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課件_第1頁
人生的境界課件_第2頁
人生的境界課件_第3頁
人生的境界課件_第4頁
人生的境界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砌墻我在掙錢呢在砌磚我在建造一座漂亮的大樓十年后十年后砌墻我在掙錢呢在砌磚我在建造一座十年后十年后1人生的境界馮友蘭人生的境界馮友蘭2境界釋義

境界原指疆界、景象。

晉唐以后,譯佛經(jīng)者卻賦予它一種特定的含義。佛教有所謂“六境”之說,是指基于“六根”之官能與六塵之接觸,然后由六識所產(chǎn)生的一種意識活動的狀態(tài)。在佛學中,所謂“境界”,主要指意識活動中之主觀感受。由此引申出的某方面的造詣的深淺稱為境界的高低。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境界是指人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yǎng),即修為,人生感悟。境界釋義境界原指疆界、景象。3境界釋義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境界釋義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4境界釋義空山無人,水流花開境界釋義空山無人,水流花開5境界釋義萬古長空,一朝風月境界釋義萬古長空,一朝風月6課文解讀第一部分(1段):

提出“哲學的任務是什么”的問題,并簡要作答,哲學的任務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思考與練習一·1課文解讀第一部分(1段):思考與練習一·17課文解讀第二部分(2~7段):闡述人生四種不同的境界

第一層(2段):概述由于每個人的覺解程度不同而形成從低到高四個不同等級的人生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劃分的依據(jù)是人對所做事情的覺解程度。

思考與練習一·2課文解讀第二部分(2~7段):闡述人生四種不同的境界思考與練8課文解讀第二部分(2~7段):闡述人生四種不同的境界

第二層(3~6段):分別闡述什么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覺解的程度做事的動機做事的意義自然境界最低蒙昧的沒有或很少有意義功利境界較低利己的有功利的意義道德境界較高為了社會的利益有道德的意義天地境界最高為了全宇宙的利益有超道德的價值和意義課文解讀第二部分(2~7段):闡述人生四種不同的境界覺解的程9課文解讀自然境界:最低的人生境界,這種人沒有覺解或不甚覺解,不知道或者不大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有什么意義。自然境界中的人渾渾噩噩地混日子,以近乎本能的狀態(tài)行動著。思考與練習二·1(P113)課文解讀自然境界:思考與練習二·1(P113)10課文解讀功利境界:

第二等級,覺解程度較低,一切都從自己的利益出發(fā)。他們會自覺地選擇活動,選擇的原因就是看這些活動對自己是否有利。即使他們做一些有利于他人的事,其最初的目的也是利己的。思考與練習二·1(P113)課文解讀功利境界:思考與練習二·1(P113)11課文解讀道德境界:

覺解程度較高。這種人心目中有社會整體,自覺地為社會利益做事。他們選擇活動的目的不是利己的,而是社會的需要,由于社會需要與個人利益并不總是一致的,有時甚至會是對立的。在對立時,他們的取向是為社會需要犧牲個人利益,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是賢人。思考與練習二·1(P113)課文解讀道德境界:思考與練習二·1(P113)12課文解讀天地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覺解程度最高,也叫哲學境界。這種人心目中有宇宙這個更大的整體,覺解到宇宙的利益,自覺地為宇宙的利益做事,這樣,他就與宇宙同一,具有超道德價值,謂之圣人,達到了人作為人的最高成就。思考與練習二·1(P113)課文解讀天地境界:思考與練習二·1(P113)13課文解讀第二部分(2~7段):闡述人生四種不同的境界

第三層(7段):綜合評價人的四種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現(xiàn)在就是的人,是自然的產(chǎn)物。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應該成為的人,是精神的創(chuàng)造。

