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展示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初中歷史-展示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初中歷史-展示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初中歷史-展示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初中歷史-展示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第15課展示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學習與探究之三教學設計課題第15課展示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學習與探究之三年級學科八年級歷史下冊課程標準以人們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變化為例,說明改革開放對人們生活方式所產(chǎn)生的影響。教材分析通過第三單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課題的學習,學生已了解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人民努力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但學生沒有改革開放前的生活體驗,僅限于書本知識。只有經(jīng)過調查采訪、收集資料、對比分析,才能深刻認識到改革開放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從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情分析學生的家長對改革開放前后的變化都有一定程度的親身體驗,也可以找到相關資料,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學生已有課程改革以來近兩年的活動課實踐經(jīng)驗,因此,教師指導工作的重點不再是活動的組織、探究方法等方面,而是盡可能引導學生全方位多層次地利用、挖掘課程內(nèi)容,把課堂作為展示交流的廣闊平臺,真正實現(xiàn)全面參與、自主學習、共同發(fā)展。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通過家庭采訪或社會調查等社會實踐活動,體會改革開放前后我國人民在生活方式上發(fā)生的重大變化,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A.通過項目學習,掌握搜集、整理歷史資料的方法B.學會社會實踐(家庭采訪或社會調查)的方法與技巧C.通過小組協(xié)作、網(wǎng)絡互動等方式,學會與人合作共享D.通過對改革開放前后人們社會生活表現(xiàn)的縱向對比提升歷史抽象思維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A.通過對改革開放前后人們社會生活的變化對比,深刻體會改革開放政策的歷史意義B.了解中國國情,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教學重點以人們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變化為例,說明改革開放對人們生活方式所產(chǎn)生的影響。(突破方法:通過學生課前準備:收集改革開放前后反映人們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情況的資料和調查)教學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全方位多層次地利用、挖掘課程內(nèi)容。(突破方法:通過小組展示活動對展覽資料探究,聯(lián)系現(xiàn)實對比,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教師教法活動完全由學生組織,教師只以一位“積極的旁觀者”的身份出現(xiàn),設計還對社會實踐的方法進行答疑指導(教師當“導演”、組織者,促進者)學法指導從準備到總結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由學生自己調查采訪、收集展品、組織安排、總結評價,教師只起促進和指導作用。教給學生方法。課前準備教師準備1、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搜集視頻歌曲,制定評價標準,制作評價表格;搞好活動設計,在上課前一周布置,告訴學生社會實踐的方法和技巧,準備調查提綱,組織學生進行家庭采訪或社會調查。

2、將全班同學分成五個小組,分別收集改革開放前后反映人們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情況的資料,包括新老照片、圖片、報刊、書籍等,學生準備1.各小組選出一名解說員,一名評分員。解說員根據(jù)同學們的調查材料撰寫解說詞,各小組評分員共同制定評分標準,屆時為五個參展小組打分,評出“最佳展區(qū)”。

2.展覽會組織領導小組,由班長任組長,各小組長為其成員,分工協(xié)作,制作展板,整理展品,安排展覽會各項事務。

3.展覽會安排10分鐘,以精煉、簡潔、明了為原則探究活動方式1、調查法:形式有問卷式、訪談式,2、課堂演示、展覽、評比3、歷史比較法教學課時一課時活動準備

1.各小組選出一名解說員,一名評分員。解說員根據(jù)同學們的調查材料撰寫解說詞,各小組評分員共同制定評分標準,屆時為五個參展小組打分,評出“最佳展區(qū)”。

2.展覽會組織領導小組,由班長任組長,各小組長為其成員,分工協(xié)作,制作展板,整理展品,安排展覽會各項事務。

3.展覽會安排10分鐘,以精煉、簡潔、明了為原則。教學流程(教學意圖,重點標注說明。)一、導入新課視頻《春天的故事》導入:“自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我國已經(jīng)進入改革開放30周年了,在三十的里,我國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F(xiàn)在就讓我們來通過這次活動課來共同回顧這三十年的歲月變遷。我們這節(jié)課通過自主探究學習第15課《展示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設計意圖視頻導入有助于為本課組織活動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展示活動目標(設計意圖:展示目標,明確本節(jié)課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使教學有明確的方向)第一階段活動準備一、自學與交流(5分鐘)

1、學生自學重點:學會分析人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發(fā)展程度,提出自己的建議。

