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人教必修三教案)_第1頁
第14課-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人教必修三教案)_第2頁
第14課-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人教必修三教案)_第3頁
第14課-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人教必修三教案)_第4頁
第14課-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人教必修三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4課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一、【課標要求】1.了解鴉片戰(zhàn)爭后魏源、林則徐、嚴復、康有為、梁啟超等有識之士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思想,把握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歷程。2.理解維新變法思想在近代中國社會進程中所起的作用。3.感受主動向他人學習和積極進取的快樂,形成樂學善學而不盲從的態(tài)度,將學習西方與愛國主義、將愛國主義與現代化有機結合。二、【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

(1)了解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人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思想歷程,并在此基礎上探究維新變法思想在近代中國社會發(fā)展進程中所起的作用。(2)通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和相關材料,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二)過程與方法“情境—體驗-探究-感悟”教學模式。鑒于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必修一和必修二模塊中有關政治和經濟史的內容,所以本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學生為主體組織課堂教學,教師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景,引導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獨立思考、合作學習、逐步探究。在此模式下,體驗互動,學生分組活動:課前,將學生分成四個調查小組:第一組—地主階級抵抗派、第二組—洋務派、第三組—早期維新派、第四組—康梁派小組,各自收集相關人物的有關材料,包括他們的觀點和具體行為,最后選派中心發(fā)言人總結陳詞(形式不限)。設計意圖:通過分組調查,收集資料,參與互動,鍛煉學生合作及自主學習精神,并提高口頭表達能力。教師肯定學生的成果,并加以適當補充。(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使學生深刻體會到近代中國人學習西方的艱難歷程及其與救亡圖存的緊密聯系,體驗先進人物的憂國憂民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2)使學生認識人生價值的實現不僅取決于個人志向和奮斗,也受社會條件的制約,今天社會主義制度為我們人生價值的實現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但奮斗進取的精神不能改變。三、【重點和難點】1.重點:“師夷”與“制夷”的關系;“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在洋務運動中的作用;維新變法思想的特點及對中國社會的影響。2.難點:分析每個歷史階段中國人向西方學習內容的異同和特點是難點,認識近代思想發(fā)展的過程及其所處的歷史背景。之所以將其確立為難點,主要是因為這一問題的解決需要借助必修一和必修二模塊的知識,它和列強侵華與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密切相關,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儲備。這一難點主要通過教材和相關材料讓學生活動探究,教師總結。四、【教學過程】一、開眼看世界(19世紀四五十年代)鴉片戰(zhàn)爭時,曾國藩日記一則:“早起,習寸大字一百,作應酬字少許;辰后,溫經書,有所知;日中,讀史;酉時至亥刻,讀集;燈后,不讀書,但作為可耳?!卑雮€字不提這場影響國運的戰(zhàn)爭,讀的書也還是古書。從這段話可以看出以曾國藩為代表的中國知識分子在19世紀中葉的思想狀態(tài)。1、背景:1840年,中英爆發(fā)鴉片戰(zhàn)爭,堂堂大清帝國竟然會被西方一個蕞爾小國所敗,不僅令大清帝國顏面盡失,也激起了當時一些有識之士的思考,揭開了中國人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序幕。