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抗體譜臨床解讀_第1頁
自身抗體譜臨床解讀_第2頁
自身抗體譜臨床解讀_第3頁
自身抗體譜臨床解讀_第4頁
自身抗體譜臨床解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身抗體譜臨床解讀第1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概述自身抗體:指針對自身細胞內、細胞表面和細胞外抗原的免疫球蛋白,見于多種風濕性疾病,尤其在彌漫性結締組織病中更為常見,對臨床風濕病診斷意義重大。目前用于臨床的常見自身抗體有抗核抗體譜、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抗磷脂抗體、類風濕因子、抗線粒體抗體等。2第2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核抗體譜抗DNA抗體抗核糖體P抗體抗組蛋白抗體抗ENA抗體抗Sm抗體抗U1RNP抗體抗Ro/抗SSA抗體抗La/抗SSB抗體肌炎特異性抗體(MSA)抗合成酶抗體抗SRP抗體抗Mi2抗體與系統(tǒng)性硬化相關的抗體抗拓撲異構酶1抗體抗著絲點抗體(動粒)抗核仁抗原的抗體抗中性粒細胞胞質抗體C-ANCAP-ANCA抗磷脂抗體狼瘡抗凝物抗心磷脂抗體β2糖蛋白抗內皮細胞抗體類風濕關節(jié)炎相關抗體

類風濕因子(RF)抗CCP抗體抗核周因子抗體自身免疫性肝病相關抗體

SMA,LKM,SLA,AMA,Sp100,gp210等3第3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自身抗體的臨床意義自身抗體在CTD中有特殊意義疾病的篩選具有診斷意義的標記與病情及預后相關與某些臨床表現(xiàn)相關與疾病的發(fā)病機制有關評估風濕性疾病重要的參數(shù)之一研究疾病的重要方向之一4第4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自身抗體檢測方法間接免疫熒光法(IF):不溶性成分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放射免疫法(RIA);對流免疫電泳法(CIE);免疫雙擴散法(ID);免疫印跡法:針對可溶性成分(如ENA、DNA、凝血因子、補體)5第5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核抗體

(AntinuclearAntibody,ANA)

傳統(tǒng)定義:將針對細胞核內成分的抗體稱為ANA。

現(xiàn)在對ANA靶抗原的理解已從細胞核擴大到整個細胞。

是指抗核酸(nucleicacid)和核蛋白(nucleoprotein)

抗體的總稱。6第6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ANA測定原理和方法:間接免疫熒光法(IIF):現(xiàn)多以Hep-2細胞(人喉癌上皮細胞)為底物(Ag),其以核質豐富而極大地提高了ANA檢測的陽性率和滴度。是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的標準篩選試驗。我們實驗室采用歐蒙熒光檢測系統(tǒng),將1:100作為血清起始稀釋度,所以如果是低滴度的1:100陽性,只能視為一個臨界可疑值,臨床意義不大。ANA作為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的篩選試驗必須強調高滴度。7第7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ANA的意義ANA(+)結果的出現(xiàn)率取決于以下因素:分析系統(tǒng):由于不同廠家ANA檢測系統(tǒng)的起始稀釋度和稀釋因子不同,因而不同廠家的ANA滴度結果不能直接進行比較。區(qū)分血清(+)與(-)的選定的滴度值,未加稀釋的正常人血清可有1/3的呈陽性ANA反應。

是SLE獨立的診斷條件之一。滴度本身與疾病的活動度并不相關,沒有評價預后的意義。篩查風濕病,敏感性高。ANA(+)可出現(xiàn)在多種情況下,特異性差。8第8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ANA(+)的原因風濕性疾病SLE多發(fā)性肌炎干燥綜合征硬皮病血管炎RA正常的健康人女性>男性,出現(xiàn)率隨年齡而增加風濕性疾病患者親屬?孕婦藥物誘導慢性肝臟疾病慢性肺部疾病慢性感染血液系統(tǒng)異常惡性腫瘤9第9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SLE患者使用IIF法測定ANA陰性的一些解釋