2、活動準備:小組成員明確分工,分別整理收集改革開放前后反映人們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情況的資料,包括新老照片、圖片、報刊、書籍等,以及過去的購物票證和衣服用品等。第二階段:展示匯報(一)各小組進行專題展示:主持人:1.宣布展示開始,宣讀規(guī)則和注意事項2.讀展示順序:按照“衣”“食”“住”“行”“用”,各小組布置成展板,寫好解說詞。每組選一個同學,在課堂上演示講解。3.展示后請學生談談搜集資料時的一些情況,社會調查的過程及整理編輯資料中的感受。4.談票證作為開場白1.展覽形式:全班同學分成衣食住行用五個小組,將收集到的票證、照片、實物等材料按照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時期,布置成展板,寫好解說詞。每組選一個同學,在課堂上演示講解。(設計意圖:本教學設計在提前布置、充分準備的前提下,用舉辦展覽會的形式展示學生的社會實踐成果,容易被學生接受,能激發(fā)學生調查采訪收集資料的積極性。

第一小組:(1)著重進行“衣”方面的展覽、學生收集服裝變化過程的圖片;(2)請學生談談搜集資料時的一些情況,社會調查的過程及整理編輯資料中的感受。

第二小組:(1)著重進行“食”方面的展覽、學生搜集圖片或者是自己手工制作的橡皮泥食品;(2)學生匯報活動準備時的經(jīng)歷與感受。

第三小組:(1)利用已學過的課文引入,介紹“住”方面的主要成就,再利用學生自創(chuàng)的紙工小房子和照片展示。展現(xiàn)人們的精神風貌;(2)學生以“我家的變化”為題進行演講,小組成員談收集資料的經(jīng)歷與感受。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住房,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住房,全樓共用一個衛(wèi)生間和洗盥室。第四小組:主要介紹“行”方面的變化,特別要抓住本地交通工具與公路建設發(fā)生的變化。第第五小組:(1)介紹現(xiàn)代生活用品的變化;(2)觀看記錄片片斷。和圖片資料介紹。奶奶的扇子爸爸的電風扇我的空調表格1小組分工項目組別一組二組三組四組五組衣衣食食住住行行用用表格2活動課小組匯報評價標準項目主題鮮明,思路清晰,內(nèi)容貼切、充實,能展現(xiàn)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引用的資料、圖片、實物符合要求語言流暢、儀態(tài)大方、富有激情和感染力匯報形式多樣,有所創(chuàng)新小組成員分工明確,團結協(xié)作,體現(xiàn)了全員參與賦分2分2分2分

2分

2分

得分(二)根據(jù)時間情況機動安排調查報告形式調查報告形式:根據(jù)家庭采訪和社會調查的資源共享資料,加上自已的感想和建議,寫成調查報告。教師評閱后,挑選優(yōu)秀作品,在學習園地進行展示,并引導學生交流學習。(1)介紹所調查的今天我們家的消費結構與消費趨勢;(2)介紹所調查的當今中學生的消費結構與消費趨勢;(3)與過去人們的消費結構進行比較,得出相關結論。4、拓展遷移我還想說以“我身邊的變化”其中一位學生以通信方式變化為例說。(設計意圖:根據(jù)活動探究課的特點,采用了現(xiàn)場展示和展覽的活動形式。經(jīng)過學習小組專題講解展示、播放影像資料、集體參觀各展區(qū)、暢談活動過程中的困惑與啟迪、答疑指導社會實踐的方法等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全面感受了一次改革開放后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也使學生的多種能力得到了發(fā)展。)

2、引導學生總結:主持人提問:你能說說你生活的環(huán)境或你的家庭還有哪些變化?面對如此大的變化,你有什么感受?學生在談的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最終讓學生從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中體會到要珍惜今天的幸福日子。第三階段:活動評價教師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整個活動中的表現(xiàn)做出評價。評價提示:(1)在活動過程中,你是怎樣收集資料、提取有效信息的?(2)在社會調查過程中,你學到了哪些方法?(3)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你的表現(xiàn)怎么樣?通過活動,談談你對“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句話的理解。(4)在這次活動中,你的哪些能力得到了鍛煉?你認為自己在哪些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鍛煉提高?(設計意圖:

活動完全由學生組織,學生參與的方式多種多樣,如搜集資料、制作展板、現(xiàn)場演示講解等,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設計既重視實踐活動的成果展示,又充分照顧活動前后學生的感受、困惑、啟迪。此設計還對社會實踐的方法進行答疑指導,豐富了活動內(nèi)涵,較好地體現(xiàn)了活動探究課的特點。)三、課堂小結:

教師根據(jù)學生活動情況進行總結:通過這次活動讓學生認識到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使中國人富裕起來,另一方面對同學們課前和課上在小組合作學習方面作以總結。(設計意圖:從準備到總結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由學生自己調查采訪、收集展品、組織安排、總結評價,教師只起促進和指導作用?;顒油耆蓪W生組織,教師只以一位“積極的旁觀者”的身份出現(xiàn),設計還對社會實踐的方法進行答疑指導,豐富了活動內(nèi)涵,較好地體現(xiàn)了活動探究課的特點。)四、檢測反饋(附習題)維度A基礎知識一、選擇題:1.小明家里來了客人,媽媽叫他去買點糖,特別告訴他不要忘了帶糖票。這個事情最早發(fā)生在:()A.20世紀50年代B.20世紀70年代C.20世紀90年代D.21世紀初2.這張行車執(zhí)照是南京市頒發(fā)的,它反映了:()A.當時南京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騾車B.當時的交通不發(fā)達C.當時南京的綠化好,城里還有草養(yǎng)騾D.南京市興起復古觀光旅游3.人們在生活中讓肉票、糧票、糖票、布票、面票、酒票等各種票證徹底消失是在:()A.20世紀50年代B.20世紀70年代C.20世紀90年代D.21世紀初4.“吃的有油、穿的有綢、還有錢來搞旅游”,一般老百姓的生活發(fā)生這樣的變化是在:()A.土地改革后B.改革開放后C.加入WTO后D.文化大革命結束后5.時期青年人最流行穿綠色的軍便裝,還要戴上紅袖章,唱毛主席語錄歌。()A.土地改革B.改革開放C.加入WTOD.文化大革命6.經(jīng)媒人的介紹,劉春榮和張燕覺得比較滿意,他很快結了婚,花了1000塊錢主要用于購置“三轉一響”:自行車,縫紉機,手表,錄音機。他們結婚大約是20世紀:()A.五六十年代B.七八十年代C.九十年代D.21世紀初維度B能力提高二.動腦筋:7.閱讀材料(三對新人的結婚)1968年9月9日,高金貴和康林潔分別拿著各自單位出具的未婚證明,來到當時位于南京鼓樓的高樓門街道,辦理了結婚登記和證明。當時的結婚證明就是兩張分別貼有個人一寸小照片的手掌大小的普通硬紙,最具有時代烙印的是硬紙上端印制的非常清晰的毛主席頭像和“抓革命、促生產(chǎn)、促工作、促戰(zhàn)備”的最高指示。當天下午,兩位年輕人在鼓樓照相館,非常虔誠和神圣地手持《毛主席語錄》,照了幾張莊重大方的結婚照。結婚那天,兩人從單位工會借了二十幾張凳子,自己炒了兩大臉盆帶殼花生和葵花子,又買了10斤糖果。晚上5時,婚宴正式開始。菜是單位食堂送來的“四菜一湯”,紅燒肉、燒帶魚、雞蛋炒韭菜、青菜面筋果和雞蛋菠菜湯,酒是當時1.20元一瓶的甲種洋河。兩人的婚禮共請了四桌親朋好友,大家開開心心地吃了2個多小時。陳先生和張女士是1982年結的婚。結婚那年夫妻二人都在工廠工作,兩個人的工資最高的也不過38元。雖然那個時候的生活水平不高,但結婚必備的“三轉一響”,都是按“高標準嚴要求”采辦的:縫紉機是“蝴蝶”牌的,自行車是“永久”,手表是“寶石花”(售價將近100元),還有柜子、桌子、椅子加在一起要多少條“腿”??結婚那天,新郎穿的是一件“保養(yǎng)”得不錯的藍色中山裝,新娘只是做了一件紅顏色的棉襖罩衫,夫妻二人去照相館,花了幾塊錢拍了一張黑白的大頭合影貼在結婚證上,再請親朋好友到家里來吃頓飯,就算了結了人生的一樁大事。文馨這個月8日就要和丈夫震賢一起飛往華盛頓工作。2000年,她從東南大學電子系畢業(yè),以優(yōu)異的成績被保送到香港科技大學念微電子碩士研究生。去年5月份,她認識了震賢,兩人一見鐘情,閑聊之余發(fā)現(xiàn),兩人都是南京人,1996年他從中國科技大學物理系畢業(yè),然后赴美國加州大學留學獲得碩士學位,現(xiàn)在康奈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5個月后,他們決定結婚,婚禮的地點就定在香港?;槎Y當天,他們在布吉島海邊酒店由牧師主持宣誓儀式,證婚人就是她的兩位導師。3天后,他們就各自準備論文答辯了。她粗粗統(tǒng)計了一下,婚禮一共花了6萬多港幣,這些費用都是她前兩年的獎學金。請回答:不同時代的結婚有不同的方式,你能從三對“新人”的結婚中看出當時的時代背景嗎?三個時期的結婚(婚禮)反映了社會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維度C探究應用三、議一議:8.閱讀材料南方網(wǎng)訊日新月異的時代發(fā)展,與每個老百姓的點點滴滴密切相關。1990年以來,中國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從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其中變化,而翔實的數(shù)字則見證了變遷。1.