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容量性休克及液體復蘇doc_第1頁
低血容量性休克及液體復蘇doc_第2頁
低血容量性休克及液體復蘇doc_第3頁
低血容量性休克及液體復蘇doc_第4頁
低血容量性休克及液體復蘇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低血容量(róngliàng)性休克及液體復蘇

蘇令第一頁,共四十九頁。定義(dìngyì)

休克(shock)是機體在各種有害因素侵襲(qīnx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驟減,致組織灌注不足,細胞代謝紊亂、受損,微循環(huán)障礙為特點的病理過程,它是一個有多種病因引起的綜合征。第二頁,共四十九頁。概述根據(jù)血流動力學特點,休克分以下四種:1分布性休克:血管舒縮功能調(diào)節(jié)異常引起循環(huán)衰竭,如神經(jīng)源性、過敏性、(容量血管擴張)、膿毒性(阻力血管擴張及動靜脈分流增加)、等均屬此類;2低血容量性休克(討論重點):20-25%以上的循環(huán)容量急性丟失,包括外丟失,如失血性,非失血性(嘔吐(ǒutù)、腹瀉、高熱、利尿、);內(nèi)丟失,如各種腔隙、第三間隙的隱匿性丟失等。第三頁,共四十九頁。概述3心源性休克:泵功能(gōngnéng)衰竭(如大面積心梗、嚴重的心肌損傷、炎癥、心律失常、心功能(gōngnéng)不全等)。4梗阻性休克:血流的主要通道受阻,包括靜脈回流和心臟流出道或兩者障礙(如嚴重的心瓣膜疾患、心臟壓塞、肺栓塞、張力性氣胸、肺動脈高壓、高正壓機械通氣或高PEEP等)。第四頁,共四十九頁。休克的病理(bìnglǐ)生理

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銳減及組織灌注不足,以及(yǐjí)產(chǎn)生炎癥介質(zhì)導致微循環(huán)障礙(缺血、淤血、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致微循環(huán)動脈血灌流不足,重要的生命器官因缺氧而發(fā)生功能和代謝障礙,同時休克時微循環(huán)的變化,大致可分為三期,即微循環(huán)收縮期、微循環(huán)擴張期和微循環(huán)衰竭期。第五頁,共四十九頁。1

.微循環(huán)收縮期血容量(róngliàng)↓BP↓壓力(yālì)感受器交感腎上腺髓質(zhì)系統(tǒng)(xìtǒng)興奮兒茶酚胺大量釋放選擇性地外周和內(nèi)臟微血管收縮(微動脈和cap前括約肌為著)保證重要器官供血微循環(huán)缺血心率↑心輸出量↑回心血量↑第六頁,共四十九頁。2.微循環(huán)擴張期微循環(huán)內(nèi)缺血組織細胞缺血、缺氧(quēyǎnɡ)無氧酵解↑出現(xiàn)(chūxiàn)代謝性酸中毒微動脈(dòngmài)和cap前括約肌對兒茶酚胺的敏感性↓微動脈和cap前括約肌收縮減弱血液涌如cap網(wǎng)、微循環(huán)瘀血血漿外滲血液濃縮、回心血量↓、BP↓第七頁,共四十九頁。3.微循環(huán)衰竭(shuāijié)期血液(xuèyè)濃縮血粘度↑酸中毒血液(xuèyè)高凝狀態(tài)DIC凝血因子大量消耗、激活纖溶系統(tǒng)嚴重出血傾向細胞功能障礙、壞死微血栓DIC微血栓第八頁,共四十九頁。低血容量(róngliàng)性休克的病因病人血容量在短期內(nèi)急劇丟失,導致心排量減少,繼而造成組織細胞缺血、缺氧和代謝障礙。所有類型休克中最常見,分失血性和非失血性。前者大多發(fā)生于創(chuàng)傷失血(shīxuè)、消化道或術中較大出血等病人,約占該類休克的80%以上;后者多見于尿崩癥、中暑、嚴重的嘔吐和腹瀉、利尿、大量抽腹水或胸腔液等。第九頁,共四十九頁。失血(shīxuè)量評估血液丟失量、速度是決定是否發(fā)生休克重要因素(yīnsù)。通常認為血容量丟失15%以下對機體不會造成明顯影響,可能僅有輕微的心率增加,通過自身調(diào)節(jié)24h內(nèi)便可以恢復。失血超過15%,病人便出現(xiàn)脈速、脈壓差小、呼吸快、四肢變冷、尿少等循環(huán)系統(tǒng)加強代償?shù)淖兓R坏┦湛s壓下降,則表明血容量丟失至少達到30%~40%,并且代償失敗。超過50%的血容量丟失可以使病人陷入瀕死狀態(tài)。第十頁,共四十九頁。失血(shīxuè)量評估按照美國(měiɡuó)ATLS(AdvancedTraumaLifeSupportProgram)教程,它們分別被列為Ⅰ度、Ⅱ度、Ⅲ度和Ⅳ度失血Ⅰ度:失血量為總血容量的15%,約750ml;臨床上心率快,無其他癥狀。Ⅱ度:失血量為總血容量的15~30%,約750ml~1500ml;HR大于120次/分,RR增快,血壓下降,脈壓減少,焦慮,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大于2秒。Ⅲ度:失血量為總血容量的30~40%,約1500ml~2000ml;2級的癥狀加重,出現(xiàn)精神錯亂,尿量減少。Ⅳ度:失血量為總血容量的40%以上,約2000ml以上;昏迷,無尿,血壓低于50-60mmHg或測不到。第十一頁,共四十九頁。失血(shīxuè)量評估