技術方面臨床方面經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終末期腎病。隱蔽ANA:與循環(huán)中免疫復合物結合,沉積于組織。由于大量蛋白尿而從腎臟丟失。10第10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ANA的熒光染色型別細胞核:核均質型(DNA、組蛋白和核小體等)核顆粒型(Sm、uRNP、SS-A、SS-B、Ku、I和Ⅱ型周期蛋白)核膜型(板層素、gp120等)核仁型(SCL-70、PM-SCL、RNA多聚酶、原纖維蛋白等)核漿點型(著絲點、核多點及核少點型)細胞漿:胞漿顆粒型(線粒體、Jo-1、核糖體等)胞漿纖維型:波形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動蛋白等分裂期細胞陽性:紡垂體、中間體、中心體等根據產生的熒光模型、靶抗原的分布部位分類如下:11第11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核顆粒型:核粗顆粒型12第12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核抗體染色類型核仁型(nucleolar)13第13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均質性(homogeneous)14第14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斑點型(speckled)15第15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ANA的熒光類型ANA試驗的結果中一般會報告其分型,這些分型可能與某一特定的抗原反應活性相關。分型

相關疾病

核仁型硬皮病著絲點型CREST綜合征周邊型SLE斑點型/彌散型混合性結締組織?。∕CTD)16第16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ANAs的分類:

抗DNA抗體抗組蛋白抗體抗非組蛋白抗體抗著絲點抗體:抗核小體抗體17第17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DNA抗體已確認出兩大類抗體特異性:天然的雙鏈DNA(dsDNA):對診斷SLE特異性高變性的單鏈DNA(ssDNA)多數(shù)實驗室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測定:放射免疫分析法(RIA,F(xiàn)arr分析法):定量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間接免疫熒光法(IIF,短膜蟲法):半定量抗體水平與疾病活動度相關,隨著疾病活動的控制,抗dsDNA抗體滴度可以下降或消失??筪sDNA抗體與SLE腎損傷有關:DNA形成免疫復合物在腎小球基底膜沉積,或抗dsDNA抗體直接作用于腎小球抗原。強烈提示其致病作用。18第18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核糖體P抗體

(又稱為:抗rRNP抗體)針對3磷蛋白P0、P1和P2的抗體。診斷SLE的高度特異性標記物。在10-15%的SLE患者中出現(xiàn)??贵w水平與疾病的活動度相關。與狼瘡腦病有關。19第19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組蛋白抗體

(Anti-HistoneAntibody,AHA)組蛋白是染色質基本結構-核小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藥物性狼瘡的患者中出現(xiàn)率很高(78-95%);在多種結締組織病中出現(xiàn)。服用異煙肼的病人中最高,但臨床上并沒有出現(xiàn)狼瘡的臨床癥狀,其它肼苯噠嗪、普魯卡因酰胺。20第20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核酸結合蛋白/可提取性核抗原(ExtractableNuclearAntigen,ENA)抗體21第21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ENA抗體的類型抗Sm抗體抗U1RNP抗體抗Ro/抗SSA抗體抗La/抗SSB抗體肌炎特異性抗體(MSA)與系統(tǒng)性硬化相關的抗體22第22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ENA抗體的檢測及臨床意義采用免疫擴散法;ELISA和免疫印跡法。幾乎僅出現(xiàn)于患有結締組織病的患者中。如果無癥狀者中出現(xiàn)高滴度的抗ENA抗體,常預示著未來可能發(fā)展成結締組織病。抗體常在疾病的整個病程中均能夠被檢測到。滴度與疾病活動度并無一致的關系。23第23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Sm抗體

(Smith)

