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研究及高中化學俗稱大全-常見物質的性質與顏色-化學之最_第1頁
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研究及高中化學俗稱大全-常見物質的性質與顏色-化學之最_第2頁
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研究及高中化學俗稱大全-常見物質的性質與顏色-化學之最_第3頁
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研究及高中化學俗稱大全-常見物質的性質與顏色-化學之最_第4頁
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研究及高中化學俗稱大全-常見物質的性質與顏色-化學之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研究摘要:本文通過對高中化學的探究性實驗的研究,充分闡述了探究性實驗的教學價值和教學思路,結合實例研究了探究性實驗教學活動方式,對實施結果給出了初步的評價,為化學教學中以實驗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程序。探究活動從探究物質的方法、實驗條件、實驗裝置、實驗方法、微型實驗,以及生活中的實驗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究。對如何通過探究性化學實驗來鍛煉學生的實驗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完善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行了初步嘗試。此外,本文還研究并整理了高中所有的演示實驗,學生實驗,生活實驗和趣味性實驗等,并對以驗證性為主的傳統性實驗內容進行了調整和充實,將實驗的微型化、系列化與趣味性、綜合性、研究性融為一體,著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創(chuàng)新意識、環(huán)保意識、資源意識和安全意識等,形成了以學生自擬實驗方案的啟發(fā)性、探討性為主的新的實驗內容體系。關鍵詞:探究性實驗研究創(chuàng)新

一、探究實驗的概念及其指導思想探究性實驗是指探索研究對象的未知性質,了解它具有怎樣的組成,有哪些屬性和變化特征,以及與其他對象或現象的聯系等的一種實驗。其特征是實驗在前結論在后,一般在中學階段是由教師給出實驗課題,提供實驗器材,提出實驗要求,讓學生自己根據實驗的目的,利用已知的、外加的因素去干擾或擾動研究對象,看它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出現什么樣的現象,產生怎樣的結果,從而發(fā)現“新”的化學現象,總結出他們原來并不知道其規(guī)律性認識的實驗。探究實驗,就是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問題情境,引起學生認知結構上不平衡,造成學生心理上的懸念,從而喚起學生的求知愿望,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要達到這種目的,就要求探究實驗設計首先要足夠“新穎”。正是這種“新穎”的刺激,才會激發(fā)學生對探索的興趣,才能引起學生探索的欲望,才使得它與主體原有的“定勢”相矛盾、相對立,才能產生認識上的不協調和沖突。例如,在講高一化學《Cl2的性質》一節(jié)時,可以設計“新制氯水中各成分的檢驗”的實驗,要求學生自己設計方案、步驟,觀察現象,得出結論。又如在講到NH3極易溶于水時,要求學生利用所學化學知識,結合物理知識(虹吸)設計一個“永久噴泉”的實驗。這比教材上的實驗新穎得多。簡言之,探究實驗的設計指導思想應該是新穎、適度。二、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的設計探究物質性質實驗一:由氯氣溶于水形成氯水,探究氯水的成分和性質,推測可能的化學反應。①觀察氯水的顏色,小心聞其氣味。

推測1:氯水中含有Cl2分子。

實驗:將氯水滴入KI-淀粉溶液中,出現特殊的藍色。(教師提示:有I2析出)

②用PH試紙或藍色石蕊試紙測氯水的酸堿性。

推測2:氯水呈酸性可能有鹽酸生成。

實驗:在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析出白色沉淀。再滴入數滴稀HNO3,白色沉淀不溶解。

③發(fā)現藍色石蕊試紙在氯水中先變紅后變白。

推測3:氯水可能有漂白作用,氯水具有氧化性。

實驗:a.將紅色布條投入干燥的氯氣中,無明顯變化;氯水滴在紅色布條上,布條褪色。b.將氯水慢慢滴入少量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至pH≤7,溶液褪色;上述溶液中反滴NaOH至過量,溶液不變紅。說明氯水的漂白是氧化作用。按氯水的組成和已有HCl生成的事實推測,有可能生成了具有氧化性的HClO。

