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恕與和諧道德_第1頁
寬恕與和諧道德_第2頁
寬恕與和諧道德_第3頁
寬恕與和諧道德_第4頁
寬恕與和諧道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寬恕與和諧道德

2007年4月,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城發(fā)生了持槍事件。韓國學生趙成澤殘忍殺害了32名學生,并在自殺后自殺。然而在該校師生和家長舉行悼念活動時卻敲響了33聲喪鐘、點燃了33根蠟燭、放飛了33個氣球、豎起了33塊紀念遇難者的花崗巖悼念石,也就是說,人們在祭奠除了32名被害亡靈之外,也帶著寬容的心在告慰兇手的靈魂。在悼念碑旁,有人給兇手留下紙條:“希望你知道我并沒有太生你的氣,不憎恨你。你沒有得到任何幫助和安慰,對此我感到非常心痛。所有的愛都包含在這里?!?“趙,你大大低估了我們的力量、勇氣與關愛……愛,是永遠流傳的?!边@是一種讓很多中國人難以理解的大愛,這大愛里面流露出一種超越公正的道德心理——寬恕:在受到傷害后不是用憤恨和譴責的心去面對對方,以獲得心理平衡,而是用寬恕的道德力量,用崇高的心靈之善來獲得內心的和諧與安寧。這種大愛正如《圣經(jīng)》中講到的:“充滿愛意的粗茶淡飯,勝過仇恨的山珍海味。”在遭受傷害之后報以愛與寬恕,從這樣的道德理念中我們既能看到基督教文化傳統(tǒng)對社會的影響,同時也是20世紀以來美國社會在校園、家庭、社區(qū)中普及寬恕教育的集中體現(xiàn)。然而在我國也曾發(fā)生過類似的重大傷害事件。2004年2月,云南大學學生馬加爵殘忍殺害了4名同窗,最終被判死刑,對此,輿論評價“大快人心”、甚至有人燃放鞭炮以示慶祝,家人迫于壓力放棄了領取馬加爵的骨灰。2010年3月,福建南平發(fā)生慘案,兇手鄭民生將屠刀揮向正在上學的幼兒,造成8死5傷,事發(fā)后,在“殺人者償命”的呼聲中,兇手伏法,但民憤并不因此平息,迫于社會輿論的壓力,鄭民生的母親和6個兄弟都搬離了原住處;鄭家兄弟所在的私營企業(yè)主也打算辭退他們;不少鄭氏親友怕遭報復而向警方尋求保護。為什么同樣是慘案,中西方會表現(xiàn)出如此大不相同的社會道德心理?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公正的道德邏輯為無節(jié)制放大憤怒情緒提供了正當理由,用冷酷回應冷酷、以仇恨回應仇恨的狹隘非理性披上了合理的外衣。其實,對罪犯家屬的懲罰與敵對,也同樣會產(chǎn)生不道德的后果。有人認為,這樣一種心態(tài)與我們的傳統(tǒng)與文化有關,“以直報直,以怨報怨”、“愛憎分明”、“嫉惡如仇”,以及法制建設中所提倡的公平正義原則,以公正為核心的道德觀深入人心有關。然而,也有學者指出,盡管從社會的角度來看,正義最終是建構和諧的基礎和價值,但從某一具體情境或道德人格的角度來看,它卻可能導致一種源于正義的攻擊或傷害。如果正義充滿了攻擊和破壞,可能就會導致反道德的后果。今天我們正處于高速發(fā)展的轉型期社會,潛在的社會矛盾和沖突增多,價值觀存在著多元性,在這樣一個時期,正義也會存在著多元性。在大家都有可能是正義的卻具有不同的正義標準的情況下,絕不能以“我的正義”否定“你的正義”,而必須在堅信自己正義的前提下去接受他者的正義,否則就可能導致因個人的角度不同而出現(xiàn)的正義與正義的戰(zhàn)爭,形成道德與道德的對抗。因此,只有將和諧變成一種道德及道德的標準,才能避免這種正義的悲劇。一、以道德責任為導向的“寬恕”在西方的寬恕與社會道德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中也有一個從強調以“公正”為核心到以“寬恕”為重要主題的演變過程。縱觀西方20世紀70年代以前的道德教育,也同樣是圍繞“公正”展開,公正闡明了人際道德關系的本質應該是對等和公平的,人們根據(jù)社會公正的規(guī)范和價值觀來評價一個人的道德表現(xiàn)。其代表人物Piaget認為,具有社會公正感是個體道德成熟的主要表現(xiàn)。道德心理學家Kohlberg指出,公正是至關重要的,它與其他價值觀相比是“綱”與“目”的關系。之后Gilligan也提出,關愛也應當是道德心理研究的重要主題,關愛主題闡述了人際道德關系的本質還具有關愛這一要素,個體的道德成熟不僅要求具有公正感還應該能夠關愛他人,人們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除了以公正來協(xié)調還可以積極的情感體驗來維系。