課文解讀第二部分(2~7段):闡述人生四種不同的境界14放羊娃的人生你放羊為的是什么?賣錢賣了錢干什么?娶媳婦娶了媳婦呢有了孩子呢?生孩子放羊放羊娃的人生你放羊為的是什么?賣錢賣了錢干什么?娶媳婦娶了媳15中國留學生在日本一個中國留學生在日本撿到一些錢物,交到警察局,并按要求做了登記。過了幾天,失主登門,表示謝意后,拿出一些錢給這個留學生。留學生想,拾金不昧怎么能收錢呢?堅決不肯。最后,失主告訴他,如果你不收這錢,自己就無法從警察局里領出失物,按規(guī)定,失主必須拿出部分丟失財物作為報酬。

大家想一想,日本人為什么要這么做?日本人這么做有沒有道理?中國留學生在日本一個中國留學生在日本撿到一些錢物,交到警察局16中國留學生在日本歸還財物是行義,收取報酬是謀利。日本人認為義與利并不矛盾,既有對立的一面,也有統(tǒng)一的一面。一個行義之人,理應得到一定的利,只有這樣,大家才能爭著去行義。中國留學生在日本歸還財物是行義,收取報酬是謀利。17諸葛亮諸葛亮晚年上書后主劉禪說,自己家有桑樹800棵,薄田15頃,供給一家人生活,余再無積蓄。諸葛亮治蜀27年,而武侯祠香火不斷1500余年。諸葛亮諸葛亮晚年上書后主劉禪說,自己家有桑樹800棵18周恩來“大無”:

一是死不留灰;

二是生而無后;

三是官而不顯;

四是黨而不私;

五是勞而不怨;

六是去不留言。

“大有”:

大智、大勇、大才、大貌、大愛、大德周恩來“大無”:19課文解讀

第三部分(8~12段):中國哲學既入世又出世的特點,它對未來的哲學可能有所貢獻。

第一層(8~11段):在明確什么是人生境界的前提下,進一步明確哲學的任務,闡述實現(xiàn)哲學任務的方法,回答哲學任務的問題,指出哲學的任務是幫助人們達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別是達到天地境界。課文解讀第三部分(8~12段):中國哲學既入世又出世20課文解讀

第三部分(8~12段):中國哲學既入世又出世的特點,它對未來的哲學可能有所貢獻。第二層(12段):中外哲學家對于如何到達天地境界的不同闡述以及由此引出中國哲學的特點和對中國哲學發(fā)展的展望。課文解讀第三部分(8~12段):中國哲學既入世又出世21馮友蘭

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唐河人。著名哲學家、教育家。1915年入北京大學文科中國哲學門,1919年赴美留學,獲哲學博士學位。馮友蘭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唐22馮友蘭回國后任中州大學、中山大學、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哲學教授??箲?zhàn)期間,任西南聯(lián)合大學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47年任清華大學校務會議主席。

曾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印度德里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文學博士。1952年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第二至四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第六、七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馮友蘭回國后任中州大學、中山大學、燕京大學、清華大學23馮友蘭

30年代初出版兩卷本《中國哲學史》,把中國哲學史分為“子學時代”和“經(jīng)學時代”,肯定了傳統(tǒng)儒家的價值。40年代寫《新理學》《新事論》《新世訓》《新原人》《新知言》,以程朱理學結(jié)合新實在論,構(gòu)建其“新理學”體系。

新中國成立后著有《中國哲學史新編》等,編著編為《三松堂全集》。馮友蘭30年代初出版兩卷本《中國哲學史》,把中國哲學24馮友蘭學術著作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

《中國哲學史新編》已成為20世紀中國學術的經(jīng)典,對中國現(xiàn)當代學界乃至國外學界影響深遠,被譽為“現(xiàn)代新儒家”。馮友蘭學術著作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25思考與練習二

2.作者認為哲學的任務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也就是幫助人達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哲學要使人覺解道德原理,從而達到道德境界。哲學要使人了解宇宙,從而達到天地境界。思考與練習二2.作者認為哲學的任務是“提高人的精神境26思考與練習三

