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新解_第1頁
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新解_第2頁
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新解_第3頁
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新解_第4頁
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新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新解

王陽明的思想核心和出發(fā)點是“心即理”理論。早年嘗循朱子之學,雖若有得,仍嘆“物理吾心終若判而為二也”一、“存在”之“是”“心即理”一語,按其字面意義似乎為“心就等于理”、“心就是理”。熊十力說:“心即理,這里即字的意義,明示心和理是一非二。如云孔丘即孔仲尼。”陽明說到:“夫物理不外吾心。”(《全集》,第42頁)這并無“物理”即是“吾心”之意,而是指(原本的)物理與吾心的關(guān)系之緊切,二者是不可分割的。陽明又說:蓋四書、五經(jīng)不過說這心體,這心體即所謂道。(《全集》,第14頁)(程子云)心通于道,然后能辨是非。(《全集》,第59頁)子惟慮夫心之于道,不能如口之于味、目之于色之誠切也,而何慮夫甘苦妍媸之無辯也乎?(《全集》,第238頁)“心體即所謂道”似乎是說“心體就是道”,而又曰“心通于道”、“心之于道”等(此處暫可不必分辨“心”與“心體”之異)。后者顯然并非指心即是道,而是指心與道之間的真切的相通和當場(相互)構(gòu)成。這描述了一種“在事情本身之中”的狀態(tài),如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而不同于“談味論色”(《全集》,第239頁)——未真見“事情本身”,猶如胡塞爾所謂與聾子論聲音。良知是天理之昭明靈覺處,故良知即是天理。(《全集》,第72頁)從“邏輯”上說,既然“良知是天理之昭明靈覺處”,就不能說“良知即是天理”又如:身心意知物是一件……耳目口鼻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視聽言動?心欲視聽言動,無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無心則無身,無身則無心。(《全集》,第90頁)顯然,這里的“是一件”之說,并非指身等同于心,而是指二者在被對象化之前的相通相融。陽明經(jīng)?!吧怼薄靶摹辈⑻?如:“世之講學者有二:有講之以身心者,有講之以口耳者”(《全集》,第75頁);“體認于身心”(《全集》,第163頁)等等。又常單舉一“身”字:“道之不明,皆由吾輩明之于口而不明之于身?!?《全集》,179—180)“止于至善豈外求哉?惟求之吾身而已?!?《全集》,第1195頁)這里的這些“身”字,似乎本應(yīng)是“心”字。(對比:“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卻是義外也。至善是心之本體?!薄度?第2頁)之所以未加以明確“界定”,帶有這種“含糊兩可”,正是暗示了“事情本身”帶有的“兩可”:原本的“身”與“心”就是即身即心,亦身亦心的?!吧硇摹且患敝笆恰比菁{了這種原本的“兩可”胡塞爾的還原思想對于“存在”加以懸置,暗含了這樣一個前提,即“存在”只是自然意義上的存在。胡塞爾最終仍把“身體”歸于意識的意向性,就是這一思路的結(jié)果。故這一“懸置”漏掉了“存在”和原本的“身體”,漏過了意識與存在、心與身“之間”的發(fā)生領(lǐng)域。若現(xiàn)象學只停留在“純粹意識”或“先驗自我”,“身體”的原發(fā)意義就不能得到揭示。如波格勒(P?ggeler)所說,胡塞爾的“先驗自我”只是一“純?nèi)坏目础?它只有在離開書桌,以便從不同角度看一個事物,充分地描述這個事物時才需要它的“身體”。