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電工程項目綜合布線估算方法和公式_第1頁
弱電工程項目綜合布線估算方法和公式_第2頁
弱電工程項目綜合布線估算方法和公式_第3頁
弱電工程項目綜合布線估算方法和公式_第4頁
弱電工程項目綜合布線估算方法和公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弱電工程項目綜合布線估量方法和公式(適用)弱電系統(tǒng)中線纜的計算是一門技術活,不是簡單的默算就能夠達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來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統(tǒng)介紹弱電線纜估量方法。一、綜合布線系統(tǒng)1.1水平子系統(tǒng),線纜用量計算方法:電纜均勻長度=(最遠信息點水平距離+近來信息點水平距離)/2+2H(H一樓層高)實質電纜均勻長度二電纜均勻長度X1.1+(端接容限,往常取6每箱線纜布線根數(shù)有箱電纜長度/實質電纜均勻長度電纜需要箱數(shù)=信息點總數(shù)每箱線纜布線根數(shù)注:最遠、近來信息點水平距離是從樓層配線間(IDF)到信息點的水平實質距離,包括水平實質路由的距離,假如多層設置一個IDF則還應包括相應樓層高度。上邊的“電纜均勻長度”計算公式適應一層或三層設置一個樓層配線間(IDF)的情況。1.2骨干子系統(tǒng),銅線纜用量計算方法:電纜均勻長度二(最遠IDF距離+近來IDF距離)/2實質電纜均勻長度=電纜均勻長度X1+(.端接容限,往常取6)每軸線纜布線根數(shù)=每軸電纜長度實質電纜均勻長度電纜需要軸數(shù)=IDF的總數(shù)每箱線纜布線根數(shù)注:最遠、最近IDF距離是從樓層配線間(IDF)到網(wǎng)中心主配線架(MDF)的實質距離,主要取決于樓層高度和弱電井到設施間(MDF)的水平距離。大對數(shù)電纜對數(shù)依據(jù)1:2(即1個語音點配置2對雙絞線)計算,并分別選擇25/50對電纜進行合理設計。100對大對數(shù)電纜一般不要選擇,因施工較困難。 1.3骨干子系統(tǒng),光纜用量計算方法:光纜均勻長度二(最遠IDF距離+近來IDF距離)/2實質光纜均勻長度=光纜均勻長度X1.1+(端接容限,往常取6)光纜需要總量二IDF的總數(shù)X實質光纜均勻長度注:最遠、近來IDF距離是從樓層配線間(IDF)到網(wǎng)中心主配線架(MDF)的實質距離,主要取決于樓層高度和弱電井到MDF的水平距離。光纖芯數(shù)、單模、多模的選擇若招標文件有明確的要求,則按要求設計,通用的選擇是6芯多模光纜。二、有線電視系統(tǒng)2.1星型布線計算法:此方法定義為:全部的樓層分支分派器集中在弱電間內,從每個用戶終端(插座)獨立敷設一根射頻電纜到相應的弱電間與分支分派器聯(lián)接。水平部分電纜(往常為RG6),線纜用量計算方法:電纜均勻長度二(最遠用戶終端水平距離近來用戶終端水平距離)/2+2H(H——樓層高度)實質電纜均勻長度=電纜均勻長度X1.1+(端接容限,往常取3)電纜需要總數(shù)=用戶終端總數(shù)x實質電纜均勻長度米注:最遠、近來用戶終端水平距離是從樓層分派箱到最遠、近來終端用戶插座的實質距離,包括水平實質路由的距離,假如多層設置一個樓層分派箱則還應包括相應樓層高度。骨干電纜(往常為 RG11/RG9),線纜用量計算方法:電纜均勻長度=(最遠樓層分派箱距離+近來樓層分派箱距離)/2實質電纜均勻長度二電纜均勻長度X1.1+(端接容限,往常取6)電纜需要總數(shù)囑層分派間總數(shù)x實質電纜均勻長度米)注:最遠、近來樓層分派箱距離是從樓層分派箱到衛(wèi)星或有線電視中心計房(或持續(xù)放大器)的實質距離,主要取決于樓層高度和弱電井到有線電視中心計房的水平距離。2.2分支器串接布線計算法:分支器串接法布線往常分為進戶線纜、水平線纜、骨干(垂直)線纜三部分。A、進戶部分電纜:(往常為RG6規(guī)格),線纜用量計算方法:電纜均勻長度二(最遠用戶終端距離+近來用戶終端距離)/2實質電纜均勻長度=電纜均勻長度X1.1+(端接容限,往常取3)電纜需要總數(shù)二用戶終端總數(shù)x實質電纜均勻長度米注:最遠、近來用戶終端距離是從分支器到近來的一個終端用戶插座、最遠的一個用戶終端的實質距離。B、水平部分分支電纜(往常為RG11),線纜用量計算方法:電纜均勻長度二(最遠分支器終端電阻距離+近來分支器終端電阻距離)/2實質電纜均勻長度二電纜均勻長度X1.1+(端接容限,往常取6)電纜需要總數(shù)=水平電纜總根數(shù)x實質電纜均勻長度米注:最遠、近來分支器距離是從樓層分派間的分派器箱到最遠、近來分支器的實質距離,包括水平實質路由的距離,假如多層共享一個樓層分派器則還應包括相應樓層高度。C、骨干電纜(往常為RG12或RG11),線纜用量計算方法:電纜均勻長度二(最遠樓層分派箱距離+近來樓層分派箱距離)/2實質電纜均勻長度=電纜均勻長度X1.1+(端接容限,往常取6)電纜需要總數(shù)樓層分派箱總數(shù)x實質電纜均勻長度(米注:最遠、近來樓層分派箱距離是從樓層分派箱到衛(wèi)星或有線電視機房的實質距離,主要取決于樓層高度和弱電井到衛(wèi)星或有線電視機房的水平距離。