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和諧史前時代的美洲人與美洲文化_第1頁
文明的和諧史前時代的美洲人與美洲文化_第2頁
文明的和諧史前時代的美洲人與美洲文化_第3頁
文明的和諧史前時代的美洲人與美洲文化_第4頁
文明的和諧史前時代的美洲人與美洲文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明的和諧史前時代的美洲人與美洲文化

美洲國際的移民當歐洲人到達美國時,他們面前的第一個問題之一是關于這些白人的起源和起源。這些人在出來迎接歐洲人的時候,或是好斗的,或是和平的。起初歐洲人從沒有想過那些黃膚色人是土著人,而是認為他們來自地球的另一些部分。歐洲人在推測那些當?shù)厝擞幸粋€美洲之外的起源的時候,他們沒有弄錯。問題存在兩個不同的方面(盡管這兩個方面是緊密聯(lián)系的):美洲人的來源問題與美洲文化的來源問題。在第四紀時代的大部分時間里,美洲處于無人居住狀態(tài)。而與此同時,其他大陸都已有人定居了。直到不久以前人們還說,第一批(向美洲的)移民發(fā)生在1.5~2.5萬年之前?,F(xiàn)在則說,這事在4萬年以前就發(fā)生了。人們還斷定了威斯康星冰川初期階段的一些(移民)登陸點的位置。說這一人種在公元前1.2萬年的前洪水期與后洪水期之間的過渡階段,就已到達了北美洲西南部。正如我們在前面講過的那樣,從16世紀起,美洲人的來源問題就給了人們進行多種推測的機會。關于這個問題的學說越來越多。而那些信口開河的荒唐假設則從嚴肅而又科學的觀點中被合乎邏輯地淘汰了出去。有兩個有趣的方面一直被人們討論著。這就是:地理起源和種族起源。我們且將這兩方面的論點列表展示如下:第一,一元發(fā)生論第二,多元發(fā)生論第一,人種:大洋洲-亞洲起源說;文化:經(jīng)白令海峽和太平洋而來。第二,多元發(fā)生論:南方特征、美拉尼西亞特征、歐洲特征和蒙古利亞特征。第三,時代:舊石器時代低級階段(公元前4萬年)。第四,愛斯基摩人,最后一次進入美洲的浪潮。有些作者甚至對美洲開拓活動中的移民潮作了鑒別。他們列舉了那些人的登陸點、日期、地理起源及人種和文化類型。第一批移民是長顱人,他們來自亞洲北部(西伯利亞)或阿拉斯加。阿拉斯加在更新世很長時期內(nèi)是與歐亞大陸相連接的。這些南方古猿型的人是在舊石器時代到達美洲的。他們有著一種類似于桑迪亞人(Sandia)的文化。這一點我們在后文中將會論及。當威斯康星冰川前移后,往返于兩個大陸(歐亞大陸和美洲大陸)之間的人被阻隔了。兩大陸間的交通中斷,美洲被孤立。在它內(nèi)部桑迪亞洞穴(SandiaCave)文化繁榮起來了。這一文化曾在舊石器時代——公元前1.5萬年前后——居支配地位。直到兩大陸間交通重新建立,新的類似于西伯利亞型的人群又滲入美洲??赡苁沁@些人帶去了福爾索姆(Forsom)文化。另一股移民潮流是由中石器時代的西伯利亞駕獨木舟的人匯合成的。他們屬于初級階段的長顱人。這類人有一種從本質(zhì)上說屬于海洋型的文化。從這一人種中派生出了不同的種族:愛斯基摩人、加利福尼亞人以及火地島人。這一類型與前一類型的人的區(qū)別在于有無蒙古利亞人種的特征。再一次移民潮發(fā)生在新石器時代。組成這一潮流的是短顱人。這些人也帶有蒙古利亞人種的特征。他們是從海上來到美洲的,擁有一種以土地耕作為基礎的文化。最后一次移民潮是沿海上路線從波利尼西亞進入美洲的。美洲的高級文化(阿斯特克、瑪雅、克丘亞文化)是在這次移民潮的推動下繁盛起來的。這一移民潮是在“發(fā)現(xiàn)美洲”之前兩千年到達美洲的。