慢性扁桃體炎,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見上述諸癥者。使用方法用量:開水沖服。一次1~2袋,一日二次。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23頁雙黃連口服液成份:金銀花、黃芩、連翹;輔料為蔗糖、香精。功效主治: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用于外感風熱所致感冒,癥見發(fā)燒、咳嗽、咽痛。使用方法用量:口服。一次20毫升,一日3次;小兒酌減。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24頁清開靈軟膠囊成份:膽酸、珍珠母、豬去氧膽酸、梔子、水牛角、板藍根、黃芩甙、金銀花。輔料為明膠,甘油,葡萄紫,精制玉米油等。功效主治:清熱解毒,鎮(zhèn)靜安神。用于外感風熱所致發(fā)燒,煩躁不安,咽喉腫痛;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咽炎等病癥屬上述證候者。使用方法用量:口服。一次1~2粒,一日3次;兒童酌減。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25頁熱炎寧顆粒成份:蒲公英、虎杖、北敗醬、半枝蓮。功效主治:清熱解毒。用于外感風熱、內郁化火所致風熱感冒,發(fā)燒,咽喉燥痛,口苦咽干,咳嗽痰黃,尿黃便結;急性咽炎、急性支氣管炎見上述證候者。使用方法用量:開水沖服。一次16~32克,一日2~4次,或遵醫(yī)囑。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26頁【時行感冒】1.證候:突然起病,壯熱惡寒,頭痛身痛,周身疲乏無力,咽喉腫痛,咳嗽氣粗.并含有傳染性.2.證機概要:風熱犯表,熱毒較盛。3.治法:辛涼解表,清熱解毒。4.代表方藥:銀翹散加減,配大青葉、蒲公英、草河車等。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27頁中成藥抗病毒口服液成份:板藍根、石膏、蘆根、地黃、郁金、知母、石菖蒲、廣藿香、連翹。輔料為蜂蜜、蔗糖。功效主治:清熱祛濕,涼血解毒。用于風熱感冒,流感。使用方法用量: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2-3次,小兒酌減。禁忌癥:孕婦、哺乳期婦女禁用。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28頁板藍根顆粒成份:板藍根。輔料為蔗糖、糊精。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于肺胃熱盛所致咽喉腫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體見上述證候者。使用方法用量:開水沖服。一次5~10克,一日3~4次。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29頁清熱解毒口服液成份:石膏、金銀花、玄參、地黃、連翹、梔子、甜地丁、黃芩、龍膽、板藍根、知母、麥冬。功效主治:清熱解毒。用于熱毒壅盛所致發(fā)燒面赤、煩躁口渴、咽喉腫痛;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見上述證候者。使用方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毫升,一日3次。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30頁連花清瘟膠囊成份:連翹、金銀花、炙麻黃、炒苦杏仁、石膏、板藍根、綿馬貫眾、魚腥草、廣藿香、大黃、紅景天、薄荷腦、甘草。功效主治:清瘟解毒,宣肺泄熱。用于治療流行性感冒屬熱毒襲肺證,癥見:發(fā)燒或高熱,惡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頭痛,咽干咽痛,舌偏紅,苔黃或黃膩等。使用方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31頁羚羊感冒片成份:羚羊角、牛蒡子、淡豆豉、金銀花、荊芥、連翹、淡竹葉、桔梗、薄荷油(或薄荷腦)。功效主治:清熱解表。用于流行性感冒,癥見發(fā)燒惡風、頭痛頭暈、咳嗽、胸悶、咽喉燥痛。使用方法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2次。禁忌癥:孕婦禁用。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32頁抗感顆粒成份:金銀花、赤芍、綿馬貫眾。功效主治:清熱解毒。用于外感風熱引發(fā)感冒,癥見發(fā)燒、頭痛、鼻塞、噴嚏、咽痛、全身乏力、酸痛。使用方法用量:開水沖服。一次10克,一日3次。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33頁維c銀翹片成份:金銀花、連翹、荊芥、淡豆豉、淡竹葉、牛蒡子、蘆根、桔梗、甘草等。功效主治: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用于流行性感冒引發(fā)發(fā)燒頭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使用方法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禁忌癥:嚴重肝腎功效不全者禁用。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34頁(三)、暑濕傷表證1、證候:主證:身熱,微惡風,汗少,肢體酸重或疼痛,頭昏重脹痛,鼻流濁涕,咳嗽痰粘.兼證:心煩口渴,或口中黏膩,渴不多飲,胸悶脘痞,泛惡,腹脹,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脈:舌苔薄黃而膩,脈濡數。2、證機概要:暑濕遏表,濕熱傷中,表衛(wèi)不和,肺氣不清。3、治法:清暑祛濕解表。4、代表方:新加香薷飲加減。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35頁中成藥藿香正氣軟膠囊成份:蒼術、陳皮、厚樸(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廣藿香油、紫蘇葉油。輔料為明膠、甘油。功效主治: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用于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或夏傷暑濕所致感冒,癥見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泄瀉;胃腸型感冒見上述證候者。使用方法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2次。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36頁附:虛體感冒