三、安全防備系統(tǒng)3.1.1視頻電纜計算方法:往常采用SYV75-5規(guī)格,電纜均勻長度二(最遠攝像機距離+近來攝像機距離)/2實質電纜均勻長度=電纜均勻長度X1.1+(端接容限,往常取6)電纜需要總數(shù)=攝像機總數(shù)x實質電纜均勻長度米注:最遠、近來攝像機距離是指從安防監(jiān)控中心計房到離安防機房最遠、近來攝像機的實質距離,(注意樓層高度)。當有群樓的長、寬、與主樓(標準層)的長、寬有較大差距時,要求依據(jù)群樓、主樓分別計算實質電纜均勻長度。3.1.電源線纜計算方法:規(guī)格。方式一:因為攝像機的散布較為分別(尤其是群樓)。所以建議按視頻電纜長度的 1/2?1/3計算。方式二:按每8只攝像機敷設一根電源線纜:電源線需要總數(shù)=(攝像機總數(shù)/8)視頻電纜計算中的實質電纜均勻長度。控制電纜計算方法:(云臺+變焦攝像機),規(guī)格。電纜均勻長度=(最遠攝像機距離+近來攝像機距離)/2實質電纜均勻長度=電纜均勻長度X 1.1+(端接容限,往常取6)電纜需要總數(shù)=攝像機總數(shù)x實質電纜均勻長度米)注:最遠、近來攝像機距離是指從監(jiān)控中心計房到離機房最遠攝像機、近來攝像機的實質距離,(注意樓層高度)。當有群樓的長、寬、與主樓的長、寬有較大差距時,要求分別計算實質電纜均勻長度。網(wǎng)絡攝像機網(wǎng)線的計算和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計算方法基真同樣3.2防盜報警系統(tǒng)3.2.1二芯報警線纜計算方法:RVV2*0.5規(guī)格。線纜均勻長度=(最遠報警前端設施距離+近來報警前端設施距離)/2實質電纜均勻長度=電纜均勻長度X1.1+(端接容限,往常取6)線纜需要總數(shù)=前報警端設施總數(shù)x實質電纜均勻長度米注:最遠、近來報警前端距離是指從安防中心計房(或報警鍵盤、擴展模塊)或到離機房(或報警鍵盤、擴展模塊)最遠、近來報警前端設施的實質距離,(注意樓層高度)。當有群樓的長、寬、與主樓的長、寬有較大差距時,要求分別計算實質電纜均勻長度。四芯報警線纜計算方法同上。 規(guī)格報警聯(lián)網(wǎng)總線計算方法:因為報警聯(lián)網(wǎng)總線多半為一根(或一路),少量為兩根(路)或多根(路),所以要求按實質的總線路由計算。線纜需要總數(shù)= 實質總線路由長度X 1.1+端接容限米注:端接容限=總線上需要聯(lián)接的設施(往常是報警鍵盤、擴展模塊)數(shù)目 *6四、背景音樂及緊迫廣播系統(tǒng) 水平線纜計算方法:水平部分線纜(往常為 ZR-RVS2*1.0):電纜均勻長度二(最長水平距離+最短水平距離)/2+H(H一樓層高:實質電纜均勻長度二電纜均勻長度X1.1+(揚聲器端接容限電纜需要總數(shù)詠平電纜總根數(shù)(即廣播分區(qū)數(shù))x實質電纜均勻長度米)注1:最長、最短樓層水平距離是從樓層弱電間到最長樓層、最短樓層的實質距離。注 2:若在一個樓層(即一個廣播分區(qū))需要有兩個揚聲器回路,如酒店的客房(或辦公樓的辦公間)與公共走廊需分為兩個回路,則上述的“電纜均勻長度”應分別計算,而后再計算出“實質電纜均勻長度”,并要注意此時的“水平電纜總根數(shù)(即廣播分區(qū)數(shù))”需“加倍”。注3:揚聲器端接容限=所丈量水平距離樓層的揚聲器數(shù)目*(客房或辦公室取9,走廊取6);干電主纜計算方法:廣播骨干線纜(往常為 ),線纜用量計算方法:電纜均勻長度=(最遠樓層分派箱距離+近來樓層分派箱距離)/2實質電纜均勻長度二電纜均勻長度X1.1+(端接容限,往常取6)電纜需要總數(shù)=樓層分派箱總數(shù)x實質電纜均勻長度米)注:最遠、近來樓層分派箱(廣播分區(qū))距離是從樓層分派箱到廣播中心計房的實質距離,主要取決于樓層高度和弱電井到廣播中心計房的水平距離。五、多媒體數(shù)字會議及擴聲系統(tǒng)因為本系統(tǒng)設施種類眾多,連結線的種類也多,但數(shù)目(長度)其實不長,所以本系統(tǒng)的線纜計算方式,建議依據(jù)輔材的方式進行報價,并按系統(tǒng)設施總價的1.5?2%計算。數(shù)字會議系統(tǒng)專用聯(lián)接電纜應另行報價,計算數(shù)目為數(shù)字會議控制主機到擱置主席機或代表機的實際距離*1.1+端接容限,往常取3)。六、樓宇設施監(jiān)控系統(tǒng)6.1監(jiān)控點到DDC箱的各種線纜計算方法:往常有、RVS2*1.0、BVS2*2.5、RVVP2*1.0、RVV8*1.0(用于DDC箱到設施配電箱)等規(guī)格。線纜均勻長度 二(最遠監(jiān)控點距離+近來監(jiān)控點距離)/2+H(H—樓層高度)實質線纜均勻長度=線纜均勻長度X本DDC監(jiān)控總點數(shù)X1.1+(端接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