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適用2024版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練案13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第13講兩次鴉片戰(zhàn)爭_第1頁
新教材適用2024版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練案13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第13講兩次鴉片戰(zhàn)爭_第2頁
新教材適用2024版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練案13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第13講兩次鴉片戰(zhàn)爭_第3頁
新教材適用2024版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練案13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第13講兩次鴉片戰(zhàn)爭_第4頁
新教材適用2024版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練案13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第13講兩次鴉片戰(zhàn)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練案[13]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第13講兩次鴉片戰(zhàn)爭一、選擇題1.(2023·福建福州)下表為1821—1834年中英棉紡織品進出口數據表。由此可知,當時(B)年份英國輸入中國棉紡織品價值中國輸入英國棉紡織品價值182113621銀元1317626銀元1831246189兩386364兩1834451567兩16304兩A.英國加緊武力侵華B.英國機器生產優(yōu)勢凸顯C.世界市場最終形成D.中國社會經濟日漸凋敝[解析]通過觀察表格數據,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21—1834年即鴉片戰(zhàn)爭前,在正常的中英貿易中,英國棉紡織品價值逐年提高,中國棉紡織品價值卻不斷降低,到1834年中國棉紡織品貿易大大入超,英國機器生產在價值上的優(yōu)勢日益凸顯,B項正確;中英棉紡織品進出口情況不能說明英國在加緊武力侵華,排除A項;世界市場最終形成是在20世紀初,排除C項;僅此一組數據不足以說明中國社會經濟日漸凋敝,排除D項。故選B項。2.(2023·寧夏賀蘭)鴉片戰(zhàn)爭前夕,林則徐派人編譯瑞士法學家瓦特爾《國際法》,書中有一條規(guī)定“各國有禁止外國貨物不準進口的權利?!边@從法理上說明中國當時(B)A.實施“閉關鎖國”政策是合理的B.禁止鴉片符合《國際法》的規(guī)定C.融入世界市場順應了歷史的潮流D.抗擊英法和瑞士的侵略于法無據[解析]據材料“林則徐派人編譯瑞士法學家瓦特爾《國際法》,書中有一條規(guī)定‘各國有禁止外國貨物不準進口的權利’”可知,林則徐此舉是想利用《國際法》來應對英國,為禁煙尋找法理,要證明禁止鴉片符合《國際法》的規(guī)定,B項正確;材料與閉關鎖國政策無關,排除A項;C項在材料中無從體現(xiàn),排除;材料不涉及英法和瑞士的侵略,排除D項。故選B項。3.(2023·重慶期末)鴉片戰(zhàn)爭前夕,清政府禁煙的主要方式是要求煙商完全把鴉片交出來,煙商不聽令就撤退“十三行”的仆役,斷絕接濟,派兵封圍“十三行”,廣東幾百年來“馭夷”的方法就是這樣。清政府的禁煙舉措反映了這一時期(B)A.“海禁”政策持續(xù)影響中國社會變革B.傳統(tǒng)思維影響晚清官員行為模式C.清朝政府大力支持國內禁煙運動D.“天朝上國”觀念持續(xù)影響國人思想[解析]題干“清政府禁煙的主要方式是要求煙商完全把鴉片交出來,煙商不聽令就撤退‘十三行’的仆役,斷絕接濟,派兵封圍‘十三’行,廣東幾百年來‘馭夷’的方法就是這樣”說明官員的禁煙方式仍受傳統(tǒng)思想影響,B項正確;題干不涉及“海禁”政策,排除A項;從題干無法得出清政府大力支持,排除C項;材料與“天朝上國”觀念關系不大,排除D項。故選B項。4.