此后,道德心理學開始了對寬恕的研究。寬恕(forgiveness)源于希臘文,表示釋懷、放棄使用懲罰。寬恕概念最初有著強烈的宗教色彩,正如,猶太、基督、伊斯蘭教的教義中有許多關于寬恕的論述,其精神要義是在神與人的關系中,上帝或神會慷慨地赦免一個人的罪過,在人與人的關系中,應該以上帝或神為榜樣寬恕他人,如果犯錯者能夠悔過并改正,那就更要予以寬恕,這樣的寬恕既是一個人的道德責任,也能使一個人的內心恢復平靜,獲得安寧感。20世紀后期,心理學研究者將寬恕這一具有道德意義的心理現(xiàn)象從宗教和哲學中剝離開來,并把寬恕定義為個體在受到不公正的傷害后,愿意對冒犯者摒棄憤怒、負面的判斷和行為,并對他寬宏大量,甚至施予愛。Enright又從知、情、行三者的心理結構對寬恕作出界定:當個體寬恕時,在情感方面,憤怒、憎惡、怨恨、悲傷等消極情緒逐漸被中性情緒取代,最終轉化為積極的情感,如:同情和愛心;在認知方面,個體不再作出譴責性的判斷和持有報復的念頭,而表現(xiàn)出積極的思維活動,例如祝福對方、尊重對方;在行為方面,個體不再去做報復性的行動。Enright認為,在造成持續(xù)而深重的身心傷害之后,寬恕需要時間,它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個體需要克服對冒犯者消極的情感和判斷,以同情、仁慈和關愛對待冒犯者,個體并不否認自己有表達消極情感和做出這樣判斷的權利,而是自愿放棄這種權利。于是在西方,寬恕就從宗教和哲學的觀念逐步滲透到社會文化、教育、心理咨詢與治療等各個領域,成為公民普遍接受和自覺運用的社會道德心理,諸如在美國的校園槍擊案、911恐怖襲擊等重大社會傷害事件發(fā)生時,寬恕的心理觀對民眾擺脫怨恨、治愈創(chuàng)傷、建立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起了重要的作用。當然,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寬恕”也有其根基,在《辭?!分械摹皩捤 笔?(1)寬大仁恕。《舊唐書·韓思復傳》:“思復少襲祖爵,初為汴州司戶參軍,為政寬恕,不行杖罰”。(2)寬容原諒。蘇軾《與郭功父書》:“辱訪臨,感怍,獨以匆遽為恨,迫行不往謝,惟寬恕。乍熱,萬萬自重?!倍谌寮椅幕軐W要素中,也包括“忠”、“恕”、“仁”、“禮”、“義”、“善”等與寬恕有關的內容。有學者認為,在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中,“善”和“仁”是寬恕的基礎,“禮”和“義”則對我們的社會行為加以調節(jié),而與寬恕最為接近的概念則是“忠”和“恕”。曾子云:“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笨鬃訉Α八 钡慕忉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八 痹谶@里的內涵包括了容恕概念中不尋求獲取回報、同感、放棄對對方冒犯行為的怨恨和復仇行動等內容。孔子認為真正做到“恕道”的人,不但能成為仁人,更可謂之圣者,但是這一目標是很難達到的,“恕”作為一種道德要求和人生境界,其實現(xiàn)方式是“求諸己”,然后“推己及人”。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核心概念的“恕”,有著比西方文化中“寬恕”更加復雜和廣泛的內涵,帶有更多個人修養(yǎng)、道德境界的色彩,這個對“己”的情感是一種理想化的道德預設。恕道提倡“忘我”的情感,而“忘我”的境界只有“成圣”方能“盡己”,才能推己及人達成“恕道”,而西方的“寬恕”則從具體的情境出發(fā),即從對方的角度理解問題、體驗對方的情感,去完成“寬恕”心理過程。相比而言,儒家的恕道更強調認知層面,淡化情感層面,而西方的寬恕則既重視認知層面,也重視情感體驗層面。以美國的教育為例,美國心理學研究者在80年代初提出重視對民眾尤其是年輕一代進行“寬恕教育”,并成立了以Enright為首的“人類發(fā)展研究小組”,他們通過對咨詢師、來訪者的大量調查,結合前人的理論研究,制定出一套與個體寬恕他人所經(jīng)歷的心理過程相符合的寬恕教育模式,并幫助個體經(jīng)歷這樣四個階段性歷程:一、正視傷害,即面對而不是隱藏或轉移內心的消極反應;二、作出寬恕的決定;三、具體實施寬恕,從新的角度看待冒犯者,重構認知,產(chǎn)生共情;四、深化和鞏固來訪者的寬恕意愿,并將所學運用到生活中。通過以上種種措施,來訪者漸漸意識到自身的消極情緒逐漸減少,最終內心得以釋然,從而真正地寬恕了冒犯者。