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的道德向度_第1頁
誠信的道德向度_第2頁
誠信的道德向度_第3頁
誠信的道德向度_第4頁
誠信的道德向度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誠信的道德向度

“誠”的內在道德品質和個人品質為了解決誠實道德合理性的問題,必須明確誠實道德的含義?!罢\”、“信”二字在中國古語中皆可單獨成詞,但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許慎的《說文》中,就把誠與信互訓,誠即信,信即誠。在漢語中,誠為誠實、誠心、誠然,強調的是事物的本來面目;信也有誠實之意,包含信任、信用、信譽等義,信與言聯(lián)系緊密,強調的是履行諾言。誠信的關鍵在于表里如一,內外一致。誠基本的意思就是誠實。誠強調的是事物的本來面目,對道德個體來說,就是要求他按事物的本來面目、按自己的良心做事。誠實最淺層的表現(xiàn)為內外一致,不說假話,因此,按照人們通常的理解,誠的基本要求就是表里如一。但是,僅做到這一點還不足以達到道德的要求,因為我們知道,有時人的“里”可能是不道德的。很明顯,這種內外一致、表里如一與誠還有一定距離。誠的內在含義還包括對“里”的修煉。只有人的內在道德品質能夠達到人之為人的本來面目,并把這種品德發(fā)揮出來,這才達到了誠的要求??梢?誠強調的是人的內在的道德屬性和個人品質,要求人盡心盡力地把人之為人的屬性發(fā)揮出來。所以說誠有兩個維度,一是人與自己的道德本性的關系,人要盡量認識、發(fā)揮自己的道德良心,“盡心、盡性”以“知天”,使自己的品性符合于人類普遍的道德要求;一是人的內在道德品質與外在道德行為間的關系,人的道德動機與道德行為應該是一致的,都應該符合道德的標準。信,從字形來看,合人與言,乃言而有信之意。言說是人類的交往方式之一,是發(fā)生在人與人之間的行為。因此,信是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應該持有的品質。自言自語雖然也是一種言說方式,但不涉及他人,與信無關。無論是信任、信用、信譽,都是發(fā)生在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系上。人每天都要說話,要對他人做出一定的承諾,而是否踐履諾言,就是一個是否守信的問題??梢?守信是每個人在日常交往中都要涉及的問題,是與人的基本生存狀態(tài)相關的問題。誠信放在一起,是要求人將內與外,即觀念與行為結合在一起。盡管“誠”與“信”的基本意義相同,但還是有區(qū)別的。誠是體,信是用;誠是本,信是末;誠是內,信是外。誠身而立信,自己要先做到誠,然后才能向人示信。無誠,則信如水中浮萍、墻頭蘆葦,沒有根基。誠是信的基礎,惟有人的內在道德素質達到一定的水平,才可能真正做到守信。缺少了誠作為信的根據(jù),信就無法保證。因為即便是人能夠做到守信,例如按照合同和法律辦事,但合同有時會有漏洞,法律有時也會有漏洞,鉆法律和制度的空子做出損人利己的事情,從表面上說是守信了,但實質上違背了推己及人的誠信原則。因此,誠信須以誠為基礎和支撐。信是誠的表現(xiàn)。一個誠實的人只有做到了守信,才能將自己的誠實和誠心表現(xiàn)出來。每一個道德個體的誠,都是建立在信——信譽、信任、信用——上的,只有在這信上,才見出人的誠。誠與信是不可分開的。即便我們日常生活中對某人做出道德評價的時候,說誠也自然包含著信,而言信也內含著對誠的評價。寬恕的思維模式,是關系和規(guī)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在現(xiàn)實生活中,誠信關涉的是人與人的關系。因此,誠信的實施必然建立在推己及人的思維方式之上。可以說,誠信得以成立,是與恕道這種道德思維模式分不開的。所謂恕道,簡單地講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在東西方文化傳統(tǒng)中都有著深刻的影響。據(jù)曾子所言,孔子“一以貫之”之道就是“忠恕之道”。耶穌基督也說:“你們愿意別人怎么對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對待他們?!彼〉缹θ祟愓\信相處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世人稱之為道德金律或黃金規(guī)則。恕道解決的是人如何與他人和諧相處的問題。儒家的忠恕之道,忠為“盡己”,恕為推己及人。朱熹解孔子的忠恕之道曰:“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1忠恕就是發(fā)揮己之道德本性,在處理與人的關系時,遵循道德的要求,采取道德的手段。