小標題:在開眼看世界之前,難道清朝的君臣國民都是閉著眼睛的嗎?材料一、中國古代的華夷秩序與明清朝貢體系圖,中國長期充當東亞盟主地位,對東亞以外的世界知之甚少。清朝的君臣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周圍國家都是蠻夷之國,禽獸之國。材料二、直到鴉片戰(zhàn)爭前,清朝統(tǒng)治者對西方世界依然是一無所知。因為許多洋人不肯向中國官員下跪,于是許多中國人便認定洋人的腿彎不了,倒下就站不起來。所以他們認為只要將洋人打倒在地,便很容易戰(zhàn)勝英國人了。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鴉片戰(zhàn)爭已經打了兩年了),道光在上諭中詢問福建總兵達洪阿等人:“覽奏均悉,該逆夷中必有洞悉夷情之人,究竟該國地方周圍幾許?所屬國共有若干?其最為強大、不受該國統(tǒng)束者共有若干人?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有無旱路可通?平素有無往來?俄羅斯是否接壤、有無貿易相通?此次遣來各偽官,是否授自國王?抑由帶兵之人派調?著達洪阿等逐層密訊,譯取明確供詞,據實具奏;毋任諱匿。欽此。”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說明當時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無知,不了解世界形勢的發(fā)展。以“天朝上國”自居的清王朝,在鴉片戰(zhàn)爭中一敗涂地,顏面盡失,不得已向蠻夷之邦——英夷,屈辱求和,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這場戰(zhàn)爭給古老的中國帶來巨大的沖擊,一些愛國的知識分子在嚴峻的現實面前,率先驚醒,開始開始睜眼開世界。2、代表人物(地主階級抵抗派)(1)林則徐林則徐(1785-1850),字元撫,福建侯官人,1811年中進士,歷任江南道監(jiān)察御史、江寧布政使、兩江總督、湖廣總督等職。1838年,林則徐在湖廣總督任上,向道光帝上書,痛陳鴉片之害,主張嚴禁鴉片。得到道光帝的支持,前往廣州禁煙。1839年6月,林則徐在虎門銷煙,打擊不法英商的囂張氣焰。并在廣東各地嚴加布防,翻譯西書,積極抵抗英國侵略。1841年林則徐被發(fā)配到新疆,1850年去世。①活動:設立譯館,編譯出《四洲志》和《各國律例》?!端闹拗尽肥墙袊谝徊肯到y(tǒng)的世界地理志。在廣東主持禁煙期間,為了解對手,設立翻譯館,所得夷書就地翻譯。積極探究西方軍事科學技術,引進西方先進的船艦大炮加以仿制(P69插圖)。主張建立一支新式海軍?!端闹拗尽泛喴獢⑹隽耸澜绱笪逯?0多個國家的地理、歷史和政治狀況,是近代中國第一部相對完整、比較系統(tǒng)的地界地理志書。②評價:林則徐成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2)魏源活動:編撰出《海國圖志》。這是當時介紹西方歷史地理最詳實的專著。在書中闡述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作者為什么要編撰此書呢?(參看課本資料回放)就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創(chuàng)作背景:1841年8月,魏源在鎮(zhèn)江與被革職的林則徐相遇,兩人徹夜長談,林則徐把《四洲志》的全部資料送給他,囑托他編寫一部激勵世人、反對外來侵略的著作。他以《四洲志》為基礎,廣泛搜集資料,編寫成《海國圖志》50卷。此后,他對《海國圖志》一再增補,10年后,全書達到100卷?!皫熞摹眱热??魏源說:“夷之長技三:一戰(zhàn)艦,二火器,三養(yǎng)兵練兵之法。”說明他認為西方近代文明的長處主要在什么方面?在軍事技術上。此書地位:《四洲志》純是一部譯作,而《海國圖志》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結構和理論方法。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一部由國人自己編寫的有關世界各國情況介紹的巨著。此書出版后傳入日本,曾在明治維新中起過一定的作用,3、影響(1)、對當時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啟迪作用。洋務運動,就是受魏源“師夷”思想的影響,并加以發(fā)揮的?!皫熞拈L技以自強”的目的是治民(鎮(zhèn)壓太平天國),與“制夷”不同。(2)、此后,介紹世界知識的書籍也接連出版。道光二十五年(1845),姚瑩在西南各地進行實地考察的基礎上,著《康輶紀行》一書,旨在“知彼虛實”“徐圖制夷”,以“冀雪中國之恥,重邊海之防”。該書對英法歷史,英俄、英印關系,印度、尼泊爾、錫金入藏交通要道,以及喇嘛教、天主教、回教源流等問題,都有所闡述,尤其注重考察西藏地區(qū)情況,揭露英國侵藏野心,建議清政府加強沿海與邊疆防務,以反抗外國侵略。1849年,徐繼畬編寫《瀛環(huán)志略》,橫向分歷史、地理兩大系統(tǒng),縱向分地形、地理、政治、風俗等子系統(tǒng),各系統(tǒng)交貫相連,完整的介紹了西方各國的史地情況。這部書對開闊中國人的的視野,了解西方政治制度,沖破封建思想樊籠,具有一定的作用。(3)、當然,第一批睜眼看世界的先進士大夫亦有其局限之處。