鼓起來的“錢袋子”改革開放之初,中國人創(chuàng)造的新名詞“萬元戶”,幾乎成了家庭擁有巨額財富的代名詞。而如今,“萬元戶”已經(jīng)成為一個過時的歷史名詞。因為在中國家庭里,特別是在城鎮(zhèn)家庭里,“萬元戶”太普通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創(chuàng)造出的是幾何級數(shù)遞增的個人財富和家庭收入。在農(nóng)村,8億農(nóng)民逐步走上富裕幸福的康莊大道。1990年至2001年,農(nóng)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62%。在城鎮(zhèn),13年間國家先后7次提高工資,城鎮(zhèn)居民收入明顯增加。2001年,城鎮(zhèn)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0年實際增加了一倍多。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增長更為突出地反映在儲蓄存款的變化上。1989年底,城鄉(xiāng)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剛過5000億元,目前已超過8萬億元。2.降下來的恩格爾系數(shù)恩格爾系數(shù)是指購買食物的人均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的比重,它是用來判斷國民生活水平的國際指針。1990年,中國城鎮(zhèn)和農(nóng)村居民恩格爾系數(shù)分別是54.2%和58.8%。到2000年,中國城鄉(xiāng)居民恩格爾系數(shù)首次低于50%,進入小康水平。2001年,中國城鎮(zhèn)和農(nóng)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shù)又分別降到37.9%和47.7%。過去,中國人見面的常用口頭語是“吃了嗎?”現(xiàn)在很少能夠聽到?!俺浴痹谥袊松钪兴嫉姆至吭絹碓捷p了。13年來,中國人越來越遠離圍繞吃、穿辛勤勞作的單調生活,日子不但過得殷實,而且越來越豐富多彩。3.精起來的飲食食不厭精,是中國人的夢想。在過去的十多年里,中國人的膳食結構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主食消費量不斷下降;副食的消費量在攀升。特別是城鎮(zhèn)居南方網(wǎng)訊日新月異的時代發(fā)展,與每個老百姓的點點滴滴密切相關。1990年以來,中國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從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其中變化,而翔實的數(shù)字則見證了變遷。4.長起來的人均壽命古語云,“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天,70歲的壽命在中國已是平常的事情。社會安定,營養(yǎng)、保健、醫(yī)療等水平的提高,使中國人的壽命越來越長。2002年6月18日,四川樂山五通橋區(qū)116歲的杜品華拿到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頒發(fā)的“最長壽的人”證書,正式成為世界上最長壽的老人。平均預期壽命是反映人類健康水平、死亡水平的綜合指針,其高低主要受社會經(jīng)濟條件和醫(yī)療水平等因素的制約。根據(jù)英美等經(jīng)濟發(fā)達國家的資料計算,他們的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從41歲提高到64.6歲,用了整整100年的時間,平均每10年增長2.36歲。而從1990年到2000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提高了2.85歲,已達71.4歲,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歲,比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高7歲。5.大起來的住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住房”。以前,一家三代擠在一間房子,并不是一件罕見的事情。中國的城市和農(nóng)村,有太多的舊房、筒子樓、危房。在擁擠的大城市里,不少人感嘆難有安居之地。過去的13年里,危房改造工程、安居工程的實施,使不少人喜遷新居;住房制度的改革激活了房地產(chǎn)業(y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城鎮(zhèn)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只有6.7平方米,農(nóng)村為17.8平方米。目前,城鎮(zhèn)人均住宅建筑面積在10平方米以上,農(nóng)村達到25平方米。與此同時,居住質量和配套性能不斷提高,基本普及了煤氣、液化氣。城鎮(zhèn)居民在家具、住房裝飾、家庭設備等方面的消費支出也成倍增長。6.多起來的私人轎車中國是個自行車的國度。站在街頭,滾滾而來的自行車流,曾經(jīng)讓外國人感到驚訝。