歸納一下:目前美洲在人科或智人以前的高等靈長目化石遺跡方面的完全缺乏,容許我們拋棄美洲人是土生土長的那種理論。亞洲人、波利尼西亞人和殖民時代以前的美洲人之間軀體和文化的相似,使人們推測:從世界東方分幾次移民潮渡過白令海峽和太平洋而來的人開拓了美洲。文化要素城市在美洲印第安文化起源的問題上,觀點也是多種多樣的。一些專家持孤立說或進化說,另一些專家持擴散說。持擴散說的專家們認為,印第安文化是從白令海峽、太平洋海路或是大西洋海路來到西半球的。正如我們將要看到的,這個問題很合乎邏輯地類似于美洲人的起源問題,因為人是文化的載體。與擴散說學派所顯現(xiàn)出來的歷史特征(carácterhistórico)相對立,孤立說學派具有科學自然的特征(caráctercientifico-natural)。孤立說或進化說的論點承認,美洲土著文明發(fā)祥于這個大陸本身,它與另一些文明中心不存在某種聯(lián)系。作為主要論據(jù),人們展示了農(nóng)作物——文化的經(jīng)濟基礎——方面的證據(jù)。這些農(nóng)作物是由印第安人種植的,是世界其他部分所沒有的,因而是起源于美洲的。當證明并非美洲所有農(nóng)作物都起源于美洲本土的時候,這樣的論據(jù)就失去說服力了。木薯、花生、土豆、昆諾阿藜、辣椒、菜豆和可可樹是源于美洲的。但是印第安人種植的、并被當作本地生長的另一些作物顯然來自美洲以外。直至在亞洲發(fā)現(xiàn)太古時代的玉米以前,玉米一直被看成是美洲的作物。那么,玉米是來自亞洲的?擴散論者堅持,“遷徙貫穿于整個人類歷史”。他們說。文化不是靜止和封閉的,而是同它的創(chuàng)造者一起遷移的。這些理論家們認為,文化要素是在一個地方發(fā)祥,再從這一地點擴散開來的。那些為印第安文明并非本地文明或源于美洲之外的學說辯護的理論家們,列舉了各大洲之間文化上的一系列相似性。他們認為,東半球一直是搖籃。這些辯護者們還談到了迦南人、腓尼基人、迦太基人、希伯來人、埃及人、蘇美爾人等等,把他們作為存在于這些或那些大陸的文化要素的載體。美洲的高級文化可能并非發(fā)源于本地,作為它的基礎的那一中等類型的文化亦是如此。實際上,這兩種傾向一—本地起源說與非本地起源說——互相削弱了。這就為那些主張這兩種立場都有某種道理的人們開了綠燈:美洲的某些文化要素是發(fā)祥于美洲的,另一些文化則來自外部。而所有這些文化要素,由于是在特殊的環(huán)境內(nèi),在紛繁復雜的刺激下局部性地發(fā)展的,這就產(chǎn)生了美洲文化綜合體。這曾經(jīng)是一個進步,它既不是純粹孤立主義,也不是全然擴散主義,又不是多種互相分離的演變中的同一或相似。既然如此,那些曾一直存在于美洲但又并非在美洲土生土長的文化要素又是從哪里來的呢?必須承認蘇美爾(無移民)、印度(人工灌溉、陽傘)和中國的明顯影響。在厄瓜多爾海岸,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一處酷似日本繩紋陶器的作坊。這件事令人推測美洲發(fā)現(xiàn)之前4500年的一些交往。也存在一個對波利尼西亞的興趣焦點。波利尼西亞對美洲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史前時期,波利尼西亞與美洲之間存在海上聯(lián)系,這是較為明顯的。16世紀的西班牙航海家曾經(jīng)從印第安人那里得知有關這一問題的基本情況。