④日光照射盛滿氯水的倒置的圓底燒瓶,有氣體生成。

推測4:HClO在光照條件下分解,放出難溶于水的O2。

實驗:取漂白粉[Ca(ClO)2]或其它次氯酸鹽適量,加稀鹽酸,生成HClO溶液。繼而做光照實驗,與氯水比較。氯水加入NaOH溶液,做漂白性試驗。

結論:氯水中含Cl2分子,具有氧化性;氯氣溶于水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HCl和HClO。實驗二:探究鋁與弱堿的反應情況及產物。鋁能和NaOH等強堿反應生成H2和AlO2—,那么鋁與弱堿的反應情況及產物又如何呢?操作1:鋁與濃氨水的反應①純凈的鋁片與濃氨水發(fā)生反應,剛開始有較多氣泡產生,用排水法收集氣體,經檢驗為H2。②取少量澄清溶液,逐滴加入1mol/LNaOH,無現象。③另取少量澄清溶液,逐滴加1:5的硫酸,溶液由無色逐漸轉為白色絮狀沉淀,繼續(xù)滴加沉淀消失,溶液變澄清。④?、壑谐吻逡褐鸬渭?%氨水,又會出現白色絮狀物,最終白色絮狀物不會消失。操作2:鋁與2%稀氨水的反應:實驗步驟與“操作1”相同,發(fā)現每一步操作的實驗現象也與“操作1”的現象相同。結論:常溫下時,鋁能與濃氨水、稀氨水反應,產物都是AlO2—和H2,另外,也說明Al(OH)3與NH3·H2O不反應。探究實驗條件由于實驗條件的不同,往往得到不同的現象或不同的產物。實驗三:相同濃度的三氯化鐵與硫化鈉溶液的互滴反應。操作a:將硫化鈉滴入過量三氯化鐵溶液中,局部產生黑色沉淀;震蕩后黑色沉淀消失,但仍有淡黃色渾濁現象;有紅褐色絮狀沉淀,聞到輕微的臭雞蛋氣味。操作b:將三氯化鐵滴入過量硫化鈉中,產生黑色沉淀;振蕩后,黑色沉淀不消失,同時可以聞到輕微的臭雞蛋氣味。實驗分析:Na2S溶液與FeCl3溶液的互滴反應,互滴的順序不同,產生的現象和產物也不同。操作a混合前氯化鐵水解呈酸性,硫化鈉水解呈堿性,硫化鈉滴入三氯化鐵溶液中時,局部主要反應為2FeCl3+3Na2S=2FeS↓+S↓+6NaCl,振蕩后的反應為FeS+2HCl=H2S↑+FeCl3,同時還發(fā)生3Na2S+2FeCl3+6H2O=2Fe(OH)3↓+3H2S↑+6NaCl;操作b將三氯化鐵滴入硫化鈉溶液中時,局部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為:2FeCl3+3Na2S=2FeS↓+S↓+6NaCl,由于硫化鈉溶液具有堿性,所以振蕩后生成的硫化鈉不會溶解;在反應時還有下列反應,3Na2S+2FeCl3+6H2O=2Fe(OH)3↓+3H2S↑+6NaCl。從上述反應方程式可以看出,應該有淡黃色的硫和紅褐色的氫氧化鐵絮狀沉淀,為什么看不到呢,主要是黑色硫化亞鐵遮蓋了它們。探究實驗裝置新編高中化學教科書中雖然已對大量的實驗做了改進,但有些實驗仍存在裝置復雜、實驗費時費藥,實驗現象不夠明顯和實驗不夠環(huán)保等問題。因此,我們對某些實驗做了進一步的改進。如銅和濃硫酸的反應,雖然新教材對原實驗裝置做了一些改進,但實驗過程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氣體放出,污染室內空氣,嚴重地損害師生健康.