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設計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華中科技大學_第1頁
建筑抗震設計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華中科技大學_第2頁
建筑抗震設計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華中科技大學_第3頁
建筑抗震設計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華中科技大學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抗震設計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華中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第一章測試

傳播速度最快的地震波是()。

A:橫波(S波)B:瑞雷波(R波)C:縱波(P波)D:勒夫波(L波)

答案:縱波(P波)

作為建筑抗震主要研究對象的是()

A:陷落地震B(yǎng):火山地震C:構造地震D:水庫地震

答案:構造地震

當遭受低于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的地震影響時,結構應()

A:不發(fā)生倒塌B:處于彈塑性大變形狀態(tài)C:處于彈塑性小變形狀態(tài)D:處于彈性狀態(tài)

答案:處于彈性狀態(tài)

按國家規(guī)定的權限批準作為一個地區(qū)抗震設防依據(jù)的地震烈度稱為()

A:設防烈度B:基本烈度C:偶遇烈度D:中震烈度

答案:設防烈度

特大地震是指震級()的地震

A:6級以上B:5級以上C:7級以上D:8級以上

答案:8級以上

一個地區(qū)未來50年內(nèi)一般場地條件下可能遭受的具有10%超越概率的地震烈度值稱為該地區(qū)的()

A:地震烈度B:設防烈度C:偶遇烈度D:基本烈度

答案:偶遇烈度;基本烈度

對一些規(guī)范規(guī)定的結構應進行大震作用下的()。

A:彈塑性變形驗算B:穩(wěn)定性驗算C:抗倒塌驗算D:彈性變形驗算

答案:彈塑性變形驗算;抗倒塌驗算

“三水準”設防要求是()

A:大震不壞B:大震不倒C:小震不壞D:中震可修

答案:大震不倒;小震不壞;中震可修

結構抗震設計采用“三水準”設防要求的原因是()

A:地震是不可預測的B:是一種經(jīng)濟的抗震對策C:保證結構在中震下是可修理的D:多道設防,提高結構的可靠性

答案:地震是不可預測的;是一種經(jīng)濟的抗震對策

對絕大多數(shù)結構進行小震作用下驗算結構和構件的()

A:結構彈性變形B:承載力C:抗傾覆D:結構彈塑性變形

答案:結構彈性變形;承載力

第二章測試

陡坡、陡坎,河岸和邊坡的邊緣屬于對結構抗震的()

A:危險地段B:有利地段C:不利地段D:一般地段

答案:不利地段

抗側(cè)力結構的層間受剪承載力小于相鄰上一樓層的80%屬于()

A:承載力突變B:豎向承載力不規(guī)則C:側(cè)向剛度不規(guī)則D:抗側(cè)力構件不連續(xù)

答案:承載力突變

結構材料的抗震性能方面分析,抗震性能最好的是()

A:鋼結構B:混凝土結構C:預應力結構D:砌體結構

答案:鋼結構

框架-剪力墻結構中,選擇作為第一道抗震防線的構件是()

A:框架節(jié)點B:框架梁C:剪力墻D:框架柱

答案:剪力墻

建筑結構抗震設計強調(diào)“概念設計”的原因是()

A:地震影響有其不確定性B:結構構造有其不確定性C:地震不可預測D:結構分析有其不確定性

答案:地震影響有其不確定性;地震不可預測;結構分析有其不確定性

基本內(nèi)容包括且不限于()

A:建筑結構的規(guī)則性B:建筑場地的選擇C:抗側(cè)力結構和構件的延性設計D:地震作用的計算分析

答案:建筑結構的規(guī)則性;建筑場地的選擇;抗側(cè)力結構和構件的延性設計

國內(nèi)外多次大地震的經(jīng)驗表明:柔性建筑,()

A:薄土層上的震害重B:薄土層上的震害輕C:厚土層上的震害重D:厚土層上的震害輕

答案:薄土層上的震害重;厚土層上的震害輕

描述一次強震的地面運動,主要的特性參數(shù)是()

A:場地的自振周期B:地震動加速度峰值C:地震動持續(xù)時間D:地震動主要周期

答案:地震動加速度峰值;地震動持續(xù)時間;地震動主要周期

某建筑平面凹進超過建筑寬度的30%,且底層側(cè)向剛度為第2層側(cè)向剛度的65%,底層抗剪承載力為2層的75%,則采取的處理方法有()

A:2層的地震剪力應乘以1.15的增大系數(shù)B:采用符合樓板平面內(nèi)實際剛度變化的計算模型C:底層的地震剪力應乘以1.15的增大系數(shù)D:采用空間結構計算模型進行結構分析

答案:采用符合樓板平面內(nèi)實際剛度變化的計算模型;底層的地震剪力應乘以1.15的增大系數(shù);采用空間結構計算模型進行結構分析

某建筑平面如下圖示,則該建筑屬于()