喝卡瓦酒——這種飲料的制作方法與吉查酒的制作方法相同——的習慣,奴隸制和專制酋長,手上有3個指頭的人神同形象征物,三角帆船,建筑方面的優(yōu)美結構,甘薯的種植,相似語言(毛利語和克丘亞語)的使用等等,都通過獨木舟和木筏得以到達美洲。最后,大西洋上可能性的聯(lián)系也是存在的。這一聯(lián)系不一定必須借助畢星團的導向。東半球與西半球之間偶然和有意組織的旅行,應當是發(fā)生在15世紀以前。經(jīng)典作家們談到過這些旅行,還談到了對西邊土地的預感。蒂莫特奧(Timoteo)和狄奧多羅(Diodoro)談到迦太基人的航行是為了尋找布滿森林而且有著大河的島嶼。這些島嶼不可能與大西洋上那些小島視同一般。中世紀早期(公元5~11世紀),一位曼丁哥人蘇丹穆哈默德·德·高(MuhammaddeGao)在西邊迷了航。但是,現(xiàn)在吸引我們的并非這些或是不真實或是人所熟知的旅行,而是列舉了一系列文化要素。這些要素是那些堅持認為東、西半球之間有著經(jīng)大西洋的聯(lián)系的人曾經(jīng)利用過的。這些現(xiàn)象是,張開腳的女人小塑像;石像;口哨語;兄弟姐妹之間的婚姻;存在于非洲北部和大加那利島的糕點打花器(與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打花器有著很明顯的相似之處);穿顱術和用小片葫蘆敷蓋傷口(這同樣的事情在美洲、在加那利群島也有);一種棉花在秘魯推廣(這是一種美洲品種與另一種歐洲品種雜交的結果);一定形式的陶器;木乃伊的制作;金字塔形的巨石碑(這可能曾經(jīng)是來自埃及的,并且,也是經(jīng)太平洋路線而來的)……這些,都是不可輕視的因素。這些因素使美洲文化根源之謎更加使人著迷。這個謎一直在被探索著,但從來沒有被完全揭開過。不過我們滿可以采取一種折衷的或調(diào)和的態(tài)度。總結:美洲最初的文明既不是與舊大陸同時產(chǎn)生的,也不完全是從舊大陸移入的。它的根源在于,美洲土著因素或成分與經(jīng)太平洋海路、白令海峽和大西洋而來的東半球的貢獻之間所存在的那種相互聯(lián)系。二者結合起來以后,發(fā)生了改革、變更和適應。它們在千差萬別的環(huán)境中的最后沉淀物便是由西班牙人發(fā)現(xiàn)的那些高級文化。拉斯卡斯和莫杜認識的移民任何一個描述美洲西班牙人以前的時期的作品,都在一個短時間內(nèi)受到檢驗和修正的限制。新的發(fā)掘和發(fā)現(xiàn)逐漸展示出一個誘人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美洲那些文化占了上風并顯現(xiàn)出來,從而使人們不得不修改所有圖表和日期。西班牙人到來以前的美洲世界的文明史體現(xiàn)出一種進程。實際上,這一進程要追溯到公元前4萬或4.3萬年。它是一種由于內(nèi)部和外部的原因而發(fā)生的演變。專家們將這段時期分為:舊石器時代低級階段(PaleoliticoInferior,公元前40000~前15000年)、舊石器時代高級階段(PaleoliticoSuperior,公元前15000~前7000年)、中石器時代和早新石器時代(MesolíticoyProtoneolítico,公元前7000~前3000年)以及新石器時代(Neolitico,公元前3000~前1500年)、太古代(Arcaico,公元前1500~前100年)、古典代(Clásico,公元前100~公元700或1200年)和大帝國時期(GrandesImperios,公元1200~1500年)。今天,人們承認舊石器時代初級階段(上起公元前40000年,下至公元前15000年)美洲同東半球沒有聯(lián)系。