(2023·河南開封)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在《偉大的中國革命》一書中表達了這樣的觀點:“鴉片戰(zhàn)爭的發(fā)生意味著中國拒絕在外交平等和對等貿易的基礎上參加國際大家庭,結果導致英國使用武力。”費正清的觀點(A)A.抹殺了鴉片戰(zhàn)爭的實質B.肯定了中國抗擊英國侵略的正義性C.解釋了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根源D.從全球化角度分析了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解析]結合所學可知,工業(yè)革命后的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迫切需要原料和商品銷售市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是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是侵略行徑,而費正清則認為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拒絕外交平等和對等貿易的結果,這抹殺了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實質,A項正確;材料中的觀點是費正清站在西方立場上做出的結論,并未肯定中國抗擊英國侵略的正義性,排除B項;材料沒有揭示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根源,排除C項;費正清的上述觀點是站在殖民者的立場上,排除D項。故選A項。5.1835年,林則徐在奏報處理英國船只北上并沿途要求貿易一事時提出:“天朝定例,夷船只準在廣東貿易,他處皆不許進口?!?839年,林則徐到廣東查禁鴉片時,義律的稟帖中有“使兩國彼此相安”之語,對此,林則徐予以嚴厲駁斥。這表明林則徐(B)A.意在發(fā)展貿易同西方進行商戰(zhàn)B.秉持本土文化價值的立場C.認識到了主權喪失的重大危害D.從西方視角否定封建制度[解析]根據材料“‘天朝定例,夷船只準在廣東貿易,他處皆不許進口。’1839年,林則徐到廣東查禁鴉片之時,義律的稟帖中有‘使兩國彼此相安’”,但遭到林則徐的嚴厲斥責可知,在林則徐的認識中,中國之外的國家,是在臣服者之列,不能享有與中國平等的地位,這表明他秉持“天朝上國”的傳統(tǒng)本土文化價值的立場,B項正確;A、D兩項不符合題干主旨,排除;材料沒有反映出對中國喪失主權危害的認識,排除C項。故選B項。6.自18世紀末以來,英國多次企圖打開與中國通商的大門,都未能如愿。中國禁煙后,英國工商業(yè)資產階級及鴉片貿易集團立即發(fā)出戰(zhàn)爭喧囂,致書英國政府說:“中國方面的無理舉動,給了我們一個戰(zhàn)爭的機會?!边@表明(D)A.中國的對外交涉出現(xiàn)了失誤B.虎門銷煙是導致戰(zhàn)爭的主要因素C.清政府閉關鎖國導致被侵略D.工業(yè)革命對戰(zhàn)爭爆發(fā)有重要影響[解析]根據材料以及所學知識可知,英國經過1832年議會改革,工業(yè)資產階級躋身統(tǒng)治行列,掌握了一定的國家權力,因此為了給本國的工業(yè)生產開拓市場,英國人以虎門銷煙為借口發(fā)動了鴉片戰(zhàn)爭,打開了中國市場,D項正確;虎門銷煙是正義之舉,并且林則徐將鴉片走私與正常的貿易區(qū)別開來,排除A項;虎門銷煙是鴉片戰(zhàn)爭的導火線,戰(zhàn)爭爆發(fā)的主要原因是英國想要打開中國市場,排除B項;戰(zhàn)爭的爆發(fā)在根本上是由于英國資本主義發(fā)展,實行對外擴張造成的,排除C項。故選D項。7.(2023·遼寧沈陽)鴉片戰(zhàn)爭前,英國本土報刊《泰晤士報》對中英鴉片貿易的報道常常呈現(xiàn)出“愚昧”與“知識”“無序”與“法制”的二元對立,在此過程中,英國常被賦予“文明”“現(xiàn)代”的標簽,而中國官方和民間幾乎處于“失語”的狀態(tài)。由此可見(B)A.社會輿論左右英國對華政策B.中國將面臨英國更多的挑釁C.工業(yè)文明比農業(yè)文明更先進D.清廷意圖和平解決中英爭端[解析]根據材料“英國常被賦予‘文明’‘現(xiàn)代’的標簽,而中國官方和民間幾乎處于‘失語’的狀態(tài)”可知,英國打著“文明”“現(xiàn)代”的幌子進行鴉片貿易,中國處于“失語”狀態(tài)可能導致英國對中國的不斷挑釁,B項正確;“社會輿論左右英國對華政策”說法太絕對,排除A項;材料無法體現(xiàn)工業(yè)文明比農業(yè)文明更先進,排除;材料體現(xiàn)的是英國的立場,而非清政府,排除D項。