轎車的稱呼,意思是像轎子一樣的車,只有當官的才坐得起。13年前,沒有多少人敢奢望能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轎車。13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這個過去看來不可能實現(xiàn)的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從1998年開始,中國個人購車比例已經(jīng)超過50%。目前,在一些大中城市,這一比例甚至超過70%。城市居民中,每萬人擁有轎車達到100多輛。中國個人汽車保有量從1990年的81.6萬輛增加到1999年的534萬輛,年均增長23.2%,遠高于全國汽車保有量的增長速度,個人汽車保有量占全國汽車保有量的比重從15%左右上升到40%左右。7.靚起來的衣著服飾中華大地上涌動的紫嫣紅時裝潮,正是人民生活質量的生動寫照。城鄉(xiāng)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帶來了居民穿著消費的深刻變化:成衣消費比重明顯擴大,并且向中高檔轉變。城鎮(zhèn)居民衣著求新、求美,講究舒適、大方,“一季多衣”取代了過去的“一衣多季”。衣著消費的個性化特征明顯。中老年青睞中高檔服裝,年輕一代追逐時裝潮流。不同品牌不同風格的專賣店琳瑯滿目,市場上國際名品比比皆是,時裝展覽臺上的風釆隔日便成為街頭時尚。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人們常用“西裝革履”來形容穿得好,如今,西服、皮鞋在中國居民中的普及率已經(jīng)高達90%以上。全國有88.7%的消費者更喜歡購買棉、麻、毛、絲等天然纖維面料的服裝。盡管衣著消費在消費總支出中的比重下降,但總量一直處在上升的趨勢,十多年來平均每年的增長量都在10%左右。成衣消費率從1995年的84.8%上升為2000年的93.6%,上升了8.8個百分點。8.高起來的文化程度13年間,無論是政府還是個人,對于教育的投資和關注的熱情都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yè),甚至到走上工作崗位,各個階段的教育質量均有長足發(fā)展。今天,不僅大學生越來越多,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研究人員等也明顯增多,中國人受教育的程度在快速提高。全國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小學畢業(yè)升學率從1990年的74.6%上升到2001年的95.5%。從1990年到200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人數(shù)由60.9萬人增加到268.3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3.4%提高到12%。高等教育開始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邁進。9.熱起來的假日旅游13年前的中國人,既沒有太多的閑錢,也沒有太多的閑暇,節(jié)假日要么呆在家里,要么走親串友。即使出去走一走,活動的半徑也很小。而今天,一到“黃金周”,長城內(nèi)外,大河上下,游人如織。不僅如此,越來越多的人還“周游列國”。旅游正成為中國人的新時尚。1989年,中國國內(nèi)旅游人數(shù)只有2.4億人次。到2001年,達到7.8億人次。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中國公民出境人數(shù)只有300萬人次。到2001年,達到1213萬人次。廣大居民用于旅游的支出逐年增加。2000年城鎮(zhèn)居民人均旅游支出比1995年增長167.6%。10.快起來的通信方式十多年前,寫封家信是大多數(shù)中國人與親人的交流方式。奢侈一點的只是到郵電部門打個長途電話。今天,一年不寫信的人,不在少數(shù)。人們的通信方式變得越來越多樣、便捷,不僅家里的電話可以隨時撥打,還可以掏出手機發(fā)個短信息,打開計算機發(fā)封電子郵件,信息溝通變得如此容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迅速縮短。13年前,家里裝一部電話,還是被人羨慕的對象。但到今年7月底,中國固定電話用戶數(shù)已突破2億戶,位居世界第一。1998年我國剛剛開通移動電話業(yè)務,到今天手機的用戶數(shù)達到1.8億戶,雄居世界榜首。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知道“上網(wǎng)”為何物的人恐怕寥寥無幾,現(xiàn)在中國平均每周至少上網(wǎng)1小時的公民已經(jīng)超過4500萬人,位居世界第三位。(編輯:陳晟)請回答:(1)生活方式改變歸根到底是什么在變?為什么中國人的衣、食、住、行會發(fā)生如此大的變化?(2)請調查你的爺爺(奶奶)、父親(母親),聽聽他們和你這般大時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玩的是什么?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對自己在整個活動中的表現(xiàn)做出評價。