為此我們做了如下改進,改進的實驗操作簡單現象明顯,并且?guī)缀鯚o二氧化硫氣體泄漏。實驗四:銅和濃硫酸反應。裝置見圖Ⅰ銅與硫酸的反應:1、鐵架臺2、鐵夾3、酒精燈4、濃硫酸溶液5、細銅絲6、具支試管7、膠塞8、粗鋼絲9、帶一段鐵絲的膠塞10、品紅試紙11、玻璃管12、塑料袋。帶支管的試管一只(2×18厘米),一段長約10厘米、內徑2厘米玻璃管,一個不漏氣的塑料袋,鐵架臺,酒精燈,一段長20厘米的粗銅絲(或鐵絲)一個3號膠塞,一個4號膠塞,一段長4厘米的鐵絲.濃硫酸,細銅絲一束(約5厘米長),品紅試紙一片(1.5×1厘米)。首先按裝置圖安裝儀器,安裝儀器時,在支管膠塞的鐵絲構上掛一片品紅試紙。向試管中加入約10毫升的濃硫酸,加熱,(在加熱濃硫酸時,把粗銅絲向上提,細銅絲先不要伸入濃硫酸中),當加熱至沸騰時,把粗銅絲向下按,使細銅絲完全浸入濃硫酸中,反應即刻發(fā)生。當細銅絲接觸濃硫酸時,有大量的白霧狀氣體放出(白霧狀氣體是由于二氧化硫氣體與水結合形成亞硫酸小液滴緣故)并沿支管口噴在品紅試紙上,使品紅試紙的紅色開始褪色,而且原來無色硫酸溶液開始變綠(變綠的原因是因為濃硫酸中含水少,如果把此溶液稀釋后變藍),當品紅試紙完全褪成白色后,把粗銅絲向上提使細銅絲離開濃硫酸溶液,反應馬上停止。我們對乙酸乙酯的實驗裝置也作了改進,并用普通酒精和37%醋酸代替無水乙醇和冰醋酸,實驗效果良好,藥品價廉易得,操作簡便安全。實驗五:制取乙酸乙酯的實驗的改進。實驗裝置如圖Ⅱ所示,1.石棉瓦2.酒精+濃硫酸+37%醋酸3.滴有酚酞的飽和碳酸鈉溶液。在25mL刻度試管里加入1滴酚酞試液和15mL飽和碳酸鈉溶液,將其固定在鐵架臺上,把球形干燥管插在刻度試管管口上,在硬質試管里先加入2mL酒精,然后一邊搖動一邊緩慢地加入2mL濃硫酸、5mL37%醋酸和2粒小沸石,按圖裝置好。用酒精燈加熱試管底部的石棉網,1.5min后,可見到刻度試管中有無色透明的油珠上浮到飽和碳酸鈉溶液面上,約5min后,當飽和碳酸鈉溶液由玻璃管逆流上升時,證明乙酸乙酯已基本蒸餾完畢,即拔去干燥管上單孔塞,停止加熱,拿走干燥管,刻度試管中呈現兩層顏色不同的液體,即上層是無色透明具有果香味的油狀液體乙酸乙酯,其體積為2.3mL,下層是玫瑰紅色的水溶液。探究實驗方法如乙烯制取實驗改進,針對乙烯制取實驗中存在產生乙烯的溫度較難控制;制取過程中存在副反應,使得到的乙烯純度不高;實驗較費時,效果也不夠理想等問題,我們做了一些有關反應機理的探究,從反應機理分析可知:濃硫酸的催化作用主要表現在提供質子(H+),而質子的提供物有很多,具有較強酸性的物質基本上都可擔當此任,如五氧化二磷甚至比濃硫酸的脫水性還要強。因此我們根據以上研究思路進行了替代物的尋找工作。通過許多次實驗探索,發(fā)現用五氧化二磷代替濃硫酸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實驗六:乙烯制取實驗在一圓底燒瓶內放入3-5g五氧化二磷,分液漏斗中盛約15mL無水乙醇。開始進行實驗時滴入無水乙醇6-8mL,同時用酒精燈加熱至80-90℃之間,這時可發(fā)現有較多乙烯生成,經實驗檢驗其乙烯純度很高。如果溫度超過90℃時,反應會十分劇烈,此時可移去酒精燈,并滴加乙醇,使溫度迅速降至80-90℃。