故選B項。8.(2023·廣東模擬)有學者指出,英國在鴉片戰(zhàn)爭后與中國談判的目的,是要求中國按照英國的方式進行國際交往和自由貿易。據此,1842年《南京條約》取消了只準在廣州進行中外貿易、由廣州特許的公行壟斷商來進行中外貿易的限制,并致力于將條約取得的權利轉化為制度。這表明鴉片戰(zhàn)爭(A)A.體現(xiàn)了英國的本質意圖B.推動了自由貿易的興起C.廢除了中國的朝貢體制D.擴大了中國的外貿范圍[解析]材料表明,英國在鴉片戰(zhàn)爭后進行中英談判的目的,是打開中國市場獲取高額利潤,通過《南京條約》打破了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表明鴉片戰(zhàn)爭體現(xiàn)了英國的本質意圖,A項正確;鴉片戰(zhàn)爭前自由貿易就已經興起,排除B項;C項表述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選A項。9.(2023·廣東揭陽)《南京條約》簽訂后,不少知識分子對戰(zhàn)爭的失利進行探討,他們認為戰(zhàn)爭失利的責任在于奸臣誤國,假如當時是林則徐主持軍務,運籌帷幄,中國就會贏得戰(zhàn)爭的勝利。這反映了當時的知識分子(D)A.肯定了“師夷長技”的主張B.具有堅定的民族氣節(jié)C.痛恨政治腐敗導致國家衰落D.沒有正確認識戰(zhàn)爭戰(zhàn)敗的根本原因[解析]根據材料“不少知識分子對戰(zhàn)爭的失利進行探討,他們認為戰(zhàn)爭失利的責任在于奸臣誤國,假如當時是林則徐主持軍務,運籌帷幄,中國就會贏得戰(zhàn)爭的勝利”可知,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根本原因在于落后的農業(yè)文明無法戰(zhàn)勝先進的工業(yè)文明,故沒有正確認識戰(zhàn)爭戰(zhàn)敗的根本原因,D項正確;魏源提出“師夷長技”的主張,材料沒有涉及肯定該主張,排除A項;B、C兩項都是對材料的片面解讀,排除。故選D項。10.(2023·重慶期末)據嚴中平《中國近代經濟史》記載,1843—1847年英國制造品輸華值為209萬英鎊,但在1848—1852年間,英國制造品輸華值卻降至166.4萬英鎊。導致1843—1852年英國制造品輸華值發(fā)生變化的根本原因是(A)A.中國自然經濟的頑強抵抗作用B.鴉片貿易影響了中國人的購買力C.太平天國影響外國商品的銷售D.群眾性的抵制洋貨運動的影響[解析]根據材料“但在1848—1852年間,英國制造品輸華值卻降至166.4萬英鎊”可知,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后一段時間,由于中國自然經濟的抵制,中國的市場并未向英國打開,因此英國制造品輸華值下降,A項正確;鴉片貿易只能影響部分中國人的購買力,對英國產品入華影響不大,排除B項;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于1851年,而材料中1848年英國制造品輸華值就已經下降,排除C項;當時中國人還未覺醒,群眾性的抵制洋貨運動還未發(fā)生,排除D項。故選A項。11.(2023·廣東肇慶)馮友蘭先生提出:古代中國人十分強調中國與夷狄之分,所著重的分野在于文化而非種族。近代中國人盡管在和歐洲人的征戰(zhàn)中,屢戰(zhàn)屢敗,但是,并沒有對歐洲人十分在意。一直到發(fā)現(xiàn)歐洲文明可以和中國文明相頡頏,才開始重視起來。該學者旨在強調近代中國人(B)A.重視戰(zhàn)爭對文化傳播的推動作用B.民族觀念深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C.普遍地認可了西方近代民族觀念D.初步形成了向西方學習的思想[解析]作者認為近代中國學習西方,并不是由于在軍事上敗于對方,而是看到西方文明與中國文明不相上下,才開始重視,仍然是帶有以文化色彩劃分族群的觀念,B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xiàn)戰(zhàn)爭的作用,排除A項;C項表述太絕對,排除;D項不是主旨,排除。故選B項。12.(2023·江蘇泰興)徐繼畬認為西方并非“但知貿易,無他技能”,而是科學昌明、繁榮富強且自有一套良法美意、文明有序的教化之國,西方不僅經濟繁榮,且文教制度完備。這表明他(A)A.具有開放開明的文化視野B.認識到洋務運動的不足C.主張變革中國的政治制度D.