(1)在活動過程中,你是怎樣收集資料、提取有效信息的?(2)在社會調查過程中,你學到了哪些方法?(3)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你的表現(xiàn)怎么樣?通過活動,談談你對“眾拾柴火焰高”這句話的理解。(4)在這次活動中,你的哪些能力得到了鍛煉?你認為自己在哪些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鍛煉提高?(設計意圖:這樣設計,既復習、強化了所學的知識,又讓學生再次樹立為人民服務的遠大理想,并將其內(nèi)化為自己學習的動力。)作業(yè):寫一篇撰寫歷史小論文。板書設計第15課展示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學習與探究之三前改革開放后衣食住行用教學反思在師生互動學習中,發(fā)現(xiàn)學生審題不到位,答題思路不太清晰,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學中提高引導水平,加大此類練習的訓練力度。學情分析但學生沒有改革開放前的生活體驗,僅限于書本知識。只有經(jīng)過調查采訪、收集資料、對比分析,才能深刻認識到改革開放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從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家長對改革開放前后的變化都有一定程度的親身體驗,也可以找到相關資料,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學生已有課程改革以來近兩年的活動課實踐經(jīng)驗,因此,教師指導工作的重點不再是活動的組織、探究方法等方面,而是盡可能引導學生全方位多層次地利用、挖掘課程內(nèi)容,把課堂作為展示交流的廣闊平臺,真正實現(xiàn)全面參與、自主學習、共同發(fā)展。效果分析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活動課,活動課能讓學生對所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進行梳理和溝通,理出良好的認知結構,從而加深理解、增強記憶,并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整體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各有收益。所以,活動課講授新知識和鞏固練習一系列的課堂活動,使學生突破了教學重難點,達到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窘滩姆治觥客ㄟ^第三單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課題的學習,學生已了解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人民努力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但學生沒有改革開放前的生活體驗,僅限于書本知識。學生的家長對改革開放前后的變化都有一定程度的親身體驗,也可以找到相關資料,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只有指導學生經(jīng)過調查采訪、收集資料、對比分析,才能深刻認識到改革開放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從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評測練習維度A基礎知識一、選擇題:1.小明家里來了客人,媽媽叫他去買點糖,特別告訴他不要忘了帶糖票。這個事情最早發(fā)生在:()A.20世紀50年代B.20世紀70年代C.20世紀90年代D.21世紀初2.這張行車執(zhí)照是南京市頒發(fā)的,它反映了:()A.當時南京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騾車B.當時的交通不發(fā)達C.當時南京的綠化好,城里還有草養(yǎng)騾D.南京市興起復古觀光旅游3.人們在生活中讓肉票、糧票、糖票、布票、面票、酒票等各種票證徹底消失是在:()A.20世紀50年代B.20世紀70年代C.20世紀90年代D.21世紀初4.“吃的有油、穿的有綢、還有錢來搞旅游”,一般老百姓的生活發(fā)生這樣的變化是在:()A.土地改革后B.改革開放后C.加入WTO后D.文化大革命結束后5.時期青年人最流行穿綠色的軍便裝,還要戴上紅袖章,唱毛主席語錄歌。()A.土地改革B.改革開放C.加入WTOD.文化大革命6.經(jīng)媒人的介紹,劉春榮和張燕覺得比較滿意,他很快結了婚,花了1000塊錢主要用于購置“三轉一響”:自行車,縫紉機,手表,錄音機。他們結婚大約是20世紀:()A.五六十年代B.七八十年代C.九十年代D.21世紀初維度B能力提高二.動腦筋:7.閱讀材料(三對新人的結婚)1968年9月9日,高金貴和康林潔分別拿著各自單位出具的未婚證明,來到當時位于南京鼓樓的高樓門街道,辦理了結婚登記和證明。