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藥學基礎與疾病預防_第1頁
中醫(yī)藥學基礎與疾病預防_第2頁
中醫(yī)藥學基礎與疾病預防_第3頁
中醫(yī)藥學基礎與疾病預防_第4頁
中醫(yī)藥學基礎與疾病預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yī)藥學基礎與疾病預防2023/9/181課程簡介中醫(yī)藥學基礎與疾病預防主要介紹中醫(yī)藥學和常見疾病的基本特征和治療、思維方法、陰陽五行學說、氣血津液、五臟六腑等,中醫(yī)藥發(fā)展及作用地位,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2023/9/182中藥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配伍禁忌等基本理論;常用中藥的來源、性味,中藥及方劑的功能、臨床應用等有關知識,并運用中醫(yī)藥理論知識進行解釋。2023/9/183課程簡介了解有關中醫(yī)藥理論及中藥有效成分、藥理作用等現(xiàn)代研究的進展情況。達到自身預防保健、防治未病之目的。2023/9/184課程簡介2023/9/185教

材:《中醫(yī)藥學概論》

王建.(第五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參考書:(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2010版),

國家藥典委員會主編(2)《黃帝內經》謝華主編中醫(yī)古籍出版社2001(3)《藥物治療學》陳一岳主編

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32023/9/1862023/9/187講次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學時教學方式1第1章緒論1.中醫(yī)藥發(fā)展簡史

2.中醫(yī)學的基本特點

3.中醫(yī)學的思維方法

2講授2第2章陰陽五行

1.陰陽學說

2.五行學說1講授3第3章氣血津液1.氣

2.血

3.津液

4.氣血津液間的關系

1講授4第4章臟腑經絡

1.五臟

2.六腑

3.奇恒之腑4.臟腑之間的關系5.經絡1講授5第5章病因1.六淫2.疫癘3.七情4.飲食勞逸1講授6第6章病機與發(fā)病1.病機2.發(fā)病2講授7第7章四診1.望診2.聞診3.問診4.切診2講授2023/9/188講次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學時教學方式8第8章辨證1.八綱辨證2.氣血津液辨證

3.臟腑辨證

4.其他辨證2講授9第9章預防與治則1.預防

2.治則2講授10第10章中藥常識與基礎理論

1.中藥的產地與采制貯存

2.中藥的應用2講授11第11章常用中藥

解表藥

清熱藥

瀉下藥祛風濕藥

化濕藥利水滲濕藥溫里藥理氣藥消食藥止血藥

活血化瘀藥化痰藥止咳平喘藥安神藥平肝潛陽藥息風止痙藥

開竅藥

補虛藥

收澀藥

驅蟲藥外用藥

12講授12第12章方劑學基礎理論1.方劑與治法2.方劑的組成3.方劑的應用形式及用法

1講授13第13章常用方劑

解表方

和解方

清熱方

瀉下方

祛濕方溫里方理氣方消食方

理血方

化痰止咳平喘方

平肝息風方安神方開竅方固澀方

1講授14考試2關于考試考試(50%)+學習心得(20%)+平時(30%)2023/9/189開卷第一講1.中醫(yī)藥發(fā)展簡史

2.中醫(yī)藥學的基本特點

3.中醫(yī)藥學的思維方法4.陰陽五行學說5.氣血津液

2023/9/18101.中醫(yī)藥發(fā)展簡史中醫(yī)藥學是中醫(yī)學和中藥學的合稱,側重反映中醫(yī)與中藥兩者共同發(fā)展,密不可分。中醫(yī)藥學概論是介紹中醫(yī)學、中藥學以及方劑學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的一門學科。2023/9/18112023/9/1812主要研究中醫(yī)基礎理論、中藥及方劑學的基本理論,各種中藥的來源、采制、性能,中藥及方劑的功效及臨床應用等基礎知識。中醫(yī)(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指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學科。中藥(Chineseherbology),是指在中國傳統(tǒng)醫(yī)術指導下應用的藥物。2023/9/1813