ACRSLE診斷標準中,抗Sm抗體是診斷標準標準之一??筍m抗體非常有助于作出SLE的診斷。30%左右SLE存在該抗體。SLE患者中,常與抗U1RNP抗體一同出現(xiàn)與臨床的相關性并不強,但有證據顯示其與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受累、腎臟病變、肺纖維化、心包炎有關。有人認為可以作為疾病活動度的指標。24第24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U1RNP抗體抗nRNP(nuclearRNP):以抗核內的核糖核蛋白而得名。臨床上應用較多的是u1RNP抗體。通常又把nRNP稱之為u1RNP。抗u1RNP抗體在混合性結締組織?。∕CTD)中幾乎均為陽性,且其滴度很高;是區(qū)分結締組織病和非結締組織病的有力指標。抗u1RNP抗體陽性的病人,常有雙手腫脹、雷諾現(xiàn)象、肌炎和指(趾)端硬化。25-30%的SLE患者存在該抗體,一般與抗Sm抗體一同出現(xiàn)。25第25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Sm/nRNP抗體Sm和nRNP是同一分子復合物(RNA-蛋白顆粒)中的不同抗原位點,Sm含有u1、u2和u4-u6,而nRNP(u1RNP)僅含u1RNA。也即抗Sm抗體陽性均伴有抗u1RNP抗體,而抗u1RNP抗體可以單獨存在??箄2RNP抗體在系統(tǒng)性硬化癥伴多發(fā)性肌炎的重疊綜合征中陽性頻率較高。銀屑病及雷諾現(xiàn)象的病人也可呈陽性??箄3RNP抗體常與系統(tǒng)性硬化相關,且常伴有肺動脈高壓、骨骼肌和小腸受累。26第26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SS-A/Ro抗體

抗SSA/RO抗體:由于該抗體與干燥綜合征(SjogrenSyndromes,SS)相關,故取名為SSA;SSA與Ro的抗原性、生化特點一致。在以鼠肝為底物的ANA檢測中,抗SSA抗體常呈陰性反應,而以Hep-2細胞為底物,則ANA陽性時SSA也常呈陽性。27第27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Ro抗體陽性的臨床相關性

正常健康人干燥綜合征淋巴結病白細胞減少抗La抗體RFANASLE光過敏性皮疹血小板減少間質性肺炎ANA(-)亞急性皮膚型紅斑狼瘡抗La抗體其它風濕性疾病RA多發(fā)性肌炎系統(tǒng)性硬化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新生兒狼瘡綜合征先天性完全性心臟傳導阻滯新生兒狼瘡性皮炎Ro反應針對52kD抗原而非60kD抗原。28第28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SSB/La抗體

在原發(fā)性SS病人中,抗SSA/Ro和抗SSB/La陽性率分別為60%和40%,它們是診斷干燥綜合征的血清學標志。抗SSB抗體較抗SSA抗體診斷干燥綜合征更為特異。免疫擴散法與免疫印跡法(WesternBlot)得出的結果常常不一致。SSA和抗SSB抗體陽性可造成新生兒狼瘡及嬰兒心臟傳導阻滯等先天性心臟病??筍SA和抗SSB抗體常與血管炎、淋巴結腫大、白細胞減少、光過敏、皮損、紫癜等臨床癥狀相關。29第29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肌炎特異性自身抗體”

(Myositis-SpecificAntibody,MSA)抗合成酶抗體(20%):Jo-1抗體占所有抗合成酶抗體的80%,其它還有:抗PL-7抗體、抗PL-12抗體、抗OJ抗體等??筍RP抗體(抗信號識別顆粒抗體)(5%)與肌炎、心臟擴大、對治療的抵抗相關,5年生存率為20%抗Mi2抗體(10%):5年生存率為100%幾乎僅見于或最常見于多發(fā)性肌炎/皮肌炎(PM/DM)或PM/DM重疊綜合征。存在于35%至40%的肌炎患者中。一個人出現(xiàn)一種以上MSA的情況很少見。30第30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合成酶綜合征