而“誠信”之德,誠要求內在的道德修養(yǎng),而信則是將己之誠推于人,在處理與他人的關系時,把誠心和信心表現(xiàn)出來,獲得他人的信任,提高自己的信用和信譽。以己之誠換他人之信,人與人的相處就會呈現(xiàn)和睦輕松的狀態(tài)。如果對人不誠不信,最終的結果是人人處于時時怕被欺騙、處處設防備的緊張和恐懼中。相信這種生活狀態(tài)是每一個正常人都不希望的。按照恕道來思考,我們就必然要求自己誠信,以達到人人誠信的狀態(tài)??梢?誠信自身就包含著恕道的要求。關于恕道,可以有兩個思考方向。從肯定方面講,就是要盡心盡力幫助他人,所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所謂“你們愿意別人怎么對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對待他們”,即是此意。從否定方面講,就是我不愿別人對自己做的事,我也不對別人做,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一點尤其值得注意。誠信是將心比心,希望別人誠信,就要從自己誠信做起;不愿別人對自己不誠信,自己就不要對別人不誠信。很多人為自己的不誠信尋找開脫的理由,強調為什么別人能夠不誠不信,我就不能?為什么別人靠坑蒙拐騙得到好處,我就不能做?別人可以對我不誠信,我為什么要誠信?這種思考的出發(fā)點都是人,而不是己,是由人之所行推出己之所行。這與恕道的由己之所欲與不欲推出人之所欲與不欲正好相反。這種思維模式可稱之為“從人”或“從眾”的模式,由其產生的危害是很明顯的。因為這種思維模式放棄了自己的道德獨立性,極易受外界不良風氣的影響,“從人”或“從眾”常常變?yōu)椤皬耐鳌?、“從邪”。因?只有以恕道思考問題,善于進行換位思考,同情待人,誠信才能切實得以實現(xiàn)。按照恕道的思考方式,誠信這一要求是這樣成立的:(1)1己不希望人對己不誠信;(2)人與己同,不希望己對人欺詐;(3)因此,己應對人誠信。在這一思維模式中,第一步,是對己之心理的自我判斷,是自明的;第二步,是相信人類作為類存在,應該有共同的道德意識;第三步,是邏輯的結論。這一推論的兩個前提,體現(xiàn)了人自尊與尊人的結合。如果有不誠信的行為發(fā)生,要么是第一步出了問題,要么是第二步有了疑問。如果不承認一,即否認自己希望別人對己的誠信,這就是對自己道德心理的不尊重,是對自己的欺騙。因此,很少有人否認自己的欲望,或者說任何正常的人都不會否定“己之所不欲”。那么,問題就出在了第二步,即認為人與己不一樣。這種不一樣,當然不是認為別人在人性上與己不同,也不是別人在欲望上與己不同,而是認為別人在智力能力上不如己,認為自己的聰明能欺騙住對方。實際上,誰也不應把別人都當成傻子,否則他自己就是傻子。因此,不誠信的人總是干短期行為,“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由此可見,誠信這一規(guī)范,要求人對自己、對他人尊重,在根本上還是對自己的尊重。誠信要以己心度人心、以己推人,其思考的前提是“人與己同”。但是,人與己同在哪里?這也是一個需要探討的倫理學問題。該問題的意義在于,人類要有共同的道德基礎,并對這一基礎產生敬畏心,才有“推己及人”的可能和必要。因此,要確立誠信的合法性,還必須探討一下它的道德根基。人神關系與誠信如果誠與信之間誠為基礎,那么,什么是誠的基礎呢?或者說,誠的基礎性是如何得到保證的呢?在人類社會早期,誠信的基礎來自于天、神、上帝等超驗的力量,誠信是天道的要求和上帝的意旨。因此,在原始初民那里,誠信首先規(guī)定的是人神關系,人必對神誠信。人在心里有敬畏上帝鬼神之誠,才有言人對上帝鬼神的誠實不欺之信。在西方猶太—基督教傳統(tǒng)中,人對神的誠信是非常重要的。《舊約》中的上帝,愛以色列人,保護以色列人,但對以色列人不敬神、不遵守上帝的戒律等不誠不信的行為,是要給予嚴厲懲罰的。如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去往“那流奶與蜜之地”,但途中以色列人屢屢違逆上帝,埋怨、藐視上帝甚至崇拜其他偶像。于是,從埃及出來的以色列人沒能踏入目的地。上帝以此作為對以色列人不誠信的懲罰。必須信上帝,這是西方猶太—基督教的核心,因為上帝與人立下了契約,上帝保護人,給人提供希望,而人必須信仰上帝。人如果不誠心信仰上帝,也就違背了人神立下的契約。不誠信的結果就是懲罰。上帝是萬能的,人誠信與否,上帝明察秋毫。因此,在原始宗教那里,誠信建立在人對上帝的敬畏之上,道德的基礎在于神。中國文化的傳統(tǒng)與西方猶太—基督教傳統(tǒng)相比,有著強烈的人本主義色彩。尤其是儒家言“敬鬼神而遠之”,不言鬼,不知死,對神持存疑態(tài)度。但是,從先民在對待祭祀的態(tài)度上,可以看出中國的誠信最早也是建立在人神關系的基礎上的。在殷周時代,誠信是祭祀活動中對人的要求,“賢者之祭也,致其誠信與其忠敬?!