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實驗室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危險評估實用教案_第1頁
生物安全實驗室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危險評估實用教案_第2頁
生物安全實驗室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危險評估實用教案_第3頁
生物安全實驗室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危險評估實用教案_第4頁
生物安全實驗室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危險評估實用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病原微生物危險(wēixiǎn)程度分類主要依據(jù):1、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致病性越強,導致的疾病越嚴重,等級越高2、微生物的傳播方式和宿主(sùzhǔ)范圍人群已有免疫水平、密度和流動、媒界、環(huán)境衛(wèi)生水平3、當?shù)厮邆涞挠行ьA防措施疫苗接種、衛(wèi)生措施、傳染源和媒界的控制4、地所具備的有效治療措施第1頁/共31頁第一頁,共31頁。國內外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類(fēnlèi)比較國內外病原(bìngyuán)微生物危害程度分類比較:1、《病原(bìngyuán)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3、WHO《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第2頁/共31頁第二頁,共31頁?!恫≡⑸飳嶒炇疑锇踩芾項l例》《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WHO《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四類:在通常情況下不會引起人類或者動物疾病的微生物。三類: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疾病,但一般情況下對人、動物或者環(huán)境不構成嚴重危害,傳播鳳險有限,實驗室感染后很少引起嚴重疾病,并且具備有效治療和預防措施的微生物。二類: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嚴重疾病,比較容易直接或者間接在人與人、動物與人、動物與動物間傳播的微生物。Ⅰ級:(低個體危害、低群體危害)不會導致健康工作者和動物致病的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因子。Ⅱ級(中等個體危害,有限群體危害)能引起人或動物發(fā)病,但一般情況下對健康工作者、群體、家畜或環(huán)境不會引起嚴重危害的病原微生物。實驗室感染不導致嚴重疾病、具備有效治療和預防措施,并且傳播風險有限。Ⅲ級(高個體危害,低群體危害)能引起人類或動物嚴重疾病,或造成嚴重經濟損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觸而在個體間傳播,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蟲藥治療的閏原微生物。Ⅰ級:(無或極低的個體和群體危險)不太可能引起人或動物致病的微生物。Ⅱ級(個體危害中等,群體危害低)病原微生物能夠對人或動物致病,但對實驗室工作人員、社區(qū)、牲畜或環(huán)境不易導致嚴重危害。實驗室暴露也許會引起嚴重感染、但對感染有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并且疾病傳播的風險有限Ⅲ級(個體危害高,群體危害低)病原微生物通常能引起人或動物的嚴重疾病,但一般不會發(fā)生感染個體向其它個體的傳播,并且對感染有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第3頁/共31頁第三頁,共31頁?!恫≡⑸飳嶒炇疑锇踩芾項l例》《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WHO《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一類: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非常嚴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國尚未發(fā)現(xiàn)或者已經宣布消滅的微生物。Ⅳ級(高個體危害,高群體危害)能引起人類或動物非常嚴重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或間接或偶然接觸在人與人,或動物與人,或動物與動物間傳播的病原微生物。Ⅳ級(個體和群體危害均高)病原微生物通常能引起人或動物的嚴重疾病,并且很容易發(fā)生個體之間的直接或間接傳播,對感染一般沒有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第4頁/共31頁第四頁,共31頁?!度碎g傳染(chuánrǎn)的病原微生物名錄》頒布時間(shíjiān):2006年1月11日核心內容:對于常見病原微生物(病毒、細菌、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和真菌)的常見實驗操作的生物安全實驗室等級提出了明確要求,以指導各單位涉及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的實驗活動。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第一、二類病原微生物統(tǒng)稱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第5頁/共31頁第五頁,共31頁。

主要的病原微生物包括:1、《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甲、乙類、丙類傳染病的病原微生物。2、國內外常見的傳染病病原3、新發(fā)現(xiàn)(fāxiàn)的病原微生物4、國際上已宣布消滅的傳染病病原其中:病毒160類、細菌、放線菌、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氏體、螺旋體155類,真菌59類,朊病毒(prion)6種第6頁/共31頁第六頁,共31頁。有關(yǒuguān)病毒的說明所涉及的病毒的操作級別主要指野生型病原微生物,重組(zhònɡzǔ)體另加說明一、實驗室活動的劃分:1、病毒培養(yǎng):2、動物感染實驗:

3、未經感染的感染性材料的操作4、滅活材料的操作5、無感染性材料的操作

第7頁/共31頁第七頁,共31頁。有關(yǒuguān)病毒的說明二、運輸包裝分類:依據(jù):國際民航組織文件Doc9284《危險品航空安全運輸技術細則》分為A、B二類,A類B類聯(lián)合國編號UN2814(動物UN2900)UN3373注:1、對于A類感染性物質(wùzhì),若表中未注明“僅限于病毒培養(yǎng)物”,則包括涉及病毒的所有材料;對于注明“僅限于病毒培養(yǎng)物”的A類感染性物質(wùzhì),則病毒培養(yǎng)物按UN2814包裝,其他標本按UN3373的要求包裝和空運。2、凡標明B類的病毒和相關樣本均按UN3373要求包裝和空運第8頁/共31頁第八頁,共31頁。有關(yǒuguān)病毒的說明三、有關事項的說明:1、一般情況下對現(xiàn)場和臨床的未知樣本檢測應在二級以上生物安全防護級別的實驗室進行,若判定為疑似高致病性病原體,應在相應生物安全級別的實驗室開展工作(gōngzuò)。2、《名錄》中未列出的病毒和實驗活動,由各單位生物安全委員會負責危害程度評估,確定相應的生物安全防護級別?!睹洝芬蚜谐龅牟《?,在實施活動中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再評估,提高防護水平和級別。3、Prion為特殊病原體,對其單獨列出。4、人類病毒的重組體的使用。5、脊髓灰質炎病毒:

第9頁/共31頁第九頁,共31頁。有關(yǒuguān)細菌、放線菌、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氏體、螺旋體、真菌的說明一、實驗室活動的劃分:1、大量活菌操作(cāozuò):2、動物感染實驗:3、樣本檢測:4、非感染性材料的實驗二、運輸包裝:A類:特指危害程度二類病原菌的菌株或活菌培養(yǎng)物,按UN2814的要求包裝和空運;B類:其它危害程度二類病原菌的樣本和三類病原菌及相關樣本;第10頁/共31頁第十頁,共31頁。有關細菌(xìjūn)、放線菌、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氏體、螺旋體、真菌的說明三、其它說明:1、一般情況下對現(xiàn)場和臨床的未知樣本檢測應在二級以上生物安防護級別的實驗室進行,但此項工作僅限于對樣本中病原菌的初步分離鑒定,一旦病原菌初步明確,應按病原菌的危害類別將轉移至相應級別的生物安全實驗室開展工作。2、霍亂屬甲類傳染病,霍亂弧菌流行株按第二類管理,其菌株或活菌培養(yǎng)物,運輸包裝分類屬A類。因該類病原不經過氣溶膠傳播,涉及大量活菌培養(yǎng)等工作可在BSL-2實驗室進行;非流行株歸為三類。3、肉毒梭菌可產生肉毒素,肉毒毒素是已知毒性(dúxìnɡ)最高的細菌性毒素屬于神經毒素。《名錄》中將肉毒梭菌菌株歸為第二類,運輸時按A類標準包裝。4、《名錄》未列之的病原菌和實驗活動,由各單位生物安全委員會負責危害程度評估,確定相應的生物安全防護級別。5、《名錄》中未列國家正式批準的生物制品、疫苗生產用減毒、弱毒菌(毒)株。該類菌(毒)株分類地位另行規(guī)定。第11頁/共31頁第十一頁,共31頁。病原(bìngyuán)微生物危害評估的要素一、病原微生物危害評估的要素:主要依據(jù):病原微生物背景資料試驗活動可能產生的危害1、病原微生物背景資料:1)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感染數(shù)量2)暴露的潛在后果(hòuguǒ)A:隱性感染或不顯性感染或亞臨床感染B:顯性感染或臨床傳染病C:是否出現(xiàn)個體最嚴重的結局,發(fā)生嚴重型臨床傳染病死亡。

第12頁/共31頁第十二頁,共31頁。病原(bìngyuán)微生物危害評估的要素3)自然傳播途經。4)病原微生物在環(huán)境中的穩(wěn)定性。5)病原微生物的宿主。6)從動物研究和實驗室感染報告或臨床報告中得到的信息。7)當?shù)厥欠衲苓M行有效的預防(yùfáng)和治療2、擬從事實驗活動的危險分析:1)操作所致的非自然途經感染2)病原微生物的種類、來源3)操作病原微生物的濃度4)實驗操作5)涉及動物的病原微生物實驗室

第13頁/共31頁第十三頁,共31頁。病原(bìngyuán)微生物危害評估的要素6)工作人員的素質。3、評估結論應考慮的要點:A:根據(jù)實驗的內容與對各實驗環(huán)節(jié)的分析,明確危害的來源和危害因素B:進行固有風險的評估C:進行殘余風險評估D:確定(quèdìng)殘余風險4、針對不同類型的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危害評估的原則