臨床表現(xiàn)為:肌炎、間質性肺疾病、關節(jié)炎以及常出現(xiàn)雷諾現(xiàn)象的一組臨床表現(xiàn)的特征性;患者的手指側面常出現(xiàn)角化過度,并伴有脫屑、裂紋和色素沉著,從而形成許多骯臟的橫紋。即“技工手”。50%至70%發(fā)生間質性肺疾病(就肌炎總體而言,為10%至20%)。血清中含多有抗合成酶抗體(Jo-1抗體)。肌炎常常難以通過治療達到完全緩解。31第31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與系統(tǒng)性硬化相關的抗體抗拓撲異構酶1抗體(抗scl70抗體):存在于25%的患者;主要見于患有彌漫型硬皮病以及存在系統(tǒng)性損害(特別是肺間質變)的患者。抗著絲點抗體:存在于30%的患者中;90%的CREST綜合征患者存在該抗體;見于患有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雷諾病的患者。抗核仁抗原的抗體:見于5%的患者中,患者常常患有嚴重的彌漫型疾病。32第32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核小體抗體(antinucleosomeantibodies,AnuA)核小體是染色體的功能亞單位,是DNA與組蛋白形成的復合體,存在于細胞核中,核小體是SLE主要的自身抗原;AnuA對SLE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56.0%-64.2%和97.0%-98.8%,敏感性優(yōu)于抗dsDNA,是SLE的標記抗體之一。AnuA可出現(xiàn)于SLE疾病進程的各個時期,并且是狼瘡腎炎的標記性抗體,與SLE病情活動的生物標志物。AnuA與抗dsDNA抗體可不同時出現(xiàn),AnuA出現(xiàn)早于抗dsDNA抗體,這對SLE的早期診斷更為有利,目前我科已展開了第二代AnuA的檢測。33第33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C1q抗體

檢測方法:用C1q純抗原包被,ELISA法檢測。發(fā)病機制:補體系統(tǒng)在SLE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階段都有重要作用,而且它可能是自身抗體反應的靶點。C1q是補體C1的第一組成亞單位,在補體經典激活途徑中起重要作用。

盡管大部分SLE病人都有C1q免疫復合物沉積,但只有那些抗C1q抗體陽性的病人才有腎臟的損傷;

34第34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C1q抗體的臨床意義:

抗C1q抗體與LN的活動性相關,敏感度為44%~100%,特異性為70%~92%。與C3和C4水平、抗ds-DNA抗體、抗內皮細胞抗體和抗磷脂抗體等指標相比,抗C1q抗體具有預測價值。

抗C1q抗體檢測為監(jiān)測和預測LN的一種有效的方法。35第35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類風濕關節(jié)炎相關抗體

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Factor,RF)抗環(huán)瓜氨酸肽(Cycliccitrullinatedpeptide,CCP)抗體

抗核周因子(antiperinuclearfactor,APF)抗角蛋白抗體(antikeratinantibody,AKA)抗Ⅱ型膠原抗體及抗CB10抗體抗鈣蛋白酶抑制蛋白抗體(ACAST)抗RA33抗體36第36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類風濕因子(RF)抗原:為變性的IgGFc段通常為IgM型;滴度可隨病情變化而改變,與疾病預后相關;作為類風濕關節(jié)炎(RA)的篩選試驗有一定的價值,至少75%的患者RF(+)。美國風濕病學會(ACR)RA診斷標準:RF(+)

是7條之一。對于RA而言并不具特異性。(-)并不能除外RA,而(+)也不能因此確診。37第37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RF(+)的原因風濕性疾病RA干燥綜合征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tǒng)性硬化正常的健康人急性病毒感染寄生蟲感染慢性炎癥性疾病腫瘤其它高球蛋白血癥狀態(tài)結節(jié)病慢性肝病38第38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環(huán)瓜氨酸肽(CycliccitrullinatedpeptideCCP)抗體

