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護理學》課件第4章第3節(jié)耳穴埋豆法_第1頁
《中醫(yī)護理學》課件第4章第3節(jié)耳穴埋豆法_第2頁
《中醫(yī)護理學》課件第4章第3節(jié)耳穴埋豆法_第3頁
《中醫(yī)護理學》課件第4章第3節(jié)耳穴埋豆法_第4頁
《中醫(yī)護理學》課件第4章第3節(jié)耳穴埋豆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jié) 耳穴埋豆法目錄概述適應證禁忌證耳部表面結構耳穴分布施術準備操作方法注意事項臨床應用舉例概述耳穴埋豆法是在耳穴表面貼敷圓形、堅硬而表面光滑的小顆粒,可就地取材,選用王不留行籽、油菜籽、萊菔子、小磁珠等,通過在敷貼處按壓耳穴以加強刺激來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耳穴埋豆法操作簡便安全,不僅能收到毫針、埋針法同樣的療效,而且安全無痛、副作用少,不易引起耳軟骨膜炎,應用非常廣泛。適應證一、適應證1.各種疼痛性疾病,如扭挫傷、頭痛及神經(jīng)性疼痛等2.炎性疾病和傳染病,如急慢性結腸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體炎、膽囊炎、腮腺炎等。3.內(nèi)分泌代謝紊亂性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糖尿病、肥胖癥、更年期綜合征等。4.功能紊亂和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如眩暈綜合征、高血壓、心律不齊、神經(jīng)衰弱、蕁麻疹、哮喘、鼻炎、紫癜等。5.還可用于催乳、催產(chǎn),以及美容、戒煙、戒毒、延緩衰老、預防保健等。禁忌證二、禁忌證1.外耳有濕疹、潰瘍、凍瘡破潰者禁用。2.嚴重器質性疾病者禁用。3.妊娠婦女、有習慣性流產(chǎn)史者慎用。耳部表面結構三、耳部表面結構耳部表面結構三、耳部表面結構1.耳輪耳部卷曲的游離部分。2.耳輪結節(jié)耳輪外上部的膨大部分。3.耳輪尾耳輪向下移行于耳垂的部分。4.耳輪腳耳輪深入耳甲的部分。5.對耳輪與耳輪相對呈“Y”字型的隆起部,由對耳輪體、對耳輪上腳和對耳輪下腳三部分組成。6.對耳輪體對耳輪向下部呈上下走向的主體部分。7.對耳輪上腳對耳輪向上分支的部分。耳部表面結構三、耳部表面結構8.對耳輪下腳對耳輪向下分支的部分。9.三角窩對耳輪上、下腳與相應耳輪之間的三

角形凹窩。10.耳舟耳輪與對耳輪之間的凹溝。11.耳屏耳部前方呈瓣狀的隆起。12.屏上切跡耳屏與耳輪之間的凹陷處。13.對耳屏耳垂上方、與耳屏相對的瓣狀隆起。14.屏間切跡耳屏與對耳屏之間的凹陷處。耳部表面結構三、耳部表面結構15.輪屏切跡對耳輪與對耳屏之間的凹陷處。16.耳垂耳部下部無軟骨的部分。17.耳甲部分耳輪和對耳輪、對耳屏及外耳門之間