藥物是指用于預防、治療、診斷疾病,有目的地調節(jié)人體的生理機能并規(guī)定有適應證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質。藥物來自于自然界的天然產物,用化學方法合成的化合物,用基因工程技術制備的蛋白質或多肽等。2023/9/1814現(xiàn)在大多數(shù)藥物是分子結構明確的單一物質,也有許多藥物特別是“中成藥”,是成分復雜的混合物。治心以廣大二字為藥,治身以不藥二字為藥------曾國藩2023/9/1815乙酰水楊酸預防心絞痛、血栓2023/9/1816硝酸甘油治療心絞痛、冠心病、心衰2023/9/1817速效救心丸行氣活血,祛瘀止痛,增加冠脈血流量,緩解心絞痛。幾個基本概念

藥物(Drug):用于預防、治療、診斷人類疾病,并有規(guī)定的適應證、用法和用量的物質。包括1.天然植物(本草)、動物、礦物及加工品2.人工合成化學藥物3.生化藥物4.生物技術藥物2023/9/1819

本草:具有藥效作用的植物。

生藥(CrudeDrug):天然未加工或簡單加工的藥材。包括:天然的中藥材、草藥、民族藥材和提制化學藥物的原料藥材。中藥與草藥中藥(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指中醫(yī)用以治病的藥物。是根據(jù)中醫(yī)理論和臨床經驗用于醫(yī)療保健的藥物。多在中醫(yī)古籍有記載,藥房有售包括中藥材、中藥湯劑和中成藥。草藥(MedicinalHerb):局部地區(qū)民間草醫(yī)用以治病或地區(qū)性口碑相傳的民間藥,其中也有是本草記載的藥物。民間使用,藥房多不備。2023/9/1821中草藥(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療效較好的草藥被中醫(yī)所應用或作藥材收購,即中藥和草藥的總稱。中藥和草藥兩者可互相轉化:①中藥長期不用即成草藥,如《神農本草經》中的茵芋、營實、杜若、云實、飛廉、石龍芮、馬先蒿、積雪草、女菀、爵床、羊蹄、澤漆、烏韭、藎草、鹿藿、陸英等。②常用的草藥漸被中醫(yī)采用,運用中醫(yī)理論指導變?yōu)橹兴?,如垂盆草、田基黃、百蕊草、白毛夏枯草,徐長卿,一見喜,腫節(jié)風等。民間藥、天然藥民間散在,零星應用,無理論指導的藥物稱民間藥。天然藥包括一切民間藥、中藥、草藥,來自自然界,非人為加工品。道地藥材(Famous-RegionDrug):

來源于特定產區(qū)的貨真質優(yōu)的生藥,是中藥材質量控制的一項獨具特色的綜合判別標準的體現(xiàn)(GAP:GoodAgriculturalPractice,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guī)范)。1.中醫(yī)藥的前世今生2023/9/18231、遠古時代----中醫(yī)學的萌芽階段2、春秋戰(zhàn)國、秦漢—中醫(yī)理論體系的奠基階段

(四大經典)3、晉至隋唐—中醫(yī)學分化、融合和發(fā)展階段(孫思邈)4、宋至金元—學派涌現(xiàn)、理論突破階段(金元四大家)5、明、清—綜合集成和深化階段(李時珍)6、鴉片戰(zhàn)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低谷中孕育著新

的飛越2023/9/1824前世2023/9/18252023/9/1826

這一時期的醫(yī)學資料和前一時期相比就豐富多了?,F(xiàn)存的醫(yī)籍就有《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金匱要略》2023/9/1827《神農本草經》成書于東漢,并非出自一時一人之手,而是秦漢時期眾多醫(yī)學家總結、搜集、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草藥的第一次系統(tǒng)總結?!渡褶r本草經》365種藥物的四氣、五味都已確定下來,其功能主治也有了具體記載2023/9/1828《神農本草經》奠定了中醫(yī)藥物學的基礎。除此以外,《史記》中的《扁鵲倉公列傳》,《后漢書》和《三國志》中的華佗列傳,《周禮·天官》中有關醫(yī)官的記載,以及《呂氏春秋》、《淮南子》中的一些零散記載等,都是比較可靠的資料。2023/9/1829華佗(約145-208年),東漢末年著名醫(yī)學家,字元化,一名旉,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華佗與董奉、張仲景(張機)并稱為“建安三神醫(yī)”。少時曾在外游學,鉆研醫(y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y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于手術,被后人稱為“外科手”“外科鼻祖”。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華佗(約145-208年),東漢末年著名醫(yī)學家,字元化,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華佗與董奉、張仲景并稱為“建安三神醫(yī)”。少時曾在外游學,鉆研醫(y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y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于手術,被后人稱為“外科鼻祖”。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2023/9/18302023/9/1831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越人,又號盧醫(yī),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名醫(yī)。勃??む崳ń窈颖比吻穑┤?。由于他的醫(y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y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y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