此實驗設計經反復檢驗具有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由于該改進實驗反應溫度較低(80℃左右),所以不會出現炭化現象,副反應少,自始至終產生的乙烯很純,且乙烯氣量大,試管內的水溶液不會出現倒流現象;在做乙烯的性質實驗時現象明顯,點火時,火焰長且明亮,且無熄滅現象。探究微型實驗微型實驗是近20年發(fā)展較快的一種新的化學實驗,微型實驗節(jié)約藥品,節(jié)省時間,操作安全,污染少,學生可以自己動手自制儀器,自行實驗,積極參與,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實驗七:氯氣的性質實驗。取6孔井穴板按右圖Ⅲ所示向第一孔穴中加入高錳酸鉀固體(墊上錫箔防氧化)、5ml針筒中吸入濃鹽酸用來制取氯氣,第二孔穴中放入鮮花、第三孔穴中加入濃硫酸溶液用于干燥氣體、第四孔穴中放入干花、第五孔穴中加入較稀的溴化鈉溶液、第六孔穴中加入較稀的碘化鉀溶液、最后接尾氣吸收裝置,然后將各孔穴連接好。實驗時將5ml小針筒中的濃鹽酸壓入井穴中,觀察鮮花、干花的顏色變化和溴化鈉溶液、碘化鉀溶液的顏色變化。實驗八:實驗室制取硫化氫氣體及其性質。同理,如圖Ⅳ所示實驗室制取硫化氫氣體及其性質的實驗,也會造成硫化氫氣體外逸會危及師生的健康。因此,我用如右圖所示的微型實驗裝置來做實驗,由于試劑用量少,因而污染少,而現象卻很明顯。我們還可以利用微型實驗開辟第二課堂,在現有條件下,利用周邊的物品,自行設計一些裝置。例如,學習碘的性質時,讓學生做肉腸、饅頭、米飯中淀粉的檢測。用帶一膠蓋的小瓶,內放入半個大米粒大小的碘粒,利用碘升華的物理性質及碘遇淀粉變藍的特性,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的化學,對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探究生活中的實驗化學實驗要貼近生活、貼近社會,探究生活、社會中的化學問題,解釋、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拓寬化學實驗的功能,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實驗九:攝影中的化學變化。攝影術中利用了許多化學反應,如鹵化銀的光分解:AgNO3(aq)+NaCl(aq)==AgCl(s)↓+NaNO3(aq)2AgCl(s)==2Ag(s)+Cl2(g)實驗步驟及現象:制作一張照片:在一支大試管中,將10mL10%的AgNO3溶液和10mL飽和食鹽水混合,制成白色的氯化銀沉淀。在生成沉淀處,立即在試管外壁裹上一張攝影底片。放在充足的陽光下曬二小時。取下底片,可以看到底片在試管壁上留下黑白相間的影像,因為光使底片透光部分下的氯化銀分解產生了黑色的銀,而底片不透光部分下的氯化銀仍為白色。三、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的內容設計(詳見表1、表2、表3、表4)1.基本概念、基本理論(見表1)表1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實驗內容探究活動實驗目的比較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探究相同條件下鹽酸、乙酸、氫氧化鈉、氯化鈉溶液和氨水的導電性。了解不同電解質的水溶液的導電能力。硫酸銅與氯化鈉、硫酸鋇等溶液的離子反應探究實驗變化及其產物了解電解質溶液相互發(fā)生反應時的離子反應。鋁與鹽酸,氫氧化鋇晶體與氯化銨晶體反應探究反應中的能量變化了解化學反應中有能量的變化金屬及其化合物的焰色反應探究實驗現象了解不同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在灼燒時,都會使火焰呈現特殊的顏色。配置500ml0.4mol/LNaCl溶液探究實驗方法和步驟學習配置一定溶質物質的量濃度的方法酸堿中和滴定探究實驗方法和現象掌握中和滴定方法、步驟以及用已知的酸(堿)測定未知的堿(酸)碘升華實驗探究實驗現象了解升華的本質及碘的重要物理性質碘與淀粉反應實驗探究實驗現象了解顯色反應及碘的重要物理性質乙烯與液溴的加成反應探究實驗原理和現象了解加成反應的概念和反應機理酯化反應探究實驗條件、裝置、反應原理和實驗現象掌握酯化反應的實質和反應條件水解反應探究實驗條件和實驗現象了解酯類水解的條件2.