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知縣丁積_第1頁
新會知縣丁積_第2頁
新會知縣丁積_第3頁
新會知縣丁積_第4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新會知縣丁積

丁吉,明代中期江西寧都人。明成化十四年(1477)戊戌科進士。他與后來成為宰相的梁儲同科。明憲宗成化十四年(1478年,即丁積中試后第二年),授新會(今廣東新會)知縣,在職僅6年。他為政以教化為本,強調(diào)通過教化去轉(zhuǎn)變社會風(fēng)氣,一切以勤政愛民為原則,因而深得吏民敬重,成為一位以教化出名的縣官。其時新會為“廣藩巨邑,素號難治”。丁積聽說有大儒陳白沙,非常高興,認為到新會任職,可以得到稱意的老師了,所以,明知新會不好治,也欣然赴任。丁積來到新會后,下車伊始,即赴白沙村,師于白沙先生。來時不坐轎,不鳴鑼開道,便衣簡從,誠懇謙遜,向陳白沙請教治理新會之道。初交如故。此后,丁積一直和陳白沙過往甚密。游圭峰,飲重陽,唱菊花,相聚白沙社,在一起時,極為快樂。陳白沙作詩記錄:“暫隨明府醉,斷送菊花殘。極浦明秋日,臨流弄晚竿”。遇上佳節(jié)喜慶,陳白沙去函約丁積相聚,“如何丁明府,不肯共重陽?”(陳白沙:《九日寄丁明府》)“社會賦詩不就,公當(dāng)酬我杯盤。小酌倘尋舊雨,東籬還對長官?!?陳白沙:《邀丁縣主賞菊》)新會地廣人眾,是廣東著名的難治大縣。當(dāng)時,宮中有一受寵太監(jiān)梁芳,系新會人,他的弟弟梁長依恃梁芳的權(quán)勢橫行鄉(xiāng)里,不但高利盤剝,而且強索過倍,百姓忍無可忍,要求到縣衙評理。丁積對此早有了解,便支持百姓狀告梁長,并沒收他非法所立的債券,予以當(dāng)眾燒毀。從此,其他惡霸、奸猾之徒也只好忍氣吞聲,加以收斂。丁積又了解到,百姓為賦外增加的“輸官供役”、“月供錢”所苦,據(jù)累計,即使單丁小戶每年也得繳付五六千錢。因為負擔(dān)過重,有的被逼得賣兒賣女。丁積當(dāng)即宣布廢除“月供錢”,而將雇役的實際所需按丁平均攤派,按章繳錢代役或自去服役后即可在家安心耕種,不必再行繳納“月供錢”。陳白沙得知此項善政,曾作賦《樂歲》稱頌,其中有兩句云:“元夕將來拍鼓嘩,茅檐燈火醉家家。長官愿似丁明府,甲首終年不到衙?!本渲小凹资住敝傅氖?明代規(guī)定,百戶設(shè)一里長,十戶設(shè)一甲首,負責(zé)支應(yīng)、催辦賦役,有類于后世的保、甲長?!凹资捉K年不到衙”,是指戶主不用到縣衙交納超出規(guī)定的田賦錢糧,也不用到縣里服勞役,民自喜悅。減免百姓苛捐者,丁明府也。丁明府即丁積。在陳白沙的指點下,丁積治縣有方。丁積十分重視教化,發(fā)展教育。他將洪武后的有關(guān)禮儀典章制度收集起來,與古代的《周禮》等匯編成冊,印成書本。每鄉(xiāng)選擇德高望重的“三老”主持,每月初,將百姓聚集起來,加以講解,對品行優(yōu)良者還加以表彰。而對游手好閑的良家子弟,則召集至縣衙的廡下,親自為他們講課,并責(zé)成他們每日背誦《小學(xué)》:“使日誦小學(xué)書,親為講解,冀變化其氣習(xí)”。每年的春秋兩祭,他必定親自主持,犧牲祭品務(wù)求精潔,祭祀場面亦要求莊嚴肅穆。對那些強搶硬占的豪紳,他則用法紀對付。丁積為庶民雪冤案而得罪上司,上司發(fā)怒,欲坐其于監(jiān)。庶民擔(dān)心,想方設(shè)法為他解釋。他親書示于民曰:“君子但求無愧于心而已……”。言下之意,自己是清白的,怕什么。所以陳白沙贊揚他:“坐來白日心能靜,看到浮云世亦輕?!?陳白沙:《游心樓,為丁縣令作》)其時新會有信巫信鬼的陋俗,他到任后,毀淫祠、禁妖巫,對節(jié)烈義士則極力表彰宣傳。吳村有烈婦莊氏,象山則有烈女蕭氏,他們的墓地?zé)o人照顧。