1839年9月,林則徐在給\o"道光帝"道光帝的奏折中說:“夷兵除槍炮之外,擊刺步伐俱非所嫻,而腿足裹纏,結束嚴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無能為,是其強非不可制也?!边@實際也是當時通行的一種荒謬見解,認為\o"洋人"洋人腿不能彎曲,故只長于海戰(zhàn),一登岸就無可作為。1840年8月,林則徐聽到\o"定海"定海淪陷后,曾獻策懸賞激勵軍民殺敵,林則徐鼓動說,英國人膝蓋不能彎,“一仆不能復起”,可任人宰割。對洋人的堅船利炮,林則徐也有著奇怪的幻想:“英國要攻中國,無非乘船而來,它要是敢入內河,一則潮退水淺,船膠膨裂,再則伙食不足,三則軍火不繼,猶如魚躺在干河上,白來送死。”林則徐認為洋人嗜吃牛羊肉,若無從我國進口的\o"大黃"大黃、\o"茶葉"茶葉以輔食,將會消化不良而死。在給道光皇帝的一份奏稿中他寫道:“況茶葉大黃,外夷若不得此,即無以為命?!倍谝环輸M交\o"英國"英國\o"女王"女王的文書中,他又再次強調:“大黃、茶葉、\o"湖絲(頁面不存在)"湖絲等類,皆\o"中國"中國寶貴之產。外國若不得此,即無以為命。”然而,新思潮的萌發(fā)在當時并沒有引起全社會的普遍響應。也沒有能夠從理論轉化為大規(guī)模的實踐。史學家蔣廷黻曾說:“鴉片戰(zhàn)爭的軍事失敗還不是民族致命傷。失敗以后還不明了失敗的理由,力圖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傷?!上У拦?、咸豐年間的人沒有領受軍事失敗的教訓,戰(zhàn)后與戰(zhàn)前完全一樣,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豐末年,英、法聯軍攻進了北京,然后有少數人覺悟了,知道非學西洋不可。所以我們說,中華民族喪失了二十年的寶貴光陰?!倍?、“中學為體,西學為用”。(19世紀60-90年代)1、背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結束后,內憂外患的局勢。(要求學生解釋內憂外患)2、“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為代表的洋務派。【補充】中學指以孔孟儒學為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核心是綱常名教;(綱常指三綱五常,名教指以正名分、定尊卑為主要內容的封建禮教和道德規(guī)范)西學指近代以來傳入中國的西方資本主義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學技術。“中學為體”,是以中國的綱常名教作為決定國家命運的根本;“西學為用”是采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近代科學技術,挽救清王朝的統(tǒng)治。中體西用是傳統(tǒng)和現代觀念的混合物,是洋務派及其師夷長技的主張,并結合中國社會的實際使之更趨系統(tǒng)化、綱領化。但是這一思想中的“中學”與“西學”、傳統(tǒng)與現代之間的矛盾并未消除,影響了其對西方文化的深入理解和運用,加之把“西學”的“用”嫁接到“中學”的“體”上,嚴重削弱了它與傳統(tǒng)觀念相抗衡的力量,也直接決定了在此思想指導下的洋務運動“欲富而不強”的結局。3、內容:“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就是說,洋務派肯定封建制度,強調以封建綱常倫理作為國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時主張采用西方先進科學技術。李鴻章:“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袊詮?,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有人評價洋務運動他因模仿西方器物而異于傳統(tǒng),又因其主事者以新衛(wèi)舊的本來意愿而難以掙脫傳統(tǒng)。結果是“東一塊西一塊”的進步,是零賣的,不是批發(fā)的。(只學習器物,不學習制度,思想文化)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統(tǒng)治。但洋務運動創(chuàng)辦了一批近代企業(yè),開設了一批新式學堂,邁出了中國近代化歷程的第一步。4、失敗原因:清軍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慘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宣告了洋務運動的失敗。使洋務派“自強”的迷夢破滅,“中體西用”的思想也失去原有的意義?!拔肄k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子,由裱糊匠東貼西補,居然成一凈室,雖明知為紙片裱糊,然究竟決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風小雨,打成幾個窟窿,隨時補葺,亦可支吾對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預備何等修葺材料,何種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術能負其責?”