病因病機:體虛之人,衛(wèi)外不固,感受外邪,常纏綿難愈,或重復不已。

病性與演變:其病邪屬性仍不外感受四時六淫

陽氣虛者,感邪多從寒化,且易感受風寒之邪;陰血虛者,感邪多從熱化、燥化,且易感受燥熱之邪。臨床表現:肺衛(wèi)不和與正虛癥狀并見。

治療標準:扶正達邪.治療不可過于辛散,單純祛邪,強發(fā)其汗,重傷正氣,當扶正達邪,在疏散藥中酌加補正之品。

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37頁(一)、氣虛感冒1、證

候:惡寒較甚,發(fā)燒,無汗,頭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無力,平素神疲體弱,氣短懶言,重復易感,舌淡苔白、脈浮而無力。

2、證機概要:陽氣虛者,感邪易從寒化,且易感受風寒之邪。即表虛衛(wèi)弱,風寒乘襲,氣虛無力達邪。3、治法:益氣解表。4、代表方:參蘇飲加減。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38頁參蘇丸或參蘇感冒片成份:黨參、紫蘇葉、葛根、前胡、茯苓、半夏(制)、陳皮、枳殼(炒)、桔梗、木香、甘草。功效主治:益氣解表,疏風散寒,祛痰止咳。用于身體虛弱、感受風寒所致感冒,癥見惡寒發(fā)燒、頭痛、鼻塞、咳嗽痰多、胸悶嘔逆、乏力氣短。使用方法用量: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39頁表虛感冒顆粒成份:桂枝、葛根、白芍、炒苦杏仁、生姜、大棗。功效主治:散風解肌,和營退熱。用于感冒風寒表虛證,癥見發(fā)燒惡風、有汗、頭痛項強、咳嗽痰白、鼻鳴干嘔、苔薄白、脈浮緩。使用方法用量:開水沖服。一次10~20克,一日2~3次。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40頁(二)陰虛感冒1、證

候:身熱,微惡風寒,少汗,頭昏,心煩,口干,干咳少痰,舌紅少苔,脈細數。

2、證機概要:陰血虛者,感邪多從熱化燥化,且易感受燥熱之邪.即陰虧津少,外受風熱,表衛(wèi)失和,津液不能作汗。3、治法:滋陰解表.4、代表方:加減葳蕤湯化裁。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41頁【結語】【預防調護】(略)【臨證備要及前沿動態(tài)】(略)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42頁證型

主癥

兼癥

風寒束表證風熱犯表證暑濕傷表證氣虛感冒證

陰虛感冒證

辨證論治簡表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43頁病因

感受觸冒風邪,包含六淫之邪、時行病毒。病機

邪犯衛(wèi)表,造成衛(wèi)表不和、肺失宣素。病性

常見外感疾病。

臨床特征鼻塞、流涕、噴嚏、咳嗽、頭痛、惡寒、發(fā)燒、全身不適、脈浮。發(fā)病季節(jié)

本病四季均可發(fā)生,尤以春冬兩季為多。病情輕者多為感受當令之氣,稱為傷風、冒風、冒寒;病情重者多為感受非時之邪,稱為重傷風。在一個時期內廣泛流行、病情類似者,稱為時行感冒。定義概述中醫(yī)感冒專題知識第44頁因為四時六氣不一樣,以及體質差異

故有風寒、風熱、暑濕及時行感冒等證

感受風寒濕邪—皮毛閉塞,邪郁于肺,肺氣失宣;感受風熱暑燥—皮毛疏泄不暢,邪熱犯肺,肺失清肅;

感受時行病毒—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