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時跟蹤檢測(十)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第三定律_第1頁
課時跟蹤檢測(十)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第三定律_第2頁
課時跟蹤檢測(十)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第三定律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第1頁共3頁課時跟蹤檢測(十)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三定律1.下列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正確的是()A.地球上不存在不受力的物體,所以牛頓第一定律沒有實際意義B.不受力的物體運動狀態(tài)有可能改變C.公共汽車緊急剎車時乘客站著比坐著容易摔倒是因為站著比坐著慣性大D.慣性是指物體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是否改變無關解析:選D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推理概括出來的科學理論,而不能直接通過實驗得出,但能經受住實踐的檢驗,故A錯誤;不受力的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運動狀態(tài)不可能改變,故B錯誤;物體慣性大小僅與質量有關,與其他因素無關,故C錯誤;慣性是指物體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是物體固有屬性,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是否改變無關,故D正確。2.如圖所示,正在噴灑農藥的無人機沿水平方向勻速飛行。隨著藥液不斷噴出,無人機(包括未噴出的藥液)的慣性()A.保持不變 B.逐漸增大C.逐漸減小 D.與其運動狀態(tài)有關解析:選C物體的慣性大小由質量唯一決定,與運動狀態(tài)無關,隨著藥液不斷噴出,無人機(包括未噴出的藥液)質量變小,所以慣性變小。3.我國古代典籍中記錄了很多物理現象和規(guī)律,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的思考探索。根據所學知識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力,刑(形)之所以奮也”,力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B.“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說明弓箭的慣性隨速度減小而減小C.“勸登馬力,馬力既竭,辀猶能一取焉”,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沒有力物體就會停止運動D.“有烏獲之勁而不得人助,不能自舉”,意思是力氣很大的人也不能把自己舉起來,說明一對相互作用力的效果可以相互抵消解析:選A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故A正確;物體的慣性只與質量有關,與速度無關,故B錯誤;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故C錯誤;相互作用力不是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作用效果不會抵消,故D錯誤。4.(2023·紹興高三月考)東京奧運會體操女子平衡木單項決賽中,中國選手管晨辰、唐茜靖包攬金、銀牌。比賽中,體操運動員站在水平的平衡木上處于靜態(tài)平衡狀態(tài),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平衡木對運動員的支持力大小等于運動員對平衡木的壓力大小B.平衡木對運動員的支持力和運動員對平衡木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C.平衡木對運動員有摩擦力D.運動員受到支持力是因為腳底發(fā)生了形變解析:選A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平衡木對運動員的支持力和運動員對平衡木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平衡木對運動員的支持力大小等于運動員對平衡木的壓力大小,故A正確,B錯誤;運動員站在水平的平衡木上處于靜態(tài)平衡狀態(tài),平衡木對運動員沒有摩擦力,故C錯誤;運動員受到支持力是因為平衡木發(fā)生了形變所產生的彈力,故D錯誤。5.如圖所示為一女士借助健身球做靠墻靜蹲運動,女士后背部保持挺直且倚靠在健身球上,健身球則倚靠在豎直墻面上,此時女士和健身球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健身球總共受到3個力作用B.女士的腳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C.女士對健身球的彈力是由女士的形變產生的D.女士對健身球的彈力與墻壁對健身球的彈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解析:選C健身球受重力、墻壁對其的彈力和摩擦力、女士對其的彈力和摩擦力,共5個力作用,故A錯誤;女士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由于健身球對女士有水平向左的彈力,所以地面對女士一定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故B錯誤;女士對健身球的彈力是由女士的形變產生的,故C正確;女士對健身球的彈力與墻壁對健身球的彈力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6.(多選)如圖所示是我國首次立式風洞跳傘實驗的情景,風洞噴出豎直向上的氣流將實驗者加速向上“托起”,此過程中()A.地球對人的吸引力和人對地球的吸引力大小相等B.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受到氣流的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C.人受到的重力大小等于氣流對人的作用力大小D.人被向上“托起”時處于超重狀態(tài)解析:選AD地球對人的吸引力和人對地球的吸引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A正確;相互作用力是兩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而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受到氣流的力涉及人、地球、氣流三個物體,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B錯誤;由于風洞噴出豎直向上的氣流將實驗者加速向上“托起”,在豎直方向上人受到的合力不為零,所以人受到的重力大小不等于氣流對人的作用力大小,C錯誤;實驗者被加速向上“托起”時,加速度方向向上,處于超重狀態(tài),D正確。7.建筑工人用如圖所示的定滑輪裝置運送建筑材料。質量為70.0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過定滑輪將20.0kg的建筑材料以0.5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繩子和定滑輪的質量及繩子與定滑輪間的摩擦,則工人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g取10m/s2)()A.510NB.490NC.890ND.910N解析:選B對建筑材料進行受力分析,有F-mg=ma,得繩子的拉力大小F=210N;然后再對工人進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得Mg=F+FN,得FN=490N,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工人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490N,故選項B正確。8.(多選)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靜止著一輛小車,在酒精燈加熱一段時間后塞子噴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由于塞子的質量小于小車的質量,噴出時塞子受到的沖擊力將大于小車受到的沖擊力B.由于塞子的質量小于小車的質量,噴出時塞子受到的沖擊力將小于小車受到的沖擊力C.塞子噴出瞬間,小車對水平面的壓力大于小車整體的重力D.若增大試管內水的質量,則可以增大小車整體的慣性解析:選CD噴出時塞子受到的沖擊力和小車受到的沖擊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B錯誤;塞子噴出瞬間,試管內的氣體對小車整體有斜向左下方的作用力,所以小車對水平面的壓力大于小車整體的重力,故C正確;若增大試管內水的質量,則小車整體的慣性增大,故D正確。9.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懸掛一個重G=10N的金屬塊,使金屬塊部分浸在臺秤上的水杯中(水不會溢出),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yōu)門′=6N,則臺秤的示數()A.保持不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