2023/9/1832少時學醫(yī)于長桑君,盡傳其醫(y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扁鵲奠定了中醫(y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yī)學的先河。相傳有名的中醫(y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2023/9/18332023/9/18342023/9/18352023/9/18362023/9/18372023/9/18382023/9/18392023/9/18402023/9/18412023/9/1842今生2023/9/18432023/9/1844◎中醫(yī)藥的造假豬皮熬制驢皮阿膠已是人們所熟知的造假手段。造假者甚至會在天麻剛剛長塊莖時,把一根金屬小棒插入塊莖里,等到天麻長成后,從外觀上什么都看不出來,但“體重”卻大大增加了,而且,插金屬留下的小孔早已長攏,天衣無縫。2023/9/1845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較名貴的中藥,臨床多用于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等癥。2023/9/18462023/9/18472023/9/1848四大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2023/9/18492023/9/1850黃帝內經

基礎醫(yī)學《靈樞》《素問》兩部分,起源于軒轅黃帝,代代口耳相傳,后又經醫(yī)家、醫(yī)學理論家聯(lián)合增補發(fā)展創(chuàng)作,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集結成書。在以黃帝、岐伯、雷公對話、問答的形式闡述病機病理的同時,主張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時主張養(yǎng)生、攝生、益壽、延年。2023/9/1851傷寒論

臨床醫(yī)學

闡述外感熱病治療規(guī)律的專著。全書10卷,東漢張仲景撰于公元3世紀初。張仲景原著《傷寒雜病論》,在流傳的過程中,經后人整理編纂將其中外感熱病內容結集為《傷寒論》,另一部分主要論述內科雜病,名為《金匱要略方論》。2023/9/18522023/9/1853金匱要略

臨床醫(yī)學北宋校正醫(yī)書局林億等人根據(jù)當時所存的蠹簡文字重予編校,取其中以雜病為主的內容,仍厘訂為3卷,改名《金匱要略方論》。全書共25篇,方劑262首,列舉病癥六十余種。所述病證以內科雜病為主,兼有部分外科婦產科等病證。2023/9/1854

神農本草經

預防醫(yī)學

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作者不詳。但并非出自一時一人之手,而是上古,先秦,秦漢時期眾多醫(yī)學家搜集、總結、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yī)藥的第一次系統(tǒng)總結。其中規(guī)定的大部分中藥學理論和配伍規(guī)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fā)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yī)藥藥物學理論發(fā)展的源頭。金元四大家

劉完素火熱立論,用藥以寒涼為主。寒涼派張從正

病由邪生,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祛病。攻下派2023/9/18552023/9/18562023/9/1857李杲

內傷脾胃,百病由生,治療以補益脾胃為主。補土派朱丹溪

陽常有余,陰常不足,滋陰降火為主。養(yǎng)陰派2023/9/1858天然活性物質的

認識歷程及藥用2023/9/1859太陽系八大行星地球表層系統(tǒng)巖土圈、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人類圈所構成的地表自然社會綜合體地球表面積約5.1億平方公里,其中海洋占71%;陸地占29%9/18/2023592023/9/18609/18/2023602023/9/1861

