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九年級上冊《11.5機械效率》2023年同步練習卷(含解析)_第1頁
蘇科版九年級上冊《11.5機械效率》2023年同步練習卷(含解析)_第2頁
蘇科版九年級上冊《11.5機械效率》2023年同步練習卷(含解析)_第3頁
蘇科版九年級上冊《11.5機械效率》2023年同步練習卷(含解析)_第4頁
蘇科版九年級上冊《11.5機械效率》2023年同步練習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第頁蘇科版九年級上冊《11.5機械效率》2023年同步練習卷(含解析)蘇科版九年級上冊《11.4機械效率》2023年同步練習卷

一、選擇題

1.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杠桿的機械效率,他將兩個鉤碼懸掛在B點,在A點用彈簧測力計保持豎直方向拉動杠桿,使其繞O點緩慢轉(zhuǎn)動,帶動鉤碼上升一定的高度h(不計摩擦)()

A.在杠桿轉(zhuǎn)動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會變小

B.僅將拉力的作用點從A點移到C點,杠桿的機械效率不變

C.僅增加鉤碼的個數(shù),拉力所做的額外功增大

D.僅將鉤碼的懸掛點從B點移到C點,拉力做的總功變大

2.如圖所示,工人利用滑輪組先后豎直向上勻速提升物體A和物體B。當提升物體A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工人對地面的壓力為F1;當提升物體B時,工人對地面的壓力為F2。已知工人的質(zhì)量為65kg,物體A的質(zhì)量為90kg,物體B的質(zhì)量為50kg。不計繩重和摩擦。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壓力F1為60N

B.F1與F2之比為1:5

C.動滑輪質(zhì)量為200kg

D.提升B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0%

3.曉敏在觀看雜技表演,有一項跳板節(jié)目引起了她的注意,如圖所示,兩名質(zhì)量為60kg的男演員同時從5m高處自由下落到跳板的一端,站立于跳板另一端的一名質(zhì)量為40kg的女演員被向上彈起6m高。曉敏利用所學的知識粗略地計算出跳板的機械效率為()

A.90%B.80%C.60%D.40%

4.建筑工人小明要把建筑材料運送到樓上,他使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提升,第一次小明將質(zhì)量為m的建筑材料放在吊籃中,在拉力為F的作用下勻速送到樓上;為了加快工程進度,第二次小明在吊籃中增加了Δm的建筑材料在繩端施加一定拉力使其勻速送到樓上;那么小明第二次提升建筑材料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不計吊籃質(zhì)量、繩重及摩擦)()

A.η=×100%

B.η=×100%

C.η=×100%

D.η=×100%

5.小李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提升重物,第一次提升的重物A的重力為GA,加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F1,重物上升的速度為v1,運動時間為t1,第二次提升的重物B的重力為GB,加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F2,重物上升的速度為v2,運動時間為t2,已知F1:GA=5:8,GB:GA=3:2,v1:v2=2:1,t1:t2=2:3,動滑輪的重力不能忽略,不計繩重與摩擦的影響,下列對兩個過程的分析中,錯誤的是()

A.拉力之比為F1:F2=5:7

B.拉力的功率之比為P1:P2=10:7

C.機械效率之比為η1:η2=7:8

D.額外功之比為W1:W2=4:3

二、多選題

(多選)6.一位建筑工人要把建筑材料運送到樓上,他使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升降,已知吊籃的質(zhì)量為m1,建筑材料的質(zhì)量為m2,人對繩子的拉力為F,吊籃在拉力的作用下勻速上升了h,不計繩重和輪與軸的摩擦。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有用功為m2gh,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B.有用功為m2gh,動滑輪重為2F﹣(m1+m2)g

C.有用功為(m1+m2)g,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D.額外功為(2F﹣m2g)h,繩子移動的距離為2h

三、填空題

7.在建筑工地上,小明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用35N的拉力使重為400N的物體A沿著水平地面勻速運動。A在運動時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其所受重力的0.2倍,不計繩重及滑輪組的摩擦,則動滑輪所受重力N;若增加物體A的重力,仍使物體A勻速運動,則該裝置的機械效率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8.如圖所示,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長方體薄磚,ab<bc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圖用豎直向上的力F1作用于ab的中點,乙圖用豎直向上的力F2作用于bc的中點,都使它們在豎直方向上慢慢向上移動,磚的著地端沒有離開地面,兩次都使重心升高了h,此時兩塊薄磚都變成了斜面,則:

(1)在上述過程中,F(xiàn)1F2;

(2)F1所做的功F2所做的功:第一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第二次重力所做的功;

(3)若將同一小車分別沿甲、乙兩個薄磚斜面的底端勻速拉到頂端,兩次機械效率η1η2(以上都選填“<”、“>”或“=”)。

9.工人用滑輪組勻速提升重為240N的物體,如圖所示,所用的拉力為150N,在4s內(nèi)物體被提高2m.在此過程中,工人做功的功率為W,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10.體重為700N的小明站在地面上用圖所示的滑輪組提起物體A,當物體A勻速豎直上升時,小明對地面的壓強為p1,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1;在物體A的下方再加掛一個質(zhì)量為60kg的物體B后(圖中未畫出),小明繼續(xù)通過繩子使物體A和B一起勻速豎直上升,此時他對地面的壓強為p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2.若滑輪組的摩擦及繩重均可忽略不計,且p1:p2=3:1,η1:η2=9:10,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1=%.(取g=10N/kg)

四、實驗探究題

11.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杠桿的機械效率,每個鉤碼的質(zhì)量為m,O為支點。

(1)他將2只鉤碼懸掛在B點,在A點豎直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拉力為F1,測得A、B兩點上升的高度分別為h1、h2,則此次杠桿的機械效率為η=(用已知或測量物理量的符號表示)。

(2)他將2只鉤碼懸掛在C點,在A點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C點上升高度為h2,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大于/等于/小于)F1,此次彈簧測力計做的功將(大于/等于/小于)第一次做的功,杠桿的機械效率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他將3只鉤碼懸掛在C點,在A點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C點上升高度仍為h2,則第3次杠桿的機械效率與前兩次相比(最大/最小/三次相等)。

五、解答題

12.如圖所示,物重G為2000N,斜面長5m,高3m,斜面和滑輪組裝置的總機械效率為80%,若將重物沿斜面以0.2m/s的速度拉上來,求:

(1)所需拉力F是多少?

(2)機械的總功率是多少?

13.圖25是液壓汽車起重機從水中打撈重物的示意圖。A是動滑輪,B是定滑輪,C是卷揚機,D是油缸,E是柱塞。作用在動滑輪上共三股鋼絲繩,卷揚機轉(zhuǎn)動使鋼絲繩帶動動滑輪上升提取重物,被打撈的重物體積V=0.5m3.若在本次打撈前起重機對地面的壓強p0=2.0×107Pa,當物體在水中勻速上升時起重機對地面的壓強p1=2.375×107Pa,物體完全出水后起重機對地面的壓強p2=2.5×107Pa.假設(shè)起重時柱塞沿豎直方向,物體出水前、后柱塞對吊臂的支撐力分別為N1和N2,N1與N2之比為19:24.重物出水后上升的速度v=0.45m/s.吊臂、定滑輪、鋼絲繩的重以及輪與繩的摩擦不計。(g取10N/kg)求:

(1)被打撈物體的重力;

(2)被打撈的物體浸沒在水中上升時,滑輪組AB的機械效率。

14.2023年10月5日考古學家在黃海海域發(fā)現(xiàn)甲午海戰(zhàn)沉船“致遠艦”的消息轟動了整個考古界,隨著水下考古工作的進行,一些重要文物近日陸續(xù)出水重見天日,關(guān)于這艘在海水中沉睡了120余年的戰(zhàn)艦是如何被打撈起的謎題也逐步解開?,F(xiàn)某課外活動小組,照此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簡單機械,模擬打撈沉船,實驗中用實心立方體A代替沉船,已知A的體積為0.1m3,質(zhì)量為280kg(設(shè)整個過程A均為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忽略鋼纜繩重及滑輪摩擦,不考慮風浪,水流等因素的影響)

(1)A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多大?(ρ水=1.0×103kg/m3)

(2)若A完全浸沒在水中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60%,那么A完全打撈出水面后,岸上鋼繩的拉力F為多大?