雹谡\信在祭祀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必須有對神的誠信和忠敬之心才可以祭,否則單純的祭品與儀式是沒有意義的。另外一方面,只要有了誠信,“澗、溪、沼、之毛,蘋、蘩、藻之菜,筐、钅奇、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③等微薄之物也是神可以接受的。人在祭祀物品方面的厚薄是不能強求的,要從祭祀者的現(xiàn)實條件出發(fā),但是人對神的恭敬誠信之心,是每個祭祀者都不可缺少的。所以,祭祀的禮品可以微薄,但祭祀的禮儀必須虔敬,敬神時的心應該是誠信的。盡管孔子不言鬼神,但他也說,“吾不與祭,如不祭”④。祭祀是中國人一項很重要的活動,天子祭天,百姓敬祖,每個人都要參與到祭祀的活動中。因此,孔子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⑤,其實就是要求所有人在祭祀時,心存誠信忠敬之情。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性的覺醒,哲人的目光從天道轉向了人道,但天道的痕跡仍在。古人在宗教祭祀活動的氣氛中培植起來的誠信意識,并沒有徹底消除。正是神道禮儀涵養(yǎng)了人道生活所必需的誠信之心。這種對天道的誠信之信,到了后來儒家那里,推廣到了對人性的尊重和信心上。因此,儒家把天道與人道結合起來,直接把誠當作天道和人道的結合,賦予誠以本體的意義。人與神的關系,其實是人與人關系的一種反映。在人與神的關系中所建立起來的精神信念,其實也適應人與人的關系中所要求的相處模式。因此,在處理人與神的活動中所涵養(yǎng)的誠信之心,必然會影響到人與人的交往。儒家就把天道和人道結合起來,認為誠既是天道,也是人道,其實質是在強調人道。孟子就說,誠信“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⑥。孟子以誠為自然的規(guī)律,把誠直接當作了天道,而與“天之道”相對的“人之道”則是“思誠”,即反思而做到誠心盡性。《中庸》中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能贊天地之化育;能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通過一個“誠”字把天道和人道結合了起來,將自然之理與人文之理貫通起來。于是,從邏輯上講,誠信就成為一個人應該遵守的道德規(guī)范。否則,違背了天理良心,人就不成其為人了。儒家把誠信的權威建立在天道和人道的基礎上,但實際上儒家著眼的重點還是人道。人道是什么?人道就是人之為人的道理,一個核心的觀念就是人性本善。儒家認為,人在本性上都是好的,因此,人應該是可以對他人做到誠信,也應該相信他人能夠做到誠信。在儒家的視野中,這是一種本然狀態(tài)。提出性善論的孟子將信與善聯(lián)系起來,認為:“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⑦其意是說,自身確實具有善德,就叫做信。盡管在我們今天看來,誠信是一種應然的狀態(tài),正如人性本善,是一種理想一樣。但這至少為人做到誠信提供了一個理由:誠信是道德的應然,是人作為人應當做到的。不誠不信就是違反了人善良的本性,不誠不信的人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由此,誠信基礎經歷了一個由神到人、由天道到人道的轉移。人為什么要誠信?這確實涉及人們對天人關系或叫神人關系的看法,也涉及人對人類自身的看法??档抡f,燦爛星空在我頭上,道德律令在我心中。道德律令或來自于外在的天和神,或來自于內在的人的本質。這成為論證一切道德原則規(guī)范合理性的兩種思路。猶太—基督教的上帝和中國先民的天,是屬于外在的來源。儒家的人性本然之善,是內在的保證。后來的思想家,基本上也是按照內外兩種思路進行的,只是對神和人的本質的解釋不同而已。很多哲學家認為人是有道德理性的動物,例如洛克就說“人是生而自由的,也是生而有理性的”,人的理性表現(xiàn)在他會用自己的理智來控制自己的欲望,善用自己的自由?;舨妓拐J為,原始狀態(tài)中的人放任自己的欲望,導致了“人對人像狼一樣”的無序狀態(tài),人的理性促使人訂立契約,使人類生活走向有序狀態(tài)。自由、欲望、私利、情感等等若發(fā)揮到極端,都可能導致不誠信的出現(xiàn),但理性的存在使人能夠思考行為的后果,在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之間衡量得失并做出選擇,從而克制以不誠信而謀利的欲望。還有哲學家認為,人的本質在“群”,在其社會性。這就意味著人要生活下去,必須承認并遵守社會生活的共同準則;否則,將為社會所不容。另一方面,人的社會性要求人人之間必須有基本的信任態(tài)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