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術方案及措施_第1頁
施工技術方案及措施_第2頁
施工技術方案及措施_第3頁
施工技術方案及措施_第4頁
施工技術方案及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施工技術方案及措施重要施工項目和營造做法WC1-WC6出水管道明開槽挖土方(5m以上深基坑);槽底換填0.5m碎石;回填石屑;明開槽原土回填;支護槽回填8%石灰土深5.5mⅣ型拉森樁支護(L=12m);圍檁及支撐D1500mmⅡ級鋼筋混凝土企口管(內襯多點錨固PE板)矩形直線混凝土污水檢查井;扇形混凝土污水檢查井(120°);矩形90°三通混凝土污水檢查井;鋼筋混凝土閘槽井A;鋼筋混凝土閘槽井B雙液注漿雙液注漿采用42.5一般硅酸鹽水泥,水泥摻量不低于7%,水灰比為0.5,漿液注入率為20%。雙液注漿中水玻璃的摻量是水泥摻量的2%。加固體28天靜力觸探比貫入阻力Ps>1.4MPa。1900*鋼制疊梁閘(304不銹鋼)配置脹緊式鋼制(304不銹鋼)疊梁閘2座,B*H=1900*,厚160mm。廢除工程廢除D1400mm管道筑土填實現實狀況檢查井(丁型)破除及恢復綠化帶破除及恢復拆除路面車行道恢復4cm細粒式瀝青混凝土(AC-13C,SBS改性瀝青)∥6cm中粒式瀝青混凝土(AC-20C)∥18cm水泥穩(wěn)定碎石(3.5Mpa/7d,骨架密實型)∥18cm水泥穩(wěn)定碎石(3.5Mpa/7d,骨架密實型)∥18cm石灰粉煤灰土(12:35:53)∥路面構造總厚度為64cm。拆除人行道人行道恢復4cm細粒式瀝青混凝土(AC-13C)∥6cm中粒式瀝青混凝土(AC-20C)∥15cm水泥穩(wěn)定碎石(3.0Mpa/7d,骨架密實型)∥15cm石灰粉煤灰土(12:35:53)∥路面構造總厚度為40cm拆除側、平(緣)石車行道側石恢復車行道兩側側石采用混凝土材質,側石尺寸80×30×20cm(長×高×寬),并設置R=2cm的圓角,側石外露高度15cm,側石下鋪設水泥砂漿墊層(1:3水泥砂漿,采用廠拌),采用C15水泥混凝土做側石靠背。中分帶側石恢復中分帶兩側側石采用混凝土材質,側石尺寸80×40×25cm(長×高×寬),并設置R=2cm的圓角,側石外露高度15cm,抗壓強度規(guī)定不不不小于30Mpa,側石下鋪設水泥砂漿墊層(1:3水泥砂漿,采用廠拌),采用C15水泥混凝土做側石靠背。緣石恢復緣石尺寸50×20×7cm(長×高×寬),緣石下鋪設水泥砂漿墊層(1:3水泥砂漿,采用廠拌),采用C15水泥混凝土做側石靠背。Y1-Y2雨水管道切改明開槽挖土方深3.5;明開槽原土回填深3.5m;拆除D1000砼管道拆除舊井;堵舊井;D1000mmII級鋼筋混凝土承插口管丁型直線(φ)檢查井現場臨時道路水塘拋石擠淤水塘拋塊石擠淤:抽水、拋塊石擠淤,拋石范圍寬約7m,長約20米,深0現場臨時道路臨時出場道道路路寬7m,總長度約497米,做法:1.回填約2.5米山皮土作為承托層(邊坡比1:2)2.300厚石灰土(含灰量8%)3.100厚瀝青混凝土臨時存料場地臨時存料場地約500平米:做法:1.原土碾壓后2.鋪筑50cm厚的碎石墊層。管道安裝施工環(huán)節(jié)雨水管道開挖根據先深后淺、先下游而上游的施工原則進行施工。管道施工工藝施工準備、測量放樣—→溝槽開挖—→墊層、平基—→管道鋪設—→窨井砌筑—→閉水試驗—→覆土回填溝槽開挖雨水管道根據土質狀況,采用人工開挖施工,開挖放坡坡度1:0.5,不得超挖,嚴禁擾動槽底原狀土,基槽開挖好后,應及時組織驗收,驗收合格后及時進行下道工序施工,盡量減少涼槽時間,施工時掌握天氣變化,基槽嚴禁泡水。溝槽開挖時若碰到平行及橫穿的地下管線時,應對管線采用吊、撐、托、包等保護措施,防止管線沉陷、斷裂。墊層、管基基礎施工前在溝槽內用樣樁復核高程,每隔4m設一只樣樁,以控制墊層面的標高。