公元前15000年當是美洲第一批居民到達的時候。從人類學和語言學上來說,這一批居民的根源應該在美拉尼西亞、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亞洲東北部等地方。他們是從這些起源中心,經(jīng)太平洋海路和白令海峽進入美洲的。這些居民現(xiàn)在的代表是拉吉多人和火地島人。這些移民群善于使用他們靠敲擊制作的工具(石制的、木制的,以及骨制的)。他們是初期的野果采集者、捕魚者和狩獵者。在整個美洲,都已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他們這些活動的遺跡。今天,最古老的遺跡是:劉易斯勒、特哈斯(公元前38000年),得克薩斯街、加利福尼亞(公元前33000年),亞美利加瀑布、愛達荷(公元前43000年),圖萊斯普林斯、內(nèi)華達(公元前21800年)等等。移民流繼續(xù)南進,并在墨西哥查帕拉湖和??频蟻啿悸逡约爸忻乐薜娜_曼戈特出現(xiàn)。在南美洲,這一拉斯卡斯和莫杜洛斯文化表現(xiàn)在委內(nèi)瑞拉的曼薩尼約和毛科、哥倫比亞的加爾松、秘魯?shù)膭诶锟撇橐约翱ㄋ瓋?nèi)斯、坦迪連塞、奧利維恩塞等地的遺跡上。美洲的第二次移民階段——舊石器時代高級階段(公元前15000~前7000年),以一種狩獵文明的出現(xiàn)為其特征。這些狩獵者比以往的狩獵者更為進化,類似于我們在東半球的舊石器時代高級階段的最后文明中看到的那些民族。公元前15000~前14000年之間,這股新的移民流出現(xiàn)了。這些移民擁有更完美的石器制作技術。他們在北美大平原上四散開來,繼續(xù)但是更加完美地使用打制石器方法。不過,采用壓力制作石器的方法更多一些,尤其是用于制作福爾索姆的尖狀器,形狀為披針葉形或刀劍形。與這一時期相應的文化是桑迪亞文化(公元前9200年)、克洛維斯文化和福爾索姆文化。正如我們指出過的,這些文化與歐洲梭盧特文化期(Solutrense)的文化有相似之處。桑迪亞文化集合體以邊緣帶有缺口的箭鏃為特點;克洛維斯集合體以披針葉形的箭鏃為特點。而福爾索姆集合體是前者的演變,它目睹了大象(在美洲)的消失。而且,這一集合體一直擴散到加拿大和中美洲。還有另一些同時代或稍后時代的文化很少得到研究。出現(xiàn)于大流域(GranCuenca)和加利福尼亞東部的所謂科奇塞(Cochise)文化的文化移植現(xiàn)象即屬此種情況。在這一文化中可以找到伴隨另一些高級狩獵者的拉斯卡斯和諾杜洛斯前期文化的明顯成分。舊石器時代高級階段的代表高級狩獵者們,就像舊石器時代初級階段的采集者、狩獵者那樣向南推進,把他們行業(yè)的痕跡留在墨西哥的諾加萊斯-埃爾列戈、特佩克斯潘、圣伊薩貝爾伊斯塔潘、委內(nèi)瑞拉的埃爾霍博、厄瓜多爾的阿蘭加西、秘魯?shù)囊燎鸺{和玻利維亞的比斯卡查米以及另外一些地方。漸漸地,由于氣候的變化(最后一次冰川),靠采集漁獵過活的人們逐步過渡到依靠農(nóng)業(yè)和一些馴化的動物了。氣候的變化使一些動物處于滅絕的危險之中,例如猛犸象,接著是美洲野牛,并造成植物界的變化。人從采集者過渡到農(nóng)耕者,從游牧者過渡到定居者,歷經(jīng)了幾千年。我們不知道這一變更或者說革命是作為一個統(tǒng)一的運動,還是作為有著各自互不相干的中心的現(xiàn)象而發(fā)生于美洲的。也許,這一變革是由內(nèi)部和外部兩方面的力量或現(xiàn)象促成的。正如博?!