的凹窩。由耳甲艇、耳甲腔兩部分組成。18.耳甲腔耳輪腳以下的耳甲部。19.耳甲艇耳輪腳以上的耳甲部。20.外耳門耳甲腔前方的孔竅。耳穴分布四、耳穴分布(一)耳穴分布規(guī)律耳穴是指分布在耳部上的一些特定穴位。耳穴在耳部的分布有一定的規(guī)律,形如倒置的胚胎:①與頭面相應的穴位在耳垂。②與上肢相應的穴位在耳舟。③與胸腔內(nèi)臟相應的穴位在耳甲腔。④與腹腔內(nèi)臟相應的耳穴分布在耳甲艇。⑤與消化道相應的耳穴分布在耳輪腳周圍。⑥與泌尿道相應的耳穴分布在耳輪下腳與耳甲艇交界處。⑦與脊柱和軀干相應的耳穴分布在對耳輪上。⑧與下肢相應的穴位在對耳輪上、下腳。⑨與盆腔相應的耳穴分布在三角窩。耳穴分布(二)耳穴定位及主治1.耳輪穴位

將耳輪分為12個區(qū)。耳輪腳為耳輪1區(qū)。耳輪腳切跡到對耳輪下腳上緣之間的耳輪分為3等份,自下向上依次為耳輪2區(qū)、3區(qū)、4區(qū);對耳輪下腳上緣到對耳輪上腳前緣之間的耳輪為耳輪5區(qū);對耳輪上腳緣到耳尖之間的耳輪為耳輪6區(qū);耳尖到耳輪結節(jié)上緣為耳輪7區(qū);耳輪結節(jié)上緣到耳輪結節(jié)下緣為耳輪8區(qū)。耳輪結節(jié)下緣到輪垂切跡之間的耳輪分為4等份,自上而下依次為耳輪9區(qū)、10區(qū)、11區(qū)和12區(qū)(表4-1)。耳穴分布耳穴分布2.對耳輪穴位 將對耳輪分為13區(qū)。對耳輪上腳分為上、中、下3等份;下1/3為對耳輪5區(qū),中1/3為對耳輪4區(qū);再將上1/3分為上、下2等份,下1/2為對耳輪3區(qū),再將上1/2分為前后2等份,后1/2為對耳輪2區(qū),前1/2為對耳輪1區(qū)。對耳輪下腳分為前、中、后3等份,中、前2/3為對耳輪6區(qū),后1/3為對耳輪7區(qū)。對耳輪體從對耳輪上、下腳分叉處至輪屏切跡分為5等份,再沿對耳輪耳甲緣將對耳輪體分為前1/4和后3/4兩部分,前上2/5為對耳輪8區(qū),后上2/5為對耳輪9區(qū),前中2/5為對耳輪10區(qū),后中2/5為對耳輪11區(qū),前下1/5為對耳輪12區(qū),后下1/5為對耳輪13區(qū)(表4-2)。耳穴分布耳穴分布3.耳舟穴位將耳舟分為6等份,自上而下依次為耳舟1區(qū)、2區(qū)、3區(qū)、4區(qū)、5區(qū)、6區(qū)(表4-3)。耳穴分布4.耳垂穴位

將耳垂分為9區(qū)。在耳垂上線至耳垂下緣最低點之間劃兩條等距離平行線,于上平行線上引兩條垂直等份線,將耳垂分為9個區(qū),上部由前到后依次為耳垂1區(qū)、2區(qū)、3區(qū);中部由前到后依次為耳垂4區(qū)、5區(qū)、6區(qū);下部由前到后依次為耳垂7區(qū)、8區(qū)、9區(qū)(表4-4)。耳穴分布耳穴分布5.三角窩穴位將三角窩分為5區(qū)。三角窩由耳輪內(nèi)緣至對耳輪上、下腳分叉處分為前、中、后3等份,中1/3為三角窩3區(qū);再將前1/3分為上、中、下3等份,上1/3為三角窩1區(qū),中、下2/3為三角窩2區(qū);再將后1/3分為上、下2等份,上1/2為三角窩4區(qū),下1/2為三角窩5區(qū)(表4-5)。耳穴分布耳穴分布6.耳甲穴位 將耳甲用標志點、線分為18個區(qū)。