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師-德魯克_第1頁
管理大師-德魯克_第2頁
管理大師-德魯克_第3頁
管理大師-德魯克_第4頁
管理大師-德魯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管理大師-德魯克選擇哪個管理學家和搜集照片-湯九寧,董長江生平—童歡,楊偉主要貢獻—陳鑫,田海燕著作—王雯婷,龐詩瑀匯總—程澤棟,周浩管理大師—德魯克負責:湯九寧,董長江,負責照片,選擇管理學家。生平

童歡,楊偉1909年11月19日,彼得.德魯克出生于奧匈帝國統(tǒng)治下的維也納,祖籍荷蘭。其家族在17世紀時就從事書籍出版工作。父親是奧國負責文化事務的官員,曾創(chuàng)辦薩爾斯堡音樂節(jié);他的母親是奧國率先學習醫(yī)科的婦女之一。德魯克從小生長在富于文化的環(huán)境之中。

德魯克先后在奧地利和德國受教育,1929年后在倫敦任新聞記者和國際銀行的經(jīng)濟學家。于1931年獲法蘭克福大學法學博士。

1937年移民美國,曾在一些銀行、保險公司和跨國公司任經(jīng)濟學家與管理顧問,1943年加入美國籍。德魯克曾在貝寧頓學院任哲學教授和政治學教授,并在紐約大學研究生院擔任了20多年的管理學教授。盡管被稱為“現(xiàn)代管理學之父”,但德魯克一直認為自己首先是一名作家和老師。

1942年,受聘為當時世界最大企業(yè)——通用汽車公司的顧問,對公司的內(nèi)部管理結(jié)構(gòu)進行研究。

1946年,將心得寫成《公司概念》,“講述擁有不同技能和知識的人在一個大型組織里怎樣分工合作”。該書的重要貢獻還在于,德魯克首次提出“組織”的概念,并且奠定了組織學的基礎。1954年,出版《管理實踐》,提出了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概念——目標管理。從此將管理學開創(chuàng)成為一門學科,從而奠定管理大師的地位。

1966年,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知讀者:不是只有管理別人的人才稱得上是管理者,在當今知識社會中,知識工作者即為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必須卓有成效。成為高級管理者必讀的經(jīng)典之作。

1973年,出版巨著《管理:任務,責任,實踐》,是一本給企業(yè)經(jīng)營者的系統(tǒng)化管理手冊,為學習管理學的學生提供的系統(tǒng)化教科書,告訴管理人員付諸實踐的是管理學而不是經(jīng)濟學,不是計量方法,不是行為科學。該書被譽為“管理學”的“圣經(jīng)”。

1982年,出版《巨變時代的管理》,探討了有關管理者的一些問題,管理者角色內(nèi)涵的變化,他們的任務和使命,面臨的問題和機遇,以及他們的發(fā)展趨勢。1985年,出版《創(chuàng)新與企業(yè)家精神》,被譽為《管理的實踐》推出后德魯克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全書強調(diào)目前的經(jīng)濟已由“管理的經(jīng)濟”轉(zhuǎn)變?yōu)椤皠?chuàng)新的經(jīng)濟”。

