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1、2單元教案(教學設計)第一單元教案1.《草原》教學設計教材分析《草原》這篇散文,字里行間浸潤著濃郁的草原風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那馬上迎客、把酒聯(lián)歡、依依話別的動人情景,那純樸、熱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難以忘懷。本文記敘了作者第一次訪問內(nèi)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所感,贊美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和民族之間的團結。作者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來敘述,先描寫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寫草原迎客場面和草原聯(lián)歡的情形。作者移步換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簡明有力、含義豐富的詩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結束,給讀者留下了無盡的回味空間。課文寫景語言優(yōu)美,善于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同時又不失純樸簡練,生動感人。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采用自主讀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形式,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體會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積累美的語言。教學目標1.會寫9個生字,重點理解“境界、回味、灑脫、拘束、羞澀”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象,背誦第1自然段。3.感受內(nèi)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風光和風土人情,體會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4.揣摩優(yōu)美的語句,體會課文表達上的一些特點,學習作者抒發(fā)情感的方法。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隨著作家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xiàn)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草原風光與人情的美好。教學難點揣摩、品味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體會表達的方法。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會寫“毯、陳、裳”等9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草原、線條、柔美、襟飄帶舞、熱乎乎”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理清文章結構,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里再現(xiàn)課文所描述的生動情景。4.理解重點詞語和優(yōu)美語句,感受草原的美好風光。教學重難點1.正確讀寫生字詞。2.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展開想象,再現(xiàn)情境。3.揣摩、品味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感受草原的美。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1.出示草原圖片,播放背景音樂(如《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引領學生進入草原的氛圍之中。導語:同學們,有一個地方我特別向往,那兒天藍地綠,有奔馳的駿馬和雪白的綿羊。如果你到了那兒呀,一定會被那里無邊無際的綠色所震撼。你們知道我所說的這個地方是哪里嗎?對,就是遼闊的大草原?,F(xiàn)在,就讓我們用眼睛、用耳朵,去感受一下草原的美吧!2.出示課題,說說美麗的草原。預設:學生見了課題,可以讓他們說說最想了解草原的哪些方面。如:草原的景色如何?草原的人們有什么特點?草原上有哪些風俗?從未見過草原的人來到草原可能會有怎樣的感受?然后再請去過草原的同學結合自己的經(jīng)歷解答一下。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1.介紹作者及相關寫作背景。老舍(1899—1966)
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現(xiàn)代著名作家,曾任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等職。老舍以市民生活特別是城市貧民的生活與命運為題材,創(chuàng)作了多種形式的文藝作品。他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老張的哲學》《二馬》,中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劇本《茶館》《龍須溝》等。這些作品大多語言通俗淺顯,樸實無華,幽默詼諧,具有較強的北京韻味。2.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朗讀時畫出生字新詞,注意讀準生字字音。3.檢測字詞預習情況。(1)出示字詞,指名認讀,注意變色的字。教師糾正字音,學生識記生字和詞語。綠毯
境界
陳舊
鞭子
衣裳
襟飄帶舞
彩虹
馬蹄
豆腐
拘束
羞澀
摔跤
忍心
灑脫
飛馳
微笑
勾勒
目的地
蒙古包
好客◆需注意的字音:“陳”是前鼻音,“澀”是平舌音,“裳”要讀輕音。注意多音字“勒”“的”“蒙”“好”,可利用查字典的方法進行音義辨別。◆需注意的字形:“澀”的右半部上邊是“刃”,不要丟掉一點;“腐”是半包圍結構,不要寫成上下結構;“微”的偏旁是“彳”,不是“亻”。(2)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結構及筆畫,重點字書寫示范?!魰鴮懼笇В海厶海荨懊必Q彎鉤要舒展,托住“炎”;“炎”末筆捺變?yōu)辄c。[虹]“蟲”的“口”略扁,“工”的兩橫上短下長。[羞]“”撇宜舒展,“丑”略扁。[微]“彳”的豎從第二撇的中部起筆;“”的橫筆均向右上傾斜;“攵”的末兩筆撇、捺要舒展。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1.快速默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1)抓住關鍵詞句,看看作者是怎樣安排這篇文章的行文線索的,與同學交流。(2)匯報交流結果,教師及時引導。概括:這篇文章是按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來寫的。首先描繪了一望無際的草原美景,接著又展示了人們歡迎遠方客人和草原聯(lián)歡的隆重場面,最后寫把酒話別,直至用“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收束全文。用簡潔的話可概括為:初見草原——迎客——待客——話別。過渡:課文第1自然段可謂是描繪草原美景的經(jīng)典之作,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麗風光展現(xiàn)出來的呢?請同學們默讀第1自然段,邊讀邊想象草原的美景。2.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其他學生圈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3.交流圈畫的內(nèi)容,教師結合交流情況點撥理解重點詞語和優(yōu)美語句。(課件出示重點語句,教師相機指導。)(1)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①學生選擇、比較詞語:空氣是那么(清鮮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扒艴r”更突出“鮮”,可見草原的空氣非常好;“明朗”除了“晴朗”之意,還給人一種明麗、開闊之感。引導學生感受作者用詞的生動、準確。②展示相關圖片,讓學生感受草原的藍天碧野,體會“清鮮”“明朗”的含義,感受作者在此景之下的愉悅心情。③有感情地讀句子,讀出對草原的贊美之情,體會作者愉悅的心情。(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①板書“一碧千里”,解釋詞語:“一”是“全”和“都”的意思,“碧”形容青草很綠,“千里”指草原遼闊無邊,總起來是說整個草原全是碧綠碧綠望不到邊的青草,寫出了草原遼闊、碧綠的特點。②出示草原“一碧千里”的圖片,讓學生想一想,還可以用哪些四字詞語來表示“綠”(如:郁郁蔥蔥、蒼翠欲滴……),借機引出“翠色欲流”。(3)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①重點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三個詞語?!颁秩尽焙汀肮蠢铡笔抢L畫用語,“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畫面,以加強藝術效果;“勾勒”是指用線條畫出輪廓。(教師可分別出示運用“渲染”和“勾勒”繪畫技巧的中國畫進行對比,以加深理解。)“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鮮嫩,顏色青翠,富有生機。老舍先生將草原比作一幅揮毫潑灑的寫意畫,整個草原猶如巨幅中國畫那樣讓人賞心悅目。②寫法提示:“那些小丘的線條……云際”是直接描寫草原景色,“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則寫了作者的感受。這里運用了情景交融的寫法,作者在描寫草原風光時,常常自然流露出感嘆贊美之情。上面講解的“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也是類似的寫法。預設:“情景交融”是本文的主要寫作特點,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通過品讀、吟誦、想象等方法來體會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語言。③有感情地朗讀句子,想象“翠色欲流”“流入云際”是怎樣的畫面,指名說一說。