當時的結婚證明就是兩張分別貼有個人一寸小照片的手掌大小的普通硬紙,最具有時代烙印的是硬紙上端印制的非常清晰的毛主席頭像和“抓革命、促生產(chǎn)、促工作、促戰(zhàn)備”的最高指示。當天下午,兩位年輕人在鼓樓照相館,非常虔誠和神圣地手持《毛主席語錄》,照了幾張莊重大方的結婚照。結婚那天,兩人從單位工會借了二十幾張凳子,自己炒了兩大臉盆帶殼花生和葵花子,又買了10斤糖果。晚上5時,婚宴正式開始。菜是單位食堂送來的“四菜一湯”,紅燒肉、燒帶魚、雞蛋炒韭菜、青菜面筋果和雞蛋菠菜湯,酒是當時1.20元一瓶的甲種洋河。兩人的婚禮共請了四桌親朋好友,大家開開心心地吃了2個多小時。陳先生和張女士是1982年結的婚。結婚那年夫妻二人都在工廠工作,兩個人的工資最高的也不過38元。雖然那個時候的生活水平不高,但結婚必備的“三轉一響”,都是按“高標準嚴要求”采辦的:縫紉機是“蝴蝶”牌的,自行車是“永久”,手表是“寶石花”(售價將近100元),還有柜子、桌子、椅子加在一起要多少條“腿”??結婚那天,新郎穿的是一件“保養(yǎng)”得不錯的藍色中山裝,新娘只是做了一件紅顏色的棉襖罩衫,夫妻二人去照相館,花了幾塊錢拍了一張黑白的大頭合影貼在結婚證上,再請親朋好友到家里來吃頓飯,就算了結了人生的一樁大事。文馨這個月8日就要和丈夫震賢一起飛往華盛頓工作。2000年,她從東南大學電子系畢業(yè),以優(yōu)異的成績被保送到香港科技大學念微電子碩士研究生。去年5月份,她認識了震賢,兩人一見鐘情,閑聊之余發(fā)現(xiàn),兩人都是南京人,1996年他從中國科技大學物理系畢業(yè),然后赴美國加州大學留學獲得碩士學位,現(xiàn)在康奈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5個月后,他們決定結婚,婚禮的地點就定在香港。婚禮當天,他們在布吉島海邊酒店由牧師主持宣誓儀式,證婚人就是她的兩位導師。3天后,他們就各自準備論文答辯了。她粗粗統(tǒng)計了一下,婚禮一共花了6萬多港幣,這些費用都是她前兩年的獎學金。請回答:不同時代的結婚有不同的方式,你能從三對“新人”的結婚中看出當時的時代背景嗎?三個時期的結婚(婚禮)反映了社會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維度C探究應用三、議一議:8.閱讀材料南方網(wǎng)訊日新月異的時代發(fā)展,與每個老百姓的點點滴滴密切相關。1990年以來,中國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從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其中變化,而翔實的數(shù)字則見證了變遷。1.鼓起來的“錢袋子”改革開放之初,中國人創(chuàng)造的新名詞“萬元戶”,幾乎成了家庭擁有巨額財富的代名詞。而如今,“萬元戶”已經(jīng)成為一個過時的歷史名詞。因為在中國家庭里,特別是在城鎮(zhèn)家庭里,“萬元戶”太普通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創(chuàng)造出的是幾何級數(shù)遞增的個人財富和家庭收入。在農(nóng)村,8億農(nóng)民逐步走上富裕幸福的康莊大道。1990年至2001年,農(nóng)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62%。在城鎮(zhèn),13年間國家先后7次提高工資,城鎮(zhèn)居民收入明顯增加。2001年,城鎮(zhèn)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0年實際增加了一倍多。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增長更為突出地反映在儲蓄存款的變化上。1989年底,城鄉(xiāng)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剛過5000億元,目前已超過8萬億元。2.降下來的恩格爾系數(shù)恩格爾系數(shù)是指購買食物的人均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的比重,它是用來判斷國民生活水平的國際指針。1990年,中國城鎮(zhèn)和農(nóng)村居民恩格爾系數(shù)分別是54.2%和58.8%。到2000年,中國城鄉(xiāng)居民恩格爾系數(shù)首次低于50%,進入小康水平。2001年,中國城鎮(zhèn)和農(nóng)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shù)又分別降到37.9%和47.7%。過去,中國人見面的常用口頭語是“吃了嗎?”現(xiàn)在很少能夠聽到?!俺浴痹谥袊松钪兴嫉姆至吭絹碓捷p了。13年來,中國人越來越遠離圍繞吃、穿辛勤勞作的單調生活,日子不但過得殷實,而且越來越豐富多彩。3.精起來的飲食食不厭精,是中國人的夢想。在過去的十多年里,中國人的膳食結構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主食消費量不斷下降;副食的消費量在攀升。特別是城鎮(zhèn)居南方網(wǎng)訊日新月異的時代發(fā)展,與每個老百姓的點點滴滴密切相關。