在耳輪的內(nèi)緣上,設耳輪腳切跡至對耳輪下腳間中、上1/3交界處為A點;在耳甲內(nèi),由耳輪腳消失處向后作一水平線與對耳輪耳甲緣相交,設交點為D點;設耳輪腳消失處至D點連線中、后1/3交界處為B點;設外耳道口后緣上1/4與下3/4交界處為C點;從A點向B點作一條與對耳輪耳甲艇緣弧度大體相仿的曲線;從B點向C點作一條與耳輪腳下緣弧度大體相仿的曲線(圖4-3)。將BC線前段與耳輪腳下緣間分成3等份,前1/3為耳甲1區(qū),中1/3為耳甲2區(qū),后1/3為耳甲3區(qū)。ABC線前方,耳輪腳消失處為耳甲4區(qū)。將AB線前段與耳輪腳上緣及部分耳輪內(nèi)緣間分成3等份,后1/3為5區(qū),中1/3為6區(qū),前1/3為7區(qū)。耳穴分布ACBD耳穴分布6.耳甲穴位將對耳輪下腳下緣前、中1/3交界處與A點連線,該線前方的耳甲艇部為耳甲8區(qū)。將AB線前段與對耳輪下腳下緣間耳甲8區(qū)以后的部分,分為前、后2等份,前1/2為耳甲9區(qū),后1/2為耳甲10區(qū)。在AB線后段上方的耳甲艇部,將耳甲10區(qū)后緣與BD線之間分成上、下2等份,上1/2為耳甲11區(qū),下1/2為耳甲12區(qū)。由輪屏切跡至B點作連線,該線后方、BD線下方的耳甲腔部為耳甲13區(qū)。以耳甲腔中央為圓心,圓心與BC線間距離的1/2為半徑作圓,該圓形區(qū)域為耳甲15區(qū)。過15區(qū)最高點及最低點分別向外耳門后壁作兩條切線,切線間為耳甲16區(qū)。15、16區(qū)周圍為耳甲14區(qū)。將外耳門的最低點與對耳屏耳甲緣中點相連,再將該線以下的耳甲腔部分為上、下2等份,上1/2為耳甲17區(qū),下1/2為耳甲18區(qū)(表4-6)。耳穴分布耳穴分布耳穴分布7.耳屏穴位 將耳屏分成4區(qū)。耳屏外側面分為上、下2等份,上部為耳屏1區(qū),下部為耳屏2區(qū)。將耳屏內(nèi)側面分為上、下2等份,上部為耳屏3區(qū),下部為耳屏4區(qū)(表4-7)。耳穴分布8.對耳屏穴位 將對耳屏分為4區(qū)。由對屏尖及對屏尖至輪屏切跡連線之中點,分別向耳垂上線作兩條垂線,將對耳屏外側面及其后部分成前、中、后3區(qū),前為對耳屏1區(qū)、中為對耳屏2區(qū)、后為對耳屏3區(qū),對耳屏內(nèi)側面為對耳屏4區(qū)(表4-8)。耳穴分布9.耳背穴位將耳背分為5區(qū)。分別過對耳輪上、下腳分叉處耳背對應點和輪屏切跡耳背對應點作兩條水平線,將耳背分為上、中、下3部,上部為耳背1區(qū),下部為耳背5區(qū),再將中部分為內(nèi)、中、外3等份,內(nèi)1/3為耳背2區(qū)、中1/3為耳背3區(qū)、外1/3為耳背4區(qū)(表4-9)。施術準備五、施術準備1.按相應部位取穴 當機體患某種病時,在耳部的相應部位上有一定的敏感點,該穴位便是本病的首選穴位,如胃痛取“胃”穴等。2.臟腑辨證取穴 根據(jù)藏象理論,按各臟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應進行辨證取穴。如脫發(fā)取“腎”穴;皮膚病取“肺”和“大腸”穴等。3.經(jīng)絡辨證取穴 根據(jù)十二經(jīng)脈循行和其病候選取穴位。如坐骨神經(jīng)痛,取“膀胱”或“胰膽”穴;牙痛取“大腸”穴等。4.