管基模板采用列板,窨井處采用木模,第一節(jié)管基與窨井底板基礎同步澆筑,不一樣標號的砼應分別拌制,分別澆筑,沿線管基每隔20m左右設一道沉降縫,縫寬20mm,內嵌油浸木板,并經業(yè)主驗收合格才可澆筑平基,砼澆筑時由溝槽邊采用溜槽將砼滑落至槽底,人工攤鋪后,用插入式震動機和平板震動機振搗密實、平整,表面用木蟹抹平。管道鋪設D1200管徑以內的管子由挖機直接吊入溝槽,用挖機配合安裝。D1200管徑及以上采用吊機吊排,管道安裝時橫向用手拉葫蘆進行管節(jié)就位,根據高程樣板定出管道中心位置,并外向翻放,拉好邊線。管節(jié)合攏前,應清除管道承口內表和插口外表的污物,套好橡膠圈,在橡膠圈表面均勻涂刷中性潤滑劑。管節(jié)合攏時,管節(jié)二側的手拉葫蘆應同步拉動,使橡膠圈對的就位、不扭曲,管節(jié)在承插過程中,仍應由起吊設備吊住,待管節(jié)拉緊后將管枕擊實,高程對的后再放松,然后再逐節(jié)安裝就位,管道鋪設好后用水準儀復測窨井兩頭管道的標高,如有差異及時校正。排管次序應先下游后上游,先深后淺的原則鋪設管道。管座管道安裝好后,應進行管座立模,立模前先把管子表面的污泥、雜物清除潔凈,模板應沿混凝土基礎邊線垂直支立,模板要有一定的強度和剛度,以便裝拆和周轉使用,安裝時模板見縫隙應緊密,支撐要牢固,砼澆筑時應用插入式振動機搗實,與管壁緊密結合,拆模后要保持線型順直,管道覆土≦3.5m時,管座采用120度基礎,≧3.5m時,采用180度基礎。窨井砌筑磚砌檢查井用M10水泥砂漿砌筑,MU7.5機磚,雨水檢查井分落底井和不落底井,雨水落底井落底50cm,不落底井采用流槽砌筑,流槽高度同管徑同樣高。檢查井在砌筑前應先打掃基礎表面,清除雜物,并保持基礎表面無泥漿,檢查管子與否穩(wěn)定,方向和標高與否符合設計規(guī)定,磚塊在砌筑前必須充足澆水濕潤。在砌筑基礎面上,應鋪筑座漿后方可砌磚墻,砌墻應做到墻面平直邊角整潔,寬度一致,井體不走樣,砌磚時每皮應錯縫砌筑,內外搭接,磚縫中砂漿均應飽灌,不得有通縫,縫寬為10mm。在管材上半部窨井處砌拱圈,管道管徑在D800及以內時,拱圈高度125mm,D1000~D管道的拱圈高度為250mm,二次砌筑時應將頂部沖洗潔凈。磚墻砌筑至一定高度時,應采用1:2水泥砂漿進行墻體抹面,厚20mm,粉刷前應將磚墻面灑水濕潤,抹面工作應先刮糙打底后抹光,內外粉刷接縫應錯開,以防滲水,墻面刮糙后,先用直尺刮平,木蟹抹平,待水泥砂漿終凝后應及時粉刷二道水泥砂漿并壓實抹光,粉刷后不得有起殼,裂縫等現象出現。流槽與井室一次砌筑,用1:2水泥砂漿抹面,流槽高度同管徑同樣,兩肩略向中間落水。蓋板安裝時在磚墻頂部先鋪1:2水泥砂漿,厚25mm,蓋住窨井墻體每邊須≥150mm,蓋板擱置后,四面用水泥砂漿塢牢,抹成45°三角接縫,然后再在井蓋板上砌筑Φ700圓形井筒,內外均用1:2水泥砂漿抹面,上面再安裝預制砼井座。預留管的處理:窨井內的預留管的管徑,方向和標高必須符合規(guī)定,預留管應與墻體接平,一般均設置一節(jié)管道。閉水試驗窨井砌筑、管座澆筑完畢后,可進行閉水試驗,閉水試驗按《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規(guī)定進行閉水。閉水前,管道內應先灌水24小時,使管道充足浸透,閉水試驗的水位,應為試驗上游管道內頂以上2m,如上游管內頂至檢查口的高度不不小于2m,閉水試驗水位可至井口為止,滲水測定期間不少于30分鐘觀測水位下降,經計算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溝槽填土。車行道路工程重要工序技術保證措施原材料控制在動工之前應把同意使用的原材料進行混合料的配合比試驗,經審核驗證后,才能準許在工程中使用。按施工計劃合施工措施規(guī)定,組織多種材料進場,按總體平面布置堆放,不一樣品種、不一樣規(guī)格的材料分別堆放。