(4)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有時候都靜立不動,好像在回味草原的無限樂趣。預設:引導學生體會擬人修辭手法的妙處。“回味”即細細地回憶,品味。草原是駿馬和大牛的天然牧場,這里風光如詩如畫,因此連牛馬都似乎陶醉了,像人一樣在享受和回味。(可指導學生說一說、寫一寫擬人句。)小結:同學們,通過品讀這些句子,我們仿佛置身于遼闊的大草原之中。我們可反復地朗讀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同時,還要學習其中的一些修辭手法,感受文字表達的優(yōu)美。如果同學們沒有去過大草原,可以多看看草原的圖片,結合本課文字,展開想象,你一定能感受到草原美麗而獨特的風光。4.指導背誦第1自然段。教師:作者在寫這段文字時,從草原的天空寫到天底下一碧千里,這是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從遠處的小丘寫到近處的羊群、駿馬、大牛,這是按照從遠到近的順序。同學們在背誦時,可以抓住關鍵詞,按照寫作順序來背:(天)空氣——天空——(地)天底下——羊群——小丘——(感受)這種境界——在這境界里——。預設:可采用師生共背、同學互背等方式。若有學生能流利地背誦下來,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背誦,并加以點評。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獲。1.教師適當總結教學內(nèi)容,點評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過渡: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感受到了內(nèi)蒙古大草原的遼闊、碧綠與美麗。在這樣美麗的地方,又生活著怎樣的人呢?他們有著怎樣的生活習慣,又會怎樣迎接與招待老舍先生與他的朋友們呢?下節(jié)課我們再一起去看一看。今天的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生字新詞,朗讀了課文,重點學習了第1自然段,掌握了背誦這一自然段的方法。大家的表現(xiàn)都很不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去過大草原的______和我們分享了他眼中的草原美景,描述得相當生動;________朗讀課文時特別流暢、特別有感情,看來課前預習的時候一定在朗讀上下了一番功夫;________的發(fā)言也很有自己的想法,說明他能開動腦筋想辦法。)2.引導學生交流收獲。(1)自由交流并積累學習方法。(2)摘抄、積累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五、作業(yè)設計,鞏固提高。完成本課對應訓練。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意思和蘊含的感情。2.讀懂課文,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3.品味、積累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教學重難點1.感受草原人民的熱情,體會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2.揣摩優(yōu)美的語句,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教學過程: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1.復習舊知,重溫“風光美”。(1)欣賞草原風光圖片,指名背誦第1自然段。(2)讓學生簡單說說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寫草原風光美的。(天空、草地、小丘、羊群、駿馬、大?!?.教師過渡,導入新課。過渡: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感受了草原的風光美,但大草原除了景美,這里的人更美。草原上的人們非常熱情,現(xiàn)在就讓我們再一次來到草原,感受那里的人情美。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1.自讀自悟,交流印象。(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第2—5自然段,教師出示自讀要求,引導學生圈畫重點。閱讀與思考:用“~~~~~~”畫出你認為寫得好的關于主人迎客、相見、款待、話別的語句,想一想蒙古族人民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小組合作交流,品讀自己找到的語句,說一說蒙古族人民給自己留下的印象。2.深讀悟情,感受“人情美”。(1)學生匯報交流結果,說說閱讀后的印象和感受,教師相機提出問題,引發(fā)思考。①如果要用一個詞概括草原人民的特點,你想用什么詞?(熱情好客)②作者按照什么順序?qū)懥四膸讓觾?nèi)容?發(fā)揮想象,將它們想象成一幅幅畫面,給每層內(nèi)容加一個小標題。(這一部分課文,作者按參觀訪問活動的順序?qū)懥怂膫€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各是一層意思,它們分別是喜迎遠客圖、主客相見圖、主客聯(lián)歡圖、依依話別圖。)預設:在第一課時,學生已經(jīng)簡單了解了文章的寫作順序和主要內(nèi)容,這里要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把一幕幕情景想象成一幅幅畫面,表達準確即可。(2)師生共同品讀重點語句。①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xiàn)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預設:引導學生體會比喻修辭手法的妙處。這句話是寫蒙古族老鄉(xiāng)身著節(jié)日盛裝,策馬疾馳,遠迎來客。鮮艷的服飾,飛馳的駿馬,飄舞的衣襟衣帶,作者將眼前所見之景比作彩虹,不僅形似而且神似。(可指導學生說一說、寫一寫比喻句。)②見到我們,主人們立刻撥轉馬頭,歡呼著,飛馳著,在汽車左右與前面引路。靜寂的草原熱鬧起來:歡呼聲,車聲,馬蹄聲,響成一片。預設:引導學生想象當時車與馬相遇的情景,讓學生說說,如果他們在現(xiàn)場,會有什么感受。(熱鬧、熱烈、熱情)③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著,握住不散。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預設:教師示范讀,讀出這句話中的深情厚誼。再請學生讀,引發(fā)思考:讀這個句子,大家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看到了不停地握手,聽到了不停的歡笑聲,感受到了蒙古族同胞的純樸和熱情。)④歌聲似乎比什么語言都更響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如何理解“會心的微笑”?)明確:主人和賓客間可能語言不通,但是音樂是沒有語言的界限的,友誼是沒有民族的界限的,美妙的歌聲里傳遞著友愛、理解,大家不用語言交流,也可以感受到,所以會露出“會心的微笑”。⑤飯后,小伙子們表演套馬、摔跤,姑娘們表演了民族舞蹈。預設:出示套馬、摔跤、民族舞蹈圖片,讓學生了解蒙古族同胞特有的活動。這些都是蒙古族人民最喜歡的傳統(tǒng)項目,是能騎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族人民力與美的展示。3.情感升華,體會蒙古族和漢族人民的深厚情誼。過渡:夕陽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終有分別的時候,此時作者與朋友們站在蒙古包外,望著那一望無際的草原。耳邊,悠揚的蒙古族民歌還在回響;嘴里,噴香的奶茶、鮮美的羊肉回味無窮;腦海中,那雄健有力的蒙古族舞蹈依然回旋不已。主客的手緊握著,握住不散,那真是——依依不舍,難舍難分。(引導學生說出表示舍不得離別的成語。)這正是——(出示課件)“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逐字逐句理解?!昂稳虅e”是指不忍別離;“天涯”,天邊,大地與天空相接的地方,是指蒙古族人民所住的地區(qū),那已經(jīng)是我國北部的邊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綠色的草原;“話斜陽”是指在夕陽下,在那天涯碧草之上,大家親切地交流著。(2)學生試著說說整句詩的意思。(蒙古族和漢族兩族人民情誼很深,哪里舍得馬上就分別呢?大家站在夕陽下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相互傾訴著惜別之情。)(3)體會這句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明確:這句話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體現(xiàn),同時給讀者以回味的余地。從迎客、聯(lián)歡到話別,處處洋溢著“蒙漢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處處都是詩情畫意,所以才讓人流連不已,難分難舍。預設:可引導學生先逐字逐句理解,再說整句詩的意思,可以分幾個學生來說,也可以只指名一個學生來說。通過近兩個課時的學習,學生應能較好地理解這句詩中所蘊含的情感了,但可能還是無法用準確的語言概括出來,所以需要教師有技巧地進行引導。4.回顧課文,感受熱愛之情。(1)討論課題: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寫作者的一次訪問活動,為什么要以“草原”為題呢?明確:草原是蒙古族同胞的家園,課文前面寫了草原的風光美,后面寫了人情美。風光美和人情美都表現(xiàn)了作者對草原的贊美和依戀,整篇課文都是圍繞著“草原”來展開的,因此以“草原”為題。(2)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想讀的一個場面進行朗讀,讀出自己的感悟。小結:《草原》這篇文章要多讀,有感情地讀,讀出其中的美感和情感。在讀的過程中,我們仿佛置身于老舍先生筆下的大草原中,那里的美無處不在,天美、地美、牛羊美,人美、歌美、舞蹈美……但是老舍先生的這篇文章寫于五六十年前,今天的大草原又是怎樣的呢?如果有機會,希望同學們能親自去大草原看一看,也來寫一篇自己的草原游記,記得到時候要與大家分享哦!三、讀寫結合,學有所獲。過渡:草原是蒙古族人民美麗的家鄉(xiāng),在每個熱愛家鄉(xiāng)的人的眼里,家鄉(xiāng)都是最美的。不一定只有遼闊的草原和碧藍的天空才是美的,我們每個人的家鄉(xiāng)都有美麗的風景、美麗的人情。請你仔細想一想,你的家鄉(xiāng)美在哪里呢?1.出示小練筆:寫一寫家鄉(xiāng)的某處景物。要求:100—200字,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用情景交融的寫法。