按現(xiàn)代醫(yī)學理論取穴 如炎性疾病、哮喘取“腎上腺”穴;疼痛、炎癥取神門、皮質下;月經(jīng)不調取內(nèi)分泌。操作方法六、操作方法1.耳穴探查法(1)望診:當人體臟腑或四肢軀干有病時,可以在耳部的一定部位出現(xiàn)各種陽性反應,如變形、變色、丘疹、脫屑、結節(jié)、充血、凹陷、小水皰等。(2)壓痛:在患者耳部病變的相應部位,用探針、火柴?;蚝玲槺龋幂p、慢、均勻的壓力尋找壓痛點。(3)測定電阻改變:通常用電阻測定儀測定皮膚電阻的良導點,低電阻點的耳穴可反應在儀器的顯示屏、指示燈或聲音的改變。2.選穴 診斷明確后,根據(jù)耳穴的選穴方法取穴,或用耳穴探查方法在耳部上獲得陽性反應點,確立處方。操作方法3.消毒 用75%乙醇對耳穴進行消毒。4.埋豆 埋豆多選用王不留行籽、油菜籽、萊菔子、小磁珠等。①先將其貼在0.5cm×0.5cm小方塊膠布中央。②然后一手捏住耳部,另一手用探棒按壓耳穴,尋找敏感點。③再將耳豆貼敷于耳穴上,并給予適當按壓,使耳廓有發(fā)熱、脹痛感。④主要貼壓患病側耳穴,也可雙側同時貼壓或交替貼壓。⑤一般每天患者可自行按壓2~4次,貼好的耳豆可保留3~5天,復診時按病情酌情增減或更換穴位。注意事項七、注意事項1.操作所選用的王不留行籽及膠布等應常規(guī)消毒,以防感染。2.膠布不能潮濕,不能污染,對膠布過敏的患者應改用其他耳穴刺激方法。3.貼壓后患者自行按摩時,以按壓為主,切勿揉搓,以免搓破皮膚造成耳穴感染。4.夏季貼敷時間不要太久,冬季耳有凍瘡或其他疾病時,也不能時間太久。5.對扭傷和有運動障礙的患者,按壓后宜適當活動患部,有助于提高療效。6.有習慣性流產(chǎn)的孕婦和嚴重心臟病患者禁用此法。臨床應用舉例八、臨床應用舉例1.支氣管哮喘 實證氣管、交感、內(nèi)分泌;風寒外束加皮質下、肺,邪熱傷肺加耳尖、胃、耳迷根,痰濕阻肺加脾、三焦、枕。虛證取腎、皮質下、腎上腺;肺腎氣虛加肺,脾腎陽虛加脾、興奮點。隨癥選穴:過敏性,取風溪、神門、枕、腎上腺;咳嗽為主,取肺、大腸;感染痰多,取大腸、耳尖、口、三焦、腦干;氣喘為主,取肺、對屏間、腎、神門、枕;發(fā)熱,耳尖、皮質下點刺放血;鞏固療效,取脾、肺、腎、三焦、內(nèi)分泌。臨床應用舉例八、臨床應用舉例2.高血壓 實證、虛證均取降壓點、皮質下、交感;肝陽上亢加耳尖、耳背靜脈、高血壓點、肝、肝陽等放血,痰濕壅盛加內(nèi)分泌、胰膽、三焦。虛證取神門、內(nèi)分泌、腦、耳后腎穴;陰虛陽亢加腎、神門、耳背溝放血,陰陽兩虛加頭昏點、枕、耳背腎。隨癥選穴:頭暈甚者,加外耳、枕、頭昏點;頭痛加額、枕;肢體麻木、舌強語蹇者加心、腦干;伴血脂高、血流變異常加肝、脾;合腦損傷加交感、皮質下、枕、緣中;合心損傷加心、交感、耳背心、耳背腎、耳迷根;腎損傷加腎、內(nèi)分泌。臨床應用舉例八、臨床應用舉例3.失眠 實證、虛證均取心、皮質下、小腸;肝氣郁結加肝、肝陽、交感、耳尖,胃失和降加胃、胰膽、三焦;心脾血虛加脾、垂前、神經(jīng)衰弱區(qū),心膽氣虛加枕、胰膽、失眠,心腎陰虛加腎、神門、內(nèi)生殖器。隨選穴癥:記憶力減退加興奮點、額;入睡難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