元素、化合物(見表2)表2元素、化合物實驗名稱探究活動實驗目的鈉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實驗探究金屬鈉與水、空氣反應,極其產物掌握金屬鈉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探究實驗現象了解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的產物及能量變化。碳酸鈉、碳酸氫鈉粉末與過量稀鹽酸的反應探究實驗現象比較碳酸鈉、碳酸氫鈉和過量鹽酸反應的速度大小及反應放出的二氧化碳氣體的多少。碳酸氫鈉的熱分解探究實驗現象比較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熱穩(wěn)定性大小。鉀的物理化學性質實驗探究金屬鉀與水、空氣反應極其產物。掌握金屬鉀的性質。氯氣與金屬銅的反應探究實驗現象及產物掌握氯氣與金屬銅的反應氫氣在氯氣中燃燒探究實驗現象了解氫氣與氯氣反應的現象和條件氫氣與氯氣的混合爆炸實驗探究實驗現象了解氫氣和氯氣的光化學反應氯水的漂白性實驗探究干燥和濕潤的氯氣的漂白作用的比較掌握干燥的氯氣和氯水是否均有漂白作用氯氣的實驗室制法探究氯氣的實驗室制備、收集和尾氣處理方法掌握實驗室制備氯氣的方法,及氯氣的性質Cl-的檢驗探究實驗現象了解Cl-的檢驗方法鹵素單質的物理性質探究鹵素單質的物理性質了解鹵素單質的物理性質及其保存方法氯、溴、碘之間的置換反應探究實驗現象掌握鹵素單質的氧化性強弱Cl-、Br-、I-的檢驗探究實驗現象掌握鹵素離子的檢驗方法金屬鎂與水的反應探究實驗方法和現象了解鎂與水反應的條件及現象鎂和鋁金屬性的比較探究實驗現象鎂和鋁的金屬性強弱氫氧化鋁的兩性實驗探究實驗現象了解氫氧化鋁的兩性鈉與氯氣反應探究實驗現象了解鈉與氯氣的反應現象及產物SO2與水的反應探究實驗現象了解SO2的實驗室制法和性質SO2的漂白性實驗探究實驗現象及其本質了解SO2的漂白作用和機理濃硫酸吸水性和脫水性實驗探究實驗現象了解濃硫酸的重要性質濃硫酸與銅的反應探究實驗現象了解濃硫酸的氧化作用SO42-的檢驗探究實驗現象了解硫酸根離子的檢驗方法。紅磷與白磷的轉變實驗探究實驗方法和現象了解白磷和紅磷的物理化學性質及其相互轉變氨與水的噴泉實驗探究實驗原理、方法和現象了解氨的物理化學性質及溶解性氨與氯化氫的反應探究實驗了解氨的堿性氯化銨晶體的熱分解探究實驗現象了解氯化銨的熱穩(wěn)定性氨的實驗室制法探究實驗原理、方法和現象掌握制取氨氣的反應原理和常用實驗室制法硝酸與銅片的反應探究不同濃度的硝酸反應現象掌握濃、稀硝酸的氧化性強弱鹽酸、醋酸和大理石反應探究反應速度,現象掌握不同化學反應具有不同的反應速率鹽酸與大理石反應探究實驗現象掌握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雙氧水與二氧化錳反應探究實驗現象掌握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FeCl3與KSCN的反應探究不同反應物濃度下的實驗現象掌握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NO2和N2O4轉變實驗探究不同溫度下的實驗現象掌握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鹽類水解實驗探究實驗現象掌握鹽溶液的酸堿性及原因鋁的燃燒實驗探究實驗方法現象了解鋁與氧氣的反應現象鎂和鋁與NaOH的反應探究實驗現象了解鎂和鋁與強堿反應的現象和產物鎂條與CO2的反應探究實驗現象了解鎂與CO2反應現象鋁熱反應探究實驗裝置、原理和實驗現象掌握鋁熱反應的實驗原理方法Al(OH)3的制取探究實驗方法,現象掌握氫氧化鋁的制取,分解和具有兩性的性質Fe與Cl2的反應探究實驗現象和產物了解Fe能在Cl2中燃燒Fe與熱水的反應探究實驗裝置和現象了解Fe能與水在高溫下反應Fe(OH)3的制取探究實驗條件和現象了解Fe(OH)3的制取Fe(OH)2的制取探究實驗條件和現象了解Fe(OH)2的制取,及其性質Fe3+和Fe2+的檢驗探究實驗現象了解Fe3+和Fe2+的檢驗,及Fe3+的檢驗CH4與KMnO4反應探究實驗現象了解甲烷和酸性高錳酸鉀能否反應CH4與Cl2反應探究實驗方法、裝置和實驗現象掌握甲烷與氯氣在不同條件下取代反應得到不同的產物乙烯的實驗室制取探究實驗方法、裝置和實驗現象掌握乙烯的實驗室制法,收集和物理性質乙烯與溴水的反應探究實驗想象掌握乙烯的加成反應乙烯的燃燒實驗探究實驗現象掌握乙烯燃燒的現象乙烯與酸性高錳酸鉀的反應探究實驗現象了解乙烯被高錳