丁積于是將廢廟的田產(chǎn)60余畝劃歸烈婦名下,作為祭奠費用的來源,命當(dāng)?shù)厝苏展芫S持。丁積在新會推行禮治,得到兩廣總督朱瑛的贊賞。朱瑛看過陳白沙送上的《禮式》后說:“此治一邑之方,亦合乎治兩廣之策也。”陳白沙有《游心樓,為丁縣令作》詩云:“城外青山樓外城,城頭山勢與樓平。坐來白日心能靜,看到浮云世亦輕。高閣只宜封斷簡,半年方許讀《西銘》。乾坤一點龍門意,分付當(dāng)年尹彥誠?!边@游心樓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三月,為丁積所建。丁積來新會任職三年,廣有政績,為民所愛。他在縣衙之北建座小樓,作為游憩之所。他的老師陳白沙就命之為游心樓。坐在樓內(nèi),似是與縹緲而來的白云相廝守。樓的北面是巍巍的圭峰山,旭日照于窗前,嵐飛翠滴,煙云景象,故“我欲游心游太虛”。陳白沙這首詩意在寄語他的學(xué)生,權(quán)勢錢財如過眼煙云,只有為民辦事才能心安理得。丁積按老師所囑,教民淳化,以禮立身。每年都擇年高有德者一人為都老,四鄉(xiāng)推擇年德愈盛者為鄉(xiāng)點。依靠這批德高望重者,行禮儀之道。陳白沙在《戲贈都老》詩中云:“被命為都老,傾心向縣侯……莫倚無言化,須君九借籌”。丁積提倡儉樸,反對奢華。規(guī)定婚禮以田產(chǎn)之厚薄為一二等,不準“超前”消費,浪費錢財。知縣大人公余在小筑上游心,消散疲勞。也在樓上游鄉(xiāng)親父老的心,書禮習(xí)民。這是有識之舉——用現(xiàn)代人的話來說,就是注重思想教育,先修身,后立民。陳白沙有《立春日呈丁縣尹》詩云:“浮生五十五回逢,青帝來朝駕自東。草色向江先自綠,桃花臨路為誰紅?高堂滿獻曾孫酒,小邑初移令尹風(fēng)。身著斑衣啼又笑,老萊真?zhèn)€是兒童?!边@首詩作于成化十八年(1482),是丁積知新會的第四年。那時,丁積的德風(fēng),已為縣民所稱贊,他的治邑之策也初見成效。陳白沙看到這情景,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高興,他著意選擇了立春這個節(jié)令,給丁積呈上《立春日呈丁縣尹》詩。陳白沙為什么不在立夏、立秋、立冬或者新年、元旦呈詩,卻選擇立春日呢?因為立春是春天之始,丁積之治,雖有政績,也僅像立春時節(jié),處于開始階段。既然是立春日呈詩,詩的意境,自然要扣緊春之始的情景,來比喻丁積的初具政績,所以他說道:“世事無定,人生短促,而我卻欣逢到55歲。今天春之神又從東方駕臨大地,長在江邊的草兒首先自行綠了,路旁的桃花也紅艷艷了。我家里也顯得很快樂,曾孫們一味向老母親敬酒,我也穿著彩衣跳跳蹦蹦又啼又笑來取悅老母。為什么今年的花草格外秀茂、老百姓格外歡喜呢?因為丁知縣的風(fēng)徽初步移到敝邑,見到這情景,連我這個老萊子的老人也真的要返老還童啊!”到了元宵,陳白沙又寫了一首詩,其中有“一曲升平人盡樂,老夫林下更何求”句,可見,陳白沙先生是位“棲居江門,心懷天下”的學(xué)者。他襟懷坦蕩,于世無求,只渴望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看到好的,他就謳歌?!读⒋喝粘识≈h尹》,就是出自這樣的感情。成化二十二年(1486),新會大旱,節(jié)令已過春末,各種作物的種子還無法入土。陳白沙在《苦熱》一詩中寫道:“尋常衣汗?jié)袂嗪?爭奈連朝溽暑何。四象陰陽分老少,一年天地幾中和。水枯瓦沼蛙將徙,日炙山枝鳥不歌。一事傷廉非得已,竹林冰簟受風(fēng)多?!睙岬脹]有辦法了,也不管有傷風(fēng)雅,只好拿張涼席在竹林下睡覺了,那里涼快些。為解決旱的問題,古人想到的辦法是祈雨。身為知縣的丁積,就拜托德高望重的陳白沙,為他代作了《禱雨祭五方土神文》、《禱雨告各神文》。文中云:“六月不雨,田畝將槁……神有宥過,某敢辭死。愿沛甘澤,以綏赤子”。祈雨壇就設(shè)在圭峰上。