并準備好防雨覆蓋設施,尤其是防止水泥受潮變質、鋼筋銹蝕。路基用土首先應進行土場調查、土壤分類、土壤塑性指數、土壤顆粒分析、土壤天然含水率、分路段或分層用土的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的試驗,并確定多種用土的重型擊實原則。堅持做到對工程質量進行監(jiān)督檢查,堅持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準使用,不合格的預制構件不準安裝,在現場要掌握工程質量動態(tài),及時提出有關的施工中質量的隱患和防止措施規(guī)定。對材料或半成品構件(管材、瀝青混合料等),訂貨前要獲得供貨廠家的產品合格證書及試驗匯報,進行采樣試驗,驗證其質量可靠性。材料倉庫、現場材料堆放處均設置標示牌,寫明品種、產地、規(guī)格、檢查狀態(tài),嚴格按“三檢制”執(zhí)行,工作程序認真執(zhí)行質量原則,使原材料自始至終處在受控狀態(tài)、并做到可追溯性。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的質量監(jiān)控厚度控制設計規(guī)定總壓實厚度為36cm,共分二層壓實,每層18cm(壓實厚度)。最佳含水量的控制動工前,做一種加水試驗,試驗成果應為如下目測成果,手捏成團狀,落地呈松散狀。也可用試驗器具措施測定,例如酒精燈、天平、烘干法測定。攤鋪厚度控制經緯儀放出邊線樁,水準儀測出每層實鋪高程,劃出紅線,根據紅線放虛鋪高程,然后,交叉掛線,控制攤鋪厚度。寬度及攤鋪時注意事項粗石料,不能集中在一起,要分散均勻,做好臨時防雨措施,水泥穩(wěn)定碎石的寬度應不小于瀝清砼路面每邊0.25m。養(yǎng)護封閉式養(yǎng)護:成型后,在水泥終凝后,覆蓋麻袋、草包,灑水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少7天,養(yǎng)護期間不得行車。拌合為了更好的使成品多種配比,拌合均勻,采用先干拌、后濕拌、兩道工序。先測定集料的天然實際含水量,然后按最佳含水量增減。壓實用振動壓路機攤鋪后一次碾壓成型,不得挖補及二次碾壓,壓路機應碾壓到無痕路標為止,行車速度要慢,要重疊碾壓。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瀝青混合料生產質量控制瀝青混合料必須在拌和(場、站)采用拌和機械拌制,選擇廠家時,拌和廠(場、站)的生產設備、設施和生產工藝、生產措施必須滿足有關規(guī)定;瀝青應分品種分標號密閉儲存,多種礦料應分別堆放,不得混雜,礦粉等填料不得受潮,集料宜設置防雨棚。對材料儲備、電力設施、投料比列、拌和時間、溫度等進行控制,保證瀝青生產質量。瀝青混凝土攤鋪質量影響瀝青混凝土攤鋪質量有諸多原因,如伸縮縫構造及安裝質量、基層施工質量(尤其是密度和平整度)、面層的構造形式、混合料的規(guī)格等,這里重要剖析攤鋪自身的質量。除了一般嚴格測量放樣,進行充足的攤鋪準備,保證機械完率,制定必要的攤鋪方案,加強材料、勞動力組織協調外,應當說確立精確可靠的基準線(面)、科學例題的公鋪系數、受系數需要的速度控制以及對的應用攤牌鋪機的自動調整器平系統(tǒng)等是保證攤牌鋪平整度質量的關鍵。碾壓設備及工藝的質量控制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壓路機碾壓是到達密實、平整的必要手段。在以往人工攤鋪中,存在著初壓、復壓、終壓(包括成型)三個階段。如今機械攤鋪中,攤鋪機的熨平板振動已能到達80%以上的密實,此時的壓路機碾壓局限于相稱復壓、終壓階段,它將對路面平整度起很大作用。并且碾壓密實的程序還會對此后平整度有影響。在某種意義上講,瀝青混凝土面層的平整度是建立在密實度到達規(guī)定而呈均勻的基礎上。