そ鹋謇桶栁骷{·弗蘭奇——我們是贊成其觀點的一—所說,在北極,在北美洲的太古代,除了沙漠文化以外,有著這一時期的一些標本。北極的中石器時代在公元前6000年~前3000年之間,自冰川退去開始。這與來自亞洲或歐洲的移民及其影響到達的時間是相符的。其中的典型是登比(Denbigh)文化:鏤刀、刮刀、多面體小結節(jié)。這一文化類似于歐洲的奧瑞納(Auriaciense)和格拉維特(Gravitiense)文化。正如我們指出過的,在美國,這一仍然留有大量舊石器時代殘跡的新時期,被稱為阿爾塞歐(Arcaico,此詞匯來自古希臘詩人Arceo的名字?!g者)時期,但它與中美洲的阿爾塞歐時期沒有任何關系。小型狩獵、軟體動物的采集、捕魚、種植向日葵等習慣,是這一文化的特點。拉莫卡、弗羅特納克、印第安克諾爾和福克納(公元前3000年)等遺跡是很突出的。在大流域、落基山脈、加利福尼亞、(美國)西南部的一些州和墨西哥北部的很大一部分,發(fā)展著“沙漠文化”。這一文化以手磨、編筐、石刻、投槍尖、狩獵和采集禾本科植物為特點。在沙漠文化以南的那些土地上,尤其是在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發(fā)展著一種更為進化的文化,即我們已提到過的科奇塞文化。這一文化廣泛地滲入到了墨西哥??破嫒幕C合體與東半球的舊石器時代的演變相符合,禾本科植物的采集證明了這一點。在中美洲,持續(xù)于公元前8000~前7000年的,是大狩獵者的時代。中美洲的中石器時代顯得短暫。這是因為,作物的耕種(葫蘆、辣椒、莧菜、玉米)提前向我們送來了早新石器時代,這一時代有奧坎波普里米蒂沃、諾加萊斯和科克斯卡特蘭(公元前5000~前3000年)等遺跡。在美洲的其他部分,那些被提到的屬于這一時期的孤立的遺跡有秘魯?shù)钠鏍柨ê捅舅崂麃?、哥倫比亞的霍爾米加港和中美洲的塞羅曼戈特(公元前4850年)。古典中期的土地文化自公元前3000年至前1500年,在前一個時代已經(jīng)開始了的定居進程變得突出了。隨著村莊的建立和陶制器皿的出現(xiàn),新石器時代出現(xiàn)了。在這個時代,美洲各地區(qū)之間存在著聯(lián)系,美洲與東半球之間也存在著聯(lián)系。這些聯(lián)系,引起了這個新石器時代的起源的問題。有的作者給它指出了一個由傳播而來的外部來源,而同時另一些作者持土生土長之說。就像慣常那樣,恐怕雙方的理論中都有一些道理。我們在談及美洲文化的來源及形成中,已經(jīng)敘述到美洲與東半球的那些接觸或者說聯(lián)系,或者文化現(xiàn)象上的相似性。與新石器時代相關的遺跡很豐富。在美洲北極地區(qū)和次北極地區(qū),定居生活和陶制器皿在公元前的第一個一千年的上半期就出現(xiàn)了,在這些地方,喬里斯-諾通集合體因它的更古老的陶制器皿(公元前1000~前500年)而顯得突出。在中美洲,新石器時代的開始是在公元前300年。它歷經(jīng)了奧坎波雷先特、拉佩拉和阿韋哈斯等階段。這些階段再演變或者說發(fā)展到阿爾馬格羅、弗拉科、格拉和梅薩德瓜赫階段。玉米文化(玉米和類蜀黍、菜豆角、棉花、葫蘆和莧菜)為前幾個階段的特點。而在后幾個階段,種植的作物數(shù)目增加了,村鎮(zhèn)的擴展加快了,陶制器皿也出現(xiàn)了。再往南,我們便碰到危地馬拉的奧科斯,碰到類似于厄瓜多爾的喬雷拉、洪都拉斯的伊德魯梅拉、尼加拉瓜的奧梅特佩、巴拿馬的莫納格里略、哥倫比亞的霍爾米加港和卡納波特、委內(nèi)瑞拉的庫巴瓜和馬尼夸雷、秘魯?shù)耐郀柕暇S亞(公元前3000~前1400年,馬查利利亞文化源自瓦爾迪維亞)和華卡普里塔、奇爾卡等文化階段。