海德格爾的“存在(是)”論在一定意義上可謂正是破除了西方傳統(tǒng)哲學中的“是”執(zhí);“存在”就成了在一切對象化的“是態(tài)”(存在者)之前的境域構(gòu)成問題。人的“在世界之中存在”(In-der-Welt-sein)就是根本的存在方式,與“世界”的技藝式的“打交道”而非“理論認識”才是人與世界的最原本的關(guān)系。這一思路已經(jīng)暗含了原發(fā)意義上的“身體”的不可還原性。比如著名的使用“錘子”的例子,錘子的“錘性”只在“稱手”(zuhanden)使用中——而不是在靜態(tài)的觀察和理論的研究中——被揭示出來;思也是一項手工活(Hand-Werk),因而它與手有密切的親緣關(guān)系。……手所能具有的是一會言說、會思的本質(zhì),并能在活動中把它體現(xiàn)在手的勞作上。手的每一勞作中的每一動作都體現(xiàn)著思的要素,手執(zhí)著思的要素。手的每一動作都植根于思?!笆值拿恳粍幼鞫贾哺谒肌边@句話,不能按舊形而上學的方式來理解,海德格爾并不是說手植根于心靈(笛卡兒的我思)的思維(認識),他說的是,我們在明確地和反思性地理解和意識到之前,就總是已經(jīng)通過我們的手,而與存在者的存在有了前存在論的關(guān)聯(lián)。這樣,手的動作就決不只是“經(jīng)驗”或“經(jīng)驗材料”,決不只是偶然的、個別的現(xiàn)成存在。它是具有根本的發(fā)生意義的境域式的構(gòu)成方式,“身體”也就具有不可還原的原發(fā)意義。我們的手能夠做各種動作,拿東西,采花摘果,做木工活,這總是以浸泡于生存境域之中的存在領(lǐng)會為基礎(chǔ)的,也說明我們總是已經(jīng)有了對于存在的前對象化的領(lǐng)會。先于反思和一切理論研究,我們通過手和身體總是已經(jīng)與存在者的存在冥會暗通。這既是思想,又是存在,乃即思即在,即在即思。帕克思認為,盡管海德格爾的“思想是一手工活”和“手之思”的思想是他后期著作的論題,但在《存在與時間》中已經(jīng)以不明顯的方式貫穿著這些思想:比如描述我們在日常中“稱手地(zuhanden)”與事物打交道。帕克思把莊子的思想與海德格爾作了對比。入道之人并不是在孤立于世界的沉思中生活的,他們往往都是些手藝人,他們首先是用手來工作的。在道家的許多故事中包含著這樣的思想,如果一個人斷開論證性的思維,而從身體的智慧作出回應(yīng),那么手就會做出它本身的思。梅洛-龐蒂在胡塞爾后期的發(fā)生現(xiàn)象學和海德格爾思想的基礎(chǔ)上,對于“身體”的原發(fā)意義作了更為充分的進一步肯定。原發(fā)意義上的“身體”(Leib)決不同于“事實”性的“軀體”(K?rper),它是根本的知覺場、意義發(fā)生場和“活生生的意義的紐結(jié)”二、“心即理”之內(nèi)在解讀這樣的“身-心”方能與“行”貫通。陽明曰:“良知亦只是這口說,這身行。”(《全集》,第101頁)良知,心也。(“良知者,心之本體”?!度?第61頁)此心不等于觀念理性思維,不是孤立的“內(nèi)心”,乃身心一體、亦心亦身之“心”,故“良知……是身行”才是可能的。此“是”同樣不是抽象的同一,而是指示出“(心)知”與“(身)行”同處于一氣連通的(生活構(gòu)成)境域之中;“知”天然有著“行”的勢態(tài),“行”天然有著“知”的勢態(tài),二者從邏輯上就是不可分割、相互構(gòu)成的。若只“知”觀念對象,必是漏過了“行”的原本意義,非知行本體。陽明又說:“若徒拘泥于古,不得于心,而冥行焉,是乃非禮之禮,行不著而習不察者矣?!?《全集》,第202頁)這里對于“不得于心”的批評,自然出自“心即理”之說。未識“心即理”,從而“不得于心”,則“行”為“冥行”,即無真切的領(lǐng)會、體察;此非原本的“行”,亦非“知行本體”。而親“身”在行“之中”,有著切己的領(lǐng)會體察,這樣的“知”就是化入本己生命的,即“實有諸己”也。這種“行”有著不可被化約的原發(fā)意義,決不只是“經(jīng)驗”行為。這種原發(fā)意義是境域之中自身顯發(fā)出來的,不是人為賦予的。王陽明思想的總體特征是:一種對于終極實在(心、理、良知等等)的非對象化和生活境域化的思想方式。陽明提出的“心即理”之說,解決了二程和朱子思想的內(nèi)在矛盾?!