1999年,出版《21世紀的管理挑戰(zhàn)》,德魯克將“新經(jīng)濟”的挑戰(zhàn)清楚地定義為:提高知識工作的生產(chǎn)力。

在歐洲經(jīng)歷了二戰(zhàn)的殘酷,并目睹了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作用,德魯克感到那些優(yōu)秀的領導者才是那個世紀的英雄。德魯克在他那本發(fā)人深省的自傳《旁觀者的冒險》中寫道:“我和其他維也納的小孩一樣,都是胡佛總統(tǒng)救活的。他推動成立的救濟組織,提供學校每天一頓午餐。這頓午餐的菜式,清一色是麥片粥與可可粉沖泡的飲料,直到今天我仍然對這兩樣東西倒胃口。不過整個歐洲大陸,當然也包括我在內(nèi)的數(shù)百萬饑餓孩童的性命,都是這個組織救活的?!币粋€“組織”居然能發(fā)揮這么大的功用!從德魯克活生生的經(jīng)歷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德魯克強調(diào)“透過組織這種工具,盡量發(fā)揮人類創(chuàng)造力”觀念的根源。此外,德魯克在預測商業(yè)和經(jīng)濟的變化趨勢方面顯示出了驚人的天賦。例如,早在1969年德魯克就預言將有一種新的類型的勞動者出現(xiàn)———知識員工,他們的職業(yè)將由自己所學的知識來決定,不再依靠出賣體力來養(yǎng)家糊口。1987年10月,美國股市大崩盤。僅10月19日一天,美國全國損失股票市值5000億美元。對此,德魯克說,他早就預料到了,“不是因為經(jīng)濟上的原因,而是基于審美和道德?!钡卖斂藢敃r的華爾街股票經(jīng)紀人稱為“完全不具有生產(chǎn)力的一群,但又能很輕易地大把撈錢。作為第一個提出“管理學”概念的人,當今世界,很難找到一個比德魯克更能引領時代的思考者:1950年代初,指出計算機終將徹底改變商業(yè);1961年,提醒美國應關注日本工業(yè)的崛起;20年后,又是他首先警告這個東亞國家可能陷入經(jīng)濟滯脹;1990年代,率先對“知識經(jīng)濟”進行了闡釋。德魯克著書和授課未曾間斷,自1971年起,一直任教于克萊蒙特大學的彼德·德魯克管理研究生院。為紀念其在管理領域的杰出貢獻,克萊蒙特大學的管理研究院以他的名字命名。1990年,為提高非營利組織的績效,由弗朗西斯·赫塞爾本等人發(fā)起,以德魯克的聲望,在美國成立了“德魯克非營利基金會”。該基金會十余年來選拔優(yōu)秀的非營利組織,舉辦研討會、出版教材、書籍及刊物多種,對社會造成巨大影響德魯克至今已出版超過30本書籍,被翻譯成30多種文字,傳播及130多個國家,甚至在前蘇聯(lián)、波蘭、南斯拉夫、捷克等國也極為暢銷。其中最受推崇的是他的原則概念及發(fā)明,包括:“將管理學開創(chuàng)成為一門學科、目標管理與自我控制是管理哲學、組織的目的是為了創(chuàng)造和滿足顧客、企業(yè)的基本功能是行銷與創(chuàng)新、高層管理者在企業(yè)策略中的角色、成效比效率更重要、分權(quán)化、民營化、知識工作者的興起、以知識和資訊為基礎的社會?!敝?004年,德魯克還有新書問世。

2002年6月20日,美國總統(tǒng)喬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魯克成為當年的“總統(tǒng)自由勛章”的獲得者,這是美國公民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

無論是英特爾公司創(chuàng)始人安迪·格魯夫,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還是通用電氣公司前CEO杰克·韋爾奇,他們在管理思想和管理實踐方面都受到了德魯克的啟發(fā)和影響。“假如世界上果真有所謂大師中的大師,那個人的名字,必定是彼得·德魯克”——這是著名財經(jīng)雜志《經(jīng)濟學人》對彼得·德魯克的評價

2005年11月11日,德魯克在美國加州克萊蒙特家中逝世,享年95歲。

注:德魯克親傳的中國弟子詹文明先生,將德魯克又譯名為杜拉克,更加符合了華人的習慣。

為了能將德魯克大師的管理思想進行傳播,其弟子詹文明通過極視傳播成立了杜老師工作室,把德魯克的思想用漫畫的方式進行傳播,使大家易用讀,易懂。主要貢獻

陳鑫,田海燕作為第一個提出“管理學”概念的人,當今世界,很難找到一個比德魯克更能引領時代的思考者:1950年代初,指出計算機終將徹底改變商業(yè);1961年,提醒美國應關注日本工業(yè)的崛起;20年后,又是他首先警告這個東亞國家可能陷入經(jīng)濟滯脹;1990年代,率先對“知識經(jīng)濟”進行了闡釋。

媒體對他的最恰當評價是:“在一個充斥著自大狂和江湖騙子的行業(yè)中一個真正的具有原創(chuàng)性的思想家”。在商界,包括杰克.韋爾奇在內(nèi)的眾多杰出經(jīng)理人對其理論積極履踐,這恰好符合德魯克的理論:“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zhì)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驗證不在于邏輯,在于成果?!碧岢觥澳繕斯芾怼钡母拍?954年,德魯克提出了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概念——目標管理(ManagementByObjectives,簡稱為MBO),它是德魯克所發(fā)明的最重要、最有影響的概念,并已成為當代管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學的真諦管理是一門學科,這首先就意味著,管理人員付諸實踐的是管理學而不是經(jīng)濟學,不是計量方法,不是行為科學。無論是經(jīng)濟學、計量方法還是行為科學都只是管理人員的工具。但是,管理人員付諸實踐的并不是經(jīng)濟學,正好像一個醫(yī)生付諸實踐的并不是驗血那樣。管理人員付諸實踐的并不是行為科學,正好像一位生物學家付諸實踐的并不是顯微鏡那樣。管理人員付諸實踐的并不是計量方法,正好像一位律師付諸實踐的并不是判例那樣。管理人員付諸實踐的是管理學。”管理要解決的問題有90%是共同的