酸鉀氧化乙炔的實驗室制法探究實驗方法和裝置及現象了解乙炔的實驗室制法乙炔的燃燒實驗探究實驗現象了解比較乙炔和乙烯燃燒的不同乙炔與酸性高錳酸鉀反應探究實驗現象了解不飽和烴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乙炔與液溴的加成反應探究實驗原理和現象了解乙炔的加成反應苯和苯的同系物與酸性高錳酸鉀的反應探究實驗原理和現象了解苯及苯的同系物能否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石油分餾實驗探究實驗原理和產物了解石油的成分和一些性質溴乙烷與氫氧化鈉反應探究實驗原理和產物了解鹵代烴的取代反應乙醇與金屬鈉反應探究實驗裝置和原理及產物了解乙醇中—OH的活潑性苯酚的溶解性和酸性探究實驗現象了解常溫下苯酚的溶解性和酸性苯酚與碳酸的酸性比較探究實驗現象掌握苯酚與碳酸的酸性強弱苯酚與溴水反應探究實驗原理和產物掌握苯酚和溴水發(fā)生取代反應的條件苯酚與FeCl3反應探究實驗現象掌握苯酚與FeCl3的顯色的反應銀鏡反應探究實驗步驟和實驗現象認識和掌握銀鏡反應原理乙酸和碳酸鈉反應探究實驗現象了解乙酸和碳酸的酸性強弱乙酸的酯化反應探究實驗條件、裝置、反應原理和實驗現象了解酯化反應葡萄糖的銀鏡反應探究實驗原理和現象了解葡萄糖分子結構中含有醛基,能發(fā)生銀鏡反應蔗糖水解探究實驗原理和現象了解蔗糖的水解反應淀粉水解探究實驗原理和現象了解淀粉的水解反應纖維素水解探究實驗原理和現象了解纖維素的水解反應蛋白質的鹽析探究實驗現象了解蛋白質的鹽析過程蛋白質的變性探究實驗現象了解蛋白質在加熱或重金屬鹽時表現出來的性質顏色反應探究實驗現象了解蛋白質的顏色反應高分子化合物的溶解性比較探究實驗方法和現象了解不同結構的高分子化合物溶解性的比較3.生活中的實驗(見表3)表3生活中的實驗實驗名稱探究活動實驗目的檢驗含碘食鹽中的碘探究實驗方法了解食鹽中碘的存在形式測定雨水中的PH值探究實驗方法了解酸雨PH值的測定分子模型的制作探究實驗方法通過實驗加深對分子的幾何構型的理解改變花的顏色探究實驗原理和方法使學生初步了解植物內含有與常用的酸堿指示劑相似的物質水果電池探究實驗原理及方法進一步了解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和構成原電池的幾大要素自制烷烴的分子模型探究實驗方法鞏固對有機物空間結構的認識和理解引起烷烴同分異構現象的原因催熟水果探究實驗原理了解乙烯對果實具有催熟作用巧除水垢探究實驗現象明確食用醋的主要成分和使用價值自制甜酒釀探究實驗原理了解發(fā)酵法制乙醇的簡單過程織物纖維的鑒別探究實驗原理和現象進一步了解動物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在組成、性質上的一些差異4.趣味實驗(見表4)表4趣味實驗實驗名稱探究活動實驗目的指紋檢查探究實驗原理和實驗現象了解指紋出現的實驗原理滴水生煙探究實驗方法了解反應的現象自制指示劑探究實驗方法和實驗現象提高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吹氣生火探究實驗方法和現象了解吹氣生火的原理火龍寫字探究實驗方法和現象提高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渴望變色液探究實驗方法和現象激發(fā)學習興趣,鞏固所學知識噴霧做畫探究實驗方法和現象激發(fā)學習興趣,鞏固所學知識番茄電池探究實驗方法和現象提高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可燃的果膠探究實驗方法和現象激發(fā)學習興趣,鞏固所學知識四、結束語一年來,在全體研究人員共同的努力下,對高中化學實驗做了大量的探究工作。從中不僅改進和摸索出了很多較好的實驗方法、教學方法,并已在全校推廣。更重要的是實驗操作方式上發(fā)生了改變,在鼓勵學生參與、強調實驗過程、突出開放的教學情境中,促使學生積極融入,主動探究,聯系實際解決問題,幫助學生走出封閉的教室,在實踐中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這是化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yǎng)學生可持續(xù)性學習能力的一項有益的嘗試,也是當前提倡的學科教學中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的一種可行的途徑,值得重視。