在創(chuàng)傷病人,血液丟失量有時可以直接估計到。如外出血和不同部位骨折:一側脛骨、肱骨骨折直接失血量各約300~500ml;一側股骨骨折直接出血量約800-1200ml,一側髂骨骨折可達500-1000ml,嚴重的骨盆骨折直接出血量可達3000ml,單根肋骨骨折出血量約100-150ml一側肋膈角消失

出血量約

500ml一側上界達肺門水平出血量約

500-1000ml

一側胸腔頂部

出血量約1500-2000ml如果把同時伴有的軟組織傷的水腫液計算在內(nèi)(約25%來自血管內(nèi)),那么血容量丟失的數(shù)字可以更高。更多情況下,直接評估失血量很困難(kùnnɑn)或者不可靠,因此,根據(jù)病人臨床征象間接評估血容量丟失量更重要。第十二頁,共四十九頁。臨床表現(xiàn)分期(fēnqī)程度(chéngdù)神志(shénzhì)口渴皮膚粘膜色澤溫度脈搏血壓體表血管尿量估計失血量休克代償期休克抑制期明顯輕度中度重度很明顯非常明顯,可能無主訴清楚,伴痛苦表情,精神緊張尚清楚,表情淡漠,意識模糊,昏迷開始蒼白蒼白顯著蒼白,肢端青紫正常,發(fā)涼發(fā)冷厥冷(肢端更明顯)100次/分以下,尚有力100~120次/分速而細弱,或摸不清收縮壓正常或稍升高,舒張壓增高,脈壓縮小收縮壓90~70mmHg,脈壓小收縮壓小于70mHg,或測不到正常表淺靜脈塌陷,cap充盈遲緩cap充盈更遲緩,表淺靜脈塌陷正常尿少少或無尿20%~40%(800~1600ml)>40%(>1600ml)第十三頁,共四十九頁。一般(yībān)監(jiān)測

包括精神狀態(tài)、皮膚溫度、色澤、血壓

、心率和尿量的改變。這些指標都在一定程上說明病情(bìngqíng)的進展和休克的轉歸,詳細的動態(tài)變化記錄提供著十分重要的治療依據(jù)。第十四頁,共四十九頁。一般(yībān)監(jiān)測

休克(xiūkè)指數(shù)=脈率/收縮壓(mmHg)休克指數(shù):0.5示血容量正常

>1.0~1.5提示有休克

>2.0為嚴重休克第十五頁,共四十九頁。一般(yībān)監(jiān)測

血壓并不是反映休克(xiūkè)程度最敏感的指標。通常認為收縮壓<90mmHg、脈壓<20mmHg是休克存在的表現(xiàn),血壓回升、脈壓增大則是休克好轉的征象。第十六頁,共四十九頁。一般(yībān)監(jiān)測

尿量是反映腎血流灌注的有用指標。對每小時尿量的觀察已被列為危重病人的常規(guī)監(jiān)測手段。尿量<25mL/h,提示血容量不足或心縮無力。血壓(xuèyā)正常但尿量仍少且比重偏低提示有急性腎衰竭可能。尿量維持在30mL/h,以上時,則休克已糾正。第十七頁,共四十九頁。特殊(tèshū)監(jiān)測