抗CCP抗體所針對的靶抗原是是APF、AKA、AFA的共同抗原決定簇,是由19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瓜氨酸多肽鏈,ELISA法檢測??笴CP抗體對RA診斷的特異性高(90.4%~98%),敏感性約80%;有助于RA的早期診斷:該抗體可先于RA臨床表現(xiàn),90%以上的血清抗CCP抗體陽性的未分類的關節(jié)炎在3年內進展為RA。與RA的活動性及預后相關,濃度高往往提示預后不佳,發(fā)生關節(jié)侵蝕的危險大。是RA最好的獨立參數(shù)預測指標。39第39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中性粒細胞胞質抗體

(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y,ANCA)40第40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系統(tǒng)性血管炎的分類(ChapelHill)

大血管

Takayasu動脈炎(大動脈炎)巨細胞動脈炎(顳動脈炎)白塞氏病中血管

結節(jié)性多動脈炎

Kawasaki病小血管

韋格納肉芽腫

Churg-Strauss綜合癥顯微鏡下多血管炎過敏性紫癜冷球蛋白血癥性血管炎皮膚白細胞破碎性血管炎ANCA相關性血管炎41第41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ANCA

ANCA代表一組抗中性粒細胞胞漿特定的成分為靶抗原的抗體譜;其靶抗原成分包括:絲氨酸蛋白酶3(PR-3)、髓過氧化物酶(MPO)、殺菌/通透性增高蛋白(BPI)、絲氨酸蛋白酶、人白細胞彈性蛋白酶(HLE)、乳鐵蛋白(LF)、組織蛋白酶G(CG)、β葡萄糖醛酸酶、溶菌酶等。臨床上常用的ANCA檢測方法主要有間接免疫熒光法(IIF)和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在顯微鏡下觀察,常見到兩種結合類型C-ANCA:胞漿中細顆粒類型,主要靶抗原為PR-3;P-ANCA:核周染色。其靶抗原主要為MPO;A-ANCA或X-ANCA:前兩者的混合物,非典型ANCA。42第42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C-ANCA/PR3-ANCA絲氨酸蛋白酶3(PR3)為C-ANCA的主要靶抗原,約占C-ANCA的80%~90%。C-ANCA診斷WG的特異性大于90%,外加PR3-ANCA可超過95%。敏感性取決于疾病的活動性和病期階段,在初發(fā)不活動的WG中,陽性率只有50%,而活動性典型的WG,幾乎100%陽性。總體敏感性為60%-70%。C-ANCA滴度與病情活動一致,強烈的致病作用。常被作為WG,判斷療效、估計復發(fā)的指標。在HIV感染和阿米巴肝膿腫的患者中也可能檢測到該抗體,存在25%的假陽性。PR3-ANCA在其他原發(fā)性血管炎中也可被檢測到,如MPA、壞死性新月體型腎小球腎炎(NCGN)、PAN等。PR3-ANCA在臨床上另一重要應用價值在于該43第43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P-ANCA/MPO-ANCA主要靶抗原為:抗髓過氧化物酶(MPO),彈性蛋白酶、乳鐵蛋白及其它尚未被確認的胞質成分為抗原。主要與50%顯微鏡下多動脈炎(MPA)、壞死性新月體型腎小球腎炎(NCGN)、Churg-Strauss綜合征相關。。MPO-ANCA還可見于其它一些疾病,如PAN、抗腎小球基底膜疾病(抗GBM?。?、WG、SLE(10%~15%)、RA伴關節(jié)外損害及血管炎、藥物性狼瘡、Felty綜合征等。

MPO-ANCA與原發(fā)性血管炎相關不及PR3-ANCA與WG相關性那樣緊密。但每一個懷疑血管炎或腎小球腎炎患者,只要原因不明,就應查ANCA。體內、體外資料顯示MPO-ANCA參與血管炎相關疾病的致病機理。MPO-ANCA與病情活動相關,可用于判斷療效、估計復發(fā)和指導治療。44第44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磷脂抗體

(Anti-phospholipidAntibody,

APA)45第45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磷脂抗體(antiphospholipidantibodies,APL)