第14頁/共31頁第十四頁,共31頁。病原微生物危害評估(pínɡɡū)的要素1)含已知的病原微生物的物質著重考慮收集(shōují)資料為重點2)含未知病原微生物的物質重點:A:該含未知病原微生物的物質為什么為可疑樣本B:對現(xiàn)有的流行病資料進行分析C:可疑的傳播途經是什么D:根據(jù)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資料探討其危害程度E:可參考病人的臨床資料第15頁/共31頁第十五頁,共31頁。病原微生物實驗室活動(huódòng)危害的再評估1、生物安全實驗室正式啟用前2、收集(shōují)的資料表明所從事的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毒力或傳染方式發(fā)生變化3、增加新的項目4、實驗活動中分離到原評估中未涉及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5、發(fā)現(xiàn)隱患或存在生物安全的問題第16頁/共31頁第十六頁,共31頁。微生物危害(wēihài)評估的用途1、確定生物安全防護水平(shuǐpíng)2、根據(jù)評估的結果,制定相關的操作程序和管理規(guī)程3、掌握相關的微生物的背景知識4、評價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安全狀況的依據(jù)第17頁/共31頁第十七頁,共31頁。麻疹病毒危害(wēihài)評估報告

版號:第1版文件編號:1.目的規(guī)范實驗操作技術,完善實驗室管理,確保實驗室生物安全。2.

適用范圍本文件適用于XX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檢驗科。3.職責3.1檢測人員:按照本文件的要求(yāoqiú)開展相關工作。3.2質量監(jiān)督員:按照本文件的要求(yāoqiú)對檢測人員進行監(jiān)督。3.3科室負責人:按照本文件的要求(yāoqiú)對科室進行管理。第18頁/共31頁第十八頁,共31頁。麻疹病毒危害(wēihài)評估報告4.程序4.1危害程度分類等級(děngjí)4.1.1麻疹是兒童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通過飛沫直接傳播,人是自然宿主,人群普遍易感。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屬丙類傳染病。4.1.2根據(jù)2006年衛(wèi)生部《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麻疹病毒屬于第三類病原微生物。運輸包裝:B類,UN編號:UN3373。第19頁/共31頁第十九頁,共31頁。A類感染性物質(wùzhì)

(Infectioussubstances,CategoryA)UN2814恰當?shù)倪\輸名稱是“感染性物質,感染人類”UN2900恰當?shù)倪\輸名稱是“感染性物質,僅感染動物(dòngwù)”B類感染性物質的編號為UN3373UN3373恰當?shù)倪\輸名稱是“診斷樣本”或“臨床樣本”第20頁/共31頁第二十頁,共31頁。麻疹病毒危害評估(pínɡɡū)報告4.2不同實驗活動生物安全實驗室級別4.2.1病毒分離與鑒定:根據(jù)《名錄的要求》,務必在BSL-2實驗室內進行。4.2.2PCR檢測:麻疹病毒未經滅活,提取病毒核酸,務必在BSL-2實驗室內進行;確認病毒滅活措施有效后,可在BSL-1實驗室內進行PCR檢測。4.2.3血清學檢測:血清未滅活前,檢測麻疹病毒抗體(kàngtǐ),需在BSL-2實驗室內進行;血清滅活后可在BSL-1實驗室內進行操作。第21頁/共31頁第二十一頁,共31頁。麻疹病毒危害評估(pínɡɡū)報告4.3擬從事實驗活動的危險性分析及相應的預防措施4.3.1標本采集4.3.1.1咽拭子:采集時近距離接觸患者(huànzhě),可能通過空氣、飛沫傳播而引起感染,操作者必須加強個人防護(工作服、口罩、帽子、一次性乳膠手套等)。4.3.1.2血清:可能產生的危害是采集時使用注射器不當,造成的扎傷引起經血液感染,操作者必須戴手套,禁止將使用后的一次性針頭重新套上針頭套。第22頁/共31頁第二十二頁,共31頁。麻疹病毒危害(wēihài)評估報告4.3.2病毒分離:吸取(xīqǔ)病毒液接種細胞,液體有可能滴灑、濺出或在吹打混勻過程中形成氣溶膠。因此,操作必須在BSL-2實驗室的生物安全柜中進行第23頁/共31頁第二十三頁,共31頁。麻疹病毒危害(wēihài)評估報告4.3.2病毒分離:操作臺面應鋪浸有消毒劑的紗布或一次性吸水墊,一旦發(fā)生意外,立即將污染的紗布或吸水墊棄入含10%有效氯的次氯酸鈉的消毒缸內,立即消毒臺面并更換新的紗布或吸水墊。換液過程中動作要輕柔勿劇烈(jùliè),棄液時應將吸管插入消毒液中。第24頁/共31頁第二十四頁,共31頁。麻疹病毒危害(wēihài)評估報告4.3.3PCR檢測:PCR實驗室嚴格功能分區(qū),防止(fángzhǐ)病原體核酸和環(huán)境雙向污染。PCR過程中與核酸或cDNA接觸的吸頭回收至密閉容器內。使用的一次性手套等物品,務必置于密閉垃圾桶內。第25頁/共31頁第二十五頁,共31頁。麻疹病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