1.中心靜脈(jìngmài)壓

2.肺毛細血管楔壓

3.心排出量和心臟指數(shù)第十八頁,共四十九頁。中心(zhōngxīn)靜脈壓

中心靜脈壓代表了右心房或胸腔段腔靜脈壓的變化,可反映(fǎnyìng)全身血容量與右心功能之間的關系。中心靜脈壓及其意義:正常值:5~10cmH2O

<5cmH2O時,表示血容量不足

>15cmH2O時,提示心功能不全、靜脈血管床過度收縮或肺循環(huán)阻力增高

>20cmH2O時,提示充血性心力衰竭第十九頁,共四十九頁。中心(zhōngxīn)靜脈壓與補液的關系CVP血壓

原因處理原則

高正常

容量血管過度收縮

舒張血管低正常

血容量不足適當補液高低

心功能不全或強心藥物、

血容量相對過多

糾酸舒血管低低

血容量嚴重不足充分(chōngfèn)補液正常低

心功能不全或

補液實驗

血容量不足口訣:常壓CVP高縮,低就低。低壓CVP高高衰,低低,正常衰或低。第二十頁,共四十九頁。補液實驗(shíyàn)取等滲鹽水250ml,于5~10分鐘內(nèi)經(jīng)靜脈注入(zhùrù)。如血壓升高而中心靜脈壓不變,提示血容量不足如血壓不變而中心靜脈壓升高3~5cmH2O,則提示心功能不全第二十一頁,共四十九頁。

心輸出量(CO)和心臟(xīnzàng)指數(shù)(CI)

CO是心率和每搏排出量的成積,正常值:4~6L/min。CI指單位體表面積上的心排出量。正常值:2.5~3.5L/(min.m2)。心輸出量是評價循環(huán)系統(tǒng)效率(xiàolǜ)高低的重要指標。

第二十二頁,共四十九頁。失血性休克(xiūkè)的治療原則一般措施:控制(kòngzhì)大出血,通暢呼吸道,給氧,減少耗氧,適當鎮(zhèn)靜,休克位等。制止血容量繼續(xù)丟失;需要外科醫(yī)師及時參入,早期診斷出血部位,手術止血;補充血容量:抗休克的最根本措施。包括丟失的血容量和擴大的cap床的量。治療原發(fā)病。糾正酸堿平衡失調(diào)。心血管藥物的應用:血管收縮劑、血管擴張劑、強心劑等。改善微循環(huán)。皮質(zhì)類固醇的應用。第二十三頁,共四十九頁。擴容(kuòrónɡ)原則1.首先要樹立擴容第一、輸血第二(dìèr)觀念;2.治療時機越早越好。能在低血容量早期段就及時有效地開始容量治療成功的機會將大大提高;第二十四頁,共四十九頁。擴容(kuòrónɡ)原則3.限制性液體復蘇亦稱低血壓性液體復蘇或延遲液體復蘇是指機體處于有活動性出血的失血性休克時,通過控制液體輸注的速度,使機體血壓維持在一個既能保證組織器官的血液灌注又不會擾亂機體正常代謝機制的較低水平。對出血未控制前限制補液(休克有逆轉),把MAP控制在50-60mmHg內(nèi)作為指導補液量和速度的依據(jù)。一旦出血控制,應立即開始積極液體復蘇,但對于(duìyú)合并顱腦損傷的病人,不適合于限制性補液,過低的MAP無法保證腦組織灌注,甚至可能導致腦組織不可逆損傷,應使MAP保持在90-110mmhg以上。第二十五頁,共四十九頁。擴容(kuòrónɡ)原則4.

盡快有效的恢復血管內(nèi)容量,此時的補充量和速度比選擇(xuǎnzé)何種液體更重要。因機體對貧血的耐受要比低血容量好得多;

5.

在失血性休克早期,機體即有細胞外液轉移,以細胞外液為代價維持血容量,所以細胞外液的明顯減少,通常補液量比失血量多出25-30%;

6.

先輸晶體液后輸膠體液比單輸液體好;第二十六頁,共四十九頁。擴容(kuòrónɡ)原則7.

對嚴重失血性休克,最初的補液速度至關重要,開始以25-30ml/(kg·h)速度輸注,嚴重大出血可更快,當心率開始減慢,便可減至20-25ml(kg·h)心率≤100次/min,血壓回升可再減至10-15ml

(kg·h)或5-10ml/(kg·h)維持;

8.

