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暴風雨》的藝術表現與心理分析_第1頁
《紅色暴風雨》的藝術表現與心理分析_第2頁
《紅色暴風雨》的藝術表現與心理分析_第3頁
《紅色暴風雨》的藝術表現與心理分析_第4頁
《紅色暴風雨》的藝術表現與心理分析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紅色暴風雨》的藝術表現與心理分析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fā)展,美國的戰(zhàn)爭小說逐漸成熟,在美國現代文學史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紅色英勇勛章》是美國文學史上的一部經典佳作,1895年出版后引起轟動,被認為是美國第一部偉大的戰(zhàn)爭小說,是現代美國文學史上戰(zhàn)爭小說的鼻祖。對后來的戰(zhàn)爭小說作家如海明威和諾曼·梅勒等產生過直接而深遠的影響??梢哉f它塑造了美國現代戰(zhàn)爭小說的典型模式,即一反傳統的浪漫主義筆調,以現實主義手法再現了戰(zhàn)爭的殘酷和英雄主義的虛偽,從批判的角度鮮明地提出了反戰(zhàn)的主題。這一模式在《永別了,武器》和《裸者與死者》兩部具有代表性的現代戰(zhàn)爭小說中得到了繼承和發(fā)展。一、戰(zhàn)爭與人性:紅色的英神國形象南北戰(zhàn)爭是美國文學從浪漫主義轉向現實主義的起點,民族的重新統一刺激了西進運動、城市化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這時期的美國作家受歐洲現實主義思潮的影響,開始渴望改革前一時代的文學理論,他們努力從戰(zhàn)前那種緬懷過去、耽于理想的浪漫主義擺脫出來,轉而正視現實社會和人類的生活,以客觀批判的態(tài)度進行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克萊恩正是在這種社會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盡管他寫作之前從未上過前線,但他從有關南北戰(zhàn)爭的歷史記錄和相關書籍中汲取了豐富的素材,憑借超強的想象力逼真地在《紅色英勇勛章》中描繪了戰(zhàn)斗的場面。耗資80億美元、造成60萬人喪生的南北戰(zhàn)爭不僅使美國整個國家滿目瘡痍,而且在美國人心里留下了永久的創(chuàng)傷。閱讀這段歷史時,克萊恩不可能不感到心靈的震顫,但時隔30年后他已經能較全面客觀地看待這場戰(zhàn)爭,并借主人公弗萊明的言行突出了反戰(zhàn)的主題。19世紀后期,美國國內經過幾次經濟危機,社會動蕩不安,美國人民開始懷疑“民主制度”的真實性;在國外,美國接連與意大利、智利和英國在軍事上發(fā)生沖突;同時在歐美掀起的一股軍國主義熱潮對克萊恩的影響絲毫不亞于他對美國內戰(zhàn)所作的歷史反思。正是在這樣一種復雜心態(tài)的驅使下,克萊恩完成了《紅色英勇勛章》的全部構思。從這個意義上說,它不是一部單純描寫戰(zhàn)爭的小說,而是一部“參予政治文化活動,詮釋戰(zhàn)爭和重新評價武裝行為的著作”。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年輕人出現普遍的幻滅感,在文學上形成“迷惘的一代”,其代言人是海明威。他于1918年4月志愿參軍,在意大利前線參加救護車隊工作,不幸被奧軍迫擊炮炸傷,身上中了二百多塊彈片,差點喪命。事后意大利當局授予銀質獎章嘉獎其英勇表現。時隔11年后,海明威以這段親身經歷為題材創(chuàng)作了杰出的戰(zhàn)爭小說《永別了,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有600萬猶太人被殺,原子彈在廣島爆炸,這一切讓美國知識分子質疑人性是否還有善良的一面,他們對文明與進步的信念開始動搖。