基于探究性實驗教學的特點,要求教師首先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策略,重新調整自己與學生的關系,充分考慮學生的選擇和意見,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合作與探究,提供簡潔而富有啟迪作用的指導語,提高具有開放特征的探險究性實驗教學的組織能力;其次,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挖掘適于學生探究的素材,謹慎論證特定條件下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可行性和最佳時機,處理好各種教學內容之間的銜接關系,實事求是地運用、評價、推廣探究性實驗教學模式。參考文獻:周繼敏,中學化學探索性實驗的設計研究,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2.4第224期王丹,試論探究式教學的特點及教師的作用,學科教育,1998年第10期。馮相民,中學化學研究性實驗探微,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2年4月總第224期吳俊明,中學化學實驗研究導論,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張華,課程與教學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李召存,研究性學習初探,中國教育學刊,2001.(1):15鐘啟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247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5郭玉英,探究——建構式教學初探,課程·教材·教法,2004,(1):24~27。左玉香、周春龍,改進鈉在氯氣中燃燒的演示實驗,中學化學,2005.6朱建明,鋁能與氨水反應嗎,中學化學,2005.1任菊仙,利用微型實驗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的嘗試,化學教學與實驗,2003.6第48期王春,新課程理念下化學開放性問題中思維策略的研究,中學化學參考,2005.7徐炎章,敲開化學之門,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1吳俊明,中學化學實驗導論,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12整理高中化學物質PAGE18/19常見化學物質俗稱大全一、硫酸鹽類:1、皓礬:ZnSO4·7H2O2、鋇餐,重晶石:BaSO43、綠礬,皂礬,青礬:FeSO4·7H2O4、芒硝,樸硝,皮硝:Na2SO4·10H2O5、明礬:KAl(SO4)2·12H2O6、生石膏:CaSO4·2H2O熟石膏:2CaSO4·H2O7、膽礬、藍礬:CuSO4·5H2O8、莫爾鹽:(NH4)2SO4·FeSO4·6H2O二、礦石類:1、瑩石:CaF22、光鹵石:KCl·MgCl2·6H2O3、黃銅礦:CuFeS24、礬土:Al2O3·H2O·Al2O3·3H2O和少量Fe2O3·SiO25、磁鐵礦石:Fe3O46、赤鐵礦石:Fe2O37、褐鐵礦石:2Fe2O3、3H2O8、菱鐵礦石:Fe2CO39、鎂鐵礦石:Mg2SiO410、蘇口鐵:碳以片狀石墨形式存在11、白口鐵:碳以FeC3形式存在12、高嶺石:Al2(Si2O5)(OH)4或(Al2O3·2SiO2·2H2O)13、正長石:KAlSi3O814、石英:SiO215、硼砂:Na2B4O7·10H2O16、脈石:SiO217、剛玉(藍寶石、紅寶石):天然產的無色氧化鋁晶體18、黃鐵礦(愚人金):FeS219、爐甘石:ZnCO320、智利硝石:NaNO321、滑石:3MgO·4SiO2·H2O22、大理石(方解石、石灰石):CaCO323、孔雀石:CuCO3·Cu(OH)224、白云石:MgCO3·CaCO325、冰晶石:Na3AlF626、高嶺土:Al2O3·2SiO2·2H2O27、錫石:SnO228、輝銅礦:Cu2S三、氣體類:1、高爐煤氣:CO,CO2等混合氣體2、水煤氣CO,H23、天然氣(沼氣):CH44、液化石油氣:C3H8,C4H10為主5、焦爐氣:CH4,CO,H2,C2H4為主6、裂解氣:C2H4為主7、爆鳴氣:H2和O28、笑氣:N2O9、裂化氣:C1~C4的烷烴、烯烴10、電石氣:C2H2(通常含H2S、PH3等)四、有機類:1、福爾馬林(蟻醛):HCHO2、蟻酸:HCOOH3、尿素:(NH4CNO)或CO(NH2)24、氯仿:CCl45、木精(工業(yè)酒精):CH3OH6、甘油:CH2OH-CHOH-CH2OH7、硬脂酸:C17H35COOH8、軟脂酸:C15H31COOH9、油酸:C17H33OH10、肥皂:C17H35COONa11、銀氨溶液:[Ag(NH3)2]+12、乳酸:CH3-CHOH-COOH13、葡萄糖:C6H12O614、蔗糖:C12H22O1115、核糖:CH2OH