不能丟多少補多少,而是需多少補多少;

9.

液體治療目標要針對恢復組織氧合,糾正機體酸堿、電解質(zhì)和內(nèi)環(huán)境(huánjìng)紊亂。有人觀休克后存活者和未存活者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能生存的因素不僅僅是動脈壓、尿量和靜脈壓,心臟指數(shù)(CI)>4.5L/(min·m2),氧運輸(DO2)>

550ml/(min·m2),以及氧耗量(VO2)>170ml/(min·m2)。第二十七頁,共四十九頁。理想(lǐxiǎng)的復蘇液體迅速補充丟失的血容量保證足夠的血管內(nèi)停留時間改善血液動力學改善血液流變學改善微循環(huán)改善氧供/器官功能安全性好來源(láiyuán)可靠,保存和使用方便第二十八頁,共四十九頁。復蘇(fùsū)液體的選擇主張晶體液復蘇的理由:費用低,能糾正脫水和低鈉血癥,擴充細胞外液的數(shù)量,有良好的腎功能保護作用,一般無不良作用;反對理由:晶體液擴容效果差,半衰期短,需大量(dàliàng)輸液,可能引起血中白蛋白、凝血因子、血小板等有效成分過度稀釋,增加肺水腫、出血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第二十九頁,共四十九頁。復蘇液體(yètǐ)的選擇贊成膠體液的理由:膠體在血管內(nèi)擴容能力強,停留時間長,可快速恢復CO和氧供,改善微循環(huán)灌注;反對理由:膠體液可降低腎小球濾過率,抑制凝血和免疫功能,有一定(yīdìng)的變態(tài)反應發(fā)生率。因此,目前主張聯(lián)合應用,并根據(jù)病情調(diào)整比例第三十頁,共四十九頁。復蘇(fùsū)液體的選擇最近由美國創(chuàng)傷學會和加拿大創(chuàng)傷學會聯(lián)合召開的制訂復蘇策略的會議中[7],55%的參會者仍然(réngrán)主張使用膠體復蘇;2/3的參會者主張聯(lián)合使用晶、膠體復蘇。膠體至少在理論上具有強大的復蘇優(yōu)勢,如用量少、組織水腫輕、擴容時間持久、改善循環(huán)更迅速有效等,這種優(yōu)勢很難使醫(yī)生舍棄膠體在復蘇上的使用。

ChampionHR.Combatfluidresuscitation:introductionandoverviewofconferences.JTrauma,54(5Suppl):S7),第三十一頁,共四十九頁。復蘇(fùsū)液體的選擇就此有學者提出以下方案:晶體為開始復蘇的首選及主要選擇(xuǎnzé)(Ⅱ類證據(jù));膠體可在對晶體復蘇反應滿意時加用(Ⅲ類證據(jù));從經(jīng)濟方面考慮,應優(yōu)先使用非蛋白類膠體(Ⅱ類證據(jù))。結論:晶膠體復蘇各有優(yōu)缺點,但復蘇應以晶體為主,膠體為輔,對輸血要審慎。第三十二頁,共四十九頁。不同液體(yètǐ)的選擇意義補液種類(4)

晶體液與膠體液組合輸注(3)膠體液(2)7.5%

高滲氯化鈉(1)

等滲晶體液

第三十三頁,共四十九頁。等滲晶體(jīngtǐ)液(1)乳酸林格液:①臨床常用;②可跨血管半透膜自動分布;③主要作用是細胞外間隙擴容,血管內(nèi)擴容有限(yǒuxiàn);④達到血管內(nèi)擴容目的,常需補充失血量的3-4倍;⑤在體內(nèi)和血管內(nèi)停留時間較短⑥

乳酸林格液可引起低鈉、酸中毒和肝功能不全造成的乳酸負荷增加;⑦大量輸入乳酸林格液可能出現(xiàn)水腫、血液稀釋、低蛋白血癥、鈉過多并發(fā)癥。(2)生理鹽水:①0.9%的氯化鈉PH5.6,不含其它電解質(zhì);②氯離子高于血漿,輸入過多可致高鈉和高氯血癥;③已被乳酸鈉林格液取代。