從戰(zhàn)場上回來的作家以作品的形式發(fā)表自己對這場戰(zhàn)爭的看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諾曼·梅勒的《裸者與死者》。1944年梅勒入伍,被分在太平洋戰(zhàn)場,曾在菲律賓和日本服過役。他當過文書兵、架線兵、炊事兵、空中攝影師,還志愿到一個偵察排里當過偵察兵。《裸者與死者》中的偵察排,以及小說后半部在后島的偵察活動早已在他心里孕育著了。通過描寫兵與兵、兵與官、官與官之間的矛盾,揭示了人性與扼殺人性的權力機構之間的沖突。梅勒筆下的戰(zhàn)爭打破了人與人之間的正常關系,熱情和友情被冷漠和仇恨所替代,戰(zhàn)爭使人們猶如置身荒野之中,完全失去了集體的溫暖。盡管太平洋島嶼上風光秀麗,可權力之爭和高壓政策下的惶恐卻令人窒息,最終偵察排的士兵們無一例外地走向失敗或死亡。作家的創(chuàng)作離不開他在生活中的際遇、經歷和感受,作家的任務就是真實地在作品中再現出來,揭示真理,正如海明威1937年在《作家和戰(zhàn)爭》的演講中呼吁的:作家的任務就是寫得真實,并在理解真理何在的前提下把真理表現出來,并且使之作為他自身經驗的一部分深入讀者的意識?!都t色英勇勛章》、《永別了,武器》和《裸者與死者》三部作品分別取材于三大戰(zhàn)爭:美國南北戰(zhàn)爭、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作家們從不同的角度栩栩如生地再現了戰(zhàn)爭的畫面,揭示了戰(zhàn)爭對人們肉體和靈魂的傷害,表達了對戰(zhàn)爭的看法。二、戰(zhàn)爭與人性:死亡的設計方案在《紅色英勇勛章》里,戰(zhàn)爭是一頭食人肉、喝人血的動物,是專門制造尸體的機器,在它面前人毫無價值和尊嚴可言。戰(zhàn)斗打響后,弗萊明看到兩軍混戰(zhàn)中不時有人死去,死亡的威脅和戰(zhàn)爭的野蠻最終把他的激情和理想打了個粉碎,在極端恐懼的心理驅使下他逃離了戰(zhàn)場。但這并不能把他從死亡的魅影中解脫出來,在密林中他見到了一個士兵的尸體,“一個死人瞪著眼睛盯著他。……他的兩只眼睛直盯著小伙子,冷漠無光,頗似一條死魚身體側面的色澤,嘴巴洞開,嘴唇由原來的紅色變成了使人惡心的黃色。在灰色的臉部,爬滿了小小的螞蟻,其中一個推著一只‘小包袱’,沿著嘴唇,慢慢地滾動滑行?!辈痪?弗萊明又懷著極度痛苦和慚愧的心情經歷了朋友吉姆·康克林別開生面的死亡儀式:他的胸部開始抽搐起伏,而且不斷加劇,惡化,好像體內有一只動物在蹦跳翻滾,掙扎脫身。驟然間,他的身軀變得僵硬,挺直。一陣持續(xù)的顫抖使他全身震動,他茫然地望著前方。一種毛骨悚然的異樣狀態(tài)慢慢地擴展到他的全身,他的兩條腿一個勁兒撲打著自己的頭部,像一個淘氣鬼表示他的熱情。他挺直身軀,把它提升到最高度。整個軀體發(fā)出輕微的撕裂聲,然后,向前傾斜,緩慢地,但筆直地像一棵傾倒中的大樹,突發(fā)性的肌肉緊縮使他的左肩首先栽倒在地上。他身體在地上彈跳了一下,但不高也不遠。朋友的死亡有著宗教般的肅穆和莊嚴,慘烈恐怖的死亡過程讓弗萊明感到絕望,思索自己的逃兵行徑,恨不得死去的是自己。剎那間,他覺得心中榮耀的畫面在殘酷的死亡面前顯得多么可憐、可悲、可嘆。自然主義逼真細膩的筆觸強烈突出了個人的感受,把戰(zhàn)爭與人的命運關系揭示得淋漓盡致,即戰(zhàn)爭制約著人的行為和意志,在死亡面前人只能被動接受命運,毫無個性和自由而言;戰(zhàn)爭的殘酷就在于可以在任何時候為著最抽象的意義犧牲最鮮活的生命。這種死亡和恐懼心理在《永別了,武器》和《裸者與死者》中也反復出現,始終縈繞在主人公和其他人物的心頭。海明威描寫亨利中彈受傷時的感受:……我想呼吸,但失去了呼吸能力,……我直挺挺坐著,我這樣一來坐著的時候,我腦子里有個東西像裝在玩具娃娃眼睛上的擺錘那樣在我眼球后面撞擊。我的雙腿感到又暖又濕。我鞋子里也是又暖又濕。我知道我被炮彈擊中了,我沉下頭并把手放在膝蓋上。我的膝蓋不在那兒。