暗馈迸c生活日用、形而上與形而下的貫通,在二程和朱子思想中已有諸多表現(xiàn),但終因其未能擺脫思想史上普遍存在的現(xiàn)成化傾向,而無法最終充分實現(xiàn)這種貫通。陽明思想基本上破除了這種現(xiàn)成化傾向,從而使“道”真正融入生活之中,形而上與形而下得以充分地貫通。陽明思想中的“心”往往意味著在生活“之中”的“投入”體驗?!靶募蠢怼敝f的內(nèi)在含義是,讓“理”置于直接可領(lǐng)會的生活境域之中。此“理”是生活境域中的“活理”,不再是脫離構(gòu)成域的概念本質(zhì)。生活中的活理自然是“知行合一”的。陽明思想中的“心”并非現(xiàn)成、孤立之心,并非孤懸的自性自體;它與原本的生活境域相通相融,與天地萬物處于相感相構(gòu)之中?!袄怼币膊皇恰笆率挛镂铩鄙系摹岸ɡ怼?而是生活境域中顯發(fā)出來的“活理”,自然為吾心所能直接領(lǐng)會、體驗,故曰“心即理”。吾心的直接領(lǐng)會、體驗即原本的“知”;而生活境域自然是“行”(“不離日用常行內(nèi),直造先天未畫前”?!度?第791頁)著的。這樣,“心即理”之說就內(nèi)在地導向“知行合一”;而知行合一之說則進一步消解了在某些情境下對“心即理”說的錯誤解釋傾向:把“心”內(nèi)在化、理論思維化、邏輯主體化,把“理”定理化、理論化、(對象)知識化。若“心”僅為“內(nèi)在”,或為“思維”,則首先無法解決吾之“內(nèi)心”如何與“外在”世界相通,即陽明所謂“物理吾心終若判而為二”的問題。其次,若“心”僅是“思維”,則人首先就是一個思維者,那么人與世界的關(guān)系就只是“主體”對于“客體”的理論認識的關(guān)系。這就完全未看到人首先在“行”之中與世界(和他人)的一體無間的親緣關(guān)系,以及在生活日用常行中“心”與“理”之間的原本的交融。但這種原本的交融,這種吾心已然“見”其理的狀態(tài),決不能被現(xiàn)成化,并非已有某種現(xiàn)成的“知識”,也不能一勞永逸地占有它。“人亦孰無理義之心乎?然而不得其養(yǎng)者多矣”;則“雖有理義之萌[發(fā)],其所滋[生]也亦罕矣。”(《全集》,第265,264頁)這就必有“心-理”與“知-行”之間的解釋學循環(huán):必學以存其心。學以存其心者,何求哉?求諸其心而已矣。求之其心何為哉?謹守其心而已矣。博學也,審問也,明辨也,篤行也,皆謹守其心之功也。(《全集》,第263頁)如吾心已有現(xiàn)成的“知識”,則“學以存其心”就是不必要的。若吾心無任何“知”,則不可能以“求諸其心”、“謹守其心”而致其學。正因吾心總是已有所“知”,而此心此知又只是有待進一步構(gòu)成的發(fā)生可能而已,“求諸其心”與“學存其心”之間的解釋學循環(huán)才是可能的和必要的?!扒笾T其心”也決不是“反思”一個“內(nèi)心”,而只能在“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之中進行。而“學”、“問”、“思”、“辨”皆“行”也,“非謂學、問、思、辨之后而始措之于行也”(《全集》,第46頁)。故“心”與“行”乃處于動態(tài)的發(fā)生(相互)構(gòu)成之中。故陽明曰:“端莊靜一亦所以窮理,而學問思辯亦所以養(yǎng)心,非謂養(yǎng)心之時無有所謂理,而窮理之時無有所謂心也。此古人之學所以知行并進而收合一之功,后世之學所以分知行為先后,而不免于支離之病者也?!?《全集》,第277頁)“謹守其心者,無聲之中而常若聞焉,無形之中而常若睹焉。故傾耳而聽之,唯恐其或繆也;注目而視之,唯恐其或逸也?!?《全集》,第263—264頁)“聞”也,“睹”也,實“見”事情本身之謂也;謂之“若”者,所見非現(xiàn)成對象之物也。其所見亦不能被現(xiàn)成固定地把捉住。所謂“謹守其心”,決不是把守住某種固定的現(xiàn)成物;不是“直觀”或“反思”一個“對象”,也不是以理性思維、主體意識控制著一舉一動。——正因“謹守其心”是在“行”之中的,所有這些可能的解釋傾向都可以被消除?!胺此肌敝摹⒖刂浦慌e一動的理性思維、主體意識與“行”不能貫通,真正在運“行”之中的“心”乃“無心”之心。