(3)5%葡萄糖液:①應用目的在于預防低血糖,降低蛋白質(zhì)分解代謝;②5%葡萄糖液是不含電解質(zhì)的等滲液,可有效補充體內(nèi)水份;③輸注時不會使紅細胞溶解;④成人糖的基礎消耗量240-

300mg/kg/h,輸注240ml/h即可以補充;⑤麻醉手術期間應激反應,兒茶酚胺、皮質(zhì)醇、生長激素增加,導致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糖利用下降,結果血糖升高;⑥高血糖可使腦缺血、缺氧加重、白細胞功能抑制;⑦失血性休克液體治療,對葡萄液應限制使用;第三十四頁,共四十九頁。7.5%高滲氯化鈉(1)特點:①用較小容量可獲得較好的復蘇效果,在失血性休克中應用受到重視;②能快速升高血壓,增加心排血量,達到改善病人的循環(huán)功能外,還有對心肺功能干擾小,不增加顱內(nèi)壓等優(yōu)點;③嚴重顱腦外傷伴失血性休克輸7.5%高滲氯化鈉使ICP明顯降低,可改善局部腦血流和腦的氧供;④對心肺功能差者以高滲氯化鈉復蘇好;⑤7.5%高滲氯化鈉降低顱內(nèi)壓的作用機制(jīzhì)與甘露醇相似,尤其是對頑固性顱內(nèi)高壓的治療有效;(2)原理:①利用高滲氯化鈉溶液的滲透力,使水從相對低滲的細胞內(nèi)轉移到血管內(nèi);②高滲氯化鈉與等滲晶體液一樣,經(jīng)血管滲出,使血容量很快下降,為維護血液動力學穩(wěn)定,需繼續(xù)容量補充;③經(jīng)研究,合用膠體液時,用高滲氯化鈉才能較長時間維持擴容;(3)7.5%高滲氯化鈉小容量液體復蘇:①7.5%NaCl的配制

=

10%

NaCl

220ml+0.9%NaCl

180ml,靜滴4-5ml/kg;②7.5%

NaCl

50ml,3-4min內(nèi)靜滴,15mi后重復1次,30min后再重復一次,4小時內(nèi)不得超過400ml;③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開顱血腫清除去骨瓣減壓發(fā)生低血壓,給大量等滲晶體液可致嚴重腦膨脹。在甘露醇脫水治療無效時,靜滴7.5%高滲氯化鈉2ml/kg,2ml/min,1h后顱內(nèi)壓明顯下降,腦灌注壓升高;

第三十五頁,共四十九頁。膠體(jiāotǐ)液的種類①新鮮冰凍血漿:已公認不用于擴容治療,只用于糾正凝血因子缺乏;機體維持正常的凝血功能,只需血漿凝血因子正常水平的30%即可;給10-15ml/kg,可將血漿凝血因子水平提高到正常的40%左右。②人體白蛋白:理論上更接近生理狀態(tài)的膠體液,分子量60

000,可用來擴容和糾正低蛋白血癥;近年來白蛋白的作用和應用受到極大挑戰(zhàn)(tiǎozhàn);每克白蛋白結合水18ml;白蛋白不但不降低死亡率,反而有證據(jù)增加死亡率;休克時白蛋白從血管內(nèi)溢出,造成組織間隙水腫,氧擴散障礙,促進多器官衰竭發(fā)生;白蛋白還影響血漿的抗氧化能力,影響內(nèi)皮細胞粘附分子的表達;血清鈣離子降低;白蛋白不作為心肺復蘇等重癥搶救用藥。③右旋糖酐:6%右旋糖酐(D70)和10%右旋糖酐(D40)平均分子量70