我的手伸進去,原來膝蓋已經落到脛骨上面去了。第一人稱的敘事手法賦予故事極大的感染力,讀者仿佛跟亨利一樣感受重傷和死亡的威脅。亨利對戰(zhàn)爭的目的一無所知,他親眼目睹了身邊的戰(zhàn)友在這場是非不明的戰(zhàn)爭中相繼死去,卻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死的意義何在。他和其他人不止一次討論過戰(zhàn)勝和戰(zhàn)敗的問題,可前景總是很暗淡,原因就是將有很多人會死于這場戰(zhàn)爭,而且誰也主宰不了自己的命運。亨利在大撤退時險些命喪憲兵的槍口下,愛人凱瑟琳之死也是戰(zhàn)爭間接造成的。他得出結論:人在這場災難面前是無能為力的,他只能逃避戰(zhàn)爭、逃避社會,躲進自我的天地,即使這樣也還是逃脫不了“被它(世界)殺死”的厄運。這種濃重的迷惘情緒和悲觀色彩揭示了深刻的反戰(zhàn)主題?!堵阏吲c死者》從一開始就透過事件和士兵恐懼心態(tài)的生動展示,醒目地烘托出“死亡”兩字。小說第一部以漢奈西之死結尾。雷德看著尸體,不禁想起一天晚上在甲板上遇到空襲時,漢奈西沒有忘記把救生帶吹飽了氣,由此驚恐地發(fā)覺“那天夜里他們背后還有個人——應該說是有個神靈——在那里冷眼看著,呵呵冷笑?!痹谝钥魉箤④姾涂寺宸蛱厣鲜繛榇淼臋嘤秃诎祫萘瘓F的陰謀策劃下,侯恩少尉到處碰壁,不但受辱于將軍,連性命也糊里糊涂斷送在克洛夫特手里。在后島偵察時,羅斯在攀登穴河山的時候失足跌入深崖,把大伙兒嚇得魂飛魄散。他們一聽到克洛夫特的聲音就嚇得發(fā)愣,好似“一群給主子踢怕了的狗”。在克洛夫特的淫威下,偵察排的士兵一次次沖破生理極限,瀕臨死亡的絕境。小說通過卡明斯和克洛夫特的心理活動揭示了戰(zhàn)爭與殺戮的根源——法西斯主義般的權力欲。漢奈西之死令克洛夫特看到了“一種具有無上權威的境界……仿佛還見到了種種大權在握的先兆?!笨魉褂H自開炮后想的是:“……人心深處的種種見不得人的私欲,不惜拿他人血肉之軀作犧牲的心理,夜半夢酣時如波濤翻騰的貪婪,這些可不都包藏在呼嘯一聲炸得四散橫飛的炮彈里”他腦中的全局是“一個徹底的暴力世界,是一切黑暗勢力的總匯合?!彼X得自己威力之大“絕不是歡欣兩個字所足以表示的”。他告訴侯恩:人是禽獸向上帝的過渡,他的理想就是要當上帝,人類將來的道德規(guī)范只有一條,即權力第一。他的所作所為無不是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底下的人只有“老老實實、畢恭畢敬、有令必從”了。尼采從他的權力意志哲學出發(fā),提倡“超人哲學”,認為社會的本質就是權力意志,就是強者統治弱者和強者占有弱者。這種權力意志不斷地產生專制主義和強權政治、種族歧視和戰(zhàn)爭等殘暴的不合理現象。這與《裸者與死者》所揭示的社會意義完全相符合。克萊恩以自然主義和現實主義相結合的手法豐富了小說的藝術,永遠地影響了此后的海明威和梅勒等人。他們的戰(zhàn)爭小說都以不同的筆觸描繪了戰(zhàn)爭的殘酷和死亡的恐怖,再現了戰(zhàn)斗的血腥場面,揭示了人在戰(zhàn)爭機器面前無法抗爭命運的安排,以及在戰(zhàn)爭這種恐怖、窒息的環(huán)境中人性的扭曲,從而賦予作品強烈的厭戰(zhàn)和反戰(zhàn)情緒,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戰(zhàn)爭中人性的體現單純的記述戰(zhàn)爭經過是新聞報道或紀實文學,多用真人真事和戰(zhàn)爭專業(yè)術語,較少有修辭等藝術表現手法?!都t色英勇勛章》采取了表現效果強烈的修辭手法隱喻和反諷,且二者經常交織使用,恰到好處地強化了主題,在《永別了,武器》和《裸者與死者》中處處可見《紅色英勇勛章》的影子。首先,在小說的標題上作者可謂匠心獨運。克萊恩童年住過的小鎮(zhèn)上有些內戰(zhàn)時的老兵,他們時常會佩戴標明自己部隊傳統的紅寶石勛章,內戰(zhàn)時被稱為“紅色英勇勛章”,小說題目即來源于此。