天然活性物質,來自自然界的對生命現(xiàn)象有影響的微量或少量物質。動物、植物、礦物、大氣成分(H2、NO)等。

有些食物含有多種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當與機體作用后能引起各種生物效應,稱為生物活性物質。它們種類繁多,有糖類、脂類、蛋白質多肽類、甾醇類、生物堿、甙類、揮發(fā)油等等。2023/9/1862進化論的世界也是天然活性物質的王國9/18/2023622023/9/1863來自人體自身的神秘中藥1.紫河車2.血余炭3.筋退4.輪回酒5.人中白6.人中黃9/18/2023632023/9/18641.功用:補氣,養(yǎng)血,益精。主治:虛損、羸瘦、咳血氣喘、勞熱骨蒸、遺精等癥。2.功用:消瘀,止血,利小便。主治:吐血、衄血、血痢、血淋、婦女崩漏及小便不利等證熬膏外敷止血生肌。3.清熱解毒、消炎、鎮(zhèn)痛、化腐生肌、明目之功效;用黃酒送服能治療手掌顫動的雞爪風;對治療慢性中耳炎有效。4.滋陰降火,止血消瘀。治陰虛發(fā)熱,勞傷咳血,吐血,衄血,產后血瘀,血暈,跌打損傷,血瘀作痛。2023/9/18656.一種加工制品。為甘草末置竹筒內,于人糞坑中浸漬一定時間后的制成品。具有清熱、涼血、解毒之功效。5.凝結在尿桶或尿缸中的灰白色無晶形之薄片或塊片,洗凈干燥而成。對于咽喉腫痛,或牙疳口瘡等癥,可配合黃連、黃柏、兒茶、青黛、冰片、硼砂等,研末外敷。2023/9/1866刮骨療傷麻沸散佛教名花硬漢與鮮花9/18/2023662023/9/1867曼陀羅、羊驚花、山茄花、風茄花、楓茄花、醉仙桃、大麻子花、廣東鬧羊花、大喇叭花、金盤托荔枝、【性味】辛,溫;有毒?!竟δ苤髦巍科酱箍?,鎮(zhèn)痛,解痙。

治療慢性氣管炎、精神分裂癥【化學成份】天仙子胺、天仙子堿、阿托品(atropine)、脂肪油等9/18/202367

動植物是人類食物和藥物的來源,也是毒物的來源。所有食物都是毒物,沒有無毒性的食物,僅僅是量的多少左右了他們毒性的大小。ConceptDOSE

MAKE

THE

POISON!!!9/18/2023682023/9/1869

天然活性物質開發(fā)流程及藥品法典2023/9/1870

天然活性物質制備技術的研究過程中,所關心和研究主要問題:

如何使有效成分得以保留

如何保證天然活性物質的安全有效

如何求證工藝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天然活性物質成分復雜,有效成分往往不明確,且有效成分含量低,有的藥效作用常是多靶點綜合作用,因此對天然活性物質進行提取、分離和純化顯得十分重要。

2023/9/1871天然活性物質提取技術

傳統(tǒng)提取技術

(一)溶劑提取法

(二)水蒸氣蒸餾法

(三)升華法

(四)分子蒸餾技術

現(xiàn)代提取技術

(一)超臨界流體萃取法

(二)超聲波提取技術

(三)微波輻射提取分離方法2023/9/1872超聲波中藥提取機

超聲波中藥處理機

高通量藥物篩選2023/9/1873國家藥品法典著力解決制約藥品質量與安全的突出問題,提高藥品標準質量控制水平。中國藥典并沒有收錄所有市售品種中國藥典之下還有地方標準2023/9/1874中國藥典《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簡稱中國藥典。衛(wèi)生部藥典委員會編纂最新版本為2010年版一部中藥、二部華藥、三部生物制品其他:

中藥部頒標準

化藥部頒標準

新藥轉正式標準

藏藥部頒標準2023/9/1875美國藥典《美國藥典》由美國政府所屬的美國藥典委員會編輯出版。它于1820年出第一版,1950年以后每5年出一次修訂版,到2005年已出至第29版。美國藥典是美國政府對藥品質量標準和檢定方法作出的技術規(guī)定,也是藥品生產、使用、管理、檢驗的法律依據(jù)。2023/9/1876英國藥典

《英國藥典》是英國藥品委員會(BritishPharmacopoeiaCommission)的正式出版物,是英國制藥標準的重要來源。英國藥典不僅為讀者提供了藥用和成藥配方標準以及公式配藥標準,而且也向讀者展示了許多明確分類并可參照的歐洲藥典專著。英國藥典最新版為BP2008。2023/9/1877歐洲藥典《歐洲藥典》由歐洲藥品質量委員會(EDQM)編輯出版,有英文和法文兩種法定文本。其全稱為EuropeanPharmacopoeia,縮寫為Ph.Eur.。2010年6月,第七版《歐洲藥典》出版,即EP7.0,EP7.0于2011年1月生效

2023/9/1878日本藥典日本藥局方:(TheJapanesePharmacopoeia)由日本藥局方編集委員會編篡,由厚生省頒布執(zhí)行。分兩部出版,第一部收載原料藥及其基礎制劑,第二部主要收載生藥,家庭藥制劑和制劑原料,日本藥典最新版是2011年出版的第十六改正版。9/18/2023792.中醫(yī)學的基本特點