000和40

000;特點有中效血管內(nèi)擴容效應和改善循環(huán);不良反應有:過敏反應為0.07-1.1%心搏停止高于白蛋白、淀粉和明膠類;急性腎功能衰竭見于低分子右旋糖酐,當尿量<25ml/h,不主張輸右旋糖酐;出血傾向,通過損害血小板粘附,降低第Ⅷ因子和促進纖維蛋白溶解等干擾凝血機制;干擾血型檢驗和交叉配血試驗;右旋糖酐的劑量應限制在<15ml/kg/24h。第三十六頁,共四十九頁。④羥乙基淀粉:6%賀斯(HES200/0.5)為等滲液,平均分子量200000,取代級0.5;低取代級的特點是安全。輸入后峰值血漿增量100%,維持4h的平臺期。可維持循環(huán)穩(wěn)定4-8h。推薦最大日劑量33ml/kg。此劑量對凝血功能無影響。706代血漿其平均分子量20000,有很高的克分子取代級(0.9)。擴容效力低,時間<2h。在體內(nèi)蓄積時間長,分布半衰期>30h。對腎功能有不良影響。新一代羥乙基淀粉(HES130/0.4)萬汶均分子量130000,克分子取代級0.4,與HES200/0.5相比對凝血、肝、腎功能的影響大大降低。⑤明膠:4%琥珀酰明膠(血定安/佳樂施)平均分子量35000,輸入后滲透壓峰值達34mmol/L。容量效應相當于輸入量。血管內(nèi)半衰期為4h,對肝腎功能無影響。對凝血功能干擾小,分子帶負電荷,對紅細胞有保護作用。無體內(nèi)蓄積,用量無需加以限制(xiànzhì)。過敏反應低。尿聯(lián)明膠(血代)其平均分子量35000,膠體滲透壓25.7-28.7mmol/L。擴容性能與4%琥珀明膠相似,溶液中鈣離子濃度高(6.26mmol/L)與血漿并用時可出現(xiàn)凝血現(xiàn)象。第三十七頁,共四十九頁。晶體(jīngtǐ)液與膠體液組合輸注嚴重失血性休克:①首選6%羥乙基溶液(róngyè)(HES200/0.5)與乳酸鈉林格液。②7.5%NaCl50ml+6%右旋糖酐70ml,3-5min內(nèi)靜滴,15min后重復一次,30min后再重復一次。③霍姆:4.2%NaCl+6%賀斯250-500ml。④腎功能受損者選用4%琥珀酰明膠(血定安)與乳酸鈉林格液。(2)晶體液與膠體液的比例應視液體總量定①右旋糖酐≤1000ml;②6%HES(200/0.5)≤1500ml(27-36ml/kg)③4%琥珀酰明膠1500-2000ml,無需加以限制。

第三十八頁,共四十九頁。不同擴容(kuòrónɡ)液提高血管內(nèi)容量比較輸注1000ml高分子羥乙基淀粉提高血管內(nèi)容量約750ml輸注1000ml白蛋白提高血管內(nèi)容量約500ml晶體(jīngtǐ)液與膠體液提高血管內(nèi)容量比較輸注1000ml生理鹽水提高血管內(nèi)容量約200ml第三十九頁,共四十九頁。輸血(shūxuè)的選擇

血紅蛋白濃度:>100g/L可不必輸血

<70g/L可輸濃縮紅細胞

70~100g/L是可根據(jù)病人的代償能力、一般情況和其他器官功能決定是否輸紅細胞。急性(jíxìng)失血超過總量的30%可輸全血。第四十頁,共四十九頁。輸注方法(fāngfǎ)

20%以下失血量:輸注晶體液,或適量膠體液,以恢復有效循環(huán)血量,一般不輸血;

20%-40%失血量:迅速輸注晶體液,膠體液,補充有效循環(huán)血量,然后輸注紅細胞制劑(zhìjì),改善紅細胞攜氧能力;

40%以上失血量:除補充上述晶體液、膠體液和紅細胞制劑外,還應根據(jù)凝血功能情況適當選用濃縮血小板,或冷沉淀。第四十一頁,共四十九頁。傳統(tǒng)上以血壓、中心靜脈壓、心排血量等血流動力學指標正常以及心率、尿量的恢復作為灌流(ɡuànliú)充分的參數(shù)和復蘇終點,這些指標在實際救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而在研究液體復蘇效果中有重要意義。隨著研究的深入,發(fā)現(xiàn)部分病人上述指標恢復正常以后,最終復蘇效果仍不理想,于是人們對復蘇終點進行了深一步研究[16]16HomC,MelverB,HorbrandF,etal.Therelationshipbetweenoxygendeliveryandoxygenconsumptionduringfluidresuscitationofburn–relatedshock[J].JBurnCareRehabil,2013,21(2):147-1541)。復蘇(fùsū)終點的再認識第四十二頁,共四十九頁。血乳酸(BL)水平

血清乳酸水平是反映組織缺氧高度敏感指標之一,可以較準確地反映組織低灌注和休克的嚴重程度。以達到血乳酸濃度正常(≤2mmol/L)為標準,復蘇的第一個24h血乳酸濃度恢復正常(≤2mmol/L)極為關鍵。動脈血乳酸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