自己人的一槍托給了弗萊明渴望已久的一塊“紅色英勇勛章”,原本是恥辱的傷口陰差陽錯卻成了英雄的標志,幫他騙取了戰(zhàn)友們的崇敬。但愧疚的陰影卻一直籠罩在他心頭,無法擺脫。這賦予小說題目《紅色英勇勛章》深刻的象征性和強烈的諷刺性??巳R恩剝去了傳統的關于戰(zhàn)爭的浪漫主義光環(huán),以細膩的筆觸展示了主人公自欺欺人的內心世界,揭露了人性的弱點,抨擊了美化戰(zhàn)爭的傳統觀念,進而極度地暴露了戰(zhàn)爭的無意義和英雄主義的虛偽性。《永別了,武器》英文名AFarewelltoArms,一解是亨利終于逃離可厭的戰(zhàn)場,跟武器(代表戰(zhàn)爭)說再見,同時喻示在距幸福王國只有一步之遙時,他卻永遠失去了愛人凱瑟琳,注定要孤苦伶仃地獨自一人活在世上。小說標題透著不盡的無奈、酸楚和凄涼,確切地傳達了深刻的寓意。《裸者與死者》的“裸者”隱喻“無遮無掩”。對卡明斯將軍和克洛夫特上士來說,“人性已經暴露到赤裸裸的地步”;而對于侯恩及其他偵察排士兵卻是“感到精赤條條、無遮無掩、任人擺布、毫無保障”。其次,采用動物隱喻的藝術手法,描寫了殘酷的戰(zhàn)斗場面和身處逆境中的士兵心理,生動形象地反映了戰(zhàn)爭的血腥及其對人物命運的擺布??巳R恩是動物隱喻大師,《紅色英勇勛章》中大量運用動物意象來描寫環(huán)境的惡劣和刻畫主人公的心理。面對殘酷的戰(zhàn)爭和生死抉擇,弗萊明的心境一刻也無法安寧,害怕自己及同伴被“像豬一樣地殺掉”。他們仿佛是“被攆來攆去的耗子,到處挨打”,又如“塞進口袋的豬”,“被趕來趕去的騾子、羊群”。在虛榮心和羞恥感的驅使下,弗萊明在以后的幾場戰(zhàn)斗中,“像一頭猛獸”,“一只發(fā)狂的貓”,“一匹發(fā)瘋的馬”沖向敵軍,恐懼已為瘋狂取代,只知一味沖殺。此外,龍、困獸、兔子、蛇等動物意象在文中也多處出現,極大地烘托了戰(zhàn)爭的恐怖和非人性化。在《永別了,武器》里,海明威用“在一塊燃燒著的木頭上爬行的螞蟻群”隱喻戰(zhàn)場上的人乃至全人類的困境,因為他們“在木頭上來回奔命,但還是免不了被燒死”的命運。戰(zhàn)死的戰(zhàn)友、被憲兵隊草菅人命的軍官以及死于難產的凱瑟琳與“火上的螞蟻”同處冷酷的環(huán)境,個人無法挽救自己的命運,襯托出他們的孤立無助和死亡的毫無價值,抒發(fā)了作者心中的厭戰(zhàn)和反戰(zhàn)情緒。梅勒更是借用動物意象在《裸者與死者》中喻指戰(zhàn)爭中扭曲的人性,凸現了戰(zhàn)爭的非人性化。美軍喜歡戰(zhàn)前的日本人像喜歡“小貓小狗”一樣,因為他們“面帶憂郁,惹人愛憐”,現在打起仗來美國人滿腔氣憤,“就像叫心愛的小貓小狗咬了似的”。日本人打起仗活像“受了傷的野獸,給飛蟲叮急了,便暴跳如雷,只管瞎抓亂踢”。美國士兵登島后在叢林中移動“就仿佛一群螞蟻在草地上苦苦地啃一堆面包屑”,他們在進攻時“好比亂哄哄的一窩螞蟻”。里奇斯和戈爾斯坦“像牲口一樣”抬著擔架機械地往前挪,而擔架上的人已死去多時。克洛夫特要征服穴河山時“像一條嗅到氣味的獵物,興奮地盯住了這座大山死也不放?!痹诿C清殘敵的過程中,美軍“完全放開了手殺人,比掐死幾只爬上鋪來的螞蟻還要遠遠來得爽快。”野獸似的拼殺和螞蟻似的被殺同樣盲目,同樣毫無價值。在梅勒筆下,人已被異化成動物,戰(zhàn)場上沒有英雄和懦夫之分,只有動物的本能在機械地疲于應付。此外,小說對軍隊官僚的腐敗和無能進行了無情的嘲諷。《紅色英勇勛章》里的軍官完全無視士兵的辛苦,雜亂無章的指揮令士兵們十分氣憤。在士兵眼里,無論將軍還是少尉,都是一群無能之輩,愚蠢之徒。士兵們甚至在軍官槍口威脅下,在敵軍快速無情的炮火下,穿過一片開闊地,致使他們一排排倒下。與其說他們死在敵人的炮火下,不如說是死于軍官的愚蠢指揮之下。《永別了,武器》中就是由于上級指揮失誤導致卡帕雷托大撤退。命令是自相矛盾的,師部既要下面守住前線,又要他們馬上撤退。憲兵隊在撤退的隊伍中隨便抓人,見到有官銜的都送到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