德魯克認為:管理在不同的組織里會有一些差異。因為使命決定遠景,遠景決定結(jié)構(gòu)。管理沃爾瑪(Wal-Mart)和管理羅馬天主教堂當然有所不同,其差異在于,各組織所使用的名詞(語言)有所不同。其他的差異主要是在應用上而不是在原則上。所有組織的管理者,都要面對決策,要做人事決策,而人的問題幾乎是一樣的。所有組織的管理者都面對溝通問題,管理者要花大量的時間與上司和下屬進行溝通。在所有組織中,90%左右的問題是共同的,不同的只有10%。只有這10%需要適應這個組織特定的使命、特定的文化和特定語言。換言之,一個成功的企業(yè)領導人同樣能領導好一家非營利機構(gòu),反之亦然。

培養(yǎng)經(jīng)理人的重要性德魯克認為:經(jīng)理人是企業(yè)中最昂貴的資源,而且也是折舊最快、最需要經(jīng)常補充的一種資源。建立一支管理隊伍需要多年的時間和極大的投入,但徹底搞垮它可能不用費多大勁兒。21世紀,經(jīng)理人的人數(shù)必將不斷增加;培養(yǎng)一位經(jīng)理人所需的投資也必將不斷增加。與此同時,企業(yè)對其經(jīng)理人的要求也將不斷提高。組織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德魯克認為:組織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組織不能依賴于天才。因為天才稀少如鳳毛麟角。考察一個組織是否優(yōu)秀,要看其能否使平常人取得比他們看來所能取得的更好的績效,能否使其成員的長處都發(fā)揮出來,并利用每個人的長處來幫助其他人取得績效。組織的任務還在于使其成員的缺點相抵消。主要著作

王雯婷,龐詩瑀1.《經(jīng)濟人的末日》(TheEndofEconomicMan)-19392.《工業(yè)人的未來》(TheFutureofIndustrialMan)-19423.《公司的概念》(ConceptoftheCorporation)-19464.《新社會》(TheNewSociety)-19505.《管理實踐》(ThePracticeofManagement)-19546.《美國的下一個20年》(America'sNextTwentyYears)-19577.《明日的里程碑》(LandmarksofTomorrow)-19578.《成果管理》(ManagingforResults)-19649.《卓有成效的管理者》(TheEffectiveExecutive)-196610.《斷層時代》(TheAgeofDiscontinuity)-196811.《技術(shù)、管理與社會》(Technology,ManagementandSociety)-197012.《人、思想與社會》(Men,IdeasandPolitics)-197113.《管理:任務、責任、實踐》(Management:Tasks,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197314.《看不見的革命》(TheUnseenRevolution)-1976(1996年以《退休基金革命》(ThePensionFundRevolution)重版)15.《人與績效:德魯克論管理精華》(PeopleandPerformance:TheBestofPeterDruckeronManagement)-197716.《管理導論》(AnIntroductoryViewofManagement)-197717.《旁觀者》(AdventuresofaBystander)-1978(autobiography)18.《毛筆之歌:日本繪畫》(SongoftheBrush:JapanesePaintingfromtheSansoCollection)-197919.《動蕩時代中的管理》(ManaginginTurbulentTimes)-198020.《邁向經(jīng)濟新紀元及其他論文》(TowardtheNextEconomicsandOtherEssays)-198121.《變動中的管理界》(TheChangingWorldoftheExecutive)-198222.《最后可能出現(xiàn)的世界》(小說,TheLastofAllPossibleWorlds)-198223.《行善的誘惑》(小說,TheTemptationtoDoGood)-198424.《創(chuàng)新與企業(yè)家精神》(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198525.《管理的前沿》(FrontiersofManagement)-198626.《新現(xiàn)實:政府與政治、經(jīng)濟與企業(yè)、社會與世界》(TheNewRealities:inGovernmentandPolitics,inEconomicsandBusiness,inSocietyandWorldView)-198927.《非營利組織的管理:原理與實踐》(ManagingtheNonprofitOrganization:PrinciplesandPractices)-199028.《管理未來》(ManagingfortheFuture)-199229.《生態(tài)遠景》(TheEcologicalVision)-19933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