吾心在日用常“行”的投入“之中”,自然就是“無心”之心(《全集》,第775,124頁)、“渾成”之心(《全集》,第785頁)、“渾沌”(《全集》,第790頁)之心。這樣的“心”方是與“行”貫通的,與“行”交融為一的。原本的心知不可能如某種公式定理似的一次性地被把握住,其后或有的“復習”也只是無發(fā)生力的死板重復。這就需要“常常行”以“守之”(《全集》,第121頁),故此“行”必須“重復”。日用?!靶小弊匀皇恰皯?zhàn)勝而不復”(《全集》,第534頁;語出《孫子兵法·虛實第六》)的,也就是每次出現(xiàn)都是獨特的;同時又總是在“重復”的。惟其“不復”,故從中產(chǎn)生的原本的“知”不可能是抽象普遍的“定理”。不復而又重復,此“重復”就有著原本的發(fā)生力:“惟夫知新必由于溫故,而溫故乃所以知新,則亦可以驗知行之非兩節(jié)矣。”(《全集》,第51頁)在“常常行”的重復“之中”,新知自出;而新知從“故”中發(fā)生出來,只有在“知-行”一氣流通的一個境域中才是可能的。否則即如朱子所說的“記問之學”,知得一件就只是一件;這是“死殺”之知,與生活境域不相通。“溫故而知新”之知,“常常行”之中的知,則是得心應(yīng)手,心領(lǐng)神會之“心”知。對于生活境域中的“活理”的“知”,自然就是在“行”之中的,自然是導向“行”、在知-行的循環(huán)過程之中的。故陽明曰:“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門知行合一之教。”(《全集》,第43頁)三、“知”與“行”《傳習錄》(上)記載了陽明關(guān)于“知行合一”的首次較為系統(tǒng)的論述;陽明首先提出了“知行本體”之說:愛曰:“如今人盡有知得父當孝、兄當?shù)苷?卻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與行分明是兩件?!毕壬?“此已被私欲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賢教人知行,正是要復那本體,不是著你只恁的便罷。故大學指個真知行與人看,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后又立個心去好?!ト私倘?必要是如此,方可謂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卻是何等緊切著實的工夫!(《全集》,第3—4頁)對于“知行合一”之說,大概首先會提出的疑問就是,事實上多有知與行不合一者;知得父“應(yīng)當”孝、兄“應(yīng)當”弟,而“事實”上卻不能孝、不能弟。如果我們只是對“社會現(xiàn)實”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個“事實”,的確,從事實中“推”不出應(yīng)當。按照近現(xiàn)代哲學的某些觀念,“是”與“應(yīng)當”、“事實”與“價值”是分裂的,從“是”永遠推不出“應(yīng)當”。即使康德哲學亦暗含了這一思路;現(xiàn)象與本體二分,道德本體只能停留在抽象的“應(yīng)當”層面上,而無向“行”過渡的能力。陽明的思路不是去推導出如何由“是”達到“應(yīng)當”,不是進行某種“理論思辨”,而是揭示出人與世界之中的原本的現(xiàn)象,這就是“知行本體”;此種“活”的現(xiàn)象往往是離我們最為切近、卻又是最不容易被“看”到的。這里的“本體”,不是當代哲學語境中的“本體”(無論是noumenon還是substance),而是指原本的狀態(tài)。那種“知”而不行者,已非知與行的原本的狀態(tài),“已被私欲隔斷”,它是打斷了一個原發(fā)的過程以后的結(jié)果。在其原本處則“未有知而不行者”。真知行就如《大學》所說的“如好好色,如惡惡臭”般地誠切、自然、自發(fā)而當場構(gòu)成?!爸灰娔呛蒙珪r已自好了”,喻此“知-行”處于一氣流通、交融互構(gòu)的一個境域之中,“緊切著實”,無需乎有意地“立個心”把知“運用”于行?!傲€心”時,已是打斷了原發(fā)的實際生活本身的流行大用,未能充分顯發(fā)出生活“之中”的原本意義。