APL是一組針對各種帶負電荷磷脂的自身抗體,包括抗心磷脂抗體(anticardiolipinantibody,ACL)、狼瘡抗凝物(lupusanticoagulant,LAC)、抗磷脂酰絲氨酸、抗磷脂酰胺醇、抗磷脂酰甘油、抗磷脂酸和抗β2-糖蛋白1(β2-GP1)等。臨床上主要與抗磷脂綜合征(antiphospholipidsyndrome,APS)密切相關。目前臨床上常規(guī)檢測的為ACL、LAC和β2-GP1。抗2-GP1抗體具有LA活性,與血栓的相關性比ACL強,假陽性低,可為臨床提供更可靠的實驗診斷依據。46第46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磷脂綜合征(antiphospholipidsyndrome,APS)APS主要表現(xiàn)為反復動靜脈血栓形成、習慣性流產、血小板減少、精神神經癥狀,伴有抗心磷脂抗體或狼瘡抗凝物等持續(xù)陽性;APS已成為普通人群中獲得性高凝狀態(tài)的最常見原因;是妊娠失敗的主要原因;與15%-30%的深靜脈血栓(DVT);1/3的年齡在50歲以下的新發(fā)卒中有關;APS不僅對風濕病學科的醫(yī)生,而且也是普內科、血液科、神經科、產科和血管外科等學科的醫(yī)生和專家所面臨的重要課題。47第47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磷脂綜合征”

主要表現(xiàn)反復發(fā)作的動靜脈血栓習慣性流產IgG抗心磷脂抗體和/或狼瘡抗凝物陽性血小板減少其它表現(xiàn)網狀青斑多發(fā)性腦梗死性癡呆舞蹈癥溶血性貧血心內膜疾病48第48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自身免疫性肝病相關抗體是與自身免疫密切相關的特殊類型的肝病,其診斷和治療完全不同于一般的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

(AIH):596篇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PBC):最多見,1939篇原發(fā)性硬化性膽管炎

(PSC):我國很少見,752篇自身免疫性膽管炎(AIC):19篇重疊綜合征每種自身免疫性肝病都具有特征性自身抗體譜,自身抗體檢測對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診斷及鑒別具有重要意義。

49第49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primarybiliarycirrhosis,PBC)

女性;

膽酶升高(ALP,r-GT)為主,堿性磷酸酶(ALP)/AST>3;

IgM明顯升高,膽汁酸,血脂及膽固醇升高;

自身抗體:M2/AMA陽性(90%)、

抗Sp100抗體、gp210抗體、核孔蛋白p62抗體等肝內小膽管的非化膿性炎癥和梗阻,淤膽;肝內阻塞性膽汁性肝硬化;病理:膽管炎,肉芽腫,局灶性匯管區(qū)淋巴細胞積聚,匯管周圍膽汁淤積,肝細胞病變相對較輕;

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如SS、橋本氏甲狀腺炎等。50第50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抗線粒體抗體AMA有許多亞型,非特異性抗體

AMA-M2

陽性率96%PBC,特異性97%早期甚至肝功能正常無癥狀期即可陽性

2Primarybiliarycirrhosis.Lancet,2003,362:53-61.

5Characterizationandclinicalimpactofantinuclearantibodiesinprimarybiliarycirrhosis.AmJGastroenterol,2003,98:431-437.

6Antimitochondrialautoantibodiesinsalivaandserafrompatientswithprimarybiliarycirrhosis.JGastroenterolHepatol,2001,16:1390-1394.

7Naturalhistoryofearlyprimarybiliarycirrhosis.Lancet,1996,348:1399-1402.

胞漿顆粒型:線粒體類型51第51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其它與PBC相關自身抗體抗gp210抗體陽性率10%-41%,特異性99.5%,20-47%AMA陰性者中存在這種抗體;陽性提示患者預后不良p62抗體陽性率23%-32%,與病情進展有關;抗sp1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