提示:在《草原》一課中,我們賞析了一些比喻句和擬人句,這兩種修辭手法使句子表達更生動,可以進行借鑒;情景交融則是《草原》的主要寫法,要把寫景和抒情自然地融合到一起,注意抒情的穿插要安排合理,不可太生硬。2.交流小練筆作品,集體評議。四、背誦積累,作業(yè)設計。1.背誦課文第1自然段;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豐富積累。2.完成本課對應訓練。板書設計:教學實錄:◆品讀優(yōu)美語句(教學重點)師:找出你認為優(yōu)美的語句,讀一讀,并說說自己的體會。生:我覺得這一句寫得非常美:“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這里的色彩太美了,碧綠的草地,潔白的羊群,再加上藍天白云,真如仙境一般。生:作者將草原比作綠毯,可以讓我們想象到那草地毛茸茸、蓬松松而又軟綿綿,而羊毛也是這樣的,所以把羊群比作綠毯上的大花,簡直太形象了。師:同學們再反復讀讀這個句子,你覺得哪個字作者用得最為巧妙?生:我發(fā)現(xiàn)了,是“繡”字!羊群本來是因為吃草而隨意地走來走去,可在老舍的筆下它們就是一些能工巧匠,在精心地給草原這塊無邊的綠毯“繡”花。這塊巨幅地毯上的圖案在不斷變換,真是美極了。師:請同學們看著課件,也向老舍先生學習,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還可以比作什么。生: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像給無邊的綠毯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的珍珠。生: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像無垠的碧波上揚起了點點白帆。生: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像碧綠的湖面上漂著朵朵盛開的白蓮花。師:是啊,這樣的仙境怎不令人驚嘆,怎不令人感到舒服呢?生:我覺得這一句也寫得很美,“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有時候都靜立不動,好像在回味草原的無限樂趣?!背扇旱呐qR生活在這樣的草原上,簡直是愜意極了,它們一定在品味這種幸福的生活。師:你體會得真好。如果牛馬真的會回味,它們可能在回味什么呢?生:它們可能在回味水草豐美的草原上青草的甜美,感慨生活的無憂無慮。生:它們可能在回味草原上明朗的天空和清鮮的空氣,沒有一點污染,真令我們心曠神怡。生:它們可能在回味眼前的美景:羊群走到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真美啊,而我們就生活在這幅畫中!師:生動的語言可以喚起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正是由于這些優(yōu)美的描寫,才給了讀者如此豐富的聯(lián)想,讓我們和作者一樣,深深陶醉于草原的美景之中,和作者一樣驚喜不已,贊嘆不已。請同學們反復讀一讀自己畫出的句子,并抄寫下來。賞析:美文美讀,如何讓優(yōu)美、豐富、耐人尋味的語言感動學生?品詞析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在此教學片段中,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字詞、優(yōu)美語句來體會草原之美。學生在富有個性和積極思考的學習活動中理解句子、豐富語言、培養(yǎng)能力。教師為輔,學生為主,教師用了精練的提問與點撥來觸動學生的思考開關,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感悟,有個性的表達,充分展示智慧潛能。教師善于引導學生抓住自己喜歡的詞語去發(fā)現(xiàn)美、想象美、表達美,同時鼓勵學生在文本之外進行更生動的想象,既理解了修辭手法的妙處,也拓寬了思維能力。2.《丁香結》教學目標:1.認識“芭”、“嫵”等5個生字,會寫“綴”、“幽”等8個生字。會寫“宅院、幽雅、伏案”等16個詞語。2.抓住描寫丁香的語句展開想象,深入理解內(nèi)容,從色彩、形狀、香味等方面加以感悟與體會。3.感悟丁香的美,并由“丁香結”啟發(fā)人生思考,并結合實際,談談蘊含的道理。教學重點難點:1.重點: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中再現(xiàn)丁香的美,并體會作者對丁香的喜愛之情。2難點:抓住結尾“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么”深入理解,明白道理:人要以豁達胸懷對待生活中的“結”。教學準備:1.準備丁香的圖片。2.準備贊美丁香花的古詩。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1.師:(出示丁香的圖片)文學作品中許多花草樹木都被賦予某種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潔,牡丹代表富貴,菊花寓意堅貞,松柏喻指永葆青春等。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丁香結》,作者又賦予了丁香什么樣的情感呢?讓我們一邊讀,一邊想象,知道這花中的含義。
2.師板書課題2.丁香結3.出示圖片,介紹作者。宗璞,1928年出生,女,原名馮鐘璞,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曾就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當代作家,從事小說和散文創(chuàng)作。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紅豆》,系列長篇《野葫蘆引》和散文《紫藤蘿瀑布》等?!断疑系膲簟泛汀度贩謩e獲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和全國優(yōu)秀長篇小說獎。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1.出示自學提示: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并借助詞典等學習工具書理解。2.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情況。(1)檢查生字讀音。①參差(cēncī)芭蕉(bā)衣襟(jīn)嫵媚(wǔ)②“薄”是一個多音字,在字典中有三個讀音,一個讀bo,當“迫近、靠近”講,組詞是日薄西山;還有的當“輕微、少”、“不強壯”、“不厚道”、“看不起”等意思,組詞是“廣種薄收”、“單薄”、“輕薄”、“厚古薄今”等;一個讀bo,組詞是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還有一個讀音是bao,表示感情冷淡、不濃、不肥沃等意思。課文中(2)指導易混淆的字。“幽”是半包圍結構,外面是“山”,里面是兩個“幺”。“案”是上下結構,上面是“安”,下面是“木”?!氨 币c“簿”相互比較,可以通過組詞的形式來辨析,“薄”組詞是“薄餅”,“簿”組詞是練習簿。“糊”:左右結構,與“米”有關,形容非常黏稠、混沌不清的狀態(tài)。(3)理解較難的詞語。①查詞典或工具書理解“參差”的意思:是指不齊;早晚相差。②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在細雨迷蒙中,著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媚?!皨趁摹钡囊馑际牵鹤藨B(tài)美好可愛。再聯(lián)想到那些詩句,真覺得它們負擔著解不開的愁怨了?!俺钤埂钡囊馑际牵簯n愁怨恨。③運用找近義詞或反義詞的方法來理解。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樹銀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墻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包c綴”的近義詞有:裝點、裝飾、裝扮。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1.檢查學生朗讀課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1)朗讀要大聲、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頓、要流利。(2)用自己的話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2.理清課文記敘順序,討論分段。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別從生長環(huán)境、開放態(tài)勢、花的氣味、形狀、顏色等描寫了丁香花。(主體是寫丁香花的外形)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別從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問以及由丁香結談感受。(主體是寫丁香花的感悟)3.歸納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寫作者心里一直裝著丁香,丁香的形態(tài)、香味以及顏色都給作者帶來美好的回憶,接著從詩句入手,由微雨引發(fā)丁香“結”,從而感悟生命總有“結”,需要有豁達的胸懷。第二課時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1.指名朗讀生字,檢查詞語的理解情況。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課文寫了哪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嗎?學生總結,老師概括:一、賞花二、悟花
3.導入新課。課文自始至終都是圍繞“丁香花”來寫的,丁香花一直是作者心中的“花”,接下來請走進“賞花”感受一下花的美,體會一下丁香花的獨特魅力。二、學習“賞花”,發(fā)揮想象,體會花的美麗。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描寫花美的語句,并發(fā)揮想象,談一談自己的理解。教師根據(jù)學生畫的句子相機進行指導。(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樹銀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墻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①一邊朗讀語句,一邊展開豐富想象。指導學生想象:丁香花像什么呢?給你什么感覺呢?你喜歡哪個字,或者詞語呢?②出示丁香花的圖片,引導學生想象。(2)交流學生的想象和感受。生:“星星般”寫出丁香花的小、可愛,就如同星星一般頑皮,真惹人喜愛!生:“窺”這個字太生動傳神了,寫出了丁香花的的活潑可愛,也說明了丁香花的小,不大引人注意,總而言之,是充滿活力的!生:“綴滿”說明了丁香花的數(shù)量多,充滿了無比旺盛的生命力,讓人看了以后感到一種振奮!老師相機出示語句。(3)月光下白的瀟灑,紫的朦朧。還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蘭,在夜色中也能讓人分辨出,這是丁香。