1.功利境界的人單有利己的動機,他不想行為的社會效果,可能是有害于他人,不道德;也可能是和利于他人,說明他并非不道德。這里所說的利己的動機,跟損人利己還是有區(qū)別的。2.作者所說的“宇宙”是包括地球在內(nèi)的一切天體的無限空間?!坝钪娴睦妗?,包括社會利益而又不限于社會利益,是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思考與練習三1.功利境界的人單有利己的動機,他不想行27思考與練習三

3.“是人現(xiàn)在就是的人”,意思就是沒有受過教育就如此的人;“是人應該成為的人”,意思就是應該把成為賢人、圣人作為自我修養(yǎng)的目標,應該不斷提高精神境界,成為道德境界的人、天地境界的人。4.“覺解”可以理解為一個人對自己與社會、宇宙的關系以及對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義的覺悟與理解。思考與練習三3.“是人現(xiàn)在就是的人”,意思就是沒有受28思考與練習四意思是:既投身到社會里,又能超越人世。這跟宗教不一樣,宗教是一味追求出世,而逃避現(xiàn)實。也不像西方哲學那樣,講究入世而不能超脫人世。中國的圣人,如孔子、孟子,都置身于社會斗爭之中,又以天地境界為自己的人生境界,意識到自己是宇宙的一員,是“天民”,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種事,正是既入世又出世的表現(xiàn)。思考與練習四意思是:既投身到社會里,又能超越人世。這29一、基礎知識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或詞語(1)功利:眼前物質(zhì)上的功效和利益(2)正:匡扶;誼:通“義”,合宜的道德、行為;利:利益。(3)無明:愚昧,無智慧。(4)入世:步入社會,投身于社會;出世:超脫人世。習題冊參考答案一、基礎知識習題冊參考答案30一、基礎知識

2.辨析下列加點的詞語(1)

①自覺:自己有所認識而主動去做

②自覺:自己了知。(2)

①覺解:了解、覺悟,作名詞用;

②覺解:了解、覺悟,作動詞用。(3)①其:指代“他”

②其:指代“他所做的事”。習題冊參考答案一、基礎知識習題冊參考答案31一、基礎知識

3.(1)不是而是

(2)但是

(3)只有才能

(4)而或習題冊參考答案一、基礎知識習題冊參考答案32一、基礎知識

4.(1)主語:一個人;謂語:了解到;賓語: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整體,即宇宙。

(2)主語:宗教及其教條和迷信;謂語:讓位;賓語:科學5.哲學家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史新編習題冊參考答案一、基礎知識習題冊參考答案33二、課文理解

1.自然境界:只是順著他的本能或其社會風俗習慣,做他所做的事。他所做的事,對于他沒有意義,或很少意義。

功利境界:意識到他自己,為自已而做各種事。他所做的事,對于他有功利的意義。

道德境界:為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他所做的事都有道德的意義。

天地境界:為宇宙的利益做各種事。他了解所做的事的意義,自覺地做他所做的事。習題冊參考答案二、課文理解習題冊參考答案34二、課文理解

2.開頭提出“哲學的任務是什么”這個問題,然后逐層闡述人生的四種不同境界,明確提出哲學的崇高任務就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以至于使人成為圣人,并由此推測和展望未來哲學的發(fā)展趨向,點明中國哲學可能產(chǎn)生重要貢獻。習題冊參考答案二、課文理解習題冊參考答案35三、語段精讀(一)

1.四種境界是依據(jù)他們對自己做的事的意義了解的多少而定的。不了解或很少了解的屬自然境界,其余依次遞進,當他了解天地萬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與宇宙同一時,則進入了天地境界。習題冊參考答案三、語段精讀(一)習題冊參考答案36三、語段精讀(一)

2.不能。雖然“只有通過哲學,獲得對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達到天地境界”,但“哲學境界”的內(nèi)涵、外延要大于天地境界,兩者是屬概念和種概念的關系。習題冊參考答案三、語段精讀(一)習題冊參考答案37三、語段精讀(一)

3.因為有道德的人,他的行動和生活不僅要遵循道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