自然科學是研究自然界各種物質運動、變化和發(fā)展規(guī)律或本質的學科。中醫(yī)學研究的對象是人,主要探討人體的生、長、壯、老、已得生命規(guī)律,人體的形態(tài)結構、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防治規(guī)律等,因而具有自然科學的屬性。2023/9/1880

中醫(yī)學是以整體觀念為主導思想,以臟腑經絡的生理病理為基礎,以辨證論治為診療特點的醫(yī)學理論體系。2023/9/1881中醫(yī)基礎理論

中醫(yī)學的哲學基礎

中醫(yī)對正常人體的認識

中醫(yī)對疾病的認識

中醫(yī)養(yǎng)生和診療疾病的原則

2023/9/1882中醫(yī)受到古代哲學的深刻影響

哲學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中最一般的共同規(guī)律的科學。任何一門自然學科的發(fā)展都離不開哲學的作用。中醫(yī)學發(fā)祥于中國古代,受當時的哲學思想的深刻影響。中醫(yī)學在其形成與發(fā)展過程中,不斷吸取了當時的哲學成就,用當時盛行的哲學思想如精氣、陰陽、五行等,闡述關于生命、健康、疾病等一系列醫(yī)學問題,構建了自己獨特的醫(yī)學理論體系。2023/9/1883中醫(yī)學是多學科交互滲透的產物

除古代哲學思想對中醫(yī)學理論體系的構建起到重要作用外,古代的天文學、氣象學、地理學、物候學、農學、生物學、礦物學、植物學、軍事學、數(shù)學以及釀酒技術、冶煉技術等,都曾對中醫(y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fā)展起過重要的促進作用。9/18/202384整體觀念

辨證論治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人與環(huán)境有密切的聯(lián)系

中醫(yī)理論的主要特點

9/18/202385整體觀念人是一個有機整體:三大方面:生理上的整體性病理上的整個性診斷、治療上的整體性9/18/202386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天人合一觀念“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莊子闡述,后被漢代思想家、陰陽家董仲舒發(fā)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并由此構建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主體。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應的?!肚f子·達生》曰:“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碧熘涝谟凇笆既f物”,地之道在于“生萬物”,人之道在于“成萬物”。2023/9/1887所謂辨證:就是將望、聞、問、切四種診察方法所收集的臨床資料,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原因、性質、部位、以及正邪之間的關系。從而辨別疾病屬于何種證候。中醫(yī)學理論最基本最重要的特點: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整體觀念:人是一個有機整體,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人與社會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藏象:是指藏于體內的內臟所表現(xiàn)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其相通應的自然界事物和現(xiàn)象。2023/9/1888辨證----即采用望、聞、問、切等診法收集病史、癥狀和體征,在

中醫(yī)理論指導下,通過分析綜合,去粗取精,去偽存真,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發(fā)展階段及邪正之間的關系等,最后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辨證的過程就是對病人作出正確、全面判斷的過程。論治----即是根據(jù)辨證的結果,選擇和確定相應治療原則和治療方法的過程,也就是研究和實施治療的過程。9/18/202389

辨證是確定治則治法的前提和依據(jù)。論治是在辨證的基礎上,確定治療原則、選擇治療的手段和方法。治療的效果又是檢驗辨證正確與否的依據(jù)。9/18/2023903.中醫(yī)學的思維方法一、司外揣內“有諸內,必形諸外”二、援物比類樹欲靜而風不止三、試探與反證疑難病癥、審證求因2023/9/1891TAKE

A

BREAK2023/9/18924.陰陽五行學說

2023/9/1893

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用以認識自然和理解自然的一種宇宙觀和方法論。

古人認為,物質世界是在陰陽二氣的對抗運動中不斷地滋生和發(fā)展著,陰陽既代表自然界兩種對立的物質勢力,同時,也代表著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并進而發(fā)展成為人們探討和闡釋事物運動變化規(guī)律的陰陽學說。2023/9/1894

木、火、土、金、水乃是構成物質世界的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質,而且這五者之間具有著相互資生、相互制約的關系,并處于不停地運動變化之中,從而構成了物質世界。因此亦逐漸發(fā)展成為探索萬物構成及其相互關系的五行學說。2023/9/1895