關于所有這些文化現(xiàn)象,我們可以說,在這些文化中,第一次出現(xiàn)了原始納爾-特爾(Nal-Tel)類型的玉米種植。種植作物增加了,占到了食品的15%(阿韋哈斯、阿爾馬格羅、弗拉科、格拉、梅薩德瓜赫)。在某些地方(莫納格里略),經(jīng)濟以捕魚和軟體動物為基礎。出現(xiàn)了一種裝飾陶器(莫納格里略、奧科斯、喬雷拉、亞魯梅拉、奧梅特佩),其中最古老的是在厄瓜多爾的瓜亞斯以北的瓦爾迪維亞發(fā)現(xiàn)的。后繼的一個時期,形成期,前古典期或太古期,在所謂核心美洲,也就是美洲那些大的文明的所在地,可以看到一個極大的文化發(fā)展。在那個時候(公元前1500~公元100年),狩獵和捕魚的重要性和規(guī)模都縮小了。農(nóng)業(yè)變得重要起來。并且,借助灌溉,便利了幾乎所有供人食用的糧食的生產(chǎn)。在這一農(nóng)業(yè)中,玉米、木薯、土豆、菜豆和葫蘆等作物突出。先前的小村莊向著有宗教建筑的大村鎮(zhèn)演變。這一演變,很快就通過城邦(lasciudades-estados)表現(xiàn)出來了。最后,作為這一時期的標記,我們要提及編織,裝飾得很好的手工陶器的出現(xiàn),地區(qū)間貿(mào)易的出現(xiàn),軍事堡壘在安第斯地區(qū)的出現(xiàn),以及祭司階層在另一些地區(qū)的誕生。祭司階層的重要性,將在古典期中顯得突出。所有這些和另一些標記,顯現(xiàn)了一系列地方文化。例如秘魯沿海河谷的蒙特阿爾班、特奧蒂華坎等地方的奧爾梅卡文化。中美洲的奧爾梅卡文化和秘魯?shù)牟槲奈幕娘L格,在位于厄瓜多爾的喬雷拉、哥倫比亞的馬尼爾和馬蘭博、北美洲的霍霍坎、阿德納、霍佩韋爾等一系列地方的文化中發(fā)揮了影響。自新石器時代以來就逐漸取得的技術上、經(jīng)濟上和思想上的進步巨流將匯入古典時期。這個時期以核心美洲為范圍。該時期所具的特點是:有力的農(nóng)業(yè)發(fā)展(梯田、湖濱菜園、灌溉渠道);由祭司階層(他們懂得歷法,歷法有益于收獲)安排勞動(神權政治);城市成為禮儀中心或這些祭司集團的駐在地;在諸如莫切、喬盧拉、特奧蒂華坎這樣一些地方的建筑藝術的多樣化(宮殿、金字塔、球場);陶器藝術的完善;貿(mào)易的加強;地區(qū)間聯(lián)系的增加(這使我們推測穿越太平洋的交往和通過白令海峽的新移民浪潮的到達),等等。當時,特奧蒂華坎、蒙特阿爾班、克索奇卡爾科、埃爾塔欣、莫切、納斯卡、蒂亞華納科和另一些瑪雅城市已作為文化中心崛起了。這一時期末,情況因地區(qū)而別。某些地方受到了一種危機的影響。這個末期,從公元650年開始,到公元950年結束。在中美洲區(qū)域內(nèi),發(fā)生了城邦和特奧蒂華坎文化統(tǒng)治的崩潰。而與此同時,在安第斯區(qū)域內(nèi),諸如莫奇卡和納斯卡一類的地方文化滅亡了。同時出現(xiàn)了蒂亞華納科文化。這是對一個領土單位的文化統(tǒng)治,是第一次安第斯擴張。困擾古典時期文化的那一危機的根源是五花八門的。而在促成這一危機方面,當?shù)丨h(huán)的境比外部力量的作用大。也就是說,當?shù)厣鐣谓Y構的因素,生態(tài)的或者說經(jīng)濟的因素,比外來人或者說野蠻人(即奇奇梅卡人)的到來,更能造成這一危機。在某些地方,例如烏蘇馬辛塔的那些瑪雅城市的情況,城市危機應歸因于居民的變化和遷移。在古典時期末,一系列當?shù)匚?/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