①“月光下的瀟灑”、“紫的朦朧”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請發(fā)揮想象。②“淡淡的幽雅的甜香”又是一種怎樣的香呢?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加以想象,談談你的理解。(4)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談一談。生:丁香花有白有紫,總是朦朦朧朧的,給人以夢幻般的感覺!在這仙境中,怎能不讓人展開神奇般的想象呢?想到了嫦娥與玉兔,想到了蓬萊島……生:說丁香花的香啊,真的很神奇!不是桂花香的那般濃烈,又不是迎春花的那般單薄,它香得比較特別,只要用鼻子一嗅,那香味就飄出來了。更別具一格的是,香味中還伴有甜甜的感覺,真美?。?)出示句子:許多小花形成一簇,許多簇花開滿一樹,遮掩著我的窗,照耀著我的文思和夢想。①感情朗讀,在讀中想象畫面,感受丁香花的獨特韻味。②“照耀著我的文思和夢想”,你是如何理解的?(6)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談一談。生:表面寫出來丁香花的多,實際上在謳歌丁香花的生命力很旺盛,是一種充滿活力的花,讓人越看越精神振奮!生:作者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丁香花,因為花兒給了她靈感,給了她創(chuàng)作的激情和希望,所有作者在丁香花中構思自己的文學夢。
2.總結課文第一段,作者從哪些方面寫丁香花呢?梳理關鍵詞:形態(tài)顏色香味感受三、理解“悟花”,發(fā)揮想象,感悟主題內(nèi)涵。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丁香花成為“丁香結”的語句,并談談自己的理解。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著斜伸過來的丁香枝條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1)發(fā)揮想象,找出原因。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2)談談這樣寫的妙處。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很生動地寫出丁香花的花苞之樣子,自然過渡到寫“丁香結”,與上下文渾然一體。2.閱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由古詩句展開想象,想一想古詩中“丁香結”常常表達什么?(1)學生閱讀古詩句,理解古詩句的意思。(2)由古詩句展開想象,談談理解。生:作者先寫芭蕉不明白丁香花的心思,接下來通過一幅畫面告訴人們答案:“丁香空結雨中愁”!這畫面中有雨,有多愁善感的雨,這不就寫出丁香花的怨愁與理不斷的思緒嗎?(3)明白作者將丁香花與細雨迷蒙連在一起寫的妙處。通過寫丁香花,通過寫細雨迷蒙的畫面,說明丁香花有許許多多的愁怨,許許多多理不清的憂愁。作者僅僅在寫丁香花嗎?不,是借花抒情,借丁香花來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愁怨,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無限的憂愁。(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3.作者不僅僅借花抒情,而且借花喻理,在丁香花里,作者又有什么生活感悟呢?請找出來讀一讀。丁香結,這三個字給人許多想象。再聯(lián)想到那些詩句,真覺得它們負擔著解不開的愁怨了。每個人一輩子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來。所以丁香結年年都有。結,是解不完的;人生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么?(1)自由朗讀,輕聲說一說你的理解。(2)交流:閱讀這一段話,你獲得了哪些生活感悟呢?生:人生就在愁怨中,不要因為愁,忘卻了生活的味道,可以這樣說:沒有了愁怨,生活本身就不完美!生:人生中離不開怨愁,但不能一味地怨愁,只要我們找到生活的快樂,就會打開心結,讓自己快樂起來。怎樣才能打開人生中的心結呢?就是要有豁達胸懷!生:我覺得人生中的愁怨固然有,但這只是生活里的一個小插曲!只要我們有夢想,一切小小的結終將會打開的,因此不要憂愁!4.出示古詩句,讀一讀,談一談你的理解與感悟。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钌屉[《代贈二首(其一)》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瞽Z《攤破浣溪沙》殷勤解卻丁香結,縱放繁枝散誕春。——陸龜蒙《丁香》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馮延巳《醉花間》四、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完成課文后的題目。板書設計丁香結形狀顏色氣味(視覺嗅覺)人生才充滿樂趣教學反思:
1.出示丁香結的圖片,閱讀描寫丁香花的語句,展開豐富的想象,從想象中感悟出丁香花兒的美,感悟出丁香花兒無比旺盛的生命力。要引導學生抓住字詞、修辭手法等進行分析、感悟。
2.通過反復朗讀課文中的古詩句,想象畫面與意境,初步理解丁香結的含義,接著抓住課文的最后一自然段深入理解,暢談自己的體會,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這樣會讓學生懂得“借物喻理”的寫法,而且明白其道理。3.《古詩詞三首》教材分析《宿建德江》是一首抒發(fā)旅途愁思的詩。前兩句寫詩人的旅舟停泊在煙霧蒙蒙的沙洲邊,眼見日落黃昏,一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后兩句是借景抒情,在詩人的眼里,原野空曠遼闊,遠方的天空好像比樹木還低些,使心情更覺壓抑,只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動與人親近,帶來些許的安慰。詩中“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兩句是傳誦已久的名句,非常鮮明地烘托出了詩人孤寂、愁悶的心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描寫了西湖夏天雨前雨后的變化情景。才思敏捷的詩人蘇軾用詩句捕捉到西湖這一番別具風味的“即興表演”,繪成一幅“西湖驟雨圖”。烏云驟聚,大雨突降,頃刻又雨過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點。詩人善于捕捉瞬間變化的情景,像高明的攝影師一樣,拍下湖水、墨云、雨珠、風吹等景象,將它們繪聲繪色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段鹘?夜行黃沙道中》是宋代詞人辛棄疾的一首吟詠田園風光的詞。學習這首詞,要注意時間和地點。時間是夏天的傍晚,地點是有山有水的農(nóng)村田野。這首詞描寫的雖是人們熟悉的月、鳥、蟬、蛙、星、雨、店、橋,然而詞人卻把這些形象巧妙地組織起來,讓我們感受到一種恬靜的美。詞中也表達了詞人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生活、企盼豐年的思想感情。古詩詞的教學設計主要注重朗讀、想象和背誦,在反復誦讀中感悟詩詞的意味和意境的美好。同時通過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境,引導學生掌握理解字詞、詩句含義的方法,感悟詩詞中所描繪的意境,體會作者的內(nèi)心情感。同時,明白“詩以言情,詩以言志”,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豐富文化底蘊。教學目標1.會寫3個生字,結合注釋理解古詩詞中的重點字詞。2.有感情地朗讀詩詞,熟讀成誦,邊讀邊想象詩詞描繪的美麗景色;默寫《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3.通過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詞內(nèi)容,體會詩詞所表達的情感。4.賞析詩詞語言,體會動靜結合、情景交融等寫法的妙處,并學會運用。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詩詞,分析詩詞所表達的情感上的差異。教學難點“明詩意,悟詩境”,引導學生想象三首詩詞所描述的畫面,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教學目標
1.會寫“德”這個生字。2.學習古詩《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3.理解兩首古詩的大意,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4.通過對詩句的誦讀感悟,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抒發(fā)的感情,感受詩歌美的意境。教學重難點1.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歌美的意境,獲得審美愉悅。2.通過對詩句的誦讀感悟,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體會詩歌的意境,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1.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自然過渡到課文學習。導語:同學們,在之前的學習中,我們游覽了遼闊的大草原,欣賞了丁香獨特的美,而在今天的學習中,我們將去古典詩詞里欣賞一幅幅意境雋永的水墨畫。我們將隨同詩人孟浩然夜宿建德江,去感受夜的靜謐與原野的空曠,還將陪詩人蘇軾共同經(jīng)歷一場夏日的暴雨,感受大自然的瞬息萬變。同學們要充分調(diào)動想象力,這樣才能入詩、入畫,感受自然之美、詩歌之美。2.播放朗讀音頻,學生聽讀兩首古詩,觀賞插圖,進入古詩情境。3.課件出示《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齊讀詩歌,理解詩題。(“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建德江是新安江流經(jīng)今屬浙江省建德的一段江水。詩題合起來就是“在建德江留宿”的意思,結合課本插圖,作者“宿”的地方是小船?!巴恰庇纸锌唇?jīng)樓,在西湖邊;“醉書”是指飲酒醉時寫下的作品,可見這首詩是作者于六月二十七日這天,飲酒微醉后,在西湖湖畔所作。)二、學習古詩,掌握方法。1.學習《宿建德江》一詩,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故事激趣。(1)作者簡介。孟浩然(689—740)