-(CHOH)3CHO16、脫氧核糖:CH2OH-(CHOH)2CH2-CH317、淀粉:(C6H10O5)n18、火棉,膠棉:主要成份都是[(C6H7O2)-(ONO2)3]n只是前者含N量高19、尿素:CO(NH2)2NH4CNO為氰酸銨(互為同分異構體)20、氯仿:CHCl321、油酸:C17H33COOH22、銀氨溶液:[Ag(NH3)2]OH23、脫氧核糖:CH2OH-(CHOH)2CH2-CHO五、其他類:1、大理石、石灰石:CaCO32、石灰乳:Ca(OH)23、熟石灰:2CaSO4·H2O4、足球烯:C605、銅綠:Cu2(OH)2CO36、純堿(堿面):Na2CO37、王水:HCl,HNO3(3:1)8、水玻璃(泡火堿):Na2SiO39、小蘇打:NaHCO310、蘇打:Na2CO311、大蘇打(海波):Na2S2O312、鹽鹵:MgCl2·6H2O13、雌黃:As2S314、雄黃:As4S415、朱砂:HgS16、石棉:CaO·3MgO·4SiO217、砒霜:As2O318、瀉鹽:MgSO4·7H2O19、波爾多液:CuSO4+Ca(OH)220、鈦白粉:TiO2鹽鹵MgCl2·6H2O碳酸鈉:蘇打、純堿、Na2CO3碳酸氫鈉:小蘇打、NaHCO3氫氧化鈉:燒堿、苛性鈉、NaOH氫氧化鉀:苛性鉀、KOH氫氧化鈣:熟石灰、Ca(OH)2高錳酸鉀:灰錳氧、KMnO4氟化鈣:螢石、氟石、CaF2二硫化亞鐵:黃鐵礦、硫鐵礦、FeS2硫酸銅晶體:膽礬、藍礬、CuSO4·5H2O硫酸鋅晶體:皓礬、ZnSO4·7H2O硫酸亞鐵晶體:綠礬、FeSO4·7H2O硫酸鋁鉀晶體:明礬、kAl(SO4)2·12H2O硫酸鈣晶體:(生)石膏、CaSO4·2H2O硫酸鈣晶體:熟石膏、燒石膏、(CaSO4)2·H2O硫酸鋇晶體:重晶體、BaSO4硫酸鈉晶體:芒硝、NaSO4·10H2O硫酸鎂晶體:瀉鹽、MgSO4·7H2O硫代硫酸鈉:大蘇打、海波、Na2S2O3硝酸鉀:智利硝石、火硝、KNO3過磷酸鈣(普鈣):硫酸鈣和硫酸二氫鈣、Ca(H2PO4)2和2CaSO4重過磷酸鈣:磷酸二氫鈣、重鈣、Ca(H2PO4)2一氧化碳和氫氣:水煤氣、CO和H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發(fā)生爐煤氣、CO和CO2二氧化碳(固體):干冰、CO2碳酸鈣:石灰石、方解石、大理石、白堊、CaCO3氧化鈣:生石灰、CaO碳化鈣:電石、CaC2碳化硅:金剛砂、SiC二氧化硅:石英、水晶、SiO2硅酸鈉溶液:水玻璃、泡花堿、Na2SiO3氧化鋁:剛玉、AL2O3亞鐵青化鉀:黃血鹽、K4(Fe(CN)6)鐵氫化鉀:赤血鹽、k3(Fe(CN)6)3亞鐵氫化鉀:普魯士藍、K4Fe(CN)6堿式碳酸銅:銅綠、Cu2(OH)2CO3漂白粉:Ca(ClO)2和CaCl2王水:濃HNO3和濃HCl(1:3)氧化砷:砒霜、As2O3硫化砷:雄黃、As2S3氯化汞:升汞、HgCl2氯化亞汞:三仙丹、HgCl硫化汞:辰砂、HgS物質俗稱性質用途S硫磺淡黃色粉末、易燃、于空氣中燃燒火焰為淡藍色、純氧為藍紫色,并伴有刺鼻氣體產生(SO2)P赤磷白磷燃燒時產生大量的煙(P2O5固體)用物制煙霧彈C金剛石、石墨、活性炭金剛石是最硬物質;石墨具有導電性、潤滑性、質軟;活性炭用于吸附劑金剛石用于制鉆頭,切割物質。石墨用于電極、潤滑、制鉛筆Fe化學性質活潑、在潮濕空氣中易生銹,于純氧中燃燒生成Fe3O4)P2O5白色固體、易吸水用作干燥劑CO2干冰碳酸氣易溶于水、水呈酸性、比空氣重人工降雨、工業(yè)原料SO2ρSO2>ρ空氣、有刺激氣味、其水溶液為H2SO3SO3ρSO3>ρ空氣其水溶液為H2SO4CH4沼氣坑氣ρCH4<ρ空氣難容于水,無味、易燃、是最簡單有機物C2H5OH酒精易燃燒用于燃料、消毒(70%~75%)CH3OH(甲醇)與乙醇相似;有毒(使人眼睛失眠、甚至死亡)易燃燒CH3COOH(乙酸)醋酸水醋酸有刺激氣味、具有酸性、能使指示變色CaO生石灰白色固體、易吸水、溶于水后反應生成熟石灰[Ca(OH)2]用于干燥劑Fe3O4磁鐵礦的主要成分黑色物質、難溶于水、可用酸來溶解用于治煉金屬鐵Fe2O3磁鐵礦的主要成分、鐵銹主要成分紅褐色難溶物質、可用酸來溶用于治煉生鐵CuO黑色難溶于水2Cu+O2=2CuO、可被還原劑還原成單質銅、可用酸來溶解用于治煉單質Cu、即CuO+H2=Cu+H2OCuSO4白色固體、溶于水變成藍色能與活性比其強的金屬反應置換出單質銅來用于檢驗物質中是否含有水CuSO4·5H2O膽礬藍礬藍色晶體、溶于水后其性質與CuSO4溶液一致,易風化即:CuSO4·5H2O=CuSO4+5H2OKMnO4灰錳氧紫黑色易溶水,其水溶液為紅色用于制氧氣KCIO3白色物質易溶于水在MnO2崔化下制氧氣Cu2(OH)2CO3孔雀石綠銅綠色難溶于水有毒物,加熱變成CuO、H2O、CO2用在鑒別題中AgCI白色凝乳狀物,不溶于酸??扇苄月然锱cAgNO3反應可生成它用于檢驗Ag+及CI—BaSO4鋇餐白色不溶酸的沉淀,不溶性硫酸鹽與不溶性鋇鹽幺應可生成它用于檢驗Ba+及SO42—CO難溶于水,ρCO>ρ空易燃燒、無味有毒氣體用作還原劑、治煉金屬CaCO3石灰石大理石白色難溶于水、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