陰陽五行學說,滲透并應用于中醫(yī)學領域,成為中醫(yī)學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醫(y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fā)展,有著深刻的影響。2023/9/1896陰陽:是對自然界相關事物或一事物內部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陽:活動的、外在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陰:靜止的、內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一、陰陽的概念2023/9/1897陰陽,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lián)的事物或現(xiàn)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

陰陽,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而言,即向日者為陽,背日者為陰。而后逐漸引申到一切事物或現(xiàn)象的研究中,凡是光明、溫暖的事物或現(xiàn)象便歸屬于陽,凡是黑暗、寒冷的事物或現(xiàn)象便歸屬于陰,所以《內經》說:“陰陽者,一分為二也”。2023/9/1898水火氣候季節(jié)方向運動人動物晝夜陽火溫熱夏東南上動男雄晝陰水寒冷冬西北下靜女雌夜事物的陰陽屬性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陰陽相對2023/9/1899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1.陰陽的相互對立2.陰陽的相互依存3.陰陽的相互消長4.陰陽的相互轉化2023/9/18100(一)陰陽的相互對立指陰陽之間相互制約,相互消長:寒與熱的制約關系春、夏、秋、冬的交替說明了動與靜,陰與陽的相互制約、相互消長的關系。2023/9/18101(二)陰陽的相互依存

陰和陽是對立統(tǒng)一的,二者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另一方而單獨存在。例如沒有上也就無所謂下;沒有下,也就無所謂上。沒有左,就無所謂右;沒有右,也就無所謂左。沒有熱,就無所謂寒;沒有寒,也就無所謂熱?!端貑栮庩枒蟠笳摗匪浴瓣幵趦龋栔匾?;陽在外,陰之使也”,即是對陰陽互根互用的高度概括。2023/9/18102(三)陰陽的相互消長

只有不斷地消長和不斷地平衡,才能推動事物的正常發(fā)展。如以四時氣候變化而言,從冬至春及夏,氣候從寒冷逐漸轉暖變熱,即是“陰消陽長”的過程。由夏至秋及冬,氣候由炎熱逐漸轉涼變寒,即是“陽消陰長”的過程。陰陽消長的過程,即是相對的動態(tài)平衡的過程。病理:太過、不及——偏盛、偏衰2023/9/18103(四)陰陽的相互轉化

陰陽相互轉化,轉化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陰陽轉化實際上是陰陽的消長運動發(fā)展到一定階段,使事物屬性發(fā)生了量變基礎上的質變的結果?!端貑栮庩枒蟠笳摗贰爸仃幈仃?,重陽必陰”2023/9/18104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應用1.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五臟屬陰,六腑屬陽2.說明人體的生理功能:物質與功能3.說明人體的病理變化:陽盛傷陰、陰盛傷陽;陽虛則寒、陰虛則熱;陰損及陽,陽損及陰。2023/9/181054.用于疾病的診斷:色澤、聲息、癥狀、脈象--陽證和陰證5.指導疾病的治療與護理

陰陽平衡——陰陽失調——調平陰陽

(生理)

(病理)

(治療)6.指導疾病的預防:順應四時、調節(jié)陰陽。2023/9/18106⒈陰陽偏勝:是指陰或陽一方偏于亢奮的病理狀態(tài)。⒉陰陽偏衰:是指陰或陽的某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狀態(tài)。⒊陰陽互損:其意有二,一是陰陽偏勝傷及對方;二是虛損不足,招致對方受損的病理現(xiàn)象。⒋陰陽轉化:指陰陽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說明病理變化2023/9/18107指導疾病診斷八綱辨證表、熱、實三綱屬陽里、寒、虛三綱屬陰“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2023/9/18108指導疾病防治損其有余:即“實則瀉之”,熱者寒之,