A:樓板不規(guī)則B:樓板局部不連續(xù)C:凹凸不規(guī)則

D:扭轉(zhuǎn)不規(guī)則

答案:凹凸不規(guī)則

第三章測試

建筑場地按地震對建筑的影響劃分為()。

A:2類B:5類C:4類D:3類

答案:4類

中密、稍密的碎石土屬于()

A:中軟土B:堅硬土C:軟弱土D:中硬土

答案:中硬土

場地覆蓋層厚度是指()

A:地面至基巖頂面的深度;B: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400m/s的土層頂面的深度C: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層頂面的深度D:地面至中硬土層頂面的深度

答案: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層頂面的深度

在計算土層的等效剪切波速時,計算深度d0應?。ǎ?/p>

A:覆蓋層厚度和15m二者的較小值B:覆蓋層厚度和15m二者的較小值C:覆蓋層厚度和20m二者的較小值D:覆蓋層厚度和20m二者的較大值

答案:覆蓋層厚度和20m二者的較小值

地基基礎抗震設計的一般要求是()

A:同一結構單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而另外部分采用樁基;B:在抗震驗算時必須考慮結構、基礎和地基的相互作用影響C:地基有軟弱土、可液化土、新近填土或嚴重不均勻土層時,宜加強基礎的整體性和剛性;D:同一結構單元不宜設置在性質(zhì)截然不同的地基土層上;

答案:同一結構單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而另外部分采用樁基;;地基有軟弱土、可液化土、新近填土或嚴重不均勻土層時,宜加強基礎的整體性和剛性;;同一結構單元不宜設置在性質(zhì)截然不同的地基土層上;

某高校處于8度區(qū),則下列不需要進行天然地基抗震驗算的建筑是()。(假定地基主要受力層范圍內(nèi)不存在軟弱粘性土層)

A:5層教學樓B:某學院6層辦公樓C:24層的教工住宅樓D:6層的大學生公寓

答案:5層教學樓;某學院6層辦公樓;6層的大學生公寓

一般情況下,地基土的抗震承載力大于其靜承載力。()

A:錯B:對

答案:對

地質(zhì)年代為第四紀晚更新世(Q3)及以前時,7、8度可判為不液化。()

A:錯B:對

答案:對

上覆非液化土層厚度大于液化土特征深度時,可判為不液化。()

A:錯B:對

答案:錯

地基的液化等級時,對丙類建筑可不采取措施。()

A:對B:錯

答案:對

第四章測試

單層單跨框架,屋蓋剛度為無窮大,質(zhì)量集中于屋蓋處。重力荷載代表值G=700kN。設防烈度為8度(amax=0.16),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二組,Ⅰ類場地(Tg=0.3s),結構自振周期為0.336s,阻尼比為0.05,則該結構多遇地震時的水平地震作用是()

A:11.4kNB:112kNC:100.8kND:10.3kN

答案:100.8kN

結構的重力荷載代表值等于()

A:結構和構配件自重設計值Gk加上各可變荷載設計值B:結構和構配件自重標準值Gk加上各可變荷載組合值C:結構和構配件自重設計值Gk加上各可變荷載組合值D:結構和構配件自重標準值Gk加上各可變荷載設計值

答案:結構和構配件自重設計值Gk加上各可變荷載組合值

地震作用的復雜性體現(xiàn)在與()有關

A:地面運動強度B:結構動力特性C:地面運動的頻譜特性D:地面運動的持續(xù)時間

答案:地面運動強度;結構動力特性;地面運動的頻譜特性;地面運動的持續(xù)時間

結構動力特性主要包括結構的()

A:承載能力B:阻尼C:振型D:自振周期

答案:承載能力;阻尼;自振周期

第五章測試

框架結構體系的缺點是()

A:不能提供較大的內(nèi)部空間B:不能形成較為豐富的立面C:結構側(cè)向剛度低D:平面布置不靈活

答案:結構側(cè)向剛度低

在罕遇地震作用時,結構在()

A:彈塑性、小變形范圍工作B:彈性范圍工作C:彈塑性、大變形范圍工作D:塑性范圍工作

答案:彈塑性、大變形范圍工作

某7層辦公樓設防烈度為7度,Ⅱ類場地,采用混凝土框架結構,室內(nèi)外高差0.6m,層高3.3m,出屋面樓梯間層高3.0m,女兒墻高度1.5m。該建筑的結構抗震等級為()。

A:四級B:三級C:一級D:二級

答案:三級

某混凝土框架結構設防烈度為7度,結構高度26.5m,需要設置防震縫,則最小縫寬為()

A:120mmB:140mmC:180mmD:160mm

答案:160mm

在多層框架抗震設計時,有地震效應組合中的重力荷載應取結構的()

A:重力荷載代表值B:(恒載+活載)的設計值C:活載的標準值D:恒載的標準值

答案:重力荷載代表值

框架梁、柱的震害特點是()

A:柱頂重于柱底B:梁輕柱重C:梁重柱輕D:柱底重于柱頂

答案:柱頂重于柱底;梁輕柱重

混凝土結構在地震時要免于倒塌和嚴重破壞,構件中的桿件,發(fā)生強度屈服的順序應該符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