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主要作家之一。其詩多寫山水田園的清幽境界,清淡簡樸,生活氣息濃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孟浩然一生好學,交際廣泛,與李白、王維、王昌齡、張九齡等交往甚密。其代表作有《春曉》《過故人莊》等,收錄于《孟浩然集》中。(2)寫作背景?!端藿ǖ陆芬辉妼懹谠娙艘蚯笫耸《斡趨窃街畷r。此前,孟浩然一直在鹿門山一帶隱居,希望走以隱求仕的道路,但未成功。730年,詩人告別隱居生活,躊躇滿志地來到長安參加科舉考試,想實現(xiàn)為國效力的政治抱負,結果科舉未中。他孤身一人失意東歸,開始了漫游吳越的生活。面對迷蒙的江中小洲,詩人又難免產(chǎn)生理想幻滅之痛、前途暗淡之憂。(3)孟浩然求仕的傳說。(可以用紙稿的形式發(fā)給學生閱讀,也可以簡潔地講一講)孟浩然一生并未入朝做官,早年也一直在鹿門山隱居。他天性與世無爭,淡泊名利,但也并非沒有“達則兼濟天下”的理想。相傳有一次孟浩然去省中拜訪王維,不料玄宗皇帝親自到這里來視察了。本來,省中是辦公的地方,怎么可以隨便招待朋友呢?所以王維就讓孟浩然暫時藏在床底下——因為工作人員有時要值夜,所以省中有床,這在唐朝是有記載的。等到皇帝來了以后,王維一想:我把他藏起來,萬一有一天被皇帝知道了,這可是欺君之罪。于是他馬上就向玄宗稟報說:“今天我有一個朋友孟浩然來這里了,他知道本不該來,不敢見您,所以藏在了床下?!毙谡f:“我也聽說過孟浩然,這人的詩寫得不錯,叫他出來好了?!钡让虾迫怀鰜砗螅诰妥屗钜皇自娊o自己聽,孟浩然就念了一首《歲暮歸南山》: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發(fā)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氨标I”是指北方的朝廷。因為他來到長安考試沒有考上,所以很不得意。他說:從此以后我不要再上書求仕了,我要回南山隱居到我的草廬之中。我這個人真的是沒有什么才干,所以雖然是圣明的君主也不用我。因為我體弱多病,老朋友們也跟我疏遠不來往了?,F(xiàn)在,我頭上已經(jīng)長了白發(fā),催促著我一步步走向衰老了。春天已經(jīng)來到,和暖的陽氣逼走了舊年的寒冷。我心中有一種長久的懷思向往,這使我不能成眠。晚上輾轉床榻間,就看到窗外月光下的松樹的影子,只覺得一片空虛。這本來是他貧窮、衰老、不得志的一些牢騷話,結果皇帝聽罷就說:“卿自不求仕,朕何嘗棄卿!”——當初是你自己不出來做官,不參加科舉考試,怎么說是我拋棄了你呢?所以玄宗很不高興,而孟浩然也一直沒能得到一個做官的機會,他的第二次長安求仕又失敗了。預設:《宿建德江》一詩中滿含“客愁”,教師可不用詳細講解寫作背景或作者生平,因本詩重在想象詩歌描述的畫面。但知其人方可明其情,對孟浩然特殊的生活經(jīng)歷可簡要介紹,以助學生理解詩中所蘊含的情感。2.初讀古詩,疏通詩句,明確節(jié)奏。(1)學生借助拼音學習生難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爭取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與韻律。過渡:同學們,請大家自由地把這首詩仔仔細細地讀上四遍,前兩遍爭取把字都念正確,后兩遍爭取把詩句讀通念順,可用鉛筆試著斷句。(2)教師檢查朗讀情況,教學生字、易讀錯字。◆生字:德。“德”的筆順較多,注意右下部“心”上有一橫,不要漏寫?!粢鬃x錯字:泊。“泊”是一個多音字,有兩個讀音:bó和pō,通過讀詩句可知這里指的是“停泊”,所以要讀成“bó”。(3)教師朗讀古詩,學生邊聽朗讀邊劃分節(jié)奏,模仿讀,讀出停頓、節(jié)奏、韻律。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3.圖文結合,畫中會意。(1)小組自由學習,合作探究。閱讀與交流:①結合課文注釋,理解詞義、句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畫上問號。②小組內(nèi)討論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把疑難問題記下來。③觀察課文插圖,你印象最深的景物是什么?它給了你怎樣的印象?(2)欣賞圖片,理解詩句。(出示課件:課文插圖)A.對照插圖細細品味,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提示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說,教師相機板書:小舟、煙霧、沙洲、日暮、曠野、低樹、江水、明月。)過渡:同學們說得很全面,基本上概括了詩歌中提到的所有景物。那么這些畫面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覺?我想大家應該和我的感覺差不多,是孤獨、寂寞、冷清的。那么就讓我們帶著這種感覺再來讀一讀,把這種感覺讀到詩的字里行間。(生齊讀)B.理解“移舟泊煙渚”。這一句寫了什么內(nèi)容?有什么作用?(“移舟”,移船近岸的意思;“泊”,指停船夜宿。行船??吭诮械囊粋€煙霧朦朧的小洲邊。一方面是點題,另一方面也介紹了詩人觀賞景物的立足點,為下文的寫景抒情做了準備。)C.理解“日暮客愁新”。①這句詩中的“客”指誰?(詩人)②這句詩中的關鍵字是哪個字?(愁)③你覺得詩中是怎樣的一種“愁”呢?(思鄉(xiāng)之愁,孤獨之愁,一種前途渺茫之愁。)預設:為什么“日暮”會撩起“客愁新”呢?教師可引導學生讀一讀《詩經(jīng)》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風?君子于役》)這里寫一位婦女,每當?shù)较﹃栁飨?、雞進籠舍、牛羊歸欄的時候,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借此,我們也可以理解此時旅人的心情。本來行船停下來,應該靜靜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勞,誰知在這眾鳥歸林、牛羊下山的黃昏時刻,那羈旅之愁又驀然而生。過渡:孟浩然在另一首詩中寫道:“皇皇三十載,書劍兩無成。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彼m然沒那么執(zhí)著于做官,但回顧自己的一生,除了詩文,也確實沒有什么值得說道的成績。詩人途經(jīng)建德江,面對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想到自己這么多年來游歷四方,壯志未酬,滿懷的愁緒涌上心頭。來,誰來讀一讀這滿懷的愁緒?(指名學生讀詩句)◆背景知識拓展:行旅詩
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是一首典型的行旅詩,先要理解古人的行旅,我們才能讀好這首詩。古人寫行旅的詩文極多,同學們可能不明白,為什么古人要這么大寫特寫行旅之苦呢?現(xiàn)代意義的旅游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可是古人的行旅與現(xiàn)代的旅行完全不是同一概念。古代的文人總是形跡匆匆,有的是求學,有的是趕考,有的是省親,有的是奔喪,最多的是赴任。我國古代多數(shù)時間實行的是流官制,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在一個任職干上個二三年就得調(diào)離,而且講究南人北相、北人南相,家在北方的偏讓你到南方,家在南方的偏得到北方赴任,為的是防止結黨營私。更有遭到貶謫的,那就得到邊遠的地方了。那個時候,沒有公路,沒有火車,好的有舟船、車馬,差的就得用腳量了。動輒數(shù)月,多則數(shù)年,許多人的生命是在行旅中度過的。有名的大詩人,如李白、杜甫、蘇軾可以說都是逝于行旅的。所以,身在異鄉(xiāng)的詩人在行旅之中生出種種愁緒也就再正常不過了。D.教學“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①這兩句詩寫景,給你一種什么感覺?(空曠、孤寂、寧靜、清遠。)②第一句描寫遠景,天為什么比樹還低?第二句描寫近景,月亮為什么與人接近了呢?明確:天并不比樹低,只是因為原野極為空曠,放眼望去,遠處的天仿佛比樹還要低些;月亮也并不能和人接近,只是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江水里,仿佛就與人接近了。③討論:“江清月近人”一句中,“近”字該如何理解?僅僅指實際距離的“近”嗎?明確:就字面意義來說,“近”確實指月亮的倒影映在清澈的江水里,仿佛與人接近。但結合作者當時的心境,還可以理解為“精神、情感上的接近”。詩人當時孤身在外,舉目無親,思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而月亮雖然遠在天邊,卻像朋友一樣陪伴著他,所以作者感覺它非常之近,這是一種情感上的親近。這種理解是提供一種思路,可能有的學生還會認為這里的月亮不是指水中的倒影,而就是實指天上的月亮。在這次討論中,結果其實不重要,而要引導學生在爭論之中能提出疑問,分析、爭論、感悟,從而加深對詩的認識。④指名學生說詩意、悟詩情。小結:“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種極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領略得到。詩的第二句就點出“客愁新”,第三、四句好似詩人懷著愁心,在這廣袤而寧靜的宇宙之中,經(jīng)過一番上下求索,終于發(fā)現(xiàn)了還有一輪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親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尋得了慰藉,詩也就戛然而止了。⑤學生齊讀,有感情地朗讀第三、四句詩。朗讀指導:注意全詩的朗讀基調(diào)是深沉的,于深沉之中又有一種安慰。(3)課堂延伸,文化積累。過渡:不知不覺中,我們走近了一輪明月。因為思鄉(xiāng),李白曾經(jīng)這樣寫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币驗樗加H,杜甫曾經(jīng)這樣寫道:“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因為愁眠,張繼曾經(jīng)這樣寫道:“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也是因為滿腔愁情,孟浩然寫下了這首《宿建德江》,于是有了“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樣的千古名句。同學們,詩人筆下的月亮還有著怎樣的寄托呢?大家可以課下搜集一些關于月亮的詩句,讀一讀,背一背。4.朗讀悟情,背誦積累。(1)整首詩賽讀,背誦積累。(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嘗試背誦,并交流自己的背誦方法。