關(guān)于知行關(guān)系,陽明又說: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只為后世學者分作兩截用功,失卻知行本體,固有合一并進之說。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全集》,第42頁)“真知即所以為行”意為“真知”自然而然地牽帶掛連著“行”,天然地以“行”為非目的性的目的。這樣才能顯發(fā)出生活中的“行”和“行”著的生活本身的意義。孤立地看“未有知而不行者”、“真知即所以為行”、“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等語,有可能讓人以為“知-行”過程是由知到行的單向進程。而陽明同時指出:“不行不足謂之知”,“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笨梢姟爸庇质窃凇靶小敝邪l(fā)生出來的,知與行處于相生互構(gòu)之中;“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全集》,第4頁)可見,“未有知而不行者”之“知”,“真知即所以為行”之“真知”,已經(jīng)就在“行”之中了;并無一個與“行”隔斷的“知”的階段。“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全集》,第4頁)“行”總已有“知”的引導,“知是行的主意”。但這種“引導”不是外在的“指揮”,“知”本身就是在“行”之中的,由“行”所構(gòu)成的,即“行是知的工夫?!痹陉柮鞯摹洞痤櫀|橋書》中提到,顧東橋針對陽明“知行并進,不宜分別前后”之說提出疑問:“工夫次第不能無先后之差,如知食乃食,知湯乃飲,知衣乃衣,知路乃行,未有不見是物,先有是事。”(《全集》,第41頁)陽明答道: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惡必待入口而后知,豈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惡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歧之險夷必待身親履歷而后知,豈有不待身親履歷而已先知路歧之險夷者邪?(《全集》,第42頁)顧東橋認為,在“食”之前需“知”食,在“行”之前需“知”路,否則就是“不見是物,先有是事”。人們往往是在“理論思考”中陷入這樣一種思路:似乎在“食”之前有一個“認識”食的階段,在“行”之前有一個“認識”路的階段,然后把這種認識“付諸”行。按這種思路,推到極致,則柏拉圖的理型(Form,idea)論與“認知即回憶”說幾不可免。在“實際生活”之中,不可能有如顧東橋所認為的在“行路”之前的一個孤立的“知路”階段;對于路的真切之“知”在于“身親履歷”之中?!吧碛H履歷”中的直接領(lǐng)會之“知”不可被化約為對于“路”的對象性、概念性、科學性之“知”。在這個意義上,朱子的“知先行后”之說也不完全恰當。陽明批評顧東橋本人才是“不見事物,而先有是事者”;這里的“見”已與顧東橋所說的“見”含義有所不同,后者近于對象性的知覺和理論性的知性認識,而陽明所說的“見”乃是與“所見”渾然一體的切身之領(lǐng)會、理解。陽明此處所說“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與“一念發(fā)動處即是行”(《全集》,第96頁)之說一樣,很可能被批評為“銷行以歸知”。就前一句而言,首先必須與“路歧之險夷必待身親履歷而后知”相參,這才能說明知與行是交融互滲、相生相構(gòu)、“合一并進”的。這句話本身也頗有意味。此“心”此“意”乃初念、本然之念也,尚處于原發(fā)的流行之中,尚未被種種計較、權(quán)衡所中斷。此處無論善念、惡念,皆即知即行,即行即知;或可說此念尚無善惡可言,尚無“善”與“惡”的分化。此念與“行”之間是一氣連通,本無間隔的。小龍女初下終南山,見著饅頭即把來吃,并未把持著此心有意不拿。人們把知與行分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