寒者熱之補其不足:即虛則補之,針對陰或陽的

虛損,采用滋陰或溫陽方法陰病治陽、陽病治陰

歸納藥性:寒、涼屬陰;溫熱屬陽分析五味:辛、甘(淡)屬陽;酸、

苦、咸屬陰歸納藥物性能確定治則2023/9/18109二、五行的概念基本概念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五行學說:認為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水、火、土、金五種物質構成,事物的發(fā)展變化,都是這五種物質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2023/9/18110五行的特性:木為“曲直”:生長、升發(fā)、調達、舒暢的特性?;馂椤把咨稀保簻責帷⑸v、明亮、化物的特性。土為“稼穡”:生化、承載、受納的特性。金為“從革”:收斂、肅殺、下降、清潔的特性。水為“潤下”:寒涼、滋潤、下行的特性。2023/9/18111自然界五行人體五音五時五味五色五化五氣五方五季五臟五腑五官五體五志五液五聲角平旦酸青生風東春木肝膽目筋怒淚呼徵日中苦赤長暑南夏火心小舌脈喜汗笑宮日西甘黃化濕中長夏土脾胃口肉思涎歌商日入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鼻皮悲涕哭羽夜咸黑藏寒北冬水腎膀耳骨恐唾呻五行的歸類2023/9/18112五行的生克乘侮: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生木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乘:與相克次序一致相侮:與相克次序相反2023/9/18113五行生克規(guī)律示意圖2023/9/18114五行學說在中醫(yī)學的應用類比臟腑的生理功能: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闡述臟腑的相互關系:相生,相克;如腎水之精以養(yǎng)肝。表述臟腑間的病理影響:肝病傳脾(木乘土),傳心(母病及子),傳肺(木侮金),傳腎(子病及母)。用于指導診斷和治療:滋水涵木法、培土生金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等。2023/9/18115利用五行來分析歸納臟腑等組織器官的特點或屬性,并說明臟腑的生理功能。借助五行生克制化來分析和研究各臟腑系統(tǒng)生理功能之間的相互關系。運用五行生克的異常來闡釋病理情況下各臟腑系統(tǒng)的相互影響。2023/9/18116五行配五臟: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腎說明五臟的生理特性2023/9/18117五臟的相互關系2023/9/181181.相生關系的傳變

(1)母病及子

如水不涵木,即腎陰虛不能滋養(yǎng)肝木

(2)子病犯母

即先有子臟的證候,后有母臟的證候如:心火亢盛而致肝火熾盛,最終導致心肝火旺解釋病理傳變2023/9/181192.相克關系傳變

木能克土,木氣有余,相克太過,其病由肝傳脾。如肝炎病,相侮即反克為病,如木火刑金(木侮金)2023/9/18120指導診斷疾病

通過望、聞、問、切等收集來的綜合材料,根據(jù)五行學說理論來推斷病情所在。如:面色青色,喜食酸味,脈見弦象,可能與肝病有關。脾虛病人,如面色兼見青色,提示木旺乘土。2023/9/18121用于疾病的治療1、指導臟腑用藥:酸味、青色入肝:白芍、山茱萸酸入肝以養(yǎng)肝赤色、苦味入心:朱砂(鎮(zhèn)心安神)

黃連(瀉心火)2、控制疾病傳變:

“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2023/9/18122⑴根據(jù)相生規(guī)律確定治療原則:包括“虛則補其母”和“實則瀉其子”⑵根據(jù)相生規(guī)律制定具體治法:這類方法均屬于“補母”和“瀉子”的具體化3、確定治則與治法2023/9/18123⑶根據(jù)相克規(guī)律確定治療原則“抑強”即抑制功能過亢之臟“扶弱”即扶助虛弱之臟⑷根據(jù)相克規(guī)律制定具體治法2023/9/18124滋水涵木法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肝旺瀉心法培土生金法益火補土法2023/9/18125抑木扶土法:又稱平肝和胃法,用于肝旺脾虛證。培土制水法:即溫運脾陽,治腎病水濕停聚者。佐金平木法:瀉肝清肺法,用于肝火偏盛、肺失清肅之證。瀉南補北法:南屬火,北屬水,又稱瀉火補水法。用于腎陰不足,心火偏亢之證。相克治法規(guī)律2023/9/181265.氣血津液精、氣、血、津液、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既是人體臟腑生理活動的產物,又為臟腑經絡進行生理活動提供必須的物質和能量。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及其外在的總體表現(xiàn)的統(tǒng)稱。概述

精是由稟受父母的生命物質與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種精華物質,是生命的本原,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人體之精的基本概念