(3)指名背誦。注意正確、流利、有感情、富有韻律。三、運用方法,自主學習。1.過渡到《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談感受。過渡:同學們,剛才我們欣賞了空曠的郊野、遼遠的天空和天上的明月,給人一種凄清、寂寞的感覺?,F(xiàn)在,讓我們一洗“愁”態(tài),去感受一場酣暢淋漓的暴雨,去感受一種別樣的自然圖景。我們將要學習另一首古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看看詩人蘇軾筆下的這場暴雨有著怎樣的奇趣。2.解詩題,明背景。(1)誰來把題目讀一讀?注意讀準節(jié)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2)對于題目你是如何理解的?(交代了時間、地點、事件。)“醉”該如何解釋?(是飲酒后醉的狀態(tài),還是陶醉于景色之中?學完整首詩后再回到此題的討論。)(3)詩人是何時寫下這首詩的?(檢測預習效果,對詩人及寫作背景學生可略做了解。)①出示課件“蘇軾簡介”。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蘇軾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為“三蘇”。他的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表現(xiàn)方面獨具風格;他的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很有影響。②簡介寫作背景。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蘇軾在杭州任通判。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覽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樓上喝酒,寫下了這首七言絕句。3.初讀詩歌,夯實基礎。(1)課件出示古詩,學生自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2)檢查自主朗讀情況,教師適時正音。預設:提醒學生易讀錯的音:“卷地”的“卷”為三聲;“忽吹散”的“散”為四聲。(3)指名讀詩,引導學生讀好詩句的停頓和節(jié)奏。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4.出示自學提示。閱讀與交流:①自讀古詩,結合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在不理解的地方畫問號。②觀察課本插圖,再讀詩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③小組交流自己不理解的地方。5.教師檢查自學情況,引導賞析古詩。(1)學生自由讀古詩,邊讀邊想象眼前出現(xiàn)了什么畫面,找出自己最欣賞的詞句,做好批注。(2)展示交流,品讀詩句。過渡:老師在剛才的巡視中發(fā)現(xiàn)我們每個小組的同學都各抒己見,認真專注,我特別欣賞大家的學習態(tài)度。現(xiàn)在,哪個小組愿意把你們的學習成果和大家交流呢?大家在說的時候可運用下面這個句式。讀了______句,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聽到了________,想到了______。這句詩中我最欣賞的(字)詞是_______,這個(字)詞_____________。預設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生1:讀這句詩,我仿佛看到了滿天的烏云翻滾而來,似乎聽到了轟隆隆的打雷聲,想到了這烏云不就像打翻的墨汁嗎?我最欣賞的詞是“翻墨”,這個詞展現(xiàn)了天上的云所呈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黑壓壓的,蔓延很快,就像打翻的墨汁一樣。我還知道這句詩是描寫下雨前天上的景象。預設二:白雨跳珠亂入船生2:讀這句詩,我仿佛看到了豆大的雨點從天上傾盆而下,它們蹦到了船上,跳到了岸邊,落在了湖中,我仿佛聽到了雨點噼里啪啦的聲音,想象到它們就像跳動的珍珠一樣。我最欣賞的詞是“跳珠”,這個詞寫出了雨的大和猛。(生補充)我認為“亂”字用得好。從“亂”字可以看出雨下得很大,下得很雜亂。此外,我認為“白”字用得也很好,不僅寫出了雨的顏色,還顯示雨下得很大,大得我們都看到了它的顏色。過渡:同學們說得真好。蘇軾特別喜歡這句中的“跳珠”。十五年后,五十歲的蘇軾重返西湖,特意寫道:還來一醉西湖雨,不見跳珠十五年。一團黑云和一陣白雨,一黑一白形成了色彩美,一翻墨一跳珠,形成了動態(tài)美。我們大家再來一起讀一讀——(生齊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那么黑云白雨過后,天地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呢?預設三:卷地風來忽吹散生3:讀這句詩,我仿佛看到了卷地而來的風轉眼就將烏云吹散,將白雨吹走,似乎聽到了風吹的聲音。我最欣賞的是“卷地”這個詞,“卷地”說明風很大。我也喜歡“忽”這個字,說明風來得突然,也說明天地變化之快。預設四:望湖樓下水如天生4:讀這句詩,我仿佛看到了大雨過后,望湖樓下水天相接,一片汪洋。我最欣賞“水如天”,說明雨很大,樓下一片汪洋,凸顯景色之美。這一句寫出了靜態(tài)的美,它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卷。有樓,有藍天,有一片汪洋的水。過渡:云散了,風停了,雨止了,這時站在望湖樓上,看到水天一色之景,怎能不令人陶醉?鐘愛西湖的大詩人蘇軾陶醉在西湖的美景中。(在課題“醉”下加著重號)現(xiàn)在,我們再回頭看課題,大家如何理解這里的“醉”呢?(學生發(fā)言)(3)朗讀背誦,感悟詩韻。過渡:醉于酒,醉于景,蘇軾禁不住揮筆寫下了千古名篇;醉于景,更醉于詩,讓我們也走進了詩人描繪的奇趣世界。最后讓我們帶著對這場雨的驚嘆,對雨后景色的贊美,一起來讀背這首詩。(4)指名讀古詩,讀出詩的韻律美。(5)配樂齊誦古詩,感受詩的意境美。6.課堂回顧,總結方法。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兩首古詩,其中第二首詩主要由同學們自主學習。我們一起理解了詩題,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朗讀了詩文,通過合作交流明白了詩意,結合圖畫想象了詩中的情境,體悟到了詩人的心情。(出示課件:解詩題,讀詩文,明詩意,想畫面,悟詩情。)這就是理解一首古詩的常規(guī)方法,大家都掌握了嗎?下節(jié)課,我們將用同樣的方法,去學習另一首名家作品。7.延伸拓展,作業(yè)設計。(出示課件:學生自選作業(yè)。)(1)畫:畫一畫本課所學兩首詩所呈現(xiàn)出的畫面,在圖畫中表達自己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2)找:另找一些描寫月夜或暴雨的古詩,感受詩歌語言的凝練和畫面美。(3)學:收集孟浩然或蘇軾的故事和詩歌,進一步了解詩人,體會詩人的內(nèi)心情感。
第二課時《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學目標1.會寫“鵲、蟬”2個生字。2.理解句意,能借助圖畫,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情境。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詞,能夠默寫。4.感受詞中所表現(xiàn)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企盼豐年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難點1.通過賞析詞中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略夏夜農(nóng)村的清新恬靜之美。2.品味詞人遣詞造句的妙處,領略詞中所描繪的意境。教學過程: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導語: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兩首古詩。一首詩描繪了靜寂的月夜,一首詩描繪了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暴雨。老師想邀請兩位同學分別來吟誦一下這兩首詩。1.抽查背誦《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再齊背。2.再次歸納學習古詩的方法,引入新課。過渡:同學們還記得我們是怎樣學習《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這兩首詩的嗎?今天,我們將運用相同的方法來學習《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詞雖與詩格式有別,但我們依然可以用上節(jié)課我們掌握的方法來學習它。(板書:解詩題,讀詩文,明詩意,想畫面,悟詩情。)二、初讀課文,讀通文本。1.講解課題,簡介作者。(1)板書課題,交代:這是一首詞,“西江月”是詞牌名,“夜行黃沙道中”是題目。(2)討論題意。(“夜”,點明時間;“行”,點明動作、事件;“黃沙”,點明地點。題目意思:夜間走在黃沙嶺的道路上。)(3)作者簡介。辛棄疾(1140—1207)