——李鴻章失敗的原因:未從根本上變革封建制度。把西方的先進技術嫁接在落后的封建制度上,違背了“生產關系與生產力水平相適應才能推動生產力發(fā)展”的原理,注定破產。三、維新變法思想在民族危機不斷加深的背景下,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上層是如何向西方學習的?維新思想經歷了怎樣的發(fā)展歷程?1、早期維新思想(1)背景:洋務運動的開展和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19世紀60年代以后。(2)代表人物:王韜、鄭觀應等。(3)主張①經濟上:主張發(fā)展民族工商業(yè),與外國進行商戰(zhàn)②文化上:興辦學校,學習西方自然科學知識。③政治上:主張革新,實行君主立憲制度。(4)局限性:一是沒有完整的理論,二是沒有付諸行動。(根本原因: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不充分)2、維新變法思想1、時間:19世紀90年代初。設問:有哪些核心因素推動了維新運動的深入發(fā)展?政治:帝國主義侵略加劇、瓜分高潮。經濟:甲午戰(zhàn)爭失敗后,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fā)展,思想:早期維新思想的發(fā)展。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作為獨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臺。2、代表人物:(資產階級維新派)(1)康有為P70頁歷史縱橫①活動:A在廣州創(chuàng)辦萬木草堂。解放后,萬木草堂一度成為一家鎖廠的車間。后來又成為了40戶居民居住的大雜院,住戶在里面修廁所、打墻壁,嚴重破壞了房屋結構,僅墻體破壞就達到了20%,很多建筑部件和文物遭到破壞或遺失。2004年,廣州市投入1300萬元遷出40多戶居民,又投入230多萬進行了全面的修繕,2007年,百年草堂得以“重見天日”,免費重新向公眾開放。B撰寫《新學偽經考》。內容;將封建統(tǒng)治者奉為儒學正統(tǒng)的古文經典斥為偽書。作用:從根本上動搖了封建統(tǒng)治者扼守祖訓、反對變法的理論基礎??涤袨榈摹缎聦W偽經考》1898年春在上海刊行,后曾三次被清政府下令毀版。此書遭毀版的原因是什么?借經學之名,行改制之實。C撰寫《孔子改制考》內容:宣稱(偏于保守的)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張變革的先師。②理論特點:“移花接木”——借助經學的外衣,否定君主專制統(tǒng)治,宣傳維新變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③作用:康有為的這些看法,雖都不科學,但卻有力地抨擊了封建頑固勢力??涤袨樵谏锨宓鄣谝粫岢?,如不變法“恐皇上與諸臣,求為長安布衣而不可得矣”。既然是他代表資產階級的利益,為什么還要維護清朝統(tǒng)治?有人說康有為是跪著造反的人。他為什么要把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學說同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相結合?因為這樣“既合乎古訓,又適宜詩時局”可以減小維新變法的阻力。它既反映了康有為敢于向封建傳統(tǒng)思想挑戰(zhàn)的精神,及發(fā)展資本主義的強烈愿望,也暴露了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不充分而導致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政治上的軟弱性。④評價:思想界之大颶風,火山大噴火。(2)梁啟超①活動:發(fā)表《變法通議》?!蹲兎ㄍㄗh》是梁啟超在戊戌變法前夕撰寫的一組政論文章,抨擊封建專制制度的危害和頑固派的因循守舊,宣傳伸民權、設議院、變法圖存的思想。伸民權、設議院:主張學習西方的君主立憲制。變法措施另外還有要重視教育來開啟民智,變革科舉等主張。闡述變法的必要性,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認為變則存,不變則亡(變法圖存)。(3)嚴復①活動:發(fā)表《天演論》,指出封建君主皆為“大盜竊國“,主張國家屬于人民,王侯將相是人民的公仆。(即民主君仆,主權在民)《天演論》是嚴復翻譯赫胥黎的《進化論與倫理學》一書。這是一本宣傳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通俗小冊子,在《天演論》問世以后,“天演”、“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等新名詞很快充斥報紙刊物,成為最活躍的字眼。胡適的名與字,乃取自當時盛行的達爾文學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典故。3、實踐:1898年,光緒帝實行戊戌變法。結果:最終失敗。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布“定國是詔”詔書,宣布變法。新政從此日開始,到9月21日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