陳白沙作《禱雨,呈縣主丁彥誠》詩云:“峰頂為壇五土升,皇穹端合享精誠。雨聲先到玉臺寺,云氣初蒸綠護屏……”丁積在圭峰祈雨,誠心感人。陳白沙在《丁知縣行狀》中有較為詳盡的敘述:時當(dāng)酷暑,山氣郁蒸??h令晨夕齋沐,伏壇祈拜。過了7天,不見雨點。日夜辛苦的縣令,身體虛弱,左右人員勸他“軀命所關(guān),可以少止”。他答得很誠懇:“民得雨,吾病何患憾!”到了第八天,暑氣如熾,縣令跪在干裂的土地上,汗?jié)褚律?。忽然大風(fēng)刮起,卷起香爐之火,燒著他的衣服,仍是不動。突然雨迸發(fā)而降,左右張傘,欲為他遮雨。丁積命撤去,不管衣裳濕透。大雨下到第二天才止。丁積禱雨11天,雨足才回衙。丁積從此病倒。病日重,他仍日夜操勞民事公務(wù),直至病卒。陳白沙協(xié)助丁積祈雨,是因為他同情百姓。在《記旱用前韻》一詩中云:“簫管聲停剌吏衙,豐可惜這位得民呵護的丁縣令,壽命不永,成化二十二年(1486)五月廿六日,丁積卒于任內(nèi)。死時年僅四十一歲。得知丁積的死訊之日,“耕者吊于野,行者吊于途。”丁積死后12年,邑人立廟于白沙村,祀之。丁積死后,新會吏民相與吊哭,以致道路堵塞。后,百姓自發(fā)立祠祀他。陳白沙親撰挽辭:“有廟旌遺愛,無錢返故鄉(xiāng)”;又曰:“當(dāng)日疲癃均乳哺,于念畎廟盡羹墻?!睔w德里有一老太婆深夜痛哭,哭聲甚哀,有人問她為什么哭得如此傷心,她說:“明年應(yīng)該我家充當(dāng)‘甲首’,如今丁縣令這樣的父母官死了,無人為民作主,我們偷生在世上還有什么意思呢?”丁積勞累而死,陳白沙極為傷心。白天見其人,夜里見其魂。“與君生死別,三四歲星周。夢語分明記,相悲各點頭?!?《夢丁彥誠》)春秋禮祭亡人,對陳白沙也是個安慰。他在《丁長官秋祭,示里人》詩中云:“一祠已表桐鄉(xiāng)愛,列傳還須國史成”。對死者的祭悼,是對生者的寄望,“后來繼令者,亦有感于斯乎!”丁積在官時,兩幼子均夭折,葬新會黃云山,百姓自動為他們置祭祀田,以便使墓不致廢棄。當(dāng)?shù)厝它S孚有詩贊云:“黃云山下匝黃云,云里鷓鴣啼小墳。莫道哥哥歸不得,令公俎豆有余熏?!标惏咨程依顫M門,但以一縣之長拜他為師的,僅丁積一人而已。丁積為人謙遜有加,禮崇信篤,尊賢樂善,陳白沙對這位弟子十分敬重,他不但把丁積看成是得意門生,而且引為知已,彼此成了忘年之交,并且一力支持丁積治邑。丁積剛到新會時制訂的以移風(fēng)易俗為宗旨的《禮式》,就是與陳白沙斟酌、研究制訂出來的。成化十八年(1482)春,天大旱,丁積登上圭峰絕頂筑壇求雨,陳白沙便替他作了兩篇禱雨文,下雨后,又替他作了《謝雨文》。生活上,彼此也無拘無束,時而聯(lián)袂暢游圭峰,時而并肩訪古崖門,或?qū)瀑x詩,或共賞菊梅。有一年重陽節(jié),他約丁積一起登高,丁積因公事纏身,未能赴約,他忐忑不安,寫詩寄給丁積,問他“如何丁明府,不肯共重陽?”過了5天,丁積攜酒來白沙里補會,他又喜不自勝,認為“江門賦補會,勝話無窮年”,并一連寫了3首五言律詩。丁積在新會當(dāng)了6年知縣,政績卓著,陳白沙對他備加激賞。丁積不幸卒于任內(nèi),陳白沙十分悲痛。他親自著文奠祭,還代容為丁積寫了行狀?!皦粽Z分明記,相悲各點頭。”丁積死了三四年,他還常常夢見和丁積相敘。12年后,新會人為丁積立祠,他又為丁知縣廟作記。在《丁知縣廟記》里,他對丁積的為人、為政,不但倍加推崇,追思之情也流于字里行間。陳白沙給丁積寫了20多首詩,《丁長官祠秋祭示里人》是最后一首。詩云:“蒼涼月色皎秋晴,海闊天高思已冥。當(dāng)日疲癃均乳哺,于今畎畝盡墻羹。一祠已表桐鄉(xiāng)愛,列傳還須國史成。霜耀星華朱鳥上,水涵山骨鐵橋清。”全詩對丁積寄予無限的哀思和景仰。詩里“墻羹”和“桐鄉(xiāng)”是兩個典故,前者是堯舜的故事。舜居畎畝(田間)之中,而游于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