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南宋卓越的愛國詞人,出生時家鄉(xiāng)已被金人占據(jù),一生堅決主張收復中原,統(tǒng)一國家。他曾遭貶謫閑居江西上饒多年,對黃沙嶺比較熟悉。2.學生自由朗讀,小組交流。(1)讀準字音,識記生字“鵲、蟬”。(2)圈出不理解的詞語,小組交流。3.檢查自讀及交流情況。(1)指名讀課文,正音。(2)出示詞語課件,指名認讀詞語,教師糾正字音,注意變色的字。驚鵲鳴蟬稻花茅店社林忽見◆易讀錯字:“蟬”是翹舌音,“驚”“鳴”是后鼻音;“見”在這里同“現(xiàn)”,注意不要讀錯音。(3)指名說說詞語的意思。[驚鵲]鵲兒被驚醒。[鳴蟬]蟬兒鳴叫。[社]社廟,土地廟。[溪橋]溪上的小橋。(4)結合注釋,弄懂句子的意思。4.齊讀課文,注意朗讀節(jié)奏。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苈曇黄F甙藗€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三、再讀課文,品讀欣賞。1.出示上闋文本和配圖,引導探究。過渡:很好,我從同學們的朗讀中聽出詞的味道來了!讀通詞是學好詞的序幕,讀懂詞,讀出里面所包含的意思,才是學習詞的正式開始。下面就讓我們?nèi)プ屑毱肺缎翖壖驳倪@首詞吧?。?)自讀自悟,引導學生調(diào)動所有的感覺器官,去欣賞美麗的夜景。(2)小組交流,師生互學。A.說說你看到的:明月、別枝、驚鵲、鳴蟬、稻子。預設:對“別枝”的解釋除了課本上的注釋,還有兩種其他解釋,可引導學生思考,想象畫面,教師相機出示:①離開枝頭;②另外一枝?!懊髟麦@鵲”可以聯(lián)系“月落烏啼”來理解。B.說說你聞到的:稻花香。(體會豐收的景象。)C.說說你聽到的:鵲啼、蟬鳴、蛙聲、說豐年。過渡:同學們,詞中說伴隨著清風吹拂,傳來陣陣稻花香和蛙鳴聲,仿佛是青蛙們在爭說豐年,那它們會說些什么呢?同桌之間試著演演說說;教師指名演演說說。(豐收、老百姓的生活、多捉蟲子之類。)小結:同學們演得真是太形象了,說得真是太好了!這里的“說”字,是青蛙在說嗎?那是誰在說呢?(青蛙、農(nóng)人以及作者自己都可以,重在體會作者的喜悅之情。)對呀,作者聞著飄散于黃沙嶺的稻花香,多么盼望有一個豐收年呀!請齊讀“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這兩句,體會詞人企盼豐年的感情。D.說說你感受到的:夏夜的清幽、靜謐。預設:可引導學生聯(lián)系學過的詩句,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等,體會以動寫靜的表現(xiàn)手法。(3)想象畫面,自由描述。(清幽的月光照著大地,把沉睡的鵲兒都驚醒了,撲棱棱地離開枝頭,飛了起來,引得樹枝搖曳。半夜里,清風徐徐地吹來,讓人感到真涼爽、舒服,風兒還送來一聲聲蟬的鳴叫,它們似乎在唱歌呢!田野里,稻花開了,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讓人感到神清氣爽。詞人辛棄疾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一路上碰到許多納涼的老農(nóng),都在說著“今年真是一個豐收年”。池塘里傳來一片青蛙的叫聲,似乎也在爭說豐年。)預設:學生在描述畫面時,不必拘泥于一字一詞的對應,可展開想象,豐富細節(jié)。教師可進行指點:在古詩詞的學習中融入自己豐富的想象,才會對詩詞所描述的內(nèi)容感受得真真切切。(4)播放音樂,展示圖片。齊讀上闋。小結:明亮的月光,驚醒的鵲兒,微微的涼風,鳴叫的蟬兒,清新的稻花香,這一切多么美好!讓我們一起置身于這美好寧靜的夜晚,感受著清風明月,輕輕地吟一吟吧——請大家齊讀上闋。(生齊讀)2.出示下闋文本和配圖,引導探究。過渡:這充滿詩情畫意的月夜讓人猶如走進了畫卷一般。詞人走著走著,天氣突然發(fā)生了變化。自己讀讀下闋,在腦海中勾勒畫面,也可以和同桌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討論。如果討論還不能理解的,請準備質(zhì)疑。(1)學生自主感悟,自主交流。(2)學生交流畫面,教師相機指導朗讀。①注意斷句。“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該怎樣斷句?這兩句話有什么特點?(“天外”和“山前”前面斷句,這兩句運用了倒裝的句法,正常的語序應是:天外七八個星,山前兩三點雨。)②提出質(zhì)疑:詞人疾步向前走,想找個避雨的地方,過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邊,詞人為什么找不到了呢?(可能是因為天黑看不清,而且道路彎曲、樹木茂盛,更難辨認方向了。還可能是因為詞人沉浸在“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愉悅心境之中,而忘了前方的路。要體會詞人可能因為天黑、心急、樹茂而沒發(fā)現(xiàn),而后來路轉溪橋后忽然看見的喜出望外的心情。)過渡:陸游有一句詩,寫的也是這種峰回路轉的驚喜,你們知道嗎?對了,就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想象畫面,自由描述。(烏云驟起,月光消失,天邊只剩下幾顆暗淡的星,田野變得昏暗了。當詞人走到山前時,雨點飄落下來,他知道驟雨將至,想要找個地方避雨。那過去的茅店明明就在土地廟樹叢旁邊,現(xiàn)在怎么不見了?他急急忙忙轉過溪頭時,茅店就出現(xiàn)在了眼前。不用說,詞人這時的心情是何等欣慰呀?。?)播放音樂、展示圖片。齊讀下闋。小結:這就是生活的樂趣。在山野中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這種樂趣不是身臨其境的人是很難體會得到的。讓我們再一起來體會體會——請大家齊讀下闋。(生齊讀)四、朗讀悟情,背誦積累。1.個性朗讀。過渡:同學們,學詞的最高境界就是讀透它。讀透就是要求我們在讀時,一邊讀一邊想象詞中所描繪的景象,做到詞圖合一,身臨其境。大家知道辛棄疾的號是什么嗎?(板書:稼軒)“稼”就是種植莊稼的意思,他一直很看重農(nóng)事,關心農(nóng)民憂樂,這首詞就很鮮明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讓我們再來讀全詞,體會作者夜行黃沙道中時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情,讀出詞獨有的韻味。一會兒我們來比一比,看誰最有詩人的氣質(zhì)。2.學生配樂朗讀比賽。(學生朗讀展示、評價,最后全班齊讀收尾。)3.想象畫面,結合板書,學生試背。五、對比閱讀,整體回顧。1.分析比較,群文閱讀。過渡:同學們,我們到此就學完了本課三首古詩詞。這三首古詩詞都描寫了自然的美景。雖然作者在其間表達的情感有所不同,但這三首詩詞所描繪出的畫面都激發(fā)了我們美妙的想象力?,F(xiàn)在,我們再把這三首詩詞一起讀一遍吧?。?)齊讀三首古詩詞。(出示課件:三首古詩詞)(2)填寫表格,比較異同。(出示課件:表格)①先小組合作填寫表格,教師點撥后出示答案。②對比一下三首古詩詞,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它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詩詞名作者朝代時間段描寫的景物詩人的情感《宿建德江》孟浩然唐代黃昏到夜晚舟、煙渚、日暮、曠野、樹、江、月羈旅的惆悵、思鄉(xiāng)之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蘇軾宋代白天黑云、山、白雨、船、風、望湖樓、水對西湖奇特景色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辛棄疾宋代夜晚明月、鵲、清風、蟬、稻田、蛙、星、雨、山、茅店、社林、溪橋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生活、企盼豐年的思想感情相同:這三首古詩詞都描繪了動人的自然圖景,情與景相融。不同:作者見到的景物不同,表達的感情也不同?!端藿ǖ陆穼懭漳簳r分江邊清幽之景,情緒低沉;《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寫大雨驟至時的磅礴之景,情緒爽朗豪邁;《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寫雨中夜行所見清新之景,情緒閑適愉快。2.拓展詩句,促進感悟。過渡:古詩詞的妙處就在于寥寥幾字,便能給我們勾畫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古詩詞中絕不缺乏想象奇麗、情感濃烈的句子?,F(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讀讀下面這些句子,讀的時候,同學們要充分發(fā)揮想象,看看你能想象出怎樣的畫面,感受到怎樣的心情。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厶疲菝虾迫荒涸剖毡M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鬯危萏K軾《中秋月》松岡避暑,茅檐避雨,閑去閑來幾度。醉扶怪石看飛泉,又卻是、前回醒處。東家娶婦,西家歸女,燈火門前笑語。釀成千頃稻花香,夜夜費、一天風露?!鬯危菪翖壖病儿o橋仙?己酉山行書所見》教學重點片段實錄:◆讀詩句,想象畫面師:我們把一行行的詩想象成一幅幅靈動的畫面。這首詩一共有四句,每一句中最主要的景物是什么?生:黑云、白雨、卷地風、水如天。師:(課件出示:云、雨、風、水)同學們把課前的預習紙拿出來,在這里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幅畫面,把它用文字描述出來。(生在練習紙上對應的詩句后面寫話。4分鐘時間,學生寫話,教師巡視指導。)師:“黑云翻墨”是一個怎樣的場景呢?生:烏黑烏黑的黑云好像打翻在紙上的墨汁,還沒來得及遮住遠處的山。師:“烏黑烏黑的黑云”這個說法對嗎?應該怎么說?生:不對,應該是“烏黑烏黑的云”。師:可以的。換一個詞,“黑沉沉的烏云”可能更好些。還有誰寫了第一幅圖?生:黑色的云好像打翻的墨汁還沒來得及遮住山。師:很好。第二幅圖呢?這場暴風雨在你頭腦當中是什么樣的呢?生:白雨落在地上濺起的水花像打落的珍珠亂跳入船內(nèi)。師:還有誰來說說?生:一顆顆晶瑩閃爍的小水珠落在水面上,飛濺起的水珠如珍珠一般亂跳入小船內(nèi)。師:短短七個字被你寫成了一段景,妙極了。這是一陣怎樣的風呢?生:一陣大風吹來,把陰暗得像是打翻了墨汁的烏云吹散了。師:這陣風不僅吹散了黑沉沉的烏云,還吹走了——生:似珍珠一樣的雨點。師:這時候,望湖樓下——生:從望湖樓往下看去,樓下一片汪洋,水就像天空一樣廣闊。師:此時在頭腦當中也出現(xiàn)了一個畫面,還有誰來說一說呢?生:在望湖樓下,發(fā)現(xiàn)水天一色,一片汪洋。師:還有誰講?生:從望湖樓上往下望,水和天一樣,融為一體。師:同學們,就讓我們通過朗讀,把這幅畫面帶到我們的面前。大家練一練,好不好?(生自由練讀。)師:邊讀邊想象畫面是學習古詩時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同學們在讀這首詩的過程中一定也想到了許多有趣的畫面,這對我們深入了解詩意有很大的幫助。賞析:古詩語言精練、意境深遠,具有想象豐富的特點。古詩總是借助想象來創(chuàng)造詩的形象,開拓詩的意境。想象是理解詩意的翅膀,在本段教學中,教師抓住了重點詞語引導學生理解古詩,通過生動的語言、巧妙的補白讓學生再現(xiàn)詩歌畫面,讓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在古詩的意境中任意馳騁,充實了詩的內(nèi)涵,讓古詩的學習變得趣味盎然。4.《花之歌》教學設計文本分析本課是一首散文詩,也是一篇充滿哲理的美文。詩人通過花語的清新流露,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四季更迭的自然變化,塑造了花朵作為自然的使者和奉獻者,向往光明、與萬物和諧共處的形象。本文表面上是關于花的描寫,實際上是借花喻人,作者已與花融為一體,洋溢著對花的欣賞和贊美,含蓄地表達了詩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文章文辭優(yōu)美,意味深長,發(fā)人深思。這是本冊書的第一篇自讀課文,一方面需充分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另一方面教師也要把握“放手”的方向和標準,注重提供給學生一些具有現(xiàn)實可行性、操作性強的學習策略或建議,如設計自主學習卡等,幫助學生了解并掌握自學的方法。另外,本課是一首散文詩,要充分發(fā)揮朗讀的作用,引領學生通過朗讀想象文字所描繪的畫面,領悟詩情,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還可以讓學生仿寫文中的語句,有效提升其語言運用能力。