1990年以來,中國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從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其中變化,而翔實的數(shù)字則見證了變遷。4.長起來的人均壽命古語云,“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天,70歲的壽命在中國已是平常的事情。社會安定,營養(yǎng)、保健、醫(yī)療等水平的提高,使中國人的壽命越來越長。2002年6月18日,四川樂山五通橋區(qū)116歲的杜品華拿到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頒發(fā)的“最長壽的人”證書,正式成為世界上最長壽的老人。平均預期壽命是反映人類健康水平、死亡水平的綜合指針,其高低主要受社會經(jīng)濟條件和醫(yī)療水平等因素的制約。根據(jù)英美等經(jīng)濟發(fā)達國家的資料計算,他們的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從41歲提高到64.6歲,用了整整100年的時間,平均每10年增長2.36歲。而從1990年到2000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提高了2.85歲,已達71.4歲,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歲,比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高7歲。5.大起來的住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住房”。以前,一家三代擠在一間房子,并不是一件罕見的事情。中國的城市和農(nóng)村,有太多的舊房、筒子樓、危房。在擁擠的大城市里,不少人感嘆難有安居之地。過去的13年里,危房改造工程、安居工程的實施,使不少人喜遷新居;住房制度的改革激活了房地產(chǎn)業(y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城鎮(zhèn)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只有6.7平方米,農(nóng)村為17.8平方米。目前,城鎮(zhèn)人均住宅建筑面積在10平方米以上,農(nóng)村達到25平方米。與此同時,居住質量和配套性能不斷提高,基本普及了煤氣、液化氣。城鎮(zhèn)居民在家具、住房裝飾、家庭設備等方面的消費支出也成倍增長。6.多起來的私人轎車中國是個自行車的國度。站在街頭,滾滾而來的自行車流,曾經(jīng)讓外國人感到驚訝。轎車的稱呼,意思是像轎子一樣的車,只有當官的才坐得起。13年前,沒有多少人敢奢望能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轎車。13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這個過去看來不可能實現(xiàn)的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從1998年開始,中國個人購車比例已經(jīng)超過50%。目前,在一些大中城市,這一比例甚至超過70%。城市居民中,每萬人擁有轎車達到100多輛。中國個人汽車保有量從1990年的81.6萬輛增加到1999年的534萬輛,年均增長23.2%,遠高于全國汽車保有量的增長速度,個人汽車保有量占全國汽車保有量的比重從15%左右上升到40%左右。7.靚起來的衣著服飾中華大地上涌動的紫嫣紅時裝潮,正是人民生活質量的生動寫照。城鄉(xiāng)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帶來了居民穿著消費的深刻變化:成衣消費比重明顯擴大,并且向中高檔轉變。城鎮(zhèn)居民衣著求新、求美,講究舒適、大方,“一季多衣”取代了過去的“一衣多季”。衣著消費的個性化特征明顯。中老年青睞中高檔服裝,年輕一代追逐時裝潮流。不同品牌不同風格的專賣店琳瑯滿目,市場上國際名品比比皆是,時裝展覽臺上的風釆隔日便成為街頭時尚。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人們常用“西裝革履”來形容穿得好,如今,西服、皮鞋在中國居民中的普及率已經(jīng)高達90%以上。全國有88.7%的消費者更喜歡購買棉、麻、毛、絲等天然纖維面料的服裝。盡管衣著消費在消費總支出中的比重下降,但總量一直處在上升的趨勢,十多年來平均每年的增長量都在10%左右。成衣消費率從1995年的84.8%上升為2000年的93.6%,上升了8.8個百分點。8.高起來的文化程度13年間,無論是政府還是個人,對于教育的投資和關注的熱情都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yè),甚至到走上工作崗位,各個階段的教育質量均有長足發(fā)展。今天,不僅大學生越來越多,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研究人員等也明顯增多,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