經(jīng)過大量的實踐,證明該模式的推行是行之有效的。此外,美國學者Hepp-Dax對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市內城區(qū)的23名在貧窮、暴力環(huán)境下成長的10-12歲的兒童進行為期8周的寬恕干預,結果發(fā)現(xiàn),他們的寬恕程度有顯著提高,自尊得分在7個月后有了顯著提高;同樣Gambaro在對5名12-14歲的高特質憤怒青少年進行了為期15周的寬恕教育后,被試的特質憤怒得分顯著降低,自信、人際關系、在校成績和表現(xiàn)均顯著改善。Park對48名12-21歲的韓國遭受校園暴力的女性青少年進行寬恕干預,結果發(fā)現(xiàn),干預提高了被試的寬恕程度和能力,改善了他們焦慮、憤怒、抑郁、悲傷、希望等心理健康狀況。此外,中國臺灣、香港等地區(qū)也開始了對Enright寬恕教育模式的實踐應用。Lin對36名18-23歲與父母存在不安全依戀關系的臺灣青少年進行12周寬恕干預,結果顯示,被試的寬恕、自尊、安全依戀得分均有明顯改善。香港有些中小學開展的“彩虹計劃——寬恕教育項目”將寬恕教育融入一些適合中小學生的活動中也取得了好的效果。然而,在這方面我們的教育是空白的,當我們翻開國家教委頒布的《小學德育大綱》,其中只有一項道德要求與寬恕有關:“寬厚”;而在《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中也只有:“與人為善”、“理解寬容”的提法;在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僅在八年級上冊第九課——“心有他人天地寬”中明確涉及有關寬恕的內容,在這一課中提出因為個體之間的差異性,人與人之間很容易產(chǎn)生矛盾和沖突,因此“生活需要寬容,需要學會‘寬以待人’”。在涉及到具體故事情境時只強調冒犯者是“無意”的類型或傷害事件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如“踩了別人的腳”、“濺了別人一身泥”、甲同學錯怪乙同學等(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這恰恰反映出目前我們的“恕道”教育缺乏具體的可操作性,因為這里的恕道僅對個體提出很高的道德要求,而在具體情境中如何達到這種道德境界,卻未能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而西方國家所踐行的“寬恕”理念,則以受害者的內心安寧和諧為目標,通過心理輔導、教育,以受害者對傷害者產(chǎn)生“共情”為手段,達成寬容理解,由于具有可操作性,寬恕可以在任何傷害事件中發(fā)生,受害者的寬恕能力因而得以有效培養(yǎng)。近年來美國、韓國、中國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qū)相繼開設了寬恕的心理教育課程,他們培養(yǎng)學生在應對人際沖突以及生活壓力事件時的寬恕心態(tài),讓寬恕發(fā)揮著作為心理輔導的作用,使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高。這些做法對于在當前暴力頻發(fā)、極端事件不斷的社會背景下,青少年用積極方式應對他們眼中的“不公平對待”,從源頭上減少社會悲劇,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有研究表明,寬恕的程度會影響到人的主觀幸福感、生活滿意度,寬恕能增強個體的自尊水平,減輕抑郁、焦慮和敵對憤怒,Fitzgibbons指出寬恕是一種有力的心理治療干預,它能使人擺脫受傷害后產(chǎn)生的怨恨,并認為,寬恕是在個體經(jīng)歷不公正對待后一種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應對方式,個體的寬恕能力和意愿也被認為是積極的整體健康的特征之一。二、在行為和認知層面的評估寬恕在西方國家根植于深厚的宗教淵源,深入到公民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區(qū)輔導等各個生活領域當中。然而,中國人的“恕道“則源于儒家、道家和佛家等哲學倫理思想中,它更多地表現(xiàn)在哲學思想層面和行為要求層面,對中國人的道德實施影響。在受到傳統(tǒng)恕道文化滋養(yǎng)卻缺乏具體有效的寬恕教育的社會中,學生們的寬恕心態(tài)如何?