成為早期維新派的代表[解析]從材料的內容可以看出,徐繼畬不僅看到西方的經濟發(fā)達,還看到西方的科學技術發(fā)達,社會進步的一面,因此反映出他的視野較為開闊、開放、開明,A項正確;材料沒有針對洋務運動,排除B項;材料中沒有涉及他要變革中國的政治制度,排除C項;他不是早期維新派的代表人物,排除D項。故選A項。13.(2023·河北滄縣)魏源在《道光洋艘征撫記》中記載,林則徐曾奏言:“自六月以來,各國洋船憤貿易為英人所阻,咸言英人若久不歸,亦必回國各調兵船來與講理……中國造船鑄炮,至多不過三百萬,即可師敵之長技以制敵。此時,但固守藩籬,即足使之自困?!庇纱丝芍?,林則徐(D)A.奏言緩解了清廷當時困境B.反思了當時中國近代化問題C.認識到貿易逆差的危害性D.已有“師夷制夷”的海防思想[解析]據題干及所學知識可知,林則徐采取的“造船鑄炮”“師敵之長技以制敵”之策以“使之自困”,這是其“師夷制夷”的海防思想的體現(xiàn),D項正確;林則徐的奏言并未緩解清統(tǒng)治困境,之后列強侵略加劇,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斷加深,排除A項;材料并未體現(xiàn)林則徐針對中國近代化的反思,排除B項;材料中雖提到“各國洋船貿易為英人所阻。咸言英人若久不歸,亦必回國各調兵船來與講理”,但這是林則徐海防思想提出的背景,并未涉及貿易順差還是逆差的問題,排除C項。故選D項。14.(2023·河南焦作)鴉片戰(zhàn)爭后,盡管當時中國的仁人志士沒有深刻認識到西方國家發(fā)達的制度原因,但是他們中的有些人較為系統(tǒng)地介紹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制度,譬如三權分立制度、君主立憲制度等。這一做法(A)A.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B.得到了社會各界普遍支持C.改變了中國社會性質D.促進了民主共和思想傳播[解析]根據材料可知,鴉片戰(zhàn)爭后,部分知識分子開始較為系統(tǒng)地介紹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制度,這一做法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A項正確;“得到了社會各界普遍支持”,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這并不會改變中國社會性質,排除C項;這一做法主要是啟蒙了國人的思想,而民主共和思想傳播主要是在20世紀初,排除D項。故選A項。15.(2023·廣東模擬)編譯《四洲志》時,林則徐有意調換了原書介紹國家的順序,按照亞洲—非洲—歐洲—美洲的順序進行敘述,同時將選編的重點放在各國的兵制、統(tǒng)治情況以及歷史中對外交戰(zhàn)的情況。由此可知,林則徐(C)A.徹底擺脫了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B.倡導學習西方的制度和器物C.缺乏對自身政體缺陷的反思D.率先邁出向西方學習的步伐[解析]由材料可知,林則徐有意調換介紹國家的順序,有重點地選擇編譯的內容,可見林則徐還是帶有“天朝上國”的觀念,而且選編的內容沒有政治制度相關內容,缺乏對自身政體缺陷的反思,C項正確;據材料,林則徐尚未擺脫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影響,排除A項;題干材料并未體現(xiàn)林則徐要學習西方的制度,排除B項;材料現(xiàn)象強調的是林則徐“開眼看世界”的局限性,并未付諸實踐,排除D項。故選C項。16.(2023·湖北模擬)鴉片戰(zhàn)爭后,魏源對老子的思想進行了新的詮釋,他認為“無為”乃是“非治之而不治,乃不治以治之也”,體悟老子的“無為”思想如同《易》《詩》一樣可知“詩人之所發(fā)憤”“作者之所憂患”,并主張將此體悟與“革虛而之實”相結合,做到“去偽、去飾、去畏難”。這反映出魏源(D)A.肯定體用之道中“中學”的價值B.肯定了人與自然爭勝的必然性C.喚醒國人革新政治的憂患意識D.根植傳統(tǒng)探求救亡的經世之道[解析]根據材料可知,魏源結合時代特點,對老子思想的社會政治價值進行深入挖掘,認為“無為”乃是“有為”,強調這種思想有利于激發(fā)國人憂患意識,讓人們摒棄空談,講究真實學問,以改變社會狀況,體現(xiàn)出經世致用的思想,D項正確;中體西用思想產生于洋務運動時期,排除A項;B項不符合道家思想的特點,排除;“革新政治”不符合史實,維新運動時期提出變革政治制度的主張,排除C項。故選D項。二、非選擇題17.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