教學目標1.在朗讀中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理解課文內(nèi)容。2.整體把握這首散文詩獨特精巧的構思。3.學習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體會以物喻人、寄托詩人心中美好情感的寫法。4.把課文與“閱讀鏈接”中的材料進行比較閱讀,體會作者想象的奇妙。教學重點在朗讀中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感受作者豐富的想象力。教學難點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課時安排1課時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1.教師播放以花為主題的音樂片段(如民歌《茉莉花》、世界名曲《花之圓舞曲》等),讓學生靜靜傾聽,并談談聽曲的感受。導語:同學們,老師剛才給你們播放了幾段樂曲,它們都是以花為主題的,有民歌,有流行歌曲,還有西方的古典音樂。你們的腦海中是不是浮現(xiàn)出了曾經(jīng)見過的花朵的模樣呢?這些都是名副其實的“花之歌”。今天我們要學習紀伯倫的《花之歌》,這是一首散文詩,是一首花的贊歌。學習這篇文章,也需要我們發(fā)揮想象力,就像剛才大家聽那些美妙的音樂一樣。2.出示課題,教師引導學生朗讀課題并引發(fā)思考。思考:“花之歌”,單從字面上看,我們可以理解為“花的歌”,它會唱些什么呢?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1.作者簡介。紀?哈?紀伯倫(1883—1931)
黎巴嫩詩人、畫家。著有散文詩集《淚與笑》《先知》《沙與沫》等。本文選自《淚與笑》中的《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詩,另四首是《美之歌》《幸福之歌》《雨之歌》《浪之歌》。紀伯倫的散文詩充滿濃郁的詩情和深刻的哲理,與印度詩人泰戈爾齊名,并稱為“站在東西方文化橋梁上的兩位巨人”。美國前總統(tǒng)羅斯福曾稱他“是東方刮起的第一次風暴,席卷了西方,給我們西海岸帶來了鮮花”,而他帶有強烈東方意識的作品被稱為“東方贈給西方的最好禮物”。2.聽音頻朗讀,一邊聽,一邊學習停頓和朗讀的語氣。3.學生自讀課文,注意標注讀不通順的地方。(1)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碰到不會讀的字、不理解的詞語可以采取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預設難詞:[蒼穹]天空。[冠冕]古代帝王、官員戴的帽子。這里泛指帽子。[祭獻]祭祀供奉。[旖旎]柔和美好。[馥郁]形容香氣很濃。[婆娑]盤旋舞動的樣子。[碩大無朋]形容無比的大。朋,倫比。[心馳神往]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或思慕之極。[顧影自憐]望著自己的影子,自己憐惜自己。形容孤獨失意的樣子,也指自我欣賞。[孤芳自賞]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賞。孤,單獨。孤芳,單獨的一枝花。(2)各自練讀,或小組內(nèi)采取喜歡的方法朗讀??砂聪铝胁襟E練習朗讀:一讀:重在感知形象。要從整體感知花的形象,注意語音的飽滿與圓潤。二讀:重在體味情感。要讀得順暢,注意把握好朗讀的節(jié)奏、停頓、快慢等。三讀:重在進入情境。注意韻腳及語氣的輕重抑揚,要體現(xiàn)出散文詩的抒情性。三、研讀課文,重點探究。1.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思考:用自己的話說說你從中感受到的花的形象,在橫線上加一個修飾語:_______的花。預設:此題沒有標準答案,只是引發(fā)學生思考,把握主要內(nèi)容?;卮鹂赡苁牵好利惖幕?、永遠變化的花、可當禮物的花、自由的花、快樂的花……2.教師出示“自主學習卡”,小組合作探究。過渡:這么富有詩意的花,帶給我們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ㄔ谠娙说墓P下到底是怎樣的形象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自主學習卡(1)議一議:讀“閱讀提示”,思考其中的問題: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文中的“我”是花?(2)說一說:全文可分為幾個部分?理清課文的思路,再分別說說每一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3)想一想:這篇課文只是單純地寫花嗎?作者在花中寄托了怎樣的情感?(4)學一學:課文中的語言十分優(yōu)美,恰當?shù)剡\用了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請標示出相關語句,借鑒寫法,進行仿寫訓練。3.匯報展示,品析美文。(1)匯報交流“自主學習卡”上的第1小題。預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本文的寫作特點之一——第一人稱敘述。雖然文中并無一個“花”字,但通過文中的“我”可以很容易理解本文把花當作人來寫,說出了花的話,唱出了花的歌。特別是本文的前四段,可以很明顯地看出花的特征??勺寣W生分別說說從第1—4自然段中可以看出花的哪些特征。明確:在第1自然段中,“大自然說出來”喻指花開,“又收回去”喻指花落,“然后又說一遍”喻指花開花落的循環(huán)往復。第2自然段交代了花的整體形貌和生長環(huán)境,遠觀那一朵朵花兒就猶如綠草中亮麗的星星點點。第3自然段是說花的四季變化。第4自然段是說花的功用,它可以作為表達情意的禮物,可以作為婚禮上的裝飾,還可以作為葬禮上的祭獻。(2)匯報交流“自主學習卡”上的第2、3小題。預設:引導學生從課文內(nèi)容及語言表達上來劃分文章層次。比如課文前四個自然段都以“我是……”的句式對花的形象展開描繪,具體描述了“我”是什么,所以這幾個自然段可以歸納為第一部分。剩下的三個自然段主要圍繞“我在做什么”繼續(xù)描繪花的形象,可以歸納為第二部分。但劃分層次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只要學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據(jù)就應予以肯定。◆結構梳理: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這部分對花的形象展開了描繪,寫出了花對人類無私的貢獻。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這部分圍繞“我在做什么”繼續(xù)描繪花的形象,分別寫了“我”的一天如何度過,“我”怎樣和周圍的世界和諧相處,以及“我”在享受著世界無私地給予的同時堅持追求光明的決心和行動。過渡:通過劃分課文層次和概括主要內(nèi)容,我們也感受到了作者并不只是單純地描寫花的生長與美麗,而是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也就是運用了借物喻人的寫法。那么哪位同學能說一說你從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花的身上又寄寓著哪些美好的品質(zhì)呢?(遵循自然的規(guī)律,積極、樂觀、向上等。)(3)仿寫訓練,交流“自主學習卡”上的第4小題。過渡:這篇文章以花的口吻展開,把花當作人來寫,通篇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另外讀這篇文章時,我們能發(fā)現(xiàn)文中大量使用了一種修辭手法——排比。排比的運用,使文章讀來朗朗上口,節(jié)奏感強,又能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和氣勢,還可以深化文章的中心。同學們也來試一試,展開想象,選擇你喜愛的大自然中的某一種事物(如草、彩虹、雪、雨等),采用第一人稱仿寫一番。仿寫句式:我是親友之間交往的禮品,我是婚禮的冠冕,我是生者贈予死者最后的祭獻。我是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4.誦一誦,把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讀出自己體會到的感情,請同桌評價。預設:指名朗讀,要求學生用欣賞性的語氣,挑選自己喜歡的部分來讀。組織其他學生自由評議。
四、拓展閱讀,賞析名段。過渡:紀伯倫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區(qū)的一個農(nóng)家,他熱愛大自然,故鄉(xiāng)的秀美風光賦予他源源不斷的藝術靈感。在紀伯倫的心目中,祖國黎巴嫩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所以在他的筆下,風、雨、浪、花,無不具有生命力。大家在課外可以找來他的其他散文詩作品讀一讀?,F(xiàn)在,我們來讀一讀課文后面“閱讀鏈接”里的文字,看看紀伯倫筆下的風又是怎樣的形象。1.出示課外閱讀片段,指名朗讀。你時而歌唱,歡笑;時而又悲嘆,哭號。我們能聽見你的聲音,卻見不著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華東師大版九年級科學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外研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4年冀教版第二冊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冀少新版七年級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版高三化學下冊月考試卷
- 2024版LED面板燈購銷合同3篇
- 2025年教科新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管理集團收購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材料全球采購合同2篇
- 2024年黑龍江省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高層次衛(wèi)技人才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附帶答案
- 耕地質(zhì)量等別調(diào)查評價與監(jiān)測技術理論與方法概述課件
- 煙道中安裝導流板的說明
- 北師大版五年級數(shù)學上學期解決問題專項完整版
- 系統(tǒng)運維管理方案
- 質(zhì)量管理體系過程相互關系圖
- 相親相愛 簡譜
- 城市更新改造流程
- 低壓成套開關設備出廠檢驗報告
- 關鍵施工技術、工藝及工程項目實施的重點、難點和解決方案資料
- 電纜壓降計算用表格
- 二年級乘除法豎式計算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