與攤鋪機配套的碾壓設備選擇是直接決定碾壓密實和平整的狀況。由于機械攤鋪中,瀝青混凝土的初期密實由攤鋪機承擔了,因此選用自重大、帶振動的鋼輪式壓路機為好。由于自重不大的壓路機不也許在已密實80%以上的瀝青混凝土上再度壓實。帶振動的壓路機可以在壓實的同步產生振動能量,增添了擊實效果,使密實過程由本來單一壓實轉為壓實加擊實的手段,既提高了效率又增強了密實程度,為平整度的形成打下堅實基礎,采用鋼輪式那是鋼輪具有平整光潔的效果。在下層碾壓時,增用浮動式橡輪壓路機的碾壓,會密實效果更佳。人行道施工側平石基礎施工按道路設計邊線和側平石基礎構造寬度,放樣鋪筑基礎。側平石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查對道路中心線無誤后,進行邊線放樣,確定側石頂面標高。道路改建翻排側平石,應做好原有雨水口標高調整,并與原有側平石銜接平順。側平石基座澆筑與側平石排砌應結合進行,隨拌隨用。側石施工應根據側石平面位置和頂面標高,放樣依次排砌。人行道斜坡處的側石,一般比平石高出2~3cm,兩端接頭應做成斜坡。直線段采用長100cm側石,彎道曲線半徑不小于15m宜采用100cm或60cm的側石,曲線半徑不不小于15m或圓角部分,視半徑大小,宜采用60cm或30cm的側石。相鄰側石接縫必須平齊,縫寬1cm。檢查無誤后及時塢膀。平石施工,當道路縱坡在3‰如下時,平石應鋪筑成鋸齒形街溝。平石和側石應錯縫對中相接,平石間縫寬1cm,與側石間的縫隙不不不小于1cm。平石與路面聯接處接邊線應平順。側平石灌縫用水泥砂漿抗壓強度不應不不小于10MPa。灌縫必須飽滿嵌實,側石勾縫為凹縫,深度為0.5cm;平石勾縫為平縫。人行道施工流程路基壓實→5cm黃砂墊層→10cm厚C15砼基層→人行道板放線→鋪彩色人行道板基層施工墊層砼采用商品砼,攪拌車運送,墊層厚度及砼強度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墊層平整度用3m直尺沿縱橫和斜角方向檢查,不符合規(guī)定及時調整。墊層砼到達一定強度后方可鋪貼人行道板。人行道板鋪設彩色人行道板基層和粘結層的材料、厚度、強度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彩板在鋪砌前應澆水濕潤。將彩板按定位線逐塊坐實于粘結層上,使結成整體。相鄰板塊貼緊,表面平整,線形順直。鋪砌后應澆水濕潤養(yǎng)生。市政工程常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一、有關檢查井周圍破損、沉陷、井蓋位移、墜落的防治措施(一)設計規(guī)定:1、雨污水等各類管線檢查井設置應盡量避開公交站臺和路口曲化段.2、檢查井室基礎應根據地基承載力、荷載等狀況做出設計,檢查井基礎應與管道基礎連成整體。3、車行道檢查井嚴禁使用磚砌筑,宜采用整體穩(wěn)定性好,強度高、閉水性理想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檢查井、預制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檢查井、混凝土模塊檢查井或采用其他質量可靠、技術工藝先進的檢查井。4、井框蓋宜采用防響、防滑、防盜、防墜落、防位移的多防功能的井框蓋,質量指標應符合道路使用功能和規(guī)范規(guī)定。5、井框與井壁調平層宜采用耐壓、不變形材料,如小型鐵件。6、施工圖設計應繪制檢查井框安裝大樣圖。(二)施工規(guī)定:1、施工前,須按設計圖紙做好放樣工作,檢查井標高應精確。2、施工單位應嚴格按照圖紙施工,檢查井周圍填料與道路構造層同步填筑,并必須以小型壓實設備同步碾壓,壓實度不不不小于構造層壓實度規(guī)定。3、采用反開槽處理檢查井周圍時,應以檢查井為中心開挖一定環(huán)長和深度的基坑,寬度應滿足小型機械壓實的規(guī)定,填料應采用水硬性材料分層壓實或采用水泥混凝土,高度應與路面基層平齊。