2023/9/18129精的多種含義:本始含義:生殖之精廣義:一切精微物質一般意義:先天之精、水谷之精、

生殖之精、臟腑之精。(一)精的生成1、先天之精:稟受于父母,構成胚胎的原始物質。2、后天之精:水谷之精—化為臟腑之精。(二)精的貯藏與施泄1、精的貯藏:五臟/腎2、精的施泄:A、分藏于臟腑,濡養(yǎng)、化生氣血津液;B、生殖之精有度排泄以繁衍生命。人體之精的代謝(一)繁衍生命(二)濡養(yǎng)(三)化血(四)化氣(五)化神人體精的功能和分類(一)先天之精與后天之精(二)臟腑之精(三)生殖之精

氣的概念

氣的生成、運動

氣的功能

氣的分類及其各自的功能

人體之氣的基本概念

氣是活力很強運行不息的精微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2023/9/18134人體之氣生成之源及相關臟腑先天之精--氣自然界之清氣水谷之精--氣腎為生氣之根肺為生氣之主脾胃為生氣之源人體之氣2023/9/18135氣的運動失調氣滯:氣在局部發(fā)生阻滯不通。氣逆:氣的上升太過,下降不及。氣陷:氣的下降太過,上升不及。氣脫:氣的外出太過,不能內守。氣閉:氣內結于內,不能外出。臟腑氣機失調肺失宣降,脾氣下陷,胃氣上逆,腎不納氣,肝氣郁結等。先天之精氣自然界之清氣水谷之精氣A.元氣B.宗氣C.衛(wèi)氣D.營氣人體之氣的分類元氣:人體最根本,最重要的氣,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通過三焦循行全身。具有推動人體生長發(fā)育和生殖,激發(fā)和調節(jié)各個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宗氣:谷氣與清氣結合而聚于胸中之氣積聚于胸中。走息道以行呼吸;貫心脈以行氣血;循三焦而資元氣;與人體的視聽言動等機能相關。概念、分布與功能2023/9/18138衛(wèi)氣:行于脈外具有保護作用的氣運行于脈外。溫養(yǎng)臟腑組織;調節(jié)腠理開合,汗液排泄,維持體溫的恒定;抗御外邪。營氣:行于脈中具有營養(yǎng)作用的氣運行于脈內?;?;營養(yǎng)全身。

血的生成

血的循行

血的的功能

循行脈內富有營養(yǎng)的紅色液態(tài)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血的基本概念營氣津液精髓脾胃運化水谷精微腎所藏之精

心肺變化而赤血的生成2023/9/18142(二)相關臟腑功能全身各臟腑功能正常,特別是心、肺、肝、脾四臟。

血液充盈與質量

脈道完整通暢寒熱因素心主血脈,肺朝百脈、主治節(jié),肝主疏泄、藏血,脾統(tǒng)血血的運行(一)影響血液運行的因素氣的推動與固攝,溫煦與涼潤協(xié)調平衡是主要因素面色肌肉皮膚神志活動(血者,神氣也)1.面色紅潤2.肌肉豐滿壯實

3.肌膚毛發(fā)光滑4.感覺靈敏、活動自如毛發(fā)血的濡養(yǎng)功能血的功能一、濡養(yǎng)二、化神2023/9/18144血的功能失調面色不華或萎黃,頭暈眼花,肌膚干燥,或驚悸,失眠,多夢或煩躁,恍惚,兩目干澀、視物模糊、夜盲、月經量少,肢體或肢端麻木,運動不靈活。舌淡、脈細等。

津液

津液的概念

津液的生成

津液的輸布、排泄

津液的功能

2023/9/18146津液是人體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包括各臟腑組織的內在體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腸液、涕、淚、唾等。津液津液性質較清稀,流動性較大,布散于體表皮膚、肌肉和孔竅,并滲注于血脈,起滋潤作用。性質較稠厚,流動性較小,灌注于骨節(jié)、臟腑、腦、髓等組織,起濡養(yǎng)作用。病理:傷津和脫液《素問.經脈別論》:“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與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苯蛞旱墓δ埽ㄒ唬┳虧欏︷B(yǎng)(二)充養(yǎng)血脈2023/9/18148神的基本概念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及其外在的總體表現(xiàn)的統(tǒng)稱。神的生成(一)精氣血津液為化神之源(二)臟腑精氣對外界環(huán)境的應答1.任物、意、志、思、慮、智2.產生情志活動(一)調節(jié)精氣血津液的代謝(二)調節(jié)臟腑的生理功能(三)主宰人體的生命活動神的作用

精氣血津液神關系

氣與血的關系

氣與津液的關系血與津液的關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