筆者運用“Enright寬恕問卷”,針對人格形成最關鍵時期和寬恕教育最有效的青少年群體,采用分層整群抽樣和方便性抽樣相結合的方法,在江蘇南京、無錫、丹陽三地選取了388名大、中學學生進行了調查?!癊nright寬恕問卷”是由美國寬恕心理學家Enright等人設計,問卷開始部分,要求答題者描述一件自己被他人所傷害的事件,并對傷害程度作出主觀評估,同時也評估自己對此事(人)的原諒程度。而后是問卷的主體部分,從認知、情感、行為三個維度調查個體對傷害者的積極反應和消極反應(用1-6點評分,總分介于60-360之間),比如,在情感層面,問卷設計了20個表示受害者對傷害者內心情感的陳述,如:“想到他(指傷害者),我現(xiàn)在內心的感覺是溫暖的”、“想到他,我現(xiàn)在內心的感覺是怨恨的”,每個陳述又分別有6個等級的選項:“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點不同意”、“有點同意”、“同意”和“非常同意”,答題者需要在每個陳述上作出選擇。在行為層面,同樣有20個表示受害者對傷害者所做行為或可能行為的陳述,如:“對這個人,我現(xiàn)在會或將來會跟他保持距離”、“我現(xiàn)在會或將來會與這個人建立良好關系”,每個陳述同樣有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這6個等級的選項。在認知層面,又有20個陳述,表示受害者對傷害者的看法或希望,答題者同樣需要對每個陳述在6個等級中做出選擇。在將三個維度的消極反應反向計分后,與積極反應的總和相加,得出三個分數(shù),即:情感維度的寬恕分、認知維度的寬恕分和行為維度的寬恕分,三個維度的寬恕分相加為寬恕總分,該問卷可評估個體在具體傷害事件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寬恕程度,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個體的寬恕道德水平。在“Enright寬恕問卷”的最后,還特別設計了5道附加題,用來評估個體“假寬恕”的現(xiàn)象,如:“我從來沒有因為這件事情而感到困擾和煩心”,“我的情感不曾受到傷害”。如果答題者同意這樣的說法(5道題總分在20分以上),但他在描述傷害事件時認為此事對他傷害較大或極大,而他又選擇原諒,這表明答題者明明遭受了較深的傷害,依然聲稱自己未受到影響,那么他所選擇的“原諒”就具有“掩飾性”,或稱“偽裝性”,Enright稱其為“假寬恕”。經(jīng)過我們對388名調查對象的調查顯示:認知維度的平均得分為90分,在行為維度的平均得分為91分,而在情感維度的平均得分為81分(見表1),T檢驗結果顯示:情感維度得分顯著低于認知和行為維度得分(見表2)。這說明被調查者在情感層面所反映出來的寬恕程度明顯低于行為和認知層面。此外,在388名學生中,除去那些認為自己所填寫的傷害事件對自己傷害不大、而選擇原諒的答題者以及認為傷害事件對自己傷害極大而選擇不原諒的答題者外,還有145名答題者認為傷害事件對自己的傷害較大或極大,但他們仍然選擇原諒或基本原諒,那么這145人是真的具有容恕之心嗎?當我們再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中“假寬恕”得分在20分以上的還占到28.3%(41名),也就是說,在145名學生中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人在寬恕時具有掩飾性,他們在遭受較深的傷害后,聲稱自己未受影響,但所表現(xiàn)出的寬恕卻不是內心真正的寬恕。為增加研究效度,檢驗被試在答題時的掩飾性,筆者同時引入了《好印象問卷》對上述人群進行調查(參見香港中文大學張妙清等編制的《中國人(跨文化)個性測量表-青少年版》中的一個效標分量表),用來測量答題者人格中所具有的滿足社會期望的傾向,結果顯示寬恕總分與“好印象”總分呈顯著正相關(顯著性水平為0.05),而且在那些認為傷害事件對自己的傷害較大或極大、但他們仍然選擇原諒或基本原諒的145名被調查者中,寬恕總分與“好印象”總分的相關更加明顯(顯著性水平為0.01)。這說明,這145人的寬恕,滿足社會期望的傾向非常明顯。有研究表明,雖然理想的寬恕應該是無條件的和不期望回報的,但在實際生活中的寬恕傾向往往還取決于其他一些社會因素,尤其是那些涉及團體穩(wěn)定的要素(諸如和睦、人際關系及人情面子等)相關。