(3)若A完全打撈出水面后,以0.1m/s的速度被勻速提升,求岸上鋼繩拉力F的功率。

15.如圖所示,一根長10m粗細不均勻的金屬路燈桿,放在水平地面上。工人豎直向下用力F1拉甲滑輪組的繩端,使路燈桿的A端恰好離開地面時,人對地面的壓力為N1,勻速略微向上提起路燈桿的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保持不變?yōu)棣?;當該工人豎直向下用力F2拉乙滑輪組的繩端,使路燈桿的B端恰好離開地面時,人對地面的壓力為N2,勻速略微向上提起路燈桿的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保持不變?yōu)棣?;N1:N2=4:5,F(xiàn)1:F2=9:5,η1:η2=10:9.每個動滑輪重均為50N,滑輪組的繩重、繩的伸長和輪軸間摩擦可以忽略,g=10N/kg。

求:(1)工人重G人。

(2)路燈桿重G桿。

(3)起重機將路燈桿保持水平狀態(tài)吊起時,鋼纜應系在何處?

六、計算題

16.在些建筑工地、港口常見到各種大型起重機,如圖所示是一種起重機的簡圖,如圖所示是起重機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用它把質(zhì)量為4×103kg、底面積為1m2的貨箱G勻速提起。問:

(1)當貨物靜止于水平地面時,它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少?

(2)吊起貨物時,為使起重機不翻倒,其右邊至少要配一個質(zhì)量為多大的物體?(已知OA=10m,OB=5m,設(shè)起重機所受重力的作用線恰好通過O點)

(3)起重機功率為30kW,若起重機的機械效率為80%,則貨箱G沿豎直方向勻速提高15m,需要多少時間?

蘇科版九年級上冊《11.4機械效率》2023年同步練習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

1.【解答】解:A、若彈簧測力計拉力方向一直豎直向上拉動,阻力不變,動力臂減小,阻力臂變小,如下圖所示:

△OBB′∽△OAA′,所以=,所以動力臂與阻力臂的比值不變,

因為阻力不變,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應該不變,故A錯誤;

B、僅將拉力的作用點從A點移到C點,由于將相同的鉤碼提升相同的高度,有用功不變,額外功也不變,杠桿的機械效率不變,故B正確;

C、克服杠桿重力做的功為額外功,僅增加鉤碼的個數(shù),杠桿重力和杠桿上升的高度不變,拉力所做的額外功不變,故C錯誤;

D、鉤碼的懸掛點在B點時,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得F1OA=GOB;懸掛點移至C點時,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得F2OA=GOC;從圖中可以看出,由OB到OC力臂變大,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大,有用功不變,但杠桿提升的高度減小,額外功減小,又因為總功等于額外功與有用功之和,因此此次彈簧測力計做的功將小于第一次做的功,即僅將鉤碼的懸掛點從B點移到C點,拉力做的總功變小,故D錯誤。

故選:B。

2.【解答】解:人的重力G人=m人g=65kg×10N/kg=650N,

物體A的重力GA=mAg=90kg×10N/kg=900N,

物體B的重力GB=mBg=50kg×10N/kg=500N;

由圖知,n=2,拉力端移動距離s=2h。

(1)當提升物體A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

此時工人施加的拉力:

F拉1===600N,

不計繩重和摩擦,拉力F拉=(G+G動),則動滑輪重:

G動=2F拉1﹣GA=2×600N﹣900N=300N,

動滑輪的質(zhì)量:

m動===30kg,故C錯誤;

工人對地面的壓力:

F1=G人﹣F拉1=650N﹣600N=50N,故A錯誤;

不計繩重和摩擦,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

提升物體B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η2==×100%=62.5%,故D錯誤;

不計繩重和摩擦,拉力F拉2=(GB+G動)=×(500N+300N)=400N,

此時工人對地面的壓力:

F2=G人﹣F拉2=650N﹣400N=250N,

F1:F2=50N:250N=1:5,故B正確。

故選:B。

3.【解答】解:兩名男演員做的總功:

W總=2G1h1=2m1gh1=2×60kg×9.8N/kg×5m=5880J,

對女演員做的有用功:

W有=G2h2=m2gh2=40kg×9.8N/kg×6m=2352J,

跳板的機械效率為:

η=×100%=×100%=40%。

故選:D。

4.【解答】解:

由圖可知n=2,不計吊籃質(zhì)量、繩重及摩擦,

由F=(G+G動)可得,動滑輪的重:

G動=2F﹣G=2F﹣mg;

第二次建筑材料增加的重力:ΔG=Δmg,

則第二次建筑材料的重力為:G′=mg+Δmg,

小明第二次提升建筑材料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η=×100%=×100%=×100%=×100%=×100%,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5.【解答】解:已知F1:GA=5:8,GB:GA=3:2,

假設(shè)GA=8,則GB=12,F(xiàn)1=5,

A、由圖可知n=2,不計繩重與摩擦的影響,拉力F1=(GA+G動),

則動滑輪重:G動=2F1﹣GA=2×5﹣8=2,

拉力F2=(GB+G動)=(12+2)=7,

所以F1:F2=5:7,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拉力端移動的速度之比等于物體升高速度之比,

因為P===Fv,所以拉力的功率之比:

P1:P2=F1v1:F2v2=(5×2):(7×1)=10:7,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不計繩重與摩擦的影響,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

則η1:η2=:=:=14:15,故C錯誤,符合題意;

D、不計繩重與摩擦的影響,額外功W額=G動h,

h1:h2=v1t1:v2t2=2×2:1×3=4:3

額外功W1:W2=G動h1:G動h2=h1:h2=4:3,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二、多選題

6.【解答】解:由圖知:作用在動滑輪上的繩子有2段,繩子拉下的長度是2h,

①有用功為W有用=Gh=m2gh;

②總功為W總=Fs=F2h=2Fh;

③機械效率為η===;

④額外功為W額=W總﹣W有用=2Fh﹣m2gh=(2F﹣m2g)h;

⑤對吊籃做的功為W1=G1h=m1gh

對動滑輪做的功為W動滑輪=W額﹣W1=(2F﹣m2g)h﹣m1gh=(2F﹣m2g﹣m1g)h

動滑輪的重力為G動滑輪===2F﹣(m1+m2)g。

故選:BD。

三、填空題

7.【解答】解:

(1)因為物體A在運動時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其所受重力的0.2倍,

所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f=0.2G=0.2×400N=80N;

因物體A勻速運動,繩子對物體的拉力和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所以滑輪組對物體的拉力F拉=f=80N,

由圖知n=3,不計繩重與摩擦,由F=(G動+F拉)可得動滑輪受到的重力:

G動=nF﹣F拉=3×35N﹣80N=25N;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

使用此滑輪組水平拉動物體時,克服物體與地面間摩擦力做的功為有用功;

若增加物體A的重力,仍使物體A勻速運動,因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增大,則摩擦力增大,克服物體與地面間摩擦力做的有用功增大,在額外功不變的情況下,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則機械效率將增大。

故答案為:25;增大。

8.【解答】解:

(1)第一次以與地面接觸的下邊為支點轉(zhuǎn)動,F(xiàn)1克服重力才能將磚抬起,即F1×cb=mg×cb;F1=mg;

第二次同理有:F2×ab=mg×ab,F(xiàn)2=mg,所以F1=F2;

(2)兩次都使重心升高了h,拉力把物體提起,拉力所做的功是克服物體的重力所做的功,根據(jù)W=Gh可知,克服重力做功相同,拉力做功相也同;

(3)由題意可知,磚的重心上升的高度是相同的,則甲與水平面的傾角要小于乙與水平面的傾角;

若將同一小車分別沿甲、乙兩個薄磚斜面的底端勻速拉到頂端,傾角越小,機械效率越小,所以甲的機械效率小于乙的機械效率,即η1<η2。

故答案為:(1)=;(2)=;=;(3)<。

9.【解答】解:(1)由圖可知:n=2,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2h=2×2m=4m,

拉力做的功為:W總=Fs=150N×4m=600J;

做功時間t=4s,

人的功率:P===150W;

(2),

由η====得,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100%=×100%=80%。

故答案為:150;80%。

10.【解答】人站在地面上靜止,拉動物體時,受到三個力:重力G人、繩子拉力F1、地面支持力N1,由同一直線力的平衡,G人=F1+N1,小陽對地面的壓力:

N1=G人﹣F1,

小陽對地面的壓強:p1=,η1==;

同理,人站在地面上靜止,拉動水面上的物體時,受到三個力:重力G人、繩子拉力F2、地面支持力N2,如圖

小陽對地面的壓力:N2=G人﹣F2,

小陽對地面的壓強:p2=,η2=,∵η1:η2=9:10,p1:p2=3:1,

∴=9:10…①

(G人﹣F1):(G人﹣F2)=3:1…②,又G人=700N,GB=60kg×10N/kg=600N。

解得:η1=75%

故答案為:75。

四、實驗探究題

11.【解答】解:(1)在A點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有用功為W有=Gh1=2mgh2,總功W總=Fh1,則機械效率的表達式η=×100%=×100%=×100%。

(2)鉤碼的懸掛點在B點時,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得F1OA=GOB;懸掛點移至C點時,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得F2OA=GOC;從圖中可以看出,由OB到OC力臂變大,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大;

兩次鉤碼上升高度都為h2,有用功不變,但第二次杠桿提升的高度減小,額外功減小,又因為總功等于額外功與有用功之和,所以此次彈簧測力計做的功將小于第一次做的功。

(3)因為第1與第2的有用功相等,并且第2的額外功小,因為機械效率等于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因此第1的機械效率小于第2的機械效率;根據(jù)η=×100%知機械效率變大。

將3只鉤碼懸掛在C點時,物體升高的高度不變,物重增加,由W有=Gh2可得,有用功變大,但杠桿提升的高度與第2相同,額外功與第2相同,又因為機械效率等于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因此第3的機械效率大于第2的機械效率。

綜上所述,第3的機械效率最大。

故答案為:(1)勻速;×100%;(2)大于;小于;變大;(3)最大。

五、解答題

12.【解答】解:(1)由題意可知斜面和滑輪組都是為了將物體的位置提高,所以有用功:

W有用=Gh=2000N×3m=6000J

總功:

=;

總功即拉力做的功等于拉力和拉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拉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等于物體移動距離的n倍即:

S′=nS=3×5m=15m

所需拉力

F==

(2)重物上升時間

t=

機械的總功率:

答:(1)所需拉力F是500N,(2)機械的總功率是300W。

13.【解答】解:(1)設(shè)起重機重為G,被打撈物體重力為G物;

打撈物體前,G=p0S

在水中勻速提升物體時:F拉=G物﹣F浮

起重機對地面的壓力:G+F拉=p1S

F?。溅阉甮V排=1000kg/m3×10N/kg×0.5m3=0.5×104N;

物體出水后:G+G物=p2S

F拉=(p1﹣p0)S;

G物=(p2﹣p0)S;

整理可得:====

可得物體重力為:G物=2.0×104N。

(2)設(shè)鋼絲繩上的力在出水前后分別為F1、F2,柱塞對吊臂力的力臂為L1,鋼絲繩對吊臂力的力臂為L2.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知:

N1L1=3F1L2;N2L1=3F2L2;

=,

F1=(G物﹣F浮+G動)

F2=(G物+G動),

又∵=,

∴==

將數(shù)據(jù)代入得:G動=0.4×104N。

物體浸沒在水中上升時,滑輪組AB的機械效率:

η=====78.9%。

答:(1)被打撈物體的重力為2.0×104N。

(2)被打撈的物體浸沒在水中上升時,滑輪組AB的機械效率為78.9%。

14.【解答】解:(1)A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

F?。溅裧V排=ρgV=1.0×103kg/m3×10N/kg×0.1m3=1000N;

(2)物體A的重力:

G=mg=280kg×10N/kg=2800N,

A完全浸沒在水中時,總功為W總=(G+G動﹣F浮)h,有用功為W有=(G﹣F?。﹉,

所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η=×100%=×100%=×100%=×100%=60%,

解得:G動=1200N,

由圖可知,n=5,

A完全打撈出水面后,岸上鋼繩的拉力:

F=(G+G動)=×(2800N+1200N)=800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