4、嚴格控制井框蓋標高和橫坡度,保證路面與井框蓋上表面平齊。(三)監(jiān)理規(guī)定1、加強對檢查井基礎及井身施工質量的檢查,加強井框蓋質量的驗收,檢查井框蓋與井身的聯結與否穩(wěn)定牢固。2、加強對檢查井周圍填充料的密實度、管道與井室接口的密封性、預制塊拼裝后縫隙中灌注填充料密實性的檢查。3、井框周圍瀝青混凝土面層攤鋪時,嚴格檢查井室周圍瀝青混凝土壓實度以及瀝青混凝土面層與否與井框齊平。4、做好檢查井施工各道工序的驗收記錄。二、有關橋臺背后下沉、跳車的防治措施(一)設計規(guī)定:1、橋臺背后為軟土地基時應進行沉降計算,當沉降不小于規(guī)范規(guī)定期,應針對沉降進行地基處理設計。2、軟土地基處理應根據地基狀況、施工條件和國家規(guī)范選用對應措施處理,宜采用輕質材料,如粉煤灰摻迅速增強固化劑、聚苯乙烯泡沫(EPS)等。并在橋臺邊緣與路堤坡角處加密處理。3、臺后填土應采用砂礫等透水性材料或石灰土,同步嚴格控制回填質量。4、臺后宜設置現澆鋼筋混凝土搭板。5、橋臺和路面倡導二次施工。(二)施工規(guī)定:1、粉煤灰、迅速增強固化材料、施工及養(yǎng)護質量控制應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2、地基處理及臺后填土嚴格按施工規(guī)范及設計規(guī)定進行。3、當填方強度到達設計及規(guī)范規(guī)定期,方可攤鋪瀝青混凝土面層。4、橋臺后背高填方應設置沉降觀測點,做沉降觀測,并根據觀測成果作對應處理(三)監(jiān)理規(guī)定:1、檢查粉煤灰、固化劑等原材料質量及配合比、強度。2、檢查橋臺背后處填方密實度。3、檢查地基處理施工質量。4、檢查施工單位與否按規(guī)范進行試驗,監(jiān)理抽檢數量不應不不小于施工單位試驗數量的20%。三、有關溝槽處路面沉陷的防治措施(一)設計規(guī)定:1、不得使用米砂等松散材料作為溝槽填料。2、在常年地下水位下的填筑材料宜采用水硬性材料。3、對于寬度不小于2M的溝槽可使用與道路構造層相似材料回填;對于寬度不不小于2M,不小于50CM,回填深度不小于30CM的溝槽,宜使用二灰砂、二灰碎石或粉煤灰摻迅速增強固化劑等水硬性材料作回填料;對于寬度不不小于50CM,回填深度不不小于30CM的溝槽,應使用低標號混凝土回填。4、管道兩側溝槽回填土應分層回填,壓實后厚度不不小于10CM,壓實度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5、溝槽邊緣宜設置土工格柵。(二)施工規(guī)定:1、溝槽開挖前,應貫徹排水措施。管道安裝及回填時溝槽內應無積水。2、溝槽寬度不小于2M時,分層及碾壓應滿足如下規(guī)定:超過管頂以上50CM的溝槽回填,應采用中、重型壓路機碾壓。采用中型壓路機碾壓時每層壓實后厚度不得超過15CM,采用重型壓路機碾壓時每層壓實后厚度不得超過20CM。管頂以上50CM范圍內不得使用壓路機進行碾壓,宜采用人工操作動扎實機械進行壓實,每層的壓實后厚度不應超過10CM,壓實度應滿足設計規(guī)定。3、當溝槽寬度不不小于2M時壓路機無法作業(yè)時,應采用小型壓實機械進行壓實,每層壓實后厚度不不小于10CM。4、溝槽上部構造層原則上不得分幅回填。(三)監(jiān)理規(guī)定:1檢查施工單位對回填材料按規(guī)定頻率送檢并進行平行檢查。2加強現場巡視,檢查管道接口、溝槽墊層的分層回填質量。四、有關人行道板松動、碎裂、沉陷、側緣石彎道不順防治措施(一)設計規(guī)定:1、人行道基礎構造層應具有足夠強度和水穩(wěn)定性。2、混凝土側緣石、人行道板抗壓強度等級不不不小于C30。3、設計單位應在設計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