此外,傅宏對中國大學生寬恕傾向的一項研究也印證了我們的結果,即有61.5%的受訪者認為“在實際生活中寬恕別人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常都是有附加條件的;有92.3%的受訪者感到人們之所以寬恕是因為他們出于保全面子的考慮,以及顧及人際關系和睦的原因;近乎半數(shù)的受訪者(46.2%)指出“如果那些冒犯者與他們沒有任何關系(陌生人),他們是不會做出寬恕的”,相反,在朋友之間做出寬恕就顯得要容易得多。傅宏在研究中指出,寬恕與文化因素相關聯(lián):主要表現(xiàn)為寬恕與中國的“人和”傾向有關,人和是在中國文化中是維持人際關系穩(wěn)定的一項關鍵要素。一方面,寬恕被認為有助于保持團體內部成員之間的和睦;另一方面,寬恕常常被人們當作是一種在不同地位、層級成員之間取得調和、平衡的策略。而Enright認為,個體對他人作出寬恕決定并不代表其真正具有了寬恕德性,只有經(jīng)歷了內心對消極情感的釋放、對冒犯事件的認知重構、對冒犯者的共情以及承受痛苦而不將痛苦轉嫁給他人、尋找傷害事件對自身成長的意義等過程,才是接近了真正意義上的寬恕。如果說,面對維護人際關系動機的假寬恕表現(xiàn)在“熟人社會”,那么,一旦人際環(huán)境發(fā)生改變,這種表面的寬恕就可能喪失。例如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人際關系變得虛擬化、隱匿化,一些平時溫文爾雅的公民對冒犯者報復攻擊,宣泄仇恨,甚至釀成重大的網(wǎng)絡暴力事件,這一社會現(xiàn)象有力說明了“策略”意義的寬恕并不是真正的寬恕德性。寬恕既要包括公正(受傷害者意識到自己被不公正地對待),又要超越公正,受害者既要面對內心的憤怒、羞愧、痛苦等消極體驗,又要經(jīng)歷“產(chǎn)生共情”、“克服不寬恕”等積極的心理過程,這對個體而言是艱難的。因此,構建專業(yè)的寬恕教育體系,在具體的情境中有針對性地幫助個體尋求積極的應對策略,最終實現(xiàn)人際與內心的和諧,是當今中國社會亟待重視和解決的問題。三、建設社會寬恕教育是對基本醫(yī)學、心理教育的基礎設施,符合我國當前人按照21世紀初開始盛行的積極心理學的觀點,心理學應把工作重心放在研究和培養(yǎng)人固有的積極潛力上,通過培養(yǎng)或發(fā)掘人的積極力量使之成為真正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提倡寬恕教育正是順應了積極心理學的發(fā)展方向,是建設社會寬恕教育體系的有效手段。為此筆者認為,現(xiàn)階段有必要在我國建設專業(yè)化、多層次的寬恕教育體系,結合我國的文化傳統(tǒng)和具體國情,推廣應用Enright寬恕教育模式。1.各自為政,形成專業(yè)化教育隊伍盡管目前在我國城市中的大部分學校、社區(qū),都配有心理咨詢師,比如,南京市對全市中小學一萬七千多名班主任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實行“持證上崗”制;對全市中小學近六萬名教師進行全員心理健康教育培訓,逐步形成了一支專業(yè)化與全員化相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全市建立各類社區(qū)心理咨詢室200多個,有的社區(qū)還專門聘請國家職業(yè)心理咨詢師擔任指導;從高校的社區(qū)類專業(yè)設置看,社會工作專業(yè)和心理咨詢的專業(yè)也如雨后春筍,但中小學、社區(qū)大部分的心理工作者都還屬于業(yè)余或兼職人員,很多工作難免流于形式和表面。因此我們建議應當加強專業(yè)化心理工作者隊伍的建設,增強培訓的專業(yè)內涵,針對各部門在實際工作中可能碰到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尤其是一些長期處理家庭暴力、校園暴力、青少年犯罪等問題的工作人員,更應當結合他們的工作實際,推廣成功的寬恕教育經(jīng)驗和模式。2.及時進行寬恕教育兒童、青少年時期是人格正在形成但尚未完成之時,對個體形成健康的人格來說,培養(yǎng)空間較大。學校在進行道德教育、行為規(guī)范訓練的同時,應當加強對學生心理調節(jié)能力的教育和引導,尤其應當包含“寬恕教育”,幫助學生體驗從受傷經(jīng)驗開始到努力走出陰影的心理過程。Enright認為,最好是讓個體在某一時間為某件事有針對性地寬恕某人,否